读后感是对所读书籍触动自己的场景、人物、情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的一种方式。写读后感时,可以选择从书中的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展开,以多角度全面分析。以下是一些有意思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一
加尼诺的故事,有时让我开怀大笑,有时让我心情沉重,虽然我不喜欢他调皮捣蛋,可是我不由地想起了我小时候,大概上2年级时,我去爸爸店里玩,把他汽车上的手刹拉松了,结果滑到了慢行车道,幸好没有人经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爸爸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还有一次,我把好多种液体灌在一起,放在瓶子里,过了几天弄得整个屋子里臭气熏天。爸爸妈妈只好捂着鼻子把瓶子扔进垃圾桶。
加尼诺很聪明也很有想象力,但他做什么事都不考虑后果,他应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好的方面,比如帮助别人或用在学习上。
我绝对不能学习加尼诺,不然有很多人会为我操心,周围的人也会因此遭殃,所以我以后再也不调皮了,不能让妈妈老是为我操心。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二
谁的日记中写满了自己的快乐、委屈、迷惘、忏悔和反抗?谁的日记就像一本恶作剧大全?它就是姜尼诺的《淘气包日记》。假期中,万巴先生的《淘气包日记》让我大开眼界,开怀大笑,同时也感同身受,获得许多启发。
这本书是主人公姜尼诺的成长日记,讲述了他一个又一个传奇经历。他在壁炉里藏鞭炮引发爆炸,吓得大家落荒而逃;他在客厅表演魔术,差点把马拉里律师射瞎……这一个个故事,都让我们忍俊不禁,可笑过之后,我还是会觉得很后怕,不能完全接受他的淘气行为。因为我觉得姜尼诺的这些举动都在冒很大的风险,他不知道那些举动之后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也要三思而后行,不能轻举妄动。
在我眼中,姜尼诺是个天真无邪、诚实善良、聪明正直的孩子,他经常因为讲真话而坏了大人们心中的如意算盘,也因为想给金丝雀自由,想给姐姐真诚的祝福而好心办坏事,最终惨遭训斥和毒打。“棒打出孝子”是他父母的口头禅,可孝子真的是打出来的吗?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家长一成不变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重新塑造孩子,可能会适得其反。我想,在孩子犯错时,家长要先跟孩子沟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是一味地打骂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淘气包日记》是一本可以亲子共读的书,我和妈妈读后,都收获良多。我想,交流和沟通是孩子与父母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而拥有天真无邪,快乐纯洁的童年是每个孩子的梦想!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三
《淘气包日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作者真名叫:路易吉·贝特利,笔名叫万巴。万巴1860年生于意大利文明古城弗洛伦萨,死于1920年。
可以说,主人公姜尼诺一系列调皮捣蛋的行为,开启所有人孩提时代的共同秘密。
主人公的经历使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和爸爸去钓鱼的一件事。我钓了半天也没钓到一条鱼。看见爸爸桶里已经有一条鱼了,于是,我趁爸爸不注意,把他桶里的鱼钓走了。我暗自窃喜,却不知已然被爸爸发现了。爸爸却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让我在这小小的喜悦中快乐的度过了儿时的普通的一天。就是这样无数个普通的一天,成就了我幸福惬意的童年时光。
每次读《淘气包日记》都能把我拉回孩提时代的记忆中,让我感到温暖真切。《淘气包日记》包含着幽默的讽刺,深刻的寓意,但又发人深省,是一本家长与孩子均能从中获得教益的优秀作品。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淘气包日记》,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万巴,这本书跟我之前看的《爱的教育》有些相似。
万巴的真名叫路易基·贝台利,生于佛罗伦萨。他当过铁路职员、记者,后来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的创作。他为孩子们创办了《星期天日记》报刊,不久就在这份报上发表了他著名的小说《淘气包日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小说是以轻松幽默的笔法描述了小孩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九岁顽童加尼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种种传奇的淘气经历。他在客厅表演魔术,几乎射瞎姐夫的眼睛;他把鞭炮藏进壁炉,结果引发爆炸;他和同学打赌,却酿成一场车祸;他讲邻居的孩子扮作猴子挂在树上,为了办一个马戏团;他玩钓鱼游戏,却钓下了一个老人的牙齿;他是个多淘气、调皮的孩子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带来极大的影响。加尼诺的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要撒谎,可他们自己却满口谎言、表里不一,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消极影响,而且他们总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加尼诺训斥一通,因此,主人公最后选择离家出走。这只是一个原因,说明家长对他的教育很失败。
书中,姜尼诺的爸妈经常教育姜尼诺要诚实守信,但事实上,他们自己却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最后的结果是使得九岁的姜尼诺离家出走,证明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失败的错误的。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生活中,在教育方面,很多错误都来自于大人而不是孩子。大人们往往以“棒打出孝子”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实孝子并不是打出来的,人也不是。大人们经常对孩子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更是错上加错,适得其反。家人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读了这本书,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孩子最大的榜样是父母,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在孩子的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就像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父母就像一把新钥匙,首次为我开启世界的大门;父母就像一缕阳光,在我最冰冷的时候给我温暖。父母如果不好好教我们,我们可能会变得调皮、捣蛋。
我庆幸我的爸妈不是这样的“大人们”。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9岁男孩儿加尼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创造的种种“奇迹”。
加尼诺在9岁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他一个日记本,于是,加尼诺就开始写日记。他的日记本上不光有日记,还有图片呢。生日那天,他把日历画了下来;姐姐结婚那天,他把婚礼的情形都“印”在了日记本上。
随着加尼诺写的越来越多,有趣而搞笑的事情就逐渐上演了……加尼诺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但他总是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而闯出大祸,往往得到大人无休止地责备。
他把鳗鱼放在钢琴上;把穿着旧衣服的稻草人放在姐姐的床底下,让姐姐以为是鬼,被吓得魂不附体,把左邻右舍搅得鸡犬不宁;他想为姐姐的婚礼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于是就把一个燃烧的小炮竹塞进姐夫的扣眼儿里,结果炮竹炸开了,把所有的人都吓得半死,差点把姐夫的眼睛搞失明了。看到这里,我出了一身冷汗,加尼诺胆子这么大,居然敢这么做!但更多的是对他的顽皮和丰富的想象力感到开怀大笑。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天真、调皮、可爱、捣蛋的孩子。佳妮诺的故事有时让我开怀大笑,有时让我紧张不已,有时让让我心情沉重。虽然于是我不太赞同他的恶作剧,但有些事情我却为他的正直心态所感动……如果我是淘气包加尼诺的朋友,那么我的生活应该会很有趣。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六
假期中,万巴先生的《淘气包日记》让我大开眼界,开怀大笑,同时也感同身受,获得许多启发。
这本书是主人公姜尼诺的成长日,讲他一个又一个传奇经历。他在壁炉里鞭炮引发爆炸,吓得大家落荒而逃;他在客厅表演魔术,差点把马拉里律师射瞎。这一个个故事,都让我们忍俊不禁,可笑过之后,我还是会觉得很后伯,不能完全接受他淘气行为。因为我觉得姜尼诺的这些举动都在冒很大的风险,所以小朋友在玩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不能轻举妄动。
在我眼中。姜尼诺是一个天真无邪、诚实善良、聪明、正直的孩子,他经常因为讲真说而坏了大人的如意算盘,也因为想金丝雀自由,想给姐姐真诚的祝福而好心办坏事,最终惨遭训斥和毒打。我想,孩子犯错时,家长要先跟孩子沟通,了解事情,而不是一味地打孩子才会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淘气包日记》是一本可以亲子共读,我和妈妈读后,都收获良多。我想,交流和沟通过孩子与父母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而拥有天真无邪,快乐纯结的童年是每个孩子的梦想!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七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他的真名叫路易基·贝台利。生于佛罗伦萨。当过铁路职员、记者,后来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的创作。1906年,他为孩子们创办了【星期天日记】报,不久就在这份报上发表了他著名的小说【淘气包日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本最初以日记体在报纸上连载的小说,以轻松幽默的笔法描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一经刊出就征服了无数孩子与大人。【淘气包日记】自1920年汇集成册后,仅在意大利本国已重版120余次,并被译成39种语言,受到世界各国不同年龄读者的热一爱一,绘成各种画本,并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和影视剧,成为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9岁顽童加尼诺、他的三个姐姐阿达、露伊莎还有维基妮娅。
这本书记录了九岁顽童加尼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种种传奇的淘气经历。他在客厅里表演魔术,几乎射瞎姐夫的眼睛,他把鞭炮藏在壁炉里,鞭炮爆炸,惊得大家落荒而逃;他对别人说了真心话,结果断送了姐夫的职业生涯和政治前途;他把鳗鱼放到钢琴上,把穿着旧衣服的稻草人放到姐姐的床下,吓得姐姐魂不附体,搅得四邻鸡犬不宁;他在同学的座位上抹万能胶,结果同学的裤子和椅子粘在一起;他把姐姐的小手绢故意拿到邻居家的屋子里,致使姐姐误认为邻居患了“盗窃癖”;为了报复大人的虐一待,他在炖肉锅里放了一大把盐,在咖啡里放了一包胡椒粉……可以说,【淘气包日记】主人公加尼诺一系列调皮捣蛋行为开启了所有人孩提时代的共同秘密。
这本书是献给大人们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惹下这样那样的麻烦,你们是不是为这样的事一操一心和烦恼呢?你们是喜欢一个聪明而又淘气的孩子呢?还是喜欢一个听话而又安静的孩子呢?孩子很淘气,他们长大还有出息么?同时,这本书也是献给我们的,做错了事后,是不是觉得很内疚呢?你们有受委屈的经历么?淘气不是错,犯了错也不要急,只要知错能改,一样是好孩子!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八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9岁男孩儿加尼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创造的种种“奇迹”。
加尼诺在9岁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他一个日记本,于是,加尼诺就开始写日记。他的日记本上不光有日记,还有图片呢。生日那天,他把日历画了下来;姐姐结婚那天,他把婚礼的情形都“印”在了日记本上。
随着加尼诺写的越来越多,有趣而搞笑的事情就逐渐上演了……加尼诺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但他总是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而闯出大祸,往往得到大人无休止地责备。
他把鳗鱼放在钢琴上;把穿着旧衣服的稻草人放在姐姐的床底下,让姐姐以为是鬼,被吓得魂不附体,把左邻右舍搅得鸡犬不宁;他想为姐姐的婚礼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于是就把一个燃烧的小炮竹塞进姐夫的扣眼儿里,结果炮竹炸开了,把所有的人都吓得半死,差点把姐夫的眼睛搞失明了。看到这里,我出了一身冷汗,加尼诺胆子这么大,居然敢这么做!但更多的是对他的顽皮和丰富的想象力感到开怀大笑。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天真、调皮、可爱、捣蛋的孩子。佳妮诺的故事有时让我开怀大笑,有时让我紧张不已,有时让让我心情沉重。虽然于是我不太赞同他的恶作剧,但有些事情我却为他的正直心态所感动……如果我是淘气包加尼诺的朋友,那么我的生活应该会很有趣。
马小跳曾经是个淘气包,人们都说;“跟着马小跳,不跳也会笑。”今天的主人公――姜尼诺比马小跳更淘气,更会让你笑个不停。
现在,让我们打开姜尼诺的日记,看看他记下的所有快乐、委屈、反抗与忏悔,《淘气包日记》记录了九岁的姜尼诺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种种传奇的淘气经历。他在客厅表演魔术,几乎射瞎了姐夫的眼睛;他把鞭炮藏进壁炉,结果引发爆炸;他和同学打赌,却酿成了一场车祸;他将邻居的孩子扮作猴子挂在树上为了办一个马戏团;他玩钓鱼游戏,却钩下了一个老人的牙齿……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孩子的快乐、委屈、反抗与忏悔,一系列的调皮捣蛋行为,开启了所有人孩提时代的共同秘密。
当我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因为我太像书中的主人公――姜尼诺了。记得有一次,我钢琴考完级,跳了4小时舞蹈。因为太累,妈妈去办事,把钥匙先给我,让我回家休息,她上来叫我。我一回家,东西往沙发上一扔,人就疲惫的上了床,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第二天,让妈妈从睡梦中叫醒。听妈妈说,因为她没钥匙,就连敲带打,可我……看我像不像姜尼诺。
读了这本书,我一边捧腹大笑,一边感到辛运。我也得到了一个最像我的朋友。其实我们都是好心的,但总是好心办坏事。还有,真搞不懂大人为什么要那么现实呢?像我们一样乐观一些,大人和孩子之间就不会爆发“战争”。
总而言之,读了这本书,我要说给孩子;为自己的好心总是被大人歪曲苦恼吗?看《淘气包日记》吧,笑过之后,你会得到一个最像你的朋友。说给大人;为孩子无穷无尽的惹是生非苦恼吗?看《淘气包日记》吧,笑过之后,你会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九
“我看到了半个村子!”结果爸爸知道后把埃米尔拎到木工房罚削了一个木头老人。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他原本想用老鼠夹子捉老鼠,结果夹了爸爸的脚;他想帮爸爸端一盆菜,最后一失手把猪血豆腐和土豆泥全洒在爸爸脸上;下雨时听从爸爸的吩咐把所有的门都要关上,哪知道把爸爸也关到了茅厕里……每次他的出发点都是想帮助别人,最后总是帮了“倒忙”。
你一定不会相信埃米尔上了学竟成了全班第一名,因为他特别爱看书、会动脑。他还救了一个长工的性命,这个长工得了血中毒,别人没办法把长工拉到医院,最后是埃米尔想办法连夜把他及时送到了医院,爸爸妈妈和全村人都为他善良又勇敢的行为感到骄傲,忘却了他之前种种的“淘气”。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像埃米尔,他虽然很淘气,闹出了许多“恶作剧”,但他十分爱思考,也愿意帮助别人;他的“淘气”让我无数次忍俊不禁,那颗善良的心让我不知不觉喜欢上了他;长大后还成了社区委员会主席,这个高尚的职业更让人惊叹!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十
《淘气包日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作者真名叫:路易吉·贝特利,笔名叫万巴。万巴1860年生于意大利文明古城弗洛伦萨,死于19。
可以说,主人公姜尼诺一系列调皮捣蛋的行为,开启所有人孩提时代的共同秘密。
主人公的经历使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和爸爸去钓鱼的一件事。我钓了半天也没钓到一条鱼。看见爸爸桶里已经有一条鱼了,于是,我趁爸爸不注意,把他桶里的鱼钓走了。我暗自窃喜,却不知已然被爸爸发现了。爸爸却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让我在这小小的喜悦中快乐的度过了儿时的普通的一天。就是这样无数个普通的一天,成就了我幸福惬意的童年时光。
每次读《淘气包日记》都能把我拉回孩提时代的记忆中,让我感到温暖真切。《淘气包日记》包含着幽默的讽刺,深刻的寓意,但又发人深省,是一本家长与孩子均能从中获得教益的优秀作品。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十一
暑假里,同学们一定和我一样,读了好多好多的书,让我们一起分享分享。
其中,最让我历历不忘的却是,《淘气包日记》加尼诺、他的三个姐姐和爸妈发生了许多事,加尼诺曾在一个正在打呼噜睡觉的一个人的嘴里钓过鱼,还曾离家出走过,还偷抄姐姐们的日记,还差点打瞎了一个人的眼睛,为了让姑妈的龙胆草长快一点,尽然将姑妈心爱的龙胆草折断,还在姑妈家举办过动物会,还给狗吃了药,就这些,爸爸将加尼诺送去了寄读学校,可加尼诺还是不安宁,协助一个人逃校,在校长办公室和宿舍的墙壁上挖了一个洞,在校长办公室熄灯后,叫一帮人去打校长和校长老婆,还在瘦牛汤里放过苯胺,爸爸也只好把他接回家,可他还是做坏事,钓鱼掉入水中,在阿达的床底下放稻草人,使阿达的胆子变小了。
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作者万巴先生的这部作品,虽然是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少儿读物,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反面引导读者的思考,启发人们对孩子进行科学而正确的教育。
我喜欢这本书,我想你们一定也一样,也有很多感悟,那你们就来和我一起分享一下吧!
淘气的暑假日记读后感篇十二
每一次阅读,我的心灵都会被深深地震撼;每一次阅读,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近期,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淘气包日记》。我认为这本书或许可以进一步激发人们更为深刻的反思,从而汲取有益的教训,留下更多的启示。
《淘气包日记》是日记体儿童小说,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日记。这本书记录了9岁的顽童姜尼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种种传奇的淘气。在当今的世界上,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的责任,而如何教育孩子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这本书中无数事实都可以证明,在教育问题上,太多的过错是来自大人的,而不是孩子。大人往往以封建式家长自居,有时候会动不动对孩子恶语相加,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通,结果呢?受到心灵打击的是谁呢?是孩子呀!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都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你瞧姜尼诺的爸爸妈妈经常教育孩子不要撒谎,可自己却表里不一,言行不一,满口谎言,给孩子幼小而纯洁的心灵又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常言道:“棒打出孝子。”其实孝子未必是打出来的。人才肯定更不是打出来的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和特长,而某些家长就把我们当作一堆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把我们捏得十全十美,来塑造他们的孩子。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只有通过努力,才可以把自己变得很完美。主人公姜尼诺最后离家出走了,是一个悲剧。这说明了家长对他的教育很失败。
从中我明白了,家长与老师必须走出教育的误区,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下一代教育要及时,尽心,方法得当,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17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