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理解和消化。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重观点的独到性和深度思考。通过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启发自己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一
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学校组织我们参观黄埔军校。导游的热情详细讲解,校内的文物景观都让我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0xx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中国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三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大门。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积10,600平方米,耗资20xx余万元,复原了孙中山、廖仲恺、周恩来及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室、师生的饭堂、寝室等,但由于赶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质量隐患。20xx年,又投入1400多万元进行全面修缮,将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和“不赶工期”两大原则。
参观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事军校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感觉一般的校门很不一样!
第一个参观点就来到了黄埔军校的校本部。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全校自、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但1938年在抗日战争中,遭日本战机炸毁。1996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耗资20xx多万重建,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
黄埔军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军校创办时在原陆军小学堂祠堂式大门前面增建欧陆式大门。中山故居即“史迹陈列室”,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称为学海楼。砖瓦混凝土混合结构两层,建筑面积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其中陈列有伴随聂荣臻数十年的皮箱、自己装了轮子的椅子、墨镜、墨盒,解放军中唯一外籍将军洪水使用过的手纺毛毯,抗日远征军名将郑洞国的私章等珍贵文物及不少校友的捐赠。
接下来我们来到纪念碑前,在黄埔军校后山的八卦山顶建有孙纪念碑,碑顶塑有孙铜像。1920xx年孙纪念碑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碑座高40米,孙中山先生铜像高达2.6米,重逾20xx斤,是先生当年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资,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场铸造。碑的正面为“孙中山纪念碑”六个隶书大字,背面为像,东面为遗训,西面为开学训词。从山底到山顶的阶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装饰,表面镶有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在中国,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该纪念碑却坐南朝北,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最后我们来到的是孙中山故居,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20xx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参观完黄埔军校后我更多的了解了当时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而我们更是接受了一次很好的爱国教育!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二
黄埔军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的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革命军人,铸就了不朽的历史。如今,我们又有机会去慰问黄埔军校的学员们,向他们学习先进经验,发扬光荣传统。在慰问中,我深切感受到了黄埔军校传统的卓越品质,也收获了珍贵的人生体验。
第二段:学习先进经验。
在慰问中,我参观了黄埔军校历史陈列馆,了解了黄埔军校的创办历史和秉持的“忠诚、纪律、勇毅、刚毅”的校训。这些精神力量一直激励着黄埔军校学员们不断追求理想、顽强拼搏。我们应该向黄埔军校学员学习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责任心,学习他们在解放战争中卓越的战斗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第三段:发扬光荣传统。
在黄埔军校的讲堂上,我还听到了学员们的授课。他们讲解的内容涉及军事战略、防卫战略、军队建设等方面,在严谨的学风和娴熟的表达技巧中,我看到了黄埔军校学员传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的诚恳与责任。回到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发扬黄埔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四段:思考人生意义。
在慰问中,我和黄埔军校学员们共同回顾了黄埔军校走过的历程,也讨论了士兵与干部的关系、组织与纪律等重要议题。这里充满着思考、交流与智慧,使我对自己的人生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以珍视、学习和传承这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第五段:感恩与感悟。
回来后,我深感自己的贫乏和不足,但我却感激黄埔军校学员们的精神激励和人生启示,感谢他们为我们塑造了一座可崇拜的精神丰碑。我相信,在共同追求文明与进步的崇高事业中,我们一定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黄埔精神再创辉煌而不懈努力。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三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所重要的军事学院,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将领和政治家。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感受黄埔军校的精神,黄埔军校亲子游戏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通过游戏的方式,亲子间可以互动交流,共同学习和体验黄埔军校的特色和价值观。
第二段:回顾游戏过程中的亲子互动和学习(250字)。
在黄埔军校亲子游戏中,孩子和家长可以一起参与一系列富有意义的活动。从划船、爬山到军事训练,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军人的严谨和坚毅。在活动中,孩子们需要与家长密切合作,以完成任务。这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加深了亲子之间的默契和互信。同时,游戏中穿插了一些关于黄埔军校历史和精神的知识问答,通过答题的方式,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黄埔军校的背景和价值观。
第三段:探讨游戏对亲子关系的影响(300字)。
黄埔军校亲子游戏不仅仅是一个游戏,更是一个亲子间增进感情、促进沟通的机会。在游戏中,孩子们与父母的互动不再仅限于普通的家务活,而是面临更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共同解决。这种合作中存在的高度依赖和信任感,不仅增强了亲子之间的联系,也让孩子们更加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和价值。此外,通过游戏中的交流与合作,家长们也能够更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他们。
第四段:析游戏对孩子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300字)。
黄埔军校亲子游戏为孩子们的个人成长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机会。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完成各种任务。这锻炼了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执行力。此外,游戏中的挑战和困难也让孩子们学会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敢。经历了游戏中的挫折和成功,孩子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第五段:总结体会和建议(200字)。
从黄埔军校亲子游戏中,亲子间不仅可以增进感情,还能够提升孩子们的自我意识、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我认为这样的亲子游戏非常有价值,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家庭的重视和参与。建议游戏组织方可以根据孩子和家长的反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游戏内容,使其更加富有创意和趣味性。同时,家长们也应该在游戏结束后,与孩子共同回顾和总结这次体验,分享感受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亲子游戏的目的,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家庭关系添砖加瓦。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四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20___年(1920___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迄今。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市长洲岛交通不便,离市区又远,且偏僻,为什么军校会选中这个地方呢?是有各种原因的:第一,在本世纪20___年代,各路军阀独霸一方,滇桂军阀盘踞着广州市。当年孙中山选取在远离市区的孤岛办军校,就是要避开军阀的控制和干扰。第二,这个岛环境幽静,四面环水,筑有炮台多处,与隔江相对的鱼珠炮台、侧面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难攻,便于学习与练武。第三,孙中山很熟悉长洲岛,他曾多次来岛视察,知道岛上清陆军小学堂的校舍仍在,略加修葺,即可使用,还可节省许多人力和资金,为此,孙中山决定把军校设在长洲岛上。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全校自、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但1938年在抗日战争中,遭日本战机炸毁。5月初,广州市政府耗资20___多万重建,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校园西南面,建有剧场式的俱乐部,其西侧设有游泳室。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20___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五
黄埔军校团课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军事教育实践,为培养革命军人作出了极大贡献。在参与团课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黄埔精神的强大影响力。团课教学令我对黄埔军校的历史贡献以及培养出的一代伟人充满敬意,更意识到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黄埔精神。
首先,参与黄埔军校团课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到了黄埔军校的历史背景、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黄埔军校始建于1924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革命军事学校。在毛泽东、蒋介石等革命先辈的倡导下,黄埔军校以“忠诚、博爱、进取、严明”为校训,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教官们通过讲授军事理论、组织实践训练和进行军事思想教育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坚定信仰、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优秀军人。
其次,团课教学中的黄埔精神感染着我们这些年轻人。黄埔精神是团课教学的灵魂,表现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直面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团课中,我们切身体会到了黄埔精神所鼓舞的力量。当我们逐渐了解到黄埔的历史、黄埔人的事迹时,无不让我们感到自豪和振奋。同时,黄埔精神也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奋斗。
进入团课训练后,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黄埔军校在军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卓越贡献。团课教学注重实战,通过组织军事演习、模拟战斗和战地野营等活动,使我们逐渐成长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团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和相互信任。同时,团课教学还让我们意识到了军事理论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学习军事策略、战术和实用技能,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团课教学中,黄埔军校为我们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通过参与各类讲座、发表演讲和进行军事竞赛等活动,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黄埔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与此同时,黄埔军校还为我们提供了课外活动的机会,鼓励我们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这样的培养模式培养着我们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同时也激励着我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
最后,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黄埔精神。黄埔军校团课教学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面对新的时代挑战,我们需要继承黄埔精神,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黄埔军校团课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黄埔精神的伟大力量。黄埔军校以其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为培养出一代伟人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黄埔精神,努力成为有贡献的一代人。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六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化的摇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然而,黄埔军校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培养优秀的军人,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质培养也有很大启示。如何将黄埔军校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孩子的教育中,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第二段:培养坚强意志和决心。
黄埔军校注重培养学员的决心和毅力,通过严格的纪律和训练,使学员能够在困难和逆境面前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孩子的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决心。通过给孩子制定目标、承担责任和面对挑战,让他们体验到付出努力就能取得成果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坚韧精神。
第三段:锤炼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黄埔军校十分重视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培养。学员们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需要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克服困难。这样的训练让学员们学会了如何领导他人,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同样重要。通过参与集体活动、承担义务和担任班干部,让孩子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理解和包容他人的差异,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四段:培养责任心和荣誉感。
黄埔军校对于学员们的荣誉感要求严格,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员们时刻都要牢记自己是国家和人民的希望,必须以高尚的品质和勇敢的精神投身到保家卫国的事业中。同样地,家长也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荣誉感。通过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激发他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应该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段:培养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
黄埔军校的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一代代爱国主义的接班人。学员们在军事训练中,通过学习国防知识、国际形势和军事战略,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热情。同样地,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通过让孩子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家庭教育的国家观念和国家荣誉感,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尾:总结。
黄埔军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质培养有很大的启示。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黄埔军校的经验,通过培养坚强意志和决心、锤炼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培养责任心和荣誉感、以及培养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等多个方面的培养,帮助孩子成为具有高尚品质和责任感的时代接班人。这样的培养不仅对于孩子个人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七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所军事学院。它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有幸参观了黄埔军校,这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经历。在这次参观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黄埔军校的历史沉淀和崇高精神,对于这次参观,我有许多的感受。
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的主要军官训练机构。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将领们不仅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也有很多黄埔军校的学生成为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杰出人物。黄埔军校的传统就是国家与民族至上,以及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的精神。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成为了黄埔军校不可或缺的基础。
第三段:参观感悟。
通过参观,我深刻了解到了黄埔军校的历史和传统。黄埔军校的环境非常严谨,街道整洁有序,建筑风格朴实大方,体现出了军校的硬朗之气。参观中,许多有关建筑的陈列和图片叙述让我对于这个学校的了解更加深刻。此外,体验了开班仪式和游学感受让我深刻理解了黄埔军校的严谨和从严要求。这些体验,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对于军校教育的偏见和固有认识。
第四段:军校教育的价值。
黄埔军校的教育理念是“政治教育为首,军事教育为基,工农教育为辅”。从这一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军校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军校教育注重的不仅是军事领域的技能,更是以政治理念为根基,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达到发展自己、造福社会的目的。这一点对于现代人扩宽自身视野、提高自身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五段:结语。
观摩黄埔军校,是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经历。黄埔军校的历史沉淀和崇高精神,对于当前的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感受到了军校教育的严谨和荣誉,同时也深刻理解到了军校教育背后所具有的深层意义。希望我们可以加倍珍惜这次体验,切实以此为契机构思自己,提升自身素养,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八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培养军事人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黄埔军校团课是黄埔军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对于黄埔军校团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黄埔军校团课给我提供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在黄埔军校团课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如军事演习和模拟战斗等。这些活动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制定战略、分析形势、制定计划并迅速行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并且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
其次,黄埔军校团课培养了我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团队活动中,无论是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还是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我们必须学会与不同性格和背景的人合作,通过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沟通来克服困难。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我学到了集体智慧的重要性,懂得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再次,黄埔军校团课培养了我对团队荣誉和使命感的认识。在黄埔军校,团队的成功或失败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表现,更代表了整个团队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团队成员和团队目标的尊重,坚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追求团队的荣誉。在团队的荣誉和使命感的引领下,我学会了坚定信念、勇敢面对挑战,并乐于为团队奉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黄埔军校团课也加深了我对自我的认识。在团队活动中,我不仅学会了领导他人的能力,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尊重他人的决策。通过看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异和不足,我不断完善自我,并且培养了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人品。
最后,黄埔军校团课让我明白了团队精神和协作的重要性。在团队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角色,但是只有紧密配合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黄埔军校的团课教会了我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增强了团队士气和凝聚力。
总结起来,黄埔军校团课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团队荣誉和使命感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并强调了团队精神和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参与黄埔军校团课,我深刻体验到了这些收获。我相信,这些经历将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九
黄埔军校是中国军队的摇篮,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将领和政治家。如今,黄埔军校的精神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逐渐渗透到企业管理领域。员工培训黄埔军校心得体会,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来。企业的管理者们希望通过学习黄埔精神,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忠诚度,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段:介绍黄埔军校的核心理念和教育方式
黄埔军校最为人所熟知的核心理念就是“忠诚、谦虚、勤奋、严明”。这种理念指引着黄埔军校的教育方向,也成为了企业管理者们希望借鉴的对象。在黄埔军校的教育中,注重士官与士兵的两级教育方式,强调“做好基础、放眼全局、注重实践、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对于员工培训来说,这些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段:员工培训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要员工能够更加懂得如何协作、领导和工作,企业就能够更加顺利地运转。在这个过程中,黄埔军校的经验和理念能够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这些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更好地领悟工作的重要性。
第四段:员工培训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的具体实践方法
在实践黄埔军校的理念时,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借鉴。比如说,可以组织员工参与军事训练、军营生活,以此培养员工对于团队合作和纪律的认知;还可以对员工进行小组分配并只给予零散的任务,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基于黄埔军校理念的具体实践。
第五段:结语
员工培训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不仅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途径,更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借鉴黄埔军校的教育理念和经验,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员工忠诚度和领导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十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学府,他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度军事素质和革命精神的将领,为中国革命和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学员,我有幸在黄埔军校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和教育,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以下是我在黄埔军校的心得体会。
首先,黄埔军校注重实践训练。在校期间,我们接受了丰富多样的军事训练,包括战术训练、射击训练、战地生存训练等。这些训练都是在实地进行的,每一步都注重实战应用。通过实践训练,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和策略,培养了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同时,实践训练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每个人都需要在训练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与队友紧密配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让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提高。
其次,黄埔军校注重思想教育。在黄埔军校,我们接受了一系列的政治理论课程,这些课程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等革命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明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同时,黄埔军校还注重培养学员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导我们如何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些思想教育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思维方式,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军人,不仅要勇猛善战,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养。
第三,黄埔军校注重人文关怀。在黄埔军校,我们不仅要进行军事训练,还接受了全面的思想、科学、文化和体育课程。这些课程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也培养了我们的多元素养。此外,校方还举办各种活动,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这些活动既有军事比赛和展示,又有文艺演出和体育竞赛。这些活动增强了我们的集体凝聚力,也提高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深感黄埔军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军人非常重要。
第四,黄埔军校注重家国情怀。在校期间,我们接受了很多爱国主义教育,这让我们明白了军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黄埔军校还鼓励学生关心社会民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让我们懂得了作为军人,除了在战场上保卫祖国,还要在平时为人民谋福利。我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一直保持着家国情怀,在各个方面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黄埔军校注重精神教育。在校期间,我们不仅要接受身体上的训练,还要接受意志品质的磨练。我们要具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黄埔军校教导我们要有纪律,要有责任心,要有奉献精神。我深知这些精神是军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也是铸就军队的强大力量的根本。
总之,我在黄埔军校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训练和教育,我不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更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团队精神和有家国情怀的人。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发扬黄埔军校的精神,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十一
第一段:介绍黄埔军校团课的背景和意义(150字)。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学府,被誉为“黄埔老校”的团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团课是黄埔军校学员们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实践军事理论以及培养集体精神的重要课程。参与团课不仅可以增强学员们的军事素养,更能培养学员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谈谈在团课中的所思所悟。
第二段:团课的紧张氛围给予的思考和成长机会(300字)。
团课的紧张氛围给予了我宝贵的思考和成长机会。在课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听取教官的讲解,迅速消化吸收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既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当我们组织并参加集体活动时,我们还需要各尽所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些过程,我逐渐明白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并且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员,在集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三段:团课的实践活动锻炼个人的毅力和意志力(300字)。
在一次次的团课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历了不少的艰辛和困扰,但这些经历也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毅力和意志力。在攀登高山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感到身体的疼痛和疲劳,但只要想到前面的目标,我们就会更加坚定地往前走。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我们或许会遇到食物和水源的紧缺,但我们通过相互帮助和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到了最后。这些经历让我懂得了要永不放弃,要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四段:团课的集体活动加强了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200字)。
团课中的集体活动不仅增强了个人与集体的联系,还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在集体活动中,我们不仅要互相帮助,还要相互谦让,相互配合。只有形成团结一心,密切配合的团队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获得胜利。当我们战胜困难,取得好成绩时,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开心和自豪。这种团体荣誉感,不仅能够增强个人的自信心,还能够培养学员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使我们更加志愿为集体付出。
第五段:结语,总结团课带给自己的收获和感受(250字)。
通过参与黄埔军校团课,我不仅获得了军事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对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的理解与体验。团课的紧张氛围让我学会了思考和形成独立的见解,实践活动锻炼了我的意志力和毅力,集体活动加强了我的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自信的个体,更加深化了我对集体的认同和责任感。我相信这些收获和感受将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持续发挥作用,让我更好地适应并应对各种挑战。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十二
黄埔军校即陆军军官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于1924年创办的,也是世界历史上四大军校之一,军校在长洲岛共办了7期,1930年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
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十三
黄埔军校是中国军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里,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将领和政治家,赫赫军功和不朽英名广为传颂。在如今,黄埔军校虽已不再培养新的军事人才,但在每一次思考国家安全和军事建设的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光辉的历史。去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慰问黄埔军校学员的活动,它让我收获颇多。
第一段:慰问活动的背景。
2018年7月,我机缘巧合地参加了慰问黄埔军校学员的活动。活动营造出崇高庄严的气氛,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活动是由相关机构主办,定期组织。在此活动中,表达了社会的敬意、感恩和支援,激励了青年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引导了青年走向正义的方向,为建设我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段:领略黄埔军校的氛围。
黄埔军校的建校历史能让人看到当时的艰难险阻与国家的不断前行。我们在这里见识到了奋斗、坚持、忠诚和担当的核心精神。学员们的坚毅、果敢、充满信仰与追求的氛围也让我受到了极大的感动。一阵清新的阳光透过绿荫照在地上,显得格外鲜活。在这里,人心愉悦、充满生机,它已经成为一种梦想,存在于每一个想要梦想成真的中国人心中。
第三段:听学员分享感悟。
在慰问活动中,我们听了不少学员们的分享。他们讲述了自己在军校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他们描绘了自己想让中国更加壮大的决心和信念,也分享了自己面临困惑和挫折时如何一步步向前的坚韧。可以感受到他们血脉喷张、热血沸腾的爱国之情,令人动容。这些学员不仅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更是我们的骄傲。
第四段:慰问给我的启示。
作为普通的一个大学生,我也参与到了这次活动中。这次活动对我影响很大。在接触到学员、听取他们的分享后,我明白了一个真理:强大的国家需要的是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并且这样的强大不仅仅是武力方面的,也需要内在的品质比如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崇高精神、勇于担当等等。在今天,我们国家也要在这方面有所建设,鼓励和培养更多的优秀军人,为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和美好而努力。
第五段:总结。
参与慰问黄埔军校的活动,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军人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使命,感到越来越自豪和自信。我发现,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好自己的事情,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感恩我们共同的祖国,共同为中国发展作出贡献。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十四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忙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进取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军校中国共产党的一批重要干部都曾在那里锻炼成长,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构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黄埔军校师生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统一与富强,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80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今日的中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富强民主礼貌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这是一堂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党课,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还历历在目,他们的精神也将一向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会继续发扬黄埔精神,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将我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20__年6月7日午时,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组织党员,预备党员,进取分子去位于黄浦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共有31名党员,预备党员,进取分子参加活动。让我重温了以前历史学习过的“黄埔军校”精神!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题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能够看出孙中山先生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独立而奋斗的梦想!今日也爬上了孙中山先生的纪念碑亲眼目睹了,小时候奶奶和我说过:“孙先生临终训词:和平,奋斗,救中国!遗憾的是他老人家壮志未酬,却与世长辞!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此行的目的,我们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进取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当年,孙中山先生对军校关怀备至,多次来那里办公。孙中山先生革命屡经挫折,痛感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建立革命的武力。1924年1月28日,正在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先生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决定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就选在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长洲要塞――黄埔,故简称为黄埔军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孙中山先生任命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军校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
当时黄埔军校的特色在于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革命精神。黄埔军校的建制是学习苏联红军的,设立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之后推行到国民革命军各级部队中去,成为区别于过去一切旧军队的主要标志。
之后,我登上孙总理纪念碑参观。登上这山巔远眺,滚滚珠江,万顷沃野,林立高楼,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此刻,才对范仲淹《岳阳楼记》里“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有了些许体味。也遥想200多年前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这古黄埔港发祥,一时间商贾云集,船只穿梭,几多繁华。古时的黄埔云樯便是黄埔十景之一。而今日更是锦上添花。
我们在军校门口前团体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在“陆军军校学校”几个大字前面留下了我们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记忆,也让我们置身感受那庄严的气氛,这也启示了我们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归途的路上,随之浮想,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梦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而历史已经证明,仅有把个人的梦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历史,让我们铭记!
经过这次黄埔军校之旅,增进各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了党员关注国家和党的发展。让党员们更加关注群众,服务群众!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两会前后的时事,尤其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今后开展更多的党员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十五
今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课室里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今天同学们的心情都很兴奋,因为今天我们要进行外出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地点是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和黄埔军事主题园。
过了许久,我们乘车来到了第一个目的地——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协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一走到军校的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写着“陆军军官学校”的横匾,旁边是两棵参天大树,使人感到威武而严肃。跨进大门,我们来到了校本部。进入校本部,就像是走进了一栋古色古香的走马楼一般。校本部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先去参观一楼的展馆。一楼里开设了[黄埔群英馆]、[黄埔军校史迹展]等展馆。我先去了挂满油画的黄埔群英馆参观。群英馆里挂着的油画都画得十分逼真,有的军官威风凛凛,雄姿英发;有的士兵锁紧眉头,手举利箭,像是准备冲入战场似的,有的指挥官风姿绰约,精神抖擞,眼神里放射出想赢的迫望。走出展厅,我们顺着漆木扶梯上了二楼。校本部二楼是复原了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政治部,教授部,教练部,军需处,军医处等教室。不管的学生宿舍还是老师办公室,摆设都无一不朴素简单。校长办公室只有十来平方,除了两张桌子一个柜子就别无其他。今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学生宿舍,一张张硬木板床拼在一起,床上只有一张薄薄的毛毯和一个硬枕头。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他们都只盖一张小毛毯,可见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你们试想一下,冰冷的硬板床,只盖着一张薄薄的毛毯是怎样的感觉。参观完黄埔军校,我们就乘车去下一个地点——黄埔军事园。
游黄埔军校,令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国防方面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十六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此外还有中山公园、仲恺公园、黄埔公园(又称中正公园)、济深公园;张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港等景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为培养军事干部于1920___年6月创办。
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20___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在万松岭北麓,有东征阵亡将士墓。此墓1920___年动工,次年落成。墓中埋葬了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阵亡的516名将士。
墓的西边是十七将校墓,为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纪功坊的后面是入伍生和学生墓群,东边是一座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校园南面,有教思亭和北伐纪念碑。纪念碑高7米多,为纪念1920___年北伐中阵亡的将士而建。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十七
黄埔军校亲子游戏是我们一家人最近参加的一次活动。这次活动旨在让父母和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并在游戏中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黄埔军校精神的重要性,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感悟。
第一段我们对黄埔军校的认识与期望。
在参加这次亲子游戏之前,我们对黄埔军校只是在历史书上略有所闻。我们对它有着一种神秘的向往和崇敬,但对于军校的真实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我们希望通过参加这次游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黄埔军校,体会到那种"生于忧患,死于嘉奖"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第二段游戏中的考验与挑战。
游戏中,我们扮演着"黄埔军校学员"的角色,接受一个个考验与挑战。这种考验并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更是智力和意志力的考验。例如,在黄埔军校历史回顾的考验中,我们需要通过一道接一道的题目来回顾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节点。这不仅考验了我们的记忆力,更需要我们之间的互相合作和配合来达成共同目标。
第三段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培养。
黄埔军校亲子游戏中,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游戏中,我们不仅需要相互合作,帮助彼此解决问题,还需要在一些任务中选择一个领导者来统筹全局。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危机时刻保持冷静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第四段黄埔军校精神的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精神蕴含着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对事业的狂热追求。在游戏中,我们亲身体会到了这种精神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在面对挑战时,还是在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黄埔军校精神都是我们的强大精神支持。它让我们勇往直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通过参与黄埔军校亲子游戏,我们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与感悟。首先,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团队合作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默契和信任,而领导能力能够让我们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黄埔军校精神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对事业的热情,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最后,这次亲子游戏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也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黄埔军校亲子游戏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参与游戏,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黄埔军校的历史和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这次游戏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更让我们从中收获了许多珍贵的经验与感悟。我们将会以黄埔军校精神为榜样,不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篇十八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军队发展的源头,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黄埔军校的教育不仅注重军事技能培养,更注重人格塑造和思想教育,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质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从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培养孩子的坚韧性、注重团队合作和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段:培养孩子的纪律性。
黄埔军校以严格的军事训练著称,每天的组织训练和学习安排都十分紧凑。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按时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纪律性的锻炼。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借鉴黄埔军校的做法,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制定严格的时间表和规章制度,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做到言传身教,让孩子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明白纪律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第三段:培养孩子的坚韧性。
黄埔军校的教育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面临体能上的挑战,还要经历严苛的训练和考验。这样的环境既能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和毅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坚韧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给予孩子一定的压力和挑战,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寻找兴趣爱好并坚持下去,让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下,不断努力和进步。
第四段:注重团队合作。
黄埔军校非常注重团队合作的教育,通过团队活动和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员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我们也可以通过组织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团队项目,让孩子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加入一支队伍,像黄埔军校一样组织各种军事训练和野外拓展活动,让孩子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五段: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黄埔军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营地,通过讲解历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员们的爱国情怀。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给予孩子正面的爱国教育,教授孩子国家的发展历程和英雄人物的事迹,让他们了解国家独立和繁荣的艰辛历程,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意识,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和关心国家大事,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结尾段:总结和展望。
黄埔军校的教育虽然是以军事为主题,但其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质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坚韧性、团队合作和爱国情怀,我们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让我们向黄埔军校致敬,汲取他们的教育经验,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努力奋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03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