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20:11:43
最新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时间:2023-11-07 20:11:43     小编:飞雪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生词。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体验。

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

3.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二

生:我坐过奥迪,这种车外观很华丽,喷的漆亮得能照人,前后(各)有一排车灯,五光十色的,坐上去特别舒服,软绵绵的沙发座椅,里面有空调,还能听音乐。

生:我坐过黄冠,车体是流线型的,我觉得玻璃很特别,从外向里看不见,从里向外看得很清楚。坐在车上还能看电视呢!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车速快,减震好,一点也不颠簸。

生:我坐过桑塔纳,燃料不用汽油了,用的是天然气,是环保型的。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新型的轿车不断的推出,越来越变得轻快、敏捷、安全、环保。如果让你发明一辆轿车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可以从车型、结构、速度、安全、环保等方面来考虑。

(学生议论)

生:我发明的轿车外形像火箭,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的材料,不怕火烧,不怕碰撞。燃料利用空气,排出的是氧气。车体是无数电子元件构成的,由电脑控制,不用司机开车了。能自动的识别路标和道路。

师:这车好,既环保又省人力。

生:我发明的轿车里面有一个大屏幕,上面显示的是交通地图,我想去哪用手指一按,就到了。

师:呵!你真能想。

生:我发明轿车的燃料用水。

师:用水?你可知道这水可宝贵啊,如果所以的车都用水做燃料那我们吃什么?

生:用海水,而且用量很小,加上我发明的添加剂就可以使用了,它最大的好处节能,不污染环境。

师:这还不错。

生:我发明的轿车不仅能在陆地上行使,而且能上天,像飞机一样飞,能下海,像潜水艇似的,在海里自由航行。

师:这就方便多了。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像飞机那样飞,如果遇到危险怎么办?

生:不会有危险的。如果遇到大气流,可以释放巨大的热能,把冰云层融化了。如果遇到高山就自动的躲开。实在有危险就放出一个大气囊,慢慢的降落下来。

师:你想的还很周全。

生:我发明的轿车能变形,能像人那样走路,能像猎豹一样奔跑,还能当小船划。

师:你想的真奇特。

生:我发明的轿车特别安全,两车相撞的时候像棉花那样软。

生:我的车里面什么都有,里面有床,有大屏幕电视,有卫生间,有游泳池。可以载很多很多人。

生:那你的车得多大呀?

生:不是的,外观小里面大,当外面的事物进去就变小了,出来就还原。

师:真是太神奇了。

生:我的车可变大可变小,变大的时候,可当房子住,变小的时候可当玩具。

生:我的车可代替警察,在方圆几百里地之内,有人做坏事它就报警。马上通知警察去抓他。

师:恩!真好。

生:我的车利用的是光能,有点微弱的光就能开,而且有夜视仪。

生:我的车坚硬无比,什么车也撞不坏我的车。

生:那你不把别的车撞坏了吗?这车对自己有益,对别人没好处。

师:对呀,你怎么解决?

生:我还没说完呢?我的车在遇事故的瞬间就飞到空中去了,不会给的车造成伤害的。

师:啊,是这样。

师:同学们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出了新型的轿车。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发挥你们的创造力,实现你们的愿望。

师:好,今天我们就以〈我发明的轿车〉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三

这篇课文是具有故事性的说明性文章,教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在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同时启发学生理解: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上完这篇课文,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一是课前能布置学生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教学时,通过介绍,汇报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是教学时,能紧紧围绕“他发明了什么”这一问题深入读书,有的放矢,明确阅读的目的。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我能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将惠特尼做法的三种好处选择重点词语填写下来。通过小组讨论,结合语言文字比较一下惠特尼的标准化做法和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做法的不同结果,总结惠特尼做法的三种好处。

我觉得以后还应注意:课文的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做法――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和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学生理解起来也许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多搜集相关资料将标准化做法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学生。另外,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假设自己是200年前的惠特尼,会怎样对总统和参观的人们进行演说。假设自己是总统和参观的人又会问些什么。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致,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四

教材分析:

概述20世纪的科学发明之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说不尽的舒适和便利。

学情:

学生喜欢科普知识文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七个生字。

2、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家的智慧和伟大。

重、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这些发明的重要作用,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学法:

自主探究

教法:

讨论法

时间:

流程:

一、导入与初读

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的认读,从整体上了解文内容。

二、领悟内容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发明对人们生活的改变,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请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发明朗读感悟。

(3)体会用词的准确,语言简洁准确是科技类课文方面的特点。

三、积累迁移

课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可让学生先自主交流认读,注意提醒“纽”、“杉”“械”等字的读音。

四、实践拓展

五、作业:自选

板书设计:

在二十世纪有许多科学发现

1、拉链2、集成电路3、飞机4、飞艇

20世纪5、水中呼吸器6、石膏绷带7、尼龙

10大发明8、火箭9、电视10、电冰箱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五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万能胶水发明记教案教学设计]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六

1.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2.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品读第4自然段。(用时:20分钟)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3.根据原文,思考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1.自由读第4自然段,了解蔡伦发明纸的过程及其发明的纸的优点,小组交流讨论。

材料: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过程:剪碎(切断)、浸、捣乱、捞、晒

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轻便好用

2.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3.抓住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回答问题。

二、了解发明意义。(用时:10分钟)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2.联系第一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1.纸的发明意义重大:传到朝鲜、日本;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三、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第一题。

3.作业: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1.交流纸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题,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收集资料了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6.选取一个古代发明,说说它的发明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帮助学生理顺纸的发展过程,再了解发明的意义。教学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延伸,不仅扩展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纸的发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七

教学设计示例

12.万能胶水发明记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六、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万能胶水发明记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八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传说、发明、需要、徒弟、陡、厉害、发现、口子、启发、工具、果然等词语的意思。能照样子写句子,会用发现造句。

3·能听写指定的句子。

4·背诵课文三、四节。

[教学重点]

1教学字词,让学生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2会用发现造句。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三、四节。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实物(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

读通课文,知道锯是鲁班发明的及怎样发明出来的。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实物锯,问:这是什么?是由谁发明的叫锯,鲁班)是怎么发明的?让我们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分学习小组自学。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字连词,想想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2·交流。

(1)指名自由分节读课文,评议。

(2)开火车读字连词。

(3)交流新词词义。

(4)指导用发现造句。

1说说发现的意思(区别看见)。

2完成课后练习二。

3联系生活,独立造句。

3说说课文哪儿节介绍了锯的发明?

三、巩固字形。

1·分小组交流记字方法,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2·分层要求默写、抄写。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

学习第三、第四小节,知道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初步背诵第三、第四小节。培养质疑问难、评议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第三、第四小节写了锯是怎样发明的。这节课我们重点读懂这两小节,争取把它背出来。

2·同学们,你们在读第三、第四节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启发鲁班发明了锯?(出示小草)

二、学习第三、第四小节。

1、这是棵怎样的小草?课文的.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出示,读句)

2·体会仔细一看、发现。

3·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可真厉害!课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个意思?请你读读课文把它们划出来。

(1)分学习小组讨论。

(2)交流,出示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

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3)这几句话该怎么读才能显出小草的锋利?

互相评议,指导读。

4·这时鲁班又怎么想?出示:

(1)这句话很长,谁能读好?指导读。

(2)这句话的意思懂吗?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3)互助解疑,齐读句子。

5·鲁班的设想成功了吗?读第四节的最后一句。

(1)哪儿个词最能体现鲁班成功了?(果然)

(2指导读句。

6·小结:鲁班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想到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从而发明了锯。这个过程也是鲁班受到启发的。过程。(板书:启发)

7·背第三、四小节。

(1)课文的第三、四节具体写了这一个过程,连起来读读这两节。

(2)把这部分内容背出来。注意背诵之前,不仅要再读读课文,还应理理这部分内容的顺序。

(3)自己准备,分层要求齐背。出示课后练习一

(4)完成填空。

三、明白道理,积累运用。

1·你知道了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3·总结,听写课后练习五中句子。

板书:锯是怎样发明的

上山————划破手

鲁班—————发明锯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九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区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确定左右和上下结构生字的部首。

在字典部首目录中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课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确确定部首;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教师归纳板书:用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1)、定:定部首

(2)数:部首笔画

(3)找:检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数再找,数除部首外笔画,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跟着试练。絮(系),且(|)。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课件:生字学习)

2、让学生确定生字的部首。绸(糹)

3分两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组各查7个生字并写出字典页码,比一比哪组快。

4、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价(单人旁)异(已)故(父)薄(草字头)错(金子旁)问(门)

5、教师小结:确定字的部首,独体字一般查起笔,合体字一般查偏旁。

6、(看课件)指名读生字,齐读词语。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为()。

3、给课后习题1的四幅图排顺序,并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

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5)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丝绸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丝绸

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5自然段。

7、师生对读1-5自然段。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3遍。

3、完成作业本2、3题。

教后感: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4、围绕纸的话题,结合所学的所感的,尝试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1、边读边思考,世界上没有纸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脱离课本说一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你们想了解的正是课文中我与玲玲想问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了解异口同声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异,说说字意,理解词义。

(2)设景说话,加深词义理解;什么情况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过些什么?

(3)读好问句。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3)重点理解: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点击课件(蔡侯纸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它以树批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理解又轻又薄。

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

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

(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过了一千多年,中国的造纸方法传到欧洲,外国人才懂得造纸呢!

小组讨论:听了妈妈的介绍,又经过你自己的学习,你想说写什么?

(4)课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吗?

1自由读。

2、理解不禁,想想:为什么是不禁齐声赞叹?

3、比较句子。我们的祖先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讨论: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比外国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纸,而且外国造纸的方法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不断改进造纸技术和方法。)

5、板书:边板书边理解轻薄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粗厚)(轻薄便宜)

1、学生说说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的伟大。

课外阅读:

火药的发明毕升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蔡伦造纸术

3、写话练习,把自己最感动,最想说的或很感兴趣的话写下来。

1、完成作业本上剩余部分。

2、把纸的发明过程回家说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

纸的发明过程:

竹片做成丝绸当纸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重)(贵)(粗厚)(轻薄便宜)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十

词:建筑、宫殿、划破、锋利

主要内容:

《锯是怎样发明的》讲述了鲁班爬山时手被一棵小草划伤,然后观察小草,发现小草叶片边缘有细密的齿锯形,就发明了锯子的故事。

教科版《锯是怎样发明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十一

1.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2.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品读第4自然段。(用时:20分钟)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3.根据原文,思考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

1.自由读第4自然段,了解蔡伦发明纸的过程及其发明的纸的优点,小组交流讨论。

材料: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过程:剪碎(切断)、浸、捣乱、捞、晒

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轻便好用

2.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3.抓住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回答问题。

4.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

二、了解发明意义。(用时:10分钟)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2.联系第一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3.纸的发明意义重大:传到朝鲜、日本;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4.自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的伟大意义。

5.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有什么重大意义?

三、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1.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第一题。

2.作业: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1.交流纸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3.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题,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4.收集资料了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6.选取一个古代发明,说说它的发明过程。

本次教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帮助学生理顺纸的发展过程,再了解发明的意义。教学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延伸,不仅扩展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十二

1、会认10个生字。读写“即兴、推敲、精炼、不甘落后”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能力培养: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重点

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难点

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教法

读中学

教具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

我国古代,有许多文学家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你们知道他们中的哪和作品?(学生介绍)他们的这些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呢?今天,我们来阅读三位古代文学家的写作故事。读了他们的故事,相信对同学们写好习作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板书课题。

二、读中学

1、自由读课文

请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把课文读流利。

2、自读批注

从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把自己的体会在课本上做批注。

3、小组交流

把自己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估计学生缺少有关资料,所以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

三、全班讨论

从三个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学生自由讲,教师总结。

1、写作的态度要严肃认真。

2、善于修改自己的习作。

3、在修改中力求做到语言精炼。

4、习作贵在出新,尽量不要写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

四、拓展活动

出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引导学生开展语言推敲活动。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

“推敲”――苦修

欧阳修作文――严肃认真

王安石撕稿――严格要求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97963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