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行动和决策的重要手段。我们还可以参考他人的经验和意见,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便提升自己的总结能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工作总结的例子,适用于各行各业的职场人士。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一
xxxx年优抚安置工作在局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把握政策,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优抚安置工作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优抚安置工作的创新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现就xxxx年度上半年优抚安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抚恤、定补、优待工作。xxxx年上半年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省民政厅、财政厅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认真与各镇(场)、街道核实人数、款数,及时将资金统一打卡发放到户。xxxx年我县共有重点优抚对象4331人,发放资金1135万元。
(二)给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工作。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给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的通知》(民发〔xxxx年〕110号)和民政部办公厅(民办发〔xxxx年〕11号)文件精神,xxxx年度已全部打卡发放,共发放补助资金122万元。目前,我县正对今年年满60周岁的农村籍退役士兵进行申报、核查。
(三)烈士陵园。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省烈士纪念设施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全省慰烈工程要求,经普查,县现有烈士陵园6处,烈士纪念塔、碑、亭、馆10处,零散烈士坟墓62处,烈士坟墓734座。安葬烈士815人,其中有名烈士132人,无名烈士683人。按照全省慰烈工程要求,在五年内完成烈士墓搬迁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零散烈士墓抢救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预拨了130万元作为零散烈士墓搬迁工作启动经费,目前,正在启动之中。
(四)光荣院。光荣院是全县十佳文明窗口示范单位。新建的光荣二院环境优美,为使优抚对象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大家庭温暖,我局经研究并报告市民政局领导同意,让优抚对象到光荣院进行短期疗养。
xxxx年度我县共接收退役士兵619人,其中符合安置条件的223人(142人已经市审批,22人集中交接的转业士官,59人已在部队选择了自主就业),回农村的396人。为使城镇退役士兵全面提高自主择业的能力,针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3月份,我局分管领导和优抚安置股人员与诚杰职业技术学校、乐行驾校进行联系并实地进行考察,举办了免费岗前技能培训,共参加培训人员160人,为使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抢占先机,自主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待省、市文件下达后,我县将及时研究制定安置工作实施方案。
自1983年我县陆续接收安置离退休人员以来,民政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他们和民政局离休干部成立老干部党支部,让军队离退休人员享受当地同职干部一样的政治待遇。重大节日和庆祝、纪念活动,请军休人员参加,为他们订阅了报刊杂志。凡中央和省下拨的各项经费,都及时如数发放。凡生病住院者,民政局领导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带着营养品到病床前慰问,使军休人员及家人都十分满意。
1、认真做好给部分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的信息管理工作,确保不错、不重、不漏。
2、进一步做好零散烈士墓搬迁工作的实施和相关的启动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力争在两年在完成零散烈士墓搬迁工作任务。
3、加大我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城力度,争取资金投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创建双拥模范县城的重要意义,为xxxx年创建双拥县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4、认真做好退伍军人再就业培训和新形势下的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的宣传,为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5、继续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优抚安置工作主要面对一些涉军群体。今年继续加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把优抚安置相关政策、法规贯串到每个涉军人员的心里中去,同时,要求各镇(场)、街道办事处从立足于长远稳定,彻底息访的角度出发,积极对部分家庭确实困难的涉军人员进行帮扶解困和思想疏导工作,达到长期稳定的目的。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二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优抚工作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来抓,与争创双拥模范区、推进社区建设、深化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救助体系等工作紧密结合;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优抚政策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给予高度重视。优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四到位一确保”,即政策到位、款物到位、发放到位、服务到位,确保优抚对象的权益得到维护。
一、落实优抚政策,强化优抚保障体系。
近年来,为认真落实优抚对象自然增长机制,我们每年都提前与镇财政所协调,确保了各项抚恤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对符合享受定期抚恤、定期补助的人员,我们严把程序审批关,通过个人申请、村、居委会调查、乡镇审核、民政局审批,使享受抚恤补助人员审批制度规范化。
二、动真情、办实事,努力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优抚工作面广量大,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的同时,更注重动真情,办实事,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切实改善和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一是提高了定抚定补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2006年我们对全区享受定抚定补的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普遍的调查摸底,了解到他们大部分年老体弱,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按照当时的定期抚恤补助标准,平均每人每月只有19xxxx,而当时南京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达20xxxx。我们及时将调查摸底情况向区政府作了专题汇报,经区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从2006年起,凡享受定抚定补的重点优抚对象,每人每年增加100xxxx的生活补助费,并将生活补助费、大重病医疗补助费、节日慰问费等共计2xxxx元列入每年的财政经费预算,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高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每年的四大节日,区四套领导班子亲自上门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并和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二是不断深化“爱心献功臣”行动。近年来我们除了全市性组织的“爱心送下乡”活动外,我区军休一所与溧水县在乡老复员军人高书文结队帮扶老兵帮老兵,每年定期上门看望慰问。去年四月,当他们得知高书文修善房屋需要资金时,主动捐款4千元,在所领导的带领下送到高书文手中,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六个军休所分别与我区xxxx街道的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定期上门看望,及时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困难。红山街道社区的军人家庭服务站与重点优抚对象签订了双保协议书(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抚恤和优待,保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并提出了“你儿报效祖国,我为你儿尽孝”的帮扶行动口号,针对优抚对象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优抚对象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三是政府买单为75岁以上的重点优抚对象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我局对全区重点优抚对象的家庭及生活状况进行了普遍摸底,他们中大部分与儿女分居、年老体弱,有的还重病缠身,生活自理困难。除节假日儿女能上门看望外,日常起居无人照顾。针对这些情况,为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我局利用万家帮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按照“社区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的服务思路,为3xxxx75岁以上的享受定抚定补的重点优抚对象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体娱乐、安全保障、精神慰藉“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四是做好基础工作,做到优抚对象情况“一口清”。针对我区优抚对象多等特点,为使我区优抚安置工作更加规范,我局下发了玄民字(2006)18号文《玄武区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各类优抚对象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要求各街道对本辖区的优抚对象自然情况要做到了如指掌,并作为考核内容。2006年在后宰门街道烈属王桂兰老人100岁生日那天,我们与老龄委、妇联一起为老人过了百岁生日,家人和邻居都非常感动,感谢政府对他们得关心和帮助。
三、优抚经费管理规范化。
我区对优抚经费的管理使用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执行政策、经费到位。财政局把优抚资金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并及时按国家和省、市、区财政配套比例要求进行拨付。二是严格审批、发放到位。对享受定抚定补的优抚对象、享受伤残抚恤金的革命伤残人员严格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标准分类造册,经区财政审核,实行“一卡制”,由街道逐月通过银行个人帐户下发到本人。对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费和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等一次性发放数额较大的,为避免差错均由我局与银行协调,以存折或卡的形式统一发放,确保准确无误。三是加强管理,措施到位。区民政局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把优抚资金列入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各街道严格审批发放手续。我局每年对优抚经费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多年来全区从未发现优抚经费被挪用、拖欠、截留、挤占等问题。
四、认真做好信访、来访接待工作。
予了书面答复。再如:后宰门街道的王金明同志多次信访,要求恢复其伤残军人身份,但在多次信访中提供的材料全部是复印件,有涂改现象,且相互矛盾,我们到其单位调阅档案,档案中无原始评残档案记载,我们多次上门做解释工作,让其提供原始材料和其他有力的相关证据,可他始终不能提供,并说如果需要其他材料,应由组织出面调查,为此我们信函其当时住院的一七一医院医务处,请他们帮助调阅当时的住院病历记载,是否符合评残条件。一七一医院通过调阅档案,回函显示王金明同志是因为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炎住院,不符合评残条件。我们通过信访局给予了书面答复。
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新条例下发后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们感到总体是比较好的,明确了部队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对优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经常接待企业的特别是破产、倒闭和改制单位在职或退休的1-6级伤残军人来访,主要反映的是医疗待遇得不到保障,大部分人都有医疗费用没有及时得到报销的情况,多的甚至有上万元医药费没有报销,影响了这部分人的生活质量,也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三
(一)做好退役军人接待及退役士兵档案整理工作。2020年度共接收各类退伍军人536人。符合安置条件的有22人,其中城镇退伍军人2人;转业士官20人(二等功1人,三等功10人)。农村退伍军人514人,(伤残11人,三等功48人)。
(二)严格审核档案。安置办集中办理了退役士兵报到手续,对符合接收条件的,分门别类登记造册。严格审核全县退役士兵安置资格,对符合安置条件退役士兵及时向市安置部门上报材料,在完成各类退伍士兵接收报到和档案审核的同时,及时为他们办理了入户、转组织关系和预备役登记手续。
(三)切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根据市政府、市军分区《关于做好201x年秋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在广泛征求县委、政府、财政局等退伍军人安置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拟定我县安置方案(草案),向县政府常务会议汇报,出台了《关于做好201x年秋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按照文件精神及时发放退役士兵各类补助金1126万元536人,其中发放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22人,资金0.67元;发放退役士兵自主就业金514人,资金1107.2万元;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金2人,发放资金17.6万元。
(四)积极宣传安置就业创业政策。我县积极宣传新《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调整完善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在每年退役士兵退伍报到期间,复退军人安置办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向每位退役士兵印发《致退役士兵的公开信》,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广泛宣传当前安置政策和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召开座谈会与广大退役士兵面对面交流谈心,尤其是针对一些对安置政策有抵触情绪的退伍兵,耐心细致的疏导他们的思想,讲解安置政策,转变他们的择业观念,使这些退伍军人逐渐树立了新的就业思路。
(五)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扶持就业。按照《亳州市退役士兵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探索解决安置就业的难题,研究制定了培训方案。充分利用地方院校和培训机构,将城镇退役士兵安置纳入劳动技能培训体系,同类培训机构采取竞标入围的办法,进行免费培训,培训期间,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不定期到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实地了解学员学习和生活情况。2020年全县共有379人参加了各种技能培训,开设的学习专业有:计算机、汽车驾驶、学历教育等专业,期满经考核合格颁发结业证书证和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协调县人社局举行了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做好与相关部门联动,热情主动地做好退役士兵自主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扶持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确保退役士兵各项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保险、土地承包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四
近年来,工委、管委始终坚持把优抚工作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来抓,与争创双拥模范区、推进社区建设、深化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救助体系等工作紧密结合;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优抚政策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给予高度重视。优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四到位一确保”,即政策到位、款物到位、发放到位、服务到位,确保优抚对象的权益得到维护。
一、落实优抚政策,强化优抚保障体系。
优抚工作面广量大,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的同时,更注重动真情,办实事,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切实改善和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一是提高了定抚定补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每年的“八一”、春节期间,区四大班子领导亲自上门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四是做好基础工作,做到优抚对象情况“一口清”。针对我区优抚对象多等特点,我们要求各民政所要经常入户,及时掌握优抚对象情况变化。
三、优抚经费管理规范化。
我区对优抚经费的管理使用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执行政策、经费到位。财政局把优抚资金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并及时按国家和省、市、区财政配套比例要求进行拨付。二是严格审批、发放到位。对享受定抚定补的优抚对象、享受伤残抚恤金的革命伤残人员严格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标准分类造册,经区财政审核,实行社会化发放。对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和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等一次性发放数额较大的,为避免差错均以社会化发放形式发放,确保准确无误。三是加强管理,措施到位。区民政局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把优抚资金列入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格审批发放手续。我局每年对优抚经费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多年来全区从未发现优抚经费被挪用、拖欠、截留、挤占等问题。
四、认真做好信访、来访接待工作。
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做好每一位优抚对象的信访、来访接待工作,做到热情、耐心,有问必答,不推诿,不塞责。对信访、来访,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执行,能当场给予答复的我们都当场给予了答复,不能当场给予答复的,我们都在进行认真的调查后给予书面答复。
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优抚安置工作成绩显著,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
虽然各省、市制定下发了优抚双拥等有关方面的政策法规,但是与现在的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有点脱节,与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改革政策不配套,缺乏操作性,没有规范约束作用,导致我们在执行过程中困难不断出现。比如退休两参人员的优抚待遇问题,一直都是不稳定因素的焦点问题,经常会有人因此到处上访,给我们的稳定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我们也经常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此问题,以谋求最佳的解决方法。但是有些涉军人员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甚至于说我们曲解文件精神,不为他们争取利益。
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依旧突出。“住院住不起,费用垫不起,药物发票报不了”的问题成为当前优抚对象,尤其是“三老”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现在部分优抚对象家庭状况不太好,加上年老多病,且长年吃药,所以大额的医药费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得优抚对象医疗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在解决他们医疗难的问题上,我们坚持以相关文件为依据,尽可能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优抚工作就是为优抚对象无条件服务的,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情况出现。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和优抚对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有些优抚对象来科里办事、咨询政策时会拿来一些像瓜子、饮料等零食,以前我们都是半推半就,以后要在不伤害优抚对象感情的前提下,委婉拒绝,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4、涉军稳定工作。
涉军稳定工作是全区稳定的重点工作,因我区涉军人员基数大,重点上访人员多,所以给我们的稳定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今年涉军人员仅进京上访就达*次之多,以后我们要加强与上下级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大涉军稳定工作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五
1、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政策。严格执行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皖民优字〔201x〕206号)文件规定,通过社会化发放方式打卡发放各类优抚资金。己发放2020年抚恤金共计:3702.6万元,9634人。其中三属86人,166.6万元、伤残520人952万元、护理费13人26.5万元、复员军人260人307.9万元、参战参试265人165.2万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578人881.7万元、老党员32人8.8万元、烈士子女40人16.4万元、60岁退役士兵6853人1177.5万元。
2、缓解优抚对象就医压力。为缓解优抚对象就医难,我县每年把在乡1-6级残疾军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在乡重点优抚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通过政府、单位和个人“三责一体”的参保参合缴费办法,实现优待对象参保参合全覆盖。有效缓解优抚对象就医压力问题。截止到本月,发放医疗补助共计91.63万元。其中拨付优抚对象“一站式”结算服务垫付资金4.5万元,救助人数244人;为142名一至六级在乡伤残及无工作人员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缴纳参保费34.1万元,为2395名农村优抚对象参加了新农保,缴纳保费35.93万元;为“三属”、“老复员军人”拨付门诊医疗补助341人,拨付资金17.1万元。
3、逐年提高优待金标准。按照毫州市民政局《关于做好优待工作的通知》,2020年进一步提高了优待金标准,由原来的6200元提高到9320元,增幅6.5%,全县共优待1634户,拨付资金约1483万元。其中“三属”43人,20.4万元;义务兵1057人,1173.2万元;老复员军人243人,115.7万元;伤残军人102人,39万元;病退、参战参试退役军人189人,64.3万元;立功受奖奖励基金70.1万元。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六
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和提高驻常部队现代化建设水平为目标,以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展双拥工作新思路,丰富双拥工作新内容,创新双拥工作新形式,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
1、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双拥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各镇、场各有关部门和驻常各部队要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采取举办报告会,座谈会和参观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要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解决军民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全面深入地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
3、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双拥活动深入发展。双拥工作是党政军领导和广大军民的共同事业和责任,我们要按照“巩固、发展、提高”的方针,推进双拥活动深入发展。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人事变动和分工调整,及时调整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适时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部分镇领导赴籍战士所在部队慰问,鼓励他们安心服役,为国防建设多做贡献。积极支持驻常部队建设,努力帮助部队解决训练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各双拥共建单位要广泛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形式多样,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检查。各驻常部队要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为第二故乡的建设多作贡献。
4、以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为抓手,进一步落实优抚安置政策。20xx年是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年,省政府、省军区将命名一批省级双拥模范城,省级双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我市要全力以赴,万无一失,确保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成功。为了迎接省级双拥创建活动,今年市委、市政府要命名、表彰一批双拥工作模范镇、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各地各部队要充分准备,及早安排,确保评选活动顺利开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各项拥军优抚安置政策,做好转业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和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工作。特别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着力抓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搞好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和慰问工作,热情为生活困难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排忧解难。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七
今年优抚双拥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以民政目标责任书和民政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具体要求为工作导向,突出重点工作。平时工作紧扣落实政策、保稳定的主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全年优抚双拥工作汇报如下:
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认真做好优抚对象优抚经费的发放和提标工作。定期抚恤补助是国家对优抚对象进行优待的重要手段,我们认真按照规定的标准对三属、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以及参战(参试)退役人员、铀矿开采退役人员等各类对象发放定期抚恤补助,并按文件要求及时进行提标工作。全年共发放各类抚恤补助经费3321万元,切实保障了重点优抚对象的权益。
(二)、认真做好各类优抚对象新增认定工作。全年我们对各类新增优抚对象按规定程序进行认定,通过调查、登记、审核、申报,全年共审查上报符合认定条件优抚对象161人,其中:参战退役人员5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56人、年满60周岁农退士兵67人、年满60周岁烈士子女人数为1人,因公牺牲军人遗属2人,病故军人遗属2人,伤残人员28人。目前他们已完成各项审批程序,将于自2018年1月起享受待遇,计划于2018年4月将上半年待遇发放到位。
(三)、认真做好优抚对象上访和信访接待工作。对于优抚对象的来访、来信、来电及时答复,全年共接待来访2180人/次,来信287封,12345工单160件,均做到次次有接待、件件有回复。同时处理各种群访集访9件,积极协同县综治维稳办、县信访局妥善处理了“6.15临战入伍北京集访”和“12.4两参老兵省委集访”等重大信访事件。
(四)、进一步加强优抚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工作。根据中央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优抚对象数据和资金管理的要求,在上一的数据更新基础上,通过各乡镇民政所配合,安排专人进行优抚对象数据核查工作,系统数据按省市核查比例要求,核查率达到140.47%;在册享受待遇对象,核查覆盖面达到85%以上,共核减各类重点优抚对象213人,保守估计结余资金100万。目前,我县在国家优抚信息管理系统内优抚对象二代身份认证比例达到99.16%,为来年优抚信息数据核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进一步加强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年初,按照上级相关政策的要求,结合我县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的医疗保障费用逐年递增,医保资金压力剧增的实际情况,投资15万元率先在岳阳地区建立优抚对象医疗结算网络平台。制定了新的医疗补助结算办法,系统运行以来效果明显,一至六级残疾军人门诊报销费用监管难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年末,联合县康复医院连续第九年开展优抚医疗巡诊(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尤其针对全县在乡复员军人及部分重点重病对象进行了上门义诊,在送去健康保障的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全年优抚医疗共资助参保96万元,支付医疗补助和特别救助资金27万元,落实医疗巡诊48万元,惠及全县各类优抚对象8600人次。
(六)、进一步加强双拥“两节”走访慰问工作。今年在坚持做好双拥常规化工作的同时,重点在年初春节和“八一”期间,按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涉及全县19个乡镇(片区),3960名重点优抚对象,共落实慰问资金120余万元。同时,根据上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制定2017年我县机关双百分考核细则中的双拥扣分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为驻县部队和相关单位牵线搭桥,结成5对双拥共建单位,落实2名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的补发。
存在的问题:
(1)、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不及时。按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自2013年9月起,当入伍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要在入伍后的一个月内发放到位(大学生入伍的要一次发放两年),但是去年由于县征兵办的新兵名册核定、县财政的资金拨付都出现很长时间的拖延,导致部分义务兵家庭反映较大。
(2)、涉军信访维稳工作不得力。去年发生了一起赴北京非访事件和多起越级上访事件,做为上访对象的主管单位,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总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中有一定原因在于信息沟通的滞后,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各乡镇对重点人员的掌控不够精准。
(3)、双拥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近几年来,我县双拥工作机构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按省市双拥机构的配套要求和周边其他县市区设臵的情况看,县民政局应设立“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进行常规性双拥工作。目前,我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成员单位尚未明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基本是优抚股兼管,每每在上级的检查和工作对接方面出现延误,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下一步工作和建议:
(1)、做好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标准核算准备:根据市政府的文件精神,我县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已经建立,目前标准为2014年确定,现在各类对象对提高标准诉求比较强烈,去年已多次上访,市局也明确答复表示会加快研究调整,在没有出台新标准之前,我们要提前做好人员核定、对象分类等准备工作,待新提标文件下达后第一时间争取财政支持,及时足额发放到位。(2)、协助做好下属事业单位的业务服务工作:配合县烈士陵园、光荣院、军干所做好的年终迎检工作,及时传达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通知和要求。加强对康复医院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资金的审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光荣院和军干所的管理工作。
(3)、建立健全双拥工作机构:务必要县委、县政府发文明确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成员单位,积极协调县武装部配齐“双拥办”工作人员。拟出台《湘阴县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办法》,争取保障资金,以激励我县户籍现役军人在部队安心服役,建功立业,为国防建设多作贡献。
(4)、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希望各级各部门能形成联动,政策答复口径一致,处理尺度统一,稳控好重点对象,积极化解矛盾。各乡镇民政所切实做好稳控工作,加大排查力度,及时掌握信息,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各乡镇主管领导,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对“重点优抚对象”开展相关的帮教活动,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的“四包”制度,通过基层扎实的教育训诫和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的办法达到息诉罢访的目的。
(5)、提高医疗保障标准:现在执行的医疗保障标准为2009年制定,部分优抚对象家庭状况不太好,加上年老多病,且长年吃药,所以大额的医药费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得优抚对象医疗难的问题一直存在。我们希望上级部门能在门诊补助、住院补助、特殊援助的现行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标准待遇,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6)、多渠道争取经费支持: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希望局党组加大向上争取经费的力度,完成目标任务600万,争取达到800万的目标,更好的为我县的优抚对象服务。
优抚股。
2018年1月。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八
优抚安置科工作总结今年,优抚安置科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国防这个重任,全面落实抚恤优待和安置政策,不断健全完善双拥工作机制,现将**年优抚安置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落实政策为重点,切实保障优抚对象各种权益。
1、认真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政策,确保优抚资金及时、安全、准确到位。全年共发放优抚固定经费万元,发放春节期间优抚对象一次性生活补助万元。
2、落实好伤残军人的有关政策。对要求更改残疾军人证的4名伤残军人,及时按程序上报了材料进行了更改。
3、做好优抚对象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工作,按照省厅要求及时更新上报了数据。
4、帮助广大优抚对象解决看病难,大力推进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工作。**年为重点优抚对象支付门诊补助1664人,万元;支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96人,35280元;支付农村合作医疗1234人,74040元;支付住院补助152人,74527元;送治75名优抚对象到宜昌市优抚医院治疗,支付医疗金30万元。
5、积极实施“关爱行动”,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难、生活难。**年共完成对17户重点优抚对象的危房改造,投入资金20万元。春节和“八一”期间对708名优抚对象进行了慰问,支付慰问金万元,临时慰问优抚对象4人,支付慰问金3000元。
6、按照新标准在8月及时兑现了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年我市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达到10445元,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达到9221元,全市共需发放490人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万元。
7、以褒扬烈士为主题,继续加强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抢救保护工作。**年向省厅申报了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部分散葬烈士墓的维修保护资金32万元,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74万元,并对已经完成维修保护工程的纪念设施进行了检查和验收,同时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长效管理和建章立制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8、年初我们修改了《当阳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现已上报市政府等待审批。我们大幅度提高了重点优抚对象的门诊医疗补助,住院医疗补助不再受报销次数的限制,提高了住院报销的比例和最高限额。
9、协助有关科室完成了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移交民政部门的工作,同时协助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做好了向上申报省级烈士纪念馆的准备工作。
二、以政策创制为主线,深入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大力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1、做好了退伍军人的接待工作,整理好了退伍军人档案。**年共接收退伍军人230人。我们对需要岗位安置的1名转业士官及时按政策落实了工作岗位。对选择自谋职业和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我们已和他们签订了自谋职业和自主就业的协议。**年共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万元,自主就业一次性生活补助279万元。另外争取上级财政补助1万元对一名住房困难的退役士兵危房进行了改造。
2、做好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确保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率在自愿的基础上达到了100%。**年共培训退役士兵88人,支付培训费用和生活补助费166780元。
三、以军民融合为方向,推进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
1、巩固双拥成果,以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为契。
机,狠抓了各项政策的落实。
2、走访了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共建单位开展联谊活动。
3、认真做了春节和“八一”期间的双拥工作,组织协调军地双方走访座谈。
4、落实好了**年驻军单位无工作单位随军家属的生活补助费共160人,384000元。
四、存在的不足。
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和**年6月7日宜昌市优抚安置工作会议要求年底对8件事结硬仗的要求,通过和其他县市区的比较,我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00%、参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稳定就业率达到80%以上。
2、需加强与其他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协作,组织好各共建单位之间的互动,为新一轮的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根据上级要求,今年需建立完善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当阳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于年初上报后至今还未审批,而远安已于去年修改实施,长阳、宜都等县市也于今年修改实施。我们需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早日审核通过。另外还需加强对优抚对象的住房保障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和范围。
了慰问,请领导亲自把喜报送到了他们家中,在社会上营造了一个“当兵光荣”的好的氛围。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5、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维修改造已全部完成,去年的116万元已下拨到位,今年的74万元也已到位。但资金下拨到镇处后的使用情况我们却不了解和清楚,我们需和财务科协调,一起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进行审计,确保资金的合理和安全使用。
1、做好春节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
2、继续做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抢救保护工作。
3、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搞好资金的发放。
4、做好广大优抚对象的信访维稳工作,宣传好政策。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九
20xx年我区的双拥优抚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哈尔滨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契机,以发展地方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增强军地凝聚力为目标,按照“抓重点、解难点、创亮点”的工作思路,逐步实现双拥优抚工作的规范化、网络化、科学化,继续保持牢固的军政军民团结关系,不断推动我区双拥优抚工作再上新水平,为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好务。一、以哈尔滨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深入开展各项双拥工作一是加大力度,广泛开展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以纪念建军85周年为契机,不断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双拥政策法规,把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感情拥军与依法拥军、行政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推动双拥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社会化。进一步加大双拥宣传力度,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双拥宣传教育规划,建立和完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网络,设置永久性双拥宣传标语牌,形成“人人知双拥、人人想双拥、人人做双拥”的良好宣传氛围。结合我区实际,大力开展双拥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军民牢固树立爱国拥军意识,使国防和双拥教育深入人心,为深入扎实地开展双拥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搞好创建,推动双拥工作向深层次发展以哈尔滨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契机,调整充实基层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继续总结培养具有我区特色的双拥典型,打造我区双拥工作的品牌,充分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工作,推动双拥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实现双拥工作重点抓突破、整体上水平的目标。同时,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科技拥军、法律拥军、文化拥军系列活动。发扬传统,军地互办好事、实事以纪念建军85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好纪念建军85周年各项走访慰问系列活动。切实为驻区部队解决实际困难,认真贯彻《哈尔滨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文件精神,千方百计抓好落实随军家属安置和子女入学等项工作,解决部队后顾之忧。切实做好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接收安置工作,认真落实他们的两个待遇。积极协调驻区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等各项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我区东部和南部区域开发和市政道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和有影响的公益事业建设,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贡献。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一是采取措施,全面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待遇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各项抚恤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位。同时,认真做好重点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走百村、进千家、帮功臣”活动,各帮扶单位积极开展帮扶革命功臣脱贫致富奔小康活动,使我区重点优抚对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生活水平。二是创新机制,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继续完善我区优抚对象医疗服务三级医疗网络,按照全市优抚医疗“一站式”即时结算软件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优抚医疗“双重”保障机制,使我区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实现社保及新农合和优抚保障“双重”保障,彻底解决我区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难问题。三是加大投入,彻底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开展“助功臣、住新房”活动,对全区重点优抚对象住房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登记造册,坚持做好应建必建、应修必修;按照新建10000元、维修5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特殊困难重点优抚对象特殊研究,争取彻底解决农村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同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多渠道解决在城镇居住的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并且实施“暖屋子工程”,对居住平房自己采暖的重点优抚对象每年补助过冬燃煤款1000元。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十
段落一:引言(200字)。
优抚安置是一个关乎国家社会安定和军人家庭幸福的重要问题。优抚安置政策不仅关心退役军人自身,更注重关怀其家庭成员的安置。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优抚安置政策的重要性,它为退役军人与其家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
段落二:优抚政策的实施(200字)。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优抚安置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政策和措施。退役军人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障、教育支持、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优待,让他们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政府也为军人家属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努力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
段落三:家庭优抚的重要性(200字)。
优抚安置不仅仅是为了对退役军人的劳动和付出给予回报,更是为了关心军人家庭,确保他们在后期生活中的幸福和稳定。在军人家庭中,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退役军人自己,还有他们的配偶和子女。优抚安置政策的实施,对于保障整个家庭的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段落四:优抚安置的效果(300字)。
优抚安置政策的实施,为广大军人家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首先,他们获得了更好的医疗保障,无论是退役军人本身还是其家属,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其次,教育方面的支持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军人子女享受到与普通家庭同等的教育资源。此外,就业创业的政策也为退役军人提供了更多机会,让他们能够顺利融入社会。
通过参与和亲身体验,我深刻感受到优抚安置政策给退役军人和他们的家人带来的巨大便利和心理安慰。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亟待改进的地方。第一,政策宣传不到位,让一部分军人及其家人不了解相关政策权益。第二,政策的具体执行需要更加精细、人性化,以确保每位军人家庭都能得到公正和合理的待遇。总体而言,优抚安置政策走在正确道路上,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结论(100字)。
优抚安置是一项充满温暖和关爱的社会工程。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军人及其家庭得到了更好的生活保障与福利。优抚安置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将为退役军人和其家人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和福利,进一步增加军人家庭的幸福感和社会稳定。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十一
2012年我区的双拥优抚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哈尔滨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契机,以发展地方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增强军地凝聚力为目标,按照“抓重点、解难点、创亮点”的工作思路,逐步实现双拥优抚工作的规范化、网络化、科学化,继续保持牢固的军政军民团结关系,不断推动我区双拥优抚工作再上新水平,为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好务。
一、以哈尔滨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深入开展各项双拥工作。
一是加大力度,广泛开展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
以纪念建军85周年为契机,不断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双拥政策法规,把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感情拥军与依法拥军、行政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推动双拥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社会化。进一步加大双拥宣传力度,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双拥宣传教育规划,建立和完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网络,设置永久性双拥宣传标语牌,形成“人人知双拥、人人想双拥、人人做双拥”的良好宣传氛围。结合我区实际,大力开展双拥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军民牢固树立爱国拥军意识,使国防和双拥教育深入人心,为深入扎实地开展双拥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搞好创建,推动双拥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以哈尔滨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契机,调整充实。
1基层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继续总结培养具有我区特色的双拥典型,打造我区双拥工作的品牌,充分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工作,推动双拥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实现双拥工作重点抓突破、整体上水平的目标。同时,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科技拥军、法律拥军、文化拥军系列活动。
三是发扬传统,军地互办好事、实事。
以纪念建军85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好纪念建军85周年各项走访慰问系列活动。切实为驻区部队解决实际困难,认真贯彻《哈尔滨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文件精神,千方百计抓好落实随军家属安置和子女入学等项工作,解决部队后顾之忧。切实做好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接收安置工作,认真落实他们的两个待遇。
积极协调驻区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等各项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我区东部和南部区域开发和市政道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和有影响的公益事业建设,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贡献。
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
一是采取措施,全面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待遇。
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各项抚恤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位。同时,认真做好重点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走百村、进千家、帮功臣”活动,各帮扶单位积极开展帮扶革命功臣脱贫致富奔小康活动,使我区重点优抚对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生活水平。
二是创新机制,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
继续完善我区优抚对象医疗服务三级医疗网络,按照全市优抚医疗“一站式”即时结算软件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优抚医疗“双重”保障机制,使我区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实现社保及新农合和优抚保障“双重”保障,彻底解决我区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难问题。
三是加大投入,彻底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开展“助功臣、住新房”活动,对全区重点优抚对象住房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登记造册,坚持做好应建必建、应修必修;按照新建10000元、维修5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特殊困难重点优抚对象特殊研究,争取彻底解决农村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同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多渠道解决在城镇居住的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并且实施“暖屋子工程”,对居住平房自己采暖的重点优抚对象每年补助过冬燃煤款1000元。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十二
优抚安置是指对于因公殉职、负伤或役调退伍等原因而造成伤残失能等情况的干部职工、军人以及家庭成员进行资金补助、医疗救助、就业安置等服务的政策措施。优抚安置是国家对于这些特殊人群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其重要性极其明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政策逐渐完善,优抚安置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优抚安置已成为彰显国家尊重和回报干部职工、军人以及其家庭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此政策,认真体会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段:简述优抚安置政策及其实施过程。
优抚安置政策的核心内容为资金补助、医疗救助、就业安置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其中资金补助包括抚恤金、一次性补助金、折旧补贴等;医疗救助涵盖医疗费用、休养和疗养等;就业安置则是按照政策安排就业工作,或进行技能培训。
实施优抚安置政策的过程,需要各路政府、军队和社会机构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管理办法;军队要建立健全的伤残职工、军人等特殊群体安置机制;社会机构要积极承担起就业服务、援助救助等角色。
第三段:优抚安置政策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优抚安置政策不仅是国家对于干部职工、军人以及其家庭的一份关怀和回报,也是彰显时代进步和文明进步的标志。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一政策中深刻认识到“人民至上”的理念,从而给予其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首先,我们应该珍视国家给予的优抚安置政策,充分感恩社会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其次,我们要注重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增加对于政策的深度了解和广度拓展;最后,我们还需要携手共同关注和帮助那些需要优抚安置的干部职工、军人以及家庭成员,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爱心。
第四段:结合实例深入体会优抚安置政策的意义。
在我国优抚安置政策下,因公殉职的干部职工、军人及其家属,获得了国家允诺的各项优惠待遇。如海军某舰艇祭扫活动中,阅兵队员在鞠躬致敬时突然倒下,被紧急送到附近医院,但仍然抢救无效去世。由于他因公殉职,其家属依照政策获得了一次性抚恤金、折旧补贴、一定比例的继承等待遇,为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提供了重要的资助。
再如,某军人在执行任务时失去了一条腿,经过相关部门的协助和安排,如今能够在岗位上继续工作,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关注。这类实例向我们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五段:总结优抚安置政策的意义和价值。
优抚安置政策的作用和价值不仅在于为干部职工、军人以及家庭成员提供了必要的资助和服务,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尊重和关爱。在实施优抚安置政策的过程中,每一位具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而,我们在认真体会优抚安置政策的同时,也应该从中汲取人生真谛,为自己的求职坚定方向,毅然走向成功;同时,我们更应该心存感激和感恩,为这个拥有优抚安置政策的国家,创造更好的明天。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十三
优抚安置是指社会对对因病、因伤、因战亡牺牲等原因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退伍军人、因公牺牲和优抚对象的生活进行救助、安置和照料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国家尊重和关心优抚对象的必要手段。近年来,社会对优抚安置的关注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优抚安置的队伍中,我也不例外。
第二段:理解。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时刻体现着一颗充满爱心和责任的心。在我看来,优抚安置是一个既亲情又责任的世界。志愿者不仅仅是对优抚对象进行慰问和陪伴,更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从内心深处去关心他们,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志愿者既是一名温暖的陪伴者,也是优抚对象坚强的精神支柱。
第三段:情感。
在志愿者服务期间,我经常走到优抚对象的身旁,陪伴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每一次看到他们的笑脸,都让我感到心满意足。但是,我们也要理解优抚对象的心理,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志愿者应该持续关注优抚对象的心理变化,陪伴他们度过难关,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第四段:行动。
每一次志愿者服务,都是在家里準備好很多鲜花、水果和精致的礼物,尽可能满足优抚对象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志愿者们不仅给予了物质上的帮助,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帮助优抚对象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第五段:感言。
总的来说,优抚安置是一个需要我们努力去推进和实现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志愿者,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无私奉献,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关注优抚对象,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带给他们生活上的温暖和关怀。我相信,未来我们将会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这个队伍,一起为优抚安置事业贡献力量,让每一位优抚对象感受到爱和温暖。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十四
优抚安置是国家为了关怀关爱退役军人、伤残军人、烈士家属等特殊群体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我有幸参与了优抚安置工作,对此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首先,我深切体会到优抚安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我深感优抚安置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再次,我认识到开展良好的优抚安置工作对个体的重要意义;最后,我明白优抚安置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通过这些心得体会,我将更加坚定地投身到优抚安置工作中,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首先,我的工作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优抚安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与优抚对象接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曾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他们有的是退役军人,在戍边、保家卫国的岗位上战斗过;他们有的是伤残军人,一次次为保家卫国的使命负重前行;他们还有的是烈士家属,他们用自己亲人的牺牲与泪水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宁。优抚安置工作是一种回报和珍惜他们的方式,以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国家和社会不会忘记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去关心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尊重。
其次,我深感优抚安置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重任。优抚对象是国家和民族英勇战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的身上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与荣耀。如何妥善安置他们,让他们过上安逸、尊严的生活,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关怀,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尊重和回报。通过优抚安置工作,我们要让优抚对象感受到国家的关心,更要让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对军人的尊崇和敬意,形成全社会为军人、为国家尽力奉献的良好氛围。
再次,我认识到开展良好的优抚安置工作对个体的重要意义。优抚安置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心灵上的关爱。在与优抚对象交流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和困惑。他们或许曾经经历过战斗的恐怖与创伤,或许曾因事故而失去了亲人的关怀与慰藉。优抚安置工作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疏导和心灵的温暖,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每一次微笑和鼓励的话语,都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力量和安慰,让他们在艰难与困苦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情和关爱。
最后,我明白优抚安置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优抚安置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需要各方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政府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和制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支持;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提供志愿服务和社会帮助。此外,媒体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也尤为重要,它能够唤起更多人的关注与关心,让优抚安置工作得到更好的社会认可和支持。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才能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让优抚安置工作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我的工作经历和思考,我对优抚安置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优抚安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我深感责任重大;优抚安置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要给予优抚对象更多的尊重和关爱;良好的优抚安置工作对个体意义重大,能够给他们重新带来希望和尊严;优抚安置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投身到优抚安置工作中,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优抚安置工作总结篇十五
优抚安置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政策,旨在关爱退役军人、伤残军人和其他烈士家属,为他们提供物质帮助和心理支持。通过近年来的参与和亲身经历,我深刻感受到了优抚安置政策的温暖和力量。下面,我将就我的亲身体会谈谈对优抚安置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
首先,优抚安置政策在解决退役军人的后顾之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退役后,许多老兵面临着生活困境,优抚政策的出台为他们提供了温暖的保护。我记得曾经参与过一次关于退役军人的义卖活动,通过义卖所筹集到的善款用于帮助需要帮助的退役军人,包括他们的住房改造、医疗费用、就业创业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我们的退役军人能够过上安逸的晚年,他们再次感受到了国家的关怀,也化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三段]。
其次,优抚安置政策在社会尊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为国家建立功勋的人,退役军人和烈士家属享有应有的尊重和敬仰。为了体现这种尊重,国家设立了各种各样的优抚待遇,例如退役军人优先就业政策、烈士家属免费教育补助等等。这些措施不仅赋予了退役军人社会地位的肯定,也激发了他们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愿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曾在一次与退役军人的座谈会上听到一位老兵的发言:“通过国家的优抚安置,我感到了在复杂而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仍然是重要的一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再做一些贡献。”这种精神鼓舞人心,也是优抚政策的成功之处。
[第四段]。
此外,优抚安置政策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优抚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退役军人和烈士家属的实质帮助,更是对他们作出的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退役军人和烈士家属们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的,他们代表了民族的集体利益和荣誉。理所应当地,国家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尊重和关怀。通过优抚政策,国家向全社会传递了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我们不仅要感念那些为国家作出巨大牺牲的人,还要通过实际行动来支持和帮助他们。
[第五段]。
总之,优抚安置政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通过亲身参与,我深刻感受到优抚政策对于退役军人和烈士家属的重要意义。优抚政策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境,还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更是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愿意以优抚政策为动力,坚定信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字数:598]。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77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