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了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要素。教案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际表现。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教案参考资料,以供教师使用和参考。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一
1.通过欣赏歌剧唱段《今夜无人入睡》和《卡门序曲》《威廉·退尔序曲》,使学生初步了解欧洲歌剧艺术的魅力及其起源与发展。
2.随音乐划拍或指挥,并背唱《卡门序曲》主题旋律和《今夜无人入睡》的曲调,体会歌剧音乐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3.以歌剧《图兰朵》为例,了解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联系。
1.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歌剧《卡门》录像片段并聆听《卡门序曲》,师生共同探究歌剧《卡门》的剧情和序曲音乐特点。
2.继续聆听《卡门序曲》,使学生从音乐艺术形象的角度初步领略其艺术魅力,并知道《卡门序曲》是歌剧开始时的一首明朗而辉煌的'管弦乐曲,它仿佛概括了歌剧的内容。结构基本属于回旋曲式。乐曲主部是一首节日进行曲,它来自歌剧最后一幕的合唱旋律,气氛热烈欢快,由木管和小提琴主奏,音乐把人们带到西班牙斗牛场的喧闹狂热的气氛中。
3.引导学生随音响边划拍边哼唱“节日进行曲”和弦乐主奏著名的《斗牛士之歌》(第二插部)曲调,使学生体会《斗牛士之歌》雄壮、威武的曲调,与主部音乐“节日进行曲”形成鲜明的对比。要求学生记住这两首音乐的旋律。
4.教师简介四幕歌剧《威廉·退尔》剧情,并引导学生聆听《威廉·退尔序曲》,使学生初步了解该序曲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教师可采用边欣赏边列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每部分音乐使用的乐器、音乐主题、音乐表现要素表达的意境和音乐形象等,进行分析以加深对序曲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5.学生可随《威廉·退尔序曲》主题音乐划拍哼唱,记住主题。
6.欣赏《今夜无人入睡》,简介歌剧《图兰朵》剧情,了解欧洲歌剧音乐融入中国民歌《茉莉花》,使学生了解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联系。并记住《今夜无人入睡》的曲调。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二
1、了解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的相关知识,瑰丽的电声-。
2、欣赏乐曲《夜莺》。
3、对比欣赏古筝独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的片段。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的相关知识。
2、欣赏《夜莺》,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对现场演奏的电子音乐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3、通过对比欣赏古筝演奏的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的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美感和电子音响合成器的效果。
1、古筝独奏《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歌四起、渔夫满载而归的喜悦情景。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本课欣赏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慢板。旋律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的欢快情绪。
2、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以奇妙的音响模仿古筝的演奏,以及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使这个乐曲增添了现代的气息。
3、乐曲《夜莺》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用悠扬、清越的音色模拟了夜莺的叫声。月夜下,空旷的原野中夜莺开始歌唱,然后清朗的钢琴加入进来略带迟疑,小心翼翼的奏响,如同一个深夜未眠的人,远远听见夜莺的歌唱去寻访又怕扰飞了夜莺。整首曲子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魅力。
对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本课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乐器电子琴入手,引出电声乐队与电子音乐的概念。再通过乐曲《夜莺》的欣赏和古筝演奏的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的对比欣赏进一步加深对电子音乐的理解,同时明白各种乐器和电子音乐是不可相互取代的。通过学生的感受、体验、对比等多种方法,使学生了解电声音乐知识的相关知识,提高音乐的辨别和感受能力。
课件、电子琴等。
1、请同学们说说电子琴的功能。
2、电子琴:可以模仿许多音色,可以存储数十种舞曲的节奏型,并且每种节奏型还可以在进行各种音色的变化(聆听华尔兹、探戈、迪斯科等舞曲的节奏型)。
3、教师用电子琴的不同音色(钢琴、小号、小提琴等)演奏相关片段让学生听辨,模拟鼓声、海浪声及鸟叫声让学生感受电子琴的丰富音色。
4、介绍电子音响合成器:一种能够产生各种复杂音响的电子乐器系统。
1、提问:1)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电声乐队?
2)电声乐队一般有哪些乐器组成?
2、归纳:1)电声乐队的概念:指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电子乐器指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
2)简单介绍、电吉他、电贝司,音乐教案《瑰丽的电声-》。
3、播放关于介绍电声乐队的相关影片片段。
4、电子音乐:即电子合成音乐,指运用电子方法产生和修饰的音乐。
1、聆听引子
思考: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它模拟了什么声音?
归纳:乐器是中国的竹笛,它模拟了夜莺的叫声。
2、作者介绍
雅尼: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是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
3、作品简介:《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是雅尼为华人而作的,全曲洋溢着中华民族的风格。
4、学习乐曲的两个主题音乐
1)、学唱第一主题
2)、聆听第二主题
5、欣赏乐曲《夜莺》
思考:你对雅尼的这种演奏形式和演奏效果有什么看法?
归纳:作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现场演奏效果很好。
1、聆听电子版的《渔舟唱晚》的片段。
思考:电子版的《渔舟唱晚》采用了什么乐器的音色演奏?同时还加入了什么音响?
归纳:采用了古筝的音色演奏,还加入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使这个乐曲增添了现代的气息。
2、古筝:中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最早见于《史记》记载。
3、聆听古筝独奏《渔舟唱晚》的片段。
思考:1)这首曲子的片段带给你怎样的音乐意境?
归纳:古筝用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
古典乐器与现代电声各有不同的优点和魅力,互相不能完全替代。
高科技手段的电声音乐与其他音乐具有同样的魅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音乐越来越普及,接触的面越来越广,希望同学们在课余能多关注和参与电子音乐的发展。
从学生熟悉的乐器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学习电声音乐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电声音乐有所了解。
通过分析欣赏《夜莺》,让学生感受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结合的美感,同时对现场演奏的电子音乐也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学唱和聆听两个主题音乐,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聆听电子版的《渔舟唱晚》片段,提高学生的听辩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通过古筝演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的对比欣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古典音乐的美感和现代音乐的时代气息。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三
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带来的意境,学生能够产生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通过演唱、聆听、感受等方法,学生能够进行对歌曲创编活动。
了解装饰音、衬词、力度符号、回声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并学会哼唱。
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难点:了解装饰音、衬词、力度符号、回声等,并学会哼唱歌曲。
教师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苹果丰收》,并提出问题: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本首歌曲的是朝鲜族歌曲,我国地大物博,五十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不同的歌曲,顺势引出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
并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悠长的、宁静的,仿佛把人们带入到了乌苏里江边。
并设问:“歌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整体的感觉是摇曳的,具有船歌的特点,仿佛看到了在江上人们捕鱼的场景。
1.再次聆听歌曲,尝试将歌曲进行分段,通过聆听歌曲可以分为三段。
2.带领学生聆听第一段,并提问第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第一段运用了大量的衬词、力度记号、装饰音和回声等。力度记号强弱的变化,营造了歌曲的意境,回声的出现仿佛把人们带到意境中,感受乌苏里江的美。
3.带领学生哼唱第一段,注意力度以及装饰音的出现。
4.带领学生聆听第二段,并提问第二段歌词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第二段出现了歌词,并且出现了少量的.衬词,更加突出地描绘了乌苏里江的美景和渔民捕鱼丰收的喜悦,歌词的出现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感受和体会歌曲,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5.带领学生有感情地哼唱第二段。
6.带领学生学习第三段,并通过前两段的欣赏方式总结第三段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第三段重复第一段,出现了大量的衬词,目的是将听众拉回现实,再次感受乌苏里江的美景。
7.带领学生哼唱第三段。
8.再次整体聆听歌曲,并带入刚才的体会。
9.整体的融入感情哼唱歌曲。
教师请学生自由分小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提醒学生打击乐器要根据歌曲的强弱进行选择。
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乌苏里船歌》,感受到了歌曲中浓浓的春意,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
回去继续搜集中外民族的船歌,下节课进行分享。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所教歌曲,并对歌曲相应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
2、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
3、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声情并茂地演唱。
教学重难点: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节奏、情绪,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告诉学生上课须知,并与学生拟定音乐课师生问好的方式
用打拍子的形式:老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注:用特殊的问好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对音乐课产生兴
趣
二、新课教学
导言:同学们,当你们开始新生军训,就标志着你们从一名小学生变为一名中学生,走进中学校园,我们将会拥有一片新的音乐天地,让我们唱出心中的歌,你唱你喜欢的,我唱我喜欢的,用你们真诚的歌声让我们彼此熟悉,彼此亲密。
师:首先我们先来听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听完后你们告诉我这是什么歌
1、《快乐老家》
a、听音乐,学生随音乐轻声优美的唱,可以让让学生伸出手,跟着音乐打击节奏
b、师问: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啊?生答:《快乐老家》
生答:快乐,开心,欢快的速度、轻快的演唱
既然大家都觉得应该要轻快的演唱,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不要大
声的去喊,而是用非常轻巧的声音来哼唱
c、学生完整随音乐唱歌曲
d、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分组演唱,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大海啊!故乡》
a、听音乐,学生边听边跟着划拍,感受歌曲情绪
b、听完了这首歌首歌,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师问:这首《大海啊!故乡》和《快乐老家》不一样的地方在哪
里?
生答:《大海啊!故乡》旋律平缓,优美动听,《快乐老家》节
奏欢快,
师问:大家有没有去过海边?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引导学生构想大海的样子,让学生通过大海的宽广、博大,联想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师问:那么我们在演唱《大海啊!故乡》时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去
演唱呢?
生答:深情的,用叙述的语气来演唱
c、教师点评,介绍作品资料:《大海啊!故乡》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是电影《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
d、教师播放伴奏范唱
e、学生继续听音乐,跟唱歌曲
3、学习新歌《新世纪的新一代》
a、播放录音,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用手打拍子,感受歌曲的表现意义
b、歌曲分析:李幼容词、刘磬声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全曲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热烈的呼吁感,旋律明快奔放,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决心与信念。
c、跟唱旋律,教师领唱,学生跟着哼唱,可用“啦”来替代歌词,以熟悉旋律为主
d、学习歌词,以听唱为主
e、学生随音乐再一起唱。
三、小结与下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课本学会了三首歌,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曲,请同学们下去以后,每人准备一到两首歌,下节课将学习剩下的两首歌,并且将在班上组织一次小型的演唱会,希望大家回去后好好准备,下节课能到我们讲台上来好好的展示一下你自己!
《唱出心中的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快乐老家》《大海啊!故乡》《新世纪的新一代》;
2、学唱《啊,朋友再见》和《雪绒花》。
4、认识五线谱,了解简单基本乐理知识
4、组织学生班级演唱会
教学重点: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情绪,能有表情地演唱。参加演唱会的学生大胆上台演唱。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相互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巩固歌曲: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会了三首歌曲,是哪三首?
生:《快乐老家》《大海啊!故乡》《新世纪的新一代》
师: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看看大家都学的怎么样?我们
一起来唱一唱上节课学习的歌曲。
播放课件《快乐老家》《大海啊!故乡》《新世纪的新一代》
2、学习新歌:
师:刚才我们巩固了上节课我们学过的三首歌曲,看来大家都挺有音乐细胞的,掌握的很不错,我相信这节课,你们也一定可以把剩下的两首同样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学好。
1、《啊,朋友再见》
a、听音乐,学生随音乐轻声的唱一遍,
b、师:大家听完这首歌曲,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含义是什
么?
生:表现了游击队员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眷念和热爱。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出自哪一部电影吗?
答:意大利民歌,南斯拉夫影片《桥》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
一段体,小调色彩。体现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随时准备牺牲的精神。
教师简要讲解歌曲中应注意的地方,如前半拍休止和倚音等几
个的地方。
c、学生完整随教师钢琴伴奏唱歌曲。
2、《雪绒花》
b、听音乐,学生随音乐轻声的哼唱,
c、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歌曲分析: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深情悠长的歌调以四三拍子唱出,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d、自学歌词,以听唱为主
e、学生齐唱歌曲,教师指挥
f、播放电影《音乐之声》,介绍歌曲《doremi》和《孤独的牧羊人》
3、组织学生开班级演唱会
a、教师主持,鼓励学生上台演唱,可单人或多人,
b、学生演唱歌曲
c、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建议。
三、小结与下课
教学反思:
课题:零点乐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奏一种简单的打击乐器,并能参与器乐合奏;
2、能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参与伴奏,从中体验与他人合奏的愉悦感;
3、了解“加花”在器乐演奏中的含义,并能在演奏中作“即兴创作”。
设计思路:
本课以台湾民歌《一只鸟仔》为试验对象,,练习乐器合奏,了解器乐合奏的全过程,感受器乐合奏的乐趣。因为合奏曲《一只鸟仔》短小精悍,音域较窄,节奏简单,句逗清楚,采用c调,便于各种乐器演奏,所以学生在合奏过程中也不会感到困难。教材力图通过“试奏体验”加花添彩、登场演练等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器乐演奏的全过程,感受器乐演奏的乐趣。教学重点:
“试奏体验“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且能够充分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积极参与“加花添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利用简单的旋律加花以及器乐演奏中的合作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启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沙锤碰铃双响筒小鼓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一段器乐曲,以民族乐器为主,给学生一种听觉上的享受,
如《扬鞭催马运粮忙》
2、教师提问:刚才听到的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你听了有一种什么样的
感觉?
3、教师小结:《扬鞭催马运粮忙》是民乐合奏曲,在旋律、节奏方面都能
够很好的表达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今天,我有一个想法,想在同学们中间组建一个乐队,让同学们也过过瘾,当一回乐手!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那我们的乐队就起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零点乐队”吧!
二、感受与探索
播放音乐《一只鸟仔》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五
《青春舞曲》
第一课时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表现歌曲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协作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新疆或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4、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如小鸟一般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学生自觉珍惜时间。
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行创作出表现歌曲的方法。
一、课前音乐《青春舞曲》音乐风光欣赏
二、导入新课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风光呢?(新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新疆的民歌——《青春舞曲》(多媒体课件揭示课题:青春舞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青春舞曲》教师用卡拉ok式范唱歌曲,学生跟随音乐轻轻击拍。
2、学生试填歌词
3、练唱美丽小鸟处;我的青春小鸟一样处(放慢速度唱准)练唱别的那呀哟别的那呀哟处("别"字语气要加重)
4、完整连唱歌曲(可唱两遍歌词)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
5、再次完整连唱歌曲(加适当律动)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四、表现与创造
2、各组汇报设计思路并展示
五、拓展阶段
1、听一听《金梭和银梭》思考:与《青春舞曲》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告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青春)
2、布置课后作业:为《青春舞曲》创编一段歌词。
3、介绍王洛宾及其作品:他一生经历坎坷,但执著地热爱音乐,搜集、整理和改编了大量的西部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他的音乐作品大多浪漫热情,不仅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也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我们大家熟悉的`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大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这些歌曲)
六、结束部分(背景音乐《青春舞曲》演奏版)
教案:我衷心祝愿我们的同学,能立足现在,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开发西部的生力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七、学生在《青春舞曲》的音乐中走出教室。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六
(1)让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词,并能认识船歌这种体裁。
(3)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
(4)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意大利船歌的演唱情绪的把握。
钢琴,音响,电视机。
1、《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船歌:这种歌曲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特点色彩是开朗奔放的,热情洋溢的。
教学过程:
1、导语:每个国家都有着极具特色的民歌或民族音乐,今天我们走出国门,到欧洲去走走看看,领略那里的民歌,老师和大家走进意大利。
2、展示欧洲和意大利的版图)
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2、请学生讨论(如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贡多拉,佛罗论撒的歌剧院,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等)
1、请学生观看帕瓦罗第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坡里民歌——《我的太阳》——帕瓦罗第)
2、让学生讨论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声音特点:(帕瓦罗第-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多明戈-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丰满华丽,坚强有力。)(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流畅抒情)。
1、听范唱,(请学生讲解歌曲结构,明确歌曲的调号和拍号)
2、学唱歌曲
a:请有键盘基础的学生带领大家学习歌曲的旋律
b:老师带领学生来练习曲中的变化音。
c: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d:完整演唱第一段,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
3、请学生设计此歌演唱方案(演唱情绪等)
4、请两位以上的学生演唱个别段落,来展示他们设计的演唱情绪。
1、体会划船动作,并分组练习。
2、结合演唱,边划边唱,营造船歌氛围。
1、下去练习歌曲第二段。
2、去网上搜索和欧洲相关的艺术文化和了解欧洲历史。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七
2016年10月27日,我在聊城二中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学习活动,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更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理论水平也有所提高。现就这一次培训学习的认识、体会做一总结。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就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如果只有现代教学媒体,教师不能很好的应用在教学中,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还应该具备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增强教师对工作的适应性。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具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算、推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应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应变机智,创造能力。
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创造型人才。为达此目标,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材性质,建立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体系,是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网络资源的开发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和实验的模拟情景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所以说,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智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的过程中,在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同时,培训活动始终贯穿着一些真实的任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培训,学员对该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培训是否完成及其有效性的重要评估依据。活动中大家也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此我学到很多东西。
就我个人认为,以真实任务来组织培训过程,能够贴近教师的真实教学背景,从而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学习动力,提高我们的参与意识。在培训过程中,虽正值酷暑,但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感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因为教育信息技术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
茌平县乐平铺镇中学。
2016/10/31。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八
教学目标:1、能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演唱歌曲,并能背唱这首歌。
2、能感受到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用不同的形式参与表演活动。
3、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xx。
感受作品的民族风格。
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
1、在《青春舞曲》的伴奏音乐中老师带领学生拍节奏。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练习。
2.归纳音乐的主要特征:欢快活泼,律动感强,新疆风格浓郁。
3.欣赏新疆维族歌舞表演片段。
(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归纳出新疆歌舞表演的主要特点:风趣幽默,边歌边舞。
(2)让学生回忆、模仿、设计简单的新疆舞蹈的动作(如“托帽”、“耸肩”、“扭脖子”),带领大家一起随着《青春舞曲》做律动。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九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带来的意境,学生能够产生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聆听、感受等方法,学生能够进行对歌曲创编活动。
【知识与技能】
了解装饰音、衬词、力度符号、回声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并学会哼唱。
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难点:了解装饰音、衬词、力度符号、回声等,并学会哼唱歌曲。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苹果丰收》,并提出问题: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本首歌曲的是朝鲜族歌曲,我国地大物博,五十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不同的歌曲,顺势引出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悠长的.、宁静的,仿佛把人们带入到了乌苏里江边。
2.复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整体的感觉是摇曳的,具有船歌的特点,仿佛看到了在江上人们捕鱼的场景。
(三)分段欣赏
1.再次聆听歌曲,尝试将歌曲进行分段,通过聆听歌曲可以分为三段。
2.带领学生聆听第一段,并提问第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第一段运用了大量的衬词、力度记号、装饰音和回声等。力度记号强弱的变化,营造了歌曲的意境,回声的出现仿佛把人们带到意境中,感受乌苏里江的美。
3.带领学生哼唱第一段,注意力度以及装饰音的出现。
4.带领学生聆听第二段,并提问第二段歌词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第二段出现了歌词,并且出现了少量的衬词,更加突出地描绘了乌苏里江的美景和渔民捕鱼丰收的喜悦,歌词的出现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感受和体会歌曲,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5.带领学生有感情地哼唱第二段。
6.带领学生学习第三段,并通过前两段的欣赏方式总结第三段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第三段重复第一段,出现了大量的衬词,目的是将听众拉回现实,再次感受乌苏里江的美景。
7.带领学生哼唱第三段。
8.再次整体聆听歌曲,并带入刚才的体会。
9.整体的融入感情哼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教师请学生自由分小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提醒学生打击乐器要根据歌曲的强弱进行选择。
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乌苏里船歌》,感受到了歌曲中浓浓的春意,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
回去继续搜集中外民族的船歌,下节课进行分享。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十
1.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听赏乐曲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
多媒体课件
师:首先我们来听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用心去感受。(播放音响)
(1)谈谈听赏后的感想。
(2)你联想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音乐感受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乐曲的动物丹顶鹤濒临灭绝的边缘,大学生因救援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由此我们联想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人类需要真情。
师:为了减少战争,出现了许多国际组织来促进国与人类的和平。奥委会便是一个这样的组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赏二十四届奥运会的主题曲英文版手拉手。用行动来呼唤和平与真情。
老师富有表情的范唱。随琴视唱一遍。(难点节奏讲解)齐唱与课堂形式
师: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让我们在爱的祝福和期盼中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同学们齐唱让世界充满爱)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十一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因地制宜实施《标准》。
(二)评价建议。
1、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导向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2、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十二
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三段流行歌曲片断,注意这些歌曲有什么特点。
第一段:李宇春演唱会〈北京一夜〉片断。
(播放李宇春演唱会〈北京一夜〉片断。学生好奇地在观看,完毕鼓掌)
师:第二段:周杰伦演唱〈兰亭序〉片段。
(播放周杰伦演唱〈兰亭序〉片段。学生若有所思地在观看,完毕鼓掌)
师:第三段:摇滚乐队“零点乐队”演唱〈粉墨人生〉的歌曲演唱:
(播放“零点乐队”演唱〈粉墨人生〉。学生认真地在观看,完毕鼓掌)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不同风格的演唱,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采用了京剧的元素。
师:哪些京剧的元素,能说的更具体一些吗?
生:旦角的唱腔:武场的锣鼓经:西皮唱腔:京剧剧目和人物等。
师:我们已经学过京剧中的四大行当,请问是哪四种?
生:生、旦、净、丑。
师:净角所扮演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生:性格刚毅、勇猛、鲁莽、奸诈,正反面形象都有。
师:净角有一种特殊的化妆方式——脸谱。
(板书:脸谱是京剧净角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式)
师:上节课老师曾布置过查找有关资料的作业,现在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生:展示和交流脸谱图片和画片。
师:(边展示多媒体边讲解)脸谱有很多种颜色,简单地讲,红色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色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白脸含有贬义,代表凶诈;金脸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除颜色外,脸谱的勾画也是有类似的象征意义的,有的红脸,有的黄脸,脸谱中面积的大小不同标志着阴险狡诈的程度不同。总之,颜色代表着性格,而不同的勾画法则代表着性格的程度。
脸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勾脸也具有很高的技术性。像书法和绘画一样,用笔要准确,才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欣赏几种不同表演形式的《唱脸谱》
师:三位同学把自己查找的有关脸谱的资料与大家进行了交流。现在我们欣赏一首歌曲——《唱脸谱》。请大家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二,这首歌曲与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活动:欣赏独唱《唱脸谱》,完毕鼓掌)
生:唱了京剧的脸谱:
师:有什么颜色记得吗?
(活动:与学生一起忆记歌词)
(师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师:这首歌曲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生:加了一些京剧的风格。
师:那位同学还能具体地说一说,那些地方最能凸显出京剧的色彩?
生:从“蓝脸的窦尔墩”那儿开始。
师:归纳:这首歌是用京剧的素材创作的一首歌曲,近年来这种体裁非常受欢迎,我们把它称为戏歌或者叫京歌,很多电视剧、歌曲都用了这种体裁。
师:《唱脸谱》这首歌曲后半段的旋律取材于京剧音乐西皮唱腔音乐的素材。
(活动:老师多媒体播放旋律片断)
师:由于它是一首具有戏曲风格的歌曲,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演唱它。戏曲演员唱、小品演员也唱,唱歌的演员也能唱。老师录了两段精彩的片断供大家欣赏。请大家再次欣赏时不要忘了记记歌词,跟着唱一唱。
请欣赏欣赏有京剧演员演唱的《唱脸谱》片断。
(活动:欣赏《唱脸谱》b段)
3.练唱歌曲
师:大家都非常喜欢唱这首歌,它也非常容易上口。听过几次后,你们试试能不能跟着唱一唱。
(活动:练唱《唱脸谱》后半段。)
师:你们认为这首歌当中最有特点,或者说最难学的是那一句?
生:“啊——”(指结束处的拖腔)
师:长长的拖腔正是戏曲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其实,只要掌握了京剧的板式,就不觉得难了。如: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老师示范击拍演唱,学生陆续附和着跟唱)我们再来试一试最后一句的拖腔,注意老师手势会给你换气的提示。
(活动:老师带领学生练唱歌曲,学生在老师的手式指挥下,能按拍跟唱最后一句的拖腔)
师:大家又有进步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老师手势中给你换气、“转弯”的提示。
(活动:再次示范讲解,练唱,并不断针对学生在练唱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要求,学生能演唱歌曲,虽还不够熟练,但都表现出对学唱歌曲的兴趣)
师:京剧中的拖腔非常有韵味,我们再听一次。
(活动:播放音乐片段,再次带领学生进行来练唱,并进一步提出练唱结束句拖腔的新要求。)
师: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生:两个部分,分别是……
师:这两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一下。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参与并引导)
师:每组请选代表总结各部分的特点。
生1回答(第一部分的特点:女生齐唱,以外国人的角度评价京剧,旋律有流行歌曲的特点,生动有趣,容易学唱)
生2回答(第二部分采用了净角的西皮唱腔,浑厚流畅,介绍了京剧的经典剧目和人物脸谱,最后一句拖腔有浓郁的京剧韵味,难唱)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展示多媒体,总结两部分的特点和难点)
师:下面老师用钢琴为你们伴奏一次,要学会听前奏。
(活动:用钢琴伴奏带领学生练唱歌曲。学生基本能演唱全曲,但结束句的演唱还不是十分好)
师:上节课老师教了你们一个京剧表演中的动作,还记得吗?
(活动:复习“亮相”、“走台步”、学习新动作。简述、示范动作要领,学生模仿。)
师:现在,我们来加上这些动作来唱一唱。
(活动:带领学生在歌曲表演中加上简单的京剧身段动作,进一步体验京剧音乐的风格特征。学生兴趣浓厚地模仿、习练,很开心也愿意参与。)
师:请几位同学来做做动作,其他同学合着音乐再练唱一次。
(活动:练唱歌曲。)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带头为大家表演一下?
(活动:一学生举手,全体掌声鼓励。学生提议邀请其他同学参与表演,老师表示赞许。四名学生出来为大家表演,其他同学伴唱。台上和台下气氛活跃,完毕掌声)
师:谢谢四位同学的表演。现在我们来对他们作一个评价,看看他们的表演有什么优点,还有什么不够的地方。
生1:某某同学做的不象,某某同学好像做得好看一些。
生2:我觉得他们没合上节奏。
师:你觉得他们什么做得不够好?
生:他们的亮相不和节奏。
师:老师给你一段锣鼓点,请你为大家示范一下,好不好。(全体大笑、掌声,学生不好意思,不敢上台表演)
师:这样吧,大家来演奏一句刚才的锣鼓经,老师来表演好不好?
(活动:示范讲解,学生模仿,掌声)
(活动:再次讲解表演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学生后排与前排换位,再次合音乐练唱。)
初中音乐教案全套篇十三
1、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
3、音乐欣赏:《绣红旗》。
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歌表演。
(一)唱歌。
1、学生随音乐《红旗颂》走进教室。
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4、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影视或教师范唱)。
(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6)引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
(7)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二)欣赏。
1、观看歌剧《江姐》的录像片段,聆听女声齐唱《绣红旗》。
2、学生探讨《绣红旗》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情节、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的基本情绪等。
3、创编歌表演动作:学生可通过个人或分小组,根据各自对歌曲《绣红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创编歌表演动作。设计符合故事情节、乐曲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伴奏作简单的评价,并在群体中参与相互交流二度创造的感受,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66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