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机器人教案幼儿园中班篇一
1、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
2、出示课件:
机器人。
3、师: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那这个机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三、讨论与交流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1、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
1、展示:
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2、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
1、交流:
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机器人教案幼儿园中班篇二
原地踏步走、齐步走、跑步走、立定、稍息等。
自制的遥控器、方向盘
引导语:小朋友,我们一起玩"看谁是个木头人"的游戏。
师幼边念儿歌"看谁是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边做游戏。
幼儿商量,确定一人当遥控师,一人当检验师,其余幼儿当机器人。游戏开始,"遥控师"手按遥控器,发出各种指令,如向前一步走、踏步走、倒走、立正、稍息等。"机器人"则按照"遥控师"的指令一步步行动,反应越快越好,反应太慢或做错动作,均视为出故障。"检验师"检查,发现故障马上喊"停",并立即手持方向盘开着"汽车"上前"维修"(拍拍肩、摸摸头等)。然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检验师"喊"停"时,所有"机器人"都不能动。
可根据幼儿游戏情况逐渐加快发送指令的速度。
组织幼儿模仿机器人的各种动作。
机器人教案幼儿园中班篇三
1.了解塔吊的作用
2.学会什么是中心点(重心)3.掌握什么是平衡
1.了解能够找到平衡的中心点2.掌握用基础零件搭建平衡支架
3.熟练掌握积木块、梁、轮轴和轮运用
4.会利用车轮等零件搭建稳固能够运动的塔吊
情景引入,诱发联想。小朋友回答
吊上去等各种各样的答案,,引出主题“塔吊”。专门建楼的地方就是工地
情景导入,开阔思维,有利于小朋友顺畅地搭建自己没有见过实际工地上的塔吊。
备注关键词汇活动材料
导入:小朋友都见过高楼吗,你们见过最高的楼有几层呢,那么高的楼是怎样盖起来的呢?
塔吊!【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1.塔吊有几个臂?2.为什么有两个呢?
提出问题,使小朋友注意力集中,依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两个臂
2.不容易到,保持平衡3.铲、钻孔等其他设备
引发兴趣,积极动手。
建构
【提出要求】
6.①我们之前还学过什么样的车,这些车能放在建筑工地里吗。
7.②自己搭建的塔吊是否能够保持平衡?8.【展示】
3.使用驾驶舱等零件,搭建与实际中接近相像的塔吊。
因小朋友一般都没有机会自己的到工地上亲自见到塔吊,所以即便是在图片的引导下也不能够完成搭建。
此处搭
5.使用轮搭建小车,用4衡即可。个轮子保持平稳。反思因为重心不稳找平衡
工地上有很多的建筑工具,其他人进去会非常危险,不安全!小朋友们搭建延续一个围栏,并把安全警示标签放到积木上,请大家把自己的车开进工地去。如:
本本的铲车米多的推土机强强的挖掘机
1.一起用duplo积木和栅
栏搭建一个建筑工地围起来,中间散放一些2x2的积木块。
2.用积木制作一个“安全警示”牌。
建筑工地安全吗?工人叔叔都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安全帽),提醒小朋友们平时不要去建筑工地上玩,很危险。北京慧佳机器人技术培训中心照片样例课后反思活动总结课中问题。
1.只搭建柱子,先不做游戏。
2.形象启发,自己的身体是“柱子”,两臂展开是平衡,两脚并拢是中心点。3.左右手的重量一样就平衡,相应人体的器官对应相应的器材零件。
教师对小朋友的认知水平认识不够,备课的时候没有注意备学生这个环节。1.有的小朋友不认识塔吊,如果塔吊结构没有讲的很详细的话,小朋友都搭不出来,会很浪费时间,导致后边的环节不能顺利进行。
本本小朋友这节课搭建的时候注意力不是太集中,可能是对塔吊不了解,接触的少,没有很鲜明的想法,所以会多用一些时间来搭建.
机器人教案幼儿园中班篇四
分享阅读,有时也译为"大书阅读",主要指利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材料,配合分享阅读教育方法,分享了机器人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1、喜欢阅读这个读本,能欣赏故事出乎意料的结局。
2、能发展并理解故事中科学家和机器人的表情与动作的变化分析原因。
3、能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画理解文字内容。
1、机器人图片。
2、大书。
2、第1页:你们看看机器人是什么动作?(从坐着到走路)我们再来看看科学家的动作和表情,猜猜科学家的心情。(高兴,因为机器人多了一项功能。)
3、第2~3页:我们看看机器人的动作和表情,猜猜机器人会说什么?(更加高兴,还会说话。)科学家什么表情呢?更加高兴,机器人又多了一项功能。)
4、第4页:机器人在做什么?它是身体、表情有什么变化?(不高兴,开始干活了。)科学家的姿势和表情?(高兴,能帮自己干活。)
5、第5页:机器人现在的表情是怎么样的`?(更不开心,干的活更多了。)科学家什么表情呢?(得意,帮了自己很大的忙。)
6、第六页:你们看看现在机器人的表情怎么样啊?(生气,替别人做饭。)注意看看机器人头顶上的灯有什么变化啊?(变红色了。)科学家什么表情啊?(期待,可以吃现成的饭。)
结果:机器人为什么又高兴了呢?科学家为什么一脸失望的样子啊?可能科学家没有想到机器人除了干活之外还会吃东西吧!看来,这个机器人做得还是不太成功啊!
今天的阅读活动《机器人》是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前孩子们也了解了部分机器人的简单知识,因而孩子在课上比较愿意讲述。在本次的活动中,我首次尝试了让孩子在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中自己尝试学习一些知识。
在小书阅读环节中,大多数幼儿多能按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在本次分享环节过程中由于我总是担心孩子不会回答,但是幼儿回答问题有些散不够紧凑,但是大多数幼儿都比较愿意说,因而孩子的回答也有些散乱、有时还有些随大流。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追问性,给予幼儿思维的拓展空间,让孩子学会思考。
机器人教案幼儿园中班篇五
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
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课件、机器人资料和教具。
一、 组织教学:
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 展示图片,了解当今先进的机器人科技。
2、 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1) 为什么叫机器人?
(2) 机器人能做什么?
(3) 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 机器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 你希望以后的机器人能为人类做什么?
3、 欣赏机器人作品的图片,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
4、你打算用什么材料,机器人什么方法来做一个机器人?
三、布置作业
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展示作品,比一比谁的机器人色彩鲜艳。
机器人教案幼儿园中班篇六
1、通过活动,调动幼儿思维,提高想象力及创造力。
2、学习创造性地表现机器人的形象,巩固幼儿对涂色技巧的掌握。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此次活动的`重点在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性地画也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形象。
难点在于如何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机器人范画一张,画纸、彩色笔等。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范画,引出活动内容——学画机器人。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范画并讨论:机器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和人一样有头、身体、四肢、五官等)
2、说一说:你心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它的头(身体、四肢、五官等)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
3、进一步启发幼儿:
机器人的各部分可不可以像我们身边的某样东西,或是种小动物(植物)呢?
引导幼儿大胆出如:头像电饭锅、眼睛像鱼、手臂像枪、腿像……,想象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机器人。
4、动手作画,教师进行指导。
提醒幼儿:
1)我们要画一个身体强壮的机器人,不要画得太小;
2)用单色笔勾画轮廓,注意保持画面整洁;
3)涂争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涂,不要涂到轮廓线外。
(三)结束部分,评价作品
从构图及色彩等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先请幼儿互评,最后教师小结。
机器人教案幼儿园中班篇七
1、学习机器人走路、跳舞的姿态(手、脚伸直,动作僵硬),培养节奏感。
2、能大胆合作创编,体验游戏的愉悦。
3、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大班幼儿生活经验较为丰富,同时随着心理水平的提高,在智力活动中也体现了积极性。对规则性的游戏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自制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增强。因此,音乐游戏在能是幼儿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的同时,也要发展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技能和在活动中的规则意识。
《机器人》这首游戏分为两个乐段,节奏鲜明,适合做机器人僵硬的动作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创编动作,进行合作游戏,能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材料和环境创设:
1、机器人的玩具及图片。
2、活动前了解有关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3、录音机、磁带。
能大胆合作创编,遵守游戏的`规则。
(一)听乐曲、做动作。
1、幼儿听乐曲,熟悉乐曲的旋律。
2、引导幼儿听乐曲学做机器人的基本动作。
(二)创编动作,讲规则。
1、引导幼儿创编机器人劳动等动作。
2、肯定幼儿创编活动的情况。
3、告诉幼儿音乐游戏的规则。
(三)明规则、做游戏
1、教师担任“管理员”,与幼儿一起游戏一遍。
2、幼儿拖选一名同伴担任“管理员”,游戏进行一遍。
3、引导幼儿评价游戏的情况后,游戏继续进行。
新的课程改革突出了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主动探索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理念。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陈旧思想,而是以故事引导,以游戏形式为主线,激发幼儿内在的潜能,从而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境界。同时结合艺术教研组《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表现力的策略研究》,如何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幼儿对音乐律动的喜爱,在活动中表现自我,是我设计的所在。本节活动中主人翁“机器人”是幼儿常见的玩具,其动作僵硬、一顿一顿和缓慢的特点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睛,为此选取了本节活动。
本节律动活动的音乐很有特点,但旋律不是很明显,比较新颖有趣。活动中,开题就解决了机器人动作慢,一顿一顿的特点,又在机器人旅行的过程中突破机器人坐着走和站着走的难点动作,第三部分简单的几张图片就完成了教学目标2。整节活动中环节较为流畅,能够达到预设目标。
机器人教案幼儿园中班篇八
1、观察机器人不同的外形特征,感受科技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2、会运用圆柱体、立方体、球体等形体组合的方法表现不同外形的机器人。
3、乐意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建构的机器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经验:认识机器人
物质:动感的音乐、ppt、各色雪花片每组4篓、半成品(圆柱体、立方体、球体等)
1、听音乐模仿机器人,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机器人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吗?
(2)随着轻快地音乐,师幼共同模仿机器人走进教室。
2、谈话,交流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感受科技的进步。
(2)小结:机器人(robot)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一种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它能帮助人类完成许多工作,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要制造出一台机器人并不容易,科学家们就要付出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
3、观察,交流,感知机器人外形的多种多样。
(1)出示ppt1,提问:今天我请来的机器人朋友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从上至下观察、描述,整体感知机器人的外形特征。
(2)出示ppt2、3,提问:这些机器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一组机器人的异同,感受机器人造型的多变。
(3)出示ppt4,提问:你喜欢哪个机器人,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感受机器人造型与人类需要的关系。
(4)小结:机器人的造型多种多样,每一个都十分有创意。
4、幼儿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讨论: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
(2)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建构,积极思考,努力完成作品。
5、展示作品,评价。
(1)介绍作品:“你是怎么插的?”
(2)小结,表扬积极动脑动手的幼儿。
6、延伸:出示ppt5(变形金刚)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想象建构各种造型的变形金刚,发展创造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52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