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是一种介绍和解释产品用途、组成和使用方法的文档,它能够帮助用户正确使用产品。在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达。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要求:
1、复习本单元生字,积累词语。
2、能规范、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3、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不同用法和语气。
4、在有趣的儿歌中体会语言的美,在教材创设的生动情境中自主识字。
重点难点:写字与积累词语,感知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具准备:相关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认读足字旁、提手旁、日字旁和目字旁,认读相关的生字,分析结构。
2、补充带有这些偏旁的其他生字。
3、教师补充另外的偏旁,让学生举例。
二、你还认识我吗。
1、同桌互读词语,小组教读词语。
2、找出词语排列的规律,试着举例。
3、汇报交流:
(1)指读词语,集体评议.
(2)找规律,举例子(三字词,四字词,五字词)。
三、读读想想。
1、自读,说说这些标点符号像什么。
2、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标点符号的句子,试着读读,注意读出语气。
3、汇报交流:指名朗读,评价,总结。
4、试着练习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说话写话。
四、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自己拼读。
2、小组合作读课文。
3、分节抽读,正音。
4、师生合作背诵儿歌。
五、练一练。
1、认读生字:干、巾、本、禾、果、虫。
2、引导学生这些生字找出关键笔画(主笔)——竖笔的书写位置。
3、示范书写,学生摹写。
4、评价交流。
六、试一试——自主识字园地。
1、自己认读,记载数据。
2、同桌互读,然后计数。
3、全班汇报交流(摘苹果练习),然后自己认读计数。
4、总结:在生活中识字。
七、安全教育一分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二
这是一个开放的单元。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化与融合,记录了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地名命名的类型:根据自然景观(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据人文历史(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寓托思想情感)命名、其他多种形式命名。
同学们对道路名称比较熟悉,但对于祖国的地理知识比较匮乏,课外书读得不多。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同学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同学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身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掌握更多的有关地名的知识,学会整理信息,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由同学先查找资料,以备上课使用。课堂上通过互相交流,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在我们学校和家庭的周围,有许多有趣新颖的地方,它们有的折射出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记载了岁月更迭的变化,有的对应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许多地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出示:丁丁家乡的地图
1、小组讨论:你发现青岛的地名有什么特点?你了解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内涵吗?
2、交流:
如:中山路 鲁迅公园 这是人的名字
香港路 哈尔滨路 北京路 上海路等,这些是城市的'名字
八达峡 团岛 小鱼山等这是地理的名称
1、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收集了不少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地名,现在我们将这些地名进行分类:
含有方位词的:
表示颜色的词:
含有和水有关的词:
含有地方特产名称:
人名:
姓氏:
2、你还知道特别命名的城市的名字和外国城市的名字吗?
3、你在收集、介绍城市名字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样解决的呢?
安排作业
预习初显身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地名里的学问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一个地名游艺会。
教师要参与到同学中,可以设计以下的形式:
1、猜城市名
金银铜铁
倾盆大雨
四季温暖
风平浪静
双喜临门
飞流直下三千尺
天无三日晴
水边人家
两个胖子睡一头
戈壁滩
2、找一找诗中的地名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今在江苏扬州市城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在安徽。楚江:在安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今四川。江陵:今湖北。
3、抢答,说地名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
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
说出带“海”字的三个城市名。
4、填成语,组地名
至高无____ ____底捞月
人定胜____ ____落石出
语重心____ ____暖花开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三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四
朝阳湖学校邹玲。
教学目标:
1、复习8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er,能区分ei、ie和ui、iu的发音和字形。
2、能熟练地掌握声母与复韵母相拼的音节。
3、完成书上的练习。
教学准备:
投影仪、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带领学生闯关。
(一)比一比,记一记。
1、出示复韵母卡,抽学生读。学生读一张,老师往黑板上贴一张卡片。
2、请孩子们找一找,哪些复韵母长的像?哪些地方像,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齐读复韵母ei、ie和ui、iu。
4、师总结过渡: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一关,下面进入第二关。
(二)画一画,连一连。
1、“为了能够尽快找到智慧树,我们的智慧娃娃也赶来给大家带路了,由于走地匆忙,他连自己的身上的几个器官都忘带了,请孩子们先和你的同桌拼一拼智慧娃娃忘带的器官是什么。”师在黑板上贴出音节卡,同桌的孩子拼一拼。
2、抽学生拼一拼音节。
3、请学生在书上将智慧娃娃的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和头发画上去,并将这些器官和对应的音节用直线连起来。师巡视指导。
4、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5、与学生一起订正答案。
6、师总结过渡:孩子们帮智慧娃娃带来了他的器官,他为了感谢我们,决定带我们一起闯过第三关。
(三)读一读。
1、投影出示第二题的词语。
2、同桌的孩子拼一拼,读一读。
3、检查认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师总结过渡:恭喜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三关,下面进入最后一关。
(四)把字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投影出示第四题的生字,让学生自由认读。
2、出示字娃娃卡片抽读,并将卡片贴到黑板上。
3、出示音节卡,抽学生拼读,并将音节贴到黑板上对应的字娃娃后面。
4、完成书上第四题的练习,老师先示范第一个字的做法。
5、师巡视指导,在投影上订正答案。
6、师总结过渡:孩子们真棒!闯过了最后一关,智慧树出来了,孩子们请摘果子吃吧!
三、游戏:摘果子。
小黑板出示智慧树,抽学生上台摘果子:把会拼的音节摘下来,教全班孩子读一读。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五
课文是一篇童话,主要写了小动物们往小河里倒垃圾,弄脏了小河;后来在小鸟的启发下,不再往小河里倒垃圾,结果小河又变清了。小河的变化和小动物们的行为紧紧相连,由此告诉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人人从自己做起,我们才会有整洁、美好的家园。文章以一些小动物前后行为的变化,导致小溪水的变化作为线索,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学生刚开学就接受了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环保意识教强。文章通过小溪水与小动物们前后不同的表现,让学生再次接受了一次环保的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习“病、清、扔、丢、变、黑、自、己”等8个生字。学习笔画“横折折折钩”,认识“疒”,能描写“扔、病、自、己”四个汉字。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顿读”。读准带有轻声的词语“清清的、绿绿的、黑黑的、臭臭的”,并积累这些词语;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
3、知道不随便扔垃圾是一种好习惯,培养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并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部首“疒”。能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生字:“生、病”,学习生字:“病”。
交流: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怎么会生病的?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童话故事:小溪生病了(出示课题后,指名读、齐读)。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媒体出示配有小溪动画的课文录音。思考:你喜欢这条小溪吗?为什么?(清澈见底,清凌凌,清清的,绿绿的)。
2、出示句子“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指名开火车读,齐读。
学习生字“清”。
过渡:过了些日子,小溪变成什么样了呢?
3、出示句子:“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溪水黑黑的,臭臭的。”
学习生字“变、黑”。
过渡:最后,小溪又变成什么样了?
4、出示句子:“又过了些日子,小溪病好了。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它边跑边笑,笑出了串串酒窝窝……”指名读,分组读。
5、溪水怎么会发生变化的?读读课文第2、4、5节,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1)学习生字:“扔、丢”。
(2)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折钩”,边读边书空。指导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小溪水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4)“你们自己就是医生。”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后,读读这3节。
6、齐读全文。分角色读,描写小溪生病前后变化的句子。
三、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小溪的病好了,它会对小动物说些什么呢?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评一评:谁说得清楚、连贯。
四、游戏巩固,知道写字。
1、游戏巩固认读生字:听音取卡片。
2、读词语:“看病、清清的、扔下、自在、自己、变黑”。
3、写字。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六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带壳花生)因为它特别香,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吃它。其实不仅我们喜欢,小松鼠也很喜欢吃它。有一次,小松鼠发现一块地里种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过冬。可是它的愿望却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找”和“生”的读音)(二)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文字。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置疑:哪些发音有困难?
4.根据学生提出的难读字,及本课的生字,出示带音节词卡。(指名三个各读一遍,老师注意纠正,然后由一个人当小老师领读)。
(三)检查识字:
1.出示要认的字。
2.学生借助拼音领读。
3.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4.说一说记字方法。
5.去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再次认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
2.同学们按字的结构给字分类。
3.分类指导书写。
4.同桌互查,交流写字心得。
(五)总结。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七
一、童话导入:我们来给小猴想办法。
1.出示《小猴子捞球》的画面,播放有趣的童话故事。
2.听童话,看画面,提出问题“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3.议一议“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板书“小猴子捞球”
5.小猴子把球捞上来了吗?怎么捞的?我们来帮小猴子想想办法。
二、口语交际,互相评说:
1.小组讨论:我来帮小猴想想怎么办。
2.全班交流,学生评价。(师随机提示“如果用这种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3.学生们帮小猴想出了不少好办法,那么他们会采用什么办法呢?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现在请大家扮演小猴子,四个人为一组先商量好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捞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请你完整地给大家讲一讲“小猴子捞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八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九
一、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
一、导入新课:
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将圈好的生字再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
(1)出示要认的字。
(2)指名读字。
(3)同桌交流自己认识的字。
(4)说一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5)开火车认读生字。
4.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或不准确字音。
三、朗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2.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小猫会收获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3.出示句式,品读:
农民把()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用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谁能告诉小猫,他错在哪里?
5.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语言训练:
(出示挂图)看图讲故事。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一
1、用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11个生字,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内容。
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大海》的课件。看了片子,你想说什么?
2、激趣导入:大海真美呀!今天,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海边玩玩?
3、出示课题。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
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组词。
3、检查学习效果。
4、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抢认生字。
5、组织学生开火车认字。
6、自由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内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用铅笔做上记号。
2、教师板书:大海、沙滩、浪花、海螺、贝壳、小娃娃。
3、自由、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白、的、又、和,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请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及笔顺。师范写。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识字,朗读课文。
1、复习认字。
2、做游戏,识字。
3、比赛组词。
4、齐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课文,课文描写的大海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样子?
2、再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3、朗读指导:课文的语句非常优美,读出轻松、活泼、愉快的语气来。
4、小组展示读。
5、边听边欣赏。
三、再读课文,加强训练。
1、组织女生赛读第一段。
2、自由练习:大海、蓝蓝的,沙滩、黄黄的……。
3、自由练读第二段。
4、谁来品评最后一段。
5、评读。
四、积累短语,拓展练习。
1、出示课后,“说一说”,请学生先自己说,再全班交流。
2、拓展练习:填一填。
()的大海。
()的沙滩。
小小的()。
彩色的()。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2、布置作业。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二
2、狮子家族又添了一件喜事,你们看是什么呀?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这两只小狮子能不能成为“林中之王”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
(1)你认为这两只小狮子能成为“林中之王”吗?为什么?
(2)学习第二段第一句。
自由读一读,从那些地方看出这只西欧啊狮子能成为“林中之王”
这只小狮子刻苦练什么功?为什么要练这些功?指名演一演。
小狮子这样从早到晚的练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这只小狮子这样刻苦的练一定能成为“林中之王”,那你能不能夸夸这只小狮子?
(3)另一只小狮子为什么不能成为“林中之王”呢?
出示第2句,读出懒洋洋的感觉,想想自己什么时候会有懒洋洋的感觉。
指名读、齐读。
这只懒狮子什么也不干,结果会怎样呢?
三、学习课文3——6自然段。
3、指名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交流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同时指导朗读。
小树:生气奇怪着急担心。
懒狮子:慢吞吞骄傲神气得意。
同桌互读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师生对着读。
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们想不想劝劝这只小狮子啊?
现在老师就来演这只懒狮子,你们来劝吧。
四、学习第7段。
(1)你们跟我妈妈想的一样,看我妈妈也来了,她也想对我说话呢?
(2)出示第7段。
(3)谁愿意读给我听听。
(5)指导朗读。
(6)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可能会怎么做呢?
(7)今天回家就请你以懒狮子的变化为题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明天上课时我们在讨论。
(8)齐读全文。
五、小结。
1、从这个故事中懒狮子知道了从小要学会生活的本领,要靠自己,那你知道了什么?(生活上、学习上等)。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三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天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课件出示:秋树叶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六、总结全课。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四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488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