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避免重复犯错。以下是宗教领袖对于信仰和和平的呼吁,希望人们能够和谐共处。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一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二课时。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文学大师。这对我们理解课文非常必要,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地听。
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
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
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因此他不仅失去了幸福的家庭,更遭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和统治阶级的反叛和宣战。他差点被流放,幸亏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的荒唐行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对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探索,使得他痛苦、矛盾、孤独。他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让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没有看见家乡的风景,而是躺在异乡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的小床上,看着窗外那将亮未亮的天空。他的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而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
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60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列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步”。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
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容貌。
2、请用一句话概括他容貌的特点。
——长相平平,但是目光犀利。
3、据此,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如何划分?
——两个部分,一、长相平平(1-5)二、目光犀利(6-9)。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是这样描绘的: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体会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辨字组词。
滞()钝()锢()尴()。
带()纯()涸()滥()。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ou3()黑xuan1()昂xi1()利。
侏ru2()酒si4()chi4()热。
can4()然长ran2()han4()首低眉。
广mao4()无垠an4()然失色。
3、改正错别字。
粗制烂造鹤立鸡群正经危坐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郁郁寡欢引人注目藏污纳沟。
本课词汇量非常大,生词很多,让学生扎实掌握这些词语,是教学中的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比喻与夸张联用的修辞手法,极大的增强了文章的文采,课堂上除了让学生理解那些精彩的比喻句之外,还应该设计一个课堂描写的练习,让学生动手去写他们自己的精彩句子。
听写词语:黝黑、禁锢、尴尬、炽热、轩昂、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广袤无垠。
——用长相的平庸反衬其眼光的犀利,突出其思想与灵魂的高贵。
2、这种先贬抑后褒扬的手法叫什么?
——欲扬先抑。
3、第五段写客人的失望对表现托尔斯泰有何作用?
——用客人的失望从侧面来烘托托翁的长相平平。
4、第五段作者极力强调客人的虔诚、恭敬与惶恐,目的是什么?
——与见面之后的失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托翁长相的平庸。
——托尔斯泰的眼睛是最富情感的眼睛,他能流露出各种各样极为丰富的感情;。
托尔斯泰有着极为广阔的视野和社会洞察力,万千现象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写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托尔斯泰不仅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剖析社会、剖析他人,同样也勇于剖析自己。他的自我剖析,苛刻而残酷,不留丝毫情面,像插在自己心窝的刀子。托尔斯泰用这种方式反省自己,我们从中能看出他的理想和追求,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很严格。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
教师向学生推荐罗曼·罗兰《名人传》一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学生对托尔斯泰的了解较少,对他的思想与主张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对文中部分句子的理解就有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讲解难点句子之前,先要让学生理解:眼睛——精神、思想——作品,这三者是一体的,这里不仅是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更是写他的思想与灵魂。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二
1、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2、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
3、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多,而自己要求的越少,他就越好;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坏。
4、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5、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6、假如我不能找到我生活的目的一个又普通又有用的目的,我将是一个最不幸的人。
7、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8、我说过应该宽恕堕落的女人,但我没说过我能宽恕。
10、人类生存的目的是尽最大的努力,使一切存在的事务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11、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
12、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13、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14、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15、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
16、人必须是奴隶,只不过对人来说须选择的是谁的奴隶这一问题,如果是自己**的奴隶,显然是人自己的奴隶;如果是自己精神本源的奴隶,那不过是神的奴隶而已。
17、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18、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19、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20、不应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应是为了真理而活着。
21、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22、自信得可以殉道的人,只有德国人才是这种人,正因为只有德国人的自信是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就是绝对真理的虚假知识。法国人自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智慧上和身体上,对于男人对于女人,是同样不可抗拒地有魅力的。英国人自信,是根据他是世界上最有组织的国家的人民,因此他,作为英国人,总是知道他所应做的事,并且知道,作为英国人,他所做的一切,无疑他是对的。
23、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24、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
25、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26、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放弃它。
27、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28、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29、没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30、纯粹的、完全的哀愁和纯粹的、完全的欢乐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3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32、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33、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装饰的王冠,也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挤奶的奶牛。
34、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
35、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3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37、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掏恶更须努力。
38、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39、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
40、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41、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42、人们往往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
43、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
44、他身上发生的这一系列可怕的变化,原因仅仅是他不再相信自己,转而去相信别人。至于他不再相信自己,而去相信别人的原因,那是因为如果相信自己,生活就会变得过于困难:相信自己,意味着处理各种问题都不能考虑追求轻松快乐的**的自我,而且几乎总是同他作对;相信别人,意味着无需处理任何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解决问题的原则总是不考虑精神的自我,而只考虑**的自我。
45、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
46、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47、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48、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50、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51、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52、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53、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
54、只要人们没有发现生命的游戏是愚蠢的,他就会期待它,人们一旦能够认识它的愚蠢,便会**,这是我将要做的。
55、他的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这种单纯既掩饰了他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表现了他的良好的风度和宽容。
56、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57、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58、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59、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
60、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应当受一定法规的制约。
61、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62、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63、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64、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65、每个人都想要改变世界,却没人想过要改变自己。
66、幸福在于为别人生活。
67、一个人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
68、为其所应为,这样的人才是勇敢的。
69、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70、太阳已落了,天空中有几颗明亮的星星开始闪烁;刚升起的满月在天际撒下一片绯红的火光,一个巨大的火球在灰蒙蒙的暮霭中神奇的荡悠着。天色发亮。暮色浓了,可是夜还未降临。
71、如果一个姑娘想嫁富翁,那就不是爱情,财产是最无足轻重的东西,只有经得起别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爱情。
72、没有信仰的人的生活,无非是动物的生活。
73、我会有这样的爱情……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74、脱离劳动就是犯罪。
75、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
76、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77、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78、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79、理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80、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
81、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82、一个良知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83、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84、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
85、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
86、为了要活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87、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88、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89、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90、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91、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92、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93、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94、真正的天才有两个肩膀:一个肩膀是道德,另一个是美学。如果道德这个肩膀抬得太高,那么美学那个就垂下来了,这样的天才是偏执一端的天才。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三
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小编收集了列夫托尔斯泰数学名言,欢迎阅读。
1、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5、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列夫托尔斯泰。
6、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7、真正的爱,在放弃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列夫托尔斯泰。
12、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13、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16、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财产的分配与保卫占据了整个世界——列夫托尔斯泰。
17、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18、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22、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24、快乐是在寻找真理,而不在发现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26、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27、人只应当忘记自己而爱别人,这样才能安静、幸福和高尚。——列夫托尔斯泰。
28、保护一个受侮辱的女人是每一个男人的天职。——列夫托尔斯泰。
30、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列夫托尔斯泰。
31、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列夫托尔斯泰。
32、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列夫托尔斯泰。
35、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掏恶更须努力。——列夫托尔斯泰。
37、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38、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列夫托尔斯泰。
39、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列夫托尔斯泰。
40、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列夫托尔斯泰。
41、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42、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列夫托尔斯泰。
43、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45、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尔斯泰。
46、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48、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列夫托尔斯泰。
49、天才是指异乎寻常的忍耐者而言。——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四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较难的文章,想理解透彻有很大难度,因为这需要结合当时俄国的现实状况以及托尔斯泰的生平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尽量降低了难度,点到为止,尽可能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讲解。而且,学生的发言并不多,多数由我来讲,这也是由本篇课文特殊情况而定的。谈谈我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一、对课文的阅读不够,更多地是联系实际来学习,而不是从课文中去挖掘,有点脱离课本。实际上,本文由大量的语言是需要细细评析的,但由于时间关系,都未能实现。
二、少部分理解能力差的同学肯定没有学好,需要课下再辅导。
三、联系实际不多,仅完成了课内内容,却忽视了课内外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未能考虑到更多的课堂实际问题。
我准备再花一节晚自习来弥补一下,再通过基础训练来强化。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五
4、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5、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9、快乐是在寻找真理,而不在发现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10、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
成功。
12、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列夫·托尔斯泰。
15、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列夫·托尔斯泰。
18、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20、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生活是美好快乐的。——列夫·托尔斯泰。
22、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25、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列夫·托尔斯泰。
28、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30、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列夫·托尔斯泰。
31、不应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应是为了真理而活着。——列夫·托尔斯泰。
32、保护一个受侮辱的女人是每一个男人的天职。——列夫·托尔斯泰。
33、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列夫·托尔斯泰。
36、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37、似是而非的艺术,有如娼妇,必须常常浓妆艳抹。——列夫·托尔斯泰。
39、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40、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42、真正的爱,在放弃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列夫·托尔斯泰。
43、当困难来访时,有些人跟着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六
1、我会有这样的爱情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2、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3、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5、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6、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7、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8、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9、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10、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11、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
12、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1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14、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应当受一定法规的制约。
15、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16、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17、幸福在于为别人生活。
18、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19、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
20、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
21、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22、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23、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
24、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25、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26、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就愈大。
27、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
28、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29、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
30、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
31、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32、他的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这种单纯既掩饰了他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表现了他的良好的风度和宽容。
33、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
34、理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35、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放弃它。
36、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37、随便什么都比虚伪和欺骗好。
38、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装饰的王冠,也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挤奶的奶牛。
39、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40、不应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应是为了真理而活着。
41、如果一个姑娘想嫁富翁,那就不是爱情,财产是最无足轻重的东西,只有经得起别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爱情。
42、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43、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44、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45、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46、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47、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48、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49、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多,而自己要求的越少,他就越好;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坏。
50、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51、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
52、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
53、没有信仰的人的生活,无非是动物的生活。
54、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55、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56、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57、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
58、一个人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
59、为了要活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60、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掏恶更须努力。
61、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62、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63、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64、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65、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
66、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67、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68、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69、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70、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71、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72、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73、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74、纯粹的、完全的哀愁和纯粹的、完全的欢乐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75、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76、脱离劳动就是犯罪。
77、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
78、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七
1、的确,在生活中获得真正幸福的最好方法,就是像一只蜘蛛那样,不受限制地向四面八方撒开它自己的黏糊糊的爱之网,抓住任何落在上面的东西。
2、生命的价值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而是用深度来衡量的。
3、如果一个老师只热爱他的事业,那么他就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他把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4、幸福存在于生活,生活存在于劳动。
5、一个人似乎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能力是分子,而他自己的估价是分母。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6、不要为自己的需要而活,要为真理而活。
7、你必须汗流浃背才能得到面包。
8、所有使人团结的都是善良和美丽的,所有使人分裂的都是邪恶和丑陋的。
9、用清水洗三次,用血洗三次,用碱煮三次,我们就洁净了。
10、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认为生活是一件甜蜜而幸福的事情。
11、当你没有最有效地利用它的时候,你把它放在一边的时间将永远不会回来。
12、设定一个人生目标:一个一生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周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或者为了一个大的目标而牺牲一个小的目标。
13、理想的书是智慧的钥匙。
14、花和树,鸟和昆虫,和孩子们,所有的欢乐和繁荣。只有人,只有成年人,一直在欺骗自己,折磨别人。这不是迷人的春天的早晨,也不是上帝为了大家的利益而创造的世界之美,也不是和平、和谐和爱的美;他们认为神圣和重要的是他们发明的统治他人的手段。
15、劳动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16、人生,人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觉得走出了它的美好,在平时往往被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享受阳光、森林、山川、草原、河流的自由,在于平凡的满足。其余的都无关紧要。
17、说也奇怪,这种承认自己卑鄙的感觉虽然痛苦,但同时又令人愉快和安心。
18、与灵魂的高度相比,整个世界显得如此卑微。
19、没有人对你说不,你就不会长大。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八
知识与能力 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把课文的阅读理解与用肖像描写为主要手段写人物的写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本
三课时
(第 一 课时)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预习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并掌握补充注释
导人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九
1.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2.人,就是一条河,河里的水流到哪里都还是水,这是无异议的。但是,河有狭、有宽、有平静、有清澈、有冰冷、有混浊、有温暖等现象,而人也一样。
3.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4.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7.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8.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9.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10.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11.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12.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13.生活中唯一乐趣就是忘却。——托尔斯泰。
16.他的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这种单纯既掩饰了他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表现了他的良好的风度和宽容。
18.脱离劳动就是犯罪。
19.为了要活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20.为其所应为,这样的人才是勇敢的。——托尔斯泰。
21.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托尔斯泰。
22.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
23.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25.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26.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
27.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28.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9.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30.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31.一个人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
32.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33.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34.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35.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托尔斯泰。
36.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
37.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
38.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
39.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
40.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41.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十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周星期二)。
第一课时。
一、预习。
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二、导人。
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表,怎样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四、学习课文。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是这样描绘的: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小结。
体会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七.作业设计。
一、辨字组词。
滞钝()锢()尴()。
带()纯()涸()滥()。
二、改正错别字。
粗制烂造鹤立鸡群正经危坐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郁郁寡欢引人注目藏污纳沟。
八.课后记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黝黑、禁锢、尴尬、炽热、轩昂、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广袤无垠。
二、介绍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
了解他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班上交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其他作品还有、、、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托尔斯泰在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人格的美及他的形象宏伟,品格感人。
三、探究活动。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
四、拓展训练。
教师向学生推荐罗曼·罗兰《名人传》一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小结。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七、课后记录: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十一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教学课时:3课时。
4、教学预设。
1、导入。
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2、整体感知。
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可参看前面的彩色插图)。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
3、精读文本。
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1-须发。
2-面部轮廓结构。
3-面部特征。
4-长相。
5-拜访者的态度。)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2)?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5)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
4、布置作业: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1、复习旧课。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哪两个特点?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2、感悟文本。
精读6-9段:(都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1)?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用了什么修辞?找出相关的句子(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比喻)。
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示出来。)。
除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连续用两组排比句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运用夸张,干脆有力,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作对比的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关键语句的分析)。
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
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特点?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
b、“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电波……”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因为他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职和要求。
c、“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恐慌,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结合课后练习四,理解“幸福”的含义)。
介绍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和晚年的经历。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至和妻子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课后习题和作业的讲评。
课外拓展:托尔斯泰代表作品《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十二
作为一篇重在写人物外貌的作品,它与同学们阅读过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带给同学们什么样的阅读体验?(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处设疑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从作品内容逐渐深入到语言赏析,从而突破另一个教学重点。)。
二、浏览课文,自主发现。
明确:多角度描写;大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在描写时,作者加进了大量评价性语言。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发现和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平时的阅读和作文经验,特别是在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议论性语言两方面进行对比,突出本文语言特点。)。
三、再读课文,品语言之美。
(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夸张句,赏析其表达效果。
示例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观察力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充沛。
示例2:“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生动形象。
明确: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表现出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又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之美。学生对那些一望而知的夸张、比喻句及其表达效果可能得心应手,但对于写眼睛部分的则可能存在表面化的肤浅理解,教师要重点引导。)。
(二)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分析其作用。
示例:“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
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毕生全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给自己带来巨大痛苦。
明确:议论性的评价语对于揭示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点到为止,却又一语中的。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和内容是本课的难点所在。走进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不能脱离文本空洞抽象地概括,而应抓住关键句,适当结合人物生平加以分析。)。
四、总结梳理。
学生梳理本课所学,总结归纳。
示例:
第一,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
第二,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第三,巧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凸显人物外貌特点。
第四,精当的'议论,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一课一得,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篇文章中去。)。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目标的确立上,我一方面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所要求的了解传记特点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另一方面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价值,把把握人物外貌特点、学习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作为三大重点。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突出自读课课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文章、自主研究、自主发现、自主构建;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方向,在关键处加以点拨。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基本上把文本盘活了,实现了编者文本、作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四维互动,实现了文本的价值,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于: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阅读方法有待加强引导,特别是目标意识与问题意识,自读不能变成被动接受,更不能变成漫无目的。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笔记篇十三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1.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2.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2.放映幻灯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
(1)给加线字注音
胡髭 长髯 鬈发 禁锢 颔首低眉 锃亮 广袤无垠
(2)解释下列词语
器宇 禁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轩昂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广袤无垠
生自行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要求:朗读课文时,要在书上作出必要的标记,并思考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之后互相交流
放映托尔斯泰的肖像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没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前面的彩色插图加以体会)
阅读、观赏和讨论后明确:
1.可分两部分:
一、(1~5)段主要刻画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二、(6~9)段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指读:找五名学生每人读一段,思考: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择要如下:
(1)须发:多毛、胡须浓密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面部特征:忧郁、愚钝、压抑
(4)长相:长相平平、普通
(5)拜访者失望之情
2.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说说作用
(此处要明确夸张的含义以及作用,并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句子,并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读了这一部分,再次观看肖像图片(或彩色插图)思考:你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相貌?交流讨论,总结如下:
长相粗鄙:多毛、浓胡须、矮身材,普通、平凡
1.你觉得作者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最精彩、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2.熟读课文,找出表明代表作者思想倾向的语句,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前一部分主要描写的内容是什么?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前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突出的特点是:
(1)托尔斯泰的外貌平庸丑陋;
(2)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群里分辨不出来
2.找出表明代表作者倾向的语句,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举例如下:
(1)“有长者风度,天父般地如卷起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等
择要概括:慈祥、善良,并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学生推荐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朗读第二部分,其他同学听读思考:
1.本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2.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标画原文回答)
3.在写法上,与第一部分异同点是什么?
学生结组讨论、交流,并确立中心发言人在全班讨论、明确:
1.都写了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择要概括:
(相关的语句还有很多,要求学生细加体会,讨论交流)
3.这个问题要做重点研读:
(1)相同点是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
(2)对不同点的研读,结合课下学生查阅茨威格的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讨论进行:
让学生讨论:最美的坟墓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是最美的?
明确:
因为托尔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斋吃素、从事体力劳动、耕地、挑水浇菜、制鞋;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后来他终于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11月20日(俄历11月7日)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加上在《复活》中反对上帝,不信来世,被官方教会革除了教籍,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但托尔斯泰以他深邃而丰富的思想,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因而最简陋的坟墓被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由此和课文进行比较,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择要概括为:
可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进行,以讨论的方式解决,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不矛盾幸福的标准是能认识事物,认识世界,那么托尔斯泰这个智者能看清真相,他是幸福的从另一方面说,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这是痛苦的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从托尔斯泰晚年厌弃贵族生活,毅然放弃财产,以致于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离家出走,客死在火车站这一经历可以看出这一点)
1.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论文,论题为:托尔斯泰是幸福还是不幸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47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