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实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15:40:25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实用19篇)
时间:2023-11-06 15:40:25     小编:紫衣梦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顺序等进行系统规划的一种书面指导材料,它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要编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能用比较合理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估算。

教学重难点。

能用正确、合理的算法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数学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引入新课。

二、新授。

三、练习。

1、口算卡片练习。

2、夺卡片游戏。

3、完成p46想想做做4和p48想想做做4。

四、布置作业。

出示情景图。(只出现三种玩具,问题不出示)。

(1)先引导学生看图,选择两种你喜欢的玩具提一个问题。(学生能提出用加法和减法做的两个问题)。

学生提问后,出示问题,并要求列式解答。

说说是怎样算的。

(2)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两道减法算式呢?

(3)小结。你还能求出什么问题。

出示口算卡片,先算出两个数的和,再算出两个数的差。

(1)同桌两人拿出数字卡片。(两位数)。

同时拿出一张,算出这两个数的和。谁算得快,卡片归谁。比比,谁得到的卡片多。

(2)同时拿出一张,算出这两个数的差。谁算得快,卡片归谁。比比,谁得到的卡片多。

直接写得数。

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完成p46(5)、p48(5)。

由于这一届学生二年级学的是人教版教材,已经学过这部分内容。所以可以直接要求解答。

课后感受。

由于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学过,所以直接解答例题。在练习形式上,力求有趣,有效。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二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更是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方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不同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解决乘船问题中,对估一估,一艘船做得下吗?大约需要几条船?两个班坐一条船,可以怎么安排?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重视比较归纳,实现优化。

方法是多样的,但也有巧方法和笨方法之分。在提倡和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归纳,吸取各种方法中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三

课时教学目标。

(三维)。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创境探究,自主建构。

二.自主探索,自觉巩固。

三.静心回忆,拓展延伸。

使用教材的构想。

基于教材设计意图、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实际、活泼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课时教学互动流程。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

20×3=60。

教师板书。20×3=。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5×6=7×8=。

9×5=6×6=。

2×9=4×8=。

7×7=6×3=。

4×7=3×5=。

8×8=5×2=。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1)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口头列式,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4)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课时教学互动流程。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5.总结规律。

2×3=20×3=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1)出示例2情景图。

(2)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四、全课小结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3)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4)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例120×3=60(根)。

答:一共有60根。

例2把48看作50。

4×50=200(元)。

4×48200。

200元够了设计后续。

作业设计。

1.算一算,比一比。

30×2=50×4=60×7=。

300×2=500×4=600×7=。

40×9=80×3=70×4=。

400×9=800×3=700×4=。

2.亮亮看一本200页的书,他第一天看了39页,他这样看了5天,看完了吗?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78—79以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3、通过小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观察思考、合作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难点:估算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取哪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20×3=7×50=6×3=20×5=4×9=。

24÷6=8÷2=12÷3=42÷6=90÷3=。

二、创设情境。

学校要最近举行数学节,打算装扮学校。(出示主题图)。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三、探究新知。

(一)探索口算方法。

1、80÷20=。

(1)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把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生汇报交流,重点说一说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20×4=80。

80÷20=4。

方法二:8÷2=4。

80÷20=4。

方法三:80÷2=40。

80÷20=4。

方法四: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

(3)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3、总结,揭题。

总结:上面两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解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数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的除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五

1、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难点: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情境图。

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

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

(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44+20=6444+5=49。

64+5=6949+20=69。

40+20=604+5=9。

4+5=940+20=60。

60+9=6960+9=69。

44+30=7444+8=52。

74+8=8252+30=82。

40+30=704+8=12。

4+8=1240+30=70。

70+12=8270+12=82。

44+40=8484—2=82。

(1)独立思考,小组议议,你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交流口算的过程。

(2)独立思考,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全班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4)同桌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在说口算方法的时候有同学把口算方法和竖式计算方法混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明确是口算。

学生想的口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

通过一系列比较练习,从进位与不进位;整十数与整百数;再到加位数与两位数的比较,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5725+4414+62。

38+5725+4914+68。

要求说明口算过程。

先出示第一组,提问:你是怎么算的?完成后思考后三组和第一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先完成第一组,提问:比一比,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完成后面两组。

选出其中一组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让学生说说口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

提问:要比较需要知道什么?你是怎样比较的?

(1)独立完成,交流结果,并且说明是口算的过程。比一比,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异点。

(2)独立完成,交流结果,比较异同点。

(3)学生先算第一组,然后比较,交流,得出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两题并交流。

(4)以第一组为例,先估算,再口算。其余各题独立完成。集体验证,然后反馈。

(5)学生读表,和同桌交流知道了什么,计算填表,然后比较。

(6)学生看图,了解信息。

加强进位加法的练习。

学生的估算能力有了一点提高。

提问:你能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吗?教师出示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交流,补充。

同桌议一议,说一说。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7学生审题弄清条件和问题,独立列式计算,交流。

对知识的,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讨论。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六

师:我们先来看38—25,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了让同学听得明白,说的时候可以按照“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思路去说。(暂停)。

师:同学们在口算时可能想到了下面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课件呈现:

算法1:个位上8—5=3,十位上3—2=1,合起来是13;

2、教学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44—25该怎样口算呢?想一想,把你的算法跟同学交流一下。(暂停)。

ppt课件呈现:

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同学的算法,这些算法和刚才的算法类似,也是用拆数的方法算的,你们看懂了吗?(暂停)。

第三段:

流程3:比较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

ppt课件呈现:

(两道例题的完整板书)。

师:这两道题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暂停)。

数分别相减,再把结果相加。注意在遇到退位减时,运用第三种方法计算要把被减数拆成几十和十几,与减数十位、个位上的数想减。

第四段:

流程4:完成想想做做/1、5。

1、完成想想做做/1。

师:现在我们来完成“想想做做1”,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写得数,并选择其中一组算式说说是怎样算的。(暂停)。

课件出示得数。

师:你们都算对了吗?请看第一组算式,为什么都是57减三十几,有的是二十几,有的是十几?(暂停)。

师:都是57减三十几,一个是退位的,一个是不退位的。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时候,要比较被减数的个位数字与减数的个位数字,看是否需要退位。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5。

师:我们来看想想做做第5题,先估计一下每道题得数大约是几十多,再口算,验证自己估计得对不对。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第五段:

流程5:完成想想做做/2、4、7。

1、完成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题目。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填写答案。(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你们都算对了吗?看每一组题目中的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在口算时有什么联系?(暂停)。

师:每一组的三道题,被减数是相同的。根据第1题可以想后两题的得数。

2、完成想想做做/4。

课件出示题目。

14—6=…。

140—60=…。

1400—600=…。

师:请同学们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特点,你能很快写出得数吗?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每组题的第一行都是十几减几,第二行都是一百几十减几十,第三行都是一千几百减几百,算一百几十减几十、一千几百减几百都可以先想十几减几,然后在末尾添一个0或两个0。

3、完成想想做做/7(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题目。

师: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暂停)。

师:在作业本上列式计算。(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你是这样算的吗?你能说说每步是算什么吗?为什么先算还剩多少个?

第六段:

流程6: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你有哪些收获?口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七

2.在口算方法类比中强化数位观念,体验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原理,并渗透估算思想,在简单的估算等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数感。

3.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运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八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出示下面的练习题。

40+50=。

20+30=。

40+50=。

3+3=。

11+5=。

12+6=。

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想的。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月饼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指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就是求左边的月饼和右边的月饼的和。

教师:怎样求23+3等于多少呢?

能看图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是2盒,表示的是2个十,右边的3是3个一,2个十是以十为计数单位,3个一是以一为计数单位,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加在一起。

为什么左边的3个能和右边的3个加在一起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它们都是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数能合并起来。计数单位相同,它们的数位就相同,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3个月饼和3个月饼合起来是6个月饼。6个月饼再和20个月饼合起来,就是26个月饼。

引导学生说出3+3=6,20+6=26。

教师:我们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式,验证23+3是不是等于26。学生计数器计算23+3等于多少,教师巡视,并做相应指导。抽学生汇报。

我们这个方法来算一算23+4,42+6,5+21,73+5。

抽学生计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个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2、教学例2。

请同学们选一种喜欢的方式来计算,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先抽计数器计算的学生汇报。

让学生说出计数器算23+30,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3,再在十位上拨上3,这时计数器上的结果是53。

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3、练一练教师:你能你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这样一些算式吗?学生自己练习,抽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再翻开书完成课堂活动第1小题。

学生自己练习,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汇报略。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八1,2,3,4题。我的教学思路。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九

这节课让学生先自主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这样的与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多种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无论程度如何,都会给学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感使学生心甘情愿继续去寻求更多、更好的问题,而没有无可奈何的被迫的感觉。这样的参与带有极大的主动性,每个学生在这样的参与中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每一种算法都是学生思维的体现,无论对错都是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烁,一种算法就是一种思维过程。算法多样化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思考角度的多元化。创造力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智操作方式,是多种认知能力、多种思维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之中学生可以捕捉到许多思维的亮点,从而激发创新灵感。

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有层次,并用典型题来解决练习“呆板、老套”的`问题,使学生更积极地完成题目。但在完成“填空”这题时,许多学生多出现解题困难。在教学预设时,我也想到了学生学习这题会有困难,特意在这题时请学生读一读题,并解释其中的含义。没有想到,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知识表达完整。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还做得不够细致。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我在教学时,是开放着由学生自己想出计算方法,在优化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探究时,没有出现先算高位,再算低位的情况,我在教学时,也没有将这种方法呈现,是否违背教材的意图。我不出示“口算要先从高位算起”这个方法的理由是:学生对多位数的计算,都习惯先计算地位,将最低位的数直接写在答案的位置上,再在心里默记进位数,并计算上一个高位的数。我也认为这样比“先从高位算起”学生更容易做对。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部分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吧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10进1”的方法;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使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例题的得数是整十数,“试一试”的得数不是整十数,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满10进1”的原理,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四点: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在100以内)。

2、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想象、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况能力。

3、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yu结果。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小就养成爱学数学的好习惯。

(三)重点。

(四)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

1、情境教学法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新的算法,问题的解决和算法的得出融合在一起,这样安排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讨论法讨论、交流,学生易于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启迪思维,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识,便于形成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三、说学法。

1、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创设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机会,使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如: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新知,构建新知,从而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以致用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在学完新知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智慧,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说过程。

(一)复习导入。

安排20以内的口算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来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探索算法。

学生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教具来演示满十进一的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用“满十进一这一步在竖式中怎样表示”来引出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试一试”并小结。

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熟悉计算过程。通过与之前所学做比较得出课题进位加,并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四)练习与总结。

在小结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在练习中有理论作为指导。最后做出全课总结。

(五)作业。

安排了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一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以课本主题图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创设“先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去哪玩?引出鸟岛主题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迫不急待的积极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获得经验。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人交流数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遵循“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开放性练习,既联系了已有知识,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情感等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同时,进一步系统、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的引入以“乘船去鸟岛”这一题材为切入点。在练习设计中,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字计算练习,选取了一组寓有童趣的素材。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从而诱发他们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的“情境链”,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只把例题的几种算法板书了下来。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二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为此,我设计时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在出示例题口算43+21前,有意复习口算43+20,让学生在43+21与43+20的比较中,把学生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相关经验充分激活,同时把这样的方法迁移到口算43+21中。

但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与设计预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本堂课的原意是让学生在已经能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但教学下来,学生似乎对这一新方法并不感兴趣,仍然执著地使用笔算这一方法,哪怕我在课前已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在新方法上花了相对较多的时间。或许笔算的方法在学生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大家已习惯于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计算。

本节课在体现算法多样的同时,最大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逐步提升数学思维水平,但理解和掌握一种新的算法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算”,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以为学生凭一已之力很难达到算法的多样化,显然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往往感性地认为自己熟悉的、已掌握的算法是最好的,并喜欢使用这些方法计算。看来,预设再充分,也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三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联系口算过程中能理解到竖式计算时的学法,虽说前面内容的基础打的很好,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数位不能对齐,造成计算错误。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

4、有的学生竖式时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做减法在做。

5、有的学生口算后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6、有的学生当个位算好后,忘了进1或退1,造成十位计算错误。

7、还有一部分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不过关,造成笔算结果错误,如12—9等于1,4+9等于15。

反思我的教学行为,有经验也有失误:

1、我觉得规范学生的书写时非常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画,都要严格要求,为此,学生的竖式写法规范、整洁。

2、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单。

3、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相比,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对学生来说更难些,所以小棒的操作不能忽视,只有借助摆小棒,拆小棒这一系列的直观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退位的算例,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可是由于学具(小棒)学生准备不齐,我临时采用了在黑板上画小棒,给学生理解从十位退1到个位做10的算理造成难度,在学生笔算退位减法时,很多学生退位后十位上计算错误。

改进措施:

1、加强平时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2、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做,写进位点,退位点。

3、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强联系,减少错误。

4、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做到数字搬家不出错,数学教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几节课,让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难点: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

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

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

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44+20=6444+5=49。

64+5=6949+20=69。

40+20=604+5=9。

4+5=940+20=60。

60+9=6960+9=69。

2,44+38等于多少,你会算吗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4+30=7444+8=52。

74+8=8252+30=82。

40+30=704+8=12。

4+8=1240+30=70。

70+12=8270+12=82。

44+40=8484-2=82。

3,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4计算不同的算式,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

1独立思考,小组议议,你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交流口算的过程.

2独立思考,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全班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4同桌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在说口算方法的时候有同学把口算方法和竖式计算方法混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明确是口算.

学生想的口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通过一系列比较练习,从进位与不进位;整十数与整百数;再到加位数与两位数的比较,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从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口算练习:(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32+5725+4414+62。

38+5725+4914+68。

要求说明口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出示第一组,提问:你是怎么算的完成后思考后三组和第一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完成第一组,提问:比一比,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完成后面两组.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选出其中一组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让学生说说口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要比较需要知道什么你是怎样比较的。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独立完成,交流结果,并且说明是口算的过程.比一比,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异点.

2独立完成,交流结果,比较异同点.

3学生先算第一组,然后比较,交流,得出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两题并交流.

4以第一组为例,先估算,再口算.其余各题独立完成.集体验证,然后反馈.

5学生读表,和同桌交流知道了什么,计算填表,然后比较.

6学生看图,了解信息.

学生的估算能力有了一点提高.

提问:你能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吗教师出示问题.7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交流,补充评价.

同桌议一议,说一说.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7学生审题弄清条件和问题,独立列式计算,交流.

全课总结。

对知识的整理,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讨论总结.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五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xx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口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难点:学生自我探索算法和估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1、玩具汽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2、玩具火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3、玩具汽车比玩具火车便宜多少元?

学生根据问题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38—25=。

44—25=。

44—38=。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你能口算出得数吗?你是怎样算的?小组里相互交流。

2、反馈:指名交流口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口算方法多?

(教师肯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口算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3、再次交流,选择你自己喜欢的算法。

4、提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小组讨论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

5、讨论小结:第一道算式相减时不需要退位,第二和第三道算式相减时需要退位。

三、巩固深化,运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做第1组。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再说说是怎样算的。

再做第2组。同上。

再做第3组。看学生掌握情况。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做第1组。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并说说这几题之间有何联系。

做完其余题目。

3、“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用什么方法算。

填表并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口算出得数,再让学生说说想法。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估计得数,再口算出得数。

6、“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分组交流,最后用算算来检查。

7、“想想做做”第7题。

帮助学生审清题意。

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今天这堂课小朋友们都开动了脑筋,学到了很多本领,表现真不。

错。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7题。

板书设计:

先算个位上的数的相减,再算十位上的数的相减。

38—25=13(元)。

44—25=19(元)。

44—38=6(元)。

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同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由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类推出一千几百减几百的口算。此外,还适当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本课仍旧以购买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为题材,通过求两件玩具的价格差引入新的学习内容,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来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因为有了学生原先的口算经验,学生主动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有一定基础的,并且刚刚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相似性进行迁移,并在多种算法中得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当然,对于学生而言,退位减的口算还需要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正确率。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已经熟悉了例题中的场景,教学时,我要求学生直接从图中选出两件玩具并求出它们的接个相差多少元,然后鼓励学生根据列出的算式分别进行口算。通过组织交流,学生能够思考并选择出比较合理的、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来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在学生初步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再通过不需要退位和需要退位这两种情况的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口算方法的理解。

课后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千以内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比较退位减与不退位减在算法上的异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算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发现不同的算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引导他们比较退位与不退位,能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判断,区分出他们的异同,完善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

这节课教学的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基于学生们昨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在估算方面跟昨天的学习比较类似,所以学生一下子就能估算出,而且还能选择比较好的估算方法,我让他们比较同一组的两题或三题在计算时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很快的说到了这节课的重点,整节课很轻松的解决了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练习中不断的巩固,使学生掌握的更加好。

听课随感:

今天听了小顾老师上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上课整体效果还不错,主要原因是:学生一头有了昨天知识的铺垫,学生能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所以比较顺利;教师一头,有了几节课的上课经验,小顾老师在自己的不断反思中成长,累积了一点教学经验。上完课后,和小顾老师交流了这节课的一些想法,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刻提醒一些不认真的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教师要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比较清楚地明确知识的正误。如果要进行课堂的总结,这时候要把机会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补充。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七

今天听了x老师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周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八

今天听了x老师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例1。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周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九

教学目标:

2、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学生口答,选择其中的几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弄清题意,列出算式。

教师出示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喜欢买那一种玩具。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吗?

2、探索算法。

提问:这两道减法题,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学生先独立思索,再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

全班学生交流。

提问:你认为谁的方法比较好?哪一种方法最适合你?

3、对比算法。

提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交流。

指出:在口算时,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比较每组题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独立填表。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读题,观察比较算式的不同,再由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集体订正时,说说每组题在算法上有什么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在小组内估计哪种球最贵,再算一算。通过比较,验证估计的结果。

6、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总结。

夸夸你的同学在这节课上的表现。

板书设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4043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