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专业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20:03:05
2023年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专业12篇)
时间:2023-11-05 20:03:05     小编:LZ文人

教案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要素。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改进和创新。下面是一份范例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3、通过借助小棒学习、小组学习、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以和观察考虑、合作的习惯,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难点:估算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取哪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203=750=63=205=49=。

24÷6=8÷2=12÷3=42÷6=90÷3=。

二、创设情境。

学校要最近举行运动会,打算装扮学校。(出示主题图)。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78—79以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3、通过小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观察思考、合作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难点:估算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取哪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20×3=7×50=6×3=20×5=4×9=。

24÷6=8÷2=12÷3=42÷6=90÷3=。

二、创设情境。

学校要最近举行数学节,打算装扮学校。(出示主题图)。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三、探究新知。

(一)探索口算方法。

1、80÷20=。

(1)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把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生汇报交流,重点说一说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20×4=80。

80÷20=4。

方法二:8÷2=4。

80÷20=4。

方法三:80÷2=40。

80÷20=4。

方法四: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

(3)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3、总结,揭题。

总结:上面两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解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数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的除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三

这节课主要学习整十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除法。这是学生已经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同时学生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把整十或几百几十看成一位数或两位数进行口算,第三单元中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作了铺垫。同时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笔算过程中试商的重要基础。

教材的编排:例1出示情境图分气球,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80÷20=4得出方法多样化。延伸,对于被除数跟除数进行估算练习。例2进行拓展,让学生探究一百几十除以整十的算法。同时也对被除数和除数进行估算练习。总体来说,教材的特点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口算除法过程,得出方法多样化,最后优化方法。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过程,同时掌握正确口算除法的方法。

能对被除数或除数进行适当地估算,能运用于口算除法中。

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1课时。

多媒体课件。

一,回顾旧知。

1,出示口算练习:(开火车报答案)。

20×360×480×530×470×840×9。

400×5500×7110×6200×9150×3。

2,提问:指出150×370×8400×5你是怎么算的。

3,总结:整十或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乘法算法,并对算法技能进行训练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为这节课引出新知作好铺垫,让学生能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一)生活情境:

1,出示课本情境图:学校要准备开运动会了,在入场仪式上每个班级都要拿着气球入场,最后一起放飞气球,庆祝运动会开始。现在就是小红跟小明代表自己班级去总务处林老师那里领气球。这时,林老师出了一个问题考他们:

这里还剩8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还有几个班没有领到气球。

2,提问: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列出算式80÷20。

3,揭题:口算除法(板书)。

【设计意图】:提供生活情境,为运动会做准备,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各种算法。

1,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

2,各组汇报:80÷20=4。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a。由20×4=80,想乘法算除法,得出80÷20=4。

b。8÷2=4,则80÷20=4(引导学生说出80看成8个10,20看成2个10,从而让学生明白8÷2=4与80÷20=4的商的大小为什么是相等的,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c。80—20—20—20—20=0,这里有4个20。所以80÷20=4。

3,学生展开评价,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的'各种算法,我先不急着进行评价哪种算法好,要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后面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学生自己会体会到用b种方法为最好。这里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

4,拓展进行估算:老师那里还有83根彩带,每班也2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学情预设:a。学生进行估算,83看成80,得出83÷20≈4。

b。83÷20=4……3(对于这种方法肯定,但是不进行引导。因为这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变式练习:改成有80根,每班19根呢分几个班。

5,小结:对于整十除以整十的口算的方法:是看成一位数除以一位数进行口算。对于除数与被除数不是整十的,要进行估算,把除数与被除数估成整十。

【设计意图】:提供实际情境学生进行估算,让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估算而估算。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估算。

(三)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60÷20=90÷30=80÷40=。

60÷20≈90÷30≈80÷40≈。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计算。

这里提供评价:如果全做对的同学可以奖励3颗星星,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2,学生进行独立思考:120÷30=。

学情预设:学生会能够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行口算。

a。12÷3=4则120÷30=4(把120看成12个10,30看成3个10。这里强调让学生进行说一说他的算法过程是怎么想的,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b。30×4=120,则120÷30=4。

3,想一想:122÷30≈120÷28≈。

【设计意图】:对于几百几十除以整十,学生的计算技能倒不是问题,主要是让让他们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自主学习新知识,同时又巩固了口算除法的算法。

4,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180÷30=240÷40=420÷60=。

184÷30≈240÷37≈420÷58≈。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口算与估算,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等被除数较大时,进行口算的话,用前面提到的b种方法好,把几百几十看成两位数,进行口算,更简便,同时也不容易出错。

四,练习巩固,提高应用。

1,要求口算:

90÷30=150÷30360÷40=。

143÷70≈632÷90≈240÷77≈。

2,解决问题:练习十三第2题。

每包有30本书,一共要邮寄240本书,要捆多少包。

练习十三第5题:

(要学生说出题目当中隐含的条件:一个月大约30天。这道题目放在课堂上训练,对于优秀学生可以进行提高训练,同时还针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帮忙指导,以便他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对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灵活性。不仅有技能训练,又有解决问题。练习的难度也逐步提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2,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第x页,书上练习十三第3题。

【板书预设】。

口算除法。

这里还剩8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还有几个班没有领到气球。

80÷20=4(个)。

答:还有4个班级没有领到气球。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20×4=808÷2=480—20—20—20—20=0。

80有个10。

20有个10。

【设计意图】:抓住教学的重点,例1进行板书,让学生清楚的看到教学的重点,以及口算的方法。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交流、讨论理解算理。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

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重点难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

【测试】。

复习旧知识。

1.口算,说出口算过程。

8÷2=15÷3=。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想乘法算除法。

2.估算,说出估算过程。

83÷2≈118÷6≈。

()()。

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根据“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整十的数,再口算出结果。

【导入】。

口算除法。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通过检验,老师发现同学们对于学过的知识,都还有一定的记忆,这非常棒!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把学过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整理和复习,这样不仅能把知识加深印象,而且会更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讲授】。

讲授新知。

1.猜一猜。6月1日是什么节日?(儿童节)。

2.学习例1.(1)。

师:瞧,老师手里拿着什么?(彩旗)学校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分给几个班?)。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呢?(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怎样口算80÷20呢?请大家分组交流、讨论,再互相说说口算方法。

a.由20×4=80,得出80÷20=4,(想乘法算除法)。

b.8÷2=4,得出80÷20=4(想表内除法算除法)。

学生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将单位及答补充完整。

3、想一想。83÷20≈80÷19≈。

4、练习。(我会算)。

60÷20=80÷40=。

62÷30≈80÷38≈。

(1)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口算除法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刚才我们顺利解决了分气球的问题,大家表现得非常棒。瞧,学校又买来了彩带,(出示情景图)你从图上了解到什么信息?请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校买来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同学们,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把算式写出来。

(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师:怎样口算120÷30呢?同桌间互相交流,说一说。

a.12÷3=4则120÷30=4(把120看成12个10,30看成3个10.这里强调让学生进行说一说他的算法过程是怎么想的,揭示本课的的教学目标)。

b.30×4=120,则120÷30=4。

(2)将单位和答补充完整。

6、练习。

7、想一想。122÷20≈120÷28≈。

8、小结。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也可以先不看数中个位上的0,想表内除法算除法。

除数是整十数的估算方法:

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整十的数再口算出结果。

【练习】。

巩固新知。

1、我会填。

(1)口算420÷60,想42÷6=(),所以420÷60=()。

(2)183÷20≈(),241里面大约有()个40。

(3)一个数的40倍是160,这个数是。

2、我会做。

3、生活中的数学。

四年级255人去春游,每辆车限坐50人。要派几辆车呢?

【活动】。

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想说点什么?

【活动】。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80÷20=4(个)。

(1)20×4=8080÷20=4。

(2)8÷2=4。

想乘法算除法想表内除法算除法。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五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6÷3=2。

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六

案例呈现: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到元旦时我们学校要举行联欢会来庆祝,你们喜欢吗?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学校就买了气球装扮我们的教室。

二、新授

1.出示例l:学校买有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1)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个别答)

(2)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可以分给几个班?)

(3)请一个同学完整读一次题目。

(4)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

(5)你会给这道题列式吗?

(6)怎样口算80÷20呢?请同桌互相讨论想法。

(7)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20×4=8080÷20=4

归纳:想乘法,算除法

或8÷2=480÷20=4

归纳:想表内除法

(8)写结果并验算:80里面有4个20,对吗?答:……。

(过渡语:我们顺利完成了分气球的任务,学校还买了彩旗装扮教室。)

2.出示例2:学校买有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1)齐读题目,你会解决这道题吗?

(2)谁来列式?(个别答)

(3)怎样口算120÷30呢?请同桌互相讨论想法。

(4)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30×40=10÷30=4

(你用的是哪种口算方法呢?)

谁能用另一种方法来想?

12÷3=4120÷30=4

(你用的是哪种口算方法呢?)

(5)那么这道题的结果是,写结果并检验。答:……

3.对比例1、例2,归纳并点课题。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

归纳:齐读课题,那么今天学习的口算除法有几种口算方法呢?

过渡:同学们真善于总结,这两种口算方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下面

我们来听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好。请准备作业本和笔,好,开始。

4.听算巩固例1、例2(说算理)

60÷20=90÷30=

180÷30=240÷40=

案例评析:

1.生活情境的创设

本来数学计算是枯燥的,为了使数学内容生活化,有趣味,邹巧凌老师在新课一开始就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到元旦时我们学校要举行联欢会来庆祝,你们喜欢吗?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学校就买了气球装扮我们的教室。”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创设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在口算中感受着数学的应用价值,真正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合理开发教材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应有课程开发的意识。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深入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不能把教学的过程看作是忠实地复制与实践教材,而应在课程目标的导向下灵活处理开发教材,创生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案。邹巧凌老师在出示例l教学内容时就没有直接照搬课本:“学校买有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而是改为这样出示例题:“学校买有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使学生更为积极思考:根据老师提供的两个数学信息可以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提出的问题又该怎样解答。邹老师这一不经意创造,让学生学习思维更连贯。

3.包容处理算法多样化

在探索两种口算方法时,我们可以看到邹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算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思维方法的多样化。最可贵的是,在探索计算方法与口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算理、算法,以说促思,让学生亲身经历探寻数学本质的活动历程。而对于学生“数学的思考”以及数学素养的培养而言,它的意义已远远超过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本身,这就是本堂课所呈现给我们最瑰丽的色彩。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七

1、通过观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掌握商中间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出示)。

说一说。

1、02=05=40=。

2、判断下列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二、引导学生学习列5(导)。

04=?(想;4乘几等于0?)。

1、08=07=02=。

板书:0除以任何都得0。

2、讨论:00=?

0除以任何。

不是0的数。

都得0。(指导生读)。

三、学生自主学习(学)。

1、自学例6,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小组合作探究。

如何列竖式计算?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习成果。

2082=。

(1)提问。

20xx的商是几位数?(三位数)。

(2)小组展示竖式。

提问:被除数十位的0除以2商几?为什么?

向学生介绍简便写法。

4、小组合作解决例6第(2)题。

小红买两套世界名著,每套花多少钱?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2162=。

列出竖式。

提问: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怎么办?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师作小结。

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占位。

五、课堂检测(练)。

1、教材的第24页做一做。

2、练习五的第1、3题。

于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导入部分,导入部分的知识对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比较多,首先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练得比较少;其次是对0除以任何不是0得数都得0讲解时太啰嗦,以至于浪费掉一些练的时间;最后就是对学生书写竖式的顺序没注意到他们是否书写正确。我觉得我现在要立即改正的地方是要关注学生的学、练的过程,即使发现学生不足之处,纠正他们,当然在讲课方面,我会慢慢学习如何给学生讲明白、透彻,同时又不显得复杂。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八

进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克服相近内容的互相干扰,能正确估算并计算、验算。

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一、基本练习。

1、p13.3。

出示第一组题,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指名口答。

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口算时有什么区别?

出示第二组题,同桌互相交流进行口算。

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

2、p13.1。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说出商是几位数。

再要求计算。

集体反馈。

小结。

3、计算并验算。

536÷4321÷3872÷3。

学生分组完成,集体评讲。

讨论三题在计算时的不同。

小结。

4、p13.5。

引导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明确要求谁拍的最快,谁拍得最慢必须要知道每人每分钟拍球的个数。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交流反馈。

二、课堂练习。

1、口答。

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商末尾有0的。

563÷4303÷5426÷6912÷3。

259÷6856÷8700÷5214÷7。

2、拓展题。

3、填上合适的数。

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数=(),除数=()。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九

1.经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个位是0的除法笔算的探索过程,掌握这种笔算方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生:62/3。

师:板书,62/3。

1.动手操作。

师: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我们先用羽毛球摆一摆,分一分。给每组发表示成筒的羽毛球,每筒10个,2个单张羽毛球。一齐动手,看每班能分几个,还剩几个。

生:动手摆分,交流结果。

师:先分成筒的,每班分到20个,再分单个的,分不够就剩下2个。

2.列竖式计算。

师: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得到了结果,那么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

生:试算。

生:一人板演。

生:交流。

师:商的个2上为什么要写0?

生:因为个位2里面不够3除,所以要写0。

师:如果商的个位上不写0,会出现什么问题?

3.小结。

师:两位数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没有剩余,接着除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必须在商的'个位上写0。

生:做想想做做第1、2、3、题。

师: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讲评纠正错误。

师: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是怎样学到的?

生:相互说。

师: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想想做做第4、5、6题。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十

执教了《口算除法》一课,通过自我反思并倾听学校各位老师的评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及改正方法总结如下:

通过这次课堂展示活动,听了学校其他老师的课,使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虽然能够做到简练、准确,但是语言缺乏生动性、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比较单调,缺乏感染力,以后在平时教学时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这节课的内容是口算除法,但是在学习算理的时候和“商不变的性质”又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我在课堂上仅仅是对“商不变的性质”进行了渗透,其实,这节课的内容完全可以把“商不变的性质”和口算除法合在一起教学。

1、在教学“80除以20,你是怎么想的”时候,有个孩子说等于40,我引导孩子用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的方法发现这个答案不对。这时应该把这个问题放手给孩子,让其他孩子说一说这么做问什么不对,这样做会更好。

2、在教学过程中我制作的课件出现了错误,但是老师显得有些慌乱,比较好处理方法是:让孩子自己看课件,发现问题之后,借此提醒孩子,你在平时做题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错误,提醒孩子对待学习要认真。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十一

1.巧设迁移引桥,帮助学生打开口算思路。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为此,设计时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在出示例题口算43+21前,有意复习口算43+20,让学生在43+21与43+20的比较中,把学生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相关经验充分激活,同时把这样的方法迁移到口算43+21中。

2.在自主建构中提高深化,适时渗透转化思想。

对于知识,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仅是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任何一个知识“露珠”的掌握都离不开自主建构,自主建构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自主建构中逐步提高与深化。在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后,让学生自己出题:在方框内填上一个数字,使之成为比43+21=64更难的口算题,在学生自主填出43+29后,让学生尝试口算。由于有43+21=64方法的铺垫,学生很容易想到口算43+29的基本方法,同时鼓励一部分聪明的学生在口算43+29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原有方法,最后通过书本上的问题: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沟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与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自主建构,互动碰撞中提高,在比较归类,对比反思中深化,把发展的迁移能力、估算能力、归纳推理等真正落到实处。

3.合理整合教材习题,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

怎样避免计算课的单调乏味,调动学生对计算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是上好计算课的又一关键。本课巩固环节处,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米奇和米妮两个卡通人物,把有关的习题连接起来,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保证了练习效率的有效、高效。如“数学超市”即为教材“例题”;“奥运展览馆”即为“想想做做”第3题,在充分体现统计与口算相结合的目的下把“集邮”换成“奥运”,更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想想做做”第5题配以米奇和米妮游玩的情境更显趣味性。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十二

1、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构建计算教学的新思路。

2、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从而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3、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在本节课中,他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现有图形,独立思考得出8020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体现。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交流口算方法,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样,资源得到共享,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拓宽思路,彼此受益。

4、注重练习形式多样化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述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因而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如果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自觉积极地参与。提高口算能力,然后再引入8019的估算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富有趣味性,做到寓学于乐。

是成功的一节课。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00310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