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需要详细描述教学活动的步骤和教学资源的准备。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创新教学教案范文,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一
师:原来海洋居然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要不要保护海洋呢?(环境保护渗透教育)。
师:现在请你们自豪地读一读这些口诀,边读边思考,这些口诀有什么特点?
生1:我发现一共有6句口诀。
生2:我发现上面一句口诀比下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少6。
生3:我发现一六得六这句口诀有个“得”字。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
生3:因为它的得数没满十,为了读得顺口,所以有个“得”字。
师:你真聪明!
生4:我发现口诀第一个字是按一、二、三、四、五、六的顺序排列的,第二个数字都是六。
生5:我发现六六三十六这句口诀只有一个算式。
师:为什么?
生5:因为6×6算式里,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还是6×6,所以这句口诀只有一个算式。
生6:二六十二这句口诀最容易记。
师:为什么?
生6:二六十二这句口诀的得数刚好是我们组的人数。
师:你能用小组的人数来记忆口诀,这是你的“发明”,老师很欣赏你。
……。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二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主题图或课件等。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三
1.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产生.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
3.培养学生推理、敏捷思维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3=4×1=2×2=2×4=。
2×3=3×1=1×2=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2.探究发现。
(1)学习口诀:“一五得五”(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一袋乒乓球的实物图(也可以将实物图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这是一袋乒乓球,有5个.)。
(教师板书:5×1=5一五得五)。
(2)学习口诀:“二五一十”(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再出示二袋乒乓球,问:现在有几袋乒乓球,是几个几?
问:2个5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师板书:5×2=10二五一十)。
学习口诀:“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板书三个算式和三句乘法口诀.。
(3)问:看一看这五个算式和五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
(5的乘法口诀共有5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5.一个数乘5,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
三、巩固练习。
1.5×3=5×4=5×5=。
2.5×2+5=5×3+5=5×4+5=。
问:这道题的上下两个题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上下两个题目的结果相同.。
2.下面一题书写起来比上面的题目简单.。
2个5再加上1个5是3个5;
3个5再加上1个5是4个5;
4个5再加上1个5是5个5.)。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四
填。
7×()=56()×7=212×()=16。
()×()=32()×6=488×()=8。
二、解决问题。(基础训练p49)。
(1)每个8元,5个要多少元?
=
(元)。
(2)一个的价钱是一个的6倍,一个多少元?
=(元)。
(3)。
大白兔拔了多少个?
=(个)。
三、每星期工作多少小时?
(1)妈妈每星期工作多少小时?
(2)爸爸每星期工作多少小时?
以上就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练习题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学频道二年级数学试题。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五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cai课件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问题情景。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12345。
人数5。
二、合作探究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51=5一五得五2个5相加52=10五五二十五。
3个5相加35=15三五十五4个5相加45=20四五二十。
5个5相加55=25五五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二、形成应用。
3、师生对口令游戏:翻一个数码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4、课本第80页。
三、知识拓展。
小兔子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秘密?5=205=25。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五:总结评价。
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六、课堂作业。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
5的乘法。
1个5是551=5一五得五2个5相加52=10五五二十五。
3个5相加35=15三五十五4个5相加45=20四五二十。
5个5相加55=25五五二十五二、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课本第81页练习九第1-6题)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243452。
25535133。
441545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二、练习。
1、出示练习九第5题主题图。
说说你能看到了什么?(三个小朋友买糖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
(1)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能写出算式吗?
43=1235=1552=10。
假如你去买,你想买什么?买多少?要花多少钱?
2、出示第6题主题图。
(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
(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3)四人小组讨论。三、课堂作业。练习九第2、3、4题四、板书设计。
练习九。
第5题主题图。
43=1235=1552=10。
五、教学反思。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六
这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我从复习乘法的意义入手,再以学生出乘法算式教师算得数的游戏导入到学习5的乘法口诀,这样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图形,逐步从具体到抽象掌握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边摆边说:一个图形用了5根小棒摆成,是1个5。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问学生怎样编一句口诀记住它了?学生说出一五得五,接着问这里为什么有个“得”字,引导学生说出积不满十的时候,积的前面要加一个“得”字。再引导学生摆出2个图形,问学生用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算是多少?怎样列出乘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在让学生编出口诀。
教学三五、四五、五五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式编口诀,再集体订正。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问学生如果忘记了三五十五这句口诀怎么办?引导学生根据上句口诀加五得到下句口诀或者是根据下句口诀减五得到上句口诀的方法记口诀。请学生出示小手的.方法帮助学生记5的乘法口诀。对口令。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说出后半句,学生间对口令。学生间互相背口诀。在课下我带着学生一起背口诀,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生对口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七
1、知识与技能。
我们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好处,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我们要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潜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用心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会学习(出示课件),学生独立完成。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3=x()或()x()。
4+4+4+4=()x()。
1+1+1+1=()x()或()x()。
2+2+2=()x()或()x(。
2、写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6x3=18。
()()()。
3、读出下列乘法算式,并说出它的含义。
4x3读作:()表示()个()相加,或()个()相加。
3x3读作:()表示()个()相加。
学生代表展示,其他小朋友评价、补充。
二、故事引入。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三、我来探究。
1、猜谜语(出示课件)。
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手。
生:5个(出示课件,一个手掌)。
师:一只手有5个手指,也就是求几个5是多少,是几个5呢?
生:1个5,
师:1个5是几?
生:是5(同步出示课件)。
师:1个5怎样用乘法表示?
生:1x5=55x1=5。
师:我们给1个5编个口诀好吗?
生:一五得五。
生:五一得五。
师:小朋友们认为这两句哪句对?
生:都对。
师:比较一下,哪句更好?
生:一五得五。
师:对,因为人们习惯上喜欢把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
生齐读:一五得五。
师: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呢?口诀前半句“一五”的“一”和“五”表示什么?
生:1个5相加。
生:1x5。
生:一五的“一”和“五”表示两个乘数。
师:真棒!那口诀的后半句中的“五”表示什么呢?
生:积。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很爱动脑,请为自己鼓掌3下。
生:鼓掌1、2、3。
师:我们刚才鼓掌用的是几只手?
生:2只(同步出示课件)。
师:2只手是几个5呢?
生:2个5。
师:2个5是几?怎样用乘法表示?
生:是10.,2x5=105x2=10。
师:那我们给2个5编句口诀好吗?
生:二五一十。
师:“二”和“五”表示什么?“一十”又表示什么?
生齐答:“二”和“五”表示乘数,“一十”表示积。
生:前半部分表示两个乘数,后半部分表示积。
师:说的真好!那要是3只手、4只手、5只手呢?你能模仿刚才的方法编出口诀吗?
(出示课件3只手、4只手、5只手)。
学生活动,把编口诀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如果有困难,能够和小组里的同学一齐商量。
老师巡视,帮忙有困难的学生。
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到黑板上写出编的口诀,并说一说编的过程,(同步出示课件)其他的小朋友能够进行评价、补充。
3、记忆口诀。
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5的乘法口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口诀。
师:记住了吗?你是怎样记住了?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生:5乘几结果个位上不是5就是0。
生:用手指帮忙记忆,一个五、两个五......
4、游戏练习。
对口令:师生互对、男女生互对、同桌互对。
学生齐背口诀。
三、我来自测(出示课件)。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
2x5=(),口诀是()。
5x3=(),口诀是()。
1x5=(),口诀是()。
5x4=(),口诀是()。
5x5=(),口诀是()。
四、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五、我会反思。
这节课,小朋友们学的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谈一谈你的收获。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出示图1。
(1)从图上你找到了哪些乘法算式?(生说师有意识按顺序写)。
51=515=51个5。
52=1025=102个5。
53=1535=153个5。
54=2045=204个5。
55=255个5。
(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关于5的乘法算式)。
3、你会根据这些算式来编5的乘法口诀吗?请你编编看。
4、根据学生说的师出示: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5、小结:这就是五的乘法口诀,是同学们自己编写出来的,你发现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吗?(找找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6、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背一背。
(1)背口诀。
(3)对口令a、老师与同学对。
b、同学与同学对。
二、练习。
1、根据口诀写出算式的得数。
52=45=55=51=。
25=15=53=35=。
2、卡片口算。
55=44=35=33=。
25=34=22=11=。
53=21=42=32=。
3、生活中关于5的乘法算式也有,你能举例说明吗?
(手和脚,奥运会的五环旗)。
三、总结:
1、你觉得今天有什么收获?
2、今天还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的吗?
四、拓展练习。
1、老师想到商店里去买一些东西,我看见(如图):
(1)2个杯子多少元?
(2)5个毽子多少元?
你是怎么算的?
(3)你想不想也买一些?请你算算你花了多少元?
(4)请你帮你的同学算算她花了多少元?
教学反思:
1、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列出乘法算式,自己编出乘法口诀。
2、以前多数学生会背乘法口诀,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这节课就要让学生在认识乘法的基础上编口诀,在编口诀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乘法,这一目标达成了。
3、一些缺憾。就是在这节课上没有让学生反复读,以至学生在学习缺乏体验。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九
3.培养学生推理、敏捷思维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3=4×1=2×2=2×4=。
2×3=3×1=1×2=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5
2.探究发现。
(1)学习口诀:“一五得五”(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一袋乒乓球的实物图(也可以将实物图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这是一袋乒乓球,有5个.)。
(教师板书:5×1=5一五得五)。
(2)学习口诀:“二五一十”(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再出示二袋乒乓球,问:现在有几袋乒乓球,是几个几?
问:2个5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师板书:5×2=10二五一十)。
学习口诀:“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板书三个算式和三句乘法口诀.。
(3)问:看一看这五个算式和五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
(5的乘法口诀共有5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5.一个数乘5,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
三、巩固练习。
1.。
2.5×2+5=5×3+5=5×4+5=。
5×3=5×4=5×5=。
问:这道题的上下两个题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上下两个题目的结果相同.。
2.下面一题书写起来比上面的题目简单.。
2个5再加上1个5是3个5;
3个5再加上1个5是4个5;
4个5再加上1个5是5个5.)。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2.5×2+5=5×3+5=5×4+5=。
5×3=5×4=5×5=。
问:这道题的上下两个题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上下两个题目的结果相同.。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十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十一
师:很快我们要结束这次的旅游,在学校的路上,我们做个快速口答的游戏吧。
(50页的第一题)。
(四)扩散思维,拓展练习。
师:你能写出全部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吗?8的呢?9的呢?
(选其中的一样,小组内完成)。
反馈,奖励。
(五)小结反思。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十二
师:“很快我们就来到了目的地,这儿风光秀丽,真是个旅游圣地。”
师:“在我们欣赏美丽的景色时过来两位种树的叔叔,听说我们的小朋友很聪明,就要考考大家。”
出示:1.李叔叔要种56棵树,他用8小时种完了——---。
3.王叔叔要种54棵,他每小时种9棵-------。
师:“对于这些数学问题,你能提出问题并解决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反馈,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3.小结揭题。
师:这些除法算式用什么口诀计算的?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49页“做一做。
师:累了,我们休息会吃点面包吧。
出示:(把49页的算式放在面包图里)。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十三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一、从听《一个师傅三个徒弟》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你找到歌词中有哪些数字吗?
生:八十一、七十二、三、一等
师:你们可真细心,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八十一、七十二与今天所学的9的乘法口诀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二、学生共同编出9的乘法口诀(课件演示)
1.教学“一九得九”。
呈现图片(一条龙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
学生观察说出:1条船上有9个人,就是表示1个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
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生:一九得九。
2.教学“二九十八”。
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
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列式?
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
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生:二九十八。
3.教学“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提问:3条船、4条船呢?怎样列式?
生:3条船时有3个9,3×9=27或9×3=27。4条船时有4个9,4×9=36或9×4=36。
师:口诀是……
生: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4.教学5至8的相应口诀。
师:5条船时就有5个9连加,你知道得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生1:5个9连加就是9+9+9+9+9,2个9相加是18,18再加9等于27,27+9=36,36+9=45。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十四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7页。
1.让学生整理并熟记1-6的乘法口诀表。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乘法口诀卡片、乘法口诀表。
一、回忆搜集再现
师: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口诀?
生:1~6的乘法口诀。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学生闭上眼睛回忆。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完整的口诀,你能把它说完整吗?
一般题:二得二三五()二()得八
开放题:()得六()得四()十二()十八
在回答()十八时,
生1:三六十八(同学认可)。
生2:二九十八。
师:对吗?
生3:我们没学过。
生4:对的,因为两个九相加得十八。
师:是啊。只要我们学会了编口诀的方法,没有学过的口诀也会编。
二、整理观察记忆
生:整理成加法表、减法表进行记忆。
师:说得真不错。那你们能把乘法口诀也整理成一张表吗?
小组合作整理、排列,老师巡视。
展示各小组用各种排列方法整理成的乘法口诀表,小组代表作介绍。
师:小朋友整理得都有一定道理。这里也有一张口诀表,你有办法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书上填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邮递员,邮递员,来送信。(送信游戏)
生:(走上台)在“二二得四”和“二四得八”中间贴上“二三得六”的口诀。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竖着看的,在“二二得四”和“二四得八”中间应该是“二三得六”。
生2:也可以横着看,第三排是3的乘法口诀,在“一三得三”与“三三得九”中间当然是“二三得六”。
师:邮递员,好细心,认真负责做得对;你满意,我满意,我们大家都满意。(师生一起拍手表扬)
师:小朋友,看了这张表,你想说些什么?
生1:我想说,横着看分别是1的乘法口诀、2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
生2:我想说,竖着看从左往右依次是一几、二几……六几的乘法口诀。
生3:我想说,斜着看第一句乘法口诀中前两个数都一样,分别是一一、二二、……六六。
生4:我还发现,乘法口诀“二二”与“一四”的得数相同,“一六”与“二三”得数相同,“二六”与“三四”得数相同。
师:小朋友真会发现,其实这张乘法口诀表下面还有一部分乘法口诀呢。
生:还有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我也能背。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你知道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吗?
生: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乘法算式,不仅快,而且正确。
师:是啊,乘法口诀的作用很大,我们要牢牢记住它。你能记下来吗?你准备怎样记?
学生自由背口诀,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记在心里了吗?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1:我能横着背。(背口诀)
生2:我能竖着背。(背口诀)
生3:刚才他们都是顺着背的,我能横着倒背。(背口诀)
生4:我能竖着倒背。(背口诀)
生5:还可以斜着背。(该生斜着背出了第一行,就停下来了)
师:斜着背较难,小朋友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试一试。小朋友,还有别的背法吗?老师会拐弯背呢。(示范背“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十五
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84页例6。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简洁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2、认识9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背1-8的乘法口诀,对口令。
二、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吗?喜不喜欢唐僧师徒?因为佛门必须九九归真,在取经途中,唐僧师徒共经历了多少磨难?(九九八十一难)
2、师:九九八十一难,这是几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三、探索新知:
1、探索9的乘法口诀。
(1)师:猜一猜,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9句)
(2)先让全班同学齐背,然后请一个同学单独背,边背老师边将9的乘法口诀板书在黑板上。全班齐读。
(3)理解口诀的意义。
师:这些口诀,你最喜欢啊一句?它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口诀用算式和图形表示出来,然后请一个同学将自己的板演在黑板上,说明自己的理由并解释口诀的意思。
(4)口诀的作用。
提问:这些口诀有什么作用?
老师任选一句口诀,让学和讲出它可以计算哪几道乘法算式。
(5)让学生记乘法口诀。
2、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规律。
提问:这么快就把口诀记住了,仔细观察这些口诀,有规律吗?
(1)第一个因数从1到9依次增加1,第二个因数都是9,不变,积依次增加9。
提问:如果记得三九二十七,忘了四九是多少,怎么办?
回答:四九比三九多了一个9,三九二十七,27+9=36,可以得到四九三十六。
(2)仔细观察得数的变化,还能找出什么规律?(先小组讨论,再汇报结果)
生1:积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等于9。如:三九二十七,十位上的2加个位上的7等于9。生2 :积的十位上数字依次增加1,个位上的数字依次减少1。
小结:几个九就比几个十少几。
生4:生,例如:27与72,36与63,45与54 小结:刚才每位小朋友积极开支小脑精,发现了这么多的有关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用这些规律再来记记口诀,现在能记住了吗?赶快记住它们。
(老师擦掉口诀,让学生齐背,再请个别同学单独背,分组背,对口令。)
3、练习
书上第84页,将乘法口诀和版式补充完整。
四、巩固练习
9的乘法口诀都记熟了吗?老师要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1、84页小袋鼠在干什么?(跳远)它一次跳几?(9)老师请你们来当小小裁判员,把小袋鼠的跳远成绩记录下不。
2、小袋鼠邀请大家玩快乐大转盘,走我们看看去。(出示数字小转盘)转动转盘,转到哪里就直接报出得数,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最快。
3、口算练习。(书上86页第5、7题)
五、拓展练习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十六
1、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2、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经过合作、交流、探讨编出7的乘法口诀。
运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看,我的手里有7根很神奇的小棒,现在我这位魔术师要用
这7根小棒拼出很多种美丽的图案,想不想看?(闭上眼)
出示用7根小棒拼成的“日”“房子”“甲”“梳子”“船”“树”“米”
请欣赏:这是用7根小棒拼成的什么字?(日),你还认识什么,向大家介绍一下,张开想象的翅膀。
学生介绍。
2、师:有趣吗?仔细看一下,每种图形都用了几根小棒,一起告诉我(7根)
(课件)出示表
图形个数1234567
小棒根数7
边出示边说摆一个这样的图形要用7根小棒,摆2个要几根?
生:14根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7+7=14
师:那摆3个、4个、5个、6个、7个要多少根小棒,小朋友会算吗?拿出表格,算一算、填一填。
3、交流
师:可以了吗?败3个这样的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生:21根。
师:告诉我们怎么算的?
生1:7+7+7=21(根)
生2:14+7=21
生3:用7的乘法口诀。
师:那败4个、5个、6个、7个要多少根呢?
师:我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把7个7个加起来。
生2:42+7=49
生3:35+21=49
生4:21+28=49
二、新授
(一)编口诀
1、为了方便大家的计算,我们今天一块来编7的乘法口诀。(板书)
2、大胆地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口诀中一定有几?
3、编口诀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赶紧来编口诀吧。从这些图形中选出你喜欢的图形,想一想是几个7,对照表格,动脑筋编出口诀。师先编一句。
学生自由编。
4、交流口诀,并适时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编出口诀的?这句口诀告诉我们
什么意思?
5、读一读。
(二)找规律
1、找出7的乘法口诀中的秘密。
2、觉得哪句口诀好记?
3、用好记的口诀帮助记忆难记的口诀。
(三)背口诀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背。
2、对口令。
三、练习
1、对号入座。
2、火眼金睛
3、与小动物学习,根据口诀说两个乘法算式。
4、七巧板。
5、七言诗
6、举生活中的例子。(一个星期七天、七星瓢虫)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十七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9的数目特性编制和记忆乘法口诀。
2、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编制9的乘法口诀,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并记忆。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
提问:你们发现那些数学信息呢?
生1: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
生2:还有“九九八十一难”。
师:对呀!孙悟空运用自己七十二般变化,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刚才在动画片中我们看到了这两个数字: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和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告诉你个秘密,这两个数字和我们今天学的9的乘法口诀有关系呢。(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2、准备铺垫。
18再加9是多少呢?
这样每次加9,你愿意帮老师算下去吗?(填在书上,完成后汇报交流)。
想一想:9里面有几个9?18里面呢?27里面呢?
你能按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这样读一读吗?
这一竖排数字,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3、探究新知。
媒体出示:(出示10个方格的图片)这里面有几个空格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媒体再出示:(出示一排五角星图)一排有几颗五角星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教师板书:1个9,比10少1,就是9。)。
(板书:2个9,比20少2,就是18。)。
师:刚才我们一排五角星就是一个9和10比,比10少1,是9;
二排五角星就是2个9和20比,比20少2,是18。
(逐步出示五角星图)。
三排五角星和几十比呢?少几?是多少?
四排、五排呢„„你也能这样比一比、填一填吗?
生:填写课本,汇报交流。(学生填对了,用点头来表示)。
4、编记口诀。
师:一个9是多少?你能编出乘法口诀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九得九。
提问:一九表示什么意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
师:2个9相加是18,乘法口诀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二九十八。
提问:二九表示什么意思?十八表示什么意思?
生:(编写口诀并把口诀填在书本第83页上,填写后汇报交流。)。
提问: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同桌先说说,再交流。
师:你能根据这些规律背出9的乘法口诀吗?我们闭起眼睛来试着背一背,背不出来的可以睁开眼睛偷偷看一看。(学生背口诀)。
师:刚才你在背9的乘法口诀的时候,觉得哪句口诀最好记?
师:哪句最难记呢?我们想什么办法把它记住呢?现在你能根据这些好方法把9的乘法口诀记住了吗?(学生记口诀)。
师:现在老师来看看你9的乘法口诀是不是记得很熟练?(师生对口令,用桌对口令,男女生比赛对口令)。
师:记忆9的乘法口诀,还有一个好办法,这个好办法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指导学生手指记忆法。
5、练习应用。
(1)、你知道一句9的乘法口诀能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媒体出示例题,完成试一试,想想做做2,生填写课本。)。
(2)、算一算。
(3)、小朋友你去过超市买东西吗?今天老师带你去一个特殊的超市好吗?“9元超市”(媒体出示),9元超市是什么意思呢?你想买什么?买几件一共要付多少钱?(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我买几件什么,一共多少元。)。
6、总结拓展。
师:有关9的知识很多,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和9有关的知识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9是个特殊的数字吗?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十八
1、能够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并制作成乘法口诀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课件。
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你还能说出哪些呢?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对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
(出示课题)。
探究一。
师:请你心里默背乘法口诀,填写乘法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们在填写的时候想的是哪些口诀,能够写下来吗?
探究二。
师:空格里还缺哪些口诀,请你把他补完整。
生: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五七三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三八二十四。
五九四十五。
师:你是怎样补出来的?
生回答:根据上下左右推算出来的。
师: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
生回答。
口诀排列的`有规律。
很多口诀都重复了。
小结:红色标出的正好分割出了上下重复的两组乘法口诀。
探究三。
师:很多口诀都是重复出现的,那我们能不能整理一下,使口诀表变得简单些呢?
生:表格从斜线开始,成对称,所以可以省略一半。
师:在这张表中藏着很多小秘密,你们能不能把小秘密都找到呢?
小组讨论。
生回答。
练习一。
师:请你说说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练习二。
生:三七二十一。
师:请你说说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生:3×7=217×3=21。
生:五九四十五。
5×9=459×5=45。
生:六八四十八。
6×8=488×6=48。
练习三。
师:请你说说你的思路。
生回答。
师:当遇到除法算式,要怎样思考呢?
生回答。
小结:做除法算式填空时,要用乘法口诀来思考。
练习四。
师:根据老师说出的口诀的前半句,把口诀说完整。
生抢答。
师:请你和同桌玩一玩。
生交流。
练习五。
师:哪一组来开小火车?
生回答。
课堂小结。
通过找规律,我们能更容易地记住乘法口诀表。
课后习题。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十九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2×43×45×2。
2×55×35×13×3。
4×41×54×5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1、出示练习九第5题主题图。
说说你能看到了什么?(三个小朋友买糖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
(1)说说你是怎样相的?你能写出算式吗?
4×3=123×5=155×2=10。
(2)假如你去买,你想买什么?买多少?要花多少钱?
2、出示第6题主题图。
(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
(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练习九第2、3、4题。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二十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并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口算卡片,小黑板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小明家今天中午来了客人,吃饭时该怎样来放筷子呢?
(二)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1。谁来说说怎么来放筷子。
引导学生知道“一双”就是2根筷子。
2。画一画
3。填一填
填好得数后,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整理2的乘法算式,
4。尝试编出有关2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新知
1.用一句口诀来算2道算式。
2.在表中,把1,2,5—9分别与2相乘,将得到的数画上圈。
3.算一算
4.游戏
一个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4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8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2的乘法口诀,同学们你们会用这些口诀进行计算了吗?
(五)板书设计
2的乘法口诀
1×2=2一二得二2×1=2
2×2=4二二得四2×2=4
2×3=6二三得六3×2=6
2×4=8二四得八4×2=8
2×5=10二五一十5×2=10
2×6=12二六十二6×2=12
2×7=14二七十四7×2=14
2×8=16二八十六8×2=16
2×9=18二九十八9×2=18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二十一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分析、比较中找出比较简明、方便的整理方法。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观察发现,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特征,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能力。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3)、开放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随堂练习。
五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篇二十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4.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并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学习完“9的乘法口诀”大家就都可以很容易地算出参加比赛的人数了。(板书:9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例题
1.铺垫练习
听说要举行龙舟比赛,小袋鼠与妈妈也赶来观看比赛,(课件出示)袋鼠妈妈一跳是10格,小袋鼠一跳是9格。
板书:几个9比几十少几
2、列算式 龙舟比赛开始了,这条船有9人,这是几个九?求1个9是多少怎么列式?1x9=9,9x1=9 又来了一条船,这是几个9?该怎么列式呢?对了就这样往下接着列,并把84页的算式补充完整。9的乘法口诀虽然没有学过,但可以用加法算出得数,我们也可以借助上面小袋鼠跳出的数据来算。
3、编口诀
根据刚才的计算你会编9的乘法口诀吗?试着编编,借助84的提示把口诀编完吧!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找规律
请同学们好好读读9的乘法口诀,边读边思考这些口诀有什么规律?
5、背诵口诀
找到了这些规律能帮助我们快速记住口诀,不信你就试着记一记。
9的乘法口诀其实很好记,每个人手上都有,我请一个小朋友到这来演示一下。(实物投影展示)
三、巩固练习
1、对口令:师生、生生
2、85页2题、86页5题
3、9元店
四、总结升华
时间过去的真快,铃声又要响起,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同学们开动脑筋,相互合作,编出了9的乘法口诀,而且还找到了很多好的记忆方法,我想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希望你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在生活中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69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