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专业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03:10:06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专业16篇)
时间:2023-11-05 03:10:06     小编:紫薇儿

教案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教案的编写需要适应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确保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一些教案模板,供您参考使用。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一

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初步学会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

1、导入。

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80%的人民生活在农村,农民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引入,再从改革开放后农村面貌的变化和农村儿童的生活乐趣等方面导入本单元的课题,引起学生们(尤其是城市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可以大致介绍一下冬瓜与南瓜,因为城市的儿童可能不太熟悉。

(2)学唱歌词,注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x.”和“xxx”,还应注意休止符,尤其是“0x”中的八分休止符。

要注意掌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叙述、亲切、明朗,速度要把握好,必要时还可以解释一下“瓜蔓”和“小英英”,并对一些字进行“整音”,如“拱”、“洒”等。

(3)学唱最后12小节歌谱,要求学生注意到歌谱中没有“4”“7”这两个音。

3、再次复习歌曲《冬瓜和南瓜》,并要求课下设计恰当的表演动作。

1、学生参与的程度与参与率。

2、能否初步学会歌曲《冬瓜和南瓜》,节奏、旋律、情绪正确。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二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一、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引入《对鲜花》。

二、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重点指导:“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2、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三

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初步学会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

1、 导入。

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80%的人民生活在农村,农民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引入,再从改革开放后农村面貌的变化和农村儿童的'生活乐趣等方面导入本单元的课题,引起学生们(尤其是城市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可以大致介绍一下冬瓜与南瓜,因为城市的儿童可能不太熟悉。

(2)学唱歌词,注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和“x x x”,还应注意休止符,尤其是“0x”中的八分休止符。

要注意掌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叙述、亲切、明朗,速度要把握好,必要时还可以解释一下“瓜蔓”和“小英英”,并对一些字进行“整音”,如“拱”、“洒”等。

(3) 学唱最后12小节歌谱,要求学生注意到歌谱中没有“4”“7”这两个音。

3、 再次复习歌曲《冬瓜和南瓜》,并要求课下设计恰当的表演动作。

1、学生参与的程度与参与率。

2、能否初步学会歌曲《冬瓜和南瓜》,节奏、旋律、情绪正确。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四

1、学唱歌曲《芦笛》。

2、用大鼓和小鼓为歌曲伴奏。

1、会唱歌曲《芦笛》,并能用自然而又轻快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2、了解轮唱这一演唱形式,轮唱要做到不追赶、和谐。

3、了解乐器大鼓和小鼓,并学会基本演奏方法

1、唱好附点八点音符。

2、轮唱时声音和谐、节奏整齐。

多媒体、录音机、大鼓、小鼓、竹笛、课本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二四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二四拍的歌曲:《芦笛》

芦笛是一种吹管乐器,是用一种芦草做成的。形状和竹笛差不多。芦笛是人类最早的吹管乐器,制作比较粗糙、随意。不象竹笛这么精致。现在一般作为孩子们的玩具。的风景名胜桂林芦笛岩就因为那里生长特别适合做芦笛的芦草而得名。好,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

(看歌曲的视频。)

2、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轻快、活泼)这就是二四拍歌曲的特点,特别适合行进时演唱,所以也叫进行曲。好,下面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出示歌谱《芦笛》。)

(1)听老师按照歌曲的节奏读第一段歌词。(由于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出现较多,学生读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边划拍边按照歌曲的'节奏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学唱第一段歌词,重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可用跟唱法、听唱法)

(4)跟着老师学唱第二段歌词。(方法同上)老师可吹奏歌谱,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5)把一、二两段歌词连起来有感情地唱,边唱边打出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3、师:刚才我们唱这两段歌词时采用的是齐唱的方法,下面我们要增加点难度,用轮唱的方法来唱这首歌。什么叫轮唱呢?(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19页)同一个曲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规律先后进入的演唱形式。

(1)请一、二两大组先唱一小节,三四两大组后唱一小节。

(2)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两个声部一起结束?(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先唱的声部多唱一小节,就可以和后唱的声部一起结束。

(轮唱练习:可以小组和小组轮唱,男生和女生轮唱)

今天啊,老师就带来了两样乐器:大鼓和小鼓。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20页,让我们参考一下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5、出示歌曲的伴奏谱。(谱略)

(1)请学生一起分别练习大鼓和小鼓的节奏。

(2)请一、二两大组模仿大鼓的节奏,三、四两组模仿小鼓的节奏。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演奏大鼓,两们小朋友上台演奏小鼓的节奏,其余小朋友齐唱歌曲一、二两段。(分批表演)

6、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芦笛》,知道了这是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还学到了一个音乐知识“轮唱”:就是同一个曲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规律先后进入的演唱形式。我们还认识了打击乐器大鼓和小鼓,并且掌握了它们的基本演奏姿势。我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啊!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歌曲的第三段,并且要求背唱这首歌。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五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版本《母亲教我的歌》的对比欣赏,了解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对于歌曲情感表现的作用。

通过对歌曲的速度、歌词等进行改编,自创作品并演唱。

教学方法:对比、探究

教具:cd、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教案# 导语:"大家知道老师学吉他所学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吗?——《真的爱你》,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下这首歌曲。"

2、教师表演后提问:"老师刚刚唱的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学生:……

教师明确: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3、教师:"是的,《真的爱你》是黄家驹生前写给母亲的歌,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想写一首歌给自己的母亲是对母亲感恩的表达。黄家驹虽然已经英年早逝,但他这首歌还能一直陪伴他的母亲,还是让人感到欣慰的。

二、授新课

(一)学习歌曲《母亲教我的歌》

1、歌曲背景介绍

在1880年,捷克的作曲家德沃夏克也创作了一首写给自己母亲的歌。德沃夏克说,自己小的时候,母亲经常为他吟唱一些非常好听的波西米亚民歌。但现在德沃夏克自己有了孩子,不知该唱什么歌谣给他们,于是德沃夏克很自然地想到了母亲教她的歌谣,而这些的歌谣就成为了德沃夏克歌曲创作的素材。请大家翻到第一单元第二节《情感之声》的第一首作品。

2、学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

"我们先欣赏一下这首歌曲的意文、美声版;"

1)、教师教唱歌曲主题第一段歌谱(钢琴弹唱);

2)、跟老师钢琴和范唱学唱歌曲主题第一段;

3)、教师播放中文版《母亲教我的.歌》,学生跟唱歌曲主题第一段。

(二)、对比欣赏不同版本的《母亲教我的歌》

1、欣赏小提琴版的《母亲教我的歌》

师:"这段动人的旋律一直被音乐家们以不同的方式演绎,接下来我们欣赏由维也纳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版《母亲教我的歌》的主题部分。思考:歌曲的速度怎样?歌曲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用这个乐器对歌曲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

学生:……

教师明确:"中等(行板)速度,小提琴的音色接近歌唱版中人的声音,音色柔美,富有歌唱性、抒情性,营造了歌曲含蓄、深情、温馨而暗含忧郁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欣赏教师创编的摇滚版《母亲教我的歌》音频

1)、教师:"对于这段旋律老师也尝试了进行改编,加入了现代的摇滚元素,同学们想听听吗?在听的同时请思考,音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学生:……

教师明确:"速度变快了、主奏乐器由柔美抒情的小提琴音色变成了粗犷狂野的电吉他音色、表达的情感变得欢快、激情、热烈、奔放!"

2)、教师:"请大家给这个版本重新命一个名。"

学生:"《母亲带我去游乐场》、《母亲带我去长隆》……"

3、教师小结

1)复听小提琴版后教师小结:"快速度通常表现的音乐情绪——欢快、热烈、激昂……较慢速度通常表现的音乐情绪——深情、温馨、忧郁或者悲伤……在刚才听的两段音乐片段中,有快慢两首作品,音色也不一样。其中小提琴音色柔美抒情、含蓄典雅、细腻集中、忧郁神秘,接近人声的特点。因此这样的速度和音色最适合表现原作者希望表达的含蓄、深情、温馨而暗含忧郁的思念之情。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六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听赏法、引导法。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演示文稿、flash画面、磁带。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苗族)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鼓励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知道的乐器)。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个别交流)。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听……。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

这首苗族歌曲给你带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声音尖高……)。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多媒体展示)。那么之前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音乐和刚刚听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类似吗?(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乐曲。

9、多媒体播放: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五、小结。

1、课件出示“笛子”:同学们听过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吗?

2、请欣赏: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它的伴奏音乐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倾听和观赏哟!(学生听赏)。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段时,应根据音乐的情绪进行划分,比如:欢快热烈的情绪用你喜欢的颜色画一个图形来表示,抒情的情绪用另一种颜色来表现,这样,学生就会很轻松的分出段来。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法国号》

2、音乐知识:法国号、四三拍。

教学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曲,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的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重点难点:

1、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四三拍的律动变化。

2、了解有关圆号——法国号的知识。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学生踏着圆号吹奏的乐曲进入教室。

2、请学生从《小乐队》中唱到的五种乐器的图片中试着找出所听的乐器。

3、教师简介圆号也称法国号。导入歌曲《法国号》。

1、《法国号》的范唱录音。

2、学唱歌曲,并让学生寻找歌曲创作的规律。教师分句教唱,注意乐句间的完整性。

3、启发、提示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4、待歌曲演唱熟练后,加入教材第26页所示范的律动,边唱边做律动。

1、请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声势,表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2、以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律动形式加入到自己的演唱中。

教师就学生自制小乐器进行提示,并提出要求。可参照教材中的示范,指定各组所需完成的乐器制作;更可鼓励学生自己创造出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乐器类型。还可指定学生准备下节课上需完成自制乐器的材料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条件,特别是教学时间自主选择此项教学的要求和难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简单的舞蹈律动,配合歌曲《法国号》背唱。

2、学习用口风琴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3、展示自制的小乐器或随堂自制简单的小乐器。

教学目标:

1、通过背唱、做律动等活动,做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使学生顺利掌握伴奏部分的音型节奏。

2、通过学生使用自制乐器为同学的`演唱伴奏,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协作、配合的能力。

3、通过学习表现三拍子律动的简单舞蹈,进一步巩固对四三拍的认识与感受,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重点难点:

1、学生用自制的简单乐器为演唱歌曲伴奏,并从中体会创造与合作的乐趣,以及培养学生关注不同质地、不同器形的乐器会有不同的音乐变化这一问题。

2、表现三拍子律动的简单舞蹈,注意协调性。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1、学生共同复习背唱《法国号》这首歌曲。

2、学生自己边唱边加表现四三拍强弱变化的声势,注意对比明显。

3、学习简单的舞蹈律动,加深对四三拍节拍的感受与体验。

(1)教师完整示范。

(2)教师分解示范,学生模仿。

(3)播放歌曲《法国号》的录音,学生自己做舞蹈律动。

1、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制的打击乐,并做简单评价。并按乐器类型分组站立(皮质类、散响类、木质类、金属类以及有音高变化的和能发出特殊音响的)。

2、教师请全班同学分别为两声部,分别用各自的小乐器表现两种节奏型,并相互配合。

(1)3/4 x o o | (建议用皮质类、金属类)

(2)3/4 o x x | (建议用木质类、散响类、有音高变化的乐器)。

特殊音响的乐器根据其发音特点,由教师现场决定其分类。

3、待学生配合默契,即可加入《法国号》的演唱。

4、教师示范用口风琴或自制的乐器演奏(保证学生的安全)为学生的演唱伴奏。并请学生辨别伴奏的节奏是(1)(2)的哪一种节奏型。

5、学生学习用口风琴或自制的乐器演奏伴奏部分(根据学生能力可降低难度,每人只演奏一种音型,甚至是按节奏演奏一个音,但难度在于相互的配合。此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神情专注、相互合作的能力)。

6、学生分为两部分,相互为同学的演唱伴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合唱曲《小乐队》。

2、识并初步熟悉《小乐队》中唱到的除圆号以外的四件乐器的外形及音色。

教学目标:

1、通过集体欣赏和分组试唱、听辨各声部的旋律等方法,感受合唱曲《小乐队》的变换无穷的结构能力。

2、学生通过配合欣赏《小乐队》进行自制打击乐伴奏及舞蹈律动的编创,起到既培养学生的创造、参与性意识,又巩固、提高单元教学目标之目的。

3、继续熟悉另四件乐器的外形及音色。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关注不同质地、不同器型的乐器会有不同的音乐变化这一问题。

2、认识并记住另外四件西洋乐器的名称、音色及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完整听赏《小乐队》,请学生找出歌曲中唱到的乐器的名称,并与图形或事物相对应。

2、分别简介另四件乐器的外形及音色。

1、分组熟悉《小乐队》各声部的旋律,教师做补充讲解。

2、各组用自制打击乐为其演唱的声部配1—2小节的固定节奏音型的伴奏。

3、教师按任意顺序演奏一遍各声部主题,学生以组为单位迅速做出反应并配上子编的伴奏。

4、各组就反应的速度、编配、演奏等情况相互做简单的评价。

5、完整欣赏《小乐队》的演唱录音,听出歌唱的顺序。

6、各组编创简单的表现四三节奏规律的舞蹈或律动(最好能表现自己对声部所唱乐器的音色的理解与感受)。

7、跟随《小乐队》的演唱录音,各组用字编的舞蹈、律动表现声部演唱的顺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紫竹调》

2、复习本单元所有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讲解及参与性听辨,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星空》这首乐曲。

2、通过多种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决心。同时达到再次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能听辨出演奏主题的乐器音色。

2、知道三件领奏乐器的名称,并能区别出中西乐队的合奏音色。

3、继续培养学生专注欣赏、用心表现音乐的习惯和能力。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有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好朋友,同学们看一下,你认识它们吗?

1、教师出示三件民乐器的图片,请学生试着说出他们的名字。如回答不上来,再出示三个名称供学生选择。

2、请学生听《紫竹调》中三件乐器的独奏片段(任意顺序),请学生试着说出是哪件乐器在演奏,并在教师的提示下模仿出该乐器的演奏姿态。

3、请学生听一段西洋管弦乐队的合奏片段及《紫竹调》的合奏部分,并能正确区分他们即可。

1、教师介绍有关《紫竹调》的相关知识。

2、听演唱版的《紫竹调》,可尝试模唱前两句,以感受地方风格。

3、听赏全曲,记录出演奏的顺序依次为:乐队合奏——笛子领奏——琵琶领奏——二胡领奏——乐队全奏。

4、再听全曲,学生分别代表三个乐器,模仿进入演奏的顺序。

5、学生分组用不同材质的打击乐器,随音乐的感觉分别为一种乐器的领奏段落做即兴伴奏。比比看哪组同学的演奏与乐曲配合的最贴切。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八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

课前准备:电影《刘三姐》片断。

1、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看看影片中人们在做什么?

2、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

3、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对歌形式的歌曲,名字叫《对鲜花》(出示课题)。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1、“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2、“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

3、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1、创编歌词

师提示:“什么开花在水里”这个问题谁有和歌曲不一样的答案?

生:荷花、水仙花……

师生接唱:用学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3、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九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1、听录音《小瓜棚》,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2、教师结合图片、幻灯片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么。

这是一段歌谣。可以按课本上的节奏读,可以编创歌谣的节奏,还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表情、动作。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编创,然后各组表演自己编创的不同节奏的歌谣。歌谣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表现孩子们走近又走远。

通过聆听乐曲,让学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并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十

2、歌表演《童年的回忆》。

3、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忆》,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歌曲《摇啊摇》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一)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

2、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板书:快慢。

难点解决》1、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2、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

引出“中速”并板书。

3、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

(三)听辨练习:用lu模唱356三个音。

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

355356。

533663。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十一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听赏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演示文稿、flash画面、磁带。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苗族)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鼓励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知道的乐器)。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个别交流)。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听……。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

这首苗族歌曲给你带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声音尖高……)。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多媒体展示)。那么之前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音乐和刚刚听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类似吗?(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乐曲。

9、多媒体播放: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五、小结。

1、课件出示“笛子”:同学们听过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吗?

2、请欣赏: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它的伴奏音乐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倾听和观赏哟!(学生听赏)。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段时,应根据音乐的情绪进行划分,比如:欢快热烈的情绪用你喜欢的颜色画一个图形来表示,抒情的情绪用另一种颜色来表现,这样,学生就会很轻松的分出段来。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师生活动: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

1、范唱(师范唱)。

2、接龙游戏(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学生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4、指导纠正。重点指导:说的部分切忌大声喊叫;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晰,突出快乐宝贝的得意心情;第16小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5、巩固新授。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能感受到《杜鹃圆舞曲》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标志区分不同乐段。

2、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

3、能参加并学会演唱二部轮唱《两只老虎》。

课时安排: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杜鹃圆舞曲》及学唱歌曲《春来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感受3/4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欢快、愉悦的情感,并大胆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

1、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2、用欢快、愉悦的情感演唱《春来了》。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挂图、卡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寻找春天”——听赏《杜鹃圆舞曲》。

1、导入。

(1)律动:学生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旋律高兴地走进教室。

2、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一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一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说一说:

(1)启发学生:“大家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情景?”

(2)说一说小杜鹃唱歌的情景。

学一学:用不同的节奏学一学小杜鹃不同的叫声。

唱一唱:用小杜鹃“布谷”的叫声摸唱第一段音乐主题。

3、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二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二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中听出小杜鹃在做什么?

(3)听音乐想象。

说一说:

(1)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2)鼓励学生把想象到的情景说出来。

跳一跳:随着音乐,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讲一讲:

(1)介绍圆舞曲的特点。(3/4拍,圆舞曲)。

(2)学小杜鹃跳圆舞曲。(两个人手拉手跳,全班围成圈)。

4、完整听赏《杜鹃圆舞曲》。

(1)聆听《杜鹃圆舞曲》,用摆图形谱的方法来辨别两段音乐主题,并摆出结构图:

a.听到第一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

b.听到第二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长方形)。

c.听到第三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

(2)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在表示两段相同音乐主题的图形上填颜色,并说出理由。

(3)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二、“歌唱春天”——学唱《春来了》。

1、导入师:小杜鹃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2、听:听赏《春来了》。

3、说:(1)想象春天的情景。

(2)看到春天有什么感想?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唱:

(1)摸唱音名(用laluha……模唱歌曲旋律)。要求:用轻快、活泼的声音随旋律模唱。

(2)唱歌词。

(3)演唱《春来了》。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课后记:学生已掌握圆舞曲的特点,在歌唱《春来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二部轮唱《两只老虎》,并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戏。

教学重点:学习二部轮唱(奏)法。

教学难点:声部之间的对应与和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琴、钢琴。

教学过程:

一、定向学生听《动物之歌》边律动边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导入情景。

二、导学。

1、情景导入师:踏着欢快的乐曲,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动物们都来欢迎我们。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出来欢迎我们的是谁呢?(播放多媒体课件)。

(1)观看森林动物,聆听动物的叫声或脚步声,并进行模仿。

老虎的吼声:2/4x-||恐龙的脚步声:2/4x-:||。

小鸡的叫声:2/4xxxx:||。

(3)用上面的节奏,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节奏卡农。师:突然,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让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播放课件)画面:由暗变亮,太阳慢慢升起来,各种动物从睡梦中苏醒,两只老虎从背景中慢慢推出,并播放歌曲《两只老虎》。

师:发生了什么怪事?

生:来了一只没有耳朵和一只没有尾巴的老虎。

师:会唱这首歌吗?

2、熟悉歌曲。

(1)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体会小老虎的动作,用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学生用口琴吹奏全曲。

三、掌握。

1、学习二部轮唱(奏)。

(1)两个声部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两只老虎在森林里玩起了赛跑的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俩是怎样跑得?

生:一前一后追着跑(先后出发,先后到达)。

师: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赛跑,有点像我们节奏练习中的哪种形式?

生:“森林之声”的节奏练习(卡农)。

学生分成两组,按节奏念《两只老虎》歌词做卡农练习。

师:你们能不能用歌声把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由组长组织讨论,分别用演唱吹奏口琴的形式把老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

(2)两个声部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第一次跑完了,没尾巴的老虎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请你们仔细观察第二次比赛与第一次比赛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

师:为什么没耳朵的老虎要返回去陪没尾巴的老虎?

生:没耳朵的老虎看到比自己小的没尾巴的老虎落在后面,返回去安慰、鼓励它。

2、模仿与活动。

由一位学生选择演唱或吹口琴模仿没耳朵的老虎是怎样跑得。(最后两小节进行反复)。

全班分成两部分,用歌声或吹奏口琴进行模仿,第一组反复最后两小节后,两组同时结束。

学生把老虎第一次赛跑和第二次赛跑的情形连起来,模仿一至两次。

四、创作与表现。

1、创编歌词。

师:两只老虎跑累了,想歇一会儿。森林里有跑来了几只小动物,你们瞧瞧谁来了?

生:四只小松鼠。

把《两只老虎》换成《四只松鼠》,学生创编歌词,并进行即兴表演。

2、表现。

学生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戏。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模仿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形式进行游戏;另一组模仿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形式进行游戏。然后两组互换轮唱形式,再做一遍游戏。学生边唱边做,当唱到最后一拍时,做山洞的同学双手迅速放下,被卡在中间的同学要求表演一个节目。

五、尾声。

(播放课件)。

画面:由亮变暗,小老虎和其它动物渐渐远去,消失在夜幕中,并播放歌曲《两只老虎》。

师:小老虎要回家了,让我们用歌声送它们回家吧。

学生边边唱《两只老虎》边走出教室。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快乐的dore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remi。

导学: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re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re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re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re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re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导学: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自我评价。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re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导学:

一、跳房子游戏;复习音符doremi。

二、听赏歌曲《多来咪》。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lasi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多来咪》。

1、教师讲解《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

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制作头饰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

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

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五、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十五

感悟音乐与情感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学唱曲谱.

1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1、能分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并根据图片划分段落.

能够主动搜集表达不同情感的歌曲向同学介绍。

1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同走进这节音乐课,今天的主题是情感之声。

设问:人类的情感有哪些?

母爱、友情、爱情等。

1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2对比小提琴版探究找出作品的异同?

讨论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组织评论乐曲再重复时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母亲教我的歌》师:在亲情之中,

有一个人的爱最为伟大,从我们出生之时就时刻萦绕在我们身边。没错,那就是母爱。

母亲把她所有的爱与奉献都慷慨地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这种情是每个人都为之动容的。

同学们能说出几首歌词母亲的歌吗?(《烛光里的妈妈》《母亲》《我的好妈妈》等等)。

在捷克,有一位非常优秀的作曲家,他叫德沃夏克。他从小非常喜爱音乐,但是家庭穷困加之父亲的反对,小德沃夏克总是在母亲的掩护下偷偷的学习音乐,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当德沃夏克长大成人,母亲也离他而去。于是他便创作了这首《母亲教我的歌》,用它来寄托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之情。

1、欣赏《母亲教我的歌》和小提琴曲《母亲教我的歌》感受两首不同风格的作品。

2、对比讨论:这两首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小提琴的音色缠绵哀伤,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对比声乐曲的带歌词演唱,更似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3.学唱歌曲的旋律,体味歌曲的情感特征。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善于表达人类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在漫漫人生路中,音乐以其独有的方式抒发着人类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做有心人去感受人类中不同的情感.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篇十六

一、学期教学目的:

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音乐与人、与社会、与民族、与大自然的联系,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学期教学任务:

a)加强实践与创造。

b)加强综合与渗透。

c)加强识谱知识的学习。

d)学会1―10课歌曲,能够表演。

三、教学重点:

a)歌曲的学唱。

b)创编能力的培养。

c)识谱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难点:

a)创编能力的培养。

b)识谱知识的学习。

五、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

六、教学效果检验方式:

1、分组测试2、个别测试3、课堂表现4、提问。

5、期末测试。

七、教学活动开展方式:

1、课堂教学2、游戏类型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6614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