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的整合,注重知识点的串联和扩展。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看看下面这些教案的亮点和创新之处,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一
1、帮小兔拔萝卜(课件出示)。
先请学生完成计算,在小组内相互检查。
然后,课件显示拔萝卜的收获,使学生体尝成功的快乐。
2、帮小动物检查对错。
3、设计活动(练习四第3题)。
(1)请学生欣赏广场上花卉图案(出示广场一角画面),接着引出布置学校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起解决提出的问题。
(2)自主设计图案,并解决问题。
(可以独立解决,也可以2~3人结合。)。
完成设计后,全班交流。
4、猜数谜。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二
出示例14782023=。
师:除数由一位变成了两位数,仍然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你们还会做吗?
2.教学例14。
(1)学生试算例14782023=。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教师在下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尝试做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的商是多少?为什么?被除数十位上的商是4,已经没有余数,为什么还要在个位上商0?(将问题写在小黑板上.)。
(3)小组讨论,充分发表各种见解.。
因为782023商的首位在被除数的百位上,商应该是三位数,所以应该是340.。
注意:教师要强调这个0不能丢,并用红色粉笔描一描这个末尾0.。
(4)对比练习。
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十位上的余数1表示一个十,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余数则表示是10.。
提问:商的末尾不添0行吗?为什么?
教师提问:比较两道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口述:相同点都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
不同点前一道没余数,而后一道有余数.。
3.反馈练习.。
918054=577854=374931=。
全课小结。
随堂练习。
1.笔算.。
2.判断.。
(1)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也就有几个0.()。
(2)被除数的末尾有0时,得出的商末尾可能有0.()。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错在哪儿,讲清理由.)。
布置作业。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三
720036=910013=64016=96024=。
在口算过程中说一说5201324048910013是怎么想的?
2.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四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围棋吗?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教师展示三种计算的方法。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五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六
1、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内交流。每位学生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展示探索成果的机会。
请小组推荐代表,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
(1)谈话。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用除法竖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再现422的笔算过程。
3、试一试。
放手让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
(1)师: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该怎样解决呢?再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告诉学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全班交流。
(3)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七
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进行板书记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
5、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我们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
6、教学一般写法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
说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
练习:360÷9421÷7。
7、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估计商是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让学生独立进行笔算。
8、组织交流让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板演讲解、评价。
(1)306除以3,当用0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样算?(强调被除数中间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6移下来继续除。
9、总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1)。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八
进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克服相近内容的互相干扰,能正确估算并计算、验算。
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一、基本练习。
1、p13.3。
出示第一组题,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指名口答。
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口算时有什么区别?
出示第二组题,同桌互相交流进行口算。
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
2、p13.1。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说出商是几位数。
再要求计算。
集体反馈。
小结。
3、计算并验算。
536÷4321÷3872÷3。
学生分组完成,集体评讲。
讨论三题在计算时的不同。
小结。
4、p13.5。
引导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明确要求谁拍的最快,谁拍得最慢必须要知道每人每分钟拍球的个数。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交流反馈。
二、课堂练习。
1、口答。
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商末尾有0的。
563÷4303÷5426÷6912÷3。
259÷6856÷8700÷5214÷7。
2、拓展题。
3、填上合适的数。
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数=(),除数=()。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九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2400÷6250÷5420÷6。
2700÷9140÷7120÷6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口答:
(1)450除以9得多少?
(2)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
上节课我们根据这幅图提供的信息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进行了解答。数学小精灵看大家学得很起劲,他也想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
2.出示例2的问题。
大家看,小精灵提的是什么问题?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引导分析问题。
(1)请大家单独读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124÷3。
(2)这个问题和我们以前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有没有这个词在计算的要求上有什么区别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课题:除法的估算。
2.引导学生探讨估算的方法。
(1)根据以前学习过的有关估算的知识,你会估算124÷3吗?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
(2)生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估算的过程。
(3)谁来总结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对除法进行估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取被除数的近似数;除以除数;算出结果。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教材“做一做”。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
(3)列式。
(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5)集体交流。
2.教材“做一做”。
(1)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3.教材练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估算过程。
4.教材练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
五、小结:
你对除法的估算有什么想法?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十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本年级组提出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研究而设计的。设计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各种方法融入了教学当中。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交替变换,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的发挥。
另外,我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素质教育,一方面注重各学科间的渗透和联系,另一方面注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练习为依托,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巩固练习,把本年级的研究结果——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孕育其中,本节课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针对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了一些有趣味、有时代科气息的练习,但实际并没有改变知识内容和结构。下面我对本节课知识点做了简单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先是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开始的,然后是接近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接着是由浅入深的学习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安排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铺垫,又是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计算打好基础。在这节课中学生在巩固练习的同时,我把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培养计算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加强口算、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等方法融入整个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计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使学生初步理解提高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体会成功的快乐。
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2、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地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从素质教育着眼点来看,要贯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使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去学。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谈话激趣、回忆交流、讨论归纳、强化练习等教学方法,循循诱导,让学生在比赛、游戏、练习、合作中自主学习,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知识?想一想。学生可能会根据教材说学习新知。是啊,从课本的内容看这节我们要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法,但是老师想让大家看看最近几次的作业,拿几本错多的作业给学生看看但是老师想问问:这几天我们学的知识,你们都熟练了吗?作业得怎么样?(可以拿几本错多的作业给学生看看)引导学生说一些学生还不太懂,应该再练习。……那就巩固复习一下,使我们计算能力再有所提高,计算的准确度也能提高一些,可以吗?师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觉得我们是有必要上这节课,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发挥)。
(二)回忆交流,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1、回忆交流。
师:好,那回忆一下,我们这几天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师:对,这段时间我们就是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那每天学习都一样吗?……。
请学生想一想都学了哪几种情况的乘法,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学生在全班上说一说。
2、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师:你会计算这几种乘法题吗?你能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吗?小组内互相说说,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师据学生汇报板书计算方法。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虽然有些还说不完整,但已有一些进步了。
师生一起来说算法,并理解算理。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算一算。
(这里这样安排同桌、及小组合作是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使学生体会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初步合作的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然后师生一起说使算法进一步明确,算理更加清淅。)。
(三)、强化练习。
1、口算铺垫(开火车)。
6×4=3×8=7×5=9×4+6=。
2×8+7=3×6+4=8×8+7=4×2+3=。
1582632787。
×4×5×7×6。
1252476。
×7×4×8。
7428388。
集体评价。
师:同学们当医生好当吗?当医生应该怎样才能帮病人查出病来?
师:那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哪些地方?学生说师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要细心,不能马虎,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里设计从口算到笔算再纠错的有梯度练习,并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是为了学生积极地巩固和扎实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能稳步提高,同时也渗透一些科学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科的联系。)。
1、师:刚才又是比赛,又是当医生,一定有点累了,那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
那我们怎么摘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然后请学生上来摘,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摘?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课堂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乐中轻轻松松学知识,培养能力这正是我们这节课的追求。)。
……。
小黑板出示: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钟,绕地球9周,需要多少分钟?
先让学生说说从上面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能先估算一下,再独立解答。
(这里设计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问题,一方面是多位数乘一位数应用拓展,因为计算教学如果只重视计算技能的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只有把计算教学至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是有用的,是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会更感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国家的一些大事,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这节课我们又练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你觉得比以前算得快了吗?算得准了吗?你认为怎样才能算又对又快呢?你还哪些收获?(这样设计学生自己来谈收获,是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十一
第三课时练习一(1)练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页。教学目标: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练习重点:1、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解法2、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难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解法笔算和验算教学内容一、基本题练习1、做p5(1)。口算题。直接写得数。(看那一小组做得最快)选择几题,说说是怎样算的。2、做p5(2)前两题。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叫一位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3、做p5(3)先算一算,填一填,再比一比。提问:哪个组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多?从这张表中,你还能看出什么?先独立解决,再进行交流。4、做p5(4)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场景图,图中的隐含条件是每2个小朋友用一张课桌。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说说解题思路。5、做p5(5)提问: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三辆车的座位?二、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三、课堂作业:p5(2)剩下两题。四、课后作业(黑板上)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84÷4=77÷7=93÷3=66÷3=2、48位学生去看电影,有4排座位,每排应该做多少人?五、教学后记: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十二
例6、例7,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1、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小黑板、投影片。
8×3=242×9=187×6=42。
学生口答。思考:乘法里的积到除法里是什么数?
提出:从这里看出,在相应的乘、除法算式里,乘法里的积就是除法里的被除数。
18÷3=48÷2=。
6×3=24×2=。
(1)学生口答。
(2)让学生看每组算式。
想一想: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结论。
说明验算除法的方法。(出示小黑板:验算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
(1)这道题大家会算吗?请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同时指名1人板演)。
(2)要检查算出的商47对不对,应该怎样验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竖式×6,一起算出得数282。
根据验算的结果,除法算得对不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强调看乘法的结果是不是等于原来的被除数。等于被除数,就说明除法做对了)。
横式上的得数应该写多少?(板书横式得数,并强调在验算正确之后,要写除法里的商)。
(1)做“练一练”前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要求验算。
(2)集体订正。先看除法计算,再提问学生是怎样验算的,检查验算过程。
(3)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你知道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要怎样验算吗?
说明如果题里要求验算,就要在练习本上列竖式验算;题里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己在草稿纸上自觉验算。
(1)除法计算除了像上面的题正好除尽外,有时候还会有余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先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出示小黑板: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数)下面看例7,学习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2)出示例7。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思考:这道题商是几,余数是几?根据上面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你能验算吗?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验算。
(4)谁再说一下,例7和例6的验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做“练一练”后一题。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每组一题。
集体订正。重点看是怎样算的,再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谁再来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要怎样验算?
1、做练习十二第1题前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二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习十二第1题后4题,第4题。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十三
第二课时除法的验算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页。教学目标:1、学习一位数除整十数除法的两种验算方法;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重点: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两种验算的算理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商品的画片,做游戏:这里有3元一块蛋糕,请同学们来想一想,做一做;1、买这样的一块蛋糕要多少钱?买两块呢?2、如果我有12元钱?能买多少块?27元钱能买多少块?你是怎么想的?3、36元可以买多少块?二、新课学习1、一起讨论:怎么样证明36÷3=12是正确的呢?12×3=362、试一试:这些除法算得对吗?9÷3=363÷3=2194÷2=473、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65÷3=21(块)……2(元)想一想:你能验算吗?21×3+2=65(元)你是怎么想的?三、巩固练习:1、与同座位同学合作,互相验算。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3、一边说一边做第一4、5两题。四、教学后记: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十四
1、通过观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掌握商中间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出示)。
说一说。
1、02=05=40=。
2、判断下列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二、引导学生学习列5(导)。
04=?(想;4乘几等于0?)。
1、08=07=02=。
板书:0除以任何都得0。
2、讨论:00=?
0除以任何。
不是0的数。
都得0。(指导生读)。
三、学生自主学习(学)。
1、自学例6,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小组合作探究。
如何列竖式计算?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习成果。
2082=。
(1)提问。
20xx的商是几位数?(三位数)。
(2)小组展示竖式。
提问:被除数十位的0除以2商几?为什么?
向学生介绍简便写法。
4、小组合作解决例6第(2)题。
小红买两套世界名著,每套花多少钱?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2162=。
列出竖式。
提问: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怎么办?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师作小结。
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占位。
五、课堂检测(练)。
1、教材的第24页做一做。
2、练习五的第1、3题。
于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导入部分,导入部分的知识对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比较多,首先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练得比较少;其次是对0除以任何不是0得数都得0讲解时太啰嗦,以至于浪费掉一些练的时间;最后就是对学生书写竖式的顺序没注意到他们是否书写正确。我觉得我现在要立即改正的地方是要关注学生的学、练的过程,即使发现学生不足之处,纠正他们,当然在讲课方面,我会慢慢学习如何给学生讲明白、透彻,同时又不显得复杂。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十五
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一、听算。
二、估算比赛: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三、笔算比赛。
四、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估算?板书估算列式。
3、教师小结。
五、总结。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十六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6÷3=2。
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笔算除法教案篇十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每次除后必须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55。
497。
2406。
484。
455。
2807。
2、板演。
说一说,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6页例2.
(1)动手分一分,每分钟有几捆。
(2)尝试解答。
(3)质疑。当第一步502除完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十位上的数不能被2除尽)。
(4)说一说,在竖式中怎样计算。
(5)图式结合。
(6)学生第二次试商,边做边说计算过程,强调最大能商几个十。
2、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的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第二排的四道题。
(1)板书在黑板上。
(2)读题。
(3)独立完成,请四名同学板演。
(4)集体订正。
(5)教师把巡视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加以分析、纠正。
2、病题门诊。
3、游戏。教材第16页做一做。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3题。
(1)出示题。
(2)理解题意。
(3)根据题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尝试解答。
(5)交流解题思路。
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4题。
(1)出示题。
(2)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3)明确这是一道两问应用题,两个问题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4)叙述解题思路。
(5)独立在本上完成。
(6)集体订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60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