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心得体会篇一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作战参谋石原莞尔和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的秘密策划下,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铁轨,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20xx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后,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此次事变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整整88年,但是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我们应勿忘国耻,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自此,中华民族开启长达20xx年的浴血奋战。大半个中国被践踏,3500多万同胞伤亡。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曾经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自强,自强!“九一八”事变88周年,勿忘国耻,捍卫和平!
“九一八”事变主要内容: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20xx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的故事简介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立即袭击了北大营火药库,守护火药库的众多中国士兵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着装,便被射杀、屠戮。
驻北大营王以哲旅数逾万人,装备齐整,素有东北军模范旅之称,由于忍辱执行不抵抗的命令,却被日军铁路守备队第二大队500人一举将营地攻占,王旅仓惶溃退。进而日寇铁蹄踏进沈阳,日军第二十九联队仿佛进入无人之境,所有中国警察、宪兵都被缴械。
东北当局及辽宁省设于沈阳的党、政、军、财、教育等机关,兵工厂,飞机场,银行等全被侵占。辽宁省长臧式毅被俘,东北边防军代理司令、参谋长荣臻等微服逃走。日军攻占沈阳后,大肆抢掠公私财物。
据不完全统计,仅官方财产损失就达18亿元以上,损失飞机262架,各种炮3091门,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万余支。日军在攻占沈阳的当天,还攻占了安奉、南满两铁路沿线的长春、营口、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抚顺等20余座城市,略地千余里。
日军又继续扩大占领区,仅一星期,就侵占了辽、吉两省。
防空警报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沈阳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当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庄严的残历碑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巨大苦难;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天际,宣示着这个民族的铮铮誓言。“九一八”,中国人民永不忘记。
88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20xx年的侵华战争。野蛮战火从松花江畔烧到五指山下,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战争罪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历史昭昭,军国主义的暴行早已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警示后人。
“九一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事变爆发当夜,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拒不执行“不抵抗政策”,打响了反抗侵略的第一枪。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抗日宣言,很快派出杨靖宇、赵尚志等骨干深入东北领导武装抗日斗争。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20xx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转折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九一八”,重温抗战历史,意义尤为重要。这是提醒人们勿忘国耻,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是警示人们居安思危、朝乾夕惕,盛世更要警钟长鸣;是缅怀和告慰先烈,忠魂当笑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回望来路,苦难铸就辉煌;展望前途,光明引领未来。踏上新征程,无论过往取得多大成绩,都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都需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使“中国号”巨轮驶向灿烂的明天。
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心得体会篇二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今天,面对第79个“九一八”,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国运。走进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再三的莫过于“国运”二字。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一串串“难”字勾画出的国难图,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人心支撑,而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发展。77年前,我国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面对现实,倍感发展之急迫,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先忧后乐、进亦忧退亦忧,等等。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坐落”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图强,而图强又必须先进。如今,我国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国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这是个大醒、大幸。然而,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还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因此,面对77年后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须臾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史路迢迢,多有一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惟有人人不怠,才有举国不怠;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心得体会篇三
庄严的残历碑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巨大苦难;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天际,宣示着这个民族的铮铮誓言。“九一八”,中国人民永不忘记。
88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20xx年的侵华战争。野蛮战火从松花江畔烧到五指山下,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战争罪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历史昭昭,军国主义的暴行早已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警示后人。
“九一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事变爆发当夜,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拒不执行“不抵抗政策”,打响了反抗侵略的第一枪。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抗日宣言,很快派出杨靖宇、赵尚志等骨干深入东北领导武装抗日斗争。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20xx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转折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九一八”,重温抗战历史,意义尤为重要。这是提醒人们勿忘国耻,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是警示人们居安思危、朝乾夕惕,盛世更要警钟长鸣;是缅怀和告慰先烈,忠魂当笑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回望来路,苦难铸就辉煌;展望前途,光明引领未来。踏上新征程,无论过往取得多大成绩,都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都需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使“中国号”巨轮驶向灿烂的明天。
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心得体会篇四
九月十八日十时,天空中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足足响了20分钟,这天是我们的国耻日。此刻,我们就翻开这中国历史上最沉重的一页。
1931年9月18日清晨,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犯沈阳,短短四个月内,长春,锦州,哈尔滨等各大城市,在蒋介石的一声“不许抵抗”中相继沦陷。美丽的东北三省和三千万勤劳的人民就这样简单地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甘愿做日寇的奴隶。东北沦陷后不久,各地区的抗日武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等无数抗日民族英雄。东北人民在的水深火热后,经过浴血奋战,最后把日本人赶回了老家。
但是此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竟数次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其国内少数右翼分子,千方百计美化日本侵华这一铁的历史事实,这引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警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不能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不能忘记这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的一道疤痕。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铭记在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1931年9月18日,是中国最耻辱的一天。当天,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武装进攻,之后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武装侵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为了重温历史,我们这天观看的“九一八事件事迹”,让我感触很深。
本片介绍了“九一八”纪念馆收集的资料图片。一幅幅图片让人看了心惊肉跳、毛骨悚然。有一幅图片展示的是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残害中国人民。还有一幅是日军屠杀中国人民,并把人头挂在电线杆上示众。看着这些图片,我的心在流血,在颤抖。透过解说,我还明白了日本帝国主义很早就有侵吞中国的野心,他们制造许多伪证,说中国侵犯了日本人的利益,并向中国挑衅,无能的清政府竟签定了丧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帝国主义还不罢休,出兵侵占中国的领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进攻北大营。国民党军队7000余人听从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惨遭失败,只用了20天左右时光,华北沦陷,日本人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长白山上焚烧的尸骨、713遗留下来的实验室,都是不可抹去的历史罪证。他们毁我家园、辱我民族,掠夺去的是大批奇珍异宝留下的却是死尸遍地、血迹斑斑。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反抗,不屈的中国人民共产党联合抗日,虽然共产党的武器没有日本先进,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但是共产党员曾说过一句话“竹签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杨靖宇、赵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凭着这种意志、气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最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重温历史,我们才明白这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铸造出来的,如果不好好学习,又怎能对得起先烈们呢!“九一八”事件也让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建设出强大的、富绕的国家才不能让历史的杯具重演。这部影片更赋予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2019九一八事变88周年有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在这种事关民族大义,与百姓生死攸关,国土主权是否丧失,所谓的政府,所谓的蒋委员长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何等的屈辱,何等的不可思议,悲惨,不由的让人感叹那些死于1931年9月18日的中国同胞们,无论是不得已听命的中国东北军还是毫无反抗之力的普通百姓,是多么的令人惋惜,闻者生同悲。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我们人民的党,在危险、困难面前永远站在人民的前面。在九一八事变中,工作在沈阳的中国共产党员所表现的为人民负责的行动对的起人民,对得起“共产党员”这四个大字。从中我更加由衷的敬佩我们的共产党,更加坚定自我的信念。
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心得体会篇五
21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多事之秋,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几位伟人在南昌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自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它指引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它也将是我心中不灭的火种。在系团组织的号召下,我系的党员和优秀团员以及部分领导一起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的感慨很深。
每天,在绿色军营中都会传出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一句句简短的口号,正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每一名军人自从入伍开始,就不再是家里娇着宠着的“小少爷”了,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为祖国和人民奋斗一生!他们开始了从毛毛虫到蝴蝶的蜕变,他们会变成一名真正的军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你们或许都见到过军人在阅兵场上的飒爽英姿,但你们知道军人在训练场上的苦吗?严冬里,地面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人们都冻的穿着厚厚的棉袄,把自己包在里面,但是,这些橄榄绿们,他们不穿上衣,光着膀子,咬着牙在雪地里匍匐前进,在上面训练着;特种兵会在泥水里摸爬滚打,还不时有长官拿着水龙头直接把水冲向他们,这些对于他们来水都是家常便饭…我没有看到他们退缩、流泪,反而他们在被泥水染黑了的脸上露出了一排排洁白的牙齿,他们是那样乐观,这就是他们特有的素质!
他们舍己为人,他们舍青春洒汗水,他们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安全。国旗在护卫队战士的眼中是重于生命的。战士彭凯有一次经过北京的一家百货商店,看到商店屋顶上的国旗破了一角,他马上找到商店老板,向老板讲国旗知识,说得老板心服口服,马上换了一面新国旗。国旗护卫队战士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这一切!
身上的那抹橄榄绿,让多少人天生就对军人产生了崇拜之心,踏着正步时的英姿,让多少人为之瞩目远望。庄严、肃穆、铿锵有力的口号、整齐划一的动作,给人留下的是一种完美感觉。
在这里,让我们为21世纪最可爱的人敬礼!
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心得体会篇六
“九一八”事变如今已过去整整92年,这些血与泪的日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也不敢忘。这段历史需要我们铭记,牢记国耻,奋进正当时。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应当从苦难中汲取智慧,从耻辱中迸发力量,勇做新时代的奋楫者、实干者、奉献者。
铭记“九一八”,勇做“迎战西风而不怯,身披严霜而愈丽”的奋楫者。自近代以来,自强的革命先辈在新思想文化激荡下不断找寻救国之法,在动荡年代肩负着觉醒中国的重任,令人感叹。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残暴的侵略者,英勇顽强的中华儿女没有低头。无数革命先烈,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指引着我们奋勇前行。新时代的我们,也许不需要肩负觉醒中国的重任,不需要戎装上战场。只要锲而不舍地做好自己手头每一件事,只要怀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博大胸怀,我们就是这个时代中摆脱了冷气的、意气风发的新青年。从李大钊、陈独秀到张桂梅、黄文秀,他们都有百炼成钢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勇气,时刻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青年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为目标,不断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
铭记“九一八”,善做“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实干者。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才能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工作,不偷浮生半日闲,不负青春好年华,时刻保持满电状态、拧紧责任螺丝。要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绝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着眼于小事,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的目标,计划好今天要完成的事情,让每一个小目标、短安排的成绩,都成为成功路上的阶梯和里程碑。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切实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
铭记“九一八”,争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奉献者。从南湖红船的奋楫扬帆到新时代新起点的乘风破浪;从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之势到新时代的点点星芒;从艰苦抗战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红楼到红船,从延安到北京,历史书上的匆匆几笔便是这些少年们的一生。他们的青春里,都是血色的爱国故事。他们从不言说爱国,但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次行动都是爱国。“虽千万人吾往矣”。青年干部要学习革命先烈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要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守得住本心、耐得住清贫,尽好应尽的本分,做出应有贡献,跑好自己的“这一棒”,于平凡处见光辉。
忆往昔,峥嵘岁月,苦难铸就辉煌;看未来,前程灿烂,无往而不胜。在铭记历史中奋勇前行,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无悔青春华章,在接续奋斗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才是对“九一八”最好的纪念。
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心得体会篇七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最多的就是“勿忘历史,警钟长鸣”,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学校也会每年的今天进行防空警报鸣放3分钟,以警示勿忘国耻。
有人说现和平时世界的主旋律,往事如烟,过去了就让他过去吧。可是可是纵观这几年“精日”的表演,先有侮辱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孟某,后有厦大“精日”女研究生事件。凡此种.种,都在警示着我们:前尘往事并不如烟!
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嘹亮的入党誓词时常想在我耳边想起“我志愿加入共产党……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死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铮铮铁骨夏明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诺言,永鲜血换来了现在的和平。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永葆入党初心。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殷切寄语。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需党员干部铭记当初举拳宣誓时的心灵的颤动,不断加强学习,用行动践行入党誓词,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真正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不断加长坚守初心的续航里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们抬头,便能仰望没有硝烟的蓝天,周围不会响起突然的枪声,只因我们身处和平国度,我们的身后,是强大的祖国,战争虽已远去,但历史不能忘记,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们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心得体会篇八
2023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纪念日。“九一八”是被鲜血染红的历史,是被苦难磨砺的岁月,长达14年的侵华战火制造了不可胜数的人间惨剧,恶行不容忘却,历史必须铭记。屈辱与苦难是精神的丰厚滋养,我们铭记历史要擎举奋斗旗帜,缅怀英雄当永筑精神丰碑,凝聚砥砺奋进的力量。
爱国情怀锻造“硬脊梁”。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冲杀在前,日夜奋战、顽强拼搏,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不可被践踏的尊严,不可被侵犯的热土是他们的爱国意志。酷刑下面色不改的赵一曼,拼斗疆场虎胆雄威的赵尚志,腹中为草根、信仰为梁柱的杨靖宇,无数英雄儿女用血和汗筑起坚实的长城。英雄儿女的怒吼散发凛然气概,在壮烈的战斗中,那忘记生死的信念、决战到底的信念、同战仇敌的信念饱含着对国家的深情,充满了顽强不屈的力量,奏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铿锵之音,不畏艰难险阻,他们抱定“正义必胜”的决心,以铮铮铁骨与敌战,以爱国热情筑起精神高地。在今天,我们要涵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抱负,在回望历史中激发家国情怀,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将爱国情怀融入具体实践中,将报国之志融入奋斗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团结奋斗画好“同心圆”。回望历史,心痛与泪水交织,感动与震撼相汇。国土的沦陷、人民的蒙难、家园的破碎让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寸寸皆为血泪,风口浪尖情势危急,1941年的潘家峪,全村1700多人,就有1230人被杀、33户全家灭绝,一个村的生灵涂炭写下罄竹难书的恶行,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日军狰狞的面目,是日军血腥的手段,是日军企图侵占中华疆土的狼子野心。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葬送于敌人之手,战火所到之处满目疮痍,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家庭破碎支离,多少血泪洒向大地。中华民族不会屈服于日军的铁蹄之下,中华儿女不会屈服于敌人的屠刀之下,面对日军的侵占掠夺,中华儿女把力量聚在一起,以团结的力量锻出斗争之钢、除敌之刃,不断反击、绝不后退,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开创胜利。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当自强,在回望历史中汲取斗争力量,以奋勇拼搏的姿态不懈斗争,在攻坚克难中创造新辉煌。
继往开来书写“新篇章”。历史是沉重的、悲壮的,未来是美好的、可期的。屈辱的历史是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的雄浑力量,战火熄灭、硝烟散尽,但心中的奋斗之火要继续燎原,我们追逐伟大梦想的脚步要赓续前行。在抗日战争中,无数浴血奋战的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投身战斗,以生命勇赴使命,以战斗换取光明,以斗争拼搏未来,以尊严彰显正义,我们回望这段悲愤交加的历史,崇敬英雄的正义与英名,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竭力奋斗的力量,从英雄的伟大事迹中厚积奋发进取的底气。我们要将对历史事件的所感、对历史精神的感佩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在耻辱中迸发出“屹立不倒”的力量,在崇敬中激发出“一往无前”的力量,让力量与力量交汇,让英雄之志引领前行,做事业发展的探索者,做国家建设的奋进者,做伟大梦想的先行者,在继往开来的奋斗中续写新篇章。
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心得体会篇九
今天,防空警报再度响彻云霄,“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在久久地中华儿女心中萦绕。“9.18”是国家的耻辱日,也是中华民族觉醒之日,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从这一天开始,四万万中华儿女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惧牺牲,顽强抗敌,终于赶跑侵略者,赢得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胜利。“九一八”,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对现实与未来的冷静思考,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究生田佳良被开除党籍退学获国人一片好评。但是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也要时刻警醒藩邦的文化侵蚀。
从戚继光抗倭,到甲午海战,再到全面抗战爆发,无一不是中华儿女用不朽之躯铸就起的血肉长城抵御住侵略。然而,在电视屏幕上,却无脑地出现“手撕鬼子”、“子弹拐弯”、“肉包子雷”……,抗日战争的胜利如砍瓜切菜般简单。抗日神剧,满足了有些人“爱国”热情一时的虚荣感,却篡改了历史,改变了下一代对抗日战争的认知,更伤害的是抗日老兵的感情。抗日战争是革命前辈战场上同侵华日军真刀真枪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夺得胜利的。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国家已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社会主义新时代。但是,莫要好了伤疤便忘了痛,“2018-雷霆”行动破获百余起台湾间谍案表明,维护国家安全,并不只是党和人民解放军的责任,也是第一个国人都应肩负使命。面对__份子钱色诱惑,务必要坚守信念,保守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安全,既是宪法义务,也是法律底线,国家安全面前,利字当头,心存侥幸,必将酿成大祸。
在和平年代,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生存法则。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承担起历史责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规范自身的言行做起,将这份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54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