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画自己教案(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14:50:04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优质15篇)
时间:2023-11-04 14:50:04     小编:曼珠

教案是教学中的一种整体规划和组织活动的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教案范例,希望能够给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考。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一

1、学会本课的七个生字及两个新偏旁“”,会认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从小刻苦锻炼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及学会本课的生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朗读法、表演法。

两课时。

挂图、生字卡片、头饰、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进行听说训练。

老师讲述《自己去吧》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听清楚故事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

听完故事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讲了哪两种小动物的什么事和它主要在谁的帮助下成功的?

板书课题。

二、质疑。

读了课题,也听了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鹰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鹰去看山那边美丽的风景?)。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语气。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把本课要学会的七个生字用“。”划出,用“—”划出本课要求认识的'九个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以“开火车”的游戏检查字音。

5、自由朗读课文,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四、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一段有几句话?都讲了什么?(共有三句话:前两句是小鸭和鸭妈妈的对话,第三句是写小鸭学会了游泳。)。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向妈妈提出请求时用的是什么语气,妈妈的回答又是什么语气。指名两人读对话。

(3)演示课件: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4)四人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先读后讨论:鸭妈妈说水不深,实际上是说水很浅,凭小鸭现在的能力完全可以游过去,游泳不会成问题。这是鸭妈妈在鼓励小鸭,对自己要有信心,刻苦锻炼自己,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5)学生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小鸭说话很有礼貌,是恳求、商量的语气。鸭妈妈说话的语气是亲切、充满了对小鸭的信任感,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成功。)学生进行评议后,再请一组进行表演。

(6)看图,再读句子,体会鸭妈妈为什么要小鸭自己去游泳?(因为鸭妈妈要小鸭学本领,以便将来小鸭能独立生活。它对孩子充满了希望、信任感,让孩子自己去实践。)。

(7)小鸭接受了妈妈的教导,结果怎样?

演示课件: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鸭经过不断的努力,时间不长,就学会了游泳这项本领。)。

(8)练习用“学会了”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有几句话?都讲了什么?(共有三句话:前两句是小鹰和鹰妈妈的对话,第三句是写小鹰学会了飞翔。)。

(2)指名读对话,体会意思。

(3)演示课件: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

(4)四人小组讨论,鹰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先读后讨论:这是鹰妈妈在鼓励孩子,你有这个能力自己飞过去。妈妈相信你。)。

(5)学生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要求读出语气;师生进行评议后,再请同学加动作进行表演。)。

(6)看图,再读句子,体会鹰妈妈为什么要小鹰自己去山那边看风景?(给孩子实践的机会,相信孩子能行)。

(7)小鹰接受了妈妈的教导,结果怎样?(演示课件:小鹰学会了飞翔。)。

3、练习朗读、背诵全文。

(1)全文分角色朗读,评选最佳者。

(2)看图试背全文。

五、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自己不会的就要去学,不能事事依赖父母,只要自己认认真真地去学,什么本领都能学到手,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检查朗读、背诵。

1、在鸭妈妈、鹰妈妈的教导下,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学会了飞翔。它们该多高兴呀!你能读出、背出它们这种高兴的心情来吗?自己练一练。

2、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棒。指名读,其他学生点评。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课件,玩“摘苹果”游戏。)。

2、开火车组词。

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利用偏旁、熟字、笔顺等方法识记字型,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识记方法。)。

4、学生尝试学会这些生字。(四人小组讨论:你会哪个字,这个字怎么写,笔顺怎样,怎样写才漂亮,学习哪些字有困难,大家商量一下,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来。)。

5、请小老师讲解生字,老师总结,范写。

“自”:注意与“字”区别,这是两个同音字,从用法、字型上加以区别。一个是自己的“自”,一个是生字的“字”。注意不要把“自”写成“白”字。

“己”:注意第三笔不封口。

“学”:上面是“学字头”,下面是“子”

“几”:注意与“儿”字区别。

“风”:半包围结构,共四笔,注意第二笔,“”(横折斜钩)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会”:这个字有什么方法记住?“云上飞人就是会字”。注意第五笔是撇折,不要写成竖折。

6、学生跟电脑课件书空生字,然后描红,练习书写,老师巡堂辅导。

7、作业讲评。

小鸭游泳。

小鹰飞翔。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生活的本领。

二、教学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头饰。生字卡。小剪纸。

五、教学过程:

(一)轻松准备。

教师出示自己的剪纸,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本领,可以是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可以是一种技能或本领,并且要说出来是怎么学会的。

(二)质疑,引入课题。

(三)读中感悟第一段。

1、播放动画,看完后说说都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己平时都有哪些学习生字的方法?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初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标出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教,说说用什么方法自学什么字或教同桌什么字。

4、出示识字小游戏:小鸭在水底看到什么字?请大声来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一段。指名读,生当小老师来评价。再读,师指导。(联系学生实际指导朗读,读出小鸭缺乏自信,想要妈妈陪,不知道行不行的商量口气;妈妈了解环境,知道水不深,让小鸭自己游泳的鼓励语气。范读,生齐读。

6、情境想象练习:想象小鸭刚下水时心里怎么想?开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学会游泳后心里怎样想,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生在组内边读边想边表演)。分角色朗读。

7、口语练习:

(二)自读自学自悟第二段。

1、看动画,想象鹰妈妈会对小鹰说什么?

2、提出自学要求,(用生字卡学习生字、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自学结果。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五)整体领悟,拓展练习。

1、播放全文动画,想想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为什么要这样读?

2、指名读,评议。

3、同桌互相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出示提示语,试背课文。

5、演一演。分组在班上创造性地表演课本剧,共同评议。

6、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学会了飞翔,你学了这一课,学会了什么?(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收获和体会,让生明白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独立对成长的重要性。)。

7、轻松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六)创意作业:

你自己想做什么?征求爸爸妈妈意见,然后尝试着自己做一做,别忘了要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在教学中我抓住新课标要求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1、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对汉字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运用恰当的鼓励、引导、评价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产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利用多种方式来识字、记字。引导学生结合字理来记字,运用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构字特点来记字;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记字;生活中识字。如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识字小窍门就很好。

2、巧妙创设故事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中我为孩子创造丰富的问题情景,创设故事情境,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学习。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童话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创设故事情境,学生与文本对话。

3、教育是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收获肯定和赞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非常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使用的评价性语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4、语文教学中,“读”非常重要,以读代讲,以读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于是,我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让他们爱读、会读,从而常读。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读的机会、空间和时间。在反复的朗读中,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唤发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态度上产生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这节课老师凭借多种形式的读,充满诗意的语言,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赋予了小诗生命力,唤起了学生主动读书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

儿童喜爱看动画片,更喜爱动画片中的形象,把《动画城》作为欣赏与评述的内容,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并从中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

教材提供了《哪吒闹海》、《米老鼠》、《机器猫》、《大闹天宫》和《蓝猫淘气三千问》等中外著名的动画形象。这些动画形象造型生动、色彩夸张、个性突出,易于激发起学生欣赏和评述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动画形象的造型和色彩的美感,了解卡通人物造型常用的夸张法和拟人法。从而唤起同学们的美好情感体验,并能够把自己对于动画形象的感受和认识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述出来,与他人交流和共享。这些是“欣赏・评述”类型课的基本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注意把握,使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动画形象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的提高。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体验其形象美感,感受其夸张与拟人的造型方法。

2.能够用简短的评价语言大胆描述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

3.培养学生对“欣赏・评述”类型课的学习兴趣。

4.通过动画形象和故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行和美好情感的教育。

教学准备。

收集与动画片相关的资料,如经典动画形象的图片、动画片中音乐的介绍、形象创作的趣闻、动画效果形成的科学知识等;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布置教室。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热启动。

学生在节奏由舒缓逐渐加快的木鱼声中,进入教室就座,然后音乐声戛然而止,使学生为之一振,形成即将上课的概念,整理自己的思绪,做上课前最后的心理准备。

二、欣赏分析。

老师:“哪位同学认识老师刚才打击的乐器?”

“这种乐器一般会在什么地方使用?”

“由什么样的人使用?”

师生共同欣赏动画片《三个和尚》。

老师:“这部动画片的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在形象上有什么特点?”

“这部动画片没有一句对白,主人公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都是用音乐来表现的,你能听出这是谁吗?”

播放动画片音乐片段,学生由乐器的不同和节奏的'变化来判断。

(板胡代表的是小和尚;坠胡代表的是瘦和尚;北方的管子代表的是胖和尚。这三种都是民族乐器。)。

老师:“动画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播放相应的音乐片段,加强学生的理解。

(三种乐器轮流演奏,好像三个和尚在对话――没水吃时,三样乐器“叽叽喳喳”的奏个不停,尾部还拖着一个幽默的长音,表示三个人生气极了,争吵不休;寺庙着火时,三种乐器此起彼伏,抑扬和谐,表示三个人齐心协力扑灭火灾时的忙碌情景。)。

老师:“为什么会产生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呢?”

学生思索、讨论。

三、戏剧游戏。

学生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尝试用戏剧游戏的形式再现动画片《三个和尚》的情节。

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合理的情节、动作、对话、节奏、唱词等,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四、布置任务。

提醒学生收集整理自己喜欢的动画朋友的资料,练习讲解、描述,准备下一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第二课时。

一、猜一猜。

老师播放一段动画片中的音乐或对白。

老师:“谁来猜一猜,这是哪部动画片中的片断?”

请同学们广泛的发言。

二、说一说。

老师:“那位同学知道一些关于这部动画片的情况,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自主发言,介绍有关这部动画片的一些情况。

在学生发言告一段落后,教师进行系统地总结。

(前面两个教学环节可以重复进行多次,以期达到最佳。

的教学目的。)。

三、换一换看一看。

老师:“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别人,大家都会多一个朋友。”

“同学们愿意有更多的朋友吗?那就把你的动画朋友介绍给别的同学吧!”

学生之间交换所收集的自己喜欢的动画朋友的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画朋友的情况,邀请别的同学和自己一起观看动画片,关心动画朋友们。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四

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四个字。认识新偏旁。

正确、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下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认字和练习朗读。

从读中领悟小鸭子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小鸭子、小鹰贴图、头饰、课文插图、教学课件。

2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天气多好啊,老师为大家带来两位朋友陪大家一起学习,它们是(出示小鸭和小鹰的图片)。

老师先与它们打个招呼,咦,它们也有悄悄话要跟我说(师故作神秘样),嘘,我来听听(把图贴在耳边)噢,原来它们说不要我带,要自己到教室里来。

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师把图贴在黑板上。

二、板书课题。

14自己去吧。

读题,注意自读平舌,吧是轻声。

三、师:打开书111面,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自己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字宝宝作上记号,自己叫它们3遍。

五、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

2、开火车读。

3、重点指导读准您、深、那、景的音。

4、识记字形。

出示识记生字袋,每个袋外写有识记方法。(如加减偏旁识字袋、换偏旁字袋、猜谜语识字袋、编儿歌识字袋等。)学生采用自己好记的方法记生字。

5、去掉拼音读生字。

六、师:让我们把生字朋友放到课文中去,看你还会不会读。指名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指两人读,正音。

1、抓住“您”字,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2、指导有感情朗读时。

教师语言:“小鸭子”你是不是很想去游泳呢?

可我怎么觉得你不是很想去游泳。

还有哪些“小鸭子”想去游泳?

出示小鸭子的动态课件(没声音)用配音的手法,读出小鸭子很想去游泳的心情。

教师夸奖语言(嘎嘎嘎,小鸭子在夸你读得好呢!)。

3、生读小鸭子的话,师顺势回答:“好啊,我很愿意带你去游泳。”课件演示鸭xx的话,指名读,师板书:自己去吧师语言:啊,让小鸭子自己去游泳,这鸭xx的心太狠了,一点也不爱自己的孩子,要是淹死了怎么办呢?你们说呢?生争辩,说出不同见解,体会鸭xx的苦心。师语言:谢谢你们,现在我知道怎么当妈妈了,鸭妈妈也谢谢你们对它的理解,读鸭xx的话,指导读,问平时你妈妈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读出亲切,鼓励的语气。指名读,配音,师语言:鸭xx的想法真好,想让小鸭独立学会游泳的本领,请同学们再鼓励小鸭一次,再齐读吧!

5、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1段,师生合作读,师语言:读得棒,有兴趣演一演吗?想象小鸭子会怎样学,学会心情怎样,对妈妈说什么?带头饰分角色表演,指名上台表演。

八、小鹰听了小鸭的故事,也等不及了,想学会飞翔,刚才第1段是老师带大家学的,你们准备怎们学习第2段,你觉得老师会怎么说(自己学吧)你们真是老师的小知心,那就自己学一学小鹰学飞翔的故事,学时注意,要象第1段学习时样,弄清小鹰怎么说,妈妈怎么回答,结果怎样。

九、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说,分角色读,表演。

十、师语言:小鸭和小鹰它们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得真愉快,它们说想再次听听大家精彩的朗读,能满足它们的要求吗?齐读课文。

十一、小鸭说大家读得真好,我们也来夸夸它们吧。

十二、别的动物从小鸭和小鹰身上受到了启发,它们也学会了本领。

出示猴子自己学会了———。

小狗自己学会了———。

蜜蜂自己学会了—————。

我自己学会了————。

十三、自主作业。

1回家把今天学的故事向爸爸妈妈读一读,演一演。

2、做一做,自己学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下次给同学们介绍经验。

自己去游自己去飞自己去学。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五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懂得:要勇敢地锻炼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使学生懂得要勇敢地锻炼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懂得要勇敢地锻炼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森林里正在举行运动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老师这里有运动会的门票,要想得到门票必须把上节课的生字词组记住。

设计意图:拓宽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创设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把生字的复习融入其中,既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又增添了趣性。

让我们这节课再次走进21课,回到小猴小鸭小鹰的童年去看看吧!

同学们以后做人也要像老师写的中国字一样端端正正、诚实守信。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2、你想先学习哪种小动物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自主学习,解决提出的问题,并初步体会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喜悦。

三、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内涵。

(一)品读第一段。

1、师:小猴子到底想干什么?

(画出“妈妈,我要吃果子。”一句)。

谁愿意读这句话?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2、谁能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3、听了小猴的话,猴妈妈怎么说的?

(画出:“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

4、谁愿意做猴妈妈读读这句话?指名朗读。

5、听了你们读的,老师也忍不住要做一次猴妈妈了,谁来做我的宝宝呀?师生对读。

6、“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

板书:小猴学会了爬树。

7、小猴是怎样学会爬树的,小猴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他是怎么想的?如果小猴害怕困难了,猴妈妈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发表意见,理解自己亲自去做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猴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猴在猴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爬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8、同学们,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猴说吗?

9、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读第一段好吗?师生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举一反三,自主拓展(学生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2、指名读小鸭和妈妈、小鹰和妈妈的对话,要求读通顺、流利,读出恰当的语气。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六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4个字,认识新偏旁。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制作课件、准备头饰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在学习中领悟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懂得妈妈为什么要让小鸭、小鹰自己学习本领的道理。

一、导入

二、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朋友,他们也想学本领。(课件演示:小鸭、小鹰)想不想知道他们想学什么本领?(课件动画,并出示部分课文内容:小鸭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小鹰说:"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

三、自学这两句话

1、自由朗读,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和小伙伴交流。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随机指导生字:正音、记形)适时评议,指导朗读。

2、书写生字。

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这两句话。(任选一项)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

2、找学习小伙伴合作朗读。

3、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4、…………

六、汇报朗读、表演。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朋友,他们要学本领,还记得吗?(课件演示)

二、出示课文中的前两句话。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新课

1、提问:那么小鸭、小鹰有没有学会呢?

2、出示课文句子,读一读。

3、提问:

1)妈妈为什么要他们自己去?

2)你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学?会遇到什么困难?(任选一个说一说)交流。

4、指导朗读。

5、你们为什么读得那么高兴?

6、他们学会了本领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它们回怎么想?怎么说呢?妈妈又会怎么说呢?

7、了小鸭、小鹰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四、拓展(准备头饰)

1、选择一段课文进行背诵。

2、选择一段课文用讲故事的形式讲一讲。

3、小伙伴合作,把故事演一演。

五、交流,评议。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七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的循着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学生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抽读卡片。

(2)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八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先来猜两个谜语:

师:“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虾子,不湿花衫子。”

生:鸭子。

师:“飞得高,飞得低,扑到地上捉小鸡。”

生:老鹰。

教师出示小鸭和小鹰的图片:

2、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小鸭在湖里自由自在的游泳,小鹰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飞翔,你们猜猜它们是依靠谁学会了这些本领?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自己去吧。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朗读的节奏、语气。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把本课要学会的七个生字用“。”划出,用“―”划出本课要求认识的九个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认一认部分,教学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以“开火车”的游戏检查字音。

5、自由朗读课文,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6、师:读了课题,也听了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师:同学们真是爱思考的孩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理解课文,朗读背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请小朋友门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有几句话?都讲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指名回答。

提示:共有三句话:前两句是小鸭和鸭妈妈的对话,第三句是写小鸭学会了游泳。

(2)四人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

学生先读后讨论:鸭妈妈说水不深,实际上是说水很浅,凭小鸭现在的能力完全可以游过去,游泳不会成问题。这是鸭妈妈在鼓励小鸭,对自己要有信心,刻苦锻炼自己,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3)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向妈妈提出请求时用的是什么语气,妈妈的回答又是什么语气,自己练习读一读。

指名两人读对话,教师重点帮助理解:“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让学生体会到小鸭缺乏自信,想要妈妈陪它去游泳。因为小鸭不知道妈妈是否愿意陪自己去,因此读小鸭的话要用商量的口气。鸭妈妈没带小鸭去游泳,不是不爱它们的孩子,不关心它们的孩子,而是了解到周围的环境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危险,于是鼓励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赖父母,要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所以读妈妈说的话时,要强调“自己去”,并指导读出亲切、和蔼、鼓励的语气。

(4)同桌分角色朗读。

(5)学生找小伙伴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师巡视指导:小鸭说话要有礼貌,是恳求、商量的语气。鸭妈妈说话的语气是亲切、充满了对小鸭的信任感,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成功。

请一组同学进行表演。

(6)师:请小朋友看课文的插图,再读句子,体会鸭妈妈为什么要小鸭自己去游泳?

指名回答,如:小鸭学会了游泳以后,就可以自己去小溪里玩耍、捉鱼虾;当爸爸妈妈年老体弱的时候,还会捉鱼虾给爸爸妈妈吃。

师小结:因为鸭妈妈要小鸭学本领,以便将来小鸭能独立生活。它对孩子充满了希望、信任感,让孩子自己去实践。

(7)师:小鸭接受了妈妈的教导,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如:小鸭经过不断的努力,时间不长,就学会了游泳这项本领。

(8)练习用“学会了”说一句话。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

师:同学们,请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可以讨论,也可以朗读,或者表演。

学生分组学习第二段,教师巡视指导。

3、练习朗读、背诵全文。

(1)全文分角色。

朗读,评选最佳者。

(2)看图试背全文。

四、总结全文。

师:小朋友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谁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师小结:自己不会的就要去学,不能事事依赖父母,只要自己认认真真地去学,什么本领都能学到手,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五、自选作业。

1、演一演。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2、画一画。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鸭妈妈或鹰妈妈让小鸭、小鹰自己去学习本领的图画。

3、做一做。

回家后自己学会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亲爱的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己去吧》这篇课文,知道了在鸭妈妈、鹰妈妈的教导下,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学会了飞翔。它们该多高兴呀!你能读出、背出它们这种高兴的心情来吗?自己练一练。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巡视,纠正不良的读书姿势。

2、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棒。指名读,其他学生点评。

二、拓展延伸。

1、师:小朋友们,小鸭和小鹰通过自己勇敢的尝试,分别学会了游泳和飞翔,你们在生活中学会了做什么事情呢?你当时的心情如何?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说一说部分,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做的事情。

学生自由回答,如:书包自己背,问句自己收,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等。

2、师:大家说得真好,我发现大家在生活中都是勇敢的“小鸭”和“小鹰”。真是太了不起了!能干的“小鸭”和“小鹰”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好听的儿歌吧,这首儿歌的名字就叫《我自己干》。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念儿歌部分,学生随录音一起读儿歌。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妈妈夸我巧妞妞。

小花衣,小花裤,掉下两颗小豆豆。

红豆豆,绿豆豆,那是两颗小纽扣。

捡起来,捏在手,针线顺着扣眼走。

自己钉,自己缝,妈妈夸我巧妞妞。

学生自由读,齐读。

三、学习生字。

1、用生字卡检查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2、开火车组词。

3、师: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呢?

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识记方法。如:利用偏旁、熟字、笔顺等方法识记字形。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写一写部分,教师教学生字的书写,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教师重点指导:“自”:注意与“字”区别,这是两个同音字,从用法、字型上加以区别。一个是自己的“自”,一个是生字的“字”。注意不要把“自”写成“白”字。

“己”: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注意第三笔不封口。

“东”:第二笔撇折不能写成竖折,左右两点要对称。要与“车”进行比较,区分字形。

学生跟电脑课件书空生字,然后描红,练习书写,老师巡堂辅导。

4、作业讲评。

板书设计。

小鸭游泳。

小鹰飞翔。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九

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聆听音乐,听辨音乐力度。

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像片启发学生。

提示:这首木琴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麽特点?

3、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4、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小骑兵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5、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

三、结束部分

小结。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十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让一年级的学生能有初步的音高、节奏概念;唱歌时,不大声吼叫,能用美好的声音歌唱;通过训练,能做到从教室安静排队到音乐专用教室上课;能爱护音乐循环教材;能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感受音乐特点,理解音乐情绪。提高自身音乐艺术修养,热爱音乐、热爱学习、热爱生命!

1、学习歌唱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小学音乐教案一年级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习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1、统一学生的音色,美化学生的声音,能有感情地歌唱

2、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

1、 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 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 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十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8个生字,蓝、祖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诵读课文,理解字词

理解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课文录音带

2、词语卡片

3、实物投影

4、投影课文内容

5、帮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卡片

(一)、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

2、 板书课题:家

3、 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它(他)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

(二)、初读课文

1、 听后谈话,结合学习词语

2、 看图,指导说话

3、 自由读课文

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带着愉快的心情读。

4、 指名读,师正音

(三)、细读课文

1、 学习第一句

(1) 指名朗读

(3) 小组讨论

(4) 交流

(5)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6) 齐读

2、学习第二句

(1) 指名朗读

(3) 指导朗读

(4)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3、游戏:找家

4、练习背诵

5、发散思维练习

(1) 小朋友,除了刚才你们背的内容,想一想,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还是谁的家呢?

(2) 那么树林呢?对了,我们要保护树林,还要植树造林,让动物们有一个安乐的家。

(3) 小河里除了住着小鱼,还住着谁?你们想的真多!所以我们要保护小河,不能让脏水污染它!

(4) 那么泥土呢?说的真好!泥土太宝贵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地,让肥沃的土地上长出更多的庄稼,更多的水果,更多的蔬菜,更多的树林。小朋友们,请你们课后再仔细观察,去寻找更多的家。

(四)、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唱课文。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十二

1.认识七巧板,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形四边形。

2.利用七巧板拼摆平面图形并创造性地拼其他图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来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多问,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兴趣。他们表现欲强,好胜心也强,但自制力不强,且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过程往往依靠具体的表象,还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空间想象这类程序性比较弱的内容”比学习“计算这类程序性比较强的内容”更难,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时间,不同的人空间想象力差异巨大,而发展想象力的最好方法是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引导学生亲自去做。

1.教学重点:认识“七巧板”,能利用七巧板拼摆平面图形并创造性地拼摆其他图案。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1。

【导入】课前5分钟。

故事中的种田人、兔子、树利用七巧板拼图制作,让学生初步接触利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图案,并在故事中懂得妄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活动2。

【讲授】认识七巧板。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玩具“七巧板”。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中的种田人、兔子、树就是利用七巧板拼成的。(利用课间演示七巧板拼出种田人、兔子、树的过程)。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说一说,认一认。

师:七巧板真神奇,可以拼出这么有趣的图案。请观察七巧板,你有什么发现?它里面有哪些是学过的图形?藏着哪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取出七巧板里的平行四边形,看一看,摸一摸,它是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但是不像正方形正正方方。)。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真是善于动脑思考的孩子,那你能动动你的小手把七巧板里的图形分分类吗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有没有分法不一样的,学生大面反馈,师评价。

小结:七巧板里有7个图形,3种图形,正方形有1个,是5号;三角形有5个,分别是1、2、4、6、7号;平行四边形有1个,是3号。

【设计意图】: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来发现七巧板中图形的组成和每种图形的块数,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摆一摆,比一比。

师:“七巧板里面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三角形。”“我们一起把三角形从七巧板中请出来。摆一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结论:。

1号和2号三角形一样大,它俩最大。(验证,跟他一样的请举起来,它俩可以重叠。)。

4号和6号一样大,它俩最小。(验证不同方法,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

7号是中等的。

师:我们已经发现了七巧板的很多秘密,谁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现在把你的收获说给同桌听一听。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七巧板的特点,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并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不仅使旧知识得到复习,还使学生意识到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师:你们找到了七巧板的这么多秘密,真棒!那你们知道七巧板是谁发明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又称“智慧板”、“东方魔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工具,它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发明的一种桌子,可以根据吃饭的人数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4人拼成四边形,6人拼成六边形……有意思吧!后来,这种桌子演变成一种玩具,它十分好玩,人们叫它“七巧板”。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国外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设计意图】:

数学具有人文性,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来历,既实现了书本知识与人类文化历史沟通,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3。

【活动】拼摆七巧板。

师:我们中国人太了不起了,发明了这么好玩的七巧板。你们想不想玩七巧板?我们一起动手吧。

1.拼平面图形。

(1)拼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样拼的?都用到了那几块图形?还有不同的拼法吗?展示不同的拼法。

(2)拼三角形。

独立完成,展示不同的拼法。

(3)拼其他平行四边形。

你还能拼出其它我们学过的图行吗?展示不同的拼法。

【设计意图】:

利用七巧板拼摆平面图形是本课难点,我鼓励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不同的拼法,并尝试模仿别人的方法进行拼摆。这样的安排适合一年级孩子,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又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模仿拼图。

师:大家动手又动脑,用七巧板里的图形拼成了这么多我们学过的图形,真厉害!其实,七巧板除了可以拼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还能拼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呢。大家请看:

(1)欣赏用七巧板拼出的各种图案。

(2)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图案,照样子拼一拼。

(3)向同桌介绍你拼的图案,用了哪些图形拼成的。

【设计意图】:

由拼一拼学过的基本图形到模仿拼出美丽的图案,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再一次提高。

3.创意拼图。

(1)创造拼图。

要求:同桌合作,发挥你俩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一幅或两幅七巧板,拼摆出一幅作品。记得给你们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2)作品欣赏。

两位作者一同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

学生积极参与到拼摆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目的。将学生的各种拼法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活动4。

【活动】欣赏七巧板在生活中的应用(伴音乐)。

师:其实呀,七巧板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拼出这么多有趣的图形,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事物是用七巧板的原理设计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设计意图】: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坚持到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实属不易。在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我利用精美的课件,带他们欣赏七巧板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再次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活动5【活动】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活动五: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你开心吗?你想对七巧板说些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们还想玩七巧板吗?我也想,七巧板真神奇,只要你大胆尝试、动手创造,七巧板可以千变万化,带给我们一个奇妙的世界。最后,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小组四人合作,一起拼一个有趣的故事,下次上课接着展示。下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是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进一步体会到七巧板的神奇。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十三

学会整理花园,爱护花草树木,维护小花园。

学会整理花园。

清除杂草。

铁铲、簸箕、锄头、铁锹、扫帚等。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学校美丽的小花园,将校园装饰得绚丽多姿。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整理、维护小花园,是我们每一个小学和责任和义务。

二、学学做做

1、修理小路:需要将小路修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龟背形。

2、清除杂物和杂草。

3、摆放花木:

把开花的盆栽花卉摆放到供大家观赏的适宜地方;没有开花的盆栽花卉,应摆放在适宜它们生长的环境中。

三、想想练练

1、为什么要把花园里的小路整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龟背形?

2、了解花园里植物和名称。

图片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十四

51、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52、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53、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5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5、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

56、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

5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58、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

59、成功来自使我们成功的信念。

60、任何的限制,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61、突破心理障碍,才能超越自己。

62、不要嘲笑铁树。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

6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64、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65、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66、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这边的风光。

67、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68、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69、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70、成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71、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

72、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

73、用习惯跟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跟信心换取动力。

74、一个成功者只知抱定理想,向前行进。

75、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76、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7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78、一笔一画关乎成绩,一字一句决定人生。

79、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满足现在的成,窒息了未来。

80、人永远在追求快乐,永远在逃避痛苦。

81、好习惯成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82、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83、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84、生活充满了选择,而生活的态度是一切。

85、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

86、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7、不好的书告诉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

88、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的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

89、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90、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91、攻城不怕坚,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92、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93、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94、衡量人生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意义;而不是看其有多长。

9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96、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97、浪费时间是所有支出中最奢侈及最昂贵的。

98、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

99、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篇十五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吃惊,害怕。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

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4105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