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格警察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拥有一颗爱民、勤务、公正、廉洁、守纪的警察之心。在警察的工作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生死存亡,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担当,做到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服务民众、维护法纪,才能让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放心、信任和支持。
第二段:执法中遇到的困难
在警察工作中,执法难度大、工作压力大、风险高是常态。曾有一次我和同事在执勤时,遇到一起涉嫌贩毒的案件,当我们进入嫌疑人的窝点时,嫌疑人竟然拿出了一把枪指着我们。虽然此时我内心充满恐惧和惶恐,但我并没有退缩,我们果断采取了行动并最终将罪犯击毙。这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名警察的使命和信念,警察身上的那份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段:培养自己的警察心态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警察心态,这包括审时度势、稳定压力、冷静应对等方面。警察工作中会涉及到许多情况和案件,有时候需要我们瞬间判断,冷静应对;有时候需要我们长期蹲守,等待破案的突破口。这需要我们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我们掌握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第四段: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行动
一名合格的警察,必须按照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行动的原则进行工作。在日常的执勤和巡逻中,我们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依法治警,绝不能一时的心急和不顾后果,做出不当的行为。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履行好警察的职责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段:结论
在当今社会,警察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维持治安、打击犯罪,更是彰显社会公正、维护法制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每一名警察都要始终保持优秀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用心守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让整个社会更加美好。
合格警察心得体会篇二
伴随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轻快的踏入了××年,××公司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踏上新的征程,蓦然回首××已渐行渐远。在过去的一年里,工作中有苦有乐,偶尔有些许惆怅,但更多的是喜悦!功过倶全,不妨在此复述一二。
一、安全公司一贯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在这方面,每次开例会时一如既往及不厌其烦的宣贯,督促员工认真执行并达到行之有效的结果。杜绝了工伤类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天上班时着重加强设备的巡查检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安全系数及时排除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反复叮嘱员工遵守操作规程,杜绝事故发生。对于设备的故障总是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整条生产线正常运转并确保当日的生产进度。
三、检修××各转机有很多时候事故是突发性的,做到了不讲条件,随叫随到,稳定再走。今年7月空分进行了大检修,在此期间不计薪酬的,不辞辛劳的,忘我的工作,为空分设备提前运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学习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学习就意味着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意味着被淘汰,闲暇时努力地充实着自己,为即将到来的诸多挑战做着准备。
作为一名空分班长,一年来能自我严格要求,能自加压力,有忧患意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注重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模范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从迟到早退现象,加班加点,从不计较报酬,有奉献精神,在工作中善于与人共事,团结合作,分工不分家,能主动配合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工作,服从领导和组织的安排,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是,如何在部门和岗位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做的有欠缺,意识还不够强。××年收获的一年,是成长的一年,是已成为历史的一年。
××年的篇章已经打开,我会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为公司的发展献绵薄之力,争取成为更优秀更合格的xx员工。
合格警察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名警察,拥有一颗合格的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合格的警察心中充满了正义、责任和勇气,更加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挥出最好的效率和能力。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希望能够更好地履行我的职责和义务。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合格警察”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段:责任感
作为一名警察,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职责是保护人民的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只有当我们把这份责任融入到自己的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在我的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对群众的生命财产负责,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成绩和评价。
第三段:正义感
正义感是每个警察都必须具备的品质。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对真正的罪犯进行惩处,不能对无辜的人进行冤枉,要对公正和正义保持高度的敏感度。在处理案件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根据法律和规定来处理,并且要以真正的事实为基础,不进行任何的误判和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赢得公众的信任和信心,让人民更加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第四段:沟通能力
在我们的工作中,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我们才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让社会更加和谐和有序。在我的工作中,我时刻保持微笑和亲和,与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并且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工作。
第五段:勇气和决心
作为一名警察,我们必须具备勇气和决心。只有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我们才能体现我们的勇气。在工作中,有时我们会面对危险和压力,需要冷静和果断地做出决策。这时,我们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才能够在危机中保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第六段:总结
作为一名警察,我们需要具备责任感、正义感、沟通能力、勇气和决心等多种品质和素质。这些素质的积累和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和义务,让人民更加安心和满意。
合格警察心得体会篇四
作为一名警察,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执勤期间要始终保持警觉,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确保社会的安全与秩序。但除了基本职责外,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警察应该具备更多素质和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成为一名合格警察的要义和关键。
第二段: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警察,专业素质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掌握各种执法知识和技能,如法律法规、搜查技巧、调查方法等等。同时,我们还要具备冷静、果断的判断能力,以及出色的协调与沟通能力。这些专业素质是警察履行职责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在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工作中更为出色。
第三段: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除了专业素质,合格的警察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我们需要做到廉洁自律,严守纪律,绝不以权谋私。我们应该具备同理心和耐心,尊重每一个人的权益,无论是犯罪分子还是普通市民。此外,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秉持公正与正义,不偏不倚地处理每一起案件。只有遵循职业道德,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尊重。
第四段: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警察工作中,团队协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面对复杂的情况,我们需要与队友密切合作,协调行动,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我们要互相信任,相互支持,在工作中形成一个有力的整体。团队协作还包括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如消防、医疗等,共同为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五段:自我修炼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自我修炼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及时跟进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我们应该注重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张的工作环境。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压力。只有拥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总结:在我的警察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合格警察的重要要素。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自我修炼是构成合格警察的核心要素。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严守职业道德,与团队密切配合,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贡献。我将一直努力奋斗,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警察。
合格警察心得体会篇五
今年以来,党中央在号召全体党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中,倡导所有党员要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是一名合格党员的核心要素,是新时代党员党性的客观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对照自己的日常工作,我认识到,我们每个党员首先要自觉做到讲政治,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上要有进一步的提高和认识,下面谈谈我这次学习的体会:
一是在组织上讲政治。在组织内部,讲政治是对党员第一位的要求,政治上的明白是最大的明白,政治上的成熟是最好的成熟,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做一个明白人,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组织保持一致,坚持做到令行禁止,行令畅通,决不歪曲和变通。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同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进行斗争,做党的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方针路线的坚决执行者,政策原则的坚定维护者,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是在工作上讲政治。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程序、按规矩办事,该沟通沟通,该请示请示,该汇报汇报,不能随心所欲,乱了章法,要时刻保持工作上的主动性,努力做到雷厉风行,立说立行,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积极帮助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三是在生活上讲政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克敌制胜的法宝。生活中,不讲排场,不摆阔气,注意生活小节,衣着打扮,言谈举止都要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生活小节面前严格自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握住小节,守住底线。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每个人的形象都代表了党员的整体形象,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更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坚持“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进一步转变作风,遵守邳州市及陈楼镇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一名“四讲四有”的好党员,为陈楼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讲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注重道德修养,追求高尚情操,重视家风建设,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切实做生活上的正派人。
何谓品行?“品”即品德,“行”即行为,品行就是人的道德情操,是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理念、思想、认识和品质等,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百行以德为首。”品行既折射着党员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也反映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泽东同志说,“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道德品行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
党员干部的道德好、品行端,则作风正,就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气,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始终做到清正廉洁。
“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道德建设,贵在养成,需要终身学习和修养。每个党员都要上好道德修养这一人生必修课,注重道德实践,行善积德。修德是一项基本功。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要把道德要求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方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一言一行,严格纳入时代的道德范畴之中,真正树立高尚的品格,切实做到严以修德、以德立身,坦坦荡荡做人、老老实实干事,多一些襟怀坦荡、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点浩然正气、少一点私心杂念,守住人格尊严、守住做人的底线。
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核心是其所具有的为他人、为集体、为群众的献身精神,更是一名优秀党员干部最具感染力的人格形象。“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要追求高尚情操,注重情操修养,远离低级趣味,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要清正廉洁,恪守老实做人、清白为官的道德底线,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敢于担当,做到“夙夜在公、心无旁骛”,关键时刻拉得出来、顶得上去,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要勤政务实,坚持真干实干苦干,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追求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民服务,始终保持一颗公仆心,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子之心执政为民。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齐家”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良好家风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家风浩然敦厚,才有作风严实清廉,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要重视家风建设,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做到自身清、家人清、身边清,用“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高风亮节来对待“齐家”与“治国”,切实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以家庭清廉维护一生清誉,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热门推荐: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文章
合格警察心得体会篇六
警察是一种特殊职业,他们的职责不仅是维护公共安全,还要保障社会秩序。合格的警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合格警察应该具备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职业操守
作为一名警察,最重要的职业操守就是忠诚、勇敢、正直和公正。警察需要保持旺盛的职业精神,对工作充满热爱和责任心。同时,他们还要遵纪守法,不因个人私欲而损害公共利益。
第三段:人民公仆
警察是人民公仆,必须以民为本,以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利益为己任。警察需要了解民情民意,善于沟通协调,积极维护与民众的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只有做到“民主执法、法治保民”,警察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第四段:应对突发事件
警察是常常会面临危险和突发事件的职业,他们必须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除了良好的体能和技能,警察还需要具备理性思维、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和迅速处置危急情况的能力。只有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才能有效地解决危机事件。
第五段:学习和进步
警察是一种不断接受挑战和进步的职业。合格的警察需要具备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心态,及时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
第六段:结论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基础是高尚的职业品德。在工作中,警察要在尊重法律、服务大众、公正执法、保护人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希望所有的警察能够以信仰和理念为指导,不断学习和实践,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合格警察心得体会篇七
共产党人的道德品行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髓,又有共产党人的不断创新。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比较完善、比较成体系的道德要求,集中体现在儒家学说中。比如,《中庸》中强调“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里的道,不仅仅是道德的意思,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天下的运行之道,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国家治理的道,这个“道”不是“道德修养”的“道”;二是儒家君子个人应该恪守的道,主要是指道德修养。因此,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君子的身体,不是今天在这里遵守这个行为准则,明天在那里就能不遵守这个行为准则;人多的时候做一套,没有人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套。这样是不行的,这样就不可能有你自己的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因为“道不可须臾离也”,所以君子特别害怕在别人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一言一行不符合道的要求。那么,要体现道,关键是要在“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这样细小的、看不见的地方体现。
从这点上我们能看出,中国儒家传统非常强调个人内心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外界的约束。《大学》中讲:“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也就是说,一个人关键是要坚守本心,不能自欺欺人。有些东西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关键自己要知道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确,要做对的事情。比如,每个人都不喜欢难闻的气味,而喜欢漂亮的东西,这是人的天性。但是对于道来说,如果我们像追求天性一样去对待它,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外在负担的任务,就是不对的。不能像“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君子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一样,而小人则不同,小人在一个人时喜欢干点坏事,但当他见了君子,他就怕别人看到他坏的地方,于是把坏的地方掩盖住,突出他自己的优点,而这优点可能是伪装的优点。《大学》中指出:“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做坏事,外人不一定能够看出来,可是归根结底自己做了坏事是骗不了自己的。所以,最根本的不在于外在如何,而在于要诚于中,内心要有道,这样才能形于外。
中国儒家传统对道德的修养有一个特点与西方是不一样的。西方强调法治文化,也就是所谓的制度,个人只要不干坏事就可以,而在法律所禁止的坏事之外干什么都可以;中国不一样,中国强调个人的行为规范不是依靠外在的东西去约束,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强调个人的内在,强调如何形成一套自己认同的价值理念,强调自我约束。但同时,也不要把中国和西方对立起来,好像西方强调用制度来管人,中国只强调用道德来管人;西方强调不要让人干坏事,中国强调让大家都成为圣人,这样对立是不正确的。西方虽然更多地强调法治,但同样也有道德。比如,西方有____文化,有各种各样的道德要求等;而中国虽然更加重视道德,但同样也有法律文化的存在,也有很多制度来约束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的每一个人。中西方的区别主要在于量上的不同:中国更强调个人的道德,西方更强调外在的制度约束。因此,不要总是把中国和西方割裂起来去看。这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一个特点。
儒家的很多理论家也就这一问题进行过阐述。孟子曾说过:“养心莫善于寡欲。”任何时候自己的内心是最重要的。曾国藩在总结一生的处世经验时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慎独是根本,其他三条是枝叶。《曾国藩遗嘱》有句话是“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可以看出,用一个词来归纳儒家道德修养的核心要求就是慎独,慎独是一个人自己要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一套完善的价值体系,有一个牢固的信念,同时要自我约束,时时刻刻都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杨震却金的故事就能很好地展现这种儒家传统。杨震是东汉时期的官员,字伯起,东汉弘农郡人,曾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调任东莱太守路经昌邑时,昌邑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深夜以10斤黄金相送。杨震看到黄金很生气,他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说,我之所以把你举荐给朝廷,让你为官,是因为我知道你的品行,认为你可以担当重任,所以是“故人知君”,故人就是指杨震自己,但王密却是“君不知故人”。随后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意思是晚上也没有人知道,就收下黄金吧。杨震又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非常羞愧地走了。杨震是在强调,你送我十斤黄金,两个人都是在做坏事,既然两人都知道这是在做坏事,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这就体现了真正的儒家君子对自身道德的要求,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也要始终按照自己的道德操守来做事,要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
但现在很多影视剧所表现出来的,完全不是杨震说这句话的含义。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所要表现的是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怎么还能做坏事呢;而现在影视剧中表达的含义却是只有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再没别人知道,就可以随意做坏事,包括行贿受贿等,这其实是讽刺。因为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这句话关键是在强调有人知道这件事,我们不能再去做坏事,而不是说没人知道,我们可以随意做坏事。
那么,儒家为什么如此强调道德修养呢?因为它不仅是对于君子个人而言,更重要的是它对儒家治国的重要性。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儒家治国之道的起点和基础,儒家的国家治理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先要修身,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齐家;只有管好自己的家庭、家族,让自己的家庭、家族能够按照礼法运作,他才能去治理国家;最后,不论是作为皇帝还是作为大臣,只有治理好国家,最终才能够平天下。这里的平天下不是平定天下的意思,而是一个使动动词,叫做“使天下平和”,可以把它理解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就是使天下平和。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对治国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国家起源有关系。国家从哪里来?国家从家里来。因此,治家之道和治国之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从历史上看,对于西方来说,先有氏族,氏族还是血缘关系;后来氏族变成部落,部落就是地缘了;部落又变成部落联盟;部落联盟最后成为国家。但是中国不同,中国先有家庭,家庭慢慢发展变成氏族,氏族通过分封制将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地,构建起了国家体制。这在《史记•五帝本纪》《史记•周本纪》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比如黄帝分封了自己的25个子女到中原大地成立国家,这些国家又都听他的。最典型的是西周,西周实行宗法制,西周分封了800多个诸侯,据统计,这些诸侯中有600多个都是姬姓诸侯,是西周王室的后代。也是通过这样的分封方式,把一个家庭的结构布散到了整个中原大地上,甚至跨到了长江流域,形成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因此,中国早期的国家治理和家庭治理、家族治理是一致的。西周依靠宗法制来治理国家,宗法制说白了就是家法。虽然后来又发展出了更多更新的治理国家的制度,但总体上并没有脱离依靠皇帝个人的人生关系来治理国家。所以我们强调治家、治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要用个人的道德修养来治理整个国家。
另一方面,古代儒家传统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在于约束、规范个人权力,古代主要依靠个人的道德修养。在中国古代,约束、规范皇帝、大臣的权力主要依靠个人的道德修养。因为我国古代是君主专制,君权至高无上。从理论上讲,限制皇权的是上天,也就是“君权神授”,皇帝的权力要受上天的制约;但实际上,皇权在制度上是不受限制的,中国古代不像现在这样有选举、人大等方方面面的限制。皇帝生下来就是皇子,成为皇上之后在权力上就不受限制了。
既然皇帝在外在上不受限制,那就只能让他在内在上受到限制,这就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古代,皇子们从小就受到非常严格的教育,这种严格并不是简单宽泛的道德标准,而是已经严格到规定几点起床、几点吃饭、何时娶亲、何时生皇子等方方面面,希望通过这种严格的规范形成皇帝内在的严格的道德修养、道德操守,以此来约束皇权。
总的来说,这种约束皇权的方式在古代有效果,可效果却不是很好,但除此之外又没有其他别的方法。所以,我们要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儒家传统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强调。
今天,共产党人也非常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
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体系。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力倡共产党人要自省、自重、自律、自觉地改造世界观。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共产党员都要严格自律,毫不懈怠,做堂堂正正的君子,使自己仰头无愧于党,俯首无愧于民。刘少奇同样主张把“慎独”作为共产党人修养的方法加以运用。他指出,共产党人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周恩来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典型的道德修养。他生前为自己的家人亲属定了“十不准”,包括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等等。“十不准”既是周恩来对亲属的要求,更是他自己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
以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道德修养、党性修养与中国儒家传统道德修养的继承关系。还应该注意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并不是完全照搬古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与古代传统道德还有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道”的不同。儒家的“道”最核心的是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的是等级制、宗法制。对于儒家的君子来说,要按照等级制、宗法制的要求做各种事。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则不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一个叫平等,我们追求的是平等,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现在绝对不能按照儒家道德标准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来管理。儒家有句话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是说作为儒家君子,不需要给老百姓或是农夫行礼;但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则不能这样,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在道德修养上与古代很大的不同。
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在内容上有对中国儒家传统的继承,但更多的则是我们有自己的内容,有从马克思主义这延伸下来的东西。
二是我们现在不仅强调道德修养,也强调制度建设,并且这两者缺一不可。对于古代儒家道德修养来说,古代在治国上完全依靠道德修养。而我们既强调道德修养,也强调制度建设,两者缺一不可。
有人说,中国在古代时只强调道德修养,不注重制度,因此出现了很多问题,要学西方。结果只顾制度建设,不要人的道德。实际上,如果人的道德出现问题,一样能够找出空子。因此,现在我们在治国上主要还是靠制度,但是同时也强调道德修养。
曾指出,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提高道德修养,关键在于慎独慎微,勤于自省,而不仅是要有外在的制度约束才有好的道德修养,更不能以制度不健全为理由来解释自己道德标准、道德修养低。
下一页更多相关精彩内容!
合格警察心得体会篇八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和平稳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警察,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执法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律性。在接受培训和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合格警察应具备的心得体会,具体如下:
一、注重自我修养
作为警察,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维护社会安定,还要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因此,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并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们必须注重自我修养。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职业培训和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自我修养的重要性非常大,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彰显警察所代表的职业形象。
二、具备执法技能
作为警察,执法技能是我们必备的职业素质。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察,必须在执法技能上精益求精,并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完善。这需要我们勤于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只有具备过硬的执法技能,才能在精准应急的情况下,有效地应对不同的治安案件,并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三、注重促进社会和谐
合格的警察应该成为社会和谐的缔造者,具备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对社会贡献的意识。除了基本的工作职责外,警察也需要十分注重社会和谐与秩序的维护。通过支持社区事务,关注各种公共利益的代表性和服务性,在实现社会和谐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保持清醒的思考能力
在具体操作中,警察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复杂情况,同时要保持清醒的思考能力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警察的职业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理解力,需要有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合理制定工作计划,高效完成任务。因此,要加强个人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训练,为工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五、做好自我保护
在警察这个职业领域中,通常面临着比较高级别危机和不确定性。因此,警察必须要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应对危机的心态。不断加强体能锻炼、了解相关的法律和领域常识、提前做好安排,在面对比较复杂和极端的情况时,自我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总之,合格警察应具备的心得体会,是一个全面、实用和重点的教育内容。我们在充分认识职业本质和对工作的实际需求后,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构建健康的个人形象,塑造更好的职业形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37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