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学校演讲比赛、企业会议等。撰写演讲稿时,可以多次修改和完善,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提升稿件质量;演讲稿是一种口头表达方式,可以用于传达思想、表达观点。演讲稿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听众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和调整。演讲稿的开头应该引起听众的兴趣,可以使用引言、故事或疑问等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这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节日,是传承了千年的一个节日,我在大学里要一起度过这样的一个节日,是我们的荣幸,感谢传承,让我们得以一起度过这样美好的日子。
中秋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大家一起赏月吃月饼,是独属于我们的习俗。在这样的一天里,是对家人的思念,亦是家人对游子的思念,中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才刚进入大学,还是大一新生,就能有幸和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组成大学同学,一起在学校度过中秋,是我之幸。我相信在场的你们,也是和我一样的感觉。从各个地方来到这所学校,已经是一种很奇妙的缘分,而现在我们还能一起过中秋,缘分莫名的又加深了。
虽然中秋节我们是从小过到大的,但是依然还是会期待这样的节日,不仅是因为会放假,而是因为远游的人也会回家跟家人团圆,一起在饭桌上吃同一顿饭,一起坐在家前赏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就像是一个月饼一样圆,寓意团团圆圆。在这个节日里,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对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希望大家节日快乐。在学校的我们,也享受到了学校对我们学生的爱护,给我们每个人都送了月饼,就是希望我们在学校也能尝到月饼,共享美好节日氛围。所以希望同学们可以珍惜这个节日,它是我们进入大学的另一个美好的回忆,未来我们还要度过很多个中秋,但是在校能够一起度过的中秋却不是很多。
迎来了中秋,对我而言真的是很幸运的事情,随着长大,其实节日气氛没有小时候那么浓厚,虽然每年都在过,只是总是回不到过去。但我也知道,传统节日一定要延续下去,那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传承的,是一种文化,因而我们一定要去珍惜这样的节日,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传承传统文化都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是我们的责任。所以同学们,过好这一个节日的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把中秋继续传承下去,那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留恋。那么在这里,就祝愿大家中秋快乐,祝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过一个美好的节日,在中秋之日幸福圆满,跟家人一起团圆,一起吃一餐团圆饭。
谢谢大家!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国旗下的演讲是庄严的,我很荣幸代表我们xx班做此演讲。我等这次演讲等的月儿都圆了,不错,我演讲的题目正是“中秋节”。
同学们,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更是一个符号,这符号背后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道”。
下周,就要过中秋节啦,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因为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节。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吃月饼、赏月亮。
中秋节和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团圆的节日。中秋的夜晚,月亮最圆、最亮,我们小朋友们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还可以请爸爸妈妈给我们说一说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在这里:我们祝福所有的老师、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幸福健康!
大家知道,世界历史上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其他三大都已消亡,只有中国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如今变得更加强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忠孝传天下”为大道,中秋节就是这文化的一个符号。
最后,我希望大家的这个中秋节不仅仅是快乐的,更是有意义、有内涵的。这内涵便是传承。这传承,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xx(上午·下午·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月圆人团圆——中秋情思。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诗人王维曾说过,“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也是如此吧。但是我们却有了一个温馨美好的大家庭——四中队。因为有了这样的依托,中秋的夜晚似乎格外美好:星光灿烂,群星会聚,把整个蓝天衬托得更加的清爽,更加的明亮。
而此刻不只是思乡的时刻,团聚的时刻:更是收获的时刻,分享的时刻。秋,没有春的清新绚丽,没有下的热情高奔放,亦没有冬的晶莹洁白,它有的只是沉静内敛,稳妥踏实。希望我们都能在春天播下梦想的种子,在夏天灌溉梦想的花朵,到秋天收获梦想的果实。春因繁花而美丽,秋因收获而充实,我们也要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播种、耕耘、收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最后祝大家中秋快乐,花好月圆人团圆!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喜获丰收的季节,我们喜迎中秋佳节的到来。在此,我谨代表xx公司,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各级领导、各合作伙伴、公司广大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公司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团圆美满。
回首昨天,我们大家都曾为xx的强大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皓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事悦人。昨天的成绩造就今天的辉煌,今天的辉煌又是明天新的起点。
立足当下,咱们xx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有待我们完善的还有很多,我们的企业形象、我们的管理、我们的市场……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摸索,共同前进,共同为我们这个家庭添砖加瓦。
我们xx这个大家庭要去梦想,更要创造,我们可以失败,但我们更要追求成功。xx将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与孜孜不倦、永不停歇的目标追求,实现xx展翅雄飞、基业长青的伟大愿景,致力于为xx赢取更大的成功与财富!
感谢新老朋友长期以来对xx的关心与支持,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您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最后,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千古名句作为对大家的再一次祝福,并希望大家在这醉人的金秋,收获更多的喜悦,让我们同心同德,共创大业,让我们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来临了。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家家赏月欢宴,呈现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
随着中秋节的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xx周年国庆节,也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谢谢。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五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xx(xx)班的xx。
秋浓了,月圆了,再过几天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中秋节了。中秋节是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主角就是月亮。从古代开始,文人雅士对月亮予以着崇高的敬意,也留下了很多珍贵诗句,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及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中秋节是一个寓意团圆的节日,而在这喜庆的节日里,有一种食品少不了,那就是月饼。月饼是一种久负盛名的小吃,它起源于唐朝,北宋时期在皇宫、民间都很流行,宋代诗人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来赞美月饼,可见当时月饼很受欢迎。
随着中秋节的即将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xx十xx周年国庆节也将接踵而至,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小学生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为造就成祖国的有用之才,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奋斗吧!
谢谢大家。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育才小学6年级1班的学生,任明磊。
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节——忠孝两全,以孝为先”。
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因为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节。
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吃月饼、赏月亮。
中秋节和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团圆的节日。
中秋的夜晚,月亮最圆、最亮,我们小朋友们可以好好欣赏一下。
还可以请爸爸妈妈给我们说一说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在这里:我们祝福天下的父母、长辈、老师、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幸福健康。
同学们,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更是一个符号,这符号背后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道”。
其实现在像我一样的人还真不少,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的生日早已被各种各样的洋节,众多同学的生日所掩盖了。
爸爸妈妈每天在外忙碌的工作,已经很累了,回到家难道不想休息吗?想,但是下班后还要绞尽脑汁的为我们着想,做着我们喜欢吃的饭菜,每年的生日爸爸妈妈都为我们过,但是我们长这么大有几次是为父母过生日。
更可悲的是,有的老人养育了一辈子的儿女,到头来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每个周末,儿女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应酬不回家探望,每个生日都会因为事业繁忙礼物到而人不到。
那些自作聪明的儿女们以为给父母买套大的房子,装上最好的家用电器,那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然而,父母们对那些高档的产品毫无兴趣,面对那些物质上的孝敬,父母们只能长叹:“都忙啊!”对于老年人来说,物质上的需求都是次要的,而精神上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那些忙碌的儿女们就不能抽空陪陪父母?工作固然重要,但养育了我们的父母更重要,他们年轻时为我们能有好的生活奔波劳碌,而到老来,一个电话让他们守着预备好的一桌饭菜无奈的叹气。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我们在月光下重聚,一起烧烤,一起聊天,一起玩乐。吃喝完了,娱乐时间到了,搞笑的爸爸第一个出现了,但是他一反常态的唱着“我的床脚那么亮的一线光,会不会已经起霜了?抬起头来看,我发现是月光,又沉了回去,我突然想到了家。”之后轮到我弹了,我也唱了一首诗,但是……是改编版的“我的床脚那么亮的微光,会不会已经结霜了?抬头看月亮,低头吃月饼。
然后,我妈妈讲了一个神话中秋节的故事:它在中国古代流传——月宫里有一只小白兔,还有一个天天割广西的吴刚。吴刚因为做错事而受到惩罚。每当树要被砍倒的时候,它们就奇怪地聚集在一起,所以他总是在那里砍树。美丽的嫦娥,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住在月亮里,因为她偷了后羿来之不易的仙丹,逃到月亮的“广寒宫”里住了很久。
每到中秋节,当你看到高高悬挂的月亮时,你会想起这个由来已久的感人故事。
"中秋节特别明亮,每个节日都充满了亲情。"中秋节是一个温暖的节日,不仅可以让家人团聚,还可以享受幸福。真是荣幸。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唐代权德舆。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代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
唐代刘得仁。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唐代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代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水调歌头·中秋。
宋代米芾。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代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洞仙歌·中秋。
宋代向子諲。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宋代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醉落魄·丙寅中秋。
宋代郭应祥。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宋代史达祖。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满江红·中秋夜潮。
宋代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
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宋代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宋代刘克庄。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宋代吴文英。
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秦镜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摩泪眼。瑶台梦回人远。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宋代吴文英。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宋代吴文英。
阆苑高寒。金枢动、冰宫桂树年年。翦秋一半,难破万户连环。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共无眠。素娥惯得,西坠阑干。谁知壶中自乐,正醉围夜玉,浅斗婵娟。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红牙润沾素手,听一曲清歌双雾鬟。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
尾犯·甲辰中秋。
宋代吴文英。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
思佳客·闰中秋。
宋代吴文英。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宋代陈著。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宋代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清代查慎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已深,目眩不敢衔珠吟。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闪烁翻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中秋月·中秋月。
明代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代刘禹锡。
中秋登楼望月。
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宋代辛弃疾。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代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双】折桂令_想为官枉了调。
元代张养浩。
想为官枉了贪图,正直清廉,自有亨衢。暗室亏心,纵想致富,天意何如?白图甚身心受苦,急回头暮景桑榆。婢妾妻孥,玉帛珍珠,都是过眼的风光,总是空虚。功名事一笔都勾,千里归来,两鬓惊秋。我自无能,谁言有道,勇退中流。柴门外春风五柳,竹篱边野水孤舟。绿蚁新篘,瓦钵磁瓯,直共青山,醉倒方休。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一个悬首城门,一个和衣东市,一个抱恨湘流。一个十大功亲戚不留,一个万言策贬窜忠州。一个无罪监收,一个自抹咽喉。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
明代佚名。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清代慧霖。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琵琶仙·中秋。
清代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代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山风徒自溷,儒俗不同迁。对酒轻千日,论诗嗣百篇。斫才犹见朴,礲智未成圆。自是穷荒地,谁怜落寞天。
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唐代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桂枝香·吹箫人去。
宋代刘辰翁。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宋代曾几。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代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九
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7、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8、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9、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0、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2、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3、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4、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15、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6、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7、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8、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9、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0、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十
大家好!
凉爽的秋风,泛黄的树叶,成熟的果实,芬芳的金桂,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秋天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我们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正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视满月为团圆的象征。因此,8月15日也被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常用圆月来形容喜怒哀乐,旅居他乡的游子们也把深情寄托在了月亮上。如唐代李白的“举头望去,发现是月色,再沉回去,我忽然想起了家”的诗句,杜甫的“他知道今夜的露珠会是霜,家里的月色是多么明亮!”而宋代王安石的《春风与绿江南岸,明月几时归我》,都是表达思念家乡亲人之情的千古绝唱。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围绕着“月亮”。古代帝王有春拜太阳,秋拜月亮的社会制度。人们还有中秋节祭月的习惯,逐渐演变成一种轻松的赏月活动。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盛行于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有咏月诗。这些都是流传至今的好故事。各地还留下不少“古迹”。8月15日明月空时,露天桌案上摆水果。拜月之后,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欣赏明月。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理论。据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攻占了元朝大部分地区,捷报传到了当时的首都。正在下棋的朱元璋欣喜若狂,于是吩咐中秋节要一直庆祝,并用传递反袁起义信息的月饼奖励臣民。从此,月饼成了中秋节的“法定”食品,必须吃。
同学们,关于中秋节有许多有趣的传说。你可以在网上查一下。中秋节,我们不妨走出家门,在月光下与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饼,吟诗作赋,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该有多幸福啊!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团圆!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十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家家户户可开心啦,老奶奶拿着礼品,小孩子们叫大人们忙着卖货,我却不停的盼着太阳下山,月亮赶快出来。
终于等到天黑了,爸爸妈妈已经把菜做好了,真香。好像是我最爱吃的煎荷包蛋,我情不自禁地在心中默默的说了起来。我慢慢的走向桌子,准备偷吃,突然从我的脑海里飞出了两个小精灵:一个善良的小精灵说:“还没有开饭呢,不可以偷吃,偷吃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要等饭菜做好了才可以吃。“语音未落,一个凶狠的小精灵立刻反驳:“虽然还没有开饭,但是也可以吃一点点,别吃完就行了,谁说偷吃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啊,我觉得不是。”正当我犹豫了很久时,忽然爸爸喊我开饭啦,开饭啦,我兴高采烈的去盛饭,把盛好的饭放在饭桌上,再拿来几双筷子,晚餐十分丰盛:辣椒炒肉、凉拌莲藕、炒卷心菜、还有我最爱吃的荷包蛋。那香味直扑鼻子,撩得人口水直流,我把筷子第一时间朝向荷包蛋夹去,把第一个荷包蛋加到了我的碗里,把蛋黄轻轻地一戳,蛋黄像是打翻的墨水儿,还没来得及收拾,就流到了又白又软糯的白米饭里,把白米饭都染成了黄色的米饭,凉拌莲藕也是很好吃的,虽然干干的,但十分的脆,一咬下去就可以听见咔嚓的声音。我和大家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吃得津津有味。
饭后我和姐姐到房间外面赏月,只看见黑色的天幕上繁星点点,皎洁的月亮像个巨大无比的玉盘悬挂在夜空中,此时的情景用两句古诗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琼台镜,飞在青云端。
到了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就起床了,到后面去刷牙洗脸,不过一会儿我就到盒子里拿了一个月饼,又拿了一瓶牛奶放到了桌子上。我把月饼的塑料撕开,把月饼掰开一看是豆沙馅儿的,我一口气把一半儿月饼吃完了,感觉口有一点干,就把牛奶打开了,开始吃了起来。这是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真香。
中秋节是一个快乐、温馨、充满幸福又令人难忘的节日。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十二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夜不见月》(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十三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宋苏轼。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宋辛弃疾。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十四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
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
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
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
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嫦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星斗疏明禁漏残,紫泥封后独凭阑。
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
天衬楼台笼苑外,风吹歌管下云端。
长卿只为长门赋,未识君臣际会难。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
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
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
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
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
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
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
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绿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
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
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无人不爱今年闰,月看中秋两度圆。
唯恐雨师风伯意,至时还夺上楼天。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
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
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清光不向此中见,白发争教何处生。
闲地占将真可惜,幽窗分得始为明。
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
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篱。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
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
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十五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译文。
中秋节诗词演讲稿篇十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七言绝句。以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36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