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影视鉴赏论文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04:46:12
最优影视鉴赏论文大全(20篇)
时间:2023-11-04 04:46:12     小编:JQ文豪

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善于总结的人通常注重细节、关注前人的经验,并勇于创新。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这是每个学生都要探索的课题。以下是专家给出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十个建议,请大家参考。

影视鉴赏论文篇一

截至目前,根据个人调查,全国所有艺术院校大都按照以往的表演教学模式,即戏剧表演“三阶式”:表演基础训练、创造舞台人物形象的基本技巧、创造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这样三个学习阶段。当学生在校学习并完成这些课程以后,就可以进入一线岗位工作,可是,当走近片场,面对摄影机、面对在演戏时完全与在舞台上不一样的环境里,甚至在面对镜头时所需具备的基本技巧,一个在校学习传统表演的学生是否能够胜任在片场演戏的工作,我个人认为,这点值得商榷。

二、传统教学与实际拍摄的异处。

三阶式表演训练法,是戏剧表演训练中的一套完整体系,整个训练过程都由学员在舞台上完成。而在片场,演员则需要在更为复杂的情境里完成表演,不仅仅是利用自身演戏功底、台词、形体塑造力等,一些在镜头前表演所需具备的技巧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掌握镜头前演戏的基本技巧,就算自身专业素质再强硬,也无法适应在镜头前演戏的规律。因为,在镜头前演戏,除了有过硬的基本功,还需具备一定的镜头感,掌握丰富的镜头前演戏的技巧,例如:借视线、接动作等等。而这些技巧往往在舞台剧表演中,是用不到的。因为舞台表演的连续性及空间位置不需要演员借视线、接动作。但在镜头前表演里,由于表演是间断性的以及空间的局限性等,演员常常会使用一些技巧来辅助完成表演。借视线、接动作等就是演员在镜头前表演里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舞台上演戏,需要演员从一入场开始,从进入角色第一秒起,就把你所扮演的剧中人物演到整场戏结束,中间不允许有任何的停顿、调整、错误。哪怕犯错,也要利用自己的能力合乎情理的演下去,并且使前后相呼应,还要把错误之处扭转回来,使整场戏不会出现任何意外。不管是声音还是形体,由于舞台与观众的距离,可能在某些较大的剧场,舞台与最后几排观众所产生的距离达到三十米甚至四十米以上,为了避免现场音控等设备出现临时差错,所以舞台剧演员从一开始训练,就要求大声说话,为的就是能把声音完全放出去,越远越好,在真正表演时就算没有话筒等扩音设备也能毫无保留的将声音展现给观众。而在镜头前表演中,演员演戏是断断续续的,声音的音量基本上就和平时说话一样,除了演戏所运用的专业能力之外,舞台上演戏和镜头前演戏还是有明显区分的。而现在出现了许多小剧场,例如北京、上海。这种剧场很小,演戏没有话筒、天麦或地麦,观众要想听清楚演员的台词,则需要演员完全依靠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展现给大家。这就是在传统戏剧教学里,我们一贯培养的专业演员。当然,到了剧团,只要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具有过硬的本领,演戏都不会出现较大问题。但是,进入片场,在镜头前的那一刻,需要演员掌握除了舞台表演之外的其它能力,这就是在镜头前演戏所需具备的能力。

无对象交流,我认为是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中,演员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技术能力。这也是我前些年就意识到,并在戏剧之家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浅谈无对象交流在表演教学中的重要性》。确实,通过自身的经历,从刚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毕业到今天为止八年时间里,我在演戏的过程里不断积累,丰富自己,也从教书育人里不断完善,寻找最有效的技能传授学生,我发现,在镜头前演戏中,无对象交流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技术能力,也是演员在镜头前演戏所需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并且由高等教育出版社8月所出版的《戏剧表演艺术》第145页第6行提到:无对象交流,严格地说它应该也是一种与想象中的对象的交流。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向幕后并不存在的对象打招呼、对话、呼喊等等,都可以说是无对象交流。在电影电视剧拍摄中,会经常遇到这种无对象交流。它是在电影电视剧表演中适应镜头前表演的一种特殊的技术要求。教材里,提到了这一点,但是,它只是在行动中的交流与适应这一节里的几个要点之一,并没有单列出来训練。并且在传统教学里面,这些内容都是在教室里(舞台上)完成。可是,在影视剧里使用最频繁的演戏技能之一,单单没有机器,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就能完成吗?学生就能掌握到位吗?我坚信,这绝对不能。无对象交流,是需要有摄影机配合,才能培养学生、锻炼学生。因为只有摄影机才能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从而得到改善。老师讲得再具体,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也无法得以检验,更不能掌握。并且这些实践不单单是一堂课甚至几堂课的问题,它需要长期不断地磨练才能获取经验,积累到能够熟悉运用。

刚才说到镜头前演戏需要具备的能力,通过自身长期实践,我总结几点:无对象交流、借位置、找光、躲光、借视线、接动作、配合摄影机走位等,这些是在镜头前演戏中经常使用的技巧。在传统教学里,我们针对性更强的是舞台剧的训练,对镜头前表演的训练重视甚少,就算某些高校乃至我们学院在当下意识到这一点需要纠正,但也没有一套完整的镜头前表演的训练体系,到底应该如何去做?我认为:以剧组模式教学在当今影视表演教学中培养学生,更为准确、有效、针对性更强,当然,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培养,完整的训练体系还有待挖掘,但是,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影视的话,就能提早掌握专业技巧,了解剧组的工作环境,熟悉各个流程,也为将来走入真正的剧组少走一些弯路,最主要的是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学到更丰富更实用的技术本领。

影视鉴赏论文篇二

[摘要]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是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早期的形成到现今的普及,在发展中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使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的模式及功能更趋向国际化。

[关键词]形成;发展;改革;多功能;多元化;研究型。

很多老师和学生认为在高等院校开设音乐课,进行音乐教育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没有任何根据。之所以这样认为是他们没有对这门学科去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关注。只有了解才能更好地去学习这门学科。

一、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的形成。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早在五四时期就在北大由蔡元培校长发起了。当时成立了北大音乐传习所,并强调应把美育教育列为国民教育的宗旨之一,规划了一幅全民艺术教育的蓝图。中国当代艺术大师刘天华、肖友梅都曾先后在北大执教。而清华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建校初期也开始了音乐教育,成立了中乐部、西乐部,逐渐开展了较为系统的普通音乐教育,1946年还成立了音乐室。这一方面为音乐教育的专业化提供了一个平台,一方面也带动了音乐教育的国民普及。

二、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的发展。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早期只有极少一部分在学校开设,发展比较缓慢。确切地说,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发展起来。这时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有两种功能:首先,面向全校的本科生开设普及性艺术类课程,使他们具有较丰富的艺术知识,同时具有较高的趣味、格调和鉴赏力,从而成为有相当艺术修养的人才;开设课程王要是音乐赏析及音乐基础知识。另外与学校艺术团挂钩,为学校艺术团进行专业性指导与教学;面向全校的群众性艺术活动指导和服务。

三、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的改革。

到了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又有一大批普通高等院校大力度地发展音乐教育。这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及教法、硬件设施等全面发展。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又一次成为了改革的领跑者。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发展。北京大学重新成立了艺术系。这次改革增加了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的学术研究功能。学校除了音乐普及和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又积极培养艺术教育、艺术评论、艺术实践和艺术研究的专门人才(包括一批艺术研究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在理论基础、专业训练、综合素质等三个方面都要达到较高要求;并使他们最终通过对社会的艺术教育、艺术评论、以及在艺术产业、艺术科技、广告产业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一种新的音乐教育模式,它具有多元化,多功能;它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艺术教育的办学模式,结合我国现时期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改革。这是通过研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进行再研究,使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起到更好的效果。改革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在很多大学都有开展。他们把学生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学校的艺术团相结台,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一方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同样走在了前面,清华的学生艺术团非常丰富,有军乐队、交响乐队、民族管弦乐队、键盘队、合唱队、舞蹈队、话剧队、京剧队、曲艺队、国际标准舞队、美术队共11支队伍,吸引了数百名本科生和硕士生参加艺术团活动,现规模为800余人,为学校营造了浓郁的、高雅的艺术氛围。而北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学生合唱团、学生管弦乐团、学生舞蹈团、学生民乐团等,他们多次应邀出访美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使北京大学艺术具有迈向具有世界声誉的大学生艺术团体.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这些改革证明我国的音乐教育已经从高校音乐普及渐渐过渡到多种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型教育。这与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同时也适应当代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多维化发展。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普及性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实践和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研究来拓宽知识面,更好地把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结合起来。让创造力和想象力更为丰富,使其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帮助。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在模式及功能的转化上吸引学生,更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硬件配备。这一方面很多学校都很重视。他们建立艺术教育专用教学楼。在北京大学、在东北大学都有专门的艺术大楼。尤其北京大学还设有苹果电脑实验室和图书音像资料室。募集国内外各门类艺术和艺术学的图书音像资料。现今我国很多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都在大力的发展音乐教育;他们的发展必将带动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的更广泛的普及。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的发展为学生带来新鲜的血液。据统计,学生每年选修各类音乐课达到学生总数的50%以上。与课余社团活动相结合,参与的学生能够达到90%。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当然,在教学模式的合理化、科学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各高校的普及应更快;实现音乐教育的教学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研究国际化;真真正正地做到音乐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普及。

[参考文献]。

[1]滕青.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与提高[j].艺术百家,(03):170-172.

[2]吕屹.突出师范性,加快高师钢琴教学改革步伐―――第二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研讨会在长春召开[j].人民音乐,(12):56-57.

影视鉴赏论文篇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全球化浪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冲击更大。全球化也是高等学校培养的管理人才立足国内、走出国门的重要体现。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推行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管理人才的重要举措。

一、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加拿大,双语教学一般指在英语地区用法语授课的教学形式。在美国,双语教学一般指用西班牙语进行的学科教学。在澳大利亚,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英语)进行的部分学科教学。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学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深入,世界经济正朝一体化的方向加速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己经7年多了,我国享受的对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保护政策逐渐到期,全球竞争越来越加剧,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同时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竞争对手的挑战,这对21世纪的企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双语教学近年来逐渐进入了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院。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八条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开展双语教学,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还特别强调“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入世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至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全球化,需要有“全球化”的管理人才去适应。管理人才培养的国际融合是大势所趋,双语教学是在这种国际形势下的必然产物。双语教学不论是对高等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还是对中国的整个教育界,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引入工商管理类双语教学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引入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理念,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第二,努力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培养的管理人才将直接面对着一个与世界接轨的知识型社会,频繁的跨国贸易合作要求我们掌握国际上的各种游戏规则尤其是经济、管理和法律规则。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形式。

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师资和学生的外语水平与专业知识的实际,目前国内大多数经济管理学院所采取的双语教学形式主要有三种:

1.混合型。

这种双语教学形式,采用外文教材,教师用外文与汉语交错进行讲授。这种形式既有外文的内容,又有汉语的辅助理解适合大多数高等学校。

2.全外型。

即所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这种形式对教学老师和听课同学要求都相当高。一般在国内的名牌大学里采用。

3.半外型。

这种形式属于双语教学中比较初级的一种,即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地方性以教学为主的高校,在基础英语教学之后,再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有选择地采用这种双语教学形式比较合适。

另外,少数教师也采用中文教材,但板书或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外语,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类型,在双语教学中用得也比较多。

四、工商管理类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难点。

1.师资。

“师资”问题是对于进行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方面。双语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涉及到英语,内容涉及到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以及法律规则。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对教师的高要求。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感觉压力很大,自己必须在完全消化原版教材的基础上,走在该专业领域的最前端,不断地补充新材料。

教师的口语标准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的英语语言应该精炼简洁,板书时重要的英语词汇要加注中文,以确保学生掌握。其实双语教学中英语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习得是并重的。当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大面积跟不上时,那就说明教师在教学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是教学难度过大,应及时调整。

一般说来,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均达到较高水平时,双语教学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从海外留学归来的老师,在双语教学中充分运用了纯熟的英语口语和国际领先的教学理念,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目前,教师的英语水平还是整个双语教学过程的瓶颈。大多数学校现在还没有统一审核教师英语能力的标准,申报双语教学的教师大都是自我评定,然后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各学院教学质量跟踪小组随时监督。

2.教材。

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九条指出“对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发展迅速、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的学科和专业可以直接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但现在的工商管理类原版教材价格动辄上百元甚至几百元人民币,这对于学生来说难以承受。所以更多的经济管理学院比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选用影印版外文教材,价格一般在几十至一百元人民币之间。采用外文影印教材同样也能做到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保证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是原汁原味的。但影印教材都会涉及影印版权的问题,所以外文教材大都在国外出版后一至两年甚至几年后才能影印出版,有较长的时间滞后期,这对于工商管理类课程动态性和即时性很强的要求不吻合。

3.学生两极分化。

由于本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外语基础s双语教学的态度截然不同。工商管理专业中对双语教学抵触比较大的同学认为,“我们学的是管理知识,而不仅仅是外语。上双语课程,由于外语的原因变得艰深晦湿,我们往往将课本当成外文阅读材料,学习的重心不知不觉偏向了外语而不是专业知识本身,这样就造成了本末倒置。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则认为,“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不仅仅限于每周两次英语课,双语教学模式的推行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方式,在专业基础课,甚至是专业课上接触英文教材,接受国际先进的管理知识,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经典案例,无论对于专业知识的习得,还是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都是很有益的”。学生中这两种极端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态度。英语水平偏低的同学,在英语学习中己经存在很大困难,当面对一本全英文的专业教材时,产生排斥、逃避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很多同学想找翻译版教材做辅助材料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同学们能克服困难,尽快摆正心态,努力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收益将是巨大的。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同学来说,他们是双语教学的最大受益者,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英语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大的跨越,他们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很快地适应国际企业管理前沿的角色。

五、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功能定位。

双语教学不应该与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功能相混淆。这也是目前颇有争议的方面。我认为,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用双语教学让同学们通过纯外文教材,学习管理方面的专业词汇,了解原汁原味的英文内容、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以及丰富多彩的跨国公司经典案例,并且让同学们有能力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能够一定程度上进行外文文献检索。而英语会话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听写能力则是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所以不要本末倒置。

2.教师培训。

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很容易出现两种不利局面:会说英语,但没有系统的管理专业知识;或者有系统的管理专业知识,但英语表达能力欠缺。这两种情况对本类专业双语教学都是很不利的。引进有国外生活经历的教师,或有本科英语专业背景的、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硕士学历的教师,他们比较能胜任本类专业双语教学。或者把现有讲授双语的教师送出国外进行为期1至2年的'培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对于以教学为主的一般本科院校引进双语教学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把教师送出国去培训双语教学能力是比较可行的,成本也不高。

4.课程安排。

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应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之间为宜,最好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因为这一期间同学们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并且学生要考英语四、六级,这样可以相辅相成。另外,有的同学要考研究生,名牌大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有一部分专业课试题是需用英文解答的,面试也要用英文,以测试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并且这些方面对于管理方面的知识要求都比较高,基础英语很难涉及到这些内容。而且外企在招聘学生的时候,管理专业方面的英语知识就更是必须的。因此,这也可以加同学们双语学习的积极性。

5课程设置。

从我所上过的双语课程效果来看,学生要先上过工商管理的基础课程后再安排双语课程效果比较好,也即先修课程用中文讲授,后续课程用英文教学。比如,同学们先学过用中文讲授的《营销管理》,再学习用双语讲授的《国际营销》效果就比较好。而给同学们上《组织行为学》的时候感觉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之前同学们连有关的基本概念都没有,突然接触到有不少专业词汇的课程就有较大难度。再比如先上过中文版的《基础会计》,然后再上英文版的(〈高级会计》效果就明显好些。学过了一些管理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后,《国际企业管理》采用双语教学效果就不错。

另外,最好是必修课安排双语教学,学生学习态度比较好,而选修课用双语讲授则会受到学生态度以及积极性的较大影响。由于不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所以没有统一原则要求哪些课程必须开设双语教学,哪些课程不能开设,这需要教务处和学院协调安排。尤其是在教学大纲修订的时候明确注明某门课是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也应该用英文写以示强调,而不是每门课都可开设可不开设双语教学。否则,这种随意性会使得这门双语课程缺乏连贯性。当然,目前很多经济管理学院己经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将双语教学考虑在其中,这一方面的问题将逐渐得以解决。

7.课程考核。

双语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外文教材,无论是原版教材或影印版教材。但不同的课程特点不一样,因此,对于有的课程宜采用开卷考试,比如《营销管理》,因为其内容太多。而有的课程比如《高级会计》则开卷或者闭卷考试均适宜,因为其内容相对比较集中。双语教学不宜采取写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否则会导致有的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努力程度不够,最后导致双语教学效果不好。如果是同一门课程即有中文讲授的,又有双语教学的,那么双语教学的考试可以开卷考试,如果采取闭卷考试的话可以把试卷出得简单一些,以便于同中文教学的考试难度保持平衡,同时对于选择和不选择双语教学的学生成绩上也能保持一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影视鉴赏论文篇四

本项目在前期探索成功的临床实习阶段双语教学改革(双语教学查房、双语汇报病情和双语病例讨论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1]。在《内科学》实践课中开展双语教学,并在双语教学优秀师资团队构建、教学建设、多媒体建设、案例式教学和pbl教学融合双语教学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可行的《内科学》实践课双语教学模式,以进一步推动本院双语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内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医学英语水平,为培养出能应用外语思考、用外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适应我国当前卫生需求的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1对象。

选取本院近3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开展《内科学》实践课的双语教学。

2双语教学准备阶段。

2.1双语教学师资团队建设选择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英语听说读写表达能力强、有中级以上职称者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组建内科学双语教学小组;由医院聘请外教对双语授课教师进行定期的(每周一次)英语口语培训;鼓励教师出外学习和参加相关的学生会议,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的整体水平,构建一个高水平的师资团队。

2.2编写内科学实践课双语教学配套教材在参照内科学理论课双语教学教材的前提下,根据临床双语教学的需要,编制一批难度适宜、操作可行的《内科学》实践课双语教学教材。主要包括中英文对照的临床操作指南、病例、临床日常用语等。

2.3购买和自建《内科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资源根据本教学模式的需要,课题组将适当购买一批高质量的《内科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资源(视听教材、网络课件或网络课程);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创建有特色的《内科学》双语教学网络资源,搭建《内科学》双语教学资源平台。

3双语教学实施阶段。

3.1双语教学集体备课在每次双语教学课程一周,本教学小组全体教师举行集体备课,先由一人试讲,然后进行讨论,统一本次双语教学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别要统一本次课中学生应掌握的英语内容。

3.2课前培训考虑到学生在理论课程阶段只有少部分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所以,在开始实践课的双语教学前对即将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课前培训。内容包括:本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本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教学流程、在教学中学生应该如何配合,及相关的教学注意事项。让学生先了解,熟悉本教学模式的情况,为正式开展双语教学做好准备。

3.3每次课的课前要求把学生分成6~8人一组,每次课前一周先告诉学生本次课程的内容、需要操作的内容及需要讨论的案例。并根据本次课的内容提出数个问题,要求学生课前先预习相关的材料(中英对照),小组长组织组员查阅期刊和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和小组协作性学习,查找并归纳老师所提问题的答案。在每次实践课程中,要求每组推举一个成员来汇报对问题的学习情况。

3.4床边病例讨论为中心双语教学采用引导式、提问式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如何采集病史并抓住主要症状,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规范性的体格检查从而获得阳性体征,培养学生如何通过症状体征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得出可能的诊断,培养学生如何分析产生症状的可能病因,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如何与患者沟通,并强调职业道德与人文关怀。

学生尽量用英语汇报病史。依照临床教学程序,教师带学生到病床前,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汇报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情况,并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初步的诊疗计划或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处理措施等,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补充。

3.5总结教师进行提问,与学生进行讨论并总结(总结病史、体查及英语运用情况),整个过程师生均要求尽量用英语表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内容运用多媒体配合进行教学及总结,加深学生对所学病例的临床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理解。

4教学效果评价。

在每批学生的内科学课程结束时,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发放授课质量评估表和问卷调查表,反馈对内科学临床实习双语教学的意见与建议。53.7%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能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同时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与患者交流的能力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也较高。但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校期间进行的内科学理论课双语教学,只是初步掌握了部分的相关医学词汇和表达方法,距离应用及交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同时还有部分英语或医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其提高不大,14.2%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增加了学习负担,影响对临床知识的学习。从总体效果判断,该教学模式达到了内科学双语教学目的。由学生对各教员的授课质量进行评估,并就教学中的一些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92份。回收92份,有效问卷92份,结果见表1。

5讨论。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中教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师不教英语,而教英语的老师不懂医学知识的现象,容易造成学生学科知识间的脱节,难以将英语与他们所学到的医学知识相联系,从而难以培养出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2]。在现行的实习住院医师及护士培训过程中,也是只侧重专业理论及实践知识,忽视专业英语的培训,不利于住院医师及护士的全面发展和学习国外医学进展。《内科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医学生掌握《内科学》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双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掌握专业课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和前提下,提高学生对医学专业英语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把重点放在英语教学而忽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的做法是舍本逐末的[3—5]。所以教学活动的一切环节都应该围绕着这个中心,采用学生能接受、能理解的.授课方式。本院采取的双语教学模式,65.7%的学生认为对临床知识的学习无影响,20.1%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模式对临床知识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只有14.2%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认为双语教学对临床知识的学习有影响,提示在以后的临床实践双语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选取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进行。本院根据教师的英语能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了学生课前预习、课前培训及中英文穿插讲解的授课模式,在目前师资与学生外语能力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这种过渡方式更有利于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兼顾对专业英语的学习,这与国内其他医学院校的做法较一致[6]。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增强医学文献阅读能力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等方面均有帮助。但同时部分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认为需花较大精力进行课前预习及课后巩固,会增加学习负担。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20.5%的同学希望以后授课能增加双语教学内容,52.5%同学认同中英文穿插讲解,只有小部分同学认为应该减少双语教学内容。

调查显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致认为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影响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应达到发音标准、表达流利。可见,提高专业教师英语水平是双语教学量提高的关键[7]。与其他高校附属医院的双语教学一样,本院内科学专业教师外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任课教师英语功底不深、口语水平较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双语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其精通医学知识,还要求能够运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讲解专业知识,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及课程结束后,学生普遍反应专业和专业英语学习均有所长进,教师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回答和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笔者通过编写双语教学教程、示范性教学及在临床工作中渗透英语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带教老师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专业英语得到进一步的锤炼和提高'双语教学的开展能达到在教学上互补长短、步步深入的作用,有利于培养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

影视鉴赏论文篇五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升华影视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宣泄主人公内心情感、营造主题意境等基本功能,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当前,国内多数高校均开设了音乐鉴赏类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事实证明,大学生对这类课程比较喜欢,尤其是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经典音乐。优秀的影视音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修正其偏执、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真、善、美有更深刻的领悟。影视音乐欣赏让学生对影视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在教学中再增加一些乐理知识、音乐常识,学生学起来也更有兴趣。尽管影视音乐欣赏是以电影和电视的视频片段作为载体,但必须以音乐素材为主要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影视剧转移到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上来,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尝试和乐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从大量的课程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多数都有自己喜爱的电影类型,女生较喜欢文艺和清新风格的影片,男生则喜欢题材比较宏大的电影,不同风格的电影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新一代大学生都比较有个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去探寻影视音乐的奥秘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教师,笔者经常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同一主题下的影视音乐,并分别对他们进行评论,或者直接让学生在讲台上发表个人对影视音乐的不同看法,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影视音乐《家园》欣赏教学设计。

电视剧《闯关东》作为2008年中央电视台的开年大戏,在央视创下了收视神话,全国多数观众在同一时间观看了《闯关东》的大结局。长达52集的鸿篇巨制,生动再现了从义和团运动到“九•一八”时期,在动荡中的人口迁徙和奋斗历史。一曲旋律舒展、风格多变、气势恢宏的片尾曲《家园》则成功地塑造了山东“闯民”的高大形象。此曲由刘欢作曲,王敏、张宏森作词。全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由刘欢演唱,曲调跌宕,充满浪漫情怀;第二部分由_和刘欢共同演唱,甜美动人的东北民谣《摇篮曲》结合富有律动的rap说唱,“土洋”结合,形式新颖;第三部分再由刘欢演唱,此曲高亢、激昂的高音部分将音乐迅速推向高潮。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以歌曲《家园》欣赏为主要内容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走近“家园”(1)欣赏默片《家园》。首先教师在课前将片尾曲的音乐关掉,课上播放无声的《家园》视频;然后让学生围绕音乐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谈谈看完这段无声视频后的感受;最后教师概括总结音乐在影视作品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关注影视音乐。(2)联想《家园》音乐。教师先简单介绍电视剧《闯关东》的故事情节;再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及所看视频联想片尾曲的音乐风格。2.走进“家园”(1)聆听《家园》。教师先播放完整的片尾曲《家园》;再让学生将听到的音乐与之前设想出的音乐做比较分析;最后教师总结歌曲《家园》的音乐风格特点。(2)剖析《家园》(谱例1)。教师将分段处理的《家园》分4段播放,每放完一段,让学生说出该段音乐的演唱者;再用ppt课件显示乐曲歌词;总结出第一段、第二段的rap和第三段都是由刘欢演唱,第二段女声部分由_演唱,曲调选自东北民歌《摇篮曲》。然后让学生结合《闯关东》的主题,思考歌曲为什么加入东北民歌的片段;最后教师总结影视音乐具有的地域性特点,并具体做出分析。(3)学唱《家园》。教师用ppt课件显示乐曲简谱;然后教师弹钢琴,学生分段学唱歌曲简谱;待基本掌握旋律后,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词;接着请学生谈谈对rap的认识;让一位学生演奏架子鼓,一位学生朗读rap部分的说唱;教师再概述rap的由来、特点和国内外代表性说唱歌手;再请学生模仿歌曲中刘欢说唱的内容,节奏律动可以自由发挥;最后教师弹伴奏,学生分三组演唱;一部分男生齐唱刘欢片段,全体女生齐唱_的《摇篮曲》;一部分男生配合女生演唱rap片段。谱例13.走出“家园”(1)比较刘欢、_的演唱风格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两位歌唱家,再让学生列举刘欢和_的其他代表性歌曲;接着让学生进一步谈谈两位歌手的唱法和音乐风格有哪些不同;最后教师总结:刘欢和_分别属于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前者演唱流行音乐居多,后者擅长演唱民歌。(2)“民族风”与“流行风”的相互融合先让学生列举“民族风”歌手与“流行风”歌手搭档演唱的歌曲;接着教师补充:玖月奇迹的《中国美》,_和周杰伦的《本草纲目》,谭晶和陈奕迅的《龙文》等;然后播放玖月奇迹演唱的《中国美》视频;请学生分组讨论“民族风”与“流行风”相互融合的优缺点;最后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分成两组,进行5分钟辩论会研讨。4.重返“家园”(1)了解影视音乐的种类。先让学生欣赏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头曲;再让他们分组讨论影视音乐中的其他类型;然后教师总结:除了片头曲、片尾曲之外,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还有插曲、背景音乐等音乐类型,讲解它们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的不同的重要作用。(2)3位学生代表演唱《家园》。先由教师播放《家园》的伴奏音乐,接着让一位男生演唱刘欢所唱的片段,一位女生演唱_所唱的片段,一位学生演唱rap部分。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歌声中结束这一课程的教学。

教学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中,以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尾曲《家园》为载体,以走近“家园”、走进“家园”、走出“家园”和重返“家园”为主线,通过看、听、析、唱、辩等环节展开教学。具体教学理念体现如下:

1.多媒体视听教学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在影视音乐欣赏教学中,多媒体视听结合的教学优势表现得就更加优越。多媒体设备可以将音乐分片段进行欣赏,也可借助一些音乐软件,如cakewalk软件可以将音乐作品的各个声部分成若干音轨输入电脑,欣赏时可播放其中任意一音轨或多个音轨。这节课,在欣赏片尾曲《家园》时,教师可运用cakewalk软件将这首歌曲的女声、男声及rap分成三个音轨输入电脑中,课堂上分段播放,让学生清晰地欣赏各段,充分领略每一段的音乐特色。

2.注重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提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体验的层面上,而应该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转变为理性的认知。在影视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通过聆听音乐、演唱、创作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实践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对音乐的感性体会,并在感性体会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观察和思考,才有可能将感性的体验转化为理性的认识。本节课,教师通过观看、聆听和演唱等一系列感性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从视听两方面感性接触歌曲《家园》,在走出“家园”教学环节时,又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的特点,并进一步展开讨论。

3.以学生为本,培养独立创新思维传统教学注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演示,几乎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实践创新的空间。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理应转变为“主动”。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本节课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答辩、自由发挥rap说唱和架子鼓伴奏等教学环节,为学生开辟一片宽阔的思维天地。结语作为当今的“80后”向“90后”转变的大学生群体,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显然不能满足多数大学生在音乐课程方面的需求,影视音乐欣赏无疑为大学生开阔了艺术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

影视鉴赏论文篇六

关键词:相辅相成,浅谈,鉴赏,影视音乐,音乐教育

音乐是一种反映人类情感的艺术,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音乐欣赏课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正发生着改变。这些年影视行业的风生水起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好作品,其中不少音乐插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努力发掘一些好的、有影响力的影视音乐,来为学校的音乐欣赏课程增添活力。

一、利用影视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秀的影视作品都会有优秀的配乐,很多影视作品之所以能深入人心,不乏音乐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影视音乐入手,可以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例如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歌《向天再借五百年》,其歌词震撼人心,旋律磅礴大气,既抒发了珍惜时光、不畏坎坷的胸臆,又因旋律的跌宕起伏而让听者感到热血澎湃、豪情满怀。该曲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获得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电视剧歌曲”的美誉。通过对这一类型歌曲的鉴赏,必定会使学生对音乐有着更积极的向往,从而激发他们在音乐道路上学习的激情。

二、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影视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手机、电脑等都成为了影视音乐传播的新渠道。对于90后学生来说,上网搜索音乐是他们更熟悉和喜爱的方式,也是科技进步对于教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譬如在《蓝色多瑙河》的欣赏教学中,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曲式结构分析和分段式欣赏讲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曲作者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传记影片《翠堤春晓》。该片生动地演绎了这位“圆舞曲之王”的成长之路,描绘了《蓝色多瑙河》创作时戏剧化的情景。影片一播放,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将赏、教、学集于一体,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也丰富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理解。

三、通过实践活动与影视音乐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众所周知,影视中音乐(或音响)与画面同步,能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氛围,感染观众的情绪。比如在电视剧《西游记》当中,猪八戒娶亲却被孙悟空捉弄,所用的乐曲节奏轻快、滑稽欢乐,将猪八戒的憨傻、孙悟空的古灵精怪刻画得惟妙惟肖。而在三打白骨精那场戏中,唐僧不辨是非要将孙悟空赶走时,音乐旋律逐渐下行突又拔升,如泣如诉,既表达了孙悟空的委屈难过,又表达了唐僧对大弟子怜恨交加的矛盾心情。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音乐的鉴赏,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结合情景剧、朗诵等形式的实践,让学生自行寻找、选择合适的配乐来传情达意,体现主题,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

四、将课堂教学与影视音乐有机融合,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词曲作者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了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词,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创作目的,用以推崇自己认可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如大家所熟知的《送别》一曲,曾被电影《城南旧事》选做主题歌。主人公与好友分别之际,那种惆怅黯然、欲言又止的忧伤被音乐传达得淋漓尽致。这样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不也正是课堂上所要表达的么!

再比如艺术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曲《你是这样的人》,虽然歌词中始终没有提到被歌颂的人名,但无处不流露出对周恩来总理的缅怀和思念。当旋律伴随着影像缓缓流淌时,当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举世奇观出现时,很多学生也被周总理宽广的胸襟、巨大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感染并流下了泪水。如果说作者想要借歌曲讴歌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已经做到了;如果说作者想要借歌曲传颂伟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他也做到了。自信活跃、个性张扬的90后学生们和父辈们一样,感受到了伟人直击人心的人格力量,也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一首好的歌曲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影视音乐进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潮流。将其与音乐欣赏这门学科的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为未来增添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

[1]朱琴.漫谈影视剧音乐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音乐天地,(1).

[2]郝俊兰.电视音乐音响[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享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13.

影视鉴赏论文篇七

pbl(project-basedlearning),即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分段课程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应用潜力。有层次有步骤的pbl“项目工程”,使得学生在“虚实幼儿英语课堂项目”中实现知识获取和技能培养的双向互动,这对培养高素质学前双语人才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一、引言。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招生火爆。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很难胜任未来幼儿英语教学。将pbl教学模式细化渗透到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的英语分段课程教学中,培养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学前双语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pbl(project-basedlearning),即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研究活动为形式,并以获得语言技能、学科知识,以及提高各项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的专业特色和该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学校课题组从总体上来设计pbl“项目工程”,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有层次提出每次不同的“项目任务”。学生通过全程实际参与、实际体验,在“虚实幼儿英语课堂项目”中实现知识获取和技能培养双向互动。教师从整体上主导整个项目过程,是“项目设计师”及“教练”,不断驱动学生进入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体验,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各个知识点和幼儿双语教学的各项技能。由此可见,pbl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应用潜力,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充分调查我校该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和了解省内外兄弟院校该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情况基础上,学校课题组提出细化渗透pbl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双语班英语分段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升该专业学生幼儿双语教学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我校学前双语人才培养质量。

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分段课程教学,即将英语课程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英语基础课阶段、学前英语专业基础课阶段和学前英语专业技能课阶段。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有步骤分层次设计系列“项目”,从不同侧面训练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储备阶段,提高基本技能,即把语音、口语训练作为项目,强化学生英语语音、语调的训练和口语表达;在提升阶段,增强基础知识,即把英语阅读、英语写作作为项目,培养学生扎实的英文功底,提高其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在体验阶段,培养教学技能,即把虚实幼儿英语课堂作为项目,锻炼学生的英语教学技能,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课题组通过构建科学的、符合英语语言学习规律的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的英语分段课程教学,把项目任务细化并渗透到不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使pbl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教学中发挥出了巨大潜力。(附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项目工程示意图,如图一)。

通过该示意图可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分段课程教学是一个项目工程。通过统筹安排,课题组把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既注意到了难度梯度又顾及到了前后间的衔接。教师根据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子项目要求,在学生自由结合基础上,均衡分配项目小组。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项目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具体的项目计划,其中包括时间安排、实施步骤、资料来源等。制定项目计划过程中及时与教师沟通,最终的计划要得到老师的认可,不认可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直至得到认可为止。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小组每个成员齐心协力地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并对于所查找到的资料进行研究,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最后把学习成果制作成手抄报,或是ppt文件,或是英文小短剧(englishshortplay)等各种形式的项目成果。在项目成果的展示和交流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三方”评价(即项目完成者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主评),给出本项目所涉及知识点的总结,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出差距,在实践与创新活动中发现自身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提升英语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pbl教学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学生在全程实际参与、实际体验有层次的“项目任务”过程中,理解和认识到英语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探索知识的过程,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pbl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分段课程教学中的细化与渗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更是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英语学习习惯;激励了学生勤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更是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尊重他人、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团队精神。因此,pbl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分段课程教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及综合英语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培养高素质学前双语人才做出了一份不容忽视的贡献。

四、pbl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教学应用中的遇到的一些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

此次实践研究中,在教学一线实施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老师,多是一线优秀英语教师,通过参加课题组培训,基本掌握了适用于该专业英语教学的pbl教学模式的理念和具体实施办法。但是,由于缺乏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行业英语的特点无法充分体现。今后,学校和课题组会通过进修或幼儿园观摩学习等手段加强此类一线教师的双师培训,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懂理论、有技巧实施pbl教学模式的师资队伍。

2、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较强的唱、跳、演专业技能,但是英语基础差,如没有标准的语音、口语知识和基本的交际语技能;现代化教学手段缺乏,如制作课件和运用电子教具等,这些都是影响pbl教学模式有序推行的障碍。今后,学校和课题组会通过大力增加教学技能训练项目,如语音教学技能、口语教学技能、游戏教学技能、绘本故事教学技能、歌曲歌谣律动教学技能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技能。

3、教材方面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pbl教学模式所使用的学前教育行业英语的教材,大多数教材无法紧跟行业变化,内容呆板,无法使学生体会到pbl教学模式带来的体验乐趣。今后,学校和课题组会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教学及学生的特点,着手编订一套专门针对pbl教学模式所使用的学前教育行业英语的教材,以解必要之需。

4、实习存在的问题。

此次实践研究中,“虚实幼儿英语课堂项目”中真实教学资源比重较少,学生真实教学体验不足。今后,在学校领导帮助和合作实习幼儿园配合的配合下,课题组进一步增加学生实习见习机会,以增加“虚实幼儿英语课堂项目”中的真实体验项目。

五、结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班英语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有层次地实施“虚实幼儿英语课堂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值得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并加以大力推广,希冀能为兄弟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幼儿英语教育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

影视鉴赏论文篇八

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音乐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或继承中,作曲家与编曲家们通过运用各种技法、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使影视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今天,影视音乐已成为影视剧创作的重要一环。而《影视音乐欣赏》课程是高职动漫专业的一门素质教育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学生将来生活、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实践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不主动,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状。为此,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积极探索,提出了改革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缺乏对学生正确的分析对于高职动漫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既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也不是专门搞音乐研究的,他们有的甚至都没有上过音乐课,不知道什么是乐谱,也不清楚学习影视音乐对他们有什么作用。所以,课程一开始就一味的去灌输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专业知识,只会导致学生听不懂,觉得学的东西不实用,不知在哪里用,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用的最多的方法是讲授法教学。就是由老师先讲知识点,再欣赏音乐,然后老师再解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灵活性大、逻辑性强、教学进程中便于调控。缺点也非常明显,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直接实践和及时做出反馈的机会。这种方法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忽视个别差异的存在,师生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单调。

二、教学改革及创新

1、明确《影视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影音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影视音乐的历史、发展状况与音乐的制作过程、制作技术等等介绍,让学生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特性与音画关系,学会鉴赏影视音乐,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中欣赏美、评价美的素质;了解影视音乐的设计特点、创配方式,学会分析影视音乐与设计影视音乐;了解影视音乐配置中的各种技术处理方式,学会对影视音乐进行技术处理。

2、正确分析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动漫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虽然音乐基础较差,但他们思维敏捷,有较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创造力,这对他们深刻的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有很大帮助。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及时对教学内容和设置进行调整。以“常见节奏型”的教学为例,通过学生们都熟悉和喜爱的《西游记》片头曲和片尾曲进行教学,学生们容易接受,上课状态积极,课堂效果较好。因此正确的分析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这样不但使学生们对本课程产生了兴趣、增加了责任感,还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3、加强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采用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介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课堂讨论法,根据学生的特点,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达到知识的积累。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观赏和讨论过程中自然学会本课的重点、难点,而且能使他们有一定的自我想法,充分展现以突出技能为主导思想的职业院校教学特点。

4、运用现代声光音像技术,丰富教学模式和手段影音欣赏课上,聆听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是通过听觉来接受知识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的听,单调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现代声光音像技术运用于教学,给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辅助和推动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直接感知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而通过现代声光音像技术就可以得以清晰的展示,克服了教学在时空和地域上的限制,让同学们耳闻目睹,犹如身临其境,获得更全面、丰富、深刻的审美体验。

5、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音乐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依靠为动画电影配乐来彰显个人音乐创作魅力的音乐人外国的居多,如日本的久石让、菅野洋子,美国音乐家汉斯.季默等。而遗憾的是,国内的动画作曲家,却大都默默无闻,不为人们所熟悉。因此在课堂中,我们除了让同学们欣赏音乐大师的名作,如《狮子王》、《千与千寻》等,还要让让同学们多赏析中国的经典音乐,因为民族民间音乐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只有让学生们多去接触、多去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才会激发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的情怀。

三、结束语

影音欣赏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艺术结晶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功能,掌握时代的脉搏,关注社会变革,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就像向毛泽东同志所讲的那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影视鉴赏论文篇九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呈现出对文化的多层次追求,世界各国掀起多元文化的高潮,在这场风暴的冲击下,音乐文化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体现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程度。众所周知,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的传承,高校音乐教育对未来的民族音乐的多元化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国外的音乐文化融入本土,是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在传承和推广的基础上,培养出大量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提升对民族音乐的情感,加强民族的团结力。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发展

杜威是美国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20世纪初提出提出“多元文化”。随着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局势下,人们把视线转向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势不可挡的成为当前新的发展对象。在多元化和民族化并存的新形势下,基于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里提出的看法是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未来和高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增强民族音乐的人才教育观念

我们大家都知道,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师资力量的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各部分区域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情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然而各个民族发展的进度和方向是不同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状况,必须要构建起原生态音乐文化,所有高校都应该加大对这个目标任务的重视力度,所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也应该是建立在当地音乐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的,结合本地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保证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充实。高校应当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支点,单纯的单科改革已适应不了现状,让传统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得到彻底的转变,从源头上改进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项目,是民族音乐文化的地位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充分提高。

二、有效的统一民族音乐教育和音乐教育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文化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基于这样的`大环境,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更新和延续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目的,教育学生热爱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它能够持续高效地传承下来。在以多元化属为背景的社会音乐教育形势下,人们看高校音乐教育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受到条件的限制,衡量高校音乐教育的尺度也受到影响。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本、以人文作为主题、把音乐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从头开始以不同的层次,多个方面,在各地高校大范围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音乐的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评判,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每个地区的传统民族音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呈现方式,表达感情的音乐方式也不尽相同,喜怒哀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有了多元化的音乐情形大不一样,世界民族音乐的融合,不但丰富性了音乐本身,而且形成多样化的世界民族音乐,例如,《梁祝》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这一协奏曲的核心题材是我国的越剧文化,我国传统的戏曲表演是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然后由世界闻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俞丽娜进行演奏,音乐效果更上一层楼,他在这首曲子的演奏中,利用小提琴和二胡的演奏技巧,融合了中华传统民族音乐所具备的音乐语言,是这首曲子更加圆满动听。这就是说,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够驾驭我国传统乐器,外国的乐器也十分容易契合。由于现在传媒普遍化程度,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都有着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逐渐消融化解,得到良性的发展,得以“润物细无声”,提升大众的欣品味,提高了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品质,这对于我国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激发出我国人民潜在的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从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

三、对外来音乐加以借鉴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教育并没有多大的不同,都是人类社会文明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彼此相互支撑,相互通融。高校的音乐教育应当把人生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跟音乐教育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和教学过程相结合,使传统民族文化、音乐教育文化都渗透到音乐教育理念中。这些都说明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它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最基本的策略,在传播民族音乐文化中起着垫脚石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选择最有利于促进音乐发展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上保证民族音乐能够得以发扬光大,这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方面是,为了保证民族音乐文化的高纯度,和民族音乐教育相结合,是他人的音乐文化在这里得以改正,同时得到一些回馈信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新,它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首脑部分,从根本上来说,多元文化的背景给了创新民族音乐的契机,借鉴的外来音乐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内涵。教师在民族音乐创新过程中,借助多元文化的背景,这样能够促使传统音乐文化的不断发扬广大和源远流长,在自身内涵得到丰富的同时,也使得传统音乐文化更加符合现代世界的发展潮流,得到感化人的效果,实现教育人的目标,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激励和鼓舞人精神,提供文化建设,给予精神支撑,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说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对各民族音乐之间的贯通和相互借鉴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对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音乐人才有独到的作用,对加深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有不可多得的益处。以上可见,传承和发展是多元文化时代高校音乐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明显的民族特点可以是生活充满乐趣,特具情趣的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昂扬的斗志激励他们向艺术的最高峰前进。受日益开放的大环境影响,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占有相对的地位,根本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和持续发展,目前,以我国的文化为特征,建立民族音乐教育的系统,对民族音乐的发扬光大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影视鉴赏论文篇十

在学习《影视鉴赏》时,我逐渐培养了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影习惯。我会在观看电影或电视剧后,重复思考剧情、角色塑造与导演用意,并做一些记录。这样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电影的主题和故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观影能力。同时,我还通过参加课堂讨论和观影小组活动与同学们交流,互相启发和借鉴,使自己的眼界得到拓宽。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使我更加专注于影片的细节,还培养了我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第二段:影片分析。

学习《影视鉴赏》让我懂得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对影片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学习了对电影的叙事结构、摄影技术、音乐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通过这些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导演的创作意图,并从中汲取灵感。比如,学习了色彩运用后,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导演为何使用某种特定的色彩来表现电影的氛围和情感。这样的学习不仅提升了我的观影水平,还让我对电影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段:演员鉴赏。

在学习《影视鉴赏》过程中,我对演员鉴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学习了演员的表演技巧、角色塑造以及演员与导演的合作关系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观察演员的表演,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变化。如今,我在观看电影时会更加关注演员的表演,发现他们的表演之美,并对他们的演技给予更高的评价,这也让我更加喜爱影视作品。

第四段:影视文化。

学习《影视鉴赏》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影视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视作品,我了解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文化视野。同时,我还学习了电影史和电影流派等相关知识,对于影片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都让我在欣赏影视作品时有了更全面的思考和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第五段:个人成长。

通过学习《影视鉴赏》,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观影能力和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让我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影片中,我能够感受到导演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思考,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影视作品带给我情感的共鸣,让我产生共鸣的同时,也激发我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这门课程让我不仅在专业上成长,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滋养。

结语:通过学习《影视鉴赏》,我对影片和演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影视文化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这门课程也让我在个人成长上有了新的进步。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每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并用更加专业的眼光和更加深入的思考去欣赏和理解它们。

影视鉴赏论文篇十一

1.清唱剧通常演出的场所是(教堂剧院)。

2.巴洛克歌剧的发祥地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

3.公共音乐会是在音乐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出现的(巴洛克古典浪漫主义时期)。

4.哪些属于体裁范畴(三段式序曲组曲奏鸣曲小步舞曲变奏曲式协奏曲)。

5.最先将诙谐曲取代交响曲中的小步舞曲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6.“好男应该去当兵”是《费加罗的婚礼》中一首著名的(合唱重唱咏叹调)。

7.贝多芬的哪部作品集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

8.贝多芬的哪部交响曲标志着他个人风格的成熟(第三第五第六第九。

9.贝多芬的哪部交响曲加入了人声(第三第五第六第九)。

10.歌剧中的独唱曲称为(宣叙调咏叹调序曲)。

11.被称为复调音乐大师的作曲家是(巴赫亨德尔)。

12.巴赫在世时被公认为是哪种乐器的演奏大师(古钢琴大提琴管风琴)。

13.重唱是哪种体裁中的音乐形式(交响曲协奏曲歌剧)。

14.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最伟大的两位钢琴家是(门德尔松、李斯特、舒曼、舒伯特、肖邦、瓦格纳)。

15.舒伯特的《第八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有几个乐章构成(二个、三个、四个、五个)。

16.由四部分组成、分四个晚上上演、歌剧文献中最长大的作品是(《漂泊的荷兰人》、《尼伯龙根的指环》)。

17.马勒的哪部作品是根据中国唐代诗歌创作的(《大地之歌》、《旅行者之歌》)。

18.被公认为是俄国民族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是(穆索尔斯基、鲍罗丁、格林卡)。

19.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

20.普契尼的哪部歌剧是以中国为背景的、剧中还运用了江苏民歌(托斯卡、图兰朵、蝴蝶夫人)。

21.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哪种音乐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印象主义、新原始主义、表现主义)。

22.在奏鸣曲式中,二个对比性的主题出现在(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23.钢琴小品《致爱丽丝》,它的作品曲式是(三段式回旋曲式)。

24.在音乐会上,在乐章之间可以鼓掌,你认为这是(正确的错误的)。

25,在剧院里的歌剧演唱中,每个唱段之后都可以鼓掌,你认为这是(正确的错误的)。

影视鉴赏论文篇十二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试图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影视作品亦不例外,课上,老师通过对作品的读解把握和主题揭示,深刻而明了的阐述了电影的主题,尽管每个人在赏析时对主题读解和把握可能有所差异,但老师所讲解的知识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毕竟我们自己看过一部电影之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上课却不可儿戏,我深信老师是在查阅众多资料的基础上来给我们讲课的。

一部电影,最勾引人的非情节莫属。对情节结构的把握,直接决定了一部电影的成败。

看完一部电影,自然会有感想,想要有写作的欲望。查了下资料,专业术语称之为“视听语言的初步读解”--对影像的读解主要包括画面、色彩、灯光、镜头运动方式等;对声音的读解主要包括音乐和音响,台词和对白、旁白等;还有蒙太奇以及表演、细节等的读解与分析。初涉影视艺术,要学会对语言的读解和分析,要善于抓住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段落,或他们在开头、结尾高潮中的综合运用。以上为影评写作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一一列出并不意味着考试必须面面俱到,影评写作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倡在相对完整(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看完这段文字,觉得有点头晕,其实满明了了,却做不到这种程度。在我的思想里,影评应该是随性而至的,想说什么,就说点什么,在自己的记忆里留下一些痕迹,而不是字字句句的解读。我没有那种专业性的眼光和文笔,也么有那种耐心。

总之,影视鉴赏应该是一门很受欢迎的课,希望老师将继续加油,把它打造成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一句话电影评价。

《满城尽带黄金甲》:挣扎过,还是深渊,父王,母后,儿臣唯一死!《山楂树之恋》:纯爱,恋歌,一曲回肠,绕梁三日。

《我的父亲母亲》:初恋这条小路,我们始终手牵手,一路相伴。《金陵十三钗》:还是那个南京,风尘,女子为战,撑起一片天!《泰坦尼克号》:荡气回肠的海夜,一男一女,一生不悔!《十面埋伏》阴谋下的真爱,更令人动容。

《夜宴》:明明谁都无无辜,却,王子,皇后,皇上...结局都是悲剧。《失恋33天》:失恋没什么人大不了,我们都能找到彼此的唯一。《逃出克隆岛》:欲望无止境,永生?不可能!《火星上的秘密》:外太空的科学,始终成谜....《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青春,始终都在,那些年,那些美好,我们从没忘记。

《活着》:活着,便是美好,便该珍惜。

《血蟒》:原始的欲望,没了生命,我们还有什么?《东成西就》:没有最搞笑,只有更搞笑。《神探》: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搏击俱乐部》:双重人格的迷茫。

《窈窕奶爸》:有这样的爸爸一生呵护,该是无憾了吧。《医龙》:医生的职责比总统大多了。

《杜拉拉升职记》:职场的竞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

《阿凡达》:工业革命的负罪,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欲望的无止境,通过这部电影为心灵上了一课。

《乱世佳人》:爱和恨可以象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爱和恨也可能只需要一缕阳光就可以消融。

影视鉴赏论文篇十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影视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门课程,影视鉴赏深入挖掘了影视艺术的内涵和价值,通过课堂学习,让我们对影视作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在影视鉴赏课堂中,我不仅沉浸在精彩的作品中,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影视艺术的知识,让我更加热爱和欣赏影视艺术。

首先,在影视鉴赏课堂中,我学到了如何欣赏电影和电视剧。以前,我只是看电影时享受故事情节和视觉效果,很少关注艺术手法和导演的用意。然而,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我开始学会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电影的艺术魅力。我学到了如何分析剧情,如何解读角色,如何欣赏镜头运用等等,这让我对电影的欣赏水平有了提升。

其次,在影视鉴赏课堂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影视艺术的理论知识。影视艺术有着丰富的学科背景,包括电影史、电影批评、制片术、视听语言等等。这些理论知识不仅让我了解到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还帮助我更好地分析和评价电影作品。比如,在学习了电影史后,我对不同时期的电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作品所表达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第三,影视鉴赏课堂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同学们讨论交流的平台。课堂上,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对影视作品的观点和感受,听取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进行深入讨论。这样的交流能够促进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拓宽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使我们在观影时更加敏锐和独立思考,提高我们自身的判断力和鉴赏能力。

另外,影视鉴赏课堂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作业和实践机会。通过写作业和参与实践,我进一步巩固和应用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比如,有一次作业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一部电影的影评,这要求我们分析电影的优劣之处,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评价。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和实际观影经验的结合对于我们正确评价一部电影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影视鉴赏课堂让我对影视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独到的见解,提高了我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通过课堂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欣赏电影和电视剧,学到了许多关于影视艺术的理论知识,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并进行作业和实践,我深刻意识到影视艺术的魅力和重要性。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地了解影视艺术,用更加专业的眼光去欣赏和评价影视作品。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影视鉴赏的能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影视鉴赏论文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电视剧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影视作品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影视作品中的艺术魅力,我报名参加了影视鉴赏课堂。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影视作品的独特之处,并提升了自己的影视鉴赏能力。

首先,在影视鉴赏课堂中,我学会了对影视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会带领我们一起观看经典的影视作品,并在观影过程中向我们介绍作品的背景、导演的意图、演员的表演等等。通过这种全面的解读,我发现影视作品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内涵。例如,通过对电影《霸王别姬》的学习,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影片中的情节和角色,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导演对性别、自由和命运等议题的独特见解。这种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不仅提高了我对影视作品的理解能力,也启发了我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重要议题的思考。

其次,在影视鉴赏课堂中,我学会了欣赏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影视作品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演员的表演,还包括导演的构图、摄影师的取景、剧本的创作等等。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会解读一些场景的构图和摄影手法,比如使用特定的镜头、色调和视觉效果来表达情感和意图。通过学习这些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我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例如,通过观看电视剧《琅琊榜》,我学会了欣赏编剧的叙事技巧和演员的形体表演,更能够理解导演通过摄影手法来营造氛围和情感。这种欣赏艺术形式的能力,使得我在观影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影片背后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再次,在影视鉴赏课堂中,我学会了批判性地思考影视作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影视作品既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探索。在课堂上,老师常常会引导我们思考影视作品如何塑造社会价值观和个人观念。通过对电影《无人区》的学习,我认识到影片中对青年人的呼唤和社会现象的批判。这种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使得我不仅能够明辨影视作品中的是非观念和价值导向,也能够从中获得对社会和个人的启示和反思。

最后,在影视鉴赏课堂中,我与同学们进行了一些集体的影视讨论和分析。通过讨论和交流,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影视视野,也听到了不同观点和见解。这种集体的学习和讨论环境,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合作和分享的力量。在和同学们的互动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影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集体学习的体验,使我认识到了影视鉴赏是一项团队协作的工作,也培养了我积极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影视鉴赏课堂,我不仅学会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影视作品,欣赏其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还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影视作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与此同时,我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这一学期来的影视鉴赏课,让我对影视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和享受观影的过程。

影视鉴赏论文篇十五

011340110彭朋《弱点》《辛德勒名单》《忠犬八公的故事》《六十年校庆》《白宫陷落》《丑角》《肖申克的救赎》《白宫陷落》是一部类似《虎胆龙威》类型的个人英雄电影。但是区别在于这部电影的主角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他也因为没有救下美国第一夫人而被调离特勤组。

导演安东尼.福奎说:“影片的中心人物可以说是一个有前科的人,是一个一心想要回到自己原先的工作岗位上的人。但是之前的工作上的失误,让他觉得自己无脸面回到原先的工作中去,所以他只好在办公桌前混日子。机缘巧合之下,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他得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也得到了将功补过的机会。于是,一个英雄人物就出现了。”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处,它把英雄成功拉下了神坛,英雄在褪去身上的那层光环后其实也只是普通人,他们也会哭,也会笑,也会害怕,也会犯错,就像蜘蛛侠里的彼得.潘或是钢铁侠里的托尼斯塔克一样,因为缺点而显得真实。

麦克.班尼也是一个英雄,他孤身一人因为责任因为爱国精神,也因为他与总统的友谊,愤然决然的冲入恐怖分子密布的白宫中,最终力挽狂澜。

这部影片是一部时代背景下的典型美国商业大片,主题也很明确。就是为了凸显美国人民面对危机面对灾害而展现出的顽强与积极乐观的精神。我可以坚信这电影根本就是大美利坚爱国主义主旋律强心针电影。当时的时代背景是这样的,自2007年末开始的经济危机,已经经历了六个年头来到了2013,最近看到的paulkrugman关于这个危机所带来的破坏大概预估直接损失在60万亿美元,这个危机已经远超过了1930年代的大萧条。最致命的问题是,年轻人就业率在全世界(甚至包括gdp仍然在高速上升的土耳其,中国和巴西)都维持在可怕的高位。

白宫在过去六年中,必然是顶在世界的中心。

我们可以主要关注电影中三次出现美国国旗大特写(美国超人等各色英雄电影说到底就是主旋律电影,因为国旗总会出现在激动人心的时刻,比如被反派一阵猛殴,然后绝地反击前那一刻。)一次是高高飘扬不说,第二次是被攻击飞机打成筛子旗,被敌方降旗,第三次是胜利后星条旗又重新高高飘扬。

电影中很多正义凌然的台词,重看一遍结合时局背景再看一遍,就会发现话都是双关的。简单说来就是一句话,在危机下我们要更加united更加有信心克服我们眼前的巨大困难。

抛开影片的精神不谈,单谈一谈影片本身的特点,你会发现导演对于情节和场面的掌控力非常强,比如轰炸机轰炸白宫与地面枪战一部分,为了保证真实性,导演甚至搭建了一个白宫,所以影片的效果非常逼真。另外情节非常紧凑,没有任何拖沓的现象,情节非常爽。导演福奎阿说:“这些内容多亏了有一大批聪明的幕后人员帮助我,才有了现在的结果。无论是多么困难和紧张的场景,在他们的帮助和设计之下,都有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影片中的那些袭击白宫的镜头,他们真的搭建了一个白宫的实景,这才让影片有了真实感。”

总之,《白宫陷落》是一部剧情精彩又非常让人热血沸腾的影片,很值得去看。正文完。

影视鉴赏论文篇十六

影视鉴赏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现代文化艺术领域的课程,近年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都开始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也许大家对于影视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但在影视鉴赏课程中,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影视作品,拓展我们的思维,开阔我们的眼界。在本次影视鉴赏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受启发和感悟,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让我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第二段:老师

在本次影视鉴赏课程中,我的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给予了很多实际的案例。他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影视作品背后的情感内涵和意义,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同时,老师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给予了很多耐心的指导和宝贵的建议。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补充,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影视作品,厘清态度和认识,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

第三段:同学

在影视鉴赏课程中,同学之间的智慧碰撞和彼此之间的交流,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看法,而同学们的多元观点让我收获颇丰。在课堂上,我们相互倾听、相互提问、相互交流。大家共同分析影视作品中的细节,以及故事情节的脉络等等方面。在学习中,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享受了文化的盛宴。

第四段:思考收获

在影视鉴赏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影视作品的魅力,体验到鉴赏中的乐趣。同时,我也认识到影视作品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具有普世价值。影视作品可以传达关于人性、情感、价值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见的问题。因此,鉴赏影视作品不仅是学习和培养艺术审美能力的一种途径,还可以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使其成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指南和依据。

第五段:结论

总之,影视鉴赏课程是一门有趣、有启发性、且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学习的课程。在这次课程学习中,我感受到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了解和认识了不同文化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与表达。通过课程,我发现自己的鉴赏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也在与好友的交流中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无论是在院校环境中,还是在家人或者朋友的陪伴下,我都可以找到更多的乐趣和体验。

影视鉴赏论文篇十七

英雄崇拜在每种文化中都存在,英雄主义在其特定的文化中代表了特殊的社会文化追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但不同文化对英雄主义社会价值的定义却不一样。英雄崇拜是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创造自己的英雄来保持其精髓是每一种文化的责任和目标。英雄主义的核心在于评价英雄的社会价值,不同文化的分歧就在于怎样的人能被视为英雄。

论及美国英雄与中国英雄的差别,从影视的角度出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美国英雄大多都是年轻的帅哥,而中国英雄大多年老。但在影视中,导演所想要表达的却是内在的文化差异。

就起源而言,中国英雄主义的起源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英雄主义是在人们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产生的;其次,英雄主义产生于民族战争和民族融合;再次,英雄主义产生于阶级斗争;最后,儒家思想对中国的英雄主义产生了很大影响。总的来说有四种心态背景引发了美国西进运动中的美国英雄主义:第一,获取新的土地;第二,追求理想中的富裕之乡;第三,不满足感的吸引;第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征服。

就其特点而言,在美国影视中,美国电影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有与众不同的吸引人的性格特点。他们强调自我和个人价值。比如,在《生死时速》中,男主有傲慢的特点,只按自己的意志做事情,不会考虑世俗观点,其主要表现就在于电梯事故中,歹徒劫持他好友要挟他要钱,可是他却开抢伤害人质而达到抓到歹徒的效果。除此之外,美国影视中的英雄还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英雄都在成功前经历挫败。第二,英雄有对家庭的责任感。第三,英雄除了身体强健之外,还必须具有智慧和勇气。第四,美国电影常常表现出英雄在危险境况时的幽默。

和美国电影中拥有强健体魄的英雄不太一样,中国电影中地英雄更多的表现内在品质,很关键的一点是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比如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就表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英雄形象。当个人利益和情感和国家民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永远是把国家民族大局摆在第一位。中国电影中的英雄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往往表现得完美,没有缺点。这种完美的英雄形象,拉长了普通人和英雄的距离。

通过对中美影视中英雄主义的对比以及各自特征和起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用四个字概括的话,中国英雄求的是集体主义,美国英雄求的是个人主义。不管是如何的差异,英雄主义都成为一股看不见的力量鼓舞着人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影视鉴赏论文篇十八

在这学期的体育影视鉴赏课上,我受益匪浅。这门课程不仅为我打开了体育影视的新世界,也让我对体育和电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观看一系列的体育影片和纪录片,我领悟到了体育精神与电影艺术的奇妙结合,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体育运动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课堂上我了解了体育影视的历史与特点。体育影视起初只是简单地记录比赛的过程,但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体育影片逐渐融入了更加丰富的叙事和艺术元素。我学到了很多经典的体育电影作品,比如《摔跤吧!爸爸》、《电锯记》、《记忆碎片》等。这些电影通过生动的剧情和精彩的表演,展现了体育运动的力量和影响力。我也了解到,体育影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不仅通过视觉和听觉给观众带来享受,更能够传达出深层的思考和情感。体育影视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具有启发和激励人们的功能。

其次,在欣赏体育影片和纪录片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体育运动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电影《摔跤吧!爸爸》中,我看到了女摔跤选手起初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但她们通过坚持不懈和团结合作,在体育竞技的舞台上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个故事让我深刻意识到,只有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体育运动教会我们要勇往直前,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不畏艰难的意志。

第三,我在课堂上学习了影视语言和技巧的运用。体育影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需要运用特定的技巧和手法来表达体育运动的力量和激情。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摄影、剪辑、音乐和声音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我发现这些技巧的运用可以增强影片的表达力和感染力。比如在电影《电锯记》中,音乐和剪辑手法的运用让观众体验到了体育比赛的紧张和激烈,进一步加深了观众的情感共鸣。通过学习影视技巧,我了解到了如何利用影音手段来传递特定的情绪和信息。

最后,在这门课上,我也开始思考体育影视对社会的影响和价值。体育影视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播体育精神和价值的途径。电影和纪录片可以通过展现运动员的奋斗历程和成就,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追求卓越。同时,体育影片也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和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比如在电影《记忆碎片》中,我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通过体育运动追求平等和尊严的故事,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包容性和积极影响。

在总结这门课的体会时,我意识到体育影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的方式,更是一种传达体育精神和价值的途径。通过观看体育影片和纪录片,我领悟到了体育精神与电影艺术的奇妙结合,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体育运动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体育影视不仅仅是一种视听的享受,更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思考。通过这门课程,我对体育影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体育运动和电影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影视鉴赏论文篇十九

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我有幸选修了一门关于影视鉴赏的课程。影视作为一种主流的文化艺术形式,逐渐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电影、电视剧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影视鉴赏的技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将从对影视东方情缘的鉴赏上课经历入手,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观影精彩纷呈。

影视鉴赏上课的核心是观看并分析电影、电视剧作品。在课程中,我们一起观看了中国影视剧《东方情缘》,这是一部情感、亲情和友情交织的剧集。展示了家庭和社会的纷扰与挑战。通过观看这部剧集并进行分析,我学会了如何从表面的剧情中发现主旨与生活的共鸣。我学到,影视作品所创造的世界是虚幻而又真实,每个角色都是展现人性的一面。同时,我也明白了故事的深层含义,剧中的情节让我对生活、亲情、友情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第三段:鉴赏技巧拓展。

在影视鉴赏上课中,老师教导我们一些关于影视鉴赏的技巧。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影片/电视剧的背景与制作团队,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的意义。其次,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导演的叙事手法和摄影技巧,例如镜头切换、光影效果等,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欣赏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最后,我们需要善于分析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角色塑造,这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主题。这些技巧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力,也让我们成为更有深度的观众。

第四段:启发思考,拓宽视野。

影视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每一个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影视鉴赏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通过观看不同类型、不同国家的电影、电视剧,我接触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历史传统和社会问题。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世界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和冲突引发了我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思,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生活的意义。

第五段:启示与收获。

通过影视鉴赏上课的学习,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启示与收获。首先,我意识到影视作品不仅是娱乐的媒介,更是艺术的表达方式。其次,我学会了运用一些鉴赏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欣赏水平。再次,我通过影视作品接触到了多元的文化,并且进一步拓宽了我的视野。最后,我明白了影视作品对于传递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重要性,它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总之,影视鉴赏上课让我对电影、电视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更热爱并追求着这种艺术形式。

总结:

通过影视鉴赏上课的学习,我不仅从中收获了观影的乐趣,还学到了如何运用鉴赏技巧,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明白了影视作品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对于传达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我的影视鉴赏之旅在大学生活中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也让我更加热爱影视艺术。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自己对于艺术的欣赏力和审美能力。

影视鉴赏论文篇二十

影视鉴赏课作为大学生最为常见的选修课之一,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电影与电视剧的观看与分析,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在这个课堂上,学生们不仅欣赏到了各种类型的电影和电视剧,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点评和学习,更深度的理解了影视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对影视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文学素养。

首先,在影视鉴赏课上,老师的讲解和点评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老师具有丰富的影视鉴赏经验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他们能够深入到每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细节中,从导演的用光手法、镜头语言到演员的表演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且,老师不仅注重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注重影视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思想和价值观。例如,在观看《活着》这部电影时,老师通过对于影片场景和音乐的分析,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当下。老师的点评不仅给我们带来对影视作品的艺术欣赏,同样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思考和感受影视作品。

其次,影视鉴赏课上的观影体验也让我受益匪浅。在课堂上,老师会安排影视作品的观看时间,并提前介绍影片剧情背景和导演手法。通过集体观影,我不仅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剧情和角色,还可以一起欣赏高水平的影片。观影期间,我仔细聆听对话台词,关注角色的表情和动作,通过细节体会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同时,观影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沉思的问题和情景,这些问题和情景在观影后引导我去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思想。例如,在观看《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时,经过角色安迪在监狱中坚持不屈的精神和人性的挖掘,我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困境,进而对自己的人生做了更深入的思考。

再次,通过影视鉴赏课,我也充实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文学、音乐、视觉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现。在课堂上,老师不仅会引导我们分析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结构和艺术手法,还会通过分析音乐的运用和摄影和造型的艺术性来解读影视作品的魅力所在。这些分析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学素养,让我对于不同文学流派和文学表现手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让我更具有欣赏和品味优秀影视作品的能力。

最后,在影视鉴赏课上经常举办的学生讲座和论文写作,也是我在这门课程中受益匪浅的地方。学生讲座是大家结合自己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分享,提高了我们的表达能力。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交流,我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影视作品,还可以学习到其他同学的思考和观点,从而拓宽自己的眼界。而论文写作是对我们思考和理解能力的检验与提高。为了写好一篇影视鉴赏论文,我不仅需要通读影片,分析电影和电视剧的细节,还需要对影片背景和导演的其他作品进行了解和综合思考。这个过程让我不仅对于影视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总的来说,影视鉴赏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天地,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影视作品,提升了学生对于影视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老师的指导和点评,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通过观影体验、学生讲座和论文写作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影视鉴赏课无疑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意识的重要课程,希望未来能够在更多的学校中普及开设,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此。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34031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