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用来评估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要编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一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
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内容:
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
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组织教学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
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
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
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
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组织学生研究活动: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也.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小组活动:
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
艺术实践
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
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二
一.教材分析: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第十四课,属于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继第8课《校徽设计》、第9课《精美的邮票》、第10课《做年历》之后又一节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前面的几课学习内容属平面设计知识,后面的学习中将学到立体造型的内容,所以本课是起到从平面设计知识到后面立体造型学习的铺垫作用。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思的事物表现出来,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着基本的绘画造型能力。对美术的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内容课型已学习过,具备一定的绘画基本设计能力。本课的学习内容“汽车”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孩子们从涂鸦期开始,就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子基本人人都有各种各样好玩的汽车玩具,这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a.显性目标:
2.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造型能力,发挥综合学习能力。
b.隐性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主体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个性。
3.培养创新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地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的草图。
难点是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汽车。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汽车模型、教学图片、彩色笔或蜡笔、绘画纸。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观察交流。
师:孩子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最喜欢的汽车玩具带来。大家带了吗?谁能给大家展示下你的汽车玩具?展示时简单介绍这是什么车?有什么特点?能玩一下给大家看看吗?(这里直接从学生喜欢的玩具入手,能很自然的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又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并玩一玩,更是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程度的调动学生观察学习的积极性。)。
(二)兴趣入手,探究发展。
师总结:同学们的汽车玩具都这么的漂亮这么的炫,别说你们喜欢,连老师也非常的喜欢呢。除了今天带来的这些汽车玩具,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样的汽车?(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所以我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汽车,那大家知道汽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外观上有驱动、车厢等,概括出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汽车,以及汽车的组成部分)。
师:现在的汽车各式各样,那最早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是谁发明了这个神奇的东西呢?课前老师让大家自己去收集资料。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呢?谁能分享一下?(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这里为学生提供可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究)。
学生交流后课件简单展示1905年生产的蒸汽汽车。
(三)、开拓视野,了解创新。(这里主要是通过课件分析汽车设计大师的作品,了解汽车造型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播放设计师们设计的概念汽车造型新颖、色彩亮丽的汽车(图片)。当我放到中国吉利跑车的时候,问:“同学们,你知道这辆车是哪个国家、哪个公司制造的吗?”“这是中国的吉利公司制造的跑车,它是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开发的汽车。吉利跑车它的外形及发动机都是中国人自己创新开发的技术,它走出了国门,登上了国际汽车大展的舞台。让中国人在世界汽车行业的舞台上争得了荣誉,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就是技术创新带来的骄傲。(让学生了解大师设计的思路,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通过对自主品牌的简单介绍完成本课的隐形目标之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师演示,直观感知。
1.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汽车,美术老师也特别想为自己设计一辆。特别是老师最近去看了电影,被里面的汽车人迷住了.他们不但是辆很酷很炫的车,还可以变成机器人保护人类.看,这就是我想要的车(展示我设计的汽车)。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你们同龄学生的作品,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设计的吧(课件展示学生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设计思路并帮助学生总结出设计的主要元素:造型新颖、功能独特、色彩亮丽)。
(五)激励想象,鼓励创新。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都有自己的美好愿望,那你们想拥有一辆什么样的汽车,请同学们大胆的去设想,努力的去实现吧!各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吧。(这里通过让学生交流,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开拓视野,明确目标)。
(六)、展现自我,突出重点。
作业:用绘画方式设计一辆造型与功能独特的汽车。
(七)、分享成就,促进成长。
学生作业展示、学生自评、教师小结。
(通过展评活动使学生体验创造美的乐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八)、拓展思维,造就未来。
鼓励学生课后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新颖汽车。
七.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三
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折、剪、拼、贴、添等方法将纸变成可爱的昆虫,同学们也心灵手巧,做得非常棒,希望同学们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美的艺术品。同时,这些小小的生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生机和乐趣,他们除了拥有美丽的外表以外,还给我们的科学发展带来了聚大的影响,例如:科学家们很据蜻蜓发明了飞机,根据蜘蛛网发明了防弹衣----希望同学们能热爱有益的昆虫,热爱大自然。今天的这次聚会大家都非常的开心,希望我们有机会再来一次更热闹的聚会,同学们,再见!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四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节奏美。
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美术中的节奏。
重: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美。
难:如何表现节奏美。
一、演唱导入,激发兴趣。
1、听音乐,画节奏。
同学们,金老师来放两段音乐,一起来听一听。边听可以边打拍子。
两段音乐,有何不同之处?(强烈、优美)。
对,他们的节奏不同。
如果用线条来表现这两段节奏,你认为可以怎么样画?谁来试试?
原来音乐里的节奏的强弱也可以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
今天就让我们来画出美术里的节奏。
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二、欣赏图片,生活处处有节奏。
出示图片:
1.重复的节奏美。
你看到了什么?(方向、排列)。
这些瓦片形状一样,方向一样,给你什么感觉?(干净、整齐)——这就是美术里的重复之美。
板书:重复。
2.强弱的节奏美:
看看这幅画,你发现了什么?
深和浅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这就是美术中的强弱之美。
板书:强弱。
3.大小的节奏美。
金老师还带来了一群有趣的家伙。
这些娃娃是怎样排列的?(从大到小)。
现在呢?(从小到大)。
又怎么样了?(大小大小)。
这种大小的排列也能产生节奏的美感。
板书:大小。
4.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哪里也藏着节奏美呢?
(如:下雨天的雨伞、夏天带的遮阳帽、窗外教学楼青白相间的墙砖,教室里一块块的井然有序排列的墙板。)。
作品欣赏,感悟新知。
1.金老师这儿也藏着节奏美。(请小助手)。
你能从伞上找到重复、强弱、大小吗?
(一朵一朵的花依次间隔有序排列——重复之美)。
(大的图案下面用小花纹进行装饰,大小大小大小——大小跟强弱的节奏美)。
2.想知道金老师是怎样设计的吗?(拿出展示纸)。
(1)首先我设计了一个单独的图样,
(2)然后将它向两边延续。
(3)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纹样,称它为——二方连续图案。
板书:二方连续图案。
板书:四方连续图案(贴在画板上)。
这两种排列图案的方法都给我们展现节奏的美感。
四、教师示范,学生创作。
接下来看看金老师怎么画出一个漂亮的盘子。
首先:用方格形成重复。
然后:在方格中画上大小不同的点。
再用重复画上花瓣。
边上涂色形成强弱。
这样一个美观又实用的向日葵盘子就完成了~。
问:我们也来设计一个自己的纸盘,可以画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30m)。
——师巡视指导——。
六、走秀展示,学生互评。
七、教师总结,内容拓展。
“生活中的节奏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除了有秩序的节奏外,还有许许多多没有秩序的节奏美~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找到它们吧。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五
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2、初步学会欣赏卡通作品。
3、选择一种方法,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2、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卡通资料
一、课前准备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引导阶段
2、发展阶段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卡通作品,说说画面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它是什么特点,作者用怎么的造型,色彩来表现这一特点。
2、介绍几种常见的临摹方法:
其一:打格子,按比例放大。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其二:用蓝印纸或拷贝台描印。这要求摹本的大小刚好合适。
其三:看着摹本,直接绘画。这个方法最常用,适合大多数学生。
三、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最喜欢形象,运用最恰当的表现方法临摹一幅卡通画。
四、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老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收拾和整理
点评学生作业,组织学生将绘画工具及摹本图片妥善收拾好。
六、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并用连环画或单幅绘画等形式来表现。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培养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树立以创造意识为重点的设计观念。
2、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瓶盖、纸、彩泥等材质,通过学生剪一剪、贴一贴、捏一捏,设计出各种带有学校象征意义的标志,学习和掌握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讨论我们学校的特色,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学校的标志,反映学校的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将标志设计得太多、太复杂,引导学生既要正确传达信息,又要简练美观。
教学准备:。
师:各种厚薄、软硬的纸、彩泥、剪刀、胶水、双面胶、羽毛、钮扣等材料。各类小学标志、建行、农行、中行标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欣赏分析。
1、揭示标志存在的意义。
出示三个银行的标志。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总结这三个标志的设计意图。
引入中国钱币文化的介绍。
2、总结标志设计的特征。
3、讨论特色。
创作设计:你设计的学校标志,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构成?
注意标志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材料的多样性,
图案色彩的运用变化。
三、巡回指导。
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特别符合班级特色的创作给予及时的表扬,给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四、收拾整理。
五、总结激励。
教学后记:。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七
1.了解塑造卡通形象的基本知识,学会绘制简单的卡通形象。
2.巩固提高组合图形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3.培养作品创作的创新思维与审美观。
1.教学重点:
(1)绘制简单的卡通形象。
(2)巩固提高组合图形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2.教学难点:
巩固提高组合图形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1.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多媒体转播控制系统。
软件环境:windowsxp操作系统、flash软件。
2.教学资源。
教材图9一l、9一3所示的卡通造型,表情图作品,卡通人物电脑绘制过程视频,五官比例图。
一.导课
1.与学生交流讨论导人:交流内容:
(l)看过哪些动画片?
(2》喜欢哪些卡通人物?
(3)想把自已喜欢的卡通人物画出来吗?
之展示卡通造型图:这些卡通造型都是使用日舫h软件工具绘制出来的。
3.揭题:第9课卡通画。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0页。
2.演示:绘制教材图9一2第一组图。
(1)钢笔工具画三角形。
(2)箭头工具调脸形。
(3)铅笔工具画头发。
(4)线条工具画五官。
(5)箭头工具调整各部分线条。
3.让学生试着绘制图9一2第二组图。
4.交流展示,引导学生说一说绘制倾听学生的发言,适当点评。
1.引言:卡通人物是否生动有趣、是否吸引人?这与人物面部表情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设计面部表情也是卡通人物塑造的重点之一。面部表情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每当人的内心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在他的脸上表现出来。人的表情大致可以分为喜、怒、哀、乐四大类。
2.引导学生小组里互相表演一下喜怒哀乐的表情,旁观同学认真观察并评价。
3.出示人物表情图,根据前面活动中表演的喜怒哀乐表情,找一找代表这四种表情的图。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4.小结:
喜:眉开眼弯嘴上翘。
怒:瞪眼咬牙眉直竖。
哀:眉掉眼垂嘴向下。
乐:眉弯眼弯嘴大开。
1.过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物部表情画法不仅与五官的线条形状方向有关,还与其五官分布的比例有关。
2.出示五官比例图,引导学生观察
3.小结:
幼儿:五官都集中在脸部下半部l/2的部位
女性:眼睛大致在脸部二分之一的位置:眼睛大大的。唇、眉、下巴的线条柔和男性:眼睛在脸部三分之二的部位。眼睛细细的。口、鼻较大,下巴的线条较粗犷。
1.引言:丝默、诙谐的小丑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说起小丑,最深的印象应该是有个红红的圆鼻子.一张很夸张的大嘴巴以及穿着那红白相间的连体服。
2.出示一张小丑图像引导学生分析小丑的特征。
3.引导学生怪据小丑的特征,讨论选择哪些合适的工具进行绘制。
4.出示任务:绘制小丑造型。
5.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1.引言:同学们是不是想自己设计一个卡通造型呢?接下来,请充分展示你们的设计才能。
2.引导学生小组里讨论:设计什么样的卡通造型,把想法跟同学们说一说。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合理建议。
3.出示任务,引导学生开始创作: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卡通造型。
任务说明及要求:
(1)抓住卡通造型显著的特征来绘制。
(2)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铅笔、画笔、线条、椭圆、矩形、钢笔等工具),绘制基本图形。
(3)选择恰当的编辑工具(箭头、橡皮、任意变形、墨水等工具),编辑修改调整图形。
(4)使用画笔工具或涂料桶工具给图形填充合适的色彩。
(5)保存文件。
4.组织展示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参与作品评价。对活动过程及成果进行适当点评。
1.引导学生填写教材第54页的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梳理本课所学,通报学生学习情况。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八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造型表现力及构图能力。
3、培养学生动力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想象、构思、创作。
取材新颖、独特,构图完美,造型生动。
1课时。
1、导入:同学们是否到游乐场玩过?你们都玩了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导出课题:梦幻之国。
2、激发想象:同学们你们大胆发挥想象自己设计出有趣、新颖的游乐设施,我们比一比谁相象出的设施最棒。
3、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
先让学生自己欣赏作品,再请个别学生说出对作品的理解,最后老师从作品的构思、构图、色彩、技法上进行补充和讲解。
4、归纳作画步骤:
a、思取材b、构图c、确定表现技法d、完成作品。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儿童游乐园的场面。
巡回指导,协助创作上的困难。
展示作品,并点评。
师总结本堂课学生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九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在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画一幅登山线路的游戏图,进行登山游戏比赛活动。
教具准备:范作、彩泥、彩色笔等。
学具准备:彩色橡皮泥、彩笔。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知。
1、组织教学。
2、欣赏老师的制作的登山图,请个别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玩一玩。
3、揭示课题:登山游戏。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书本的图例,说说他们做的和老师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忆,班级以前组织秋游登山活动,所走过的线路,或自己和父母出游所爬过的山,可以分为几个停靠点和终点。
4、组织各小组讨论,怎样把登山线路图绘制成一张登山地图,制作初稿。
5、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
6、教师结合学生的想法,提出几点意见和看法。
7、师按照个别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共同在黑板上绘制一张登山游戏图,稍做示范。
三、综合实践。
1、作业:学生分小组进行绘制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同时用彩泥制作下棋必需的棋子。
2、要求:路线清晰、构图完整。
四、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制作。
五、总结:
1、汇报游戏: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登山游戏玩一玩。
2、展示作品,交流心得。
3、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并要求同学整理好教室,做好保洁工作。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十
本课是小学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对各种昆虫的感受、印象转变为艺术作品,通过手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大自然是天然的画室,其中,各种各样的虫子以“多样的形体”和“丰富的色彩”成为学生积累视觉经验最好的资源,本课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教学要求突出该领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对纸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和实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学习内容选用了动画片《虫虫特工队》的报贴,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表现对象的关注,七只形态各异的虫子实例图片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欣赏和感受,进一步观察体会“形体”和“色彩”的特点。在欣赏评述活动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元化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去仔细观察分析,发现他们特殊的美感。教科书中还呈现了不同折、剪法的图例,清晰明了,这些图构思独特、创意新颖,方法简单易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夲课的重难点。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教科书中的学生作品为完成作业打开了思维广度,让学生在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的。同时,选择不同的折剪法,并通过添画、拼贴的方法来进行立体表现。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十一
大地分析本课是利用各种纸材进行艺术造型的有趣活动。采用的材料是皱纹纸搓、捏成的纸团、纸绳,,并根据材料性能运用合适的工艺手段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所表现的形象装饰性较强,能够产生浅浮雕的效果。
本学期操作课较多,学生对于操作课已经有所适应,于是大地对本课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材料及其相关制作技术虽不同,看似有差异,实质上却包含着相似画面构成的一般规律。如将多个点靠近作线状排列会形成线的感觉,点的间距、大小及色彩可产生各种变化;如将点聚集又会形成面的感觉,点的大小与疏密配置可产生多种变化;线如果大量密集地使用,可形成面的感觉,线还有曲直、长短、粗细、闭合变化。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用纸团、纸绳粘贴出一幅装饰画。类似这样的装饰艺术很多,教材左下角之图例是一种立体装饰艺术品,这是法国第六十七届柠檬节最引人注目和极具创意的展品。本课作业可单独用纸绳或纸团表现或同时使用,参见教材图例。不同的作业方式其要求也就不同:
采用纸团粘贴,应让学生掌握纸团的制作方法和巧妙组拼成形的方法步骤。纸团贮存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把握好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设计制作装饰画时,注意利用“小纸团一点点排成线,一点点连成片”的方法,使画面形式美感增强。
采用纸绳粘贴,应让学生掌握纸绳的搓捏制作方法和粘贴设计成装饰画的步骤、方法。注意在造型设计时巧妙利用纸绳的松紧使画面的线条出现粗细变化。
综合采用纸团、纸绳粘贴成画,应同时掌握纸团、纸绳的制作方法,并根据画面中点、线、面的呈现方式,巧妙利用材料进行设计。
1. 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 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难点: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1. 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3. 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师生共同探究)
4. 师生交流解决制作问题:
(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
(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5. 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6. 学生为几幅作品提出评价。
(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7. 教师讲解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
(2)涂胶(贴双面胶):注意点线面的不同运用。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8. 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9.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10. 小组合用材科,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
11. 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12. 拓展延伸:艺术作品欣赏,可选用不同的材料为背景媒介做装饰。
《纸品乐淘淘》1.构思。2.画图。3.制作。4.粘贴。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三、课前准备:
各种材质的废旧物品,如彩色纸、小木条、塑料瓶,铁丝、剪刀、双面胶、乳胶等。有关物体漂浮的小知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二、思考反馈。
1、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轻,中间有空气,)。
2、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海面上?(形状的改变,空气)。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有趣的关于漂浮的资料在组际或班级中进行交流。
五、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六、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
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七、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八、课后拓展。
九、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十三
1.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
2.参考传统的飞天形象,临摹创造一幅飞天作品。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重点: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难点: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课件、飞天的相关资料、图片。
一、导入新课:
提问:怎样画人在天上飞?或是你见到画人飞的作品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发言,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
教师谈话导入:敦煌飞天作品。
二、欣赏感受飞天:
1.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学生去参观旅游,在地图册上找出甘肃省的敦煌、河南省的洛阳、巩县。
2.学生介绍收集飞天相关材料。
3.教师介绍飞天:
(课件展示)a.飞天的来历。 b.不同时期飞天的风格。 c.飞天的风格特征。
教学意图:了解不同地方石窟及飞天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及自主了解知识的好习惯。
三、欣赏探究飞天:
1.欣赏课本中的飞天壁画艺术,思考问题:
(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小组交流:
(1)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
(2)和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可以提出问题。
2.欣赏学生作品,分析怎样表现。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有关飞天的造型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欣赏评述能力。
四、实践表现:
1.作业要求: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2.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线条造型能力。教师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表现飞天的动态,线条的美感及动感。
五、展示小结:
课堂小结,评价。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十四
2、培养学生想象和动手能力。
年历的.设计和制作。
彩色绘图颜料、纸。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换上新年历。今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年历。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年历。
2、了解年历的组成。
(2)日期
(3)图象。
3、分组设计。
三、绘制年历。
1、小组讨论后定草图。
2、修改。
3定稿。
4、上色。
5、各小组拼合成一本年历。
四、作业展评。
1、展示作品。
2、欣赏评价。
3、教师总结。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十五
课时:2课时。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准备:。
课件、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让学生带着记录他们快乐回忆的相片,用展示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回忆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欣赏版画作品。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
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技法学习:。
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
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
作业设置:。
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
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课后反思:。
吹塑纸这种材料学生很少见到,所以课堂上我让大家用硬卡纸来代替吹塑纸进行制作,学生更容掌握。
第二节。
一、情感升华阶段:。
带领学生欣赏大量版画作品(课件)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动手操作阶段:。
作业要求: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创作。
作业步骤:。
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
1.设计。
2.制版。
3.添加背景。
4.剪、刻、品、贴。
三、学生作业:放轻音乐。
两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
五、教师总结:。
本课同学们学会版画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课后反思:。
课堂上学生采用了很多的绘画方式,其实只要知道这些方法就行,因为作业的形式是多元化的,可以促使学生更多的开动脑筋,寻找运用更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十六
1课时。
造型表现。
1、学生用白色泡沫板材料制作作品,体验白色泡沫材料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1、如何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2、创作。
手工工具、泡沫板、彩纸等。
一、引导阶段。
教师通过图片或口头描述岛屿的特点,以及岛屿上的动植物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的联想。
二、发展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畅谈作品的构思和设想。
2、作品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
3、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形状,风格的小岛。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激发学生创作愿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完成的作品,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评比。
三、收拾。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十七
1、学习职业人物绘画和计划表设计美化的方法,了解和憧憬未来世界,认识理想表现形式与实现理想的方式途径。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主动收集信息,表现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象力和设计创意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3、在学习中对自我理想形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认识,能表达出积极的审美情感,对相应的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能把不同职业的人物通过绘画很好的表现出来,大胆的想象未来。
教学课件。
直观教学法。
一、话说未来、计划明天
1.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学生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4.引入新课: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人的理想,引入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为了实现理想,让我们好好计划明天吧!
2.尝试与发现。提问:哪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性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学生讨论,尝试用线描进行细节表现的练习,展示尝试练习作业,自由评述。
3.画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指出不足,肯定优点。
4.小结。军人的着装、职业工作用品(通讯兵收发报机、警察的警车、科研人员的实验仪器等)、工作环境等都能暗示出职业性质。提出画法要求。
5.范式分析。获得方法,欣赏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是如何表现“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的。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6.小结:三幅作业分别从职业着装、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角度来呈现出作者未来想要成为建筑工程师、高科技人员和医生的理想。一般“未来的我”的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细节表现为辅,但不可少。人物活动与环境描绘相统一。
1.提出要求:计划明天的理想,想像“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作业。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述说自己的理想,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想法。
2.学生互评,评选最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 教师评价与鼓励。学生即兴职业角色表演,进行采访等活动。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1、学生展示自主收集的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
2、引导认识实现理想的方式。
3、师生交谈:实现理想应有明确的理想目标,要从一个个小的目标做起,你的目标是什么?说一说。学生畅谈理想目标。
4、引入新课:要完成一个个的目标,最好方式是什么呢?制定计划是实现目标最重要的一环。我们今天就为我们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来设计一个行为计划表。
1、引导学生认识计划表。计划表一般包括哪些部分呢?师生交流,获得认识。
2、小结:一份计划表有标题、表格、文字等内容部分组成。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解放军叔叔,喜欢解放军叔叔。
2、完成一幅解放军叔叔肖像写生作品。
3、有余力的学生再完成一幅头像速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解放军的图片、故事。准备绘画工具。
2、有条件的学校,课前可带学生搞一次与当地驻军的联谊活动。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请一位解放军叔叔来做模特儿。先请他讲讲军队中对战士军风纪的要求,然后请同学评一评这位解放军叔叔的军风纪(主要是着装与精神状态)。
(若没有条请到解放军叔叔,那么教师可以用录像、图片等资料来增进学生对解放军的了解。课业形式也可以由写生变为创作。)。
2、发展阶段。
根据班级学生的造型能力,教师可选择让模特儿站立、坐着,或做一些战士常见的动作。
引导学生观察解放军叔叔的大体形态,并记录下来。主要观察比较头部、躯干部分与四肢的比例关系。教师可用当堂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先观察大体,用基本形将观察到的头、躯干、四肢的基本形状记录下来,然后,将画稿举到稍远处,再对照模特儿,观察、调整。
再进行细部刻画。可以从头部开始,从上到下,一边观察一边绘画。要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仔细描绘。
全部写生完之后,还有必要对画面进行调整。
对于写生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建议他们再写生一幅战士的头像。
(三)课后拓展。
参观军营,阅读军事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与解放军叔叔有关的绘画作品。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设计篇十九
1、认知目标: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方便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3、情感目标:了解设计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设计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功能,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难点: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随堂欣赏法、比较欣赏法等。
手段:视听教学手段、人工智能教学手段。
使用教材的构想。
《课标》中指出“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正因为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设计应用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杯子的设计》课堂设计以学生探究为切入点,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感受不同的杯子设计的微妙之处,从而体验设计者表达的设计思想,使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方便实用美观的杯子。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明确“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启发学生通过各种设计的手段,从实际出发进行杯子的设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分目标:语言交流直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教师设问内容: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我们来一起做个小游戏,请你在我的描述猜出一件物品,(投影逐一出现)。
1、这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
2、我们天天都在使用它。
3、他有各种形状,颜色也丰富多彩。
4、我们喝水时也要用到它。
学生行为:猜谜并逐渐靠近答案。(杯子)。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杯子的设计(出题)。
二、第一环节赏析探究。
(分目标:小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直观的让学生了解杯子的功能)。
1、合作学习小组探究。
问题设计:他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小小的`杯子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它。那就请你仔细看看黑板上的这个杯子,(用手指示贴着的杯子他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呢?)。
学生行为:杯体、杯把、有的有盖子…….
教师追问:杯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
学生行为:杯体盛水,杯把手握,盖子可以保温也可以防止灰尘……。
2、小组分析。
(小组分析各种杯子特点和功能)。
问题设计:
同学们讨论的真热闹,哪组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们组的杯子特点在哪?
第一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一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保温杯,它可以保温。
问题设计:
1、我们都知道钢是很容易导热的,那这个保温杯为什么会保温呢?
2、是什么材质的?
3、两层的设计可以有效的保温,对吗?
4、那你再看看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呢?(过滤网)。
学生行为:观察分析杯子的设计可以总结出,材料的特性。以及杯子滤网的设计可以让茶叶喝不到嘴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16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