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案要求教师注重反思和自我反馈,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一
1.欣赏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青花瓷花瓶,感受青花瓷花瓶的美。
2.运用多种形式装饰青花瓷花瓶,体验创作的快乐。
3.知道青花瓷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1.准备不同形状花纹的实物青花瓷花瓶及相应的课件。
2.白色卡纸剪成的花瓶形状、蓝色水彩笔、蓝色颜料、蓝色蜡光纸,剪刀、蓝印花布、胶水等。
一、欣赏青花瓷花瓶实物、图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一)欣赏花瓶,感受花瓶上的图案美、花纹美。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花瓶,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幼儿自由欣赏)。
2.(幼儿坐下后)提问: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儿漂亮?
(教师从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3.瓶身上有什么?有哪些图案?
4.瓶颈上有什么?
5.瓶口上有什么?
(他喜欢这个花瓶,那你喜欢哪个呢?除了有漂亮的图案,你还看到了什么么图形和线条?)(对了,龙代表权威,古时候的人喜欢在瓷器上画上龙和风,表示龙凤吉祥。)(这是牡丹花,寓意着富贵。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真漂亮。这些小草是怎么排列的?)小结:花瓶上可以装饰漂亮的图案、吉祥的花纹,用不同线条进行组合,还可以画出有故事情节的画儿。
(二)观察花瓶,寻找这些花瓶的共同特征。
1.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这些花瓶,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每只花瓶上都有图案、花纹,这些图案、花纹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结:这些花瓶都是白色的底蓝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创造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瓷器。
二、出示课件,了解青花瓷花瓶的生产过程。
1.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景德镇去看一看,看看叔叔们是怎么制作青花瓷花瓶的?
2.瞧,这就是美丽的景德镇,漂亮的青花瓷花瓶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场地上。
3.青花瓷花瓶制作过程。(如果有幼儿举手就请1位幼儿说一说,哦你是这样认为的,到底是怎样制作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淘炼胎土。工人叔叔先要在瓷土中淘洗出大部分杂质,这样烧成的瓷器才会坚致细腻白润。
(2)制胚。淘洗好的瓷土制成各种形状的花瓶放置晾干。
(3)绘画。
a.提问:叔叔在干什么?
b.提问:叔叔画出了什么?
c.等花瓶干燥后,用青花料绘制图案。
(4)罩釉。把已经画好纹饰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层釉水。
(5)烧制。最后就是将罩釉后的瓷胚经高温烧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现出美丽的蓝色。这样美丽的青花瓷花瓶就制作好了。
三、讨论创作材料、幼儿创作。
2.你准备怎样设计你的花瓶呢?(幼儿自由回答)。
3.那你们花瓶上的图案、花纹是什么颜色的呢?
小结:对,因为我们的青花瓷花瓶就是白色的底蓝色的花。
4.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花瓶、记号笔、蜡光纸、颜料、油画棒等材料。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青花瓷花瓶。注意,你的设计要有创意呦!(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设计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作品送到前面的'展台上还可以去参观一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
四、展示分享评价作品。
谈话:瞧,小朋友们设计的花瓶真漂亮!大家快来欣赏呀!(幼儿围绕在老师身旁)哟,这只花瓶真特别,是那位设计师设计的?请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花瓶。(邀请2~3位幼儿)我们把这些漂亮的花瓶放到教室里,让更多的小伙伴们来观赏吧!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华传统瓷品青花瓷之美,体验绘制青花瓷的乐趣。
2、尝试在白瓷瓶上绘画,通过青白对比表象青花瓷。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教师已带领幼儿欣赏青花瓷并了解青花瓷的特征及青花瓷上的图案;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欣赏青花瓷。
2、课件准备:放有各种青花瓷图片的ppt.
3、材料准备:用白乳胶粉刷的白瓶、坛、及一次性白盘若干、蓝色记号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听中国古典音乐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回忆青花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教师播放课件,再次呈现青花瓷极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3、幼儿绘制青花瓷。
(1)、教师介绍材料,引导幼儿当一名小小艺术家,绘制一个青花瓷瓶。
(2)、教师巡回指导。
二、结束部分。
1、展示幼儿作品,组织幼儿欣赏与评价。
(1)说说自己的青花瓷瓶上画了什么,有什么好的寓意?
(2)说说自己喜欢那个青花瓷瓶?为什么?
2、教师带幼儿出教室,布置青花瓷展览。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中投放白瓷瓶、白瓷盘、白瓷碗,请幼儿绘制青花瓷,并与幼儿一起交流自己的青花瓷有什么好的寓意,同时让幼儿很好的了解青花瓷种类之多,丰富幼儿艺术经验。
2、生活中提醒家长,引导幼儿收集更多图案样式的青花瓷,并和幼儿一起欣赏,感受青花瓷清白色彩给人带来的干净清爽的感觉。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三
1、欣赏、感受不同形状花纹青花瓷盘的美。
2、知道青花瓷盘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习运用多种手段来装饰青花盘子。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1、不同形状花纹的青花瓷盘。
2、多媒体课件。
3、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种纸盘、彩色水彩笔、压模器、兰色橡皮泥、兰色蜡光纸,剪刀、胶水等。
欣赏青花瓷盘实物、课件初步感受青花瓷盘的美。
提问进一步理解青花瓷盘的装饰特点感受它的美。
1、你最喜欢哪一个盘子?为什么?盘子上有些什么颜色? (有代表性的`详细介绍几个)
这些青花瓷盘不仅可以装东西还给了我们美的感受。
小朋友做的时候花纹排列一定要有规律,间隔要均匀。剪下来得纸头要放在空篮子里。做完后小朋友可以把你的作品送到前面的展台上还可以去参观以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各种方法来装饰,指导幼儿注意花纹排列有规律、均匀。
展示分享评价作品。
你最喜欢你个盘子为什么?(针对幼儿的问题提一些意见)。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四
1、通过观察实物,用极限法结合借型想象,进行创意写意。
2、在看、画、说中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实物青花瓷花瓶及相应的课件。
一、个性观察。
教师总结:对了,是青花瓷的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瓷器。
2、这个青花瓷的花瓶嘴是怎么样的?(请幼儿坐着看,站着看,从上往下垂直的看)。
教师总结:看瓶嘴的角度一样,所以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3、瓶颈是怎么样的?瓶身又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总结:原来花瓶有四部分组成,(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总结,引导幼儿一起说)。
二、伸缩变形,启发想象。
教师:青花瓷花瓶不仅好看,还会变魔术呢?想不想看看啊?那我们一起来念麽咒语“花瓶,花瓶,变变变”
1、瓶颈变大。
借助课件,勾画花瓶的基本外形,花瓶的瓶嘴是怎么样的呢?
分别转换花瓶的角度。引导想象现在你能把花瓶变成什么?
2、瓶身变大。
花瓶倒置引导想象现在你可以把花瓶变成什么?
利用课件出示幼儿的成品作品以作点拨,拓展思维。
三、创造作画。
1、教师引导幼儿作画: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花瓶变的图形进行作画,也可以选取多个图形进行做画。
2、在做画过程中,教师大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作画,对遇到困难的幼儿给以启发引导,解决问题,给以成功感。特别是对有独特想法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幼儿无拘无束的创造性思维。
四、评画。
尽量评到每一位幼儿的作品,给孩子以不同的鼓励。
青花瓷这个活动是原本就有位资深的教师设计的,对于还是在丰腴羽翼的我来说压力确实是很大。其一,我的起跑线设置的就要比平常一般的要求要高很多,不仅是从活动的设计上,还有活动的操作上;其二:这是幼儿园大家的努力结晶,我不可以辜负了这美好的努力结果;其三:幼儿园把这个难得的机会给我了,说明了对我的无比的信任和支持,在原则上我也不允许自己有什么大的差错。在这高压下面,领导们的`鼎力支持下,“战斗就拉开了序幕”。这天来听课的老师也是巨多的,黑压压的一片,大班的幼儿也特别紧张,时间到了上场拉!
先出示的是实物的青花瓷花瓶,孩子们对于漂亮的青花瓷花瓶都很感兴趣,一出现孩子的情绪起点就很高,这也带动了整场的教师和我自己。借助着良好的开始我马上趁热打铁,对孩子进行了提问“你看到的青花瓷花瓶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孩子们以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花瓶的瓶嘴,一、动静交替,激发幼儿的兴趣;二、多维度的观察实物,为写生写意创作打好基础。教师总结:看瓶嘴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由此延伸到生活中观察任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位置看,看到的物体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的瓶颈、瓶身的观察认识也顺利的下来了。
接着就是变魔术了,对于幼儿来说(即使是大班的幼儿也是一样的)都是很感兴趣的,对于魔术的追求也是符合幼儿的心里发展特点的。在高点上往下拓展幼儿的思维,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加上本身已经有美术素质的积累,孩子们都很得心应手。讲出的都是妙语连珠,“大珠小珠落玉盘”,颗粒性又很强。于是我请幼儿上来把自己看到的变出不一样的物体来,把物体的具体样子比划出来,不仅是思维,他们的语言也是惊为天人的。而且是能把生活的经验积累反射到美术创意中,即使是同一个世界,孩子们看到的和我们大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再把这些所见所闻用稚嫩但是却独特的言语讲述出来,全场的氛围一下子就升温了不少。孩子们的语言毕竟是不成熟的,于是我给孩子们的语言打上了一层蜡,马上另一层光辉就熠熠发亮了。课堂上是互动的,这个活动上,不仅是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有下面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听课教师的掌声鼓励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激励手段了),还有我和听课教师的互动,在第二次的花瓶变魔术中就和我们下面的教师一起互动了起来,顿时全场的聚光灯都在闪烁,可以说是全场的氛围升到了极致。最后的评画在我们一位老教师的协助下更是把这个活动推上了一个**。
当然毛泽东说过“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这个活动上还是存在着需要改进的空间。首先,我的即兴语言回复就不够精炼,那是生活经验的积累还不够,自己本身的专业素质还要加强提高;其次,随机教育没有及时做到,很多的教育契机没有把握住,在日后的活动中都是要注意的。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一个美好的开始,可以看得到未来的良好开端,就让我马上行动,为自己的另一片天地努力开辟吧!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五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青花瓷的器型,了解青花瓷的纹饰以及布局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青花纹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审美品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青花瓷的美、表现青花纹饰
教学难点:理解青花瓷与中华艺术的内涵联系,怎样表现青花瓷纹饰
相关视频、多媒体课件、蓝色颜料、画笔、白色画纸、展示磁贴
一、音乐导入(欣赏《青花瓷》一曲,放松心情)
2、辨析陶与瓷,了解陶瓷基础知识。
二、直观感知,认识青花
1、何谓青花?
教师小结: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青花其实是它的文学名字,真正的科学名字应该叫釉下蓝。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故得名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2、青花瓷的发展
唐宋——元——明——清——现代
二、具体分析,了解青花(有何魅力?器型、纹饰)
1、青花瓷的色彩
2、青花瓷的器型
教师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青花瓷?
常见青花瓷的器型可分为:碗、盘、瓶、罐、壶、杯、盆、洗、盒等。
3、青花瓷的纹饰
(1)工匠艺人是如何装饰美化青花瓷的呢?(欣赏不同题材的青花瓷品)
学生代表发言,老师总结:纹饰有山水人物,诗文书画,花鸟虫鱼,题材丰富广泛。(风景、植物、动物、人物、其它几何纹样等。
(2)青花纹饰如何布局呢?(分析不同器型的青花纹饰布局)主要以青花瓷瓶为例,盘、罐辅助讲解花纹分布。
主纹:主题含义内容、纹饰较大。(板书:青花纹饰布局:主纹)辅纹:辅纹多使用连续纹样左右重复排列、纹饰较小。(板书:辅纹)总结青花瓷的魅力:色彩美、器型美、纹饰美。
欣赏现代青花瓷,以及青花纹饰在生活中的运用。
1、选四位同学上黑板为所给的瓷器造型绘制一款青花纹饰。
2、其他同学在下发的空白瓷器造型上设计绘制一款青花纹饰。要求:
1、用蓝色的笔模拟青花;
2、合理布局,因形饰纹;
3、主题明确
学生体验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最快绘制完成的同学获得小礼品一个,以示鼓励。
一种颜色、几笔花纹,成就了青花瓷的传世美名,也让我们惊叹古人这流传千年的艺术。青花瓷不仅在工艺上体现它的名贵与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青花的素净雅致与釉里红的深沉艳丽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上,这正是中国儒、释、道以及伊斯兰等各大文化融合的自然体现。传统的青花元素现在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现代生活用品中,手机、服饰、钱包等都将青花独特的魅力展现了出来。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六
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及发展史。
2.喜欢青花瓷,激发对中国国粹艺术的赞美之情。
1、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见的青花瓷器,以及青花瓷器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青花瓷》的发展历史。
3、记号笔及自制的帽子,围巾,扇子,小包。(幼儿操作材料)
4、《青花瓷》背景音乐。时装表演音乐。
一、导入部分。
那就是瓷器。
你们见过瓷器吗?在那见过?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样,你们想不想看?
二.初步欣赏青花瓷器,交流、讨论了解青花瓷器。
1.展示收集的实物青花瓷器。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碗、盘子、勺子、花盆)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经常能看到了。它们有称生活用瓷。
2.展示青花瓷瓶的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瓶,盘子)这些瓶子,盘子上面的花纹很漂亮,大多用来给人们观看,欣赏,因此有叫观赏用瓷。
提问:这些瓷器都是什么颜色的?底色是什么样的?
谁知道它们叫什么吗?(青花瓷)
三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青花瓷的发展史师:青花瓷上的蓝色是用一种天然然料配成颜料用毛笔描画在做成形状的瓷坯上,再涂上一层能起到保护作用的透明的釉,经过1300多度约高温烧制而成的,变成现在这些美丽的青花蓝色,所以这些瓷器的名称叫做青花瓷器。
提问:看到青花瓷装饰的瓷器有什么感觉?(漂亮、美丽)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青花瓷器。
提问:青花瓷器上的花纹、图案都一样吗?你能找出一些图案来吗?
青花瓷器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教师:青花瓷上精美的图案,有龙、鸟、花、山、水、鱼等,都是人们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自己的想像描画上去的,另外还利用传统的花边对瓷瓶进行整齐的,有规则的装饰,一般在瓶口、瓶颈、底部装饰花边,中间描画主要图案。
五扩展性教学,青花图案还可以装饰在什么东西上面?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很早就创造出了这么美丽的青花瓷器,你们喜欢青花瓷器吗?(喜欢)因为它是我们的传统工艺品,现在的人们也很了不起,他们把青花图案运用到各种装饰中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欣赏青花运用到的各种物品的装饰。
六幼儿设计青花瓷器今天我还请来几位神秘嘉宾(幼儿手拿画好的扇子,小包,围巾,帽子随音乐时装表演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我们小朋友也很棒,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很多美丽的青花瓷器,下面,请你们来大显身手,用漂亮的图案,整齐的花纹也来设计一个自己的青花瓷器吧。
(1)介绍工具
(2)幼儿开始作画。教师指导。
幼儿随音乐展示自己的作品。
青花瓷作为中国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我结合本次活动主题“中国风、中国梦”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并发展了此次活动。
《指南》中对于幼儿艺术领域的解读中,提出了支持幼儿艺术表现的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幼儿“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出示青花瓷的碗、瓷杯和瓷盘等实物,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青花瓷的花瓶,了解青花瓷的颜色特点。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了更多漂亮的'青花瓷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感受青花瓷的美。并用语言表述他们对青花瓷美的感受。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支持幼儿进行艺术的创作,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去挖掘、去发现孩子活动中的闪光点。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青花瓷展示秀,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艺术展示的机会。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七
欣赏青花瓷作品,了解青花瓷的传说。
尝试根据青花瓷花纹、图案的特点进行装饰。
课件准备:“青花瓷”组图;《青花瓷的传说》故事音频及图片。
纸面教具:《青花瓷器》。
材料准备:蓝色勾线笔。
出示组图“青花瓷”,引导幼儿认识青花瓷,导入活动主题。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些瓷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小结:这种白底蓝花的瓷器叫做青花瓷。青花瓷只有蓝、白两种颜色,上面的装饰花纹干净、简洁,非常漂亮。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青花瓷的传说》,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关于青花瓷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一段。
——青花为什么要进山?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二段。
——破窑里的人是谁?
——青花在哪里?她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3.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三段。
——青花怎么了?
——她找到画瓷的料石了吗?
4.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四段。
——青花瓷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为什么把它叫做“青花瓷”?
小结:青花想找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来代替雕刻,就跟着舅舅进山找料石。最终,青花找到了料石但也冻死在了山顶上,小宝把青花找到的料石磨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画在瓷坯上,通过烧制,瓷器上出现了美丽的蓝色花纹,这就是青花瓷。因为画瓷器的颜料是青花找到的,大家为了纪念青花就把青花瓷上的蓝花叫做“青花”。
出示组图“青花瓷”,引导幼儿了解青花瓷花纹及图案的装饰特点。
——听了青花瓷的故事,你们想自己设计青花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青花瓷上的花纹和图案是什么样的。
——青花瓷上都有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
——它们分别分布在瓷器的什么位置?
小结:青花瓷的边缘,如青花瓷瓶的瓶口、瓶底位置装饰着有规律排列的花纹,叫做花边纹。青花瓷的中间会装饰着较大的图案,一般人们会选择生活中常见的花、草、动物等图案进行装饰。
发放纸面教具《青花瓷器》及绘画工具,鼓励幼儿大胆装饰。
1.介绍装饰材料。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青花瓷器,一种是青花瓷瓶,一种是青花瓷盘,你们可以自己选择想要装饰的青花瓷器,根据青花瓷的特点用蓝色记号笔进行装饰。
2.幼儿自主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展示并交流自己的作品。
——你设计的青花瓷是什么样的?
——用了哪些花纹和图案?
区域活动
在美术区,投放青花瓷的图片、纸面教具《青花瓷》以及蓝色勾线笔,引导幼儿继续欣赏青花瓷并进行装饰。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八
设计意图:
青花瓷以其突出的历史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色被誉为是中国的“国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有关青花瓷的日常用品虽然很多,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清新,秀丽的设计了解甚少。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以观察和交流为基础,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孩子认识青花瓷,了解其特点,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设计有关青花瓷元素的作品,从中感受青花纹样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纹样装饰特点,感受青花瓷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2、尝试运用连续的线条或者花纹设计一件青花纹样的作品。
3、知道青花瓷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了解青花瓷装饰花纹的特点是连续的,有规律的。
难点:运用青花瓷装饰花纹的特点进行设计创作。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白色待装饰的材料若干,蓝色记号笔若干。
3.古典音乐。
4.青花瓷展区布置。
5.幼儿知识储备:运用点、线画花纹和图案。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提问,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china是什么意思吗?”
师:“china除了表示中国,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瓷器。”
2.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各种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纹样和用色特点。
3.观看视频,了解白色底蓝色花纹是青花瓷的图案特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
二.观看实物和幻灯片,欣赏并了解青花瓷装饰花纹的特点。
对比青花瓷实物,观看幻灯片,和幼儿共同探讨青花纹样的特点是有一定规律的,连续的。
1.第一次对比(出示两个盘子,一个是普通白色,一个是青花瓷盘)。
师:“这两个盘子哪个是青花瓷盘?为什么?”
师:“花纹在哪儿?”
师:“哦。盘子边缘有蓝色的花纹,那这些花纹有什么规律呢?”
师:“一朵大花,一朵小花,这些花纹是有一定规律的,连续的排列。”2.第二次对比(出示两个盘子,一个是边缘有花纹,一个是中间也有花纹的.)。
师:“快看,我这还有一个青花瓷盘,这个是青花瓷盘吗?这两个都是青花瓷盘,可是它们有什么不同?”
3.展示瓷瓶(播放幻灯)。
师:“青花瓷不仅仅有盘子,还有什么呢?”
师:“瓶口的花纹是怎么排列的?”
师:“哪里还有有规律的,连续的花纹?”
师:“设计师大块的图案放到了哪里呀?”
“对,在整个瓶子最突出的地方绘画大面积的图案”
三.观看幻灯片,展示人们将青花瓷纹样在现代中的运用,引导幼儿进行设计。
四.运用青花瓷的装饰花纹的特点进行图案设计(伴随音乐)。
1.请幼儿运用青花瓷的装饰花纹的特点在设计图纸上设计青花纹样。
2.教师指导,并将幼儿的设计图在展板上展示。
3.幼儿欣赏同伴作品,并互相讨论。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利用青花纹样的特点进行设计。
2.幼儿展示作品。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九
一、欣赏青花瓷花瓶实物、图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一)欣赏花瓶,感受花瓶上的图案美、花纹美。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花瓶,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幼儿自由欣赏)。
2、(幼儿坐下后)提问: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儿漂亮?(教师从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3、瓶身上有什么?有哪些图案?
4、瓶颈上有什么?
5、瓶口上有什么?
(他喜欢这个花瓶,那你喜欢哪个呢?除了有漂亮的图案,你还看到了什么么图形和线条?)。
(对了,龙代表权威,古时候的人喜欢在瓷器上画上龙和风,表示龙凤吉祥。)。
(这是牡丹花,寓意着富贵。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真漂亮。这些小草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花瓶上可以装饰漂亮的图案、吉祥的花纹,用不同线条进行组合,还可以画出有故事情节的画儿。
(二)观察花瓶,寻找这些花瓶的共同特征。
1、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这些花瓶,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每只花瓶上都有图案、花纹,这些图案、花纹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结:这些花瓶都是白色的底蓝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创造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瓷器。
1、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景德镇去看一看,看看叔叔们是怎么制作青花瓷花瓶的?
2、瞧,这就是美丽的景德镇,漂亮的青花瓷花瓶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场地上。
3、青花瓷花瓶制作过程。(如果有幼儿举手就请1位幼儿说一说,哦你是这样认为的,到底是怎样制作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淘炼胎土。工人叔叔先要在瓷土中淘洗出大部分杂质,这样烧成的瓷器才会坚致细腻白润。
(2)制胚。淘洗好的瓷土制成各种形状的花瓶放置晾干。
(3)绘画。
a、提问:叔叔在干什么?
b、提问:叔叔画出了什么?
c、等花瓶干燥后,用青花料绘制图案。
(4)罩釉。把已经画好纹饰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层釉水。
(5)烧制。最后就是将罩釉后的瓷胚经高温烧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现出美丽的蓝色。这样美丽的青花瓷花瓶就制作好了。
三、讨论创作材料、幼儿创作。
1、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设计师,来设计青花瓷花瓶。
2、你准备怎样设计你的花瓶呢?(幼儿自由回答)。
3、那你们花瓶上的图案、花纹是什么颜色的呢?
小结:对,因为我们的青花瓷花瓶就是白色的底蓝色的花。
4、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花瓶、记号笔、蜡光纸、颜料、油画棒等材料。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青花瓷花瓶。注意,你的设计要有创意呦!(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设计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作品送到前面的展台上还可以去参观一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
四、展示分享评价作品。
谈话:瞧,小朋友们设计的花瓶真漂亮!大家快来欣赏呀!(幼儿围绕在老师身旁)。
呀,这只花瓶真特别,是哪位设计师设计的?请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花瓶。(邀请2~3位幼儿)。
我们把这些漂亮的花瓶放到教室里,让更多的小伙伴们来观赏吧!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十
相关知识:
青花瓷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用极限法结合借型想象,进行创意写意。
2、在看、画、说中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实物青花瓷花瓶及相应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个性观察
教师总结:对了,是青花瓷的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瓷器。
2、这个青花瓷的花瓶嘴是怎么样的?(请幼儿坐着看,站着看,从上往下垂直的看)
教师总结:看瓶嘴的角度一样,所以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3、瓶颈是怎么样的?瓶身又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总结:原来花瓶有四部分组成,(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总结,引导幼儿一起说)
二、伸缩变形,启发想象
教师:青花瓷花瓶不仅好看,还会变魔术呢?想不想看看啊?那我们一起来念麽咒语“花瓶,花瓶,变变变”
1、瓶颈变大
借助课件,勾画花瓶的基本外形,花瓶的瓶嘴是怎么样的呢?
分别转换花瓶的角度。引导想象现在你能把花瓶变成什么?
2、瓶身变大
花瓶倒置引导想象现在你可以把花瓶变成什么?
利用课件出示幼儿的成品作品以作点拨,拓展思维
三、创造作画
1、教师引导幼儿作画: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花瓶变的图形进行作画,也可以选取多个图形进行做画。
2、在做画过程中,教师大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作画,对遇到困难的幼儿给以启发引导,解决问题,给以成功感。特别是对有独特想法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幼儿无拘无束的创造性思维。
四、评画
尽量评到每一位幼儿的作品,给孩子以不同的鼓励
活动反思:
青花瓷这个活动是原本就有位资深的教师设计的,对于还是在丰腴羽翼的我来说压力确实是很大。其一,我的起跑线设置的就要比平常一般的要求要高很多,不仅是从活动的设计上,还有活动的操作上;其二:这是幼儿园大家的努力结晶,我不可以辜负了这美好的努力结果;其三:幼儿园把这个难得的机会给我了,说明了对我的无比的信任和支持,在原则上我也不允许自己有什么大的差错。在这高压下面,领导们的鼎力支持下,“战斗就拉开了序幕”。这天来听课的老师也是巨多的,黑压压的一片,大班的幼儿也特别紧张,时间到了上场拉!
先出示的是实物的青花瓷花瓶,孩子们对于漂亮的青花瓷花瓶都很感兴趣,一出现孩子的情绪起点就很高,这也带动了整场的教师和我自己。借助着良好的开始我马上趁热打铁,对孩子进行了提问“你看到的青花瓷花瓶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孩子们以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花瓶的瓶嘴,一、动静交替,激发幼儿的兴趣;二、多维度的观察实物,为写生写意创作打好基础。教师总结:看瓶嘴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由此延伸到生活中观察任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位置看,看到的物体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的瓶颈、瓶身的观察认识也顺利的下来了。
接着就是变魔术了,对于幼儿来说(即使是大班的幼儿也是一样的)都是很感兴趣的,对于魔术的追求也是符合幼儿的心里发展特点的。在高点上往下拓展幼儿的思维,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加上本身已经有美术素质的积累,孩子们都很得心应手。讲出的都是妙语连珠,“大珠小珠落玉盘”,颗粒性又很强。于是我请幼儿上来把自己看到的变出不一样的物体来,把物体的'具体样子比划出来,不仅是思维,他们的语言也是惊为天人的。而且是能把生活的经验积累反射到美术创意中,即使是同一个世界,孩子们看到的和我们大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再把这些所见所闻用稚嫩但是却独特的言语讲述出来,全场的氛围一下子就升温了不少。孩子们的语言毕竟是不成熟的,于是我给孩子们的语言打上了一层蜡,马上另一层光辉就熠熠发亮了。课堂上是互动的,这个活动上,不仅是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有下面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听课教师的掌声鼓励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激励手段了),还有我和听课教师的互动,在第二次的花瓶变魔术中就和我们下面的教师一起互动了起来,顿时全场的聚光灯都在闪烁,可以说是全场的氛围升到了极致。最后的评画在我们一位老教师的协助下更是把这个活动推上了一个xx。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十一
青花瓷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1、通过观察实物,用极限法结合借型想象,进行创意写意。
2、在看、画、说中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实物青花瓷花瓶及相应的课件
一、个性观察
教师总结:对了,是青花瓷的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瓷器。
2、这个青花瓷的花瓶嘴是怎么样的?(请幼儿坐着看,站着看,从上往下垂直的看)
教师总结:看瓶嘴的角度一样,所以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3、瓶颈是怎么样的?瓶身又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总结:原来花瓶有四部分组成,(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总结,引导幼儿一起说)
二、伸缩变形,启发想象
教师:青花瓷花瓶不仅好看,还会变魔术呢?想不想看看啊?那我们一起来念麽咒语“花瓶,花瓶,变变变”
1、瓶颈变大
借助课件,勾画花瓶的基本外形,花瓶的瓶嘴是怎么样的呢?
分别转换花瓶的角度。引导想象现在你能把花瓶变成什么?
2、瓶身变大
花瓶倒置引导想象现在你可以把花瓶变成什么?
利用课件出示幼儿的成品作品以作点拨,拓展思维
三、创造作画
1、教师引导幼儿作画: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花瓶变的图形进行作画,也可以选取多个图形进行做画。
2、在做画过程中,教师大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作画,对遇到困难的幼儿给以启发引导,解决问题,给以成功感。特别是对有独特想法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幼儿无拘无束的创造性思维。
四、评画
尽量评到每一位幼儿的作品,给孩子以不同的鼓励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十二
1.前期经验准备:幼儿对青花瓷器有丰富的观察感知经验,并有过利用勾线笔、水笔等描绘青花瓷器上的各种花纹的经验。
2.材料准备:ppt、青花瓷器、青花瓷图片、白底花瓶、蓝色记号笔。
3.音乐准备:纯音乐《青花瓷》。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十三
设计意图:青花瓷清丽、隽逸,千百年来不断向世人展现她迷人的风采。有关青花瓷的日常用品虽然很多,但孩子对青花瓷的相关经验却是很少。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以观察和交流为基础,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孩子认识青花瓷,了解其特点,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并学习设计有关青花瓷元素的作品,体现青花瓷作品的艺术美。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青花瓷的美丽花纹及色彩的独特性,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
2、尝试利用线、图案装饰物品,制作一件含有青花瓷相关元素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有关青花瓷的实物若干。
2、范例作品,自制青花瓷图片一套。
3、幼儿人手蓝色记号笔一支,纸制品一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青花瓷实物,激发兴趣。
(幼:因为它有线条、……)
师:对!它是中国的国瓷——青花瓷,古代的人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来烧制瓷器,所以都呈现出蓝色,也因为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所以就叫青花瓷。白底青花很美,深受大家喜爱。
二、引导幼儿欣赏青花瓷图案排列组合的规律。
1、感知图案的排列顺序
师:这些美丽的图案在瓷器上有一定的排列顺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师:盘子上有什么样的花纹?盘子上除了花,还有什么线?中间是什么花纹?旁边又有什么花纹?(引导幼儿发现二方连续及中心对称的排列顺序)
师:花和线是怎么组合的?它们排列的规律是怎么样的?
2、知道装饰的位置
师:这些图案都装饰在什么地方?(瓶口上、瓶底……)
引导幼儿观察图案的排列要有疏密,注意对称还有排列的规律。
三、欣赏自制青花瓷图片,加深对线条、图案的认识。
师:老师可喜欢青花瓷了,我也设计了一些青花瓷图片,你们想不想看看?
1、出示四张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图片用的是什么装饰手法?
师:看,这只盘子上有什么花纹?中间是什么?周围又有什么花纹?用到了什么样的对称方法?(中心对称、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2、教师示范。
师:拿到瓷盘,先装饰中间的然后再装饰边缘,我想到画一条波浪线,小朋友们也可以用其他我们学过的线条来画,如锯齿线、弹簧线等等,再加几个点装饰一下。
四、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
师:那就请你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我们也用学过的本领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一件青花瓷。
2、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材料装饰,用蓝色记号笔在上面进行自由创作。
3、老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幼儿用对称的方法,用线条有规律来装饰。
五、作品展示
1、请个别幼儿展示作品。
2、分组走秀,展示作品。
3、一起参观别人的作品,自由评价。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大班美术青花瓷教案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十四
出示组图“青花瓷”,引导幼儿认识青花瓷,导入活动主题。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些瓷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小结:这种白底蓝花的瓷器叫做青花瓷。青花瓷只有蓝、白两种颜色,上面的装饰花纹干净、简洁,非常漂亮。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青花瓷的传说》,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关于青花瓷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一段。
——青花为什么要进山?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二段。
——破窑里的人是谁?
——青花在哪里?她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3.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三段。
——青花怎么了?
——她找到画瓷的料石了吗?
4.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四段。
——青花瓷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为什么把它叫做“青花瓷”?
小结:青花想找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来代替雕刻,就跟着舅舅进山找料石。最终,青花找到了料石但也冻死在了山顶上,小宝把青花找到的料石磨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画在瓷坯上,通过烧制,瓷器上出现了美丽的蓝色花纹,这就是青花瓷。因为画瓷器的颜料是青花找到的,大家为了纪念青花就把青花瓷上的蓝花叫做“青花”。
出示组图“青花瓷”,引导幼儿了解青花瓷花纹及图案的装饰特点。
——听了青花瓷的故事,你们想自己设计青花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青花瓷上的花纹和图案是什么样的。
——青花瓷上都有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
——它们分别分布在瓷器的什么位置?
小结:青花瓷的边缘,如青花瓷瓶的瓶口、瓶底位置装饰着有规律排列的花纹,叫做花边纹。青花瓷的中间会装饰着较大的图案,一般人们会选择生活中常见的花、草、动物等图案进行装饰。
发放纸面教具《青花瓷器》及绘画工具,鼓励幼儿大胆装饰。
1.介绍装饰材料。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青花瓷器,一种是青花瓷瓶,一种是青花瓷盘,你们可以自己选择想要装饰的青花瓷器,根据青花瓷的特点用蓝色记号笔进行装饰。
2.幼儿自主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展示并交流自己的作品。
——你设计的青花瓷是什么样的?
——用了哪些花纹和图案?
青花瓷大班美术教案篇十五
一、再次感知青花瓷的色彩美,进一步了解青花瓷。
孩子自由观看,集中进入主题谈话
主要提问:哪一种颜色最能代表中国?
在世界上,还有一种能代表中国的颜色,我们叫它“中国蓝”。而这个名称,主要是来源于我们看到的这些物品。(青花瓷)
小结:这些瓷器它们只有白底和蓝色,这种白底蓝色的瓷器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在古代,人们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上面的装饰图案清新、淡雅、干净、简洁,非常美丽。
二、理解青花瓷的装饰特点,进一步感受它的构图美。
1.ppt整体欣赏青花瓷。(观看幻灯片)
小结:青花瓷上的图案有的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东西:动物、人物、山水风景、花卉植物,也有的是人们创造和想象出来的,代表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和祝福:传说中的动物、神话传说等。这些瓷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主要提问:刚刚看到的这些图案,它们通常出现在青花瓷器的哪个部位?(瓶身)
感知青花瓷的花纹图样美以及排列的主要特点。
主要提问:许多青花瓷除了有美丽的图案之外,还有一层一层美丽的花纹,都有哪些花纹?
小结:回型纹、蕉叶纹、卷草纹、海浪纹、莲瓣纹等。
主要提问:这些美丽的花纹通常出现在青花瓷器的哪些部位?(瓶口、瓶颈、瓶底)
三、大胆创新,装饰青花瓷瓶。
1.幼儿变身青花瓷设计师
幼儿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青花瓷花纹和图案,或者变一变,大胆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美丽的青花瓷!
2.交流欣赏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认为最美的作品,美在哪里?
三、延伸:
在生活中青花不仅可以运用在瓶子上,还可以运用到很多生活用品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青花带给我们的美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15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