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烟台的海教案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3 08:25:19
热门烟台的海教案大全(15篇)
时间:2023-11-03 08:25:19     小编:笔舞

教案应该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详细设计,以确保教学过程的全面展开。教案的编写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循环往复的原则,以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下面是一些教案编写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烟台的海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

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 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3)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4)理解词语。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细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海,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 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4自然段。

3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在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2-4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自渎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1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

2写一个片段,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海 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 活泼勤劳播种。

夏宁静人海相依。

秋高远 充实忙碌。

我的不同做法:

一。复习课文、检复: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

(打开课本)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谁能找出文中概括烟台的海特点的句子?(生找)。

出示:“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远。”

(1)有感情读这段话;

(2)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小节(冬天的海)。

(1)自由读,这小节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人)请你用“/”分层。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最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其他同学看题头图片。

(3)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你认为烟台的人怎么样?(不畏严寒)请你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情。

(5)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烟台的海的凝重,人的豪情!

(6)小结学习方法。

〈1〉读,分层;〈2〉读,欣赏美;〈3〉说说画面;〈4〉感情朗读。

2、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春、夏、秋天的海。

教学反思:

学生经过预习课文后,总会在头脑中积淀一些内容,哪怕只是一丁点或课文的片言断语,但这毕竟是他们在读书时的收获。因此,在导入课题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说说“烟台的海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的兴趣很高,纷纷举手汇报自己在预习时的收获。有的学生还能比较地进行叙说。如“冬日的海是深褐色的,春日的海是绿盈盈的,秋日的海是湛蓝的。”还有的说“冬日的海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春日的海像顽皮的孩子,夏日的海如恬静、温柔的少女”等,我及时地给予评价,并把学生的叙说引向深入。

同时,结合学生说到“烟台的海是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时,学生不太明白烟台的海独特在什么地方?我还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先描述了中国的大概版图,并介绍烟台的位置,以加深学生对烟台海“独特”的认识。

烟台的海教案篇二

1、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冬天烟台的海有着怎样的独特景观?抓住关键词句,用心体会。

2、学生自读体会。

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文字,出示一些画面。(深入感悟烟台冬天的海的景色)。

a、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师:你抓住了描写涌浪的句子。那你又抓了哪些关键的词呢?(同时注意词语的朗读指导)。

(浪头多、声音响、速度快、来势猛、力量大)。

小结:作者把涌浪比作小山、狮子,还赋予了涌浪“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扑”、“掀”等精神和动作,你觉得恰当吗?(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请大家看看那令人惊心动魄的涌浪。

看图片后读:从画面中感受着涌浪惊心动魄的气势,相信我班的男子汉一定能把这种气势带到朗读中来。(男生读后再齐读)。

c、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指名读句子,理解“凝重”,)。

师:你抓住了本段的中心句。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海的颜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渡: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人们又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抓住关键词语,用心体会。)。

4、学生读悟第二自然段写人部分。反馈:同学们,人们干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板示:勇敢)。

5、小结构段方式,再读感悟: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显得如此凝重。这个自然段就是围绕第一句话,由景到人(板书:景人),展示了冬日烟台海的独特景观。请大家一起再来读读这一小节,让烟台冬日的海的凝重、烟台人的勇敢深深驻扎在我们心头。

烟台的海教案篇三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3.理解并仿照比喻句;

4.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1.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

2.了解海与人的密切关系。

两课时。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

(打开课本)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谁能找出文中概括烟台的海特点的句子?(生找)。

出示:“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远。”

(1)有感情读这段话;

(2)这局部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1、学习第二小节(冬天的海)。

(1)自由读,这小节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人)请你用“/”分层。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最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其他同学看题头图片。

(3)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你认为烟台的人怎么样?(不畏严寒)请你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

(4)请你用自身的话说说自身仿佛看到的情景。

(5)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烟台的海的凝重,人的豪情!

(6)小结学习方法:

〈1〉读,分层;

〈2〉读,欣赏美;

〈3〉说说画面;

〈4〉感情朗读。

2、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春、夏、秋天的海。

(1)分组,请组长到老师这儿来抽取学习内容。

(2)请组长按老师的问题提示分派任务。

(3)教师各组巡视。

学习任务:

a春天的海:

(1)给这局部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说一说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有感情朗读这局部。

b夏天的海。

(1)给这局部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画一画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看着画出的图有感情朗读这局部。

c秋天的海。

(1)给这局部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读出海的高远和人的忙碌而空虚。](这些学习任务让小组抽取学习)。

3、汇报小组学习的效果。

a春天的海。

(1)朗读,要读出海的欢快活泼,人的勤劳,读出自身的喜爱和赞美。

(2)描述:抓住海的活泼、浪花的欢快、海鸥的自由,人的勤劳。

b夏天的海。

(1)朗读:读出海的宁静、人与海相依相偎、亲切自然。

(2)描述:抓住“水平如镜、恬静、温柔、如痴如醉”来描述静海图,人与海那么亲切自然、相依相偎。

c秋天的海。

(1)朗读:读出海的高远、凉意,与人们的忙碌、喜悦。

(2)描述:在一幅明朗、高远、气爽的海的背景下,人们忙碌着收获。

1、所以在作者看来“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让学生再一次朗读,进一步理解它的含义。

(讨论交流)。

3、配乐有感情朗读2—5小节。

1、请你当小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烟台的海。

2、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背诵。

3、读一些关于海的文章。

海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活泼勤劳播种。

夏宁静人海相依。

秋高远空虚忙碌。

烟台的海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图片描绘出烟台地图的外形,并能沿边缘剪下。

2、发挥想象,根据地图的外形创作画出各种形象进行绘画活动。

3、能在添加想象活动中大胆的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彩色a4纸、记号笔、剪刀、胶棒、正方形白描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认识中国地图吗?(认识)它的.外形像什么?(大公鸡、恐龙、翻过来看像河马------)今天我也带来一幅地图,看看是什么地方?(幼儿回答)。

二、幼儿画地图、剪地图。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画烟台地图,照着它的样子画下来,不像没有关系,大胆尝试。画好以后沿着边缘线剪下来,正面向上贴在白纸上。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协助有困难完成的幼儿完成。

三、添加想象。

教师:地图画好了,我们一起看看它像什么?(各个方向观察)添上几笔能变成什么?(小白兔、恐龙、帆船、蘑菇等等)他们在干什么也要画出来。

请个别幼儿尝试添加,并说一说自己变的什么或让幼儿猜一猜变的什么?

现在把你剪的烟台地图也变一变,看看能变成什么把!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四、结束部分。

请幼儿讲述自己作品里的故事。

烟台的海教案篇五

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壮志。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

看着你坐在案边奋笔疾书,写着那部旷世之作。人们只会钦佩你,佩服你忘记了宫刑的痛苦与耻辱。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忘记自身的荣耀。但是,你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人们铭记着你,就如记得你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讽击了多少权贵之势。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这样一回也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

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讶然于你的轻松,你忘记了你的不得志,却依然记得黎民百姓的日子。因此,你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如此的博大,你忧国忧民的情感,你宽广无边的胸襟,让后来人铭记于心。你的佳作,流传百世。一个“诗圣”之称,你当之无愧。

你们将失败、不得志、耻辱,看得云淡风轻,却将你们的名字铭刻在了我们的心里。

溶溶月,淡淡风,能够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是我们的福分。让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闻梅花香飘万里,忆花香淡雅。

烟台的海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观察地图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把看到的地图画下来。

2.引导幼儿大胆创想地图的.造型。

3.喜欢用不同线条装饰地图,体验写意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实物观察。

(一)整体观察。

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中国地图)它长的像什么?(大公鸡)。

师:它是怎么样的?

小结:原来地图是由很多省的不同板块组成。

(二)局部观察比较(多样化)。

师:我们所在的省市哪个省?它的板块像什么?

师:你去过哪些省?板块长什么样?

小结:不同的省市的地图,板块造型也有所不同。

二、刻画范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你喜欢的地图板块,把你看到的、观察到的都画下来。

2.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地图,画好后马上拿上来。

要求:

1.画的时候不说话,不能打扰别人;画完盖好笔盖放回盒子。

2.听到钢琴声后自己把画钉在kt板上,画和画要并拢。

三、互动评价。

像我这样介绍下自己的地图。幼儿自我评价,讲述作品内容。

2.同伴评价:你觉得哪个地图最有趣?有趣在哪里?

3.教师肯定评价。

小结:你们的想象力真的是丰富多彩,将地图变得那么美,下次我们再来画画其他东西吧。

烟台的海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了解路径和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建立先后顺序的概念。

2、学习通过一次路径的改变或多次中转到达目的地。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流程: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大象伯伯过生日邀请小动物到他家做客。三只小动物(大象、松鼠、熊猫)家的路线形成三角形,提问:

教师:今天,森林里小松鼠收到了大象伯伯的邀请函,大象伯伯邀请松鼠到他家里去做客,因为今天他生日。

――小松鼠可以怎样走?有几条路可以去大象伯伯家?引导幼儿认识起点和终点。

――那一条路线最近?那一条路线最远?

2、根据图示的多次中转到达指定的位置。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看一看,熊猫要到大象伯伯家做客可以怎样走呢?有几条路线?

3、联系幼儿园的环境,让幼儿说一说从本班课室到幼儿园操场有几条路线可以走。(1、大六班-大七班-楼梯-大厅-操场;2、大六班-大七班-楼梯-小土坡-小石路-沙池-大型玩具-操场;3、大六班-中七班-楼梯-小八班-小六班-苹果班-攀爬架-大厅-操场;4、大六班-大七班-楼梯-弹跳床-动物之家-草地-操场;……)。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从玩具店到面包店应该怎么走?从衣服店到花店呢?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并标出路线图。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说的话比较少,整个过程都是孩子在观察思考,然后用语言描述出路线,这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在第三个环节让孩子说说从本班到操场的路线,孩子特别积极,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这个活动的课堂气氛为什么这么好?我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教师说的话少,孩子思考的空间大,挑战性强比较合适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二是运用的场景是孩子熟悉的环境,而且让孩子寻找、发现路线就是走迷宫一样,孩子特别喜欢。但是这个活动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老师没有准备幼儿园的图片,让孩子操作,摆一摆,画一画路线图,另外第三个环节可以与孩子一起实践走一走自己发现的从本班到操场的路线,但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没有进行实践活动。

小百科: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

烟台的海教案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

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2)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

(3)理解词语。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一、复习: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过渡: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谁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作者是怎样具体为我们介绍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呢?细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海,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

(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

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4自然段。

3造句。

一、复习。

1在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2-4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自渎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1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

2写一个片段,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凝重。

不畏严寒。

活泼。

勤劳播种。

宁静。

人海相依。

高远。

充实忙碌。

————————-。

—————————。

烟台的海教案篇九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3.理解并仿照比喻句;

4.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1.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

2.了解海与人的密切关系。

两课时

一.复习课文、检复: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

(打开课本)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谁能找出文中概括烟台的海特点的句子?(生找)

出示:“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远。”

(1)有感情读这段话;

(2)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小节(冬天的海)

(1)自由读,这小节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人)请你用“/”分层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最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其他同学看题头图片。

(3)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你认为烟台的人怎么样?(不畏严寒)请你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情景。

(5)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烟台的海的凝重,人的豪情!

(6)小结学习方法:

〈1〉读,分层;〈2〉读,欣赏美;〈3〉说说画面;〈4〉感情朗读

2、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春、夏、秋天的海。

(1)分组,请组长到老师这儿来抽取学习内容。

(2)请组长按老师的问题提示分派任务。

(3)教师各组巡视。

学习任务:

a春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说一说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b夏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画一画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看着画出的图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c秋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读出海的高远和人的忙碌而充实。(这些学习任务让小组抽取学习)

3、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

a春天的海

(1)朗读,要读出海的欢快活泼,人的勤劳,读出自己的喜爱和赞美。

(2)描述:抓住海的活泼、浪花的欢快、海鸥的自由,人的勤劳。

b夏天的海

(1)朗读:读出海的宁静、人与海相依相偎、亲切自然

(2)描述:抓住“水平如镜、恬静、温柔、如痴如醉”来描述静海图,人与海那么亲切自然、相依相偎。

c秋天的海

(1)朗读:读出海的高远、凉意,与人们的忙碌、喜悦

(2)描述:在一幅明朗、高远、气爽的海的背景下,人们忙碌着收获。

三、小结:

1、所以在作者看来“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让学生再一次朗读,进一步理解它的含义。

(讨论交流)

3、配乐有感情朗读2—5小节。

四、作业

1、请你当小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烟台的海。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读一些关于海的文章。

5、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春 活泼 勤劳播种

夏 宁静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忙碌

————————- —————————

“画”“背景”“舞台”〈————〉“活剧”

烟台的海教案篇十

《烟台的海》文质兼美,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对于从未体验过海边生活,甚至从未见过大海的农村孩子来说,要想感受烟台海的绮丽壮观是有一定难度的。怎样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背景知识,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深刻地品味与体验生活,是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下面我以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夏海”的“浪漫”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师:同学们,你觉得怎样的情形才算浪漫呢?

生1:吃过晚饭后,暑气消退了,和爸爸、妈妈在校园里散步。

生2:躺在大树底下,看美丽的星空。

生3:坐在芳香四溢的花园里,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

……

什么叫“浪漫”?即使把词语解释“富有诗意,充满幻想”告诉学生,学生也很难理解。怎样的情形才算浪漫?在少数优生的描述下,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回答踊跃,气氛热烈。

理解时,我们不妨放开些,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尽可能缩短文本视野

与学生视野之间的距离。】

师:那么,烟台的海到了夏日,带给人们的又是怎样的浪漫?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品读“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着……呢喃细语”等关键词语,体会人们朝看日出,晚听海语,人海相依,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在理解的基础上,请同桌互读,读出“浪漫”的情调来。

师:如果,你也是一名烟台人,夜晚在海边,你会做出哪些浪漫的事来?

生1:我会赤着脚在沙滩上走,让细沙暖暖地搔着脚板。

生2:我会和好朋友躺在沙滩上,一边聊天一边让凉爽的.海风抚摸我们的脸颊。

生3:我会去游泳,和大海来个亲密接触。

……

师: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一定有机会去烟台的海边走走,玩玩。

烟台的海教案篇十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

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2)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

(3)理解词语。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新课标第一网。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一、复习: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过渡: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谁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作者是怎样具体为我们介绍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呢?细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海,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

(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

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4自然段。

3造句。

一、复习。

1在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2-4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自渎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1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

2写一个片段,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海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活泼勤劳播种。

夏宁静人海相依。

秋高远充实忙碌。

————————-—————————。

“画”“背景”“舞台”〈————〉“活剧”文章。

烟台的海教案篇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

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3)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4)理解词语。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细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海,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4自然段。

3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在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2-4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自渎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1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

2写一个片段,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海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活泼勤劳播种。

夏宁静人海相依。

秋高远充实忙碌。

我的不同做法:。

一.复习课文、检复: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

(打开课本)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谁能找出文中概括烟台的海特点的句子?(生找)。

出示:“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远。”

(1)有感情读这段话;。

(2)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小节(冬天的海)。

(1)自由读,这小节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人)请你用“/”分层。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最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其他同学看题头图片。

(3)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你认为烟台的人怎么样?(不畏严寒)请你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情。

(5)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烟台的海的凝重,人的豪情!

(6)小结学习方法。

〈1〉读,分层;〈2〉读,欣赏美;〈3〉说说画面;〈4〉感情朗读。

2、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春、夏、秋天的海。

学生经过预习课文后,总会在头脑中积淀一些内容,哪怕只是一丁点或课文的片言断语,但这毕竟是他们在读书时的收获。因此,在导入课题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说说“烟台的海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的兴趣很高,纷纷举手汇报自己在预习时的收获。有的学生还能比较地进行叙说。如“冬日的海是深褐色的,春日的海是绿盈盈的,秋日的海是湛蓝的。”还有的说“冬日的海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春日的海像顽皮的孩子,夏日的海如恬静、温柔的少女”等,我及时地给予评价,并把学生的叙说引向深入。

同时,结合学生说到“烟台的海是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时,学生不太明白烟台的海独特在什么地方?我还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先描述了中国的大概版图,并介绍烟台的位置,以加深学生对烟台海“独特”的认识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烟台的海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

烟台的海教案篇十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

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3)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4)理解词语。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细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海,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4自然段。

3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在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2-4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自渎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1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

2写一个片段,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海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活泼勤劳播种。

夏宁静人海相依。

秋高远充实忙碌。

我的不同做法:。

一.复习课文、检复: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

(打开课本)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谁能找出文中概括烟台的海特点的句子?(生找)。

出示:“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远。”

(1)有感情读这段话;。

(2)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小节(冬天的海)。

(1)自由读,这小节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人)请你用“/”分层。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最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其他同学看题头图片。

(3)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你认为烟台的人怎么样?(不畏严寒)请你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情。

(5)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烟台的海的凝重,人的豪情!

(6)小结学习方法。

〈1〉读,分层;〈2〉读,欣赏美;〈3〉说说画面;〈4〉感情朗读。

2、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春、夏、秋天的海。

学生经过预习课文后,总会在头脑中积淀一些内容,哪怕只是一丁点或课文的片言断语,但这毕竟是他们在读书时的收获。因此,在导入课题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说说“烟台的海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的兴趣很高,纷纷举手汇报自己在预习时的收获。有的学生还能比较地进行叙说。如“冬日的海是深褐色的,春日的海是绿盈盈的,秋日的海是湛蓝的。”还有的说“冬日的海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春日的海像顽皮的孩子,夏日的海如恬静、温柔的少女”等,我及时地给予评价,并把学生的叙说引向深入。

同时,结合学生说到“烟台的海是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时,学生不太明白烟台的海独特在什么地方?我还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先描述了中国的大概版图,并介绍烟台的位置,以加深学生对烟台海“独特”的认识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设计的全部内容。

烟台的海教案篇十四

1、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进一步了解大海的壮美和海产品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搜集、积累和初步运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1、《大海啊,故乡》的音乐。

2、学生搜集描写大海的词语、句子、诗、画、歌等和海产品的资料。

3、抽签用的材料。

4、拍摄学生在大海边活动的录像。

1、谈话:同学们,通过学习《烟台的海》一文,我们感受到海的凝重、轻盈、浪漫和高远,以及海上的忙碌。那情景是多么壮美,我们爱这样的海,更爱她那宽大的胸怀。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语文活动课:我爱你,大海!

1、课前,老师请你们搜集了有关大海的资料,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搜集资料的过程。

2、各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资料,可以是图画;可以说说海产品;可以写诗、念诗;可以读优美句子等等,不拘形式、内容,只要与大海有关即可。

3、小结:从刚才的展示可以看出,同学们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电脑网络、图书、图片、电视等等。由于你们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资料展示丰富多彩,使我们更加走近了大海。

烟台的海教案篇十五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3.理解并仿照比喻句;

4.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1.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

2.了解海与人的密切关系。

两课时。

一.复习课文、检复: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

(打开课本)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谁能找出文中概括烟台的海特点的句子?(生找)。

出示:“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远。”

(1)有感情读这段话;

(2)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小节(冬天的海)。

(1)自由读,这小节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人)请你用“/”分层。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最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其他同学看题头图片。

(3)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你认为烟台的人怎么样?(不畏严寒)请你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情景。

(5)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烟台的海的凝重,人的豪情!

(6)小结学习方法:

〈1〉读,分层;〈2〉读,欣赏美;〈3〉说说画面;〈4〉感情朗读。

2、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春、夏、秋天的海。

(1)分组,请组长到老师这儿来抽取学习内容。

(2)请组长按老师的问题提示分派任务。

(3)教师各组巡视。

学习任务: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说一说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画一画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看着画出的图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读出海的高远和人的忙碌而充实。(这些学习任务让小组抽取学习)。

3、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

(1)朗读,要读出海的欢快活泼,人的勤劳,读出自己的喜爱和赞美。

(2)描述:抓住海的活泼、浪花的欢快、海鸥的自由,人的勤劳。

(1)朗读:读出海的宁静、人与海相依相偎、亲切自然。

(2)描述:抓住“水平如镜、恬静、温柔、如痴如醉”来描述静海图,人与海那么亲切自然、相依相偎。

(1)朗读:读出海的高远、凉意,与人们的忙碌、喜悦。

(2)描述:在一幅明朗、高远、气爽的海的背景下,人们忙碌着收获。

三、小结:

1、所以在作者看来“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让学生再一次朗读,进一步理解它的含义。

(讨论交流)。

3、配乐有感情朗读2—5小节。

四、作业。

1、请你当小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烟台的海。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读一些关于海的文章。

海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活泼勤劳播种。

夏宁静人海相依。

秋高远充实忙碌。

————————-—————————。

“画”“背景”“舞台”〈————〉“活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13222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