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英勇救人事迹材料(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3 04:10:17
最新英勇救人事迹材料(模板15篇)
时间:2023-11-03 04:10:17     小编:雅蕊

总结是人类进步的驱动力,是经验的提炼和积累。表达是用适当的语言、手段或方式将思想、感情、意愿等展示出来的过程。总结范文中的语言和结构值得我们借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一

年级学生。2010年1月27日,为了抢救一名5岁落水男童而光荣牺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当我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看着那文章上面附带着的那个朝气蓬勃,阳光的面孔的时候,心里说不上来的难过,不知道是在为这样一个年轻人的离去而感到惋惜,还是为了更多的像我们一样的大学生的担忧。

不知道其他人看到这个文章时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当我们同样身为80后,同样是在校的大学生,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是不是也能够像黄船钉一样,能够在这样危急却又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呢?可能我们很多的人都不一定能够如此的勇敢和坚决,直接冲到危险面前。而我们在遇到危险时,更多的是考虑到自己,如何能够让自己安全。在现在这个社会现实下,人们都变的非常冷漠,忽略了友情、亲情、爱情,在他们的眼里,个人、物质那才是最重要的。是社会所迫还是我们渐渐的被僵硬化了?!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当我们走过路旁的乞丐时,看到他们乞讨的表情时,我们都可以无动于衷,当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是不是也是淡淡的说一句:“我没有时间”“我不知道”然后仓皇的逃走呢?!想想我们自己,其实,我们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渐渐的失去了过去的淳朴,失去了那种我们从小说到大的口号:“舍己为人”“为人民服务”,可是就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还是有着这样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人,当个人利益和生命财产可能受到损害的时候,他选择了牺牲小我,去救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在这种情况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是何等的精神和品质?!这就是我们21世纪的活雷锋——黄船钉!

当人们去为这位年轻的英雄送行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头攒动,看到的是人们悲伤的表情,看到的是人们对这位年轻英雄的敬佩!为了纪念和追思这位英雄,学校将门口的一条路名为“船钉路”,为的就是能够让同学们都时刻的牢记和追悼这位英雄,学习他这种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不怕牺牲、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敢于献身的精神。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对于80后,我们听到的是社会的哀叹,甚至有人说祖国的未来就毁在80后这代人的手里,他们说我们荒废时间和生命,说我们是啃老族的白蚁,说我们是不求上进的一代。而当90后悄悄出现的时候,我们80后又被曾经哀叹着的人们说是未来祖国的希望。其实我们80,90后是存在这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可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去填补自己的空缺,我们同样爱国,我们同样想要兴国,我们时刻都没有丧失这种作为中国子孙的自豪,当我们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我们涌现出的这些年轻英雄,他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船钉虽小,作用巨大”,多么好的一句话啊!当我们作为这艘巨轮的一个钉子的时候,我们在外人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因为我们只是那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小小的钉子而已,可是我们作为这个整体的一份子,一个部分,我们却是缺一不可,失去了哪一个,我们的这艘巨轮都无法驶向更广阔的大海!

而社会的这艘“巨轮”缺少的也正是这样微不足道的小“钉子”,要的就是这种关键时刻发挥巨大作用的“钉子”!

作为21世纪的我们,身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好好的深思和检讨一下自己,更应该好好的,认真的学习黄船钉同学的这种“钉子”精神,让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国家不只只有这一个钉子,要让我们都能够成为被人民需要的“钉子”,这才是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

“船钉虽小,作用巨大”让我们时刻的追念这位年轻的英雄,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职责,不断地提高自己,超越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二

领导:。

x月x日,我镇的一名10岁的小男孩走过铁索桥时,不慎掉入水中。你连战士正路过此地,见此情景,顾不上脱下衣服,便纵身跳进河里。此时正是冬天,河流里寒流刺骨,在喘急的河流中不顾自身安危将掉入河中救起。将孩子救上岸时,孩子已经不省人事,也精疲力尽。但他坚持继续抢救,直到孩子脱离危险,然后又将他背回家中。孩子的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定要留他休息几天。虽然疲惫不堪,但为了不影响归队,毅然踏上了归途。

这种舍己救人,严守纪律的高贵品质,使人非常感动。在这里我们代表全镇人民向你们衷心感谢,并表扬英勇行为。

此致

敬礼!

xx县xx镇人民政府。

x年x月xx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三

20__年1月27日,这个平凡的日子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平凡的人-黄船钉!一个年仅21岁的大学生,同我们一样,还是那么的年轻,还是那么的富有朝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可是就在这个平凡的日子里,他将永远的离我们远去...

黄船钉,男,19__年生人,系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艺术系工业设计专业三年级学生。20__年1月27日,为了抢救一名5岁落水男童而光荣牺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当我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看着那文章上面附带着的那个朝气蓬勃,阳光的面孔的时候,心里说不上来的难过,不知道是在为这样一个年轻人的离去而感到惋惜,还是为了更多的像我们一样的大学生的担忧。

不知道其他人看到这个文章时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当我们同样身为80后,同样是在校的大学生,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是不是也能够像黄船钉一样,能够在这样危急却又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呢?可能我们很多的人都不一定能够如此的勇敢和坚决,直接冲到危险面前。而我们在遇到危险时,更多的是考虑到自己,如何能够让自己安全。在现在这个社会现实下,人们都变的非常冷漠,忽略了友情、亲情、爱情,在他们的眼里,个人、物质那才是最重要的。是社会所迫还是我们渐渐的被僵硬化了?!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当我们走过路旁的乞丐时,看到他们乞讨的表情时,我们都可以无动于衷,当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是不是也是淡淡的说一句:“我没有时间”“我不知道”然后仓皇的逃走呢?!想想我们自己,其实,我们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渐渐的失去了过去的淳朴,失去了那种我们从小说到大的口号:“舍己为人”“为人民服务”,可是就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还是有着这样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人,当个人利益和生命财产可能受到损害的时候,他选择了牺牲小我,去救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在这种情况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是何等的精神和品质?!这就是我们21世纪的活雷锋——黄船钉!

当人们去为这位年轻的英雄送行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头攒动,看到的是人们悲伤的表情,看到的是人们对这位年轻英雄的敬佩!为了纪念和追思这位英雄,学校将门口的一条路名为“船钉路”,为的就是能够让同学们都时刻的牢记和追悼这位英雄,学习他这种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不怕牺牲、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敢于献身的精神。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对于80后,我们听到的是社会的哀叹,甚至有人说祖国的未来就毁在80后这代人的手里,他们说我们荒废时间和生命,说我们是啃老族的白蚁,说我们是不求上进的一代。而当90后悄悄出现的时候,我们80后又被曾经哀叹着的人们说是未来祖国的希望。其实我们80,90后是存在这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可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去填补自己的空缺,我们同样爱国,我们同样想要兴国,我们时刻都没有丧失这种作为中国子孙的自豪,当我们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我们涌现出的这些年轻英雄,他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船钉虽小,作用巨大”,多么好的一句话啊!当我们作为这艘巨轮的一个钉子的时候,我们在外人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因为我们只是那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小小的钉子而已,可是我们作为这个整体的一份子,一个部分,我们却是缺一不可,失去了哪一个,我们的这艘巨轮都无法驶向更广阔的大海!

而社会的这艘“巨轮”缺少的也正是这样微不足道的小“钉子”,要的就是这种关键时刻发挥巨大作用的“钉子”!

作为21世纪的我们,身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好好的深思和检讨一下自己,更应该好好的,认真的学习黄船钉同学的这种“钉子”精神,让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国家不只只有这一个钉子,要让我们都能够成为被人民需要的“钉子”,这才是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

“船钉虽小,作用巨大”让我们时刻的追念这位年轻的英雄,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职责,不断地提高自己,超越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四

(__市__局__)。

一名女孩骑着自行车在__西湖边玩耍时,一不小心摔落到了湖水中。危急时刻,九名青年及时伸出援手,勇救女孩,挽回了一条生命。

这九名青年分别是:在__站工作的__,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的郑树祥,在_____工作的__和姬__,在__炼油厂工作的___,在______工作的李__以及从事个体经营的张__、史__、杨__。他们都是__市__足球队队员,其中,__为球队队长。

同伴齐力拉上了岸。他们把女孩抬到广场长椅上休息,岸上的同伴已经拨打了120。

当救护车来到时,女孩已经能开口说话,医生检查过后说幸亏救得及时,女孩只是呛了口水,受些惊吓,身体没有大碍。听医生这么说,几个人悬着的心都放下了。这时,一位围观群众认出了落水女孩,说她在____居住。__马上打电话联系一个同在____居住的球队队友,一齐开车将女孩安全的送到了家中。

第二天下午,在____工作的女孩父亲李__,专程来__找到__,将一幅“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锦旗递到他的手中,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此事经过____报、__电视台、__报等媒体报道后,在我市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都被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的英雄精神所感动。而采访中,他们却始终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只说自己是____足球俱乐部的成员。大家夸奖他们见义勇为时,几个人也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只是做了一件任何__人都会做的事。”

或许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会在某个时刻置身于危难境地,所以,见义勇为与每个人的安全、幸福紧密相关。__等几名“足球小子”的举动让我们坚信,扶危济困仍是社会主流,善念与真情普遍蕴藏在人们心中。

与宣传,对见义勇为者给予必要的激励将更加激发人们的向善之心。我们欣慰的看到,__等人勇救小女孩后,小女孩父亲亲手送来锦旗表达谢意,__电视台及各家报社争相报道,真正体现了在我们__好人得好报的文明之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__等好人看齐,与善良同行,让道德之树常青,让文明之花灿然绽放。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五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德、意法西斯支持f.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他于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悉心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残废率。把军区后方医院建设为模范医院,组织制作各种医疗器材,给医务人员传授知识,编写医疗图解手册。倡议成立了牿外科医院,举办医务干部实习周,加速训练卫生干部。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1月底,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进行战地救治,两昼夜连续做71次手术。

1939年2月,率18人的“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血300毫升。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有些伤员分散在游击区居民家里,他和医疗队冒着危险去为他们做手术。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伤员1000多名。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方便战地救治,组成流动医院,组织制作了药驮子,可装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和配制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卢沟桥药驮子”;制作了换药篮,被称为“白求恩换药篮”。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提议开苏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战地救护须知》、《战场治疗技术》、《模范医院组织法》等多种战地医疗教材。还将自己的爱克斯光机、显微镜、一套手术器械和一批药品捐赠给军区卫生学校。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不幸感染‘破伤风’,仍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1940年4月,在河北省唐县军城南关建立了白求恩墓。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军区卫生学校和模范医院分别命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52年,白求恩的灵柩迁入石家庄烈士陵园。被评为双百人物。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六

5月8日下午,来自浙江杭州的春两姐妹来度假,其中姐姐李平年龄将近70岁。俩人在海里嬉水时不慎被海浪拉拽出去,无法游回,情况十分危急。

同一时间,三名籍女孩与她们一同被冲入海里。女孩们意识到不妙,恐慌之下即大声呼救。就在她们绝望无助时,水上救援队的成员发现了她们的情况后马上赶到她们身边,成功施救并将她们带回岸上。据被救群众称,我镇水上救援队队员当时非常勇敢果断、操作专业,用救生圈和救生绳同时对这五名落水者科学施救。在走回岸上的过程中老太太仍惊魂甫定、两腿发软,是救援队员一路搀扶并不断温柔鼓励和安抚,最终众人安然无恙。

5月13日,李女士两姐妹亲自来到镇政府送上锦旗以感谢水上救援队的救命之恩,并对他们的专业精神大加赞赏,同时也非常感激镇政府对保障游客安全工作方面的重视和做出的努力。副镇长代表镇政府感谢两位女士对我镇工作的支持和认可,这面锦旗是对镇政府工作的很大鼓励。与此同时,镇政府再次郑重提醒广大游客因海情复杂危险,前来海边游玩请勿下水游泳,构建和谐安全的景区仍需每个人的自觉维护。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七

在过去的',一个平凡的名字曾响彻全国,王锋。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5月18日凌晨,南阳西华村一三层居民楼突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早发现险情。刚刚救出家人,王锋转身冲进火海,一路疯狂敲门示警,救出楼内两名学生和一名老师。面对千度烈焰,二度脱险的王锋没有犹豫,第三次冲进火海中救人。

听到王锋的呼救,周边居民赶来救火,在到场消防人员的努力下,火势顺利被扑灭,全楼20多人奇迹般无一受伤,然而王锋本人,却已经全身98%烧伤,生命垂危,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三入火海,舍己救人,王锋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一周之内,王锋家人接到各界善款200多万元,妻子通过媒体呼吁,钱够了,大家不要再捐。而王锋入院后第一次开口,说的也是感谢。

经过当地医院55天的救治,王锋于7月12日转到北京接受进一步治疗。全体医护工作者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只为从死神手里救回英雄。

尽管有过多次的好转,尽管无数次,也曾看到希望,然而命运有时总显得过于残酷。年10月1号下午,王锋永远停止了呼吸。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八

他最先发现火情,他离出口最近,他却被烧得最重。最近,进城务工人员王锋在河南南阳救火的事迹在网上热传。他先后三次冲入火海叩门、救人,自己却被烧成“炭人“。留在现场的那个带血的脚印,记录着“救火英雄“临危不惧的英勇与顽强,打动了成千上万的网友。

三闯火海扣门、救人,踏出一串带血脚印。

38岁的王锋是南阳方城广阳镇人,他和妻子潘品曾是教师。7月,夫妻俩和一双儿女租住在南阳市西华村一栋三层民宅中,开办了一家托教机构。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5月18日凌晨1时许,熟睡中的潘品被丈夫推醒。“咋有股烧焦的糊味?“王锋起来查看情况,发现居民楼一楼公共大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失火了!快救人!“王锋顾不上穿衣服,迅速打开楼房的大门大声呼救。由于其居住房间离门口最近,王锋把女儿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折身冲进火海,一把拉住吓呆的妻子和儿子往外跑。

浓烟迅速吞噬了整栋楼。“赶紧报警!“王锋交待妻子一句简单的话,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

为了更快叫醒熟睡的人,王锋一路用脸盆疯狂地扣邻居的门。他救出了困在一楼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

被救老师姚雪说:“那个时候门已经着火了,王老师把门踹开后,拉着我们就往外跑,他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

停放在一楼的电动车、摩托车不时传来“咚咚“的爆炸声。王峰又要折回,妻子潘品伸手要拦,却没拦住。

可是,居住在二楼和三楼的居民还在熟睡,王锋第三次冲入火海。在慌乱之中,王锋的呼喊声和打门声一直没有中断。

居住在二楼的王东峰回忆,被王锋打门叫醒后,透过窗户能看到火光。王东峰一家堵上门窗,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退回到比较靠里的房间等待救援。而王锋则在把所有住户的门都拍打一遍后,才从火海中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

邻居顾学文看到了震撼的一幕:一个“黑炭“从火中跑了出来,他光着身子赤着脚,全身都烧焦了,一路留下几十米的血脚印。

或许是忘了疼痛,王峰一边跑还在一边呼喊:“楼上有人!快来救人啊!“。

周围听到呼救的邻居纷纷赶来救火。有人端着盆,有人拿着锅。“由于火势太大,门口没有水源,邻居们就只好回家端水灭火,一盆盆水泼上去。“顾学文说。被王锋叫醒的二楼和三楼居民也纷纷自救,为救援人员的'到来争取了宝贵时间。当晚1时35分,消防队员和救护车赶到现场,大火才被迅速扑灭。

在这座失火的三层小楼内,除王锋以外,其余20多人无一人受伤。而从着火的居民楼到通往路口的小巷里,一路留下了王锋奔跑救人的血脚印。虽然经过了多场雨水的冲刷,记者看到,血脚印仍依稀可见。现场群众当时望着这一路的血脚印,不少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全民接力拯救英雄,铸成爱的脚印。

王锋被送往南石医院抢救。据主治医师孙羽飞介绍,王锋全身烧伤面积达98%,其中三度烧伤面积达到90%。

全身98%的烧伤面积意味着什么?正常人的一个手掌所占面积近1%,也就意味着王锋全身只有两块手掌大的地方是完好的。

90%的三度烧伤又意味着什么?据了解,普通成年人三度烧伤面积达到50%,就会有较大的生命危险。

治疗期间,王锋两次感染败血症。7月12日,王锋被紧急转到北京304医院。如今,王锋还徘徊在“鬼门关“前,他的家属,还在为高昂的医疗费发愁。

王锋住院当天,房东一家筹来2万元救急。王锋英勇救人的事迹和严重烧伤的病情传开后,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纷纷自发赶往医院探望、陪护,或是通过各种渠道慷慨解囊。

“他最先发现火情,他离出口最近,却被烧得最重。要不是王老师,这回躺在医院的可能就是我们。“被救老师依然心有余悸,孩子们提到王锋泣不成声。

感动不断上演,爱心不断延续。

一位名叫李宾的女士赶到医院,主动提出帮忙照顾王锋的儿女。

一位保洁工将刚领到的1000元工资全部捐给王锋。

手机尾号为6136的一位上海女士与8位同事共同捐款7900元。

……。

“花的每一分钱都很沉重。“潘品说。目前,王锋已经做完四次植皮手术,花费已超过百万元,但募集到的善款仍不够后续的治疗。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方城县县委书记褚清黎说,想要顺利度过生命危险期,王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续保障依旧需要政府、社会持续关注。

多年来一直乐于助人,英雄留下成长的脚印。

“他做出这样的举动,一点也不意外。“王锋老家的邻居赵永秀说。

王锋是方城县古城村人。村民告诉记者,王锋从小就很朴实。4月,古城村小学改造房屋,教室不够用,王锋就主动腾出自家一楼的三间房子做临时教室。

村医李兰的诊所人来人往,有谁要喝开水,自行车要打气,都到隔壁去找王锋。去的人多了,王锋干脆买了一个气筒放在门口。

在家人眼里,他是顶梁柱。王锋的母亲患有乳腺癌和糖尿病,父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弟弟患有癫痫病。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靠王锋独自支撑。为此王锋大学毕业后,打工挣的钱都往家里寄。

在学生家长眼里,这个老师“有点傻“。为了提高托教生学英语的兴趣,王锋购置了投影仪、打印机,从不额外加钱。甚至购置床铺,供学生午休。

在医生眼里,这个病人“有点怪“。“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别人到医院都是喊疼,他都烧成这样了,还一直喊救人。“孙羽飞说。

“有人对自己的生命珍惜,有人对别人的生命珍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中坡这样称赞王锋。为了同一屋檐下简单租住的邻居,王锋赤身赤脚在火海中穿行。

妻子“贪心“:愿他健康起来,留下生活的脚印。

王锋所在的特护病房门口,有一把低矮的塑料凳子,这是潘品每天在医院的落脚处。

由于病房要求无菌,潘品不能随时进去探望照料丈夫。每当听到门声响动,她都会立刻跑到门边,趁着医护人员开关门之际,往里面瞄上一眼。

“其实什么也看不到,就是求个安心。“潘品说,如果进出的护士表情平静,说明他还活着。

“怕父母失去儿子,怕孩子失去父亲,也怕自己失去丈夫。“一条门缝的张望,留下一个个爱的期待。

“我很贪心,希望他能保住命,还能恢复健康。我想等他好了,一家四口照个合影。“精神放松时,潘品会向记者数着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而偶尔谈起王锋受伤这件事,潘品说:“如果再回到那个着火的晚上,我还是拦不住他。”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九

汪旺走后,他的同学好友自发建起一个名为“致敬我们的大英雄汪旺”的微信群,怀念汪旺成了大家沉重的话题。同学许荣炜深情回忆说,高二运动会,酷爱美术的汪旺不仅为全班同学设计了新颖别致的队服,还提前几天给所有同学的白色队服背后绘上图案。如今,这件衣服成了他留给同学们永远的纪念。

记者辗转联系到汪旺高三时的班主任赵老师,他说:“我虽然只教了汪旺一年,但他为人正直,热情好学,做事执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闻听噩耗后,在家乡的汪旺爷爷从千里之外赶到东莞,送孙子最后一程。“每年回老家,汪旺最喜欢缠着我讲家乡流传的英雄故事。”爷爷将给孙子讲过的故事一一数来,“陈元光父子率众南征,开辟漳州;王审知随兄征战,建立闽国;郑成功领兵抗荷,收复台湾;宋士杰打抱不平,为民申冤……”

“这孩子打小就有侠义之心,邻居孩子都把他当作大哥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愿意和他说,找他帮忙。”汪旺的伯父说,“家乡父老这些年津津乐道的魏青刚在青岛三次入水勇救落水女,李守禄京城火海中勇救母女被烧伤,大学生姚文龙勇救落水女孩、爱心捐款助学子等等事迹常挂在他的嘴边。”

汪旺遇害第九天,伯父在朋友圈这样写道: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恶魔夺走,有人说汪旺太傻,“小偷多了去了,别人都不管,你管什么呢?”可是你再想一下,如果被偷被抢的是你或是你的亲人,你是否希望当时有人能挺身而出,为你解围?如果像汪旺这样的英雄再多一些,那些社会的残渣败类就会没有滋生的土壤,正义之气就会压倒一切不良风气,还社会一个安定和谐的新风貌。正是因为有了汪旺这些正义之士的路见不平一声吼,我们生活的家园才能得以安宁。

汪旺见义勇为事迹是这个社会的一剂强心剂,并不是每个人对不法行为都抱着事不关己的不作为心态。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十

他最先发现火情,他离出口最近,他却被烧得最重。最近,进城务工人员王锋在河南南阳救火的事迹在网上热传。他先后三次冲入火海叩门、救人,自己却被烧成“炭人“。留在现场的那个带血的脚印,记录着“救火英雄“临危不惧的英勇与顽强,打动了成千上万的网友。

三闯火海扣门、救人,踏出一串带血脚印。

38岁的王锋是南阳方城广阳镇人,他和妻子潘品曾是教师。207月,夫妻俩和一双儿女租住在南阳市西华村一栋三层民宅中,开办了一家托教机构。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5月18日凌晨1时许,熟睡中的潘品被丈夫推醒。“咋有股烧焦的糊味?“王锋起来查看情况,发现居民楼一楼公共大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失火了!快救人!“王锋顾不上穿衣服,迅速打开楼房的大门大声呼救。由于其居住房间离门口最近,王锋把女儿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折身冲进火海,一把拉住吓呆的妻子和儿子往外跑。

浓烟迅速吞噬了整栋楼。“赶紧报警!“王锋交待妻子一句简单的话,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

为了更快叫醒熟睡的人,王锋一路用脸盆疯狂地扣邻居的门。他救出了困在一楼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

停放在一楼的电动车、摩托车不时传来“咚咚“的爆炸声。王峰又要折回,妻子潘品伸手要拦,却没拦住。

可是,居住在二楼和三楼的居民还在熟睡,王锋第三次冲入火海。在慌乱之中,王锋的呼喊声和打门声一直没有中断。

居住在二楼的王东峰回忆,被王锋打门叫醒后,透过窗户能看到火光。王东峰一家堵上门窗,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退回到比较靠里的房间等待救援。而王锋则在把所有住户的门都拍打一遍后,才从火海中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

邻居顾学文看到了震撼的一幕:一个“黑炭“从火中跑了出来,他光着身子赤着脚,全身都烧焦了,一路留下几十米的血脚印。

或许是忘了疼痛,王峰一边跑还在一边呼喊:“楼上有人!快来救人啊!“。

周围听到呼救的邻居纷纷赶来救火。有人端着盆,有人拿着锅。“由于火势太大,门口没有水源,邻居们就只好回家端水灭火,一盆盆水泼上去。“顾学文说。被王锋叫醒的二楼和三楼居民也纷纷自救,为救援人员的到来争取了宝贵时间。当晚1时35分,消防队员和救护车赶到现场,大火才被迅速扑灭。

在这座失火的三层小楼内,除王锋以外,其余20多人无一人受伤。而从着火的居民楼到通往路口的小巷里,一路留下了王锋奔跑救人的血脚印。虽然经过了多场雨水的冲刷,记者看到,血脚印仍依稀可见。现场群众当时望着这一路的血脚印,不少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全民接力拯救英雄,铸成爱的脚印。

王锋被送往南石医院抢救。据主治医师孙羽飞介绍,王锋全身烧伤面积达98%,其中三度烧伤面积达到90%。

全身98%的烧伤面积意味着什么?正常人的一个手掌所占面积近1%,也就意味着王锋全身只有两块手掌大的地方是完好的。

90%的三度烧伤又意味着什么?据了解,普通成年人三度烧伤面积达到50%,就会有较大的生命危险。

治疗期间,王锋两次感染败血症。7月12日,王锋被紧急转到北京304医院。如今,王锋还徘徊在“鬼门关“前,他的家属,还在为高昂的医疗费发愁。

王锋住院当天,房东一家筹来2万元救急。王锋英勇救人的事迹和严重烧伤的病情传开后,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纷纷自发赶往医院探望、陪护,或是通过各种渠道慷慨解囊。

“他最先发现火情,他离出口最近,却被烧得最重。要不是王老师,这回躺在医院的可能就是我们。“被救老师依然心有余悸,孩子们提到王锋泣不成声。

感动不断上演,爱心不断延续。

一位名叫李宾的女士赶到医院,主动提出帮忙照顾王锋的儿女。

一位保洁工将刚领到的1000元工资全部捐给王锋。

手机尾号为6136的一位上海女士与8位同事共同捐款7900元。

……。

“花的每一分钱都很沉重。“潘品说。目前,王锋已经做完四次植皮手术,花费已超过百万元,但募集到的善款仍不够后续的治疗。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方城县县委书记褚清黎说,想要顺利度过生命危险期,王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续保障依旧需要政府、社会持续关注。

多年来一直乐于助人,英雄留下成长的脚印。

“他做出这样的举动,一点也不意外。“王锋老家的邻居赵永秀说。

王锋是方城县古城村人。村民告诉记者,王锋从小就很朴实。4月,古城村小学改造房屋,教室不够用,王锋就主动腾出自家一楼的三间房子做临时教室。

村医李兰的诊所人来人往,有谁要喝开水,自行车要打气,都到隔壁去找王锋。去的人多了,王锋干脆买了一个气筒放在门口。

在家人眼里,他是顶梁柱。王锋的母亲患有乳腺癌和糖尿病,父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弟弟患有癫痫病。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靠王锋独自支撑。为此王锋大学毕业后,打工挣的钱都往家里寄。

在学生家长眼里,这个老师“有点傻“。为了提高托教生学英语的兴趣,王锋购置了投影仪、打印机,从不额外加钱。甚至购置床铺,供学生午休。

在医生眼里,这个病人“有点怪“。“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别人到医院都是喊疼,他都烧成这样了,还一直喊救人。“孙羽飞说。

“有人对自己的生命珍惜,有人对别人的生命珍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中坡这样称赞王锋。为了同一屋檐下简单租住的邻居,王锋赤身赤脚在火海中穿行。

妻子“贪心“:愿他健康起来,留下生活的脚印。

王锋所在的特护病房门口,有一把低矮的塑料凳子,这是潘品每天在医院的落脚处。

由于病房要求无菌,潘品不能随时进去探望照料丈夫。每当听到门声响动,她都会立刻跑到门边,趁着医护人员开关门之际,往里面瞄上一眼。

“其实什么也看不到,就是求个安心。“潘品说,如果进出的护士表情平静,说明他还活着。

“怕父母失去儿子,怕孩子失去父亲,也怕自己失去丈夫。“一条门缝的张望,留下一个个爱的期待。

“我很贪心,希望他能保住命,还能恢复健康。我想等他好了,一家四口照个合影。“精神放松时,潘品会向记者数着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而偶尔谈起王锋受伤这件事,潘品说:“如果再回到那个着火的晚上,我还是拦不住他。“。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十一

三入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去世了,10月2日消息,10月1日,河南南阳籍救火英雄王锋在治疗过程中全身多器官衰竭,不幸去世。今年5月18日,居民楼突发大火,王锋三进火海救他人。一路留下五六十米带血脚印,出来时他快被烧成“炭人”,仍喊着“快救人”……经多方努力救治,还是没能留住英雄生命。

三闯火海救人、现场20余人在他的呼喊和施救下全部安全脱离险境,而他本人却被严重烧伤,烧伤总面积达98%……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青年王锋火海救人的英雄事迹经过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传遍大江南北,感动着整个中国,牵动着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心。

经过当地医院55天的救治后,王锋于7月12日转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更为专业的治疗。该院医护团队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夜以继日全力救治、与死神抗争,用“允忠允诚、至精至爱”的救死扶伤精神,挽救英雄的生命。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十二

救人的英勇事迹让人们深深地感动,无论是消防员、医生还是普通人,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勇敢行动救助他人的生命。这种精神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感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救人英勇事迹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救人英勇事迹教会了我们勇气和决心的重要性。面对危险和困难,很多人会选择逃避或者选择自保。但是救人英勇事迹的主人公们不同,他们拥有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他们愿意承担风险和牺牲自己的安全,只为了别人的生命安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并且不忘帮助他人。

其次,救人英勇事迹让我们明白了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在危急时刻,善良的人们总是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困难。警察、消防员、医生和普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互相帮助,共同救助被困的人们。这种团结和合作的精神非常珍贵,它使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与他人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第三,救人英勇事迹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人们总是能够体现出伟大的无私与奉献。救人英勇事迹穿透了人们心中的冷漠和自私,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试炼,我们都应该保持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关注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温暖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道至上”的原则,让世界充满爱和温暖。

第四,救人英勇事迹提醒了我们珍惜生命和时间的重要性。生命是宝贵的,每一刻都是宝贵的。救人英勇事迹中的主人公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在危急时刻不畏艰险,不计较付出,全心全意地去挽救他人的生命。这种救人的精神鼓舞和启迪着我们,让我们明白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能等待,而应该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次机会,为他人奉献我们的力量和关爱。

最后,救人英勇事迹唤醒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积极的公民,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救人英勇事迹所展示的精神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我们应该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是做一名救援人员、医生,还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好本职工作,我们都应该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救人英勇事迹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心灵启示和感悟,让我们明白了勇气、团结、奉献、珍惜和责任的重要性。面对危险和困难,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放弃希望;在生活中,我们要与他人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体现人性的美好,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尊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十三

1890年3月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北部小镇格雷文赫斯特。19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

1923年,白求恩通过了非常严格的考试,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1926年夏天,白求恩不幸染上了肺结核。

1928年初,病愈后的白求恩回到加拿大蒙特利尔,成为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加拿大胸外科开拓者爱德华-阿奇博尔德医生的第一助手,期间他发明和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还发表了14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12月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

1938年1月2日,他带着足够装备几个医疗队的药品和器材,从温哥华乘海轮前往香港。

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1938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

1938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

1939年11月12日凌晨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完县黄石口村逝世。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十四

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三层民宅被房东维修、粉刷,新的租户已开始入住。然而,大门上漆黑的门框,楼梯上被烟熏的扶手,仍记录着5月18日凌晨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咋恁大烟呢?”王锋把妻子潘品推醒,说着就打开了卧室房门,只见一楼公共大厅已浓烟滚滚。

“着火了,快救人!”王锋顾不上穿衣服,打开楼门大喊。

他们的房间离大门最近,王锋把女儿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转身冲进火海,一把拉起吓呆的妻子和儿子往外跑。

浓烟迅速吞噬了整栋楼。

“赶紧报警!”王锋冲妻子喊了一句,再次冲入火海。

从2015年7月以来,这对夫妻一直租住在这里,依托邻近的一所小学办了个托教班,平常给二三十个小学生提供一个吃饭、午休、写作业的去处。那一晚,两个孩子和王锋聘请的老师姚雪留宿在这里,王锋就是去救他们的。

“浓烟太呛,门从里面已经打不开了,王老师从外面把门踹开,拉着我们往外跑,他连鞋都没穿。”回忆当时的.情景,姚雪至今心有余悸。

再次出现在楼外时,王锋身上并没有怎么受伤。他又一次转身,第三次冲进了火海。潘品想拦,却没有拦住。

王锋奔上二楼、三楼,把所有住户的门都拍打一遍,才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邻居顾学文看到震撼的一幕:一个“黑炭”从火中跑了出来,全身皮肤都烧焦了。

王锋一边跑一边呼喊:“楼上有人,快来救人啊!”

听到呼救的邻居们纷纷起床,加入到救火队伍中来,有人端着盆,有人拿着锅。

当人们扶他上救护车时,他仍然喘着气说:“让别人……先上车……,我不要紧……”

在这座失火的三层小楼内,除王锋外,其余20多人,无一人受伤。他最先发现火情,离出口最近,却烧得最重。

英勇救人事迹材料篇十五

2014年8月23日22时许,xxx和朋友在安亭镇墨玉路上海银行门口健身锻炼时,看见一名戴着黑色帽子、白色口罩、白色手套的男子不停地在对面平安银行自助取款机与停在路旁的一辆黑色轿车间来回走动。李冬梅觉得该男子着装和行为极为可疑,怀疑其有盗取银行钱款嫌疑。李冬梅将该想法告诉了一旁的朋友,朋友说不可能,并告诫她不要多管闲事。李冬梅没有理会朋友劝说,直接来到一旁的小阿王理发店内用自己手机拨打110报警电话。正在报警时,突然有一名身材较胖的男子提着松绑的铁丝从那辆黑色轿车内冲出,边跑边呼救,然后冲进小阿王理发店声称自己被绑架,让其报警。李冬梅见状后,告诉该男子自己正在报警,并在电话内将情况告诉民警,随后李冬梅将被害人刘俊祥(男,29岁,甘肃永登人)保护于小阿王理发店内。接报民警到现场取证后,李冬梅又陪同被害人刘俊祥与民警一同前往派出所做笔录材料,为案件及时侦破争取了时间和提供了重要线索。

案件侦破后据公安机关材料反映,抢劫犯罪嫌疑人xx(男,32岁,江苏省xx市人)于23日21时许,乘坐被害人xxx驾驶的大众朗逸轿车(非法载客),在途径嘉松北路谢春路口一无名小路时,犯罪嫌疑人xx实施暴力将xxx捆绑,并抢走手机1部、钱包1只(内有现金人民币1000余元、银行卡若干张)。然后xx采取威逼方式得知xxx银行卡密码后,再到安亭镇平安银行自助取款机内取得卡内人民币2万元。后因被害人xxx突然从车内挣脱逃跑,犯罪嫌疑人马东即驾驶刘的轿车逃逸。安亭派出所接报后,根据排查,深入开展技术侦察,于8月25日在安亭镇新安街将抢劫嫌疑人xxx抓获。现马被刑事拘留。

xxx同志善于发现身边的可疑情况,关心公共安全,在朋友告诫其少管闲事的情况下,仍然积极主动报警,足以说明xxx个人有较高的社会公德和良知,对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嫉恶如仇。该起案件中,被害人虽是自行逃脱,但李冬梅报警在先,如果被害人未能自行逃脱,xxx的报警也将对公安机关快速侦破案件抓获嫌疑对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鼓励市民积极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拟为李冬梅申报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04633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