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工折千纸鹤教案(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21:11:17
最新手工折千纸鹤教案(通用14篇)
时间:2023-11-02 21:11:17     小编:QJ墨客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活动进行逻辑化、系统化设计的产物。“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接下来是几篇关于教案的经典范文,供大家参考。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一

1、喜欢泥工。

2、学会搓圆的技巧。

橡皮泥、桌布,泥工板,鱼丸实物或图片,手工范例。

1、师:“小朋友们吃过鱼丸吗?”(启发幼儿自由回答)

2、师:“还记得鱼丸是什么样的吗?(圆圆的,小小的,白色的)(提问2~3个幼儿)

师:“宝贝们回答的真好,咱们今天就要来当能干的小厨师,一起来搓鱼丸。”

1、师:“这是老师做的鱼丸,你们看,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橡皮泥)

2、师:“是的,你们一会也要用橡皮泥来做鱼丸,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鱼丸和我们平常吃的鱼丸有什么不一样?”(老师的鱼丸是彩色的,平常吃的鱼丸是白色的)(引导幼儿与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提问1~2名幼儿)

师小结:是的,鱼丸的颜色不一样了,今天咱们除了做鱼丸,还要给鱼丸穿上新衣服。

1、讲解:先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或托盘上,取出一小块放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撮一撮,再捏一捏,(将制作方法编成一句顺口溜,方便幼儿记忆,如“撮一撮,再捏一捏,捏出一个小鱼丸”,你们瞧,一个小小的圆圆的鱼丸就做好了。

2、现在你们伸出小手跟老师做这个揉的动作。

师(做闻鱼丸状):“哇,真好吃,请宝贝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搓鱼丸吧。”(引导幼儿边念顺口溜边徒手学习搓鱼丸)

(四)组织幼儿分组动手搓汤圆,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在指导时提醒幼儿边念顺口溜边搓鱼丸)

(五)对作品进行评价,活动自然结束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感受葡萄的形状、色彩,知道葡萄是一串一串的,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

2.尝试用浆糊粘贴彩纸的技能。

3.喜欢参加粘贴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

准备活动:

1.课件。

2.音乐《尝葡萄》。

活动过程:

一、欣赏葡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漂亮的图片,请小朋友来看一看。”

2.教师:“葡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小朋友知道一串一串葡萄长在哪里吗?”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这些葡萄是紫色的,圆圆的,一颗颗葡萄要和妈妈靠在一起的,一串一串葡萄长在藤上。

师幼共同讨论,尝试用浆糊粘贴彩纸的方法。

3.教师:“(出示范画)看,老师做了一串紫葡萄,你们知道这串葡萄是用什么做的吗?”

二、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个别幼儿尝试粘贴葡萄,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讨论。)

1.教师:“一颗颗葡萄就像是好朋友,它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2.教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啊?”

三、出示画好的葡萄架,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都来试一试,在纸上贴出一大串紫葡萄,要一个挨着一个紧紧地贴在一起!”

四、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结束活动。

1.教师:“你认为哪一串葡萄贴得好,为什么?”

2.教师:小朋友真能干,贴出的葡萄真漂亮,我们来跳舞好不好。(播放音乐)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三

绘画纸、卡纸、画笔、剪刀、双面胶

本课为“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由于孩子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各方面都得到爸爸妈妈的无私关爱,因而孩子与父母之间十分亲近,感情也特别深厚。孩子对父母细心照料自己的事情有着十分亲切的记忆,对爸爸妈妈的长相、性格、行为习惯、衣着打扮的印象最为深刻。在特殊亲情的作用下,学生不仅十分投入,也会很有兴趣,并能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尊敬与热爱之情。

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通过一定的音乐渲染语言的描绘,启发学生的心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学习,快乐地融入课堂,初步掌握人物头像基本画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年龄特点制定以下3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学生对自己最熟悉的家人形象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

2、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人物头像基本绘画方法。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并表达出自己对家人的感情。

重点:运用绘画手工等添加手段表现家人形象

难点:能够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表现。。

师:大家好,我是怪怪魔术师,有同学在笑,你不信,我变给你看

(表演方巾魔术)这回你相信我是魔术师了吧!刚才那个魔术不算什么,现在我要大变活人。

(出示手指娃娃)手指娃娃自我介绍

小朋友们好我是拇指爷爷,我天天锻炼身体,我的身体倍棒!

我是食指奶奶,我每天都笑哈哈的,把牙齿都给笑掉了。

我是中指爸爸,我的'工作最辛苦,因为我要赚钱照顾家。

我是无名指妈妈,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做饭烧菜照顾家。

我是小拇指宝宝,我爱学习本领和文化。

我们都是快乐的一家,我们开开心心的过着每一天,天黑啦!我们要休息啦!喔喔喔!公鸡打鸣天亮啦!我们一起把他们叫醒吧!

同学们,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五指一家人,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今天的课题是《快乐一家人》你们有谁愿意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呢!介绍一下他们的职业或爱好,外貌特征。

老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在黑板上进行人物头像简笔画

a生:我的爸爸是个工程师,上班都要带着安全帽。

b生:我有一个戏迷爷爷,他可喜欢唱戏了,整天依依呀呀唱个不停,而且他的头发都快掉光了,就剩耳朵上面一点点头发了,他还喜欢抽烟,抽烟时还会吐烟圈圈可好玩了。

c生:我的奶奶最爱跳广场舞,一听到音乐,扭个不停。

d生:我有一个漂亮的妈妈,她还烫了一头漂亮的卷发。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有个重大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个性、爱好、以及外貌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认真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我的好妈妈》体验一下歌曲中的情感。一起扮演歌曲中的角色。

生:全体起立,同桌模仿歌曲里面的角色,一人扮演妈妈一人扮演孩子

《我的好妈妈》

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妈妈妈妈快坐下,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吧!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

生:幸福是一家人在一起。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制作指偶的方法。

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指偶作品

制作要求:

(1) 制作指套

(2) 绘制生动的家人头像

(3) 粘贴在卡纸上并剪下来头像与指套粘合

注意事项:

(区分性别)你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谁是爸爸谁是妈妈吗?

(年纪的区别)爷爷和爸爸,奶奶和妈妈怎么区分呢?

(抓住人物特征)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长的都不一样,要怎样画才能区分呢?

(赋予个性)根据职业、个性、爱好、以及外貌特征,添加装饰。

家庭情景剧开演啦!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四

相信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玩过彩泥。彩泥发明于1956年,从此风靡全球。彩泥的可塑性非常强,有各样的颜色和香气。

彩泥也经过了时代变迁,材质和工艺都进行过改进。现在的彩泥基本上是油粘土,这类型的彩泥以碳酸钙等为原料,以液体石蜡为油性成分,加上甘油等配制而成。

油粘土彩泥特点:

1.材料无毒无臭,使用安全。

2.稳定性好,室内不易蒸发干燥。

3.粘合性好,但不会粘手;可塑性强,可重复使用

彩泥如果久置在外面,会出现风干情况,可塑性大大降低,手感也会变硬。

彩泥如何保存:最好拿保鲜袋装着放进冰箱。如此一两个星期不成问题。做好了的漂亮模型不舍得摧毁的.最好也这样保存。还可以放入鸡蛋壳中,可以保存几日之久。

彩泥干了怎么办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进行软化:

1.用湿毛巾覆盖彩泥半天左右,即可使用;

2.用小毛笔沾水刷在彩泥表面来回多次刷洗;

3.用保鲜袋装着彩泥,放入温水中浸泡半天即可变软。

彩泥有很多种玩法,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出示一些基础的彩泥教程,(组图)学生仿照图捏一捏。

目标:

1、学会用双手将彩泥搓成椭圆

2、发展手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彩泥、牙签

活动过程:

一、老老师出示已做好的刺猬,激发学生捏泥兴趣

二、出示做刺猬的材料,演示做法

1、出示材料彩泥、牙签并一一做介绍

2、将彩泥捏软,搓成椭圆

3、在椭圆上插上牙签

4、在椭圆的一端除捏出两个小眼睛

三、学生来做,老老师指导

四、大家一起欣赏作品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五

大班的孩子经过几年的共同生活、学习,同伴之间产生了一定感情,但他们对朋友的理解还建立在一起玩耍的概念上,缺少些关爱的情感,故事中的友情和关爱能触动孩子的心灵,于是设计了以下活动:

1、理解故事中大象和蝴蝶间的友情,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并萌发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文字、故事图片、故事ppt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让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1、出示文字"朋友"。谁认识这两个字?

2、你有朋友吗?拥有朋友的感觉怎么样?

3、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新朋友,出示ppt。过渡:大象和蝴蝶怎么会成为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3)接着看下去至:遇到万丈深渊的峭壁那里。这个时候大象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大象的叫声被蝴蝶听到了,可是蝴蝶怎么救大象呢?

3、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大图片!(幼儿分小组边看边轻轻讨论)4、看懂了吗?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想办法的.?过渡: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听完故事就知道了。5、你觉得艾玛和蝴蝶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小结:有朋友真好,真正的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依靠。

2、我们熟悉的朋友遇到了一些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怎么了?你会怎么做?(ppt)小结:生活中,多些朋友就有了……,让我们都来关爱自己的朋友。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欣赏葡萄的外形特征,学习观察的方法。

2、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胶水、剪刀、新鲜葡萄、盘子、磁带、幼儿《创意手工》用的书。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着什么?(葡萄)

2、你们知道葡萄是什么味吗?(甜甜的)

3、葡萄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

4、葡萄是什么颜色的?(紫色的)

5、你们想吃吗?

6、小朋友品尝葡萄。

制作过程:

1、首先打开幼儿用书,把各种纸块剪下来,卷成筒。

2、剪下绿色的纸筒做成葡萄叶。

3、把卷好的纸筒粘贴在葡萄叶上。

一、发剪刀、胶水、幼儿用书,并且强调制作的安全。

二、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放相关的音乐,幼儿展示作品

四、教师点评

五、小朋友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葡萄,跳起欢快的新疆舞

六、把自己做的葡萄拿给小朋友欣赏,活动结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七

来元宝,这个是一个方言。也算是童年时候的玩具,虽然不华丽,但是却是很有趣儿的游戏。可以两个人玩儿,也可以多个人一起玩儿。是不是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它的折法吧。

说明:

本次折元包的方法是通过单个纸条的方式,因此一张纸可以折出多个元宝。

工具/原料:

纸、小刀。

方法/步骤:

1、取一张白纸(纸张也可以是彩纸,或者街道上发的传单都可以)

2、在纸张的下边缘向上折起,这样我们可以折出一个纸条折痕,后面的折纸将会用到。我们也可以折多个折痕出来,以便可以裁割多个纸条下来。纸条折出来的宽度可以自由调节,纸条的宽度就能决定我们后面折出的元宝的大小(越宽越大,越窄越小)。

3、使用小刀将上一步我们折出来的纸条裁割下来(使用小刀割的时候要慢些,注意安全)

4、裁割下来的纸条如图所示

5、将纸条竖直放置,然后将纸条的左下角向右折起一个角。

6、然后再将纸条向右折起,让上一步折出的小角的横向边缘刚好与纸条竖直边缘对齐。

7、再将纸条已经折出来部分向上折起,并将纸条整体向右旋转,并且将纸条下面的三角向上折起,这样纸条的.左边就基本形成了一个小的方形。

8、然后将右边剩余的纸条向上折起,之后再将其向右旋转,再将下面的部分向上折起,这样纸条的左边又形成了一个正方形,然后再将其向右旋转。

9、将下面剩余的纸条向右折起,然后再将下面的部分向上折起,这样纸条的左边又形成了一个正方形,然后再将右边剩余的部分向左折起形成一个折痕。用小刀将折起的部分裁割下来。

10、最后将漏在外面的一个小角插入到下面的缝隙中,然后将整个折好的元宝整理平整。这样一个元宝我们就折好了,是不是很简单,赶快来试试吧!

注意事项:

如果想折出一个较大一点的元宝,那么需要裁割较为宽一些的纸条出来

如果要折带彩色的元宝,可以使用彩色的纸张(比如街上发的传单等);或者白色纸折完后用水彩笔涂色。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八

1、引导幼儿学习用蛋壳拼贴在花瓶上。

2、引导幼儿学习不同的手工操作材料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细心操作的习惯,保持作品整洁。

1、花瓶实物2~3个。

2、操作卡片《花瓶》、压平后,蛋衣连在一起的蛋壳、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浆糊、干抹布等。

1、导人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来做设计师,每人设计一个花瓶并用蛋壳来制作设计好的花瓶。

2、引导幼儿观察实物花瓶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花瓶:这几种花瓶的式样各有什么特点?幼儿议论、回答后,教师:花瓶样式很多,有颈子长、肚子大的,有上下粗、中间细的,有瓶口大、颈子细、肚子略大的。

3、引导幼儿学习蛋壳花瓶的.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并讲解:先在图画纸上设计一个花瓶式样,画出轮廓线,再用浆糊把蛋壳满满地贴在轮廓内,也可稍微超出轮廓线。然后用颜料涂在蛋壳上,让颜色渗入裂纹中,再用干抹布轻轻抹去多余颜料。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图画纸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花瓶轮廓后(注意保持轮廓线的平滑),贴在有蛋壳的图画纸上,使两只花瓶轮廓重合,再在花瓶上面添画上花,一只插满鲜花的花瓶就做成了。

4、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来做花瓶,要先设计好花瓶式样,再贴蛋壳,最后添画。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蛋壳要贴满,花瓶轮廓线要剪平滑,图画纸相贴时注意花瓶的位置。

5、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找出谁设计的花瓶式样最新颖,谁制作的花瓶最精美。

将生鸡蛋的蛋清倒出来,可用蛋壳做不倒翁、花篮、茶杯等。半个鸡蛋壳可做小船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九

1、使用废旧光盘及辅助材料制作绣球,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2、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1、废旧光盘若干张。

2、彩色即时贴、彩色皱纹纸、彩绳、羽毛、透明胶、剪刀等美工活动所需材料。

3、录像资料、影碟机。

4、邀请家长来园参与活动。

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播放组织幼儿参观“广西民族文物苑”的录像。回忆、讲述在文物苑中所看到的壮乡绣球。

1、引导幼儿观察绣球的结构、色彩、图案。

2、出示废旧光盘,观察桌上辅助材料,讨论如何利用废旧光盘来做绣球。

3、鼓励幼儿说出各种制作的想法。

1、请幼儿自由选择美工活动材料,结合日常生活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制作绣球。

2、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孩子合作制作美丽绣球。

3、教师参与制作活动,巡回指导,注意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辅助材料进行制作。

四、展示作品

1、用制作好的绣球布置墙面,完成主题作品《抛绣球》。

2、将绣球挂起,装饰教室。

3、欣赏伙伴们的.作品。

搜集更多的制作材料进行创作。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十

1.一张正方形的纸,横折一次,竖折一次,对角各折一次,这样留下一个“米”字形的折痕,方便下一个步骤的制作。

2.以一个小正方形为低,沿着折痕叠成如图所示的状态,用手按下,是一个正方形。

3.沿中缝对折,如图所示:

4.反面同上。

5.一般的.纸鹤到此就接近完成了。我的这个还有进一步美化、加工。

接下来,把一角对折到中缝中心,其他三个角同样。如图所示;。

6.两两对折,如图:

7.把翅膀放下来,折好脑袋,一个漂亮的纸鹤就做好啦!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十一

我尝试过做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手工装饰,尝试过做几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常识过……我的尝试中,有快乐,有伤心;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有一次成功的尝试,令我难以忘怀。

那是一节手工课,老师教我们叠千纸鹤,她只示范了一遍,就叫我们尝试自己叠。

这可把我难住了,任凭我怎么抓耳挠腮、冥思苦想,都下不了手,我仔细看前面同学的折法,顿时恍然大悟。我先把手中的纸对折,然后用一个角向上折,成为一个三角形之后……糟了!又怎么折?前面的同学已经折完了,正洋洋自得地哼着歌谣。“肯定学过叠千纸鹤。”我满不在乎地嘟哝着。

老师叫这个同学上去给大家再师范一次,并总结经验。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侧耳聆听,全神贯注。她终于讲完了,我欣喜若狂地拿起未叠完的千纸鹤,马上折起来。“把纸翻过来,用一个角向上折,折成三角形。”我念经似的小声回忆着。突然,我脸色一变,大惊失色,因为我又不知怎么叠了。还好,我左边的一个同学也叠到这儿,看他熟练地把一个正方形向上拉,下半部分向内叠到中线,之后压平,叠成一个菱形,反面的正方形也这样。

我心满意足的笑了,赶紧照着那个同学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叠好了大部分,还剩几步。我东瞅瞅,西看看,希望谁给我一点儿启示。终于,看到一个同学也在叠我这一步,我自然像见了救星似的,喜出望外,立刻跟着他做,把已经折好的一对“翅膀”抚平,把一个顶角向内弯曲,再拉出来,嘴巴做成了!在千纸鹤是那个点余个黑点,这就是眼睛。

千纸鹤终于做成了,老师表扬了所有叠好的同学。我心里美滋滋的,乐开了花。这就是让我难忘的一次尝试。看来,做什么事一定要勇于尝试,坚持不懈,只有这样,做事才会成功!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十二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本活动通过探索折纸步骤--折宝塔--体验宝塔变式的有机过程,既进行了必要的技能培养,又通过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获取了良好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能按要求折出宝塔的形状。

2.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及根据图示折纸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能按要求步骤自己折宝塔,在折纸过程中运用眼、手、脑协调并用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折叠。

活动准备:

折纸示意图一张,折好的宝塔一只,手工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2.师:今天杨老师带来了一个宝塔,你们想看吗?

3.教师出示范例作品,请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思考:它是怎么折出来的呢?好看吗?你想知道它是怎么折出来的吗?

师:那请小朋友们跟着杨老师一起来做吧!现在请小朋友先看杨老师折的宝塔。

二、教师根据图示折纸。

1.教师出示折纸示意图:这些线表示什么?箭头呢?请幼儿仔细观察示意图教师进行相应的讲解。

2.根据示意图,教师示范折宝塔。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3.首先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变成小正方形。

4.再每一面的小正方形打开,变成一个三角形。

5.沿着上面的三角折四个角上折,然后再拉下来变成小方块再折叠。一共是两个面,四个角。

6.两边再翻转折叠成塔底层,另外一边也这样做最后宝塔做好了。

小朋友你们刚才看了张老师折宝塔,你们想不想也折一个宝塔呢?

三、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折宝塔。

1.教师讲解折纸常规,让幼儿保持安静折纸。

2.教师分发折纸材料,幼儿根据示意图开始折纸。

四、教师巡回指导点评幼儿作品。

1.教师在旁边指导,鼓励动手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各个步骤间要边对边、角对角。

2.教师小结本次活动,表扬幼儿的进步。

3.展示幼儿作品。有些小朋友折的纸船很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

五、拓展延伸。

师:现在让老师来做给你们看看。将塔底层和若干个塔身穿插在一起,就变成有好多层的宝塔了。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螃蟹的基础上,学习用折、编的方法制作螃蟹。

2、激发幼儿对做做玩玩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纸条、彩纸、胶水、纸盒、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出主题。

钳子一双,尖刀八把。

身披盔甲,横行天下。

二、利用课件、观察螃蟹的外行特征。

1、螃蟹是什么样子的?

2、螃蟹有几条腿?

3、螃蟹头上两个大大的象剪刀一样的是什么?(螯)。

三、学习制作螃蟹。

小朋友,你们想来做螃蟹吗?老师做了一个螃蟹,你们看。

(一)出示范例,提问:

老师做的这个螃蟹用了哪些材料?

你们猜猜我是怎么做的?

(二)教师示范讲解。

1、我用纸盒做了螃蟹的身体,用长条纸通过折然后用胶水贴做了螃蟹脚。

2、螯是用纸编织的。你们想学吗?

重点讲解编纸的方法。

3、提示注意卫生。

(三)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

2、在制作的时候想好先做脚还是先做螯。

3、使用双面胶,撕下的纸放入指定地方。

4、注意地面的整洁,及时把废纸捡起来。

5、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现交流。

1、给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螃蟹,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2、你的螃蟹会爬到哪里去。

手工折千纸鹤教案篇十四

相信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玩过彩泥。彩泥发明于1956年,从此风靡全球。彩泥的可塑性非常强,有各样的颜色和香气。

彩泥也经过了时代变迁,材质和工艺都进行过改进。现在的`彩泥基本上是油粘土,这类型的彩泥以碳酸钙等为原料,以液体石蜡为油性成分,加上甘油等配制而成。

油粘土彩泥特点:

1.材料无毒无臭,使用安全。

2.稳定性好,室内不易蒸发干燥。

3.粘合性好,但不会粘手;可塑性强,可重复使用

彩泥如果久置在外面,会出现风干情况,可塑性大大降低,手感也会变硬。

彩泥如何保存:最好拿保鲜袋装着放进冰箱。如此一两个星期不成问题。做好了的漂亮模型不舍得摧毁的最好也这样保存。还可以放入鸡蛋壳中,可以保存几日之久。

彩泥干了怎么办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进行软化:

1.用湿毛巾覆盖彩泥半天左右,即可使用;

2.用小毛笔沾水刷在彩泥表面来回多次刷洗;

3.用保鲜袋装着彩泥,放入温水中浸泡半天即可变软。

彩泥有很多种玩法,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出示一些基础的彩泥教程,(组图)学生仿照图捏一捏。

目标:

1、学会用双手将彩泥搓成椭圆

2、发展手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彩泥、牙签

活动过程:

一、老老师出示已做好的刺猬,激发学生捏泥兴趣

二、出示做刺猬的材料,演示做法

1、出示材料彩泥、牙签并一一做介绍

2、将彩泥捏软,搓成椭圆

3、在椭圆上插上牙签

4、在椭圆的一端除捏出两个小眼睛

三、学生来做,老老师指导

四、大家一起欣赏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9043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