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或工作经历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有益方式。10.写好心得体会需要不断练习和反思,积累经验和积累阅读素材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2015年,宁波慈溪电力部门启动了“千户万灯”困难残疾人住房照明线路改造项目。西藏日喀则、吉林敦化、贵州安龙和四川布拖……这次,钱海军和他的志愿团队还走进偏远地区,为6000多户人家完成了线路改造。
如今,钱海军已从当年的“小钱同志”变成了现在的“钱师傅”。在他的影响下,“百姓身边点灯人”的队伍已经达到了1200多人。他身上的这束光,正在变成一片灯海。
钱海军: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志愿者,发挥着各自的能量,心里非常开心。
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二十三年如一日,助老扶困,无私奉献。钱海军同志正是千千万万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点亮的不仅是万家灯火,还是困难群众心里的希望之光。他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时代楷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只要打电话找钱师傅,他都有求必应,会给办好,我们很感动”
日光灯、插座、开关、螺丝……作为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社区客户经理,钱海军车的后备箱里摆满了各种电器元件。城里的五金店里卖些什么,他比谁都门儿清。可问起这些年究竟换了多少个灯泡、贴进多少材料钱,他却总是笑着摇摇头,说不知道。
“用电有困难,请找钱海军。”这是不少慈溪居民常挂嘴边的话。钱海军负责近6万户居民的用电服务,多年来他不仅做到了零投诉,服务满意率更是接近100%。“我就是想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到电力维修服务。”
1999年,钱海军第一次接触并加入了居委会义工组织。之后他便利用闲暇时间,为群众提供免费电力维修服务。直到有一天,群众把感谢信送到单位,领导同事们才知晓他默默奉献的事迹。
工作中的钱海军是个技术能手。从台风前线的设备抢险到日常事故的紧急处置,他总能够快速排除故障。新同事遇到技术难题,也常常会请教身边这位“技术顾问”。
“只要打电话找钱师傅,他都有求必应,会给办好,我们很感动!”慈溪市浒山街道金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邱晓亮说。最多的时候,钱海军一天能接到20多个电话。
“能帮到别人,我心里就很满足了”
套上共产党员服务队的红马甲,钱海军便成为老人们的“贴心人”。
志愿服务过程中,钱海军发现许多孤寡老人不但无法确保安全用电,连生活起居都有困难。于是,他把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写在卡片上,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便递过去。23年来,他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而且从未换过号码。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争取第一时间出现在需要帮助的老人身边。
“这些年多亏了海军,没有他真不知道这日子咋过……”家住古塘街道舒苑社区的退休教师陈文品说。
当看到陈文品耄耋之年还要照顾有智力障碍的儿子,钱海军便定期帮他检查家里的电器和线路,陪他聊天;逢年过节还和妻子带上礼物前去看望。记得有一次,陈文品旧疾复发,钱海军驱车80公里送老人就医;忙里忙外,被医护人员误认为是老人的亲儿子。面对老人的感谢,钱海军却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孤寡老人缺乏陪伴,特别渴望精神上的安慰,需要多关爱。”扫扫地、剪指甲、收拾碗筷……周末只要不忙,钱海军就会抽出时间看望老人们;常常维修电器只花十来分钟,聊天却聊了一两个钟头。
“其实我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帮到别人,我心里就很满足了……”钱海军常常这样说。
“我们会像钱师傅一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如今,钱海军通过实际行动,带动着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海军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支持他。”妻子陈冬冬说。妻子最初不理解,但后来被丈夫的做法所感动,便加入帮扶老人的行动中来。在他们夫妻的影响下,女儿钱佳源也时常参与到志愿活动中……一家人还先后资助了27名贫困学子。
以钱海军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志愿服务中心,现已吸纳12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日常服务中。“志愿服务中心微信群里发布消息,大家都抢单做。”同事王军浩作为其中一员,无论是修理家电还是接送患病老人,只要有需要,总是第一个响应。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慈溪人都叫钱海军“万能电工”,只要带“电”的,“小钱师傅”都会修。钱海军总是笑笑说:“万能是不可能的,只是不忍叫求助的人失望罢了!”
技术好,是钱海军“技术好、服务好、口碑好”的“三好工作标准”头一条。
1970年出生的钱海军中考失利,读了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钳工班,毕业后成了慈溪调峰电厂的一名电气维修工。在校期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上海劳动模范徐虎的“便民服务箱”,钱海军心想,我也是电工,我也能做到,就是技术一定要好,不要“帮倒忙”。
在单位,钱海军总是比别人跑得勤、学得快。
1998年10月,钱海军从周巷老家搬到中兴小区。那时的小区没有业委会、物管处,居委会工作人员不过六七人。文书陈亚丽向同住小区的钱海军提出请求:“小钱师傅,你是电工,能不能免费帮我们小区修修电路?”
钱海军爽快地答应了:闲话一句,报酬不要。
他自费印了500张名片,上面就两行“顶天立地”的大字:“电力义工钱海军”“服务热线137____4267”,“印大点,老伯伯看得清楚”。一开始发名片很不顺利,“人家当是发小广告的”。但是没过多久,“小钱师傅水平高、态度好”就在小区里传开了,名片很快发完了。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如今,他带动了一群“钱海军”开展志愿服务,共同绘下一幅“灯暖千万家”的画卷。
孤寡老人的“亲儿子”
钱海军平时负责慈溪市内近6万户居民的用电服务工作,包括用电咨询、故障报修等12项服务。大家都说家中碰到电力故障,只要打电话找钱师傅,保管“马上到、马上修、马上好”。
1999年,“闲不下来”钱海军开启了志愿服务生涯,这一干就是23年。
发现管辖社区里有很多孤寡老人后,他做了数百张名片,利用社区排查和服务的机会一一送到老人手中,方便老人们联系自己。
数年前,陈文品肺气肿发作,钱海军接到电话后,便立马驱车80公里送他就医。忙里忙外的钱海军,还被医护人员误认为是老人的“亲儿子”。
渐渐地,钱海军的电话成了老人们解决各类生活难题的“专属热线”。换灯泡、修电磁炉、修洗衣机……钱海军的抽屉里装着几千张碎纸条,每张纸条上都记录着姓名、电话和地址。
23年间,钱海军完成了2.5万个小时的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的老人有100余户,年纪最大的108岁。平均每周,他要为孤寡老人上门服务二十多次。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近日,钱海军被评为“时代楷模”。
平凡人能获得如此荣誉,更令人敬佩。
钱海军是浙江慈溪的一名普通电工师傅,他的名字却在当地人尽皆知。
他说他就是普通人,几十年如一日做普通的事。
他说的这些普通事,却点亮了无数百姓的生活,温暖了那些受他帮助人的心。
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他是无数孤寡老人的“亲人”,台风中、暴雨中,总是有他奔波在风雨中的身影。
他守护着那些需要他的人。
简单的换灯泡,对于独居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件大难事,钱海军有求必应。
顶风冒雨,他都会为老人上门服务。
他知道这些老人有太多的不容易,他也想到自己老了以后,也希望能有一个人能在身边。
他知道许多老人不方便用手机,制作了一叠卡片,上面写着他的姓名、联系方式,发给每一个家中没有亲人、孩子的老人。
本是为大家服务的电工,却成了无数人的“义务”亲人,这个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钱海军不仅及时上门为居民修好电,还经常自掏腰包,帮助独居老人换个水龙头、买个小配件。
居委会总会收到大爷、大妈对钱海军提出的“意见”,说他老是不收钱,连口水都不喝。
2017年,在他的推动下,“千户万灯”项目走进西藏仁布,钱海军带头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
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痛苦万般,甚至住进了医院,病症稍微减轻后,他又赶赴一线,为当地百姓送去亮光。
钱海军在这里一果就是7年,他和团队伙伴走过20多万公里路,6000多户百姓送去光亮。
看到百姓们看到灯光开心的样子,钱海军的心中也是万分欣慰。
还有许多钱海军和特殊亲人之间的故事,他却不值一提,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却得到这么多人的赞许和认可。
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是钱海军对工作的负责,是他善良和认真,赢了所有的人的喜爱和尊重。
5月,是劳动者的节日,平凡又热情的人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
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对生活有迷茫,也充满了希望,对工作有困顿也富于它极大的热情。
我们都是平凡人中的一员,却用善良温暖着人生,用奔跑刷新着目标。
钱海军点亮了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他成了越来越多青年人心中向前的模样。
他是平民英雄,让我们看到向上的力量!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台风抢险、变电抢修、安全用电宣传、解决居民用电故障……在钱海军带领下,志愿服务团队的服务不断延伸,“星星点灯”“复兴少年宫”“暖心空巢”等公益项目也在持续开展中。
2015年,在走访残疾人贫困户时,钱海军发现许多家庭存在用电线路老化、线头裸露等安全隐患。在他的推动下,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启动了“千户万灯”残疾人贫困户照明线路改造项目,为慈溪1800多户残疾人贫困户家庭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
7年间,“千户万灯”逐渐走出宁波、走出浙江,行程20余万公里,为西藏、吉林、贵州、四川等省份6047户百姓改造线路、送去光亮,惠及6万余人。
去年,钱海军和团队先后3次来到四川省布拖县,免费为当地112户残疾人贫困户改造住房照明线路。“下一步,我还打算为培养乡村电工贡献自己的力量。”钱海军说。
截至目前,钱海军团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万余次,服务时长超21.3万工时,惠及数万人。“我们会像钱师傅一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唐洁说。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钱海军,是宁波慈溪市供电公司的一名职工。他常年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提供服务,被大伙亲切地称为“万能电工”。
趁着休息日,钱海军又去看望75岁的独居老人应久昌。这几年,老人家里不论是电线老化、还是要去医院看病,钱海军都会很快赶到。
52岁的钱海军是慈溪供电公司社区客户经理,他们主要负责9个社区6万多户居民的用电服务工作,从用电咨询到安全巡查等,钱海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1999年开始利用一技之长,在工作之余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提供免费家庭电力维修。到现在,钱海军已经结对帮助了100多人,而志愿服务的范围也从起初的电力维修改造,到后来居民日常生活的“烦心事”
23年来,钱海军没有换过手机号,手机24小时开机,只为需要帮助的老人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他。
钱海军还发起成立了志愿服务中心,影响带动着身边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目前,中心有注册志愿者1200多人,发展了25支志愿服务分队,开展了“千户万灯”、“暖心空巢”、“扶贫助学”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
钱海军说:“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志愿者,发挥他们的能量,心里真的非常开心。”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9月,国家民政部授予钱海军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决定》指出,钱海军是该公司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党员代表,是公司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扎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公司宗旨的优秀职工代表,是公司开展“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特色实践、用心弘扬“红船精神”的共产党员服务队优秀队员代表。
该公司党委要求,向钱海军学习,要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无私忘我、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专业专注的职业操守,学习他薪火相传、聚沙成塔的坚韧意志。
该公司党委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钱海军先进事迹的重要意义,要通过专题学习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交流会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好宣传教育,使钱海军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深入人心,要把学习钱海军先进事迹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开展向“时代楷模”张黎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马进伟、公司最美员工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相结合,在公司系统持续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创先进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学习,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进一步自觉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公司宗旨,提高使命意识,弘扬担当精神,心系群众、矢志奋斗、履职尽责、甘于奉献,为公司加快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现代能源企业作出新的贡献。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九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__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__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
志愿服务过程中,钱海军发现许多孤寡老人不但无法确保安全用电,连生活起居都有困难。于是,他把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写在卡片上,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便递过去。23年来,他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而且从未换过号码。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争取第一时间出现在需要帮助的老人身边。
“这些年多亏了海军,没有他真不知道这日子咋过……”家住古塘街道舒苑社区的退休教师陈文品说。
当看到陈文品耄耋之年还要照顾有智力障碍的儿子,钱海军便定期帮他检查家里的电器和线路,陪他聊天;逢年过节还和妻子带上礼物前去看望。记得有一次,陈文品旧疾复发,钱海军驱车80公里送老人就医;忙里忙外,被医护人员误认为是老人的亲儿子。面对老人的感谢,钱海军却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孤寡老人缺乏陪伴,特别渴望精神上的安慰,需要多关爱。”扫扫地、剪指甲、收拾碗筷……周末只要不忙,钱海军就会抽出时间看望老人们;常常维修电器只花十来分钟,聊天却聊了一两个钟头。
“其实我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帮到别人,我心里就很满足了……”钱海军常常这样说。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一
他出身农家,对土地和农民有深情厚谊,怀抱“让农民过好一点”的朴素愿望,被人称为“农民院士”,而他自己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一位“顶天立地”的农业科学家,一位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奋斗者,一位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的共产党人。
(小标题)一道考题,促使他攀登农业科学高峰。
三十多年前的一道考题,冥冥之中决定了朱有勇为农业科学奋斗的一生。
1982年,朱有勇参加研究生面试。后来成为他导师的段永嘉问道:“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不足百年,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人们靠什么控制病虫害?”
这一问把他问懵了。
那个年代,农作物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容易发生病虫害,致使农药用量大幅增加,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粮食生产构成潜在危险,水稻稻瘟病即为典型。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
1986年,朱有勇在云南省石屏县田间考察,偶然发现“当地农民用杂交稻和糯稻间种,稻田很少发生稻瘟病”。难道稻瘟病发病率跟水稻品种的多样性有关?循着这个思路,他开始了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的研究。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二
日前,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向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学习立足岗位创意创新创造的决定,要求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路数打法,在全市迅速掀起创意创新创造新高潮。
决定指出,动员全市上下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立足岗位,全面、系统、多元、深入地开展创意创新创造,充分激发各行各业各类群体的激情活力,凝聚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职工等干事创业力量,是实现为青岛擘画的宏伟蓝图,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青岛这座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育先机、开新局,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决定提出,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发扬他们“激荡思维、敢想善谋”的创意精神,放眼全球看青岛,站在未来看今天,点燃全体市民的创意激情,释放从点到线到面的创意“金点子”,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让整个城市创意热潮涌动,形成鼓励思想碰撞、崇尚创意时尚的浓厚氛围,汇聚“爱青岛,让青岛更美好”的强大创意力量。
决定提出,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发扬他们“突破自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牢牢抓住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决摒弃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思维,坚决向各类不科学、不高效、不合理的制度流程机制开刀,以改革的视角精简层级、打破壁垒、拔掉藩篱,特别是在打好15个攻势、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等重点领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用新的理念、新的逻辑、新的打法、新的技术创新性开展工作,强力推动青岛在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决定提出,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发扬他们“紧抓快干、奋勇争先”的创造精神,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任务、重要工作、重大活动,以改革的“冲击钻”击碎前进道路上的难点痛点堵点,运用市场的逻辑、调动资本的力量,在平台搭建、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使青岛成为成全四海企业家和创业者创意创新创造的“热带雨林”。
据悉,“连钢创新团队”奋力建成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和全球首个5g智慧绿色码头,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崭新方案,是科技报国初心的不懈追求者,是“振超精神”的传承弘扬者,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齐鲁时代楷模”、全省“勇于创新奖”、“青岛楷模”等荣誉称号。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三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卢永根院士雕像静静地伫立着。
卢永根是水稻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这位把一辈子贡献给作物遗传育种学的老科学家,20__年8月12日逝世。
卢永根的一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教育工作者和农业科学家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
“祖国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打心底里热爱自己的祖国。”卢永根曾这样说。
初与终。
——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卢永根祖籍广州花都,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香港接受良好的中西方综合教育。1941年,在卢永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其父将几位儿女送回老家广州花都乡下避难。在花都,卢永根经历了东躲西藏、衣食匮乏的逃难生活,目睹了日军的凶残暴行。
从小经历离乱苦难,激发了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高中时,卢永根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在港前途更好的英文学校而选择在中文学校就读。1949年8月9日,卢永根在香港正式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改革开放后,卢永根曾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卢永根坚定地说。
最初的使命,深深地融入卢永根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一生中不曾动摇的信念。
近年来,因身患重病长期住院,无法正常参加支部活动,他便主动向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提出,希望学院考虑成立临时党支部,并获得了批准。临时支部每月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交纳党费,支部成员一起学习相关文件材料。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卢永根依然不忘党员身份。卢永根去世后,他的遗孀徐雪宾女士,将用信封装好的一万元钱交给学校党委。这是卢永根生前嘱托转交的特殊党费。
时代楷模钱海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四
5年前,应久昌生病需要尽快做手术,钱海军知道后很快联系好上海一家医院,又亲自把老人送过去。老人康复后,钱海军和爱人隔三差五就来探望。去年钱海军还帮老人将家里的电线全部进行了安全改造,并贴心地装了感应电灯,还耐心地给老人讲解使用方法。
应久昌:只要电话打过去,他不会推辞,肯定会过来的。海军对我们老年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尊重。
23年来,钱海军结对服务了100多位残疾、空巢、孤寡老人,还捐助了27名贫困学生。服务范围也从最初无偿提供电力维修改造服务,到群众无论大小事都随叫随到。后来他干脆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登在了报纸上。
宁波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傅立韵:这个电话号码一公布,在离慈溪60多公里的宁波,70多公里的宁波北仑电话都打来了。
2015年,宁波慈溪电力部门启动了“千户万灯”困难残疾人住房照明线路改造项目。西藏日喀则、吉林敦化、贵州安龙和四川布拖……这次,钱海军和他的志愿团队还走进偏远地区,为6000多户人家完成了线路改造。
如今,钱海军已从当年的“小钱同志”变成了现在的“钱师傅”。在他的影响下,“百姓身边点灯人”的队伍已经达到了1200多人。他身上的这束光,正在变成一片灯海。
钱海军: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志愿者,发挥着各自的能量,心里非常开心。
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二十三年如一日,助老扶困,无私奉献。钱海军同志正是千千万万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点亮的不仅是万家灯火,还是困难群众心里的希望之光。他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时代楷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69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