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先秦诸子百家读书心得体会(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06:45:08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先秦诸子百家读书心得体会(优秀10篇)
时间:2023-11-02 06:45:08     小编:翰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篇一

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开端,诸子百家是中国先秦时期各种学派的总称。这个时期每个流派都有着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哲学立场,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思想逻辑出发,探讨了人们关心的生命、宇宙、爱情、快乐等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些启示和收获,下面是我的五段体会:

第一段,思维方式的转变。

读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之后,我感受到自己惯常思维方式的转变。在这些哲学家的著作中,他们探索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而是从不同方面入手,以多元化的角度去考虑一个问题,并且不拘泥于表面现象,而是去探究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的原因。阅读这些哲学家的著作,使我更加关注思维深度和广度,并以其为借鉴,尝试将我们的思维方式更立体化。

第二段,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在阅读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身处的人生境遇,以及个人价值观的重要性。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不仅涉及个人的生活行为,更关注人的精神层次和思想的影响。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理解了自己作为个体的价值,以及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段,社会关系的思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哲学家们都深刻研究了人际交往的方式和理念,包括家庭、校园、企业和政治组织等。阅读他们的著作,使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如何更好地把握社会机遇。同时,还学会了如何去探寻社会规律及其运行模式,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群体思维和个体行为的共同影响。

第四段,自我提升的思考。

读书, 首先体现的是对于智力和知识的追求。在读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诸多著作中,我发现了人类对于人生的各种解决方案或者人生的不同的哲学思考。这不仅促使我不断重视自身的素养和修行,也使我更加注意做一个完整的人和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这种思考醒目不了仅在现实中,同时也有助于把我们的能力和道德分离的方式更好地结合起来。

第五段,富有真谛性的思想。

读先秦诸子百家的历史经典, 充满非常富有的真谛性的思想。这些思想表达了我们对于人类、对于生命、对于宇宙的深邃的思考与理解。这些思考深刻而真实,既卓有远见,又具有实用性,为后世思想家和哲学家提供了蓬勃发展的空间。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思考与研究是一个终生追求的过程,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有了这个想法,我们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秉持态度和核心观念,以此驱动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和思想,成为人类发展进程的新首领。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篇二

摘要:儒家“正名”,道家“无名”和名家“控名”思想在论及“名”与“实”的关系中,都体现出对语言使用的敏感性关注,但出于不同立场和背景,三者呈现出不同的语用思维理路。

先秦诸子对语言使用的研究表明,中国哲学自先秦便具有浓厚的语用倾向,对语用研究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对后世语言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正名无名控名语用观言语行为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建立标志着语言研究从追求普遍语法转入关注具体语言实践。

语用学兴起的促成因素是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语用研究虽然未能建构一个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中国哲学自先秦以来对语言使用的智慧性思辨便不曾间断,甚至显现出更为浓厚的语用倾向。

本文从共时视角,探讨先秦儒家“正名”,道家“无名”及名家“控名”理论所蕴涵的丰富语用思维,以期展现中国哲学传统文化构架下所孕育的独特而永恒的语用景观。

一、儒家“正名”的语用观

“正名”是儒家思想体系核心准则之一,通常被解释为“对名称的校正”。

但这一解说不足以诠释孔子“正名”思想所蕴藏的深刻语言洞察。

孔子“正名”思想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

子路问政,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孔子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讨论名实关系。

“正名”思想包含着对语词(名)与世界(实)关系的深邃洞悉。

(一)言语乃实施行为。

孔子认为,语言的功用包括描述事实和实施行为。

合适的言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依据语词所规定的意义来使用语言;二是言语可以作为产生适当关系的有效手段,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工具。

“正名”思想指出了语言能表达什么(名不正则言不顺),也指明语言具有成事的能力(言不顺则事不成)。

这一将语言功用等同于实施行为的理念与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思想――“语词是用来做事的”不谋而合。

不同的是,奥斯汀是通过将语句(命题)划分为陈述句与施为句,显性施为句与隐性施为句的路径来达到这一要旨,而孔子是根据自身所处环境从经验角度来讨论语言这一本质。

(二)言语与行为关系。

奥斯汀指出,一个语句(命题)同时具有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指说出带意义的语词和语句本身这一行为;言外行为指说话者意欲通过该语句传递的含义;而言后行为则指该语句对听话者产生的事后效应。

[2]孔子反复申明,言与行无法割裂。

与奥斯汀主要关注言外行为,或者说言语的“行事语力”不同,孔子既强调说话者通过语句恰当表达了说话者意义,也重视语句事后效应(即语效)。

在儒家思想中,言语主体间交际及其行为效应被赋予重要意义。

得体有效的言语交际也被视为是在那个时代衡量君子的规范之一。

(三)言语行为“恰当性条件”。

儒家“正名”思想还凸显了言语行为的社会性,指出“正名”乃人际意义生成和理解之路。

但是如何做到有效交际呢?孔子认为,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需要满足言语行为的“恰当性条件”。

这一系列条件包括说话者、语境和言语本身等因素。

在说话者方面,孔子强调言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此外,孔子认为说话者除了要坦诚有礼,还要注意观察恰当的时机、主题和选择适当的方式。

而如果话语未经琢磨,时机不当,则不如不说。

在语境方面,儒家认为,恰当的言语行为是依据不同的语境来灵活使用语言。

对于语言本身,孔子强调使用规范和质朴达意。

在言说的内容上,孔子还指出,好的.语言要“文质彬彬”。

概言之,“正名”准则表明儒家已敏锐察觉到语言的行为属性,指明通往有效言语交际的路径。

在论述言语行为的“恰当性条件”时,儒家还认识到,言语交际中听话一方的重要和复杂性,因此,在实施言语行为时,主张要对听话者的需要和期望作出反应(即言后行为),并将这一反应纳入意义的生成和考察。

二、道家“无名”的语用观

与儒家重视名实关系不同,道家的核心理论是“无名”。

道家创始人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4]他认为,“道”是万物存在的始源,具有无穷潜在力和创造力,是恒久不变的。

但是“道”无形无声,难以言说,因此也难以命名,因此,能“道”的“道”不是“常道”(恒道),能命名的“名”不是“常名”(恒名)。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5]老子和庄子基于对“道”的论述,提出了“无名”的论题,自成一派,形成了道家极富有特色的语言和语言使用思想。

(一)“言”“意”关系。

庄子更进一步认为,既然“道”只能由“意”来把握,那么相对而言,“言”便是“糟粕”,主张“得鱼而忘荃”。

庄子认为,语言文字本身并无价值,有价值的是语言文字表达的“意”,而“意”又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在他看来,语言文字是象征性符号,是人们领悟意的手段和工具。

庄子还用各种手段来揭示他眼中“意”的复杂,“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5]毋庸置疑,老子和庄子对言与意间内在深层关系的分析,成为后世各种言意之辨的思想来源。

(二)言语交际原则。

格赖斯合作原则认为,人们通过遵守或违背质量、数量、关系和方式四个准则来实现对会话含义的理解。

庄子也曾考察言语表达的“质”和“量”。

这里庄子强调言语交际中的基本原则:要传递真实的情况,不要传递过分的言辞。

在《庄子・渔父》中论述了人的八种毛病,其中四种与不遵守言语交际的“质”与“量”原则有关。

可见庄子主张有效的言语交际应该是提供真实而恰当的信息。

(三)言语交际误解。

成功的交际离不开语言的使用。

由于语言字面意义与说话者意义的不对应,所以言语交际中无可避免会产生误解。

庄子对误解产生的缘由有过论述:“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5]意思是,言论不同于无心而吹的“天籁”,发言者各执一词,他们的言论出于机心,并不能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此外,庄子认为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当人们认识一种事物并将其用语言表述出来之时,事物本身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人们的认识是不准确或不完整的,这就是产生言语误解的原因。

他还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5]在庄子眼里,人们出于不同环境、场合、目的和用途,在把事物的本真用“言”说出来时就可能“失真”,从而导致交际中的误解。

三、名家“控名”的语用观

名家的核心是“控名”。

“控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针对名不当实的现象,引名就实,使名字恰如其分地描述事物;二是针对实不当名的现象,改正那些实不当名的现象。

[6]名家的“控名”思想侧重言语在论辩中的具体使用,体现了丰富的语用思想。

(一)动态语境。

语言学家利奇指出,语境包括交际参与者、话语的目的、言语行为以及作为言辞本身的话语。

[7]名家另一代表人物惠施的辩题同样反映出言语使用者的目的和视角的不同,可能导致对意义的不同理解。

惠施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在常人眼里,天地山泽都是有高低之分的,但若从无穷宇宙空间的视角看,天是无形的,地之上的空间都属于天,所以没有天高地下的区别,如此类推,山与泽也无高低的差别。

据此可以看出,名家已经意识到语词的意义与语境参数的变化关系密切。

语境并非是静态的。

在言语中,即便是一个语境参数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对同一语句意义的不同解读。

(二)语用策略。

言辨是名实相应思想的运用和深化,因此名家特别重视言辨中的语用策略。

名家论辩的目的是说服和晓谕对方,因此尤为关注言语交际的语效行为。

邓析将言辨的对象分为聪明的人,见闻广博的人,地位高的人,有钱的人,穷人,勇敢的人和愚笨的人。

在此基础上他指出针对以上不同的言辨对象应使用不同语用策略。

不难看出,名家已将目光扩展到交际中言辨对象的不同地位、性格和特点上,强调因人施辨,指出如果不顾及交际对象的实际情况,就难以取得满意的语效行为。

四、结语

先秦诸子在“名”“实”之辨演变过程中所彰显的语用思想,一方面说明中国哲人对语言和意义有着非凡的洞悉,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哲学自先秦就具有浓厚的语用倾向,在语言使用研究上堪称一个早熟的国家。

哲人们以独特的视界对言语的实施行为、语言与行为关系、言语行为恰当性条件、言语交际原则、言意关系、动态语境和语用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后世中国哲学和语言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考察先秦儒家、道家和名家对语言使用的研究,对于人们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和深刻理解中国哲学与语用研究的关系等方面,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孔丘.论语[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91、223.

[2]austin,j.l,howtodothingswithword[m].oxford:clarendonpress.1975.

[3]孔健.孔子全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4][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152.

[5].张采民,张石川.《庄子》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332.

[6]庞朴.中国的名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7]leech,g.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8][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王晓明注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9]邓析.邓析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篇三

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始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

复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按照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略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安排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讨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具体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军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第二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愿意。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叫隐士。”相信大家看了应该会有所启发。

“问题化”是大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我们经常把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设计叫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无疑,易教授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设计的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显性问题。如:“这就奇怪!孔子不是主张读书做官吗?子路想做的官最大,孔子为什么要笑他?曾皙不想做官,孔子为什么要赞成?孔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就让人生疑:孔子和他的思想,真有那么伟大吗?如果真有那么伟大,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话吧你!既天下为公,又一毛不拔,怎么可能?”。第二种,隐性问题。如:“这几年,孔子几乎年年都有伤心事”;“孔子甚至还干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杨朱有什么主张,竟能得到如此多的青睐?说来简单,也只有四个字:一毛不拔”;“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等等。虽然没有明显的设问,但胃口已经吊足,使人欲罢不能了。

“概括化”是归纳复杂事情的常用方法,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关键词”,实际上就是把问题概括化。而概括得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我们对问题是否有透彻的认识,提炼的关键词是否精当。应该说,易教授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流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

“对比化”就是做比较。通过比较,我们不仅会对问题有更加宏观的认识,而且还会对问题的一些关键细节有一个新的发现。所以,在课堂教学和巩固性检测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做历史概念的异同比较。下面,让我们看易教授是如何通过比较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的。首先,在体例上,他非常注重比较。一般哲学史讲百家争鸣是一家一家单独地讲,而他却把他们搁一块儿做比较,通过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进行阐释。其次,对大家感觉非常深奥难懂的先秦诸子,他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化繁为简的。比如:“孔子精通的是六艺,墨子精通的是工艺;孔子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墨子对物理有很深的研究;孔子同时是艺术家,墨子同时是工程师;孔子代表士人,墨子代表庶民。孔子是士人成功的代表,墨子是庶民失败的代表”;“这大约就是孔孟之别了: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心直口快;孔子为人低调,孟子个性张扬。所以,读孔如饮清泉,读孟如闻战鼓。孔子温柔敦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孟子侠肝义胆,气势磅礴,一洗凡马空”;“老庄之别:首先,老子寡情,庄子善感;第二,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第三,老子重权谋,庄子多智慧;第四,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儒家代表文士,墨家代表武士,道家代表隐士,而法家则代表谋士”。就连中学课本上的“礼乐制度”,让易教授分析起来,都那么简约透彻:“礼,是用来辨别差异、区分等级的;乐,则是用来统一情感、保证和谐的。礼,保证行为符合道德;乐,保证情感符合道德”。高就是高,不服不行!

把抽象的事情具体化

的限制,我们一般都深感棘手。易教授讲诸子百家,其中抽象的哲学问题更是无法回避。他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有二,一是讲故事,二是打比方。

主讲人要讲故事、善讲故事,是《百家讲坛》这档电视节目的性质决定的,不管是易中天,还是其他主讲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可以说,讲故事,是电视讲座维持收视率的关键。不必举例,大家都心知肚明。而讲故事,堪称历史学科最大的优势,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说“历史的灵魂是讲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体制、教科书的.枯燥、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得本来非常精彩的历史变得很无趣,面目可憎”,“史学变成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另外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所以,“做历史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讲故事”,“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2]台湾张元教授《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堪称“深入”历史人物、课堂讲故事的成功探索。

为了把一个抽象的问题说明白,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打个比方,让学生加深理解,几乎是所有经验型教师的成功经验,这也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易中天教授在这方面更是老辣。比如,在分析分封制在西周和春秋战国的不同境遇时,他说:“西周时期,星星是星星,月亮是月亮。诸多邦国,众星捧月般地尊奉着周王国和周天子这个共主。春秋时期,星星不是那个星星,月亮也不是那个月亮。在天下,维持国家秩序的不再是天子,而是霸主。战国时期,星星变成月亮,月亮变成星星,既有天狗吃月亮(三家分晋),也有大鱼吃小鱼(诸侯兼并)。而且,拿掉了许多小耗子的大耗子,后来还要公开当猫。”在第六单元“继往开来”中,易教授说:“对先秦诸子,对百家争鸣,我有三个比方:足球场、铁匠铺、手指头。为什么是足球场?因为能活跃思维。为什么是铁匠铺?因为能锤炼思想。为什么是手指头?……因为能启迪智慧”。

把枯燥的事情生动化

课堂教学要系统地传授学科知识,无论哪个学科都有很多学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处理不好,就会变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硬骨头”。而要把“硬骨头”变成“香饽饽”,关键就要看教师业务功底和语言功力。教师的语言如果老生常谈,味同嚼蜡,那些枯燥的内容就会更加面目可憎,令人生厌。教师的语言如果生动活泼,幽默诙谐,那些枯燥的内容就会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演讲的风格有三个境界,一个是“正说”,一个是“趣说”,一个是“妙说”。而易中天教授的讲课既有趣说,也有妙说。他独辟蹊径,运用现代视角和平民立场,把历史表现得声情并茂、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在语言的运用上,易教授有四个基本方法:

第一,借用流行歌曲。例如:“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社会早已变化,原因和环境也不复存在。只有他们提出的问题,比如如何治国,如何做人,还在困扰着我们。正所谓:月落乌啼,已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那么请问:今天的你我,还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在这枫桥之夜,我们是该用旧船票,还是该用新船票,或者干脆不上这艘客船呢?”;“孔子转了一大圈,还是没有出路。这可真是: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韩非子认为,君临天下,靠的不是道德,而是权力。有了最高权力,自然是: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家天下制)这样精细周密、严丝合缝的制度,怎么会面临崩溃呢?原因也很简单:都是月亮惹的祸!”

第二,借用时代化语言。例如:“孔子如果活到今天,肯定会上百家讲坛,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率高多了”;“(孔子办学)等于一个人又办北大又办清华。这还是在册的,此外还有编制外的。比如陈亢(音刚),我怀疑就是编外粉丝。孔子的学生和粉丝这样多,他招生的时候有选择、有条件吗?或者说,孔门之中,有准入制度或准入标准吗?”;“《诗经》上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什么意思呀?这三句诗的意思是:笑容甜甜的,眼睛亮亮的,最本色的,就是最美丽的呀!”;“什么叫‘使门人为臣’?就是安排同学们组织治丧委员会”。

第三,借用生活化语言:“孔子没有找所有的学生,他找的是学生干部,也就是子路、子贡、颜回”;“这真是妙不可言!颜回和子贡,一个比一个会说话,一个比一个说的好听,却一个比一个不着调,一个比一个不靠谱。比较靠谱的是子路”;“用得多的,据说是儒家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嘛!其实这是忽悠!”;“阴谋家装,叫韬晦;老百姓装,叫装蒜。但都是装孙子”。

第四,借用俏皮话。例如:“这样一来,人与天,人与神,人与命的关系就全变了,而且越来越不把村长当干部,不把豆包当干粮,也就是越来越不把天、神、命当回事”;“如果星星的实力变得比月亮还大,枪杆子也多,腰杆子也硬,会怎么样呢?那就会耗子腰里别了杆枪,起了打猫的心思”。

中学的历史课堂不是百家讲坛。我们的历史课堂,在讲课的对象、目标、性质等方面,都与百家讲坛存在着原则性差异。但是,隔行不隔理,何况百家讲坛的节目毕竟还是讲课。所以,易中天教授的讲课艺术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的。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篇四

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0xx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始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

复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按照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略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安排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讨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具体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军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第二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愿意。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叫隐士。”相信大家看了应该会有所启发。

“问题化”是大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我们经常把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设计叫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无疑,易教授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设计的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显性问题。如:“这就奇怪!孔子不是主张读书做官吗?子路想做的官最大,孔子为什么要笑他?曾皙不想做官,孔子为什么要赞成?孔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就让人生疑:孔子和他的思想,真有那么伟大吗?如果真有那么伟大,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话吧你!既天下为公,又一毛不拔,怎么可能?”。第二种,隐性问题。如:“这几年,孔子几乎年年都有伤心事”;“孔子甚至还干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杨朱有什么主张,竟能得到如此多的青睐?说来简单,也只有四个字:一毛不拔”;“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等等。虽然没有明显的设问,但胃口已经吊足,使人欲罢不能了。

“概括化”是归纳复杂事情的常用方法,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关键词”,实际上就是把问题概括化。而概括得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我们对问题是否有透彻的'认识,提炼的关键词是否精当。应该说,易教授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流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

“对比化”就是做比较。通过比较,我们不仅会对问题有更加宏观的认识,而且还会对问题的一些关键细节有一个新的发现。所以,在课堂教学和巩固性检测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做历史概念的异同比较。下面,让我们看易教授是如何通过比较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的。首先,在体例上,他非常注重比较。一般哲学史讲百家争鸣是一家一家单独地讲,而他却把他们搁一块儿做比较,通过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进行阐释。其次,对大家感觉非常深奥难懂的先秦诸子,他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化繁为简的。比如:“孔子精通的是六艺,墨子精通的是工艺;孔子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墨子对物理有很深的研究;孔子同时是艺术家,墨子同时是工程师;孔子代表士人,墨子代表庶民。孔子是士人成功的代表,墨子是庶民失败的代表”;“这大约就是孔孟之别了: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心直口快;孔子为人低调,孟子个性张扬。所以,读孔如饮清泉,读孟如闻战鼓。孔子温柔敦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孟子侠肝义胆,气势磅礴,一洗凡马空”;“老庄之别:首先,老子寡情,庄子善感;第二,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第三,老子重权谋,庄子多智慧;第四,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儒家代表文士,墨家代表武士,道家代表隐士,而法家则代表谋士”。就连中学课本上的“礼乐制度”,让易教授分析起来,都那么简约透彻:“礼,是用来辨别差异、区分等级的;乐,则是用来统一情感、保证和谐的。礼,保证行为符合道德;乐,保证情感符合道德”。高就是高,不服不行!

把抽象的事情具体化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知识按照文明史重新整合成专题类知识,出现了很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抽象概念。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我们一般都深感棘手。易教授讲诸子百家,其中抽象的哲学问题更是无法回避。他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有二,一是讲故事,二是打比方。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篇五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学思想的盛世,诸子百家,学派林立。他们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

提起诸子百家,就不得不说说“儒墨法道”四家。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他们是“隐士”,儒家提倡“仁爱礼仪”,他们是“文士”,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他们是“武士”。而法家提倡“严刑峻法”他们是“谋士”。这四家的思想各有不同,正是因为思想的不同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争辩。

墨子一书中提到“四非”。有我们熟悉的“非攻”,还有“非儒”。很显然墨子很排斥儒家,他们之间的隔阂,必须从“爱”说起,墨子和孔子虽同生于春秋战国,但年龄之间的差距却是百岁有余,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们都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缺少爱。这不假,但我们都知道,儒家提倡“仁爱”,墨家提倡“兼爱”,按照理论讲它们应该和谐相处,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划分的,上至国君,亲人,下至动物,植物,他们虽然都给予每一种生物爱,可是这种爱的层次与多是都是不一样的。而墨家的兼爱,则与仁爱不同,他们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爱,就是说你爱别人的父母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每一个人都平等。

从理论上讲,墨家的说法更符合我们现在社会的要求,但从实际行动上来说,几乎与不可能画约等号,但是墨子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思想,他又在兼爱的基础上加入了利益的诱使,鬼神的威胁。儒家的孟子对此则是不屑一顾,墨子的兼爱与事实不符,而自家的仁爱更能被人们接受。于是这场由“爱”引发的思想之争,就这样拉开了。对于此,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爱应该博爱,应该兼爱。我们应遵循着党和国家的脚步。但同时,人是一种有思想,有私心,有欲望的高级动物,自是不可能做到待人平等。所以相比之下,儒家的说法,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这也并不是否认墨家的兼爱,只是要求太高而已。

儒家和墨家都是思想大家,他们传承下来的是不朽的经典,他们的思想既可以救世,也可以爱人,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篇六

保罗写《罗马书》时,罗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拥有最大规模的教会。《罗马书》是保罗书信的第一卷,写作时间不是第一,编排却在最前;它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灵修之路的路标、建立教会的蓝图、是最清楚的福音。我就是读了《罗马书》才明白为什么要信耶稣、什么是因信称义。罗马书第一章主要讲述希腊人(泛指包括希腊人在内的一切非犹太人,通称外邦人)的罪。这章书大约分两大部分:1、关于福音的几个要点:(1)来自于神,(2)旧约早有应许,(3)福音的核心是耶稣基督,(4)福音的对象,(5)福音是神的大能,(6)福音是赐给全人类的,(7)只因信而得。2、外邦人犯下的种种罪行招来神的忿怒。罗马书第二章主要讲述犹太人的罪,同时突出神的公义:审判是不偏待人的。犹太人是神的首批选民,神凭着自己的主权拣选了以色列国,以色列民族本来应该是最尊荣的,可是他们知法犯法,以为神会偏护他们,结果遭到严厉的惩罚。罗马书第一、二章结合阅读,我们就会深刻明白:神不偏待人。也许,神赐给各人的亮光不同,但审判是公义。光照不同,审判的标准也不同。没有人会问心无愧却被定罪,也没有人会良心不安却不被处罚。我不是专业解经人士,只略知一二,仅作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未读过《罗马书》的'人。罗马书第一、二章所列举的罪,不少真基督徒也可能犯,假基督徒更不用说了。神是慈爱的,又是公义的。神的慈爱,我们决不可藐视,因为神的慈爱是领我们悔改的,而不是用来放纵犯罪的。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篇七

哲学,在我看来曾经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它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我并不满足,于是我利用假期时间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着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从而对我国的古典哲学也有了一些了解。

走进先秦时期,孔丘、墨翟、孟轲、庄周、荀况和韩非子等思想家辈出不鲜,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说层出不穷,那个时期绝对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也应该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源头。当然这其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们的争论有多么大的分歧,思想见地有多么深的矛盾,但他们所关注核心却始终只有两个,即如何治国,如何做人。但正是因为他们在共同的问题上所激发的出的强烈分歧和矛盾,才拥现出那么多的学说和思想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奇观,成功造就了那个迄今为止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先看看儒、墨、道、法四家分别提倡的核心思想:儒家——仁、义、礼;墨家——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兼爱”;道家——“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法家——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

仅从他们的核心思想,就可得知,他们所推崇的思想和学说没有对错,只有是否适合那个时代,是否被当时的统治者和劳动人民所接受;如果一定要说输赢,那就只有从被沿用的次数和影响的深远程度来判断,这就非孔子和儒家莫数了。但孔子和儒家学说也并非一帆风顺,它首先遭遇了秦朝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一把火,焚掉的不仅仅是儒家的书籍,更是直接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先秦的辉煌时期就此结束;到了明朝李贽对统治阶级所极力推崇的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再后来新文化运动和-也让儒家学说大受挫折。如此看来,在百家争鸣时期,最大的赢家应该是那段被百家思想所撞击出的思想文化巅峰的历史了。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对儒、墨、道、法四家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可以说,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同时,我也受到了一些启发,青少年时代正是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面形成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努力汲取先秦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可以求同存异的,我们可以各取所需:在做人方面,我们要学习道家的清静无为;在做事方面,要学习法家的公平公正;同时还要学习儒家的正义与自强,墨家的互利和博爱,这样我们才能集百家之所长于一身,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适应时代潮流的人。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篇八

追溯本源,探寻根基。

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时期中国社会轴心时代,在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当时的辉煌和成就。

因此,在人教版高中的语文课程中,特安排了《先秦诸子选读》,选录了《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六部作品中的一些重要篇章进行整合,以达到系统学习的目的,这对于诸子文章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意义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摄取多方面的精神食粮,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只知孔子老子之名,而对于其真正的伟大在哪里,其有什么思想缺一无所知,难免写作文捉襟见肘,孤陋寡闻、内容浮浅、精神疲软等心灵疾患时有发生,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人文精神的缺失。

所以,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深入学习先秦经典著作有助于了解中历史文化背景。

先秦诸子产生并活跃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战乱纷争不断,称雄争霸割据,思想文化异端崛起的历史舞台上,其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日新月异皆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社会风云激荡的迅速剧变孕育了伟大的思想家。

深入学习先秦经典,是中国国学的复兴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个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舞台的主角,肩负着历史的重担。

二、诸子散文教学给教师提出的挑战

教材选取的诸子文章都为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篇章。

这些篇章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是各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

如何利用好这些专题完成“课标”所规定的目标,是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和巨大挑战。

(一)、教学方式的选择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否还适用诸子文学教学呢?先秦诸子的作品,时隔久远,古汉语言文字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对于一个古汉语言文字积累并不十分丰富的高中生来说是无疑是最大的难题,再加上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差迥异,要使学生做到心领神会达到教学效果那更非易事。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学生对于这些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去认真领会体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所在呢?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的一大挑战。

(二)、在文字与思想之间――教学过程中度的把握

择重而学,对于学生必须要知道的文言知识一定要重点讲解,在此基础上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梳理探究,并结合实际研讨都是必要的,但课堂就是课堂,我们不能带着学生读所有的经典,我们要重点要放在“读”和“研”上,提高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与接受人文教化能力,让学生将来可以都更多的经典才是最终的目标。

因此,新课改下的诸子散文教学是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个巨大的难题,怎样教和学才能把握住度,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既提高自己学习能力,有提高自己精神修养,达到神与古人交的最佳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又一重大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摸索中前进,根据课程特点,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设计切实可行且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三、先秦诸子散文教学方法新探

每每提起语文教学方法,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

例如: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分析式、提问式等等。

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哪些枯燥、难懂,时隔久远的先秦文章,营造一个快乐和谐语文课的教学氛围呢?本人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快乐讨论法

这一方法并不新鲜,在我们现在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但是在先秦散文教学中则用之甚少,其原因在于学生讨论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所选的这些文章大多并不是非常难懂,通过学生的查工具书,教师的疏通,一般可以理解,且其中蕴含了思辨的思维和许多有意义的小故事,要达到真正的领会古人的用意,与我们现代的生活结合起来,必须要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可以这样说,以调动学生兴趣、保持学习兴趣的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整合法――信息技术与诸子散文在教学过程中相整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视觉体验,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突破口。

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多媒体计算机有其独特的优势,改变了以往教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考能力,有效地解决课文中的一些难于理解的问题,尤其是时隔久远的先秦文章。

(三)、疯狂朗诵法。

首先,教师就要学会“疯狂”,这里的“疯狂”并不是让语文老师也象李阳那样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拿着课本大喊,而指的是激情和毅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具备这种“疯狂”的精神,语文是国语和国文的融合,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怀着一份民族情去给学生热情洋溢地讲授字、词、句、段、篇、章。

试想,老师都对这门学科没有感情,又怎么去要求学生呢?又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不论对我个人来说,还是对于教育事业来说,目前的探索都只是迈出了极小的一步,以上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很浅显的经验总结。

先秦散文,语言丰富,意蕴丰厚,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更值得中国青年学生,乃至中国人去学习,是自己人生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篇九

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先秦诸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再到老子庄子和韩非子,所有学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全都是风神独具,美不胜收。它反映了各家学派的思想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是一门高尚的艺术。

既然是百家争鸣,那么他们在观点上必然是不同的,会产生矛盾。矛盾最尖锐的一对就是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的矛盾。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因为孔子生活的时代正值乱世,孔子又想拯救天下混乱无道的局面提出了这一思想。而韩非子却不这么认为,韩非子却反对孔子这一观点,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一提到“法”字,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法律这个词,但韩非子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商鞅(同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看法,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商鞅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这一点足够能说明问题,与孔子的儒家思想中的“爱”的矛盾最明显。韩非和商鞅也同处于战乱时期的人物,而这一战乱是儒家学派所带来的恶果,韩非子说,儒家学派的思想是毒药,救不了天下,孔子提出的“爱”是害人的,害社会的。

在现在看来,一些年轻人的做法确实需要用韩非子的观点来实施。例如,迟到现象,有些人认为迟到是无所谓的事情,也有些人是故意迟到,他们认为反正迟到又不影响。有些严格一点的单位会扣钱,不太严格的单位,最多也就是让老板批评说两下也就完事了,这确实使得有些人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我告诉你,这在秦朝时要杀头的。也许这些人平时的习惯就很差,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会说他做错的事,这就反映出了孔子“爱”的思想的危害性,难道有“仁爱”就一定会有“道”吗?这正是社会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篇十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

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9、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10、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11、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1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9、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2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5、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26、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0、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9、言必信,行必果。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4、既来之,则安之。

55、小不忍,则乱大谋。

56、道不同,不相为谋。

5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孟子》名句默写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之徒也。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8、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9、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10、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r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11、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1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1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7、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20、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2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22、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

2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7、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28、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1、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32、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

33、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4、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张焕明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6109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