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案例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02:00:23
优质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案例20篇)
时间:2023-11-02 02:00:23     小编:BW笔侠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思考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这些教案范文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教学内容,适合不同教学需求。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一

1、 能根据情景表演,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学习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 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教学挂图、人物图片(妈妈、爸爸、奶奶)

1、 活动重点:能根据情景表演,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活动难点: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3、 3、指导要点: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诗歌内容,朗读时提醒幼儿注重表情和节奏,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1、 导入:情景表演。

导入语:我们升中班了,小手真能干,会自己做很多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都会做些什么。

(1) 第一位表演:穿衣、洗脚。

(2) 第二位表演:擦桌、扫地。

(3) 第三位表演:浇花。

教师分别按组提问,用句式“我会xxxx”说一句话。

2、 学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读。(出示挂图)

提问:宝宝对妈妈说了什么?(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说了什么?(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对奶奶说了什么?(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花把水浇)

(2)、跟着老师完整地朗读儿歌。(出示人物图片:妈妈、爸爸、奶奶)

(3)、发音练习。(教师边做动作边进行发音示范,引导幼儿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4)、集体朗读(要求幼儿边朗读边做动作)

(5)、分组朗读。

(6)、分角色朗读。

3、教师小结:我们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帮助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今天,我们学会了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回家以后就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吧。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二

1.能用普通话较清楚地朗诵诗歌,正确发出“穿、种、说、桌”等翘舌音。

2.会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诵。

3.体验自己长大的喜悦心情。

1.请家长帮助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用品、照片等。

2.在发现区布置“我小时候”的展览,展览的内容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物品、身高体重增长的图表及小班的美术作品等。

3.挂图《别说我小》一幅。

一、情境导入

1.组织幼儿音乐律动《我的'好妈妈》,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入主题。

2、谈话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妈妈这么辛苦,我们在家中应该怎么做呢?”

幼:帮妈妈扫地、搬凳子。

幼:给妈妈锤锤背...

师:你们说的真好!真是妈妈的好宝宝。

(引导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懂得孝敬父母,)

二、说说自己的变化

(1)幼儿讨论在家的情况

幼:妈妈总说我小,其实我已经长大了。

幼:上学时我想自己走,可奶奶总说我还小,老背着我...

师:小朋友现在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那你现在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幼:小的时候我不会穿衣服,现在我会自己穿衣服了。

幼:我过去很矮,现在我长高了...

(2)观看并讲述图片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也长大了,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逐一出示图片,幼儿讲述)

幼:小朋友在穿衣服。

幼:小朋友在洗脚...

师:你能够做到吗?

幼:能。

(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小了)

三、我长大了

1、请幼儿互相交流:现在学会了什么本领,取得了那些进步等。

2、肯定幼儿的进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谁的关心、照顾和培养?

幼:我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关心。

幼:我的成长离不开奶奶、妈妈、老师...的培养。

(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自己长大了)

四、学习儿歌《别说我小》

1、老师将图片和儿歌结合在一起,把儿歌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2、讲一讲诗歌里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

幼:我会穿衣和洗脚。

幼:我会擦桌把地扫...

3.采用集体、分组等形式,用普通话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老师注意帮助幼儿发准“穿、种、说、桌”等翘舌音)

五、结束活动

(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里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可建立一个记录表,请幼儿在做到的内容上作记录,与同伴一起分享。

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

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你别说我小

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

我会给花把水浇

现在我都长大了

会做的事情真不少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幼儿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配适当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情。

2、准备一些劳动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会做的事。

1、小朋友都长大了,变能干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你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会穿衣服,会自己穿鞋子,会擦桌子、椅子,会浇花,会拖地等)。

2、鼓励幼儿分组讲述。

(让幼儿学会交流,把自己会做的事情讲给好朋友听听,通过交流知道自己很了不起,会做很多事情。)。

3、请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在别人讲述的时候,要求幼儿能安静地倾听。

二、学习儿歌:别说我小。

1、今天我们学习的儿歌是《别说我小》。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让幼儿说说,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鼓励孩子用儿歌里的句式讲述。

3、幼儿跟着老师朗诵儿歌2遍。

三、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劳动工具,让幼儿认一认。

2、你会使用这些劳动工具吗?

3、请部分幼儿使用这些工具,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老师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幼儿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4、鼓励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仿编儿歌。

1、幼儿分组朗诵儿歌。

2、鼓励孩子把自己会做的事情编成新的儿歌。

3、幼儿分组学编儿歌,老师进行及时的指导。

4、让幼儿把在小组里编的儿歌到集体面前讲述。

5、根据幼儿仿编的情况,给予鼓励。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较清楚地朗诵诗歌,正确发出“穿、种、说、桌”等。

2.会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诵。

3.体验自己长大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用品、照片等。

2.在发现区布置“我小时候”的展览,展览的内容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物品、身高体重增长的图表及小班的美术作品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幼儿音乐律动《我的好妈妈》,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入主题。

2.谈话。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妈妈这么辛苦,我们在家中应该怎么做呢?”

幼:帮妈妈扫地、搬凳子。

幼:给妈妈锤锤背...

师:你们说的真好!真是妈妈的好宝宝。(引导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懂得孝敬父母,)。

二、说说自己的变化。

1.幼儿讨论在家的情况。

幼:妈妈总说我小,其实我已经长大了。

幼:上学时我想自己走,可奶奶总说我还小,老背着我...

师:小朋友现在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那你现在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幼:小的时候我不会穿衣服,现在我会自己穿衣服了。

幼:我过去很矮,现在我长高了...

2.观看并讲述图片。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也长大了,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逐一出示图片,幼儿讲述)。

幼:小朋友在穿衣服。

幼:小朋友在洗脚...

师:你能够做到吗?

幼:能。(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小了)。

三、我长大了。

1.请幼儿互相交流:现在学会了什么本领,取得了那些进步等。

2.肯定幼儿的进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谁的关心、照顾和培养?

幼:我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关心。

幼:我的成长离不开奶奶、妈妈、老师...的培养。(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自己长大了)。

1.老师将图片和儿歌结合在一起,把儿歌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2.讲一讲诗歌里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

幼:我会穿衣和洗脚。

幼:我会擦桌把地扫...

3.采用集体、分组等形式,用普通话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老师注意帮助幼儿发准“穿、种、说、桌”等翘舌音)。

五、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较清楚地朗诵诗歌,正确发出“穿、种、说、桌”等翘舌音。

2.会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诵。

3.体验自己长大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用品、照片等。

2.在发现区布置“我小时候”的展览,展览的内容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物品、身高体重增长的图表及小班的美术作品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幼儿音乐律动《我的好妈妈》,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入主题。

2、谈话。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妈妈这么辛苦,我们在家中应该怎么做呢?”

幼:帮妈妈扫地、搬凳子。

幼:给妈妈锤锤背...

师:你们说的真好!真是妈妈的好宝宝。

(引导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懂得孝敬父母,)。

二、说说自己的变化。

(1)幼儿讨论在家的情况。

幼:妈妈总说我小,其实我已经长大了。

幼:上学时我想自己走,可奶奶总说我还小,老背着我...

师:小朋友现在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那你现在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幼:小的时候我不会穿衣服,现在我会自己穿衣服了。

幼:我过去很矮,现在我长高了...

(2)观看并讲述图片。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也长大了,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逐一出示图片,幼儿讲述)。

幼:小朋友在穿衣服。

幼:小朋友在洗脚...

师:你能够做到吗?

幼:能。

(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小了)。

三、我长大了。

1、请幼儿互相交流:现在学会了什么本领,取得了那些进步等。

2、肯定幼儿的进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谁的关心、照顾和培养?

幼:我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关心。

幼:我的成长离不开奶奶、妈妈、老师...的培养。

(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自己长大了)。

1、老师将图片和儿歌结合在一起,把儿歌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2、讲一讲诗歌里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

幼:我会穿衣和洗脚。

幼:我会擦桌把地扫...

3.采用集体、分组等形式,用普通话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老师注意帮助幼儿发准“穿、种、说、桌”等翘舌音)。

五、结束活动。

(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里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可建立一个记录表,请幼儿在做到的内容上作记录,与同伴一起分享。

附:儿歌。

别说我小。

我会穿衣和洗脚。

我会擦桌把地扫。

我会给花把水浇。

现在我都长大了。

会做的事情真不少。

活动反思:

“别说我小”是为了让幼儿体验自己长大的喜悦心情。活动通过师幼间的谈话交流,使幼儿感知了自己的成长变化,体验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增强了幼儿“我长大了”的意识,从而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老师。

在活动中,通过学诵诗歌幼儿知道了长大了要养成的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表示以后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依靠大人帮忙,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六

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幼儿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配适当的动作。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1、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情。

2、准备一些劳动工具。

一、谈话,我会做的事。

1、小朋友都长大了,变能干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你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会穿衣服,会自己穿鞋子,会擦桌子、椅子,会浇花,会拖地等)

2、鼓励幼儿分组讲述。

(让幼儿学会交流,把自己会做的事情讲给好朋友听听,通过交流知道自己很了不起,会做很多事情。)

3、请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在别人讲述的时候,要求幼儿能安静地倾听。

二、学习儿歌:别说我小

1、今天我们学习的儿歌是《别说我小》。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让幼儿说说,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鼓励孩子用儿歌里的句式讲述。

4、幼儿跟着老师朗诵儿歌2遍。

三、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劳动工具,让幼儿认一认。

2、你会使用这些劳动工具吗?

3、请部分幼儿使用这些工具,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老师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幼儿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4、鼓励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仿编儿歌

1、幼儿分组朗诵儿歌。

2、鼓励孩子把自己会做的事情编成新的儿歌。

3、幼儿分组学编儿歌,老师进行及时的指导。

4、让幼儿把在小组里编的儿歌到集体面前讲述。

5、根据幼儿仿编的情况,给予鼓励。

五、活动延伸:

1、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七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普通话较清楚的朗诵儿歌。学习化简单的图画表现自己会做的事情。

2、有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活动重难点:

学会朗诵儿歌。

能用图画表现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

爸爸,妈妈,奶奶,老师以及儿歌内容相关的图标。

画纸,水彩笔以及《幼儿画册》,配套磁带或光盘。

方法与手段:

启发探索法,信息交流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从谈话中,引出问题。回答问题。拓宽幼儿思路,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情并且。

1、老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长大了,变成了引出下节内容。

中班的哥哥姐姐们了,那老是想请问你们在家的时候会做那些事情呢?

二:学习儿歌《别说我小》听教师朗读了解儿歌的内容,知道长大了,可以做许多。

1、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儿歌事了,学会念着首儿歌。

《别说我小》请听老师来朗读一遍。

1、老师:刚刚我们都念过儿歌了,儿歌中小的口头表达能力。

1、老师:小朋友们都很棒,你们会做的事情会做的事情。

真的越来越多了,所以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用自己会做的事情来代替这首儿歌中的事情。比如说: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这样子,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我们一起来创编。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八

1、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3、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愿意主动地为自己、为他人服务。

1、地上杂乱地放有多种玩具。

2、人物图片几张。

一、请幼儿整理地上散落的玩具。

二、说一说:小朋友们都慢慢的长大了,你们现在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在家里、在幼儿园里)

三、教师朗诵幼儿欣赏儿歌内容。

(1)提问:听一听,明明对谁说话了?

(2)提问:明明对妈妈说了什么?对爸爸说了什么?对奶奶说了什么?对爷爷说了什么?

(3)学说儿歌。

四、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提问:你还想对妈妈说什么?对爸爸说什么?对奶奶说什么?对爷爷说什么?

尝试用写信或绘画的方式告诉爸爸妈妈:我长大了。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九

1.能用普通话较清楚地朗诵诗歌,正确发出“穿、种、说、桌”等。

2.会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诵。

3.体验自己长的喜悦心情。

1.请家长助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用品、照片等。

2.在发现区布置“我小时候”的展览,展览的内容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物品、身高体重增长的图表及小班的美术作品等。

3.挂图《别说我小》一幅。

一、情境导入

1.组织幼儿音乐律动《我的好妈妈》,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入主题。

2.谈话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妈妈这么辛苦,我们在家中应该怎么做呢?”

幼:妈妈扫地、搬凳子。

幼:给妈妈锤锤背...

师:你们说的真好!真是妈妈的好宝宝。(引导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懂得孝敬父母,)

二、说说自己的变化

1.幼儿讨论在家的情况

幼:妈妈总说我小,其实我已经长了。

幼:上学时我想自己走,可奶奶总说我还小,老背着我...

师:小朋友现在长了,会做很多事情了,那你现在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幼:小的时候我不会穿衣服,现在我会自己穿衣服了。

幼:我过去很矮,现在我长高了...

2.观看并讲述图片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也长了,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逐一出示图片,幼儿讲述)

幼:小朋友在穿衣服。

幼:小朋友在洗脚...

师:你能够做到吗?

幼:能。(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已经长了,不小了)

三、我长了

1.请幼儿互相交流:现在学会了什么本领,取得了那些进步等。

2.肯定幼儿的进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谁的关心、照顾和培养?

幼:我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关心。

幼:我的成长离不开奶奶、妈妈、老师...的培养。(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自己长了)

四、学习儿歌《别说我小》

1.老师将图片和儿歌结合在一起,把儿歌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2.讲一讲诗歌里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

幼:我会穿衣和洗脚。

幼:我会擦桌把地扫...

3.采用集体、分组等形式,用普通话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老师注意助幼儿发准“穿、种、说、桌”等翘舌音)

五、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十

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幼儿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配适当的动作。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1、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情。

2、准备一些劳动工具。

一、谈话,我会做的事。

1、小朋友都长大了,变能干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你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会穿衣服,会自己穿鞋子,会擦桌子、椅子,会浇花,会拖地等)

2、鼓励幼儿分组讲述。

(让幼儿学会交流,把自己会做的事情讲给好朋友听听,通过交流知道自己很了不起,会做很多事情。)

3、请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在别人讲述的时候,要求幼儿能安静地倾听。

二、学习儿歌:别说我小

1、今天我们学习的儿歌是《别说我小》。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让幼儿说说,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鼓励孩子用儿歌里的句式讲述。

4、幼儿跟着老师朗诵儿歌2遍。

三、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劳动工具,让幼儿认一认。

2、你会使用这些劳动工具吗?

3、请部分幼儿使用这些工具,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老师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幼儿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4、鼓励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仿编儿歌

1、幼儿分组朗诵儿歌。

2、鼓励孩子把自己会做的事情编成新的'儿歌。

3、幼儿分组学编儿歌,老师进行及时的指导。

4、让幼儿把在小组里编的儿歌到集体面前讲述。

5、根据幼儿仿编的情况,给予鼓励。

五、活动延伸:

1、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阿姨,你别说我小,我会刷牙和洗脸。

爷爷,你别说我小,我会洗碗和拣菜。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孩子的话:

我以前都不会穿衣服,现在我会了,我还会自己穿裤子、穿鞋子,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还会浇花,每天早上和老师一起打扫卫生。

孩子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并使用劳动工具。

老师的话:

通过谈话,进一步了解幼儿都会做写什么事,同时激励那些还不愿意自己动手做事的孩子赶快动手,做能干的孩子。

幼儿学习儿歌速度很快,都很积极。

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习使用一些劳动工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意识。

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感性生活经验,大胆的仿编。

1、幼儿对自己长大了、变能干了感觉特别高兴,所以在一开始的谈话部分幼儿都很愿意说自己的优点,讲自己会做的事情,在学习儿歌时用的时间很短,朗诵两遍就会了。

2、在仿编部分如果能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更能体现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别说我小》

妈妈,您别说我小,

我会穿衣和洗澡。

爸爸,您别说我小,

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您别说我小,

我会给花把水浇。

爸爸妈妈工作忙,

我会做的事真不少!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十一

1、能根据情景表演,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学习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教学挂图、人物图片(妈妈、爸爸、奶奶)

1、活动重点:能根据情景表演,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活动难点: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3、3、指导要点: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诗歌内容,朗读时提醒幼儿注重表情和节奏,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1、导入:情景表演。

导入语:我们升中班了,小手真能干,会自己做很多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都会做些什么。

(1)第一位表演:穿衣、洗脚。

(2)第二位表演:擦桌、扫地。

(3)第三位表演:浇花。

教师分别按组提问,用句式“我会xxxx”说一句话。

2、学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读。(出示挂图)

提问:宝宝对妈妈说了什么?(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说了什么?(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对奶奶说了什么?(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花把水浇)

(2)、跟着老师完整地朗读儿歌。(出示人物图片:妈妈、爸爸、奶奶)

(3)、发音练习。(教师边做动作边进行发音示范,引导幼儿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4)、集体朗读(要求幼儿边朗读边做动作)

(5)、分组朗读。

(6)、分角色朗读。

3、教师小结:我们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帮助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今天,我们学会了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回家以后就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吧。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十二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生活在优越条件下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有没有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关爱,有没有感受到成人的忙碌与辛苦呢?于是,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让孩子们关注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感受成人的无私的爱。活动通过谈话感受,看同伴的录像,让孩子们学会关注他人、体谅他人、关他人并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扩展到对其他人的关爱并尝试伸出爱的援手(如;身边的亲人、同伴、老师……)。我相信,孩子们不仅懂得是“索取“含义,而会更加领悟“回报”的珍贵,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体验人间最美的情感。也是在真挚情感的感召下激发了孩子心中的善良与仁爱。

1.乐意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统计表图片若干相关视频

一.谈话:

1.你知道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他们工作辛苦吗?

2.尽管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但是他们下班以后回到家里能不能马上就休息呢?为什么?

二.统计小朋友会做的事情。

1.我们一起来看看咱们班的两位小朋友都帮爸爸妈妈做了些什么。

2.你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事情呢?

3.请把你会做的事情,用图片表示出来。

4.将小朋友会做的事情,用统计表表示出来。

三.说儿歌《别说我小》

有一首儿歌就是夸我们小朋友会做很多事情,说我们真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小帮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四.制作评比计划表

1.我们说了这么多会做的事情,可是小朋友们能不能真正地做到呢?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坚持,这样才能做好!谁来告诉大家,你在这一周里准备帮家里人做那些事情?(你只要选一到两种会做的事情,而且能坚持做下去就好)

2.为了鼓励和记录小朋友当小帮手做的事情呢,老师制作了一张表,你可以在左边写上你的名字,中间一格画上你要在这一周内当小帮手要做的事情,最后一格里是妈妈或者爸爸对你当小帮手的评价。请小朋友在下周一的时候交回来,我们互相看一看,比一比,谁在家里做小帮手做的最好。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十三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能从故事中体会出兔妈妈对兔宝宝的爱,从而联系自己的妈妈对自己的爱。

2、学会如何接受爱和对待爱,并愿意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激趣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语:耳朵长,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2、揭题:你们可真聪明!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就是有关于小白兔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这本绘本故事,它的名字叫《逃家小兔》。

(出示ppt1)从绘本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二、师利用课件画册讲述故事师:讲述: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兔妈妈和兔宝宝住在草丛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兔妈妈可爱自己的孩子了,就像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样,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宝宝。有一天,小兔子想离开家,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逃跑啦。(逃跑是什么意思啊)幼:跑掉啦。离开妈妈。跑到很远的地方去。

师:那兔妈妈听到小兔子说的话,兔妈妈会怎么说呢?

幼:孩子,不要逃跑,妈妈会是那伤心的啦。不要逃跑。

3、讲述第三次变化。小兔说:“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我就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出示彩图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花)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园丁)师:谁知道“园丁”是干什么的?(“园丁”是照顾花草的人)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才能长大。

4、讲述第四次变化。小兔说:“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我就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我就变成大树,好让你飞回家。”出示彩图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鸟)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大树)为什么?(因为大树是小鸟的家,妈妈想让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三、幼儿看图尝试进行讲述故事1、讲述第五次变化。出示彩图提问师:小朋友看小兔在这里又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帆船)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风)谁能按照前面的句式说一说。(小兔说:“如果你变成大树,找到我了,我就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帆船,我就要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幼:坏孩子,不乖的。不听话的师:原来小兔子想到外面看看美丽的世界,可是无论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兔妈妈也会跟着变,兔妈妈跟着变时为了要保护小兔子,不管孩子走到哪里,妈妈总会找到它的,因为妈妈爱宝宝呀!

3教师讲故事师:现在啊。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张老师来当兔妈妈。小朋友来当小兔子们,我们也来学学他们的有趣对话,教师开始讲一天,小兔子想离开家,它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妈听了说:你要是逃跑,妈妈就追你,因为你是妈妈心爱的宝贝。那小兔子怎么说的啊?幼儿回答。

小朋友当小兔子接兔妈妈的话。

师:我们听听最后小兔子怎么说的。小兔子说:“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那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十四

1.能用普通话较清楚、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诗歌,正确发出“穿、少、桌、说”等翘舌音。

2.学习通过图谱记忆诗歌内容。

3.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1.图谱一套。

2.场景设计。

活动重点:学会儿歌,发准字音。

活动难点:使小朋友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出示画册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幼儿在干什么?

提问: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在家会做事吗?

2.出示小朋友的图谱:

这个小朋友也会做许多事,但他的爸爸妈妈和奶奶总说他还小,什么事也不让他做,这个小朋友就不高兴了,他对他们说了一段话。

二、教师边演示图谱,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1.教师边演示图谱,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小朋友欣赏。

2.教师:小朋友怎样对妈妈说的.?又怎样对爸爸说的?又对奶奶说了什么?用诗歌中的语句进行总结,让小朋友跟念。

三、幼儿边看图谱,边集体学念儿歌。

1.幼儿看图谱,学习儿歌。

2.发准字音:穿、少、说、桌。

3.讲解句子“我会给花把水浇”。

4.小朋友进行自由组合练习。

四、结束活动。

你会做什么事呢?(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附诗歌:

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花把水浇。

现在我呀长大了,会做的事儿真不少。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十五

1.大胆想象,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课件(美丽的花儿)、垫子(附有图片),活动场地。

儿歌导入。

1.儿歌里讲到有一个动物会和花好,是谁呀?(蜜蜂)小蜜蜂会和花好,其实你们知道吗?花还想找很多很多的朋友。

2.幼儿完整讲述谁和花好并说出理由。(幼儿说对一个,花瓣就会变出一种颜色,直到八朵花瓣变出颜色为止)。

3.这次我们的本领真大,帮花找到了那么多的朋友,小朋友们找找看,到底找了多少个朋友(幼儿点数说出十片花瓣),一共有十片花瓣开了,我们给它找了十个朋友,这一次你们都赢了。

1.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好)这个游戏也叫谁和谁好。怎么来做呢?我们要把小朋友分成两组(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坐在两边)。

2.(1)请每组排头报告人数。

(2)请排尾报告人数。

(3)请每组第三位幼儿报告人数。并取好两队名字。

3.接下来我们要用这些卡片来做游戏,看看老师都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作游戏好吗?(三棵柳树、三个小女孩、三辆小汽车、三盒牛奶、三朵花、三个太阳、三只小鸟、三台录音机、三部电话机。

4.游戏《谁和谁好》。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十六

活动目标:

1.谈话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诗歌,并感受诗歌优美的韵味。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理解诗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字卡、操作卡、小图卡若干、磁带、观察春天。

活动过程:

一、谈话:经验回顾,说说春天的特点。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带着谁来了?(出示春姑娘图片)

2.利用图夹文形式教师逐一出示图卡,进行描述春天的特征。

春风一吹

吹绿了……吹来了……

吹开了……吹醒了……

吹得……轻轻飘

小朋友们……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

二、集体创编:尝试创编诗歌《春风》

1.教师依据幼儿提出的想法,示范创编诗歌的.方法。

2.个别幼儿自由选择图片来试编诗歌。

三、自由创编:指导幼儿利用操作图卡来进行创编

1.介绍材料和操作方法。

2.幼儿练习创编,互动交流。

3.展示作品。

活动反思

1、活动的选材结合季节特征,并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的环境中,教师在活动中注意运用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思考、充分培养幼儿创造思维。

2、教师为幼儿提供独立活动和创意活动的机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在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和创造。

3、在尝试使用图记中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时机运用图记。

归纳了三点:图--字--词句的过渡。

小班出现图记时多以阅图为主,它可以出现在学诗歌之前,而且图记要大,具体形象,色彩鲜艳,幼儿对图记有了一定理解认识后,可采用标志、手势、来学诗歌。

中班多以图夹文的形式出现,在制作图记时开始向抽象性过渡,可出现简笔画,数量多一些,也可偶尔出现文字符号。

4、根据此类活动我还展开相应的延伸活动,如《夏天》《我爱》,都是通过以上的形式创编不同的诗歌内容,孩子的创造空间更加宽泛,口语表达能力也大大增强。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十七

1、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3、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愿意主动地为自己、为他人服务。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1、地上杂乱地放有多种玩具。

2、人物图片几张。

一、请幼儿整理地上散落的玩具。

二、说一说:小朋友们都慢慢的长大了,你们现在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在家里、在幼儿园里)

三、教师朗诵幼儿欣赏儿歌内容。

(1)提问:听一听,明明对谁说话了?

(2)提问:明明对妈妈说了什么?对爸爸说了什么?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对奶奶说了什么?对爷爷说了什么?

(3)学说儿歌。

四、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提问:你还想对妈妈说什么?对爸爸说什么?对奶奶说什么?对爷爷说什么?

尝试用写信或绘画的方式告诉爸爸妈妈:我长大了。

1、彷编部分难度有点大,没有很好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应在前期学说诗歌时准备充分,减小难度。

2、彷编部分的简笔画图示太小,应再稍大些;由于侧身在小黑板上比较难画,下次可以在腿上画好后贴到黑板上。

3、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关注幼儿已有经验与课程内容的联系。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十八

《别说我小》是一首短小直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很适合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学习。本学期,我园搬进了职中进行过渡,我班的幼儿对于新环境适应得比较快。但是也经常听到家长来倾诉孩子在家什么事都不做,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自己的'玩具不会整理等等。于是我们老师天天在幼儿园鼓励孩子:你们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似乎这些话说多了也不怎么见效。《别说我小》这节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使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学习很多的本领。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回忆。

运用幼儿带来的照片进行谈话,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及回忆,使幼儿知道小时候与长大的不同,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2、朗诵儿歌,提出倾听要求。

提问:说说儿歌里说到了自己有什么本领。

3、排放图标,理解儿歌内容。

根据幼儿的回答把洗衣服、洗脚、擦桌、扫地、花、浇水等小图标按照儿歌内容及顺序贴好,让幼儿看着图片再次欣赏儿歌,加深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4、藏图游戏,巩固练习儿歌。

“捉迷藏”游戏:选一幅图片藏起来,让幼儿说一说藏掉了的图片内容,学一学儿歌中的话。

5、创编儿歌,拓展幼儿思维。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十九

1、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3、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愿意主动地为自己、为他人服务。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1、地上杂乱地放有多种玩具。

2、人物图片几张。

一、请幼儿整理地上散落的玩具。

二、说一说:小朋友们都慢慢的长大了,你们现在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在家里、在幼儿园里)

三、教师朗诵幼儿欣赏儿歌内容。

(1)提问:听一听,明明对谁说话了?

(2)提问:明明对妈妈说了什么?对爸爸说了什么?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对奶奶说了什么?对爷爷说了什么?

(3)学说儿歌。

四、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提问:你还想对妈妈说什么?对爸爸说什么?对奶奶说什么?对爷爷说什么?

尝试用写信或绘画的方式告诉爸爸妈妈:我长大了。

1.彷编部分难度有点大,没有很好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应在前期学说诗歌时准备充分,减小难度。

2.彷编部分的简笔画图示太小,应再稍大些;由于侧身在小黑板上比较难画,下次可以在腿上画好后贴到黑板上。

3.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关注幼儿已有经验与课程内容的联系。

中班语言妈妈你别说我小教案反思篇二十

1、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3、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愿意主动地为自己、为他人服务。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1、地上杂乱地放有多种玩具。

2、人物图片几张。

一、请幼儿整理地上散落的玩具。

二、说一说:小朋友们都慢慢的长大了,你们现在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在家里、在幼儿园里)

三、教师朗诵幼儿欣赏儿歌内容。

(1)提问:听一听,明明对谁说话了?

(2)提问:明明对妈妈说了什么?对爸爸说了什么?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对奶奶说了什么?对爷爷说了什么?

(3)学说儿歌。

四、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提问:你还想对妈妈说什么?对爸爸说什么?对奶奶说什么?对爷爷说什么?

尝试用写信或绘画的方式告诉爸爸妈妈:我长大了。

1.彷编部分难度有点大,没有很好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应在前期学说诗歌时准备充分,减小难度。

2.彷编部分的简笔画图示太小,应再稍大些;由于侧身在小黑板上比较难画,下次可以在腿上画好后贴到黑板上。

3.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关注幼儿已有经验与课程内容的联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5127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