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传达读者对书籍的理解和感受的一种方式,也是思考和梳理自己思想的良好途径。在写读后感时,可以运用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与作品进行对比和联系,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接下来是一些书评家撰写的读后感,他们对书中内容的解读或许能够给大家一些引导。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一
"我只想拥有自己真实的高度。"这是小仲马说的,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深深地深思。
大仲马在得知儿子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后,便对他说:"你在信上写上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情况也许就会好多了。"但是被小仲马拒绝了。他说:"我不想坐在您的肩上摘苹果,那样的苹果没味道。"为了不让自己和大名鼎鼎的爸爸联系起来,他取了十几个笔名。可不管小仲马怎么样努力,都是徒劳。他的作品仍然没被选中。但是小仲马从不沮丧。依然坚持创作,终于他的作品茶花女被一位编辑看中了,编辑发现那是大仲马家的地址,最后才知道他是大仲马的儿子,编辑问他:"你为什么不署你的真名呢?"而小仲马回答道:"我想拥有自己真实的高度。"编辑对小仲马赞叹不已。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小仲马的做法感到无比钦佩,失败了那么多次,但他不气馁。以自己顽强的毅力证明了他自己。并赢得了别人的赞许,一步步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我一定要学习小仲马的`精神,以自己真实的能力去博取别人的赞许,这才是最可靠,最长久的成功。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二
一天,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对寄出稿子总是碰壁的儿子小仲马说:“如果你在寄稿子时,附加一封信给编辑,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会好一些。”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下的苹果没有味道。”
小仲马还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免编辑把自己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那些退稿笺,小仲马并不灰心,仍然不露声色地创作。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编辑与大仲马有多年书信来往,看到寄稿人与大仲马的住址一样,还怀疑大仲马另取笔名,但风格却迥然不同。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大仲马家。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这部伟大的作品竟然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儿子小仲马写的。“您为什么不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借名人的名义去做,要靠自己真实的实力去完成,即使没做好也不要紧。只要不灰心,坚持不懈,最后总会成功的。如果借名人的名义,即使做出来也觉得没意思了。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三
我读了《真实的高度》这一课后真实受益匪浅。这一课主要要是讲小仲马想靠自己的努力得来成绩,而不是靠父亲的名声取得成功。
可我觉得在当今社会,像小仲马这样的人并不多。很多想取得成绩的人都是靠别人帮忙。他们从没想过:“这不是以我自己的实力而成功的,这是靠别人帮助我。这是别人的功劳,难道我靠自己的实力就永远无法成功吗?”他们只是在这件事成功之后,到别人面前吹嘘自己的功劳,我多么厉害……可自己的心里明白,这不是我厉害是帮助我的.人厉害。小仲马需要自己真实的高度,我们也需要。希望每个人都去追寻自己真实的高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真实的高度。
希望每个人都不要坐在别人的肩上摘苹果,这样的苹果可不甜。学好作文受益终身。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它叫《真实的高度》,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小仲马坚持不懈地刻苦写作精神。当时著名文学家大仲马知道儿子小仲马的稿子总是碰壁,希望儿子小仲马在寄稿时说一句,我是大仲马的儿子。但是,小仲马不但婉言谢绝,而且还严肃的说:“我不想坐在您的肩上摘苹果,那样苹果没味道。”
读到这里,我深深地感觉到了小仲马勇于追求的精神。后来,我看完了整本书,才知道小仲马又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最后用自己著名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在世界文坛上脱颖而出。
啊!小仲马这种自立的写作精神值得我学习,他想拥有自己真实的高度,而不是凭借父亲的名义而拔高自己。这让我想起很多事。我的很多小作品其实都是靠妈妈做的照片,再利用电脑制作来完成。像班队课上的ppt啊!还有吉祥标志啊!可是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取追求完美,只是想依赖大人,想起来是多么的惭愧。
我佩服你,小仲马,因为你对自己充满信心,你不怕那一张张退稿,你只是专心写作,终于获得在文坛史上的一席之地。我要好好向你学习,做个自强,自立的人。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五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我捧着《真实的高度》这本书读了起来,故事的情节是那么吸引人。
这本书与了主人公小仲马,受他的父亲大仲马的影响,他也喜欢写作,他一次次地被退稿,他的父亲大仲马见了,让小仲马在寄稿前,给编辑写一封信,说是大仲马的儿子,情况就会截然不同。可小仲马没有这样做。终于,小仲马写的长篇小说《茶花女》让一位资深老编辑很是震撼。
这位编辑看见邮编来的地址是大仲马家,这位编辑决定去登门拜访。来到大仲马家,这位编辑问小仲马:“为什么没告诉我你的父亲是大仲马呢?”小仲马答道:“我想拥有属于自己的`高度。”
是的,小仲马的这一句话的确让人吃了一惊。现在某此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攀枝,而不是脚踏实地的达到。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高度这几个字又有几个人做得到呢?行动起来,让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高度吧!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六
"我只想拥有自己真实的高度。"这是小仲马说的,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深深地深思。
大仲马在得知儿子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后,便对他说:"你在信上写上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情况也许就会好多了。"但是被小仲马拒绝了。他说:"我不想坐在您的肩上摘苹果,那样的苹果没味道。"为了不让自己和大名鼎鼎的爸爸联系起来,他取了十几个笔名。可不管小仲马怎么样努力,都是徒劳。他的作品仍然没被选中。但是小仲马从不沮丧。依然坚持创作,终于他的作品茶花女被一位编辑看中了,编辑发现那是大仲马家的地址,最后才知道他是大仲马的儿子,编辑问他:"你为什么不署你的真名呢?"而小仲马回答道:"我想拥有自己真实的高度。"编辑对小仲马赞叹不已。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小仲马的做法感到无比钦佩,失败了那么多次,但他不气馁。以自己顽强的毅力证明了他自己。并赢得了别人的赞许,一步步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我一定要学习小仲马的精神,以自己真实的.能力去博取别人的赞许,这才是最可靠,最长久的成功。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七
暑假里,我读了许多书,其中《阅读年选》中的《梦想的高度》使我深受启发,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汉弥尔小时候患了一种罕见的阻碍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疾病,虽然经过治疗,他恢复了体力,可是他却停止生长了。从此以后,就有很多孩子管他叫“花生豆”。一天,他看到姐姐在滑冰,便也想试试。结果,他喜欢上了滑冰,并开始狂热地练习。后来,他竟然开始长高了,而且,他正在恢复健康,为了滑冰的梦想,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最终他获得了成功,成为了令世人瞩目的奥运会滑冰冠军。
看了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不管他(她)是残疾还是健康,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成功。
古今中外,也有很多像汉弥尔一样,身体残疾,但经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的人。像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迁,当遭受了残忍的宫刑之后,几次想血溅墙头。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就坚强地活了下来。最后,他终于完成了史学巨着——《史记》。再比如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由于疾病导致双耳失聪,但他不灰心,用心灵去感受音乐,因此他完成了《命运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等佳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成功就会在前方向你招手。
斯科特。汉弥尔顿从小得了一种怪病,被医生诊断为只能再活六个月了。他的鼻子里长插着一根鼻饲管,并且他的身体虚弱瘦小,许多孩子们都叫他“花生豆”。有一天,他喜欢上了滑冰,在滑冰中找到了许多乐趣,并且开始疯狂的练习,他战胜了许多人。最终他成了奥运滑冰冠军,从此以后没人再敢叫他“花生豆”了,相反,人人都用上去找她签名。
不曾放弃自己的理想,不曾想命运低头,一点点努力,一步步的前进,终于让一个弱者变成了强者!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却热爱写作,最后写出名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贝多芬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是他创作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曲子《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张海迪全身瘫痪,进过不懈努力,最后成了一名教育家。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八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高度”和“底线”这两个词,这两个词并不仅仅是用于描述图形或场所的高和低,更多的时候是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和思想深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在思考,“高度”和“底线”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去达到“高度”,守好“底线”。
首先,我们来谈谈“高度”是什么。在我看来,“高度”指的是一个人的人生远景、人生目标以及人生态度。一个拥有远大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着目标前进的人,往往会有一种高度的品格。而这样的高度不单单表现为个人能力强,更多的表现为这个人能够放眼未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自己的人生远景而努力奋斗。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承担责任成为这种人不变的信念和品质。
其次,与之相对的,便是“底线”。底线也是一个人的品格和思想深度方面的体现。底线是一个红线,一旦越过了这条红线,就说明这个人的品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和不能接受的程度。在我的理解中,底线指的是人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底线,在自己服从道德准则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的底线,不容侵犯。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事业上,我们都必须坚守底线,保持清白的心灵。
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准则,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追求选择一些基于正确价值观的行为。其次,我们要在成长过程中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我约束力,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守住自己的底线,同时扩展自己的高度。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思想,为人处世和行事胆略,做出符合自己追求的正确选择,让自己不断成长、进步。
最后,高度与底线,是一个人品格的体现,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追求自己的价值、目标,同时保持自己的底线,正确认识并掌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才能更好地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九
《父爱的高度》是讲作者小时坐在父亲肩上看戏,作者是全场人当中看得最清楚的一人。
是啊,父爱如山,父爱也是无私的,但我从来没有特别关注父亲。但父亲始终关注着我:
那天下午,我兴致勃发,和父亲打起了羽毛球。我惊奇的发现父亲的动作时如此笨拙,步伐是如此蹒跚,反应时如此迟钝,挥拍是如此无力……哦,我终于发现父亲的确老了。
还记得小时候与父亲打球,我总是输。跌跌撞撞,奔来奔去地追球,却怎么也抵不住父亲有力的进攻。我常常耍赖,要父亲“认输”而他总是揉揉我的头发说:“你太小了。”然后伴之以爽朗的笑声,笑声中透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心,而过去的一切都不会复返了。父亲老了,母亲也老了,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我的青春,他们把充沛的精力全部灌输给了我。他们在燃烧自己的生命,为得是能够给我以光明,以力量……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做儿女的,又如何能为过去因资金的幼稚,伤害了父母的心而感到羞愧呢?又如何视父母的日渐苍老而不顾呢?我们只凭有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怀着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用已经健壮的身躯,负担起家庭乃至国家的重担,我们才能不负父母的一片养育之恩!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十
一天,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对寄出稿子总是碰壁的儿子小仲马说:“如果你在寄稿子时,附加一封信给编辑,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会好一些。”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下的苹果没有味道。”
小仲马还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免编辑把自己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那些退稿笺,小仲马并不灰心,仍然不露声色地创作。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编辑与大仲马有多年书信来往,看到寄稿人与大仲马的住址一样,还怀疑大仲马另取笔名,但风格却迥然不同。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大仲马家。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这部伟大的.作品竟然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儿子小仲马写的。“您为什么不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借名人的名义去做,要靠自己真实的实力去完成,即使没做好也不要紧。只要不灰心,坚持不懈,最后总会成功的。如果借名人的名义,即使做出来也觉得没意思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十一
第一单元学过之后,我做了一篇有关父爱的文章,名叫《父爱的高度》,这篇文章使我的内心深受感动,父爱的高度读后感。
这篇文章写的是孩子小时候被父亲抬到肩上看电影,多年以后,作者再次看到这种场面,不禁热泪盈眶,想到了父亲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字里行间都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及儿子对父亲的尊敬与敬爱。
读过之后,联想到我自己,父亲为我又做了多少事呢?一瞬间,以往的小事像放电影在我的脑海中回放。
想想,自己也曾经享受过那种爱。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爸爸也曾让我骑在他的肩上。
那次,我与爸爸一起下楼溜达。我在回来的路上时感觉非常渴,不用说,我立刻向家跑去,可是刚跑不久,就啪的一下摔到地上,我那时还小,禁不住腿上的痉痛,便嚎啕大哭起来。这是爸爸走过来,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的将我抱起来,让我呆在他的背上。虽然我腿上的伤依旧那样痛,但是我心里的伤似乎已经好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爸爸好像从来没好好和我说过话,从未拉过我的手,更别说抚摸我,抱着我了。在我的眼中,父亲只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
经过这件事,以往的种种不孝的念头全部都已经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一切的不解与怨恨,都已解开。
现在想想,当时是多么的幼小而无私啊!
父亲的爱是无声的,是深沉的,是要用心去默默体会的,因为父亲很少用语言去表达他们的爱,他们整日为生活奔波,用粗糙的大手撑起孩子的天空。
当孩子长大了,可以在自己的天空中飞翔,去实现理想时,父亲却在不知不觉中老去,穷尽一生我们也无法回报父亲所给我们的爱,因为那份爱是无私的、不企求任何回报的。
小时候,每当附近村庄有电影时,父亲总要带我去看,我个子矮,看不到,父亲就把我扛在他的肩上。有一次,父亲带我去看《白蛇传》时,我不小心在父亲肩上撒了一泡尿,可父亲不但没有怪我,而跟我开玩笑说水漫金山了。以后不知过去了多少年,我长大了,到外地工作了去了,个子长得也比父亲高多了。
节时我从外地回来,岭村放露天电影,我去看时,看到一对父子也在那儿看,那个父亲把儿子扛在脖子上,这动作与小时候父亲扛我的动作完全一致。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了天下父亲都是一样的,他们个个都在默默地为孩子做着基石,努力地把孩子往最理想的方向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累弯了腰,老了。可他们只要在能帮助孩子的时候,还会尽力的帮助孩子一把。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天下的父亲都是一样的,都是无私的。这一生无论一个人的人生座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行的。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十二
我们常给学生讲前途,讲理想,总是以远大的目标对学生提出高要求。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人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一种高度呢,一个集体都能守住底线,那更是一种高度。
红军长征,走完二万五千里,靠的就是底线:三大纪律的保障。于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诺曼底登陆,胜利抢占滩涂阵地,靠的也是底线:仅有的二十四小时。于是希特勒错误的判断成就了英美联军的最后胜利。
底线是基本要求,若一个人时时处处谨守底线,那么它就可以成就一座事业的高峰,一个集体时时处处谨守底线,它更能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袁隆平一生研究杂交水稻,他的执著成为了他人生的`底线,日本的明治维新使这个东方小国在短暂的时间内富强起来,其革除弊端是他们始终坚守的底线。
这些例子,对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对一个团队的精神培育都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班主任在管理中,如果始终教育学生达到基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就是达成一种高度,一种精神的高度。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极少数学生“越轨”,忽视了学校纪律,忽视了个人卫生,忽视了品行修养,这种忽视就是超出了底线。
生活中,我们发现有学生尝试抽烟喝酒,有学生聚众打牌游乐,有学生翻爬院墙外出违规上网,有学生处理异性的青春期情感方法不对,有学生以强凌弱横行霸道,也有学生偷窃他人钱财,说到底,他们没有守住一个学生的底线,甚至没有守住一个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的底线。
当前的教育对象是复杂的,教育方法是需要艺术性的。粗暴的态度和简单的处理都不会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先成人,再成才的道理,而这个道理还必须得寓于活动之中。
我曾参加过一个主题班会。班主任在课前放了一张vcd,画面上一副年轻的肺和一叶鲜红的肝,随着烟草尼古丁和乙醇的渗入,年轻的肺短短几年变得千疮百孔,而那一叶肝也疙疙瘩瘩发生了癌变,当生命划上句号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只说了一句:珍爱生命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尔后班主任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上网成瘾的大学生在华中科大被劝退,任他如何求情,大学的校门永远把他拒之在外了。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教室里一片唏嘘惋惜之声。
班会的最后一项,由班长组织学习了《刑法》关于盗窃他人钱财和侵害他人人身的法律条文,至此,学生明白了这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走向犯罪的道路。
这样的班会,策划精心,效果很好,真正起到了育人的作用,而班主任自始至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管理者和学习者。学生在看、听、说中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懂得了人生的底线是不能越雷池一步的,否则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班主任在总结时说,人生的意义在于遵规守纪,在于珍爱生命,在于奉献他人,希望同学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
掌声在教室里响起的时候,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生活就是这样,把我们都排在了同一底线上,但是有人登上了高峰,有人却跌进了低谷。生活的法则就是这样,把人区分成三六九等,但它却没说你一定是守不住底线的人。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十三
"我只想拥有自己真实的高度。"这是小仲马说的,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深深地深思。
大仲马在得知儿子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后,便对他说:"你在信上写上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情况也许就会好多了。"但是被小仲马拒绝了。他说:"我不想坐在您的肩上摘苹果,那样的苹果没味道。"为了不让自己和大名鼎鼎的爸爸联系起来,他取了十几个笔名。可不管小仲马怎么样努力,都是徒劳。他的作品仍然没被选中。但是小仲马从不沮丧。依然坚持创作,终于他的作品茶花女被一位编辑看中了,编辑发现那是大仲马家的地址,最后才知道他是大仲马的儿子,编辑问他:"你为什么不署你的真名呢?"而小仲马回答道:"我想拥有自己真实的高度。"编辑对小仲马赞叹不已。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小仲马的做法感到无比钦佩,失败了那么多次,但他不气馁。以自己顽强的毅力证明了他自己。并赢得了别人的赞许,一步步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我一定要学习小仲马的精神,以自己真实的能力去博取别人的赞许,这才是最可靠,最长久的成功。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十四
读后感其实就是一个思考,“态度决定高度”是个启示性非常好的一个小故事,它虽然是个小故事,但确教会了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当中一生都受用的做人与处事的道理。个人主义导致的失败,团队精神获取的成功,在这个小故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故事中一样的环境下,不一样的两棵树,确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在这种不平等下,又造成了两个不同性格的树。被主人精心照料的这棵树养成了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性格,为了自己一点的虚荣心而排挤他人,孤立自己,最终走向了死亡;另一棵不被主人看好的树并没有因为自己被冷落而孤寂自怜,它抓住机会靠技巧、协调、宽容、同情以及虚怀若谷的胸怀接纳并恩赐与他人,来赢取别人对自己的需求与喜爱,最终取得了胜利。
其实做人,有时把你自己的想法说成是别人的创造,给他一些优越感,未尝不可。如果你想树立一个敌人,那好办,你拼命的超越他,挤压他就行了。但是,你想赢得些朋友,必须得做出些小小的牺牲,那就是让朋友超越你,在你的前面。
在企业中,一样的环境,一样的平台,无论是一名普通的员工,还是团队的管理者,想把事情做好,做成功,不是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努力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靠一个高绩效团队的力量。
这个团队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团队合力的强大,体现在那种弥漫于企业中无处不在的团队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高绩效团队的精髓。
底线的高度读后感篇十五
浏览着书架中一本本有趣又精美的书本,那又是谁,轻轻叩开我对书的大门?是——父亲。
在学校里欣赏了《父爱的高度》这篇文章,我觉得父爱在我心中高大了起来,父爱真的有高度吗?那个高度是有多少高呢?我来到外婆的跟前,疑惑不解的向她问:“外婆你觉得父爱的高度,到底是有多少高呢?”外婆对我神秘的一笑,说:“你自己去找吧!”母亲的回答也是如此。
我闷闷不乐地来到阳台,朝远处扔着石子,想:他们大人怎么都这样,算了,晚上爸爸要出差回来了我还是去问他吧。
我打算给爸爸一个惊喜。等他回来时候抱住他。晚上我假装很乖的上床睡觉,然后听到了“咔嚓”一声,就知道爸爸进来了,我连忙轻手轻脚的下床来到门边,开条门缝,观察着屋里的动静。只见爸爸拖着疲倦的身体,耷拉着肩膀,半掩着眼睛,在桌子上放下了一个重重的东西,直接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哎——”我轻轻地长叹一口气。爸爸这么疲倦,肯定接不住我的问题,把今天的行动失败了呀!到了半夜,我的肚子饿的咕咕直叫,我只好起身到客厅里去拿吃的。爸爸已经回他自己的房间睡大觉去啦,不在客厅里,还能隐约听见他的呼噜声。
我憋见了刚才拿在父亲手上的那个沉重的物品。皎洁的月光洒在我的身上,我感觉像做贼一样,我的脚步放轻了,呼吸也缓慢起来,我轻轻的地走到那个包裹旁边。啊——是我最爱的书。
父爱如书,每当父亲回来是每次都给我买一摞又一摞的书,那些书都占满了整个书柜。一本本的书我一页一页的翻阅过来既有趣又动人。动人的不仅仅是书的内容更是父亲在劳累的工作中还时不时的给我带来一本本精美的书。
想起小时候在月光下他抱着我给我讲述一个个美丽的故事。现在是我自己坐一个人坐在书桌边,静静的看着那一本本书,他只在远远的望着我,偶尔进来用他那厚实又长满老茧的手摸摸我的头。
这些如同他心血的书不正是父爱的高度吗?
在月光下给我讲故事在远处静静的望着我看书,从小到大这不就是父爱吗?
在繁忙的工作中,还不忘记给我带几本书,这不就是父爱吗?
这一本又一本的书叩开了我智慧的大门,更是父爱的表现。
我明白了,父爱就像这一摞摞的书一样高,不,那是比天空还高,比宇宙还宽的东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45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