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写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学科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案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一
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之后进行教学的。这是后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学环节及分析,
第一,揭示大课题,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为学生已经预习,初步了解到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二,复习题,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涂红色的是1份,涂蓝色的是3份,涂色部分占一张纸的几分之几?目的让学生复习回顾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的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同时在这里提醒学生,能约分的要约分。
第三,教学例题,例题学生的'理解应该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如何列式,第二步骤是如何计算。因此教学的步骤也可以分为两个,第一个步骤,列式后与复习题比较,揭示今天学习的课题是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同时提出问题,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过,我们该怎么办?这里可能有的学生会立即进行解答,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很好,是一种很好的转化策略,这种转化的策略也是本堂课的教学知识点之一,但不是重点。转化的讲解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怎样转化,这个简单,通分,第二,为什么要转化?能用转化的方法吗?这就是第二个教学步骤,卡通鸟的实践操作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发现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二+四分之一。实践出真知,卡通兔的总结完全正确,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应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再计算。
第四,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总结一下,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是应注意什么?第一,通分时一般要采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最公分母;第二,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第五,练习巩固强化。
一个问题
列式时,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能不能相加,这个问题要不要讲解。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单位“1”相同,两个分数才能相加减,如果单位“1”不同,两个分数是不能相加减的。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学生不大容易理解,最重要的是冲淡了这节课的主题。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还需要仔细思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二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迁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课件、实物投影、练习题纸。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和分数做朋友。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和哪个分数做朋友吗?(学生举例,师板书分数,在8个左右)。
2、现在请你任选其中两个分数,组成一个加法或减法算式。比一比:谁写的又快又多。
交流汇报,板书算式。
你愿意给它们分分类吗?同桌合作,并说说你分类的依据。
根据学生回答,把板书圈成左右两块。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1、巡视导学、自学尝试:
有勇气向它挑战吗?我们就以+为例,请你用自己的智慧攻克这座新的堡垒。
学生自主尝试。师巡视,吸取信息,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学生的算法可能有:+=+==1;+=等。
2、思考质疑:
对这些算法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第一种算法是不对的?(得出结论,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3归纳小结:
板书: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进行计算。
4、尝试巩固。
任选黑板上一加法算式计算,同桌交换批改。
5、挑战减法。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请你猜一猜: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应怎样计算?(学生主动猜测)。
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我想请大家自己来证明,好吗?
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算式进行计算,然后归纳方法,并再次进行尝试。
6、小结。
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它的方法吗?(补充板书)。
三、课堂百草园。
1.知识窗。
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化成()分数再加减。
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4)+=+=。
-=+=。
+=+==()。
2.比一比:小小神算手。
+=-=。
-=+=。
3.填一填: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应怎样验算。
(1).()+=(2)()-=。
4.小小观察手:先计算,后观察,再总结.
+=+=+=。
+=+=。
学生计算,相互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
师生交流:分子为1,分母互质的两分数相加,和的分母是加数分母的乘积,分子等于加数分子之和。
你能用字母表示你的结论吗?+=(a、b0,且互质)。
如果中间是减号呢?有规律吗?这个问题留待课后同学们自己去探索。
+=。
(说明,由于分数没有录入,请老师们根据自已需要适当修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三
想一想,如何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计算?请试算出结果。
学生讨论、试算。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用红色粉笔虚线框住的一步,运算熟练后,可以不写出来。
教师:通分后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师:出现了被减数分数部分不够减,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
另解:
教师:请对比这两种算法,你自己感觉哪种算法好算,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3)口答练习:(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请说一说异分母的带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统一起来怎样叙述?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教师:计算带分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被减数分数部分不够减时,要从整数部分退1化成假分数再减。
(4)教师:带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我们都知道了,它们的计算过程现在用图按顺序标出来:(贴出图)
教师:请按图说一说计算带分数减法的过程。然后按图所示的顺序计算下面两题:
请几位同学用投影片做,集体订正。
2.练习:(投影片)
根据学生口答,投影改正:
口答练习:(说出过程。)
教师:这两道口答题中,整数部分退的1化成的假分数,分母如何确定的?(与减数分母相同。)
(2)看下面这题的计算,对吗?为什么?
(3)下面这题的计算对吗?有没有错点?
教师:通过上面几题的讨论练习,你有什么体会?
请学生说自己的体会。最后教师归纳:
做计算题也要认真审题,每做一步都要分析这一步的具体条件,以此来确定这一步应该做些什么。计算中要养成一步一检查的习惯。
(三)巩固反馈
1.口算下面各题。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笔算。(请四位同学写投影片。)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四
1、经历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知道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发现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提高运算技能。
3、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
1、口答结果并说说计算方法:
2、最后一题你为什么直接不能得出结果?这节课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
1、出示四色图
(1)红色部份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蓝色部份呢?
(2)这两部份共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式吗?猜一猜:会是几分之几?
(4)小组内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的?
他人是怎样算的?
(5)全班汇报:
折的思路(一起折一折:先折出1/2,画上红斜线,再折出1/9,展开在其中一份没有颜色的地方画上蓝斜线,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了几分之几?)
画的思路(课件演示)
计算:
2、讨论:红色部份比蓝色部份多几分之几?你能列式计算吗?算一算
(1)同学计算
(2)折纸验证
3、小结:两个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板书:通分)
(二)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1、出示绿色部份,是几分之几?
2、你能算出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共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吗?先估计一下:是几分之几。
3、独立计算并与同桌交流方法
4、汇报:
(1)是多少?与你的估计一样吗?
(2)怎样算的?你能验证吗?(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课件演示)
(3)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
(4)你有什么结论?(异分母分数相加,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
5、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哪块大?大多少?你能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6、你能自身写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式题吗?各写一题
7、汇报,选择两题计算
8、总结法则: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看图列式计算
(1)
(2)
2、用,,三个分数组成分数加减算式,可以写几个?请你写出来。
3、计算这些算式的结果:
+;+;+;-;-;-
4、填方框:
+=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和是,有哪些填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疑问或新的见解?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直接指名口答)
2、以上面题中的算式为例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
2/11+5/11表示()个1/11加上()个1/11,一共是()个1/11,就是()。
5/9-1/9表示()个1/9减去()个1/9,还剩下()个1/9,就是()。
3/7+4/7表示3个()加上4个(),一共是7个(),就是()。
9/10-3/10表示9个()减去3个(),还有6个(),就是()。
二、设疑引入,探究新知
1、设疑:我们已经理解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也已掌握了计算方法,假如我们再增加一个数的话,你会计算吗?我们在刚才的口算题中任选一题增加一个分母原来分数相同的分数编成连加或连减,并试着算算看。
2、学生编题,尝试计算。
(1)学生任选题目尝试编题计算。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教师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
一是逐个计算;
二是同时计算。
(3)反馈典型题目,指名扮演,并说说算理和方法。
(4)师生共同商定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备注
3、练习:13/15+4/15+7/158/11-3/11-5/11
(2)讨论:分子是0的分数应等于多少?
4、小结: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算理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6+2/6+3/69/10+3/10+7/10
(1)学生独立计算;
(2)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议议对结果的处理。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用手势表示)
(1)5/9+2/9+8/9=15/27=5/9..............................()
(2)17/20+11/20+7/20=35/20=7/4........................()
(3)13/14-3/14-5/14=21/14=3/2=11/2.....................()
(4)4/5-1/5-3/5=0/5..........................................()
3、在()中填上适当的数。(可适当扩展,看谁填的多)
4/()+5/()+1/()=1()/15-()/15-()/15=0
()/8+()/8-()/8=0()/9-()/9+()9=1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先同桌互说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指名反馈。
要点:(1)同分母分数廉连加、连减的方法。
(2)对结果处理的一般要求。
五、课堂作业
1、口算。
2、应用练习。(注意单位名数的处理)
3、《作业本》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较易掌握这一内容。问题是:一部分学生往往没有把计算结果化简或化成带分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六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1/4+3/10,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图加深理解。图片出示:
教师:我们再从图上看一下,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的部分分别表示1/4和3/10。1/4的分数单位是1/4,用这样的一个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数单位是1/10,用这样的一个小扇形表示,它们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个大扇形加上三个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吗?所以,1/4+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
板书:1/4+3/10=5/20+6/20=11/20
4、课件演示
教师: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1/4+3/10的过程。课件出示:
教师:1/4和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5/20和6/20。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两个图形都变成了由许多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二例1(2)3/10-3/20
1、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三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阅读课本
教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是课本110页和11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阅读一下这两页,再回顾反思一下新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七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一、复习导入:
(1)7/8的分数单位是xx。
(2)5/9里面有xx个1/9
(3)4/7是4个xx。
(4)3个1/5是xx。
(5)1里面有xx个1/5,即是xx。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你能分别各写一个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算式吗?下面请大家在草稿上各写一个,并大胆的猜测一下结果是多少。学生写算式。师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尝试练习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都写了什么样的`算式?
生汇报自己所写的算式。
师:同学们写的算式到底对不对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能找到答案的。
四、学习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出示课件)
妈妈给明明过生日,分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问:你能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吗?(如:爸爸吃了多少蛋糕的几分之几?)
问: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选择:1/8+3/8表示什么含义?(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蛋糕的多少。)等于多少呢?
那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学生独立思考、探究。
学生汇报(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强调:4/8可以写成多少?(1/2)
师:联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口算练习:1/5+2/5=5/9+2/9=2/7+4/7=1/3+1/3=问:观察这些算式,对于同分母分数加法,你有什么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1)根据情景图出示问题,比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2)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口算练习:3/5-1/5=7/9-5/9=6/7-2/7=2/3-1/3=问:观察这些算式,对于同分母分数减法,你有什么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减)
五、点拨归纳
师: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与计算的结果,又发现什么?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六、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10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课本106页做一做
学生开火车回答
3、拓展练习(口答):1/12+xx=7/12xx-1/12=7/12
5/xx+3/xx=8/xx
师: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可以为任何非0自然数。
七、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八、作业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八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
(一)旧知回顾:(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1、你能很快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7和920和2811和13。
3、回答: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特殊情况?
用列举法和分解质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但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
(二)新知探究。
分析探究一:
(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1、卡片出示例3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
师:要想化成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请学生先尝试把化成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然后交流,教师归纳并板书。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等到最简分数。(教师板书:逐次约分法)。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教师板书:一次约分法)。
2、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答题卡题。(让多名学生回答并板演)。
1、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最简分数;约分)。
2、你们还有哪些疑问?
1、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1、4题。
2、课外作业:练习十六第2、3、5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九
今天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第二轮,比赛的形式是说课,我有幸参加了评委工作。上午的课题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十四位选手八仙过海,各显身手,让我们领略了我区小学数学教师的风采。当然,也带给了我们关于这节课的许多思考:
教师课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1、给定学生问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2、是采用教材提供的情境还是结合自己学校、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3、学生已有的认知状态如何?新的生长点在哪?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来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什么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4、学生可能会怎样计算?如何根据这些动态生成的'资源来激发学生思考?(哪种情况是可行的―――具有普遍性,哪种情况不可行,为什么?哪种计算是错误的?为什么?例如转化成小数计算)
5、归纳的素材是否提供得比较完整?例如分数是互质数的、分母是倍数关系的、分母是一般关系的。
6、第一课时究竟应该练什么?是否突出重点和易错点,达成目标?
哪些问题是关键的必须解决的,哪些问题的解决是锦上添花?
说课中出现的问题:
1、重算法,轻算理。没有解决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问题。
4、不善于抓住来自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
5、缺乏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的意识和指导学习方法的行为。例如转化的思想,迁移的学习方法。
6、缺乏对学生计算错误的预设,没有体现对中下生的关注、指导。
教师今后最需要修炼的能力:
1、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2、对难点的突破能力。
3、对目标的把握能力。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学习课标教参。
2、熟悉知识体系,提高学科素养。
3、尊重认知规律,掌握学生实际。
4、学会灵活应变,善用动态资源。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必有失偏颇,却在情理之中。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十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什么:(一)知识点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二)能力训练点1.能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五)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最好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怎么教:一、铺垫孕伏1.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那什么叫分数呢?2.完成课件复习填空:751(1)―的分数单位是()(2)―是()个―89941(3)―是4个()(4)3个―是()753.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怎样?师谈话引入(展示课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探究新知(一)展示例1:(课件)1.分析过程:(1)引导学生读题,说题意。(2)师生共同完成例1示意图(3)根据题意对照图示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就是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2.整理方法(1)怎样计算呢?(2)抽生回答。32(3)提示学生边想边看图,―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771115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和2个―直接加起来,即5个―也就是―。7777323+25―+―=――=―7777引导学生明确:相加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加起来。3.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加法的意义,联想整数加法的意义,两者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4.反馈练习:同分母分数难不到我12245211―+――+――+――+―55779933师强调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什么不变,只把谁相加减。(二)出示例2。(课件)1.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题意2.依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学习方法,完成例2计算,填好书中空。535-32―――=――=―77773、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4.反馈练习:强调能直接算出的可以不写过程.31627521--------------------55779933要求学生说出表述过程。(二)通过例1例2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那谁能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概括成一句话呢?1.引导学生讨论分数加法与分数减法计算的共同点。2.汇报讨论结果(展示课件):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分数加减法的法则。3.巩固练习:完成教材“做一做”中前两道题。(1)迅速做出结果。(2)说明根据什么这样做。574.展示例3:―+―8812(1)抽生板演,生齐练,要求只算到――即可8(2)学生练习汇报结果12(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解决得到――时应该怎么办?约分到83――时怎么办?2(4)提示强调:计算结果,能够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5.“做一做”(课件)(1)快速做出结果。(2)表述计算过程。注意关键地方。三、巩固发展:(课件)1.判断并说出理由5555(1)―+―=――=―666+612484×8322(2)―+―=――=―=2―1515151515424-221(3)―――=――=―=―555+51052、计算:425596159―+――+――+――+―7766252516164285117175―+――-――-――-―55992020181851573131―+――-――+―1616881414四、全课小结:你知道了什么??五、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十一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ppt。
一、情境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喜欢)看来,同学们都喜欢过生日,生日的来临也意味着我们又长大了一岁,为此,我们的家人常常会给我们过生日,这不,前不久,小明也过了一个愉快的生日。请看大屏幕。(5月8日是小明的生日,那一天,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小明可高兴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一家人吃的很开心,小明的爸爸吃了3/8个,小明的妈妈吃了1/8个)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或者是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可能:
1、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个?
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个?
3、还剩多少个?
二、探究。
(一)、怎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该怎样列出算式?
依次列出第二个问题的算式,第三个问题的算式?
(二)3/8+1/8=?3/8-1/8=?1-3/8-1/8=?
1、请同学们先看看,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呢?(分母是相同的),对,今天,我们要学习同分母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2、我们先重点研究3/8+1/8=?等于多少呢?
(1)生可能: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3/8块,就是吃了8份中的3份,妈妈吃了1块,就是吃了8份中的1份,合起来就吃了8份中的4份就是4/8。
也有可能:分母是一样的,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
那么,还有不太理解的同学,请你先独立思考一下,或者和你的同座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2)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
可能:方法一: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3/8+1/8=4/8小结:图示法
师:通过看图,我们可以看到,3/8里面有几个1/8,1/8里面有几个1/8,合起来是几个1/8?这个1/8就是3/8和1/8的什么呢?(分数单位)板书:3个1/8+1个1/8=4个1/8就等于4/8。
方法二:1个1/8加上3个1/8等于4个1/8,也就是4/8,小结:分数组成法
师:你能利用分数的组成来解释,真棒!
师:能将分数转化成小数,用以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很有想法。
(3)提问: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谈了自己的理解,很有创意,现在我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师:不过,在平时的分数加法的计算中,比如计算25/37+11/37,如果我们也先画一个图,在把它平均分成37份,然后再计算,你觉得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很难进行平均分)。
刚才说到了将分数转化成小数,如果在转化时,遇到无限小数,可能导致结果不太准确。这样看来,我们应该找出计算同分母加法的一般方法。
谁能找找?(看板书:)
引导: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只需要把什么相加就可以了?(生答)
师小结: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刚才大家已经明白该怎样计算同分母的加法,现在我把规范的格式写一遍,希望大家在做作业的时候能够用规范的格式做作业。并强调:因为我们今天刚刚学习,有一部分同学掌握的可能不是很熟练,那么希望大家用这样的格式来做作业,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掌握的比较好了,可以在算式后面直接写出结果。
请同学们想一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吗?
生可能: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3、现在我们看看3/8减去1/8等于多少?请尝试着做一做。(点生在黑板上板书:要求写出规范的格式)
那么,在计算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时,只需要把什么相减就可以了?(生答)
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这就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是什么吗?
师:其实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整数家减法的含义是一样,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只不过一个是整数,一个是分数而已。
4、现在谁能说说1-3/8-1/8等于多少?尝试着在草稿本上做一做。(请一生上台板书)
你是怎样想的?注意化简。注意要把1化为8/8。
三、看书。完成书中填空
四、竞赛
1、第一关:基础测试:完成书中做一做。105页、106页在展示台上展示。尤其注意化简。
五、作业
本节课通过小明过生日的谈话引出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也便于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自然引出教材中的问题。了解题中的信息,根据要求,看ppt,然后表示出来。全班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不同表示方法的机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整块地的关系。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习计算生成课程资源。解决一步计算的加法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利用已有的分数知识,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数加法计算。解决一步计算减法问题。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减法计算,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总结、概括加减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观察算式中的分数和计算结果,发现分母相同;再观察、讨论计算过程,使学生知道: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在学生利用分数的意义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计算方法,是对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经验的提升。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计算能力。解决两步计算问题。
(1)教师谈话,并提第(3)个问题,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试一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教师参与交流,使学生学会连减和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展示、交流个性化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学习新的计算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予鼓励。考查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使学生能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分数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通过本题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内容较简单,学生较易掌握。所以我在教学混合应用题时,采用开放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比较好,但忽视了计算过程,还有个别学生计算结果忘记约分,特别强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十二
本课属于新课标教材中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运算范畴。本节课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为第二学段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了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数加减法法的计算方法时,借助直观的图形演示,算法就不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数形结合”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目标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整数是从一个一个数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个经验。分数是建立在等分某个单位开始的,并且是不可分的,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根据教材地位、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学法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有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教法: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学法: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辩论。
三.说教学过程
1、遇困求知、导出分数
2、自主创造,探究分数
3、看图辨析,深化认识下图哪些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并说明理由。(加图)
设计意图:1、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2、渗透单位“1”相同,则其。也相同,单位“1”不同,则其。也不相同。为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埋下伏笔。3、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自主探索,扩展认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十三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课件出示:
复习
说一说整数加法、减法的含义
1、加法含义: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减法含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什么是分数单位?
指生回答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你能分别各写一个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算式吗?下面请大家在草稿上各写一个,并大胆的猜测一下结果是多少。学生写算式。师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尝试练习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都写了什么样的算式?生汇报自己所写的算式。
1、教学例1:(出示课件)
妈妈在家烙了一张大饼。爸爸将这张饼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问:你能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吗?(如:爸爸吃了多少张饼?)
问: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选择:1/8+3/8表示什么含义?(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张饼。)等于多少呢?
那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学生独立思考、探究。
学生汇报
(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强调:4/8可以写成多少?(1/2)
师:联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1)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指生说,你是怎么计算的,一生板演计算过程,出示课件。
(2)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
(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减)
(五)点拨归纳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六)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
1、完成课本10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课本106页做一做
学生开火车回答
3、判断题:
4、拓展练习
师: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可以为任何非0自然数。
(七)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十四
(一)理解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的计算法则。
(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的计算法则。
(二)熟练准确地计算。
投影片、卡片、小条形黑板。
1.教师:请直接说出卡片上面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逐页出示卡片)。
2和34和820和15。
7和285和712和36。
6和922和334和14。
2.把下面各组中两个分数通分。(投影片)。
4.口算:(投影片)。
5.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为什么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教师板书例1和例2。
学生口答后,教师用活动投影片演示:
教师:表示和的阴影部分既不是二分之几又不是三分之几,所以分数单位不相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那么异分母的分数怎样相加、减呢?这节课就来学习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了?请试算出结果。
学生小组讨论、试算,选一位同学板书:
教师:(指学生板书)计算的第一步是做什么?达到了什么目的?(通分,统一分数单位。)。
(2)教师:下面我们用一个圆表示单位“1”,从图上看一看加的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问:这一步是做什么?有什么变化?
第三步:
问:表示什么?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留出“减”字的位置。)。
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口答练习:(投影片)(要求说出过程)。
教师:异分母分数加法,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的。异分母分数减法,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办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例2。(请一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写本上。)。
教师:谁能说一说计算过程?(讲板书题)。
计算下面两题:(请两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写本上。)。
评价板书后教师:谁能说一说异分母减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口答后,教师用小黑板条贴出:异分母分数相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法则计算。
(1)练习:学习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计算这两道题,你有什么体会?(结果要化简。)。
笔算练习:(请几位同学用投影片写。)。
学生口答后,教师取掉减法法则的小条形黑板,在加法法则中补出“减”字。(即: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请学生看书132页,读两遍法则。
1.口算,要求说出过程。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的计算法则。
2.作业 :课本133页练习二十九1,2。
的关键,是要通过通分,把它们化成同分母分数,统一了分数单位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按照“转化”的需要去认识通分是计算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问题引入和法则教学中,都出示了图形演示,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优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单位不相同的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以及统一了分数单位后,仍然是若干个分数单位相加、减的实质。
本节课中的通分,计算方法,运算结果的化简等都是旧知识,所以教学过程 中,以学生自学和练习为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计算能力。
新课教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分三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应用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用投影图示揭示算理;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法则。
第三部分统一加、减法法则。分两层,通过练习,学生熟悉法则、注意计算结果要化简;统一计算法则。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十五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 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课件 方形纸 色笔
(一)、复习检查
1、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
2、填空:
(1)5/8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7/9 里有( )个 1/9 ;( )个1/8 是 7/8 。
(3)3个 1/4是( ); 6/11 是6个( )。
(二)、新授问题引入
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其中4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师:你能 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吗?
生: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1/8,小明吃了这个蛋糕的4/8,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3/8,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8。
师: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生 :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1/8+3/8
生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师:今天就一起来探索这类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
(三)教学探究
1、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那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办法验证吗?
学生独立思考、探究。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
师:4/8可以写成多少?(1/2)
生:回答
(3)联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2)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归纳方法
师: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同分母)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与计算的结果,又发现什么?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巩固应用
1、填空: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不变,只把 相加、减。
2、完成课本第105页第11题
3.下面在用今天学会的知识来解决两道实际问题.
(1)我有3/4瓶矿泉水,倒出了1/4,还剩多少瓶矿泉水?
(2)一个水池已经灌了5/8池的水,还要灌多少水才满?
4、拓展练习(口答):
5/( ) + 3/( )=8/( )
师: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可以为任何非0自然数。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
(七)作业
教材第106页第2题、第108 页 第4 题
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8 + 3/8=4/8=1/2
4/8 - 1/8=3/8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十六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121页)。
:1、理解的算理,掌握的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迁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的计算法则。
:运用通分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课件、实物投影、练习题纸
1、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和分数做朋友。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和哪个分数做朋友吗?(学生举例,师板书分数,在8 个左右)
2、现在请你任选其中两个分数 ,组成一个加法或减法算式。比一比:谁写的又快又多
交流汇报,板书算式
你愿意给它们分分类吗?同桌合作,并说说你分类的依据。
根据学生回答,把板书圈成左右两块。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
1、巡视导学、自学尝试:
有勇气向它挑战吗? 我们就以+ 为例,请你用自己的智慧攻克这座新的堡垒。
学生自主尝试。师巡视,吸取信息,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 ==1;+ =等。
2、思考质疑:
对这些算法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第一种算法是不对的?(得出结论,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3归纳小结:
你认为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应怎样进行?
板书: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进行计算。
4、尝试巩固
任选黑板上一加法算式计算,同桌交换批改。
5、挑战减法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请你猜一猜: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应怎样计算?(学生主动猜测)
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我想请大家自己来证明,好吗?
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算式进行计算,然后归纳方法,并再次进行尝试。
小组交流。交流渗透验算的方法。
6、小结
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它的方法吗?(补充板书)
1)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 ),然后按照( )法则进行计算。
2) 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 )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 )化成( )分数再加减。
3)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
4) +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计算,相互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
师生交流:分子为1,分母互质的两分数相加,和的分母是加数分母的乘积,分子等于加数分子之和。
你能用字母表示你的结论吗?+ =(a、b0,且互质)
如果中间是减号呢?有规律吗?这个问题留待课后同学们自己去探索。
+ =
(说明,由于分数没有录入,请老师们根据自已需要适当修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十七
教学内容:书109--110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3、提高计算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挂图
我吃这个月饼的五分之一,我吃这个月饼的五分之二
问:他们一共吃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分析、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 =
设疑: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小组讨论
先将 涂上颜色,再用另一种颜色涂上
可以直接观察,就是
也可以:1个 加上2个 就是3个 ,就是 。
总结同分母加法的方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二、教学例2
出示方块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变化图,要求去处其中两个阴影的小方块,引导列式:
--- =
同方合作,迁移分数加法的方法
可以用图示法,去掉两个就剩下5个,就是
也可以是:7个 减去2个 就是 。
总结同分母减法的方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三、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把加减法归入一起:
同分母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强调是:同分母
四、课堂活动
1、先图色,再计算
此题练习的是加法
2、看图计算
此题练习的是减法
第四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书110--1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强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2、提高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宣布本课的任务
完成练习二十的1--7题
二、基础练习
1、1题 看图填空
生独立完成,教会学生看懂图意
2、2题 计算
由生独立完成
3、3题 乘车
出示图片,先计算答案,进行一一对号乘车
三、发展练习
4题 给健康的叶子涂上颜色
此题是检查学生对同分母加减法的算理的理解
四、解决问题
1、5题
读懂题意,列出算式,再解答
2、6题
(1)同上
(2)扩大思维角度 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
3、7题
说出得数是 的算是?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知道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发现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3、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结果并说说计算方法:
2、最后一题你为什么直接不能得出结果?这节课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四色图。
(1)红色部份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蓝色部份呢?
(2)这两部份共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式吗?猜一猜:会是几分之几?
(4)小组内交流:
l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的?
l他人是怎样算的?
(5)全班汇报:
l折的思路(一起折一折:先折出1/2,画上红斜线,再折出1/9,展开在其中一份没有颜色的地方画上蓝斜线,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了几分之几?)。
l画的思路(课件演示)。
l计算:
2、讨论:红色部份比蓝色部份多几分之几?你能列式计算吗?算一算。
(1)同学计算。
(2)折纸验证。
3、小结:两个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板书:通分)。
1、出示绿色部份,是几分之几?
2、你能算出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共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吗?先估计一下:是几分之几。
3、独立计算并与同桌交流方法。
4、汇报:
(1)是多少?与你的估计一样吗?
(2)怎样算的?你能验证吗?(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课件演示)。
(3)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
(4)你有什么结论?(异分母分数相加,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
5、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哪块大?大多少?你能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7、汇报,选择两题计算。
三、拓展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1)。
(2)。
2、用,,三个分数组成分数加减算式,可以写几个?请你写出来。
3、计算这些算式的结果:
+;+;+;-;-;-。
4、填方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疑问或新的见解?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十九
教学目标:
3.情感目标: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彩笔、正方形纸片(同样大的)、练习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激趣:
师:“玩过折纸吗?在折纸当中我们也可以学到许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
大家把你们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拿出来,取出其中的一张纸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上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折一折,涂一涂。
生折纸涂色,师巡视。
3、生汇报折纸与涂色情况及表示的分数是多少?(及时表扬奖励)。
4、幻灯片显示学生折纸与涂色情况(老师这收集了一些同学们的折纸和涂色情况,请一个同学快速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
4、生列式并分类(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
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同分母与异分母两类)。
这些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算式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小红用了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小明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学生提出问题)。
(1)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生自主尝试(先估,再计算,板演)。
(2)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生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汇报质疑:(生生互动)。
在汇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分析。
师:(站出来提示)能不能用你们手中的正方形纸片来折一折,先拿一张折1/2,再拿一张折1/4,两张合起来看看。
生提问: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可以用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师总结:一种用折纸的方法算,一种用通分。
例题出示: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同样用能通分的方法)。
1、看图填一填。
2、小小神算手。
3、火眼金睛(连线)。
4、解方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如果给同学一个温馨小提示的话你想说点什么?
五、课后延伸:(作业)。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二十
(一)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三)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二)计算方法的算理。
投影片、硬纸板、条形小黑板。
1.口算128+72,97+103,加法的意义?
这样的分数单位?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投影片)
4.把下面各分数约分,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投影片)
5.先说出下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然后再指出哪些分数的单位是相同的。(投影片)
6.直接说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教师: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指上面第6题)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相加、这样相减。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1.分数加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教师用条形小黑板贴出例1。
教师:请说一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教师:怎样列式?学校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教师:观察和的分子分母与加数的分子分母,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关
(2)教师: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就可以得出答案呢?
也就是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没有变,所以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表
(3)说出下面各题的算法和结果。(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2.分数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相减的方法。
(1)教师:谁能把例1改编成一道减法题?
学生口述出两道题。教师用小黑板贴出例2
教师:请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如何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学生讨论汇报后,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教师:根据例1的条件和答案,还可以编出另一道减法题。(学生
做数字卡片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请学生直接口答列式和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口答练习:(要求说出算法。)
学生讨论、口答后,教师板书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分数加,减计算的结果要化简。
教师:分数加、减计算后,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计算下面各题。(请几位同学写投影片)
用学生投影片订正。
1.口答填空:(投影片)
2.直接说出结果。(投影片)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投影片)
4.填空。
1.分数加法、减法的意义。
2.同分母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
3.作业 :课本124页,练习二十七,1,2,3。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了,本节课一开始的复习中,安排了一组题帮助学生复习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把注意力集中在“为什么要这样算?”的问题上。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和分数加法的意义教学,设计了直观图形、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同分母分数相加,实际上是若干个分数单位相加的实质,使学生能从较深层次上去理解计算法则及算理。分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设计了问题,引导学生按分数加法的学习过程去自学,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本节课设计了较多形式的练习题。目的是要让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口算和计算能力。
本节新课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分数加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第二部分学习分数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统一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第三部分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化简的习惯。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二十一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检验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
生1: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生2:我们要保护环境,不随便扔垃圾。
生3:……。
师: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随便扔垃圾,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能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对垃圾分类处理。一般情况我们把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图),其中纸张和废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1)采集信息。
师:从这个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学生回答。
(2)处理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纸张和食品残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一起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指名回答。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提出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生2: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残渣和危险垃圾一共占几分之几?
(教师根据需要在黑板上板书。)。
(3)探索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吗?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学习的加法分母不同。
师:你能想办法把它转变成我们学习过知识进行计算吗?
小组内讨论怎样变成学过的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生1:我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四分之一就是0.25,十分之三就是0.3,所以0.25—0.3=0.55。
生2:我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的。(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表示方法。)。
(对于两种方法老师都予以肯定。)。
生3:我用的算式的方法。
师:你们能看懂这是什么意思吗?
3/10+1/4=6/20+5/20=11/20。
生:把1/4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5倍,把3/10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2倍。
师:为什么要一个分数同时扩大5倍,另一个分数同时扩大2倍?
生:因为我们已经学过通分,而且也知道了同分母相加的方法。
师:他的'意思是说,原来分母是不一样的,现在用通分的办法使分母一样,这时候用同分母的方法来做就可以了。
(4)教师总结。
刚才的几位同学都说得非常精彩,无论是画图,还是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还是通分,都是想要把单位统一,然后再相加。具体请看课件演示。
(5)自主选择二次探究,方法择优。
师:接下来还有几个算式,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2+1/81/3+2/92/7+1/3。
师: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生:通分。
师:为什么不用化成小数的方法?
生:因为除不尽。
师:为什么不用画图的方法?
生:画图太麻烦了。
生:还是通分比较简便。
师: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说。
生:如1/3+2/9=3/9+2/9=5/9。
生1:分母不同没法直接相加的,通分以后分数单位一样了,也就是分母一样了,所以这样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学生独让解答,
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同桌交流完,指名说说计算的过程。
生:我是先通分,然后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生:通分。
师:通分之后再怎么计算?
三、方法应用。
(学生选择问题,并解答。)。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板书:
3/10+1/4=6/20+5/20=11/20。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不提任何规定性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让学生形成共识,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化新知为旧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33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