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1 13:30:01
最热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模板14篇)
时间:2023-11-01 13:30:01     小编:雅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计划和安排。怎样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改善人际关系?小编精选了一些与各行各业相关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一

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日益重视以及学校精神健康教育的广泛推广,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愈发受到重视。作为一名学习心理学的学生,我深感儿童心理学对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在这个微博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儿童心理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第一段:儿童心理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以及儿童行为和情绪特点的学科。儿童时期是人们一生中最关键的发展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不仅关系到他们当前的幸福感,也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二段:儿童需要稳定和关爱

在儿童心理学中,关注儿童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稳定的家庭环境和充分的关爱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研究发现,缺乏父母陪伴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因此,家长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儿童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

第三段:儿童发展是个体差异的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儿童可能在某些领域表现突出,而在其他领域相对滞后。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对儿童的评价和引导更加客观和合理。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第四段: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他们的发展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情绪能力不良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冲动、暴力行为等问题。因此,帮助儿童学会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关键。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引导儿童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解决问题以及面对挫折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方式。

第五段: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

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家庭和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儿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与此同时,儿童也需要接受失败和批评的教育,这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结:

通过学习儿童心理学,我深刻认识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这篇微博,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二

捧起这本书,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位细心、酷爱阅读的小姑娘的身影。她是我带了四年的学生,心思细腻学习成绩优异。我拥有着学生家长、班主任的双重身份,在学校面对五十多个“小可爱”,回家还要管理一个“熊孩子”,工作生活中难免出现磕磕绊绊、不尽人意之处。对于不太会掩藏情绪的我来说,也许是脸上的愁云影响了学生,“老师,这本书借给你看看!”孩子怯生生地将这本《实用儿童心理学》拿到了我面前。真的很钦佩孩子独特的眼光,闲暇时翻阅几页,总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书从孩子说谎、骂脏话、爱顶嘴、唱反调、拖拉、磨蹭、不爱学习,只想玩、依赖成性等方面对孩子进行个性分析、坏习惯形成的原因,告诉我们责备和处罚是无法有效抑制孩子养成坏习惯的,只有利用能够感动孩子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彻底改掉坏习惯。读完了这本书,我再次深深地意识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不如身教。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是人生熏陶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像摄像机一样的眼睛“记录在案”。任何说教、批评、指责都不如父母言语行动的表率作用来得直接、有效。如果父母或家人经常在孩子面前说谎,或是父母常常说话不算数,说一套做一套,哪有资格教育孩子为人真诚、言出必行、诚实守信呢?那么孩子也很容易从父母身上学会说谎的行为。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希望孩子诚实守信,父母必须率先做到,所谓“身正则不令而行,身不正则虽令而不从”,就是这个道理。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认为:“在孩子面前,父母是一本活着的教科书,而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父母灌输怎样的思想就会留下怎样的印记。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正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这句话完全可以说明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孩子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而他们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正是父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每位父母都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父母要求孩子相信的`,自己必须相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孩子全面发展,自己先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求孩子不说谎话,自己就不能胡说八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教育是一种慢艺术,作为孩子的妈妈、一名教育工作者,仅以此段话献给大家以此共勉!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心理科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学前儿童的心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幼儿个性的发展、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情绪的发展、幼儿的社会化。

通过学习,使我对学前儿童的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有清晰的认识。

学前儿童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了人类的各种心理过程,其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顺序和发展方向的,且这些顺序和发展方向是带有客观规律性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学前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探讨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带有规律性的发生发展趋势。

研究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趋势是从纵向角度来谈的,而研究学前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则是从横向角度来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会有规律地出现各自特有的、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典型的特征。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各个不同、因人而异的,但个别差异的表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仅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的表现及其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这些差异是怎么形成的。

学了学前儿童心理学,你就比较能理解每个时期的幼儿发展情况,你就比较能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为什么是这样,自然而然能够和他们打成一片,而且能用他们接受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东西他们能学会,超出他们认知发展的东西就不要乱教。过早强迫他们学习他们无法接受的东西,等于揠苗助长!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四

我深刻体会到幼儿研究的心理特点,其中包括主动性、兴趣驱动的积极性、直观形象性、无意性和个别差异性。然而,我周围的同行很少懂得这些特点,常常在教学活动中扼杀了孩子的研究主动性。因此,我将从幼儿的兴趣和适合幼儿的活动入手,给幼儿创设利于研究的环境,同时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认真回答,从而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激发孩子的研究主动性,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研究了幼儿心理学后,我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的'无奈和茫然。幼儿的认知力和理解力还未达到小学生的水平,因此机械的模仿和死记硬背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相反,幼儿应该在活动和游戏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目前的学前教育状况也是显而易见的,我期待着让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科学教育观早日驻入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中。

作为幼儿教师,我深知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轻一代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我们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和伙伴,让他们在平等的关系中感到安全和放松,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氛围中充分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我们应该以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其中,让幼儿在共同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有些孩子非常活泼,能够自信地表现自己,与客人打招呼,跳舞表演等等。这种表现是我们所鼓励的。但是,有些孩子在陌生环境下会变得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的性格往往是因为缺乏锻炼和勇气,如果不及时引导,将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改变这种性格,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如何教育幼儿以及如何与幼儿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现在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教师应该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的目标得以实施。

其次,我们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在游戏中研究”。

最后,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闪光点,让他们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该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情,对他们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我曾经带过一个小女孩,她很胖,说话声音很小,很少主动做事。不过,她很爱笑。每次我见到她,我都会摸摸她的小脸,告诉她她很可爱。这样的赞美树立了她的自信心。有一次,她主动来找我,说她今天吃饭很快,能不能让她带队。当时我很高兴,也感到自己的一些无意的动作和赞美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她会觉得我是关心她的,是她的朋友,值得信赖的。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老师,还要成为孩子的朋友,保证他们幸福的成长。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五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困扰人类的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恐怖主义,而是来自于人类心理的问题。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这一组数据,不仅让人咋舌,更让人不得不证实当今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的新课题。

一:学习心理学的动机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加速运行,完全打破了几十年来人们在传统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当突然直面一个激烈竞争,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我们会深刻的感受到多年来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夜之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习工作,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经常困扰着人们健康的心灵,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师的连线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与此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氛围,很受鼓舞。说心里话,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对此学科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琐碎的。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通过徐清照老师的讲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二:心理学中的“人格”

1.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咨询师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来访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来访者。虽然心理咨询师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会像其他人一样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须有能力在咨询关系以外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询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心理咨询师也会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数来访者,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里,遇到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的,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要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咨询师自己必须愿意不断成长,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奋斗。那些情绪不稳定,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来访者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气氛,接受来访者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从而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乐于助人”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时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也是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责任心强

心理咨询师既要耐性倾听来访者的叙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关注,也要能诚恳坦率地和来访者谈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痛楚和秘密。工作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负责任在咨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这些人格条件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光靠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的。因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先检验自己的人格条件。

三. 完善的知识机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不是仅仅依靠良好愿望,满腔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来访者或鼓励心理病人跟疾病斗争。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会引起来访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咨询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来访者,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来访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何在,他们心理症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用什么防御手段来对付内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来访者分析问题,并引导其走出困境,促进人格成长。

四 熟练的咨询技巧

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来访者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上面所说的职业道德,人格条件,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钠所说: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

五 粗浅

首先选择心理学,就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

第二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写心理学论文的时候,了解了许多关于治疗的方法,然而,对我影响最大,最有启发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适时地应用,更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个人就可以更加平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学会了宽容。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2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六

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七

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学习,老师一些无意的动作和赞美,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她会觉得老师是注意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在此谈谈心得。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之一。幼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以游戏为主的各项活动中,心理发展异常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

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我深知: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青一代最初的启蒙老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幼儿教师,首先是要做幼儿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放松,让他们感觉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的欲望的能力和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便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去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在游戏中学习"。

第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他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小脸胖乎乎,可说话声音比较小,别的小朋友干什么,她就跟着干,很少主动自己做什么。不过她很爱笑,每次她从我旁边经过,我就会摸摸她的小脸告诉她,你真可爱。每次这样的赞美,树立了她的自信心。有一次,她主动到我这里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吃饭很快,能让我带队吗?"我当时真是又高兴又惊讶,同时也感到老师一些无意的动作和赞美,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她会觉得老师是注意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

因此,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幼儿的朋友,保证他们幸福的成长。同时要认真学习心理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开展幼儿教科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的贡献。

前段时间幼儿园布置每位教师要学习一本专著,我学习了幼儿心理学,通过学习,我深知: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轻一代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幼儿教育形式是以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之中,是幼儿共同的活动形式。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他益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便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去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在游戏中学习”。

第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他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在我的工作期间,在我带班的有一个小女孩,小脸胖乎乎,可说话声音比较小,别的小朋友干什么,她就跟着干,很少主动自己做什么。不过她很爱笑,每次她从我旁边经过,我就会摸摸她的小脸告诉她,你真可爱。每次这样的赞美,树立了她的自信心。有一次,她主动到我这里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吃饭很快,能让我带队吗?”

我当时真是又高兴又惊讶,同时也感到老师一些无意的动作和赞美,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她会觉得老师是注意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

所以,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幼儿的朋友,保证他们幸福的成长。

我当时真是又高兴又惊讶,同时也感到老师一些无意的动作和赞美,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她会觉得老师是注意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3——6、7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有幸在远程研修中学习到了幼儿心理学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果不懂得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必定不会成功,甚至适得其反。

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由兴趣驱使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学习的无意性和个别差异性。在我及我周围的同行中,很少人懂得以上这些,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不知不觉地把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扼杀了。

有时,当孩子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究、好模仿的学习心理,常常给孩子的就是随口乱答,甚至还表现出不耐烦。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适合幼儿的活动入手,给幼儿创设利于他们学习的环境来进行教学活动。另外,对幼儿提出的任何问题,首先都要给予肯定,然后认真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可以请其他幼儿回答,如果都不知道,老师就直接告诉幼儿,老师将下班后在书中或网上找答案后再告诉你。同时,也请幼儿自己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像周香老师讲的案例里的老师一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学习了幼儿心理学后,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普遍现象,我也是体会深刻,感到茫然与无奈。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幼儿的认知力、理解力还未达到小学生的水平,机械的模仿、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在幼儿园学的小学知识最多能让幼儿一、二年级时一时领先,以后就不可能了,这样反而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应该在活动与游戏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

可是,目前的学前教育状况又如何呢?我们有目共睹,深有体会。

我期待着让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科学的教育观早日驻入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中。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八

这类孩子被身边的人照顾得如此无微不至,他们享受着众星拱月般的照顾,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以至于渐渐将一切看做理所当然。这些被溺爱的孩子的兴趣中心只有自己,从来没机会理解合作的用处与必要性。

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要求他人的帮助。当他们无法再轻易找到一直以来所习惯的关怀与纵容时(一旦离开家这很正常),便会觉得遭到了背叛,认为整个社会都在与自己为敌。他们的`兴趣全在如何操纵其他人为自己服务上,对抗困难的勇气几乎是没有的。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九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涉及到教育要求的准度问题,朱智贤教授提出:只有那些高于儿童原有水平,经过他们的主观努力后才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合适的要求。

是的,任何事和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做一件衣服要掌握好尺度,做饭要把握好火候,一个人不能太老实,但一个人也不能太精明……这里我想说一说关于教师提问的“度”。提问的“度”有好多,如亮度、梯度、新度……但我认为提出问题的难度最重要。提出问题的难度合适,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把握好问题提出的难度呢?下面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布鲁姆曾经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在设计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是必须的,但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新课的知识,教师还在不停的问这问那,强迫他们从“零”开始学习,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还清楚的记得我在教学4的分与合时,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让学生操作小棒自己得出4的分与合,我想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一定学习很热情,但面对我的提问,他们总是带着懒洋洋的,不屑一顾的表情。课后经过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已经渗透了,怪不得他们上课时提不起劲。

我们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参照物,那在提问时就要和这个参照物保持相对适宜的“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人面临问题情景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当问题解决错误或失败时会引起苦恼,可能阻碍进一步的智力活动;当解决的问题得到肯定,就会产生喜悦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励人完成更艰难更复杂的任务。因此,如果问题的难度太小,就不能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学生不会好好的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将养成懒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无论对学生的成长,还是老师的教学都是极为不利的;问题的难度太大,学生会感觉高不可攀,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课堂提问就像花瓶一样,只是一种摆设,只能成为教师的“个人专利”,只会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信心;只有问题难度适宜的,使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更好的`把握问题的难度,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尝试和研究。同仁们,好好加油吧!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十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发展历史及课题来源,明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上常见的几种方法,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

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涵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题来源。

4、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存在的三个阶段。

5、西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6、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识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2、领会: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应用:能够根据儿童心理研究的问题的三个来源选择自己做儿童心理研究的问题。

1、识记: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存在的三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理论的要点。

2、领会: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关于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本内容。

3、应用:通过对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存在的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及相同决定论等理论的比较,认识关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的理论的发展趋向。

1、识记: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领会: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的三个时期及代表性理论、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1、识记:横向研究的概念、纵向研究的概念、跨化研究的概念。

2、领会: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化研究三种研究方法各自的特点。

3、应用: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比较分析、一些研究课题使用的研究法及这样选择的理由。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物遗传的过程,胎儿的发育过程以及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明确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及动作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明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从儿童心理发展伊始就纠缠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1、生命的遗传过程。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相互关系。

3、遗传疾病的一般产生原因

4、胎儿的发育过程。

5、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6、儿童身体的规律与特点。

7、脑与神经系统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8、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9、儿童动作技能的训练和掌握。

1、识记:染色体的概念、dna的概念、基因的概念、受精作用的概念、dna的生成方式、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碱基互补原理的概念、减数分裂的概念、等位基因的概念、显性基因的概念、隐性基因的概念、基因突变的概念、染色体异常的概念。

1、识记:胎儿的发育过程经历的几个时期。

2、领会: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1、识记:儿童的生长四个显著的时期、头尾原则的概念、近远原则的概念、足趾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惊跳反射、强直的颈反射。

2、领会:儿童大脑和神经的发展的一般规律、脑的反射的意义。

1、识记:动作发展的规律、动作发展的阶段、成熟早期年龄的概念、常模年龄的概念、成熟晚期年龄的概念。

2、领会:手的动作的发展、动作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3、应用:根据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动作训练的最佳时机的选择。

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2、婴幼儿视觉的基本发展状况。

3、婴幼儿听觉的基本发展状况。

4、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5、关于婴幼儿感觉发展的一些经典实验:如视崖实验、鲍厄研究婴儿视觉世界的方法、茨研究婴儿形状知觉的实验设计等等。

6、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1、识记:反射行为的概念、定向反射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概念、视觉偏爱的概念、视敏度的概念、视觉恒常性。

2、领会: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婴幼儿视觉及听觉的基本发展状况、婴幼儿嗅觉的发展情况。

1、识记:空间知觉的概念、视觉恒常性的概念、深度知觉的概念、方位知觉的概念、观察与观察力的概念、时间知觉的概念。

2、领会:儿童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儿童色形两维感知的发展、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的发展特征;视崖实验;茨研究婴儿形状知觉的实验设计;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情况;幼儿观察力初步形成的具体表现的四个方面。

3、应用能根据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规律,观察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1、皮亚杰关于思维的起源、结构、机制的观点。

2、皮亚杰对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

3、皮亚杰的各思维发展阶段的特征。

4、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评论。

1、识记:1)认知的概念、数理逻辑经验的概念、物理经验的概念、格式的概念。2)运算的概念、适应的概念、儿童的自我中心的概念、认知结构的概念、同化与顺应的概念、平衡化的概念。

2、领会:1)皮亚杰关于思维的起源、结构、机制的观点。2)皮亚杰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的反驳。

1、识记:皮亚杰的各思维发展阶段的名称、自我中心的概念、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领会:皮亚杰的各思维发展阶段的特征、同化和顺应的作用、同化和顺应的关系、儿童掌握各种守恒的次序,运算的含义。

3、应用:分析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不足之处。

1、信息加工的过程。

2、引起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的原因分析。

3、儿童注意的发展规律。

4、短时记忆的几种策略及儿童运用这些策略的能力的发展。

5、元认知的几种基本过程。

6、评价信息加工理论。

l、认知:图式的概念、映像的概念、概念或畴的.概念、判断的概念。

1、认知:感觉登录的概念、知觉的概念、短时记忆的概念、信息块的概念、元记忆的概念、长时记忆的概念。

3、应用:根据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促进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1、语言准备期的几个阶段。

2、儿童语音的发展。

3、儿童词义的发展。

4、儿童句子的发展。

5、儿童语用技能的发展。

6、环境论、先天决定论、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三种语言获得理论的内容。

1、识记:语言获得的概念、牙牙语的概念、被动性语言的概念。

2、领会:婴儿对语言的敏感性的表现。

1、识记:不完整句的概念、单词句的概念、电报句的概念、语用技能的概念。

2、领会:

1)儿童在使用词的过程出现的词义扩张的表现、儿童在使用词的过程中出现的词义缩小的表现。

2)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的特点、儿童对时间词的理解、儿童对人称代词的理解的发展、幼儿对物量词的使用状况。

3)儿童理解句子与使用句子的特点。

4)儿童话语发展的特点。

5)对2岁儿童说话的语用技能发展的研究发现、对四岁儿童根据听者的情况而调整其谈话内容的能力的研究发现。

6)幼儿对听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3、应用:能够从实践中找出支持本节理论的实例。

1、识记:语言获得装置的概念。

2、领会:环境论、先天决定论、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三种语言获得理论的内容。

3、应用:环境论、先天决定论、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三种语言获得理论的对比。

1、对智力的一般理解及智力的一般理论。

2、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

3、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4、麦卡尔提出的儿童早期智力发展阶段的模式。

5、智商的稳定性问题及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6、智力优异儿童的特征。

1、识记:智力、一般因素,特殊因素,流体智力、晶体智力。

1、识记:标准化的概念、常模的概念、信度的概念、效度的概念、智龄的概念、智力商数的概念、离差智商的概念、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的名称。

2、领会: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几种常见智力测验的内涵。

1、识记:智力成长的基本趋势。

智力缺陷儿童的特征。

1、情绪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婴幼儿情绪的发展规律。

3、引发幼儿情绪的原因及变化。

4、关于新生儿的情绪的几种观点。

5、关于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情绪对婴儿具有的适应意义。

6、婴儿微笑的发展。

7、学习理论、知觉再认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这三种情绪获得理论的基本内容。

8、儿童的怯生及其影响因素。

9、儿童害怕发展的年龄特点害怕的发展及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

10、儿童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发展规律。

11、根据儿童高极情感的发展规律,在培养儿童高极情感时应该注意的要点。

1、识记: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组成成分。

2、领会:情绪的组成成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婴幼儿情绪的

发展规律、引发4—7岁幼儿情绪的原因、关于新生儿的情绪的几种观点、关于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情绪对婴儿来说有重要的生存价值或社会适应意义、婴儿的笑的发展。

1、领会:学习理论、知觉再认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这三种情绪获得理论的基本内容;希伯对黑猩猩所作的经典实验。

1、识记:怯生的概念、对抗性条件作用的概念、系统脱敏法的概念、模特塑造法的概念、认知疗法的概念。

2、领会:影响婴儿怯生的因素、儿童害怕发展的年龄特点害怕的发展及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儿童的害怕与父母教育方法的关系、沮丧的儿童的表现、社会退缩儿童的表现。

3、应用:害怕的预防及运用所学方法帮助儿童克服害怕。

1、识记:道德感的概念、理智感的概念、美感的概念、学龄初期儿童对事物的美的评价的两个特点。

2、领会:儿童道德情感的三种形式、理智感、美感的发展规律、美感在儿童的发展中的作用、良的情绪至少具有的几个特征是什么。

3、应用:根据儿童道德感的发展过程,谈一谈在培养儿童的道德感时须注意什么;根据儿童美感的发展过程,谈一谈在培养儿童的美感时须注意什么;根据儿童理智感的发展过程,谈一谈在培养儿童的理智感时须注意什么。

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3、对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比较。

4、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5、儿童最初呈现的个性或气质类型。

6、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7、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识记:个性的概念、恋母情结、恋父情结、自我同一感的概念、同一感危机的概念、同一性拒斥的概念、同一性混乱的概念。

2、领会:顺利实现同一感的关键、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的主要内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3、应用:对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比较和简评;针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谈一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地帮助儿童发展的个性。

1、识记:儿童最初呈现的个性或气质类型

2、领会:最初的气质、体貌体格以及成熟速率是怎样影响人的个性发展的。

1、识记:父母教养类型及其特征、家庭的物理环境的概念。

2、领会: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发展的关系、针对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发展进行的研究、离异家庭的儿童的表现、父母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家庭结构同儿童个性发展的关系。

3、应用:能结合所学理论谈谈你认为电视对孩子个性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1、识记:自我意识、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2、领会: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1、儿童性别定型化的过程。

2、性别定型化的几种理论。

3、生物学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4、现代心理学对儿童性别定型化的研究的三个显著变化。

5、性别差异产生的社会因素分析。

6、双性化与无性教育。

1、识记:性别的概念、性别角色性别的概念、性别同一性别的概念、性别角色同一性别的概念。

2、领会: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1、领会:性别差异的表现、性别定型化的几种理论、生物学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现代心理学对儿童性别定型化的研究的三个显著变化、双性化与无性教育。

2、应用:将本章所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谈谈自己作为教师对儿童性别定型化能够产生的影响。

1、依恋的含义与发展的过程。

2、婴幼儿依恋的不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3、依恋形成理论的基本内容。

4、哈洛罗猴实验的主要过程和结论。

5、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6、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7、同伴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8、游戏与交往技能的关系。

9、几种主要的游戏理论的基本内容。

10、社会交往的技能训练。

1、识记:依恋的概念、婴幼儿形成的依恋的不同类型。

2、领会:依恋发展的过程、婴儿的依恋行为表现得最明显的情景、婴幼儿依恋的不同类型的特征以及形成原因、依恋形成的习性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依恋形成的心理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依恋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依恋形成的认知理论的基本内容、哈洛罗猴实验的主要过程和结论。

3、应用:根据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促进生活中婴幼儿安全依恋的形成。

1、识记:同伴的概念、赛尔曼将友谊发展分为的五个阶段、赛尔曼把儿童角色采择能力发展分成的几个阶段、谬勒和白莱纳把婴儿同伴相互作用划分成的三个阶段。

2、领会:同伴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

3、应用:通过学习本章社会交往的技能训练技术,初步学习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交往技能。

1、识记:按社会化程度对儿童游戏进行的分类、创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

2、领会: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想象性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儿童想象性游戏的发展规律。几种主要的游戏理论的基本内容。

3、应用:在日常实践巾,通过游戏观察并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

1、皮亚杰对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的发展情况的研究。

2、皮亚杰对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执行的发展情况的研究。

3、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4、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5、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

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7、控制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

8、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9、自我控制的几种训练方法。

10、自我控制的测量。

1、识记: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道德行为的概念、道德行为规主要包括的两个方面、儿童的道德认知包括的方面、谈话法。

2、领会:皮亚杰对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的发展情况的研究、皮亚杰对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执行的发展情况的研究、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

1、识记:观察学习的概念、替代强化的概念、自我强化的概念、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2、领会:控制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3、应用: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用于实际工作,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1、识记:移情及羞愧感的概念。

1、识记:移情的概念、羞愧感的概念、延缓满足的概念、自我控制的几种训练方法、弹性儿童的概念、自我控制度的概念。

2、应用:初步学习应用本章的自我控制训练技术对儿童进行自我控制训练,培养学生适宜的自我控制度。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十一

儿童心理学是指对儿童身心发展、认知、语言、情绪、性格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我读了《儿童心理学》这本书,在学习中有了很多收获,对儿童心理学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第二段:主体

本书作者首先讲述了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和过程,引导我们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来制定教学策略。同时,作者对儿童记忆力、思维发展与知觉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作者提到的儿童的“蝴蝶效应”的理论——即儿童有时会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引发情绪上的剧烈波动,这个波动可以对儿童日后的人格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在教育儿童时必须对这些细节问题高度重视,使儿童的心理、情感和意志得到科学的培养。

对比之前我对儿童情绪的认知,我认为情绪是“无罪”的,是不需要控制的。但在书中,我们看到,儿童能够自我管理情绪是他们成长为成熟人的关键,甚至可能还直接影响到大人的情感生活。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去教育和培养儿童正确的情绪管理方式,让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调节情感、处理冲突。

第三段:展开

另外,作者还对儿童的人格和性格发展做了具体的阐述。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建设性的人格”理念,即以自我知识和自我控制为基础,在合理的情感表达,积极的行为表现和适应性的发展中培养儿童一些基本性格特征。如让他们拥有自尊、自信、实事求是、包容等特质,能够更好地应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压力。

以前我们常常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儿童的智力,如分数优秀的就是聪明的,分数不好的就是笨的。但书中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多层次的,有很多方面的智力,需要全面考虑,综合评价。此外,书中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策略。提倡“启发式学习”,鼓励儿童通过自我实践、发现、试错来自主学习。

第四段:总结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深刻领悟到,儿童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和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应确保他们的情感需求、认知需求、身体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和满足,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使儿童健康成长。

第五段:回归现实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虽然缺少专业的心理知识,但是我们可以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成长的道路打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我们有责任为下一代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十二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心得体会《《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儿童心理学》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在拜读之后,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

总的来说,《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挺不错的书,书中有许多理论如果能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应该能使自己的工作上升一个台阶。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十三

任何一个孩子,他的任何一种言行,你再无法理解,他的背后必定存在某种原因。隔壁班上有这么一个孩子,每到中午明明就故意发出各种怪声,在老师多次的说教下他还是屡犯不改,我总觉得他的这种故意捣蛋行为和他的家庭有关。经过多次和他接触后,我问他为什么午睡的时候总是发出怪声呢?他说:“睡不着。”“为什么睡不着呢?”他哭丧着说“我想妈妈了,妈妈不要我了,老师也不喜欢我。”后来我了解到,他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母爱,幼儿阶段的安全依恋没有得到满足,试图通过发出怪声这种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并引起他人对他的关注。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投入必须更多的关爱,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温暖。

通过此案例可知,在教育岗位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评价,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建立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水平的基础上。但是,在我从业的过程中,正真能把儿童心理学运用到儿童的学习生活中的教师还是有所欠缺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诸如:破坏性行为、注意力分散、遗尿等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从表面来分析孩子身上存在着哪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本源来自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所以,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切忌脱离幼儿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施教,只有建立在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上的教育才是正真适宜儿童的教育。读完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我更加认识到了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

皮亚杰是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在《儿童心理学》中提出了儿童发展的认知要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7岁以上)。通过以上的四个阶段,儿童从最初的反射性探索行为的小婴儿逐渐成长为具体的的、符合逻辑思维的成人。儿童只有在前一阶段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学习。儿童应当顺着这四个阶段的顺序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1、象征性思考阶段(2~4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主要是运用象征符号进行思考,主要特征就是象征性游戏,如娃娃家等。在这类游戏中,幼儿能通过一些代替物进行思考,如把洋娃娃当做是自己的小宝宝,把放了泥土的水当做是咖啡、把绳子当成是自己的尾巴等等,幼儿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此类游戏活动中儿童的`想象力、语言能力、社会性都都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直观感受来学习的,如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轻重、颜色等,但是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概括、归类。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在这一阶段的幼儿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思维泛灵论,物质不守恒,把不在眼前的说成是看到的,把不存在的说成的是经历过的。比如:今天老师打我了、我们学校里的大楼要倒下来了、我家里有一艘很大的飞船、小红花伤心地哭了等,现实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以引起他的注意力、幼儿园里的教学楼在加固、游戏的时候用积木搭了一架飞机、早上老师给小红花浇了水......

成熟主要是指幼儿大脑神经的发育程度。皮亚杰认为,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幼儿成熟的基础上的,幼儿能否完成某项任务,还要看幼儿的成熟度,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同样也证明了成熟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成熟的重要性。在大班上半学期的数学活动课上,我教孩子们认识数字5、6,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5个或者是6个苹果,基本上每一个孩子都能用小手指指着苹果正确数完,但是当我最后问孩子你数到有几个苹果的时候,他们像猜谜语般地回答我有8个、4个、9个等等。这个现象在大班上学期的幼儿中普遍存在着,这些孩子他们只是会机械地数数,还没有达到理解数的含义的水平阶段。此外,现在社会上开设的很多的幼小衔接的补习班,教授幼儿拼音、汉字,甚至有些教英文的,这些现象严重超出幼儿的成熟水平,拔苗助长是不科学的。

2、取材于幼儿的经验

皮亚杰提出,经验是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的,随着新的经验不断地获得,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完善,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他认为,幼儿的课程应当以幼儿从环境中自己探索得来的经验为主,只有取之于幼儿生活经验的,才是幼儿感兴趣的、真正适宜幼儿的。此外,《纲要》和《指南》中也提出了教学内容一定要贴切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经验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儿童对源自于自己生活经验的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注意力也集中,他们能七嘴八舌地说出很多让你出乎意料的事情来,如:秋天里的树叶、可爱的小蚂蚁、种子发芽啦等等。相反的,当我给他们讲邮票的来历、古代的通信方式等,孩子们根本就不喜欢听。

3、不可忽视的社会环境

幼儿不仅需要从环境中获得经验,也需要社会交往。社会交往中的规则、文化、语言、数学等加速着幼儿的认知发展。正确的、适宜的社会经验加速幼儿的发展,不正确的、不适宜的社会经验会阻碍幼儿的认知发展。班上有一个叫小夕的幼儿,她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的,活动中我向她提问的时候,她总是支支吾吾地不敢说什么,非常紧张。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她体质比较弱的原因,她妈妈从小把她关在家里不让她出去。后来通过和她妈妈的沟通,让她了解了孩子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本能,对于幼儿的教育,一定要在熟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明白幼儿需要的是什么!

幼儿园儿童心理学心得篇十四

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儿童心理学》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在拜读之后,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

总的来说,《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挺不错的书,书中有许多理论如果能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应该能使自己的工作上升一个台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25943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