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以下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一
开在千里外的城市
空气变得阴冷
清晨妈妈的电话打来,几句叮嘱的声音,苍老温馨,温暖着冻僵的记忆。
这个城市繁华空旷,膨胀着虚浮的快乐,而我,满目荒芜,找寻陌生的熟悉。
你的手伸过来的时候,我隐忍着的疼痛与柔弱,层层蕴开。
你说,该回家了。这里虽繁盛喧嚣,却始终不属于我们。
乡音袅袅,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泪。
没有谁甘愿如游魂
飘浮在异地他乡
让我们朝思暮想的家,日益荒芜颓败,如风烛残年般老人的叹息,声声涕泪。
我们也有意气风发,也是孤傲狂放,不可一世。但心底却始终有道与生俱来的伤口,一触即痛。悲凉的是,我们生长在同一蓝天下同一国土,那土,却有着优劣之分。
有一段心事曾简单晴朗,透着淡淡的蓝。有一段纯净的快乐,支撑着日复一日的疲惫。
也许我们长大,一切都已经改变,如见多了离合,心便被包裹成了坚硬如铁。只是,在黑暗里,沉静着,一寸一寸,剥落的.都是想念的尸身。
门前的小路,屋后的竹林。早起的鸡鸣,落日下归家的农民。隔壁的玩伴,同桌的男生。
还有懵懵懂懂,羞涩的爱恋。
有一些事情,经过了,留下痕迹,成了岁月,成了回忆。虽然有一点疼痛,钝钝的落在心里,会偶尔忽略,但决不会忘记。
有一些情感,像少年简单的心事,经历过如一场劫数过后的思念,便会透出淡淡的蓝。
你的忧伤,潜伏在老屋斑驳的阴影里,而四周,芳草已凄凄。池塘边映照出的年少容颜,天真快乐。而如今我们的心,已然飞的太远。
挣断了线。寸寸生疼。
你说,生命纵使如常青,也总有叶落归根的一天。
回家的时候。
我们一起。
树下圣僧多,各个拈花各为佛。光阴无影水无声,一枝一叶无蹉跎。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二
1、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理解秋季的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变化。
3、发展幼儿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朵像什么,一会儿变成了什么。
2、收集各种云彩图片、照片,并布置成“云彩世界”。
3、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课件。
4、优美的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进入“云彩世界”参观。
1、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谈话;小朋友,今天王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好玩有趣的“云彩世界”去玩,看谁最聪明,表现最棒!
2、引导幼儿参观“云彩世界”。
幼儿自由观察,交流图片中、相片中的云彩像什么?(能用动作表现云彩的造型。)云彩有趣吗?为什么有趣?(教师个别指导)
二、探索使云彩变化的秘密
组织幼儿看课件画面1,并讨论:是谁使云彩会变?
三、帮助幼儿欣赏,理解散文诗
(导语:天上的云彩这么有趣,天上的风儿这么能干,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很美的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1、幼儿边看课件画面,边欣赏散文诗两遍,初步感受散文诗的美。
2、结合放映课件,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
散文诗中,风儿把云彩变成了什么?这些变出来的东西怎么样了?
3、幼儿边看课件画面,边欣赏教师朗诵散文诗。
4、幼儿边欣赏散文诗边自由表演。
四、做游戏
1、老师扮风儿,幼儿扮云彩,并仿编散文诗。
师生齐说开始和最后两句,教师扮风儿一吹,小朋友就变成各种有趣的云彩,并能将自己创作的云彩编进散文诗中。
2、幼儿自由选角色做游戏,并仿编散文诗。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三
材料准备:多媒体教具一套。已运用多种材料和不同的方法表现了云的形态,并制作成云彩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制作的云彩。
1、观看云彩壁画,幼儿介绍自己前段时间制作的云朵,说说制作的云朵像什么。
2、运用多媒体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云。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千变万化云,看一看这些云像什么?”(配乐欣赏诗歌:云彩和风儿)
二、讨论
云彩变了些什么?云彩为什么有趣?为什么云彩会变?
三、配乐朗诵《云彩和风儿》。
四、游戏创编诗歌:会变的云彩
1、幼儿用动作来表现云彩。老师扮“风儿”,幼儿扮“云彩”。“风儿”一吹,“云彩”就变出不同造型来,用诗歌的语言表达云彩的变化。
2、幼儿分组进行创编诗歌活动。
五、延伸活动
在语言角定制一本诗歌本,供幼儿继续诗歌的创编。
在表演角活动时,可以继续进行游戏,表演云彩的变化。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描述的意境。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3、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神秘的海底世界。
2、红色、绿色标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今天太阳要和几个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颜色宝宝们不知道应该躲在哪里?请大家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二、理解相似的颜色相互隐藏的.自然现象。
教师出示红、绿颜色标记,先请幼儿认识、复习颜色:红(绿色),然后红色标记在红色、黄色两种颜色中选择,请幼儿猜猜红颜色宝宝应该躲在哪里。
师:哦,原来,颜色宝宝要找和自己一样的颜色躲起来才能不容易被找到。
教师再次出示绿色,以同样的方法让幼儿判断绿色在黄色和绿色中应选择哪种颜色躲藏。
三、结合ppt,欣赏、学习散文诗
(一)欣赏第一遍
1、教师结合ppt,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提问:
(1)“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
(2)“太阳数数时,颜色们在做什么?”
“颜色宝宝是怎么躲起来的?”(学习词:静悄悄)
“静悄悄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表演静悄悄的动作。)
(3)颜色宝宝都躲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躲到那里去?
2、欣赏第二遍,教师结合背景图,再次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师:这首散文诗可真好听,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提问:
(1)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应该是什么时候?(晚上)
(2)散文诗里为什么说绿色躲在树叶里,黄色躲在菊花里。
(3)黑色解开手帕,太阳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呢?
(4)太阳为什么一下子就把它们找来了呢?
(5)集体朗诵散文诗。
教师小结。
四、迁移运用、指导幼儿访编散文诗。
(1)游戏:幼儿扮太阳,教师扮黑夜。用黑纱巾将幼儿的眼睛蒙上,并把他们带到布置好的场景中去:神秘的海底世界。
(2)请幼儿找自己喜欢的地方,将躲在里面的漂亮颜色都找出来,要求幼儿边找边和同伴交流,并运用句式:xx躲在xx里。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园外或郊外寻找各种各样的颜色进行仿编。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五
你的优秀,
不需要任何人来证明。
不要轻易让自己掉眼泪,
你笑,全世界跟着笑,
你哭,伤心的大部分是自己,
岁月永远年轻,
我们慢慢老去,
你会发现
童心未泯
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以年轻的心
足以填平沧桑的沟渠
一起欢笑
升华人生的逍遥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理解风儿使云朵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引导幼儿有兴趣观察云彩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3、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多变,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2、收集云朵图片幻灯、音乐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看云:
1、组织幼儿到室外观看天空中的云彩。
2、提问:刚才我们在室外看到了,天空中许多的彩云,谁能说说云有哪些颜色?有什么形状?它离我们有多远。
说云:
1、你们知道云在哪里吗?你见到的云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带你们到云彩世界去玩,想去吗?
3、放幻灯:
1)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2)喜欢这些云吗?找找你最喜欢的一朵云。为什么喜欢?它象什么?
二、探索云彩变化的秘密为什么云彩会变?是谁让云彩会变?
1、请幼儿说说那些云可以预测天要下雨。
2、哪些云可以预测天气是晴天。
3、让幼儿学习会看简单的云图。
4、讨论:如何根据云彩图来做气象预报?
师小结:多云、少云——晴天,灰云-——阴天,乌云——雷雨天等。
设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教师的启发,探索出使云彩变化的是风。
4、请幼儿做能干的风,玩“会变的云彩”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扩展思维。
2、师有感情地朗诵,问:散文里说云变成了什么?
3、你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
散文:多变的云
天上的云飘着,就像魔术师在变着万花筒,在天上变出一个一个可爱的样子。有的是花开样,有的是蘑菇样,有的是彩虹样……哈哈还有的是小兔样子,好像在和小朋友在说话。一会儿云儿又在变,变成公鸡、变成天鹅、变成马,真神奇哦!
再看看,云儿被风一吹,也变了颜色,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简直是太美了。
教学反思
本活动,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充分让幼儿通过主动积极的观察,充满乐趣的通过绘画再现观察与想象,自信、大胆的创造,从而轻松愉悦的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始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活动中幼儿自然地成为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活动成功的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七
信任折翅,不足驮起一钱重的叮咛。
不足信任戴上的面具开出花朵的脸。
不足信任日久的谎言贴上魔术的标签,变成真实的风声。
不足信任站在稻田的那个人,分明扎着的稻草想掐灭一串鸟语。
不足信任断线的风筝守着翅膀,背负干净的灵魂升入天堂。
假面的舞者模仿天鹅,舞成暗影。所有的灯盏抗议出足够的光,盯着
一滴雨触摸到苍颜的灰。一缕风吹起被质疑的气泡。
曾信任嘴里飞出的词藻。一夜思索,动摇成破灭的梦幻。
时光流过的物件,不再像夏天的阳光那么灿烂。
别人梦中的.呓语,不足相信为歌谣。
相信自己拯救自己,不敢相信滚过天边的响雷炸出一条河流。
我顺从生活说出的真实,被质疑成黑色的口哨。
生活流行欺诈的通病,令拒绝失语的肉体仿佛活在雪地不停打颤。
信任折翅,不足驮起一钱重的话儿。
戴上的面具开出花朵的脸,不足信任
日久的谎言贴上魔术的标签,变成真实的风声。不足信任
在稻田的那个人,分明扎着的稻草想掐灭一串鸟语。不足信任
断线的风筝守着翅膀,背负干净的灵魂升入天堂。不足信任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中优美的词句,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
2.知道秋季的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并能表现出云彩的变化。
3.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思维,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是发展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思维,鼓励幼儿大胆表述。难点是理解散文中优美的词句,感受散文中的优美意境。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散文重点词语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件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先出示小船提问
1、它是什么颜色的?
2、这是什么?桅杆与风帆有什么用?
3、老师与幼儿一起小结:开船时要竖起桅杆、扬起风帆.
再出示狮子提问
1、狮子的性格是怎么样的?
2、谁用动作表现一下狮子的样子?
3、老师与幼儿一起表现------躬起身子,张开大口.
最后出示胖娃娃提问
1、它头上戴什么?身上穿什么?用实物帮助幼儿理解白围嘴儿.
2、小结并表现: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嘴儿.
二、欣赏散文诗
师:你们喜欢这三件礼物吗?你们想知道这是谁送给你们的吗?请欣赏散文诗云彩和风儿就知道答案了.
1、欣赏散文诗同时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受云彩的变化!
提问:——是谁把这三件礼物变出来的?
——云彩为什么会变?
——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为什么说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2、老师示范朗读散文诗一遍提问
师:下面听老师朗诵一遍,把你喜欢听的散文中的话记下来!
——听完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散文真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美在哪里?引导幼儿学习优美词句,要求幼儿用表情,语调表现出来)
3、表演散文诗
幼儿听散文自由的用表情、肢体动作进行表演,感受优美的意境。
三、拓展经验
幼儿: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兔、奥特曼、大飞机、怪兽------
四、游戏”云彩和风儿”
玩法;:老师扮风儿一吹,小朋友扮云彩.变出各种不同造型来.再请一个小朋友扮风儿,幼儿要能讲出自己变成什么.
五、结束
师:小朋友真能干,变出了这么多的礼物.现在我们就到小班去变给弟弟妹妹看!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九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
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二、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
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引课题:
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
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
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四、悟“荷”,感诗情
教师明确:2、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背诵第9段,20秒后竞赛。
五、拓展仿写,表达爱
1、讲述母爱故事:
有人说:天下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容,但唯有母爱,是完全一样的。同学们,我们享受母爱十余载,你们的母亲是如何保护、关爱你们的呢?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自己的母爱故事。
2、写作练习: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双眼;让我们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你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请你模仿本文,不妨用这样的句式仿写:母亲啊,你是,我是,除了你,谁是我_____________(母亲啊,你是大海,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港湾?)
(母亲啊,你是大树,我是小鸟,除了你,谁是我栖息的家园?)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谁是我生命的源泉?)
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诗,诗歌的名字就是:母爱。
六、结束语:小时候,冰心曾经天真的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轻轻的说:傻孩子,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因为爱,所以爱。母爱就是这样的无私,母爱是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最后,我提议,我们全体起立,大声说:妈妈,我爱您,谢谢您!
《金色花》教案
一、吟诵古诗,导入课题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2、首先,让我们看看泰戈尔。谁能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泰戈尔的情况呢?
(出示大屏幕上的泰戈尔图片,学生自由发言,而后展示明确)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二、初读诗文,把握基调
舒缓、温馨、深情。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3)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对妈妈的爱)
(4)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我为妈妈做事,心里很喜悦)
(6)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天真,悄悄的)
(7)当你黄昏时拿出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撒娇,快乐)
三、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写的小诗,扩展完善后整理在作业本上。
2、课外阅读《繁星》《春水》中描写母爱的小诗并摘抄赏析。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激发创编诗歌的愿望,尝试使用诗歌的语言创编《云彩和风儿》,并能自信地讲述创编内容。
2、培养幼儿想象的丰富性,思维的独创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3、通过感受诗歌优美地意境,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已多次观察过云彩的变化,对云的形成有了初步的了解。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十一
《散文诗两首》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文章,属于课内自读课文。根据第四单元引言中提到的教学要求——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学习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朗读并积累语言、注意写法的借鉴,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笔者省去了常规的作者与写作背景的介绍、文章章法结构分析等常规教学板块,而将教学目标拟定为:圈点勾画、阅读母爱、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积累语言,吟诵母爱;学习写法、仿写母爱。
由于在45分钟之内要完成近2000字的文章教学,时间相对较紧,故在设计尽量压缩生字词、作家作品等内容的讲述。
母爱是永恒的主题,也是众多学生都可以产生的情感体验,为了培养学生孝顺母亲、感恩母亲的良好品质,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积累语言素材,为写作创下有源之水,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笔者加入了散文《艰辛的历程》。
(一) 教学目标:
1. 圈点勾画,阅读母爱
2. 朗读课文,感受母爱;
3. 积累语言,吟诵母爱;
4. 学习写法、仿写母爱。
(二)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又到星期五了,大家最想的事情是什么呀?(回家)
是呀,每到周末,我们最想的是家。不仅仅是因为学习的艰苦,更在于家是温暖的港湾,家里有慈爱的妈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这份思念,走进我们今天的语文之旅。(板书:诗文三篇——母爱的颂歌)
2. 认识生词
3. 走进课文
a.《金色花》
(1)个别同学读,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人?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事?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板书)
母亲:做
祷
告,读书、找孩子“我”:散发香气、投射影子、突然现身
一个慈爱的母亲和一个机灵活泼的孩子;
宽容的母亲和一个孝顺的孩子;
(3)在这一伟大的母亲和这个可爱的孩子身上,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爱(板书:爱)
(4)深情朗诵课文,读出母亲的慈爱、宽容,读出孩子的机灵、可爱。
b、《荷叶 母亲》
(1)听录音,勾画描写荷叶的语段,描写母亲的语段。
(3)读文中提到母亲的语句,感受母爱的崇高。
孩子们,母爱的付出是不计成本的,是无私的。在名家的笔下,母爱如花,散发着阵阵幽香;母爱如水,漫湿我们枯涸的心田。平淡人生也有舞,凡人小事也有歌下面,让我们去看看凡人是如何抒写母爱的,请看我们的补充课文《艰辛的历程》(板书:艰辛的历程)
c.《艰辛的历程》
听朗读,说说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文段,读一读,要求读出母亲的艰辛,读出儿子的感动。
教师总结:文章从看到与母亲离别时的情景写起,通过回忆,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伟大而坚强的母亲。(教师板书:四处借钱为誓言 带病送钱为儿女)
(四) 作业设计
1. 给母亲写一段短文,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
2. 课外阅读课本182页名著导读:《繁星》、《春水》
诗文三篇
——母爱的颂歌
字词 金色花 荷叶 母亲 艰辛的历程
匿笑
祷
告 泰戈尔 冰心 四处奔波借学费并蒂 花瑞 妈妈 “我” 荷叶 母亲 带病送钱为儿女
慈怜 荫蔽 找孩子 突然现身、撒娇 风雨 困难
爱
象征
追 忆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家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由与母亲离别的情景,引起关于母亲的回忆)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过渡)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回忆母亲的艰辛,引出誓言)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气力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十二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第二单元掌握散文诗基本特点及写作基础,学写显浅的散文诗。
过程和方法
复习法、归纳法、讨论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态度精神,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学会写闪烁理性光辉的语句。
1、散文诗的基本特点
2、散文诗的基本写法
两课时
1、学生梳理第二单元五课散文诗在内容和形式等各方面的特点,并加以归纳,起码要归纳五点。
2、学生阅读自读课本《随鸟走天涯》中15—24课散文诗,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共性。
第一课时
指导并写作
一、检查预习
让学生默出十课中的任意三个题目,并就一课你最熟悉的散文诗谈谈主要内容和写作上的特点。(意图主要督促学生认真阅读,也为下一步作准备)
二、归纳总结
学生小组交流后对散文诗的共性进行归纳总结:
a、将作者的情感寄寓于具体的事物之中,含蓄深刻。
b、多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
c、多用象征的表现方法
d、多用比喻、排比、拟人、反复、对比等修辞使文章生动,语言优美,有气势。
e、结尾一般多用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发人深省。
f、语言铿锵,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
g、事物特征与被寄寓的`情感有机地融为一体。
h、文章题目一般就是被寄托感情的事物。
(归纳时要求学生举课文为例,便于复习)
三、写作指导:
1、学生讨论你想表现哪种情感,可以寄寓在哪些事物上?
2、班级交流。
四、进行写作
第二课时
对照散文诗的特点批阅自己的作文,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相给。
一、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本次作文的评价标准。
1、主题积极向上
2、基本符合散文诗的特点
二、学生自我批改作文
1、大声朗读两遍
2、划出并订正错别字
3、对照散文诗的特点寻找出自己怕亮点每处加5分
4、小小组为单位交流并作总评
5、推荐出好文章
三、各组推荐出的好文章作班级交流,教师组织评点。
四、教师抽阅,发现好文章修改润色后向报刊推荐。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十三
1、初步理解散文的内容,感知散文中自由遐想、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借助图文匹配的形式引导幼儿阅读和感受诗歌的美。
3、通过配乐欣赏、绘画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1.配乐散文磁带,录音机。幻灯
2.教学课件:《我多想》。
3.纸,油画棒
4.用文字加画面的散文诗内容
一、谈话导入
1、播放钢琴曲《星空》,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美梦吗?如果能够美梦成真,你希望梦见什么呢?幼儿展开遐想后自由讲述。教师小结“原来小朋友都爱做美梦,有的美梦是送给自己,有的美梦是送给别人”,并出示字卡:自己、别人。
二、欣赏散文诗
1、出示白纸,贴上一个小女孩图片。师:有一个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做美梦,想知道她梦见什么了吗?教师完整朗诵散文诗《我多想》一遍。
2、师:小女孩一共做了几个梦?真的是这样吗?请你们仔细听一遍。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我多想》(配乐)后回答提问。
4、教师带孩子们一边对着文字一边把散文诗内容朗诵一遍。
教师和孩子重点谈论散文诗中的“你”是指谁?师:如果小女孩对你说“我多想,把你带进最美丽的一刻,让温馨永远永远留在你的心”,你觉得有被“爱”的感觉吗?觉得快乐、幸福吗?假如你是小女孩,你把“爱”送给了别人,你觉得快乐、幸福吗?引导孩子理解:把“爱”送别人也是快乐和幸福的。
5、教师:小女孩的梦美吗?她把这美丽的梦编成了一首散文诗,名字叫《我多想》,出示文字版面的散文诗《我多想》,完整朗诵一遍(配乐)。借助教学课件,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散文的内容及意境。
三、结合教学课件,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散文。
请幼儿说说听完散文的感受。
教师:为什么这个散文听上去这么美,这么让人感动?
四、分享阅读体验
1、师:喜欢这首散文诗吗?你觉得散文诗中哪一句说的最美?
2、幼儿自由发言,与同伴分享散文诗中最美的一句话 在交流中,教师帮助幼儿认识到是美好的心灵、美好的祝愿让人感动。
五、出示课件中的图片,让幼儿根据画面内容说出自己多想干什么。比如看见了干枯的树就说出我多想给干枯的树送上甘露,让它的树叶郁郁葱葱等等教师:我不仅有美妙的想法,这个想法还要给别人带来美好的感觉。你有美妙的想法吗?它会给别人带来什么美好的感觉呢?谁会用散文《我多想》的句式来说一说?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尝试用“我多想”说一段话。
六、绘画中结束
1、师:你们喜欢这个爱做梦的女孩吗?能用笔把她的梦画下来吗?幼儿一边绘画一边完整欣赏朗诵散文诗《我多想》(配乐)一遍。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态、赞许的语言,鼓励幼儿探索、表现。、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欣赏和提问的安排,首先我先让幼儿多听,整体欣赏和部分欣赏交替,让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体味散文无处不在的美。传统教学讲究环环紧扣,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要把作品梳理清楚,把幼儿头脑中最美好完整的形象冲淡。因而在组织欣赏时,我注意把握这篇散文的特色、特点,每一遍欣赏后,不一定都提问,多欣赏几遍尔后提问,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听的需要,幼儿回答时也有信心,能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结构,感受散文诗的诙谐、有趣。对于能力弱的孩子,他们虽然有时不能对散文完全理解透彻,但是在其他小朋友的回答中,他们也有机会欣赏到散文的内涵,初步体验散文中优美的词句,为他们将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打基础。希望这个“摇篮”使孩子们感到温馨亲切。和孩子们欣赏散文诗《我多想》的过程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孩子们对散文诗的阅读和感受能力都超出我的预测,和孩子谈论他们的美梦做为活动的引入部分,孩子们可是滔滔不绝:“我想拥有很多金银财宝,然后送给灾区的孩子”……,在调动孩子的情绪后,接下来是欣赏散文诗的部分,由于活动设计的脉络清晰、环节紧扣、形式多样,幼儿带着美好的情感多次欣赏了散文诗,其中考虑本班孩子对文字比较敏感,我多次使用了图文匹配的形式引导幼儿阅读和感受诗歌的美,在和孩子谈论散文诗中的“你”更是把活动带入了高潮:有的说是“爸爸、妈妈”,有的说是“需要帮助的人”,有的说是“朋友”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体会到心中有“爱”是幸福的,把“爱”送给别人也是快乐是幸福的,活动在幼儿一边欣赏散文诗一边绘画中结束,是希望孩子把对散文诗的美妙体验的继续延续。
由于活动选材接近幼儿的生活及情感体验,孩子对本次文学活动的关注度非常高。简单的图文匹配、音乐配诵、绘画多中形式让孩子对作品有了充分体验的理解,教师在活动材料的准备方面节省了时间,本次活动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在活动的结束部分,由于时间的限制,孩子们的绘画只能在意犹未尽中结束。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十四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散文诗两篇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体验和爸爸在一起的愉快、安全、甜蜜的感觉。
2、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爱爸爸的理由,进一步增进父子之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自制ppt,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你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玩吗?你和爸爸都玩过哪些游戏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师: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和爸爸一起玩,每个人和爸爸都玩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
二、和爸爸在一起玩你感觉怎么样?
师:和爸爸一起玩大家感觉特别的开心。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的爸爸》,散文诗里说的也是一个孩子和爸爸一起开心地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他们在玩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三、教师放ppt课件,,幼儿完整欣赏散文诗《我的爸爸》。
提问:他喜欢和爸爸在一起做哪些游戏?
四、根据回答,教师扮演爸爸与个别孩子一同表演,并引导幼儿回答:
——爸爸举起我,像什么?(请2个小朋友)
——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就像坐什么?(请3——4个小朋友)
——爬到爸爸的大腿上再滑到脚上,像玩什么?(请3——4个小朋友)
——我往爸爸背上爬,就像爬什么?骑上爸爸的脖子,就像到了什么地方?现在谁最高?(请1个小朋友)
小孩和爸爸玩的真开心,你们喜欢吗?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
五、完整欣赏第二遍,可引导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根据散文诗的内容做动作,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六、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1、你喜欢你的爸爸吗?为什么?
师:原来小朋友也都很爱自己的爸爸,爸爸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和爸爸一起玩我们感觉特别安全、特别幸福,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爸爸,爱爸爸。晚上回去,请小朋友把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当作礼物送给爸爸,可以跟爸爸也来玩玩这些有趣的游戏,相信大家一定会很开心的。现在先请小朋友到娃娃家去玩玩这些游戏吧。
七、延伸活动
幼儿扮爸爸,和娃娃家的娃娃玩游戏。
附:散文诗《我的爸爸》
我喜欢爸爸的大手,喜欢把小手放在他手心上。
我喜欢爸爸举起我,像小飞机一样飞来飞去。
我喜欢坐在爸爸的二郎腿上,就像坐在跷跷板上。“忽悠忽悠”,一上一下。
喜欢爬到爸爸大腿上,再滑到脚上,“哧溜哧溜”,就像滑滑梯一样。
我往爸爸背上爬,就像爬山一样。骑上他的脖子,就像到了山顶上,哈哈!最高、最高的高个子,现在就是我啦。
我喜欢我的爸爸。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25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