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确的计划可以增加工作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使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那么我们制定一个好的计划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首先,我们要明确目标和任务,然后分析和评估现有资源和条件,确定可行的步骤和时间安排,最后需要不断检查和调整计划,以确保实施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一
2016年,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秉承“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以建设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为目标,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打造“三化两型”(制度化、信息化、时尚化,枢纽型、学习研究型)共青团,推进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优化队伍建设,增强支部活力,擦亮特色品牌,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引领青年学子以饱满的热情和昂的斗志献礼建校55周年,投身我校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
一、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平台,强化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
1、切实做好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采取贴近青年,丰富多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特别是用好新媒体和文化艺术载体,深入、全面、准确地开展系列学习十八大精神宣传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学习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与信仰对话、与理想对话。
2、创新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完善校、二级学院两级团校建设,加强两级学生骨干培养。创新实施“青马100”工程,每年公开招募100名品学兼优新生加入“青马100”培训班,实施学分制培训,通过为期两年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课题研究、志愿服务、对外交流等形式的系统学习,培养一批团员精英骨干,在大学生身边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实现青年引领数字化。运用网络视频、微博群、飞信群、qq群、手机报等开放性、共享性、发散性的新媒体载体,让团工作随时随地实现同步直播、同步交流、同步分享。推行团干部实名开微博,与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互粉”。进一步完善共青团“红网工程”,继续抓好团组织微博、微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运营机制,形成“各自独立、相互联动”的完整体系。加大力度推广“校园微生活”手机报,努力建设对大学生进行信息传播和思想引领的新媒体集群。
4、深化主题教育,唱响主旋律。以纪念“五四”运动等重大活动、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纪念庆祝活动。加强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党教育,坚定广大青年学生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开展好“优秀团员”、“自强之星”等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
二、以团的作风建设为重点,夯实组织基础。
5、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召开共青团xx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和讨论韶关学院共青团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方针和任务,选举产生共青团xx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做好二级团委换届工作,选拔一批年青有活力的青年干部担任二级团委书记。推进基层团建创新工作,完善二级团委的建设和管理,明确职责,加强团组织建设。加大力度实施“重心下移”,激发团的基层活力。推进团建进社区、进社团、进网络的工作,实现共青团组织服务全覆盖。
6、打造“接地气聚群力”的团组织。支持、鼓励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特别是学院团委书记、副书记等共青团骨干继续坚持“两进三同”不掉线,贴近青年,让团工作更有针对性,服务青年,让团组织更坚实,致力于把团组织建设成为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7、打造“学习研究型共青团”。加强团学干部队伍的培训,提升团学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注重团干部的思想力建设,鼓励团干部主动、深入、持续地研究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升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践行宗旨、心系青年、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团干部队伍。
三、贯彻落实计划,以“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服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8、试行“学分、教学工作量进社团”。贯彻我校加强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与教学部门一道制定学分、工作量进社团的有关制度,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9、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评价体系,丰富活动形式,引导大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设立大学生素质拓展管理系统,科学记录和评价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情况,量化的素质拓展成绩单与专业学习成绩单并驾齐驱,成为人才培养的考量标准之一。
10、擦亮校园文化“13500”特色品牌。组织第二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七届科技文化节活动,举办成长论坛、菁英校友论坛、社团嘉年华、校园十大歌手、热点辩论赛等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延伸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迎接55周年校庆。
11、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壮大注册志愿者队伍,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创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活跃学校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参与各类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探索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新动员机制,加大无偿献血工作力度,确保超额完成任务。
12、组织社会实践工作。进一步完善“大实践”工作格局,把学生德育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新机制。开展好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申报全国、全省重点团队,完善“三下乡”官方微博建设,扩大宣传,提升影响力。
13、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践。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建设,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按照政策支持、搭建平台、加强培育、强化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实践体系和创业组织保障体系。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在确保见习基地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质量,强化对接和管理。
14、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训练;()落实教师指导科研项目的教研积分,积极组队参加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
15、推进艺术工作。推进校大学生艺术团的课程化教育、学分制教育、专业化管理,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任务。打造艺术精品节目,积极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国家、省的艺术竞赛活动。
四、本年度十项重点工作。
1、开展“与信仰对话”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系列活动。
2、召开第三次团员代表大会。
3、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
4、举办技作品竞赛,组队参加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5、举办第23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第7届科技创新节。
6、创新实施“青马100”工程。
7、完善和运行共青团新媒体教育平台。
9、实施社会实践“十百千万工程”,组织开展好2016年社会实践活动。
10、服务学校5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共青团xx学院委员会。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二
2013年,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秉承“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以建设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为目标,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打造“三化两型”(制度化、信息化、时尚化,枢纽型、学习研究型)共青团,推进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优化队伍建设,增强支部活力,擦亮特色品牌,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引领青年学子以饱满的热情和昂的斗志献礼建校55周年,投身我校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
一、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平台,强化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
1、切实做好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采取贴近青年,丰富多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特别是用好新媒体和文化艺术载体,深入、全面、准确地开展系列学习十八大精神宣传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学习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与信仰对话、与理想对话。
2、创新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完善校、二级学院两级团校建设,加强两级学生骨干培养。创新实施“青马100”工程,每年公开招募100名品学兼优新生加入“青马100”培训班,实施学分制培训,通过为期两年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课题研究、志愿服务、对外交流等形式的系统学习,培养一批团员精英骨干,在大学生身边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实现青年引领数字化。运用网络视频、微博群、飞信群、qq群、手机报等开放性、共享性、发散性的新媒体载体,让团工作随时随地实现同步直播、同步交流、同步分享。推行团干部实名开微博,与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互粉”。进一步完善共青团“红网工程”,继续抓好团组织微博、微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运营机制,形成“各自独立、相互联动”的完整体系。加大力度推广“校园微生活”手机报,努力建设对大学生进行信息传播和思想引领的新媒体集群。
4、深化主题教育,唱响主旋律。以纪念“五四”运动等重大活动、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纪念庆祝活动。加强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党教育,坚定广大青年学生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开展好“优秀团员”、“自强之星”等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
二、以团的作风建设为重点,夯实组织基础。
5、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召开共青团xx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和讨论韶关学院共青团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方针和任务,选举产生共青团xx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做好二级团委换届工作,选拔一批年青有活力的青年干部担任二级团委书记。推进基层团建创新工作,完善二级团委的建设和管理,明确职责,加强团组织建设。加大力度实施“重心下移”,激发团的基层活力。推进团建进社区、进社团、进网络的工作,实现共青团组织服务全覆盖。
6、打造“接地气聚群力”的团组织。支持、鼓励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特别是学院团委书记、副书记等共青团骨干继续坚持“两进三同”不掉线,贴近青年,让团工作更有针对性,服务青年,让团组织更坚实,致力于把团组织建设成为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7、打造“学习研究型共青团”。加强团学干部队伍的培训,提升团学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注重团干部的思想力建设,鼓励团干部主动、深入、持续地研究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升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践行宗旨、心系青年、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团干部队伍。
8、试行“学分、
教学。
工作量进社团”。贯彻我校加强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与教学部门一道制定学分、工作量进社团的有关制度,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9、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评价体系,丰富活动形式,引导大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设立大学生素质拓展管理系统,科学记录和评价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情况,量化的素质拓展成绩单与专业学习成绩单并驾齐驱,成为人才培养的考量标准之一。
10、擦亮校园文化“13500”特色品牌。组织第二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七届科技文化节活动,举办成长论坛、菁英校友论坛、社团嘉年华、校园十大歌手、热点辩论赛等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延伸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迎接55周年校庆。
11、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壮大注册志愿者队伍,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创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活跃学校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参与各类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探索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新动员机制,加大无偿献血工作力度,确保超额完成任务。
12、组织社会实践工作。进一步完善“大实践”工作格局,把学生德育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新机制。开展好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申报全国、全省重点团队,完善“三下乡”官方微博建设,扩大宣传,提升影响力。
13、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践。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建设,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按照政策支持、搭建平台、加强培育、强化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实践体系和创业组织保障体系。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在确保见习基地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质量,强化对接和管理。
14、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训练;落实教师指导科研项目的教研积分,积极组队参加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
15、推进艺术工作。推进校大学生艺术团的课程化教育、学分制教育、专业化管理,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任务。打造艺术精品节目,积极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国家、省的艺术竞赛活动。
四、本年度十项重点工作。
1、开展“与信仰对话”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系列活动。
2、召开第三次团员代表大会。
3、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
4、举办技作品竞赛,组队参加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5、举办第23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第7届科技创新节。
6、创新实施“青马100”工程。
7、完善和运行共青团新媒体教育平台。
9、实施社会实践“十百千万工程”,组织开展好2013年社会实践活动。
10、服务学校5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三
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团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团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以深化思想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仰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中心,团结、领导全院青年团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进一步推进团建创新,积极组织团员青年投身创先争优活动中,扎实有效地搞好团队工作,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巩固和扩展共青团工作的阵地和空间,扩大共青团组织在学校的影响力,院团委以服务青年学生为工作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提高我院共青团的战斗力,努力开创我院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一、工作目标及要求。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和思想素质教育来提高我院共青团员的个人素质、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带动更多青年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活动,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特别是以庆祝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十二五”开局等为有利契机,展现我学院团委风采。
二、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教学工作中心,独立活泼的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把团的工作与政教处德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我院政治素质,发挥团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服务意识,使我学院共青团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总体工作安排。
(一)常规工作。
2.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3.稳步推进团组织创先争优活动。
4.切实的做好团组织推优工作。
5.抓好团委建设工作,丰富青年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6.定期召开团委干部会,引导学生配合学校搞好日常管理工作。
7.不断深化青年志愿服务行动。
(二)具体安排。
三月。
主题:开展“3.5雷锋在我身边暨文明修身工程活动月”
1.“告别陋习握手文明”大讨论之主题团日活动。
2.“春风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3.文明修身系列活动之“我型我秀我爱我家”寝室风采大赛。
四月。
主题:全面推进团组织创先争优活动。
1.清明系列活动之“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主题活动。
2.清明系列活动之“清明怀英魂,四月观和平”主题活动。
3.举办第八届大学生家教技能大赛。
五月。
主题: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
主题教育。
1.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座谈会。
2.开展了以“弘扬五四精神,绽放青春风采”为主题的征文。
活动。
3.我院第十三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
4.寝室k歌大赛。
主题:组织好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3.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报告会。
2011年3月19日。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四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团委宣传部在学校指导和带领下,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宗旨,以独立自主、和谐优质为原则,以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为目标,继续将本职工作做好的同时,配合学校做好其他工作,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积极、创新地在同学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宣传优秀团学活动,扩大我院团学工作的影响力。做好学校与同学们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同学的肯定。宣传部希望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将工作做的更好。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五
为了使团员青年加深对党的认识,组织团员青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学生组。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我院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新时期团员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并结合我院的“两个工程”建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团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广大同学深入贯彻八荣八耻的精神。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六
经过上一年紧张的考核和认真的总结,苏州科技学院商学院团委20xx年将继续紧密围绕学校工作中心,以校团委工作为导向,继续发挥好对广大青年团员的引领作用,努力克服自身不足,坚持团组织自身创新建设,积极配合校团委争创“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目标,创建优秀团学氛围,凝聚青春力量,服务青年成长,全力打造服务型的团组织,努力开创学院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为学校共青团工作助力。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七
为活跃校园科技实践氛围,浓厚我院科技创新精神,指导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服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展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挑战杯”赛事为主,并通过组织开展“金秋科院”校园科技文化节、启动20xx年“创青春”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并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从而,在浓厚校园科技创新氛围、繁荣校园文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以期充分调动全体部员,卓有成效地整合我院现有的各种科技资源,继续有效地推进我院的科技活动的进程,完善科技活动的整体机制,落实科技创新的工作理念。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八
除积极参与省委、校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外,我院还将开展“我的大学,我做主”主题班会,畅谈个人大学四年的初步规划和个人理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初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可认真学习李开复的《大学四年该这样度过》,使其对大学生活有进一步了解,明确个人目标。
以德育专题讲座为平台,促进思想意识提高
组织开展五月母亲节,六月父亲节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鼓励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孝敬父母,并经常与父母联系告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九
(三)会议记录、材料整理等工作:会议记录的及时撰写有助于对会议内容的进一步的阐释、有助于对会议精神更深刻的理解,是会议的重现与升华,本学期,办公室立志积极有效地完成对团委全委会、团委例会及部门例会的记录工作,同时,在材料整理方面,办公室致力于完成团委日常材料整理的同时,积极配合党建部的时事纵横工作。
(四)值班安排工作:在团学干部招新复试结束后,制定每周例行值班安排表,采用部长负责制,每日两名学生干部与下午放学后在团委办公室值班。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十
1、做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决赛、省赛和国赛工作。加强竞赛指导,着力进行作品培育和打磨。
2、组织开展第十五届“金秋科院”校园科技文化节等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以此,不断丰富活动内容,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术科技氛围,促进优良校风学风形成。
3、深入推进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施专项计划、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优化资源整合和投入。依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原则组建各级重点实践团队。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十一
加强对“曙光”青协组织建设上的指导;积极协助拓展社会实践基地,推动我院团委推动志愿服务基地的构建;积极宣传志愿服务月主题系列活动,加大校内外各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加强与团委宣传部协作,规范合理运用宣传横幅、海报、网络平台等宣传媒介,广泛运用新媒体,配合学校学院各项活动,大力宣传,提升我院团委影响力;积极与我院社团协会、社会公益组织交流沟通,通过加强与其他社团组织的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个社团的优势和资源,扩大活动影响力,寻求更广阔的公益平台,提升我院团委影响力。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十二
2、积极与苏州义工网、苏州幸福行动家等社会公益组织联系,联合开展活动。
3、积极动员毕业生参加20xx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同时跟踪20xx年服务期满的西部、苏北计划志愿者的各项后续服务工作。
此外,根据校内文化活动需要以及校外活动基地的联系情况,可选择性开展相符合的主题志愿活动,如节日主题活动、大学生行为调查、消防安全进社区。同时积极拓展基地,拟定参与社区/小学爱心家教、“志愿轨交,便捷出行”轨道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等。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十三
做活动的预案及准备工作。准备好活动所需要地点的钥匙,道具等硬件设备。并设计好获奖同学的个数及奖品,平时开展各项活动时,做到守时,不缺席任何会议活动。在开会时我们应该做好相应的笔记,做到认真仔细。
最后利用学院的实践部作为院团委实践部和同学们之间的纽带,我们会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使我们的实践部工作能更有目的性的开展。
这里需要着重提出的是:我部将积极的配合其他的部门的工作,团结各部门以及其各成员去应付本学期即将到来的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以饱满的热情,以端正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工作,争取使实践部的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新的学年内有更大的进步,争取做得更优秀,为创建优秀的部门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努力。我相信,只要实践部能够上下同心,共同努力,然后在各部门协助下,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实践部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这就是我在实践部新的一年里的工作计划,我们一定会为学院和同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并在合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其他部门的长处,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以到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这就是我的初衷和最终目标,我相信我能够做到,而且还能做得更好,请大家相信我!
新一年的工作,新一年的我们,一起努力吧!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十四
1.部门日常工作正常进行。
2.协助机械学院的迎新晚会,物资的出借跟管理。
3.部门聚餐,“三代同堂”,增强部门凝聚力。
4.校学生会活动汇总的初步拟定。
5.对大一新生的工作进一步地培训和跟进。
6.学生会规章制度的拟定与撰写。
学院团委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十五
加强团的建设,关键是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分团委开设团干部培训班,组织团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内容,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上,树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通过“推优”树立典型、增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协助院学生党支部作好党员的'推优工作和发展工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25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