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总结。要注重总结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以下是教育专家对于培养下一代的建议和经验分享,对教育工作者有启发。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面五星红旗》,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组第二课,这节课是第二课时。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的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断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也因此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理解后面的几篇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根据《课程标准》和本组教材特点,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观察、启发想象;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文能力,拓展知识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及“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进一步感受“我”的爱国情感。
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1、名言导入,板书课题。
课的开始,我将让学生展示在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其中包括一些关于祖国和尊严的。这样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了解名人的爱国情怀,引发学生与文中主人公的共鸣。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目的是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本课我将抓住两个点进行教学,一是“我”的爱国情意,一是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转变体现出来的友谊。这两个点是相互依存的:“我”的爱国情意促成了老板态度的转变,而老板态度的转变又衬托了“我”的爱国情意。
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启发想象、品读体会等方式进行学习。
针对教学的重点,我将引导学生讨论“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原因”,来体会面包店老板对小伙子由拒绝帮助到无私援助,是因为小伙子的爱国精神赢得了老板的理解与尊重。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广开言路,扩大见识,弥补个人独立学习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针对教学的难点,我将采用“读——悟——品”的形式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表现“我”的爱国热情的词语和短语,使学生明白“我”的内心情感是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来表达的。
总之,本节课不仅想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吸取祖国文化的精华,更想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受到震撼,树立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明确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感。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二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的第二课时,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位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来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 —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国际理解”的内涵,即国与国之间要互相尊重,人民要友好往来。“国际理解”并不是放弃民族自尊,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二是学习一些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
1、知识和能力
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感、动作变化的句子,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勾画读书法:
教学时通过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读后思索,研读难点,思考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朗读感悟法
在教学中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引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
3、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把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 对比教学法
教学时通过读句子,抓重点词,感悟老板的前后态度的不同;通过读句子,揣摩重点词,感悟“我”对国旗的真爱与老板的言行形成对比。
(一)复习旧知,回顾处境
出示本课重点词,指名读词。评价一下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然后提问:你能用其中的词来概括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吗?这样的设计,即复习了字词,又回顾了课文内容。
(二)倒入第二环节:深入课文,研读变化
我们知道了:漂流遇险的“我”得到了面包店老板的帮助,这一过程中老板的态度有变化吗?学生一定能大声回答出:有。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26课《一面五星红旗》。出示阅读提示:请你从第四自然段开始,仔细阅读课文,勾画出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句子读读。
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开始能表现老板的态度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两手一摊 耸鼻子 平等交易,我用作动作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两手一摊 耸鼻子”,根据生活经验理解 “平等交易”.这些动作和语言说明了老板是怎样的态度?(冷淡)。谁能读出这种态度,指导朗读。
我预测到,学生可能很难一下子总结出最后的变化,所以我适时引导:我们从老板的 “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他在婉言拒绝我,很冷淡,可是老板后来的态度是怎样的呢?谁能读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房里,身边站着就是面包店的老板。他见我醒了,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根据学生回答我板书:竖起大拇指 费用我来付。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变化过程,我让学生预测一下一块面包的价钱和住院需要的费用。此时你想说点什么?此时学生会说出:老板的态度变化真大啊!指导学生朗读。此时你能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吗?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学生一定会提出:为什么这个老板的态度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进入第三环节。
(三)探究变化原因,落实重点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我”有着很强烈的爱国精神的呢?
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勾画出我的爱国情感让你感动的地方,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一定会找出“我”与面包店老板交流过程中的句子:(出示句子)
“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引导学生理解“犹豫”“楞”, “趔趔趄趄”, 为什么“趔趔趄趄”? “这面做工……依旧是那么鲜艳”这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还有那些地方能体现我对国旗的热爱?引导学生从出发前找出对国旗的热爱。青年从老板的神态中知道了现在自己身上只有这面红旗让老板感兴趣,但是他有没有同意把红旗作为交易给面包店的老板?这时“我”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探究我的心理。
指导学生朗读(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学生自读,读出“我”当时的心情。
我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啊!我是多么渴望着这块面包呀!我身体的五脏六腑,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唤着这块救命的面包!此时的面包已不只是我充饥的事物。它是我生命延续的必需品呀!但在祖国尊严和我的生命之间,我毅然选择了前者,让我们把青年的这份爱国深情融入你的感受读出来吧!齐读:
总结写法:老板的态度变化和我的心理变化都没有直接说出来,我们是通过他们的什么知道的呢?引导学生理解 “行动胜过千言万语”。也就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及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环节教学实施时我直奔重点,研读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然后顺藤摸瓜,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用动作和表情体现了“我”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设计可以做到简洁流畅,主线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此时,学生的爱国情感已经悠然生起,我适时进入第四环节:
(四)拓展延伸,升华爱国情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病房看看那面经过河水的冲洗,却依然是那么鲜艳的五星红旗吧。播放图片。出示“我”在医院的画面,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在插图中的现场,亲眼见到被救助的留学生,看到鲜花簇拥着的五星红旗,你会对这个老板说些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评价面包店老板的救助行为,明白要感谢别人的帮助,这也是“国际理解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我得救了,从死亡中走出来的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心情会怎样?引读:(出示最后一段: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五星红旗。)
芬芳而美丽的鲜花,簇拥着心爱的五星红旗,它是那么鲜艳,那么夺目,那么伟大。我们中国人凝聚在这面五星红旗下,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壮丽诗篇啊!
课件展示(南极升旗、港澳回归、申奥成功、载人航天.、汶川地震……)(在灾难面前,五星红旗的力量让我们中华民族众志成城)(背景音乐《红旗飘飘》)
课件展示(各国的国旗)同学们,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它代表着每个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让我们走出家门,放眼世界,相互理解与尊重,让友爱成为我们共建人类美好家园的桥梁。
以上,我通过启发、讨论等方式学习,针对教学的重点,找出面包店老板表情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讨论“面包店的老板从‘平等交易’到‘费用我付’,他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找出文中‘我’的行动和做法让你感动的地方”来减缓问题的坡度,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对文章重点的探究,品析,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由情赏文,使学生在读,思,议、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板书我用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方式设计,
26、一面五星红旗
两手一摊 耸鼻子 平等交易
“我”的爱国精神
竖起大拇指 费用我来付《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情怀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重。
本文语言内敛深沉,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情感,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解读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吸纳文本,进而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教学中有效生成和升华。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预设本课的教学目标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尊重和理解。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文章的两个人物是“我”和“面包店老板”。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把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感悟留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
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之功,贵在导学。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来说陌生而遥远,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并非简单的事,文章表达情感含蓄,全文并没写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句句都流露出“爱国”真情。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等多种方法层层推进教学。下面我主要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预设四个教学环节:
文章本不是无情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语文脱离了感情,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就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热爱祖国是教师应在孩子的人生画布染上的底色。那一面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五星红旗”所蕴涵的沉甸甸的意义,对孩子理解文本中的“我”的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新课伊始,我首先给学生出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让他们了解国旗,然后导入情境:“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它是神圣的、庄严的。每个中国人都深深热爱着五星红旗,特别是那些远离祖国的海外游子们,他们将对祖国深深的思念,对祖国真挚的爱寄托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国旗,在他们心目中,有时候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名中国留学生与五星红旗的感人故事,从而导入新课。
本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创设自主读书的情境,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其一、读中导读(导自读习惯)。
一导读正确,指导学生读准“窄、漆、踪、竖”的读音;。
其二、读后导读(导自读感知)。
让学生用“留学生、面包店老板、一面五星红旗”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和结果清楚地说出来,明白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以上教学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自主读书,自己去读懂课文的大意。
教学中要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体验人物内心的爱国之情。
1.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是怎样的。
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撞伤、无影无踪、迷路、荒无人烟、转来转去”等词语,体会“我”的处境艰难,急需别人帮助,为下文理解“我”难能可贵的爱国行为做好铺垫。
2.本课没有写“我”的语言,也没有直接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在与面包店老板交流的过程中,都是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教学时可以分“理解—感受—体验”三个层次进行。
首先,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我”的神态、动作的词语,理解意思;其次,让学生默读体会,说说自己对句中哪些词句感受比较深刻,在交流过程中,抓住“犹豫、愣、凝视、摇摇头、趔趔趄趄”等词语和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仔细品味,体会这位留学生由衷的爱国之情;最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爱国情,有感情朗读重点语句,读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切实地体验留学生身上浓浓的爱国情思。
1.从面包店老板截然转变的态度中,感悟爱国真情。
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房里,身边站着的就是面包店里的老板,并冲“我”竖起了大拇指,让“我”安心养一养,费用由他来支付。读到这里时,我请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面包店老板为什么冲“我”竖起了大拇指?
(3)从面包店老板截然转变的态度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以“我”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同时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只有爱自己祖国的人,才可能赢得人们的尊敬。)。
(4)看到床头那束美丽、芬芳的鲜花,以及花丛中插着的那面五星红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读文思考、汇报)。
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我在设计时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将这部分内容写得简略了些,现在将它弥补上,希望各位评委给予谅解。
2.从熟知的故事中,感悟爱国真情。
文中的“我”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举动,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奏响了一曲赤子爱国的铿锵之歌。课前,我让学生查找了一些关于国旗的故事,如果学生说得不太好,我也准备了一个关于国旗的故事:
1990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北京中学梁帆参加“世界为和平为未来”的活动。梁帆发现会场没有升起五星红旗,立刻严正要求:“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是代表中国来的!”但临到吃午饭,他们也没有这们做,梁帆更加义正严词地说:“如果你们找不到中国国旗,我就把桌布染红做一面!”她的爱国行为深深地打动了会议组织者,他们马上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梁帆也因此受到大家的敬佩,称赞她为“合格的中国公民”。
3从心灵深处的对话中,升华爱国真情。
请学生思考:通过学习,我们又提高了对国旗的认识,又增进了对国旗的感情。同学们,当我们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你又将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旗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渲染气氛,我采用多媒体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同时播放画外音《国旗护卫队队歌》,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表达自己对国旗的真情实感。
因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立足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悟为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因此,在课堂的最后我采用逐层深化,让学生感受五星红旗无处不在的激情,通过故事的渲染,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为五星红旗自豪的情境中,学生在感人的氛围和爱的旋律中,酝酿了浓浓的爱国情,激发了强烈的爱国志,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从而进一步升华学生情感,高调结题。
以上是我品读课文后的浅薄认识,也是我憧憬中的理想课堂。然而时间仓促,我在具体的教学设计环节中还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我愿意学习、完善,希望自己能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四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位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来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文本语言内敛深沉,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情感,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解读来理解文本,感情文本,吸纳文本,进而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教学中有效生成和升华。
立足文本,挖掘文本资源,依脱语言文字,通过多元的解读,激情的朗读,展开合理的想象,从文字中感受到“我”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语文(学朗读、理解、表达等),用语文(说话、写话等),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下是我设计的本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感、动作变化的句子,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让学生感受到由于“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促成老板态度的转变;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文章的两个人物是“我”和“面包店老板”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因此本课抓住两个点进行教学,一是“我”的爱国精神,二是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转变体现出来的友谊。这两个点是相互依存的。
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本课时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勾画读书法:
教学时通过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读后思索,研读难点,思考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朗读感悟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本文叙事清晰,描写细腻,可读性强,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我”对国旗的热爱、外国老板的爱心,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与内心。
3、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把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对比教学法
教学时通过读句子,抓重点词,感悟老板的前后态度的不同;通过读句子,揣摩重点词,感悟“我”对国旗的真爱与老板的言行形成对比,激发学生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爱国旗,维护国旗的尊严,才能得到别人理解和尊敬。
一、歌曲渲染酝酿“爱”
二、品读文本感悟“爱”
(一)走进画面,体会“我”的困难处境。
1、朗读感悟,想象画面。
2、语言训练,这是一个_________的“我”?
3、想象中国留学生向老板说明处境的情景。
(二)走进老板,体会态度变化。
1、走进老板先前的态度,引导读文,边读边划描写老板的语句。
2、分角色合作读文。
3、引导对比老板态度前后变化的语句,用“冲我竖起大拇指”产生质疑。
(三)走进中国留学生,感悟爱国情意。
1、自由读文,找出“我”值得老板竖起大拇指的语句。
2、交流语句。
3、揣摩“我”的想法,“我可能会想___________”。
4、激情朗读,感悟“我”爱国旗的情意。
5、解答疑问。
三、读写结合表达“爱”
1、写一写:“我”会对面包店老板说__________________。
2、齐读故事结尾。
四、余音缭绕升华“爱”
1、欣赏图片
2、朗读诗歌
五、拓展亲近人间“爱”
1、收集爱国小故事或爱国诗歌。
2、积累课文中感动你的语句。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五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六册第二十六课《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
2、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3、教学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本课的教学,我是按以下六个环节进行的。
1、激情导入。
2、整体感知。
3、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与感悟,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引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我通过启发、讨论等方式学习,针对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讨论“面包店老板的态度为什么变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广开言路,扩大见识,弥补个人独立学习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关心文章中人物的命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创设情境,深入理解。
模拟记者采访,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
5、动情朗读,升华感悟。
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一次次走进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感受那一幕幕令人激动的场面,从中感受到我们祖国在不断强大,我们中国了不起,我们中国人了不起。以多维性角度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以情激情,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受到震撼,激发起他们对国旗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六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我”(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重。文章情感表达深沉含蓄,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文章。
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对于一个三三年级学生来说陌生而遥运,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并非易事,文章表达情感含蓄,全文并未写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句句流露出“爱国”真情,另外,情智课堂的要求,教学要情智共生。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较多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体验文本,激活思维,在学习中生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做到情智相生,意言合一。另外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感悟文本,在读中升华情感。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教学伊始,教师播放《红旗飘飘》,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导入情境:“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它是神圣的、庄严的。每个中国人都深深热爱着五星红旗,特别是那些远离祖国的海外游子们,他们将对祖国深深的思念,对祖国真挚的爱寄托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国旗,在他们心目中,有时候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入这位留学生的生活,和他一同感受把国旗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深情。”优美的歌声,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拨动了学生内心爱的琴弦,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饶有兴趣地阅读课文,很快弄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现情境,体验艰难处境
在学生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划出描写“我”失事后的情况的句子,在点读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荒无人烟”,并用语言再现情境:“‘我’的头和身子被撞伤了,筏子和背包也不见了,在没有人烟的大山里转呀转呀,转了三天,还没走出去,此时,我心中想些什么呢?”情境的渲染加深了学生的情感,学生说:“我想找点吃的。”“我很累,想找个地方住下来歇一歇。”“我受伤了,想找个医院治疗伤病。”……“情生境,境生言”学生发自肺腑地理解作者艰难的处境,对作者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3、小组互动,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读中悟情,感悟“我”爱国的情怀
在小组合作中,只有学习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才会让学生合作学习有效。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提示学习方法:“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划记有关老板态度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老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以及他这样的态度给你的感受。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和就近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小组重点讨论4、6、17自然段,交流自学情况,在书上作好记录,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准备全班交流。”由于方法指导到位,各小组学起来相当轻松,小组交流时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了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教师相机点拨,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面包店老板态度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缘于“我”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品读、表演读、点读、齐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体验,深深地被作者的爱国之情打动了,教室里书声琅琅,情意浓浓,教学重点得到了突破。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我未说一句话,未讲一个字,只用无言的行动告诉每一个人‘我’热爱我的国旗。”这无声的语言胜过千言万语,学生也感受到了作者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难点也不攻自破。
5、创设情境,理解“国际友谊”
在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地理解,把握之后,教师创设一个记者采访的情境,让学生扮演“记者”,“面包店老板”“中国留学生”进行一段对话练习,在这种开放性的对话中,学生真正感受到:只有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人才能获得外国人的尊重。
6、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在总结收获阶段,教师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该怎么做,说说生活里看到的感人的故事,并领读诗歌《红旗倾》,在激昂的音乐中,在师生富有激情的朗诵中,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七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的第二课时,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位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来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国际理解”的内涵,即国与国之间要互相尊重,人民要友好往来。“国际理解”并不是放弃民族自尊,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二是学习一些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
1、知识和能力
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感、动作变化的句子,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勾画读书法:
教学时通过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读后思索,研读难点,思考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朗读感悟法
在教学中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引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
3、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把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对比教学法
教学时通过读句子,抓重点词,感悟老板的前后态度的不同;通过读句子,揣摩重点词,感悟“我”对国旗的真爱与老板的言行形成对比。
(一)复习旧知,回顾处境
出示本课重点词,指名读词。评价一下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然后提问:你能用其中的词来概括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吗?这样的设计,即复习了字词,又回顾了课文内容。
(二)倒入第二环节:深入课文,研读变化
我们知道了:漂流遇险的“我”得到了面包店老板的帮助,这一过程中老板的'态度有变化吗?学生一定能大声回答出:有。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26课《一面五星红旗》。出示阅读提示:请你从第四自然段开始,仔细阅读课文,勾画出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句子读读。
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开始能表现老板的态度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两手一摊耸鼻子平等交易,我用作动作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两手一摊耸鼻子”,根据生活经验理解“平等交易”.这些动作和语言说明了老板是怎样的态度?(冷淡)。谁能读出这种态度,指导朗读。
我预测到,学生可能很难一下子总结出最后的变化,所以我适时引导:我们从老板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他在婉言拒绝我,很冷淡,可是老板后来的态度是怎样的呢?谁能读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房里,身边站着就是面包店的老板。他见我醒了,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根据学生回答我板书:竖起大拇指费用我来付。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变化过程,我让学生预测一下一块面包的价钱和住院需要的费用。此时你想说点什么?此时学生会说出:老板的态度变化真大啊!指导学生朗读。此时你能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吗?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学生一定会提出:为什么这个老板的态度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进入第三环节。
(三)探究变化原因,落实重点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我”有着很强烈的爱国精神的呢?
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勾画出我的爱国情感让你感动的地方,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一定会找出“我”与面包店老板交流过程中的句子:(出示句子)
“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引导学生理解“犹豫”“楞”,“趔趔趄趄”,为什么“趔趔趄趄”?“这面做工……依旧是那么鲜艳”这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还有那些地方能体现我对国旗的热爱?引导学生从出发前找出对国旗的热爱。青年从老板的神态中知道了现在自己身上只有这面红旗让老板感兴趣,但是他有没有同意把红旗作为交易给面包店的老板?这时“我”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探究我的心理。
指导学生朗读(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学生自读,读出“我”当时的心情。
我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啊!我是多么渴望着这块面包呀!我身体的五脏六腑,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唤着这块救命的面包!此时的面包已不只是我充饥的事物。它是我生命延续的必需品呀!但在祖国尊严和我的生命之间,我毅然选择了前者,让我们把青年的这份爱国深情融入你的感受读出来吧!齐读:
总结写法:老板的态度变化和我的心理变化都没有直接说出来,我们是通过他们的什么知道的呢?引导学生理解“行动胜过千言万语”。也就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及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环节教学实施时我直奔重点,研读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然后顺藤摸瓜,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用动作和表情体现了“我”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设计可以做到简洁流畅,主线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此时,学生的爱国情感已经悠然生起,我适时进入第四环节:
(四)拓展延伸,升华爱国情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病房看看那面经过河水的冲洗,却依然是那么鲜艳的五星红旗吧。播放图片。出示“我”在医院的画面,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在插图中的现场,亲眼见到被救助的留学生,看到鲜花簇拥着的五星红旗,你会对这个老板说些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评价面包店老板的救助行为,明白要感谢别人的帮助,这也是“国际理解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我得救了,从死亡中走出来的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心情会怎样?引读:(出示最后一段: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五星红旗。)
芬芳而美丽的鲜花,簇拥着心爱的五星红旗,它是那么鲜艳,那么夺目,那么伟大。我们中国人凝聚在这面五星红旗下,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壮丽诗篇啊!
课件展示(南极升旗、港澳回归、申奥成功、载人航天.、汶川地震……)(在灾难面前,五星红旗的力量让我们中华民族众志成城)(背景音乐《红旗飘飘》)
课件展示(各国的国旗)同学们,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它代表着每个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让我们走出家门,放眼世界,相互理解与尊重,让友爱成为我们共建人类美好家园的桥梁。
以上,我通过启发、讨论等方式学习,针对教学的重点,找出面包店老板表情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讨论“面包店的老板从‘平等交易’到‘费用我付’,他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找出文中‘我’的行动和做法让你感动的地方”来减缓问题的坡度,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对文章重点的探究,品析,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由情赏文,使学生在读,思,议、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板书我用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方式设计,
26、一面五星红旗
两手一摊耸鼻子平等交易
“我”的爱国精神
竖起大拇指费用我来付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八
1、教材分析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感人之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课文思路清晰,在表达上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心理活动。
2、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理念,在教学中我拟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3、说教学重难点:
体会我的爱国情感。
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读中感悟法。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将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2、想象拓展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歌曲声中,启发学生借助教材展开想象,并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从吸收至倾吐,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认识,指导他们的生活。
为了把预设目标落到实处,我想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感受中国留学生处境十分艰难。第二课时:深入探究,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下面我将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本课时共分四大板块:第一板块——复习旧知,整体回顾。第二板块——直奔重点,研究老板的态度变化。第三板块——多向对话,体会情感。第四板块——图文结合,加深理解。第五板块——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整体回顾。
1.出示词语卡片,学习认读,并随机进行组词,造句,检查学生对课文新词的掌握
运用情况。
2.回顾梳理。同学们,文中都有哪些人物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我、老板)“我”和“老板”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
第二板块——直奔重点,研究老板的态度变化
2、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交流,出示句子,先后进行研读。
第一句:“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这句话,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先请同学自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老板的动作、神情、语言来体会,预设学生会说:老板太小气了或老板太没有人情味了。——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第二句话:“他见“我”醒来,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这句话我也是采用让学生在充分自读中体会到此时的'老板是大方的,具有人情味的,——再让学生带着刚才的体会读读这句话。(先自由读,再小组读。)
3、我让学生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并启发: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学生会说:老板的态度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第三板块——多向对话,体会情感。(这个环节我是通过对重点句的三次研读来进行教学的。
1、我是这样导入这个板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总结:“是啊,“便宜的面包老板不愿给我”却“愿意帮我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聚焦我的所作所为。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10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在文中标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交流,我课件出示重点句:“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个重点句,我是分三个步骤来进行教学的。
第一个步骤:读出我的虚弱。
我是这样导入: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想想“趔趔趄趄”是什么意思?(预设:基础好的学生可能会说是身体歪歪斜斜的,脚步不稳,要摔倒的样子。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就不知道了。我这样引导: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请同学们查查吧。
然后,我问:课文中的我是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是怎样走的,谁来做做动作。从“趔趔趄趄”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什么?(通过查字典、做动作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身体的虚弱,处境的危险。)
我再引导:你能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你读,你读,进行大面积的朗读。第二个步骤:读出“趔趔趄趄”背后的那一份坚定。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我楞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通过这句话的研读,可以帮助学生读出“趔趔趄趄”背后的那一份坚定。
我是这样教这句话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找出描写我当时动作和表情词语。(板书:动作和表情。)(学生能很快找出:楞、凝视)
我再问:“凝视”是怎样看,这时我心里可能想些什么?(预计学生会说:国旗是中国的象征,我怎么能用国旗交换面包呢?也可能会说:我饿死也要保护这面国旗。)
然后引导读句,我说,这位中国留学生正是这样想的,所以——学生接读重点句“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小结写法:在文中,我几乎一句话也没有说,但却用我的动作和表情,(指板书说)表达了我的内心感受板书(内心感受。)
第三个步骤,读出我的爱国之心。
这里,我主要借助句子“我犹豫了一下,把五星红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那么鲜艳。”
我也是先让学生读读这句话,找出描写我当时动作和表情词语。从“犹豫”“慢慢解下来”、“再展开”一系列词语体会五星红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依然保持着她的神圣与庄严,表达了我对国旗的热爱和祖国的热爱。(板书:爱国之心)
再让学生带着体会读读这句话。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我激情引读:是啊五星红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依然保持着他的神圣与庄严而堂堂中国男儿怎能抛弃祖国尊严呢?所以我最后决定齐读重点句“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接着作写法指导:在这句话中,我也一个字也没说,也用我的动作和表情,表达了我的内心感受(指板书说)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深情地读课文610自然段。
第四板块——图文结合,加深理解。
这个板块是让学生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的11—12自然段。理解我的爱国心感动老板。(板书:感动老板)
第五板块——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学生写话。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本课: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大家的心是一样的。尊重、理解、关爱,永远是我们人类最美好的品质。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九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救命的面包,面包店的老板为之感到,帮助他的事。本组教材的模块以“热爱祖国”为主题,因此,在教学中应围绕“热爱祖国为荣”的情感线索,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解读来理解文本,感情文本,吸纳文本,进而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教学中有效生成和升华。因此,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面包店的老板态度的变化。
2、了解作者运用外在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和想象,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由于我班现有的38名学生,是上学期重新分班组合的,其中有8名是从外地后转来的,加上有部分同学的学习方法死板,基础太差,导致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因此,我确定的重点是: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想象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难点是:了解作者用外在的动作与表情表达内心感受的手法。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1、创设情境,情感铺垫。
文章本不是无情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语文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就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热爱祖国是教师应在孩子的人生画布染上的底色。那一面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五星红旗”所蕴涵的沉甸甸的意义,对孩子理解文本中的“我”的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创设了“通过上节的学习,文中的哪部分内容让你特别感动?”这个问题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们带入了对全文的整体性回顾之中,开始不由自主的回忆旧知。与此同时,也被文中“我”的行为感动着,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2、自主读文,品味语言
《新课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教学中,我设计了不同的阅读形式,组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研读文本、感悟文本。特别是理解几处重点词句时,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反馈交流,然后带着感悟读,最后老师引领学生品读。这样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丰满,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而语言实践就是要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读出文中情,品出文中味,读出融入孩子自己情感的文本味来。在教学中,研读“我”的处境危险时,当学生找到语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提炼出表现“我”处境危险的关键词,并通过切身的感受、老师语言描述的情境和查阅工具书随机理解了“漆黑”、“无影无踪”、“荒无人烟”的意思,让学生感悟到留学生当时处境的危险。在此,让学生想象此时留学生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为下文埋好了伏笔。接着,在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找出描写“我”动作与神情的句子,并通过想象体会“我”,当时的内容感受。从而指导学生读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对五星红旗的真挚情感。
另外,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已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语文更有趣了。这篇文章中有看似矛盾的地方,因此,我抓住时机,在学生找到描写老板前后变化的语句时,让学生前后联系起来,通过对比,让学生质疑,从而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讨论交流,感受到留学生对五星红旗的挚爱,实际上是他爱国的表现,这是他宁可饿死也不用五星红旗换面包的原因,也是老板态度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切实体验到了文章的内涵。
3、总结深化
因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立足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悟为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因此,在总结深化这部分时,我采用逐层深化,通过师生互读、音乐的渲染,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为五星红旗自豪的情境中,酝酿了浓浓的爱国情,激发了强烈的爱国志,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以上是我品读课文后的浅薄认识,也是我憧憬中的理想课堂。然而在具体教学中还有许多缺陷,但我十分愿意尝试,因为反思失败课堂也是一种成长。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十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位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来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文本语言内敛深沉,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情感,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解读来理解文本,感情文本,吸纳文本,进而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教学中有效生成和升华。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下是我设计的本课时教学目标:
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感、动作变化的句子,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让学生感受到由于“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促成老板态度的转变;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文章的两个人物是“我”和“面包店老板”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因此本课抓住两个点进行教学,一是“我”的爱国精神,二是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转变体现出来的友谊。这两个点是相互依存的。
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本课时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教学时通过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读后思索,研读难点,思考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本文叙事清晰,描写细腻,可读性强,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我”对国旗的热爱、外国老板的爱心,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与内心。
教学时把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时通过读句子,抓重点词,感悟老板的前后态度的不同;通过读句子,揣摩重点词,感悟“我”对国旗的真爱与老板的言行形成对比,激发学生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爱国旗,维护国旗的尊严,才能得到别人理解和尊敬。
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学生对文章已有一些了解,上课一开始以提问的方式把文章中的“我”发生的事情再回顾一次,复习旧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实施时直奔重点,研读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然后顺藤摸瓜,引导学生探究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我”对国旗的热爱,这样的设计可以做到简洁流畅,主线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
通过对文章重点的探究,品析,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由情赏文,使学生在读,思,议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这个片断,体现了从整体入手,局部指导,回归整体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拔,使朗读更有效,学生更能理解文本,感受情感。
在课堂的最后,播放歌曲《五星红旗》,让学生在音乐中结束课文学习。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生在感人的氛围和爱的旋律中,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真正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板书我用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方式设计,并用鲜红的颜色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十一
《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之乐,实际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声。《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渡荆门送别》描绘的是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背诵和默写是首要。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这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思路:
通过反复咏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到翅膀,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1、导入新课: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4、研读与赏析: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5、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王维。
1、导入新课: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白。
1、导入新课: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4、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登岳阳楼》。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4激发学生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
5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点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指导学生自读诗文。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无住词》。《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指名1-2名学生朗读诗文。其他学生评介。
三、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
多媒体显示。
1、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登岳阳楼。
杜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高。
杜甫。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愁绪,人到暮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时世艰难愁苦遗恨令白发日增,潦倒困顿因病停酒更难排忧解难。
问:古今评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
五、课堂小结:
陈与义与杜甫相同的人生现遭际,同时都有机会登临名胜-----岳阳楼,都为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历史的巧合。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归田园居使至塞上。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
渡荆门送别。
首联:远渡的地点此行的目的。
颌联:写景(远)。
颈联:写景(近)。
尾联:抒情(思乡)。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十二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播放天安让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2004年奥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录像。
2、师:看完了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各抒已见。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的?(五星红旗)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选择你最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互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
作者去河漂流,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手举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
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的老板提出用面包换五星红旗?
“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些什么?
(4)花拥五星红旗部分:
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
面包店老板:……
记者:这位中国留学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播放歌曲《五星红旗》,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们体会国旗在人们心目中的意义。
一、复习字词
1、用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练读。
(第三自然段表现了“我”的困难处境,要读得低沉一些;第十自然段写“我”拒绝老板的要求,要读得稍快,读出坚决的语气。)
2、学生展示读。
3、评议。
三、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字形复杂的字,如“窄”“漆”“鼻”“摔”,“窄”〔了可以联系“作”“昨”书写;“漆”字的右下部分不能写成“水”;“鼻”字是上中下结构,上中部分的“自”和“田”都要写得略扁;“摔”字右边中间部分是“幺”,不要写成蛟丝旁。
四、展示台
1、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
2、学生将搜集有关于国旗的故事和资料,或者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生活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3、进行班级交流。
26、一面五星红旗
手举五星红旗
脖系五星红旗
拒换五星红旗
花拥五星红旗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十三
《一面五星红旗》听评课反思20xx年的5月5日刚听完郭xx老师的听评课后,紧接着5月8号我们小学部听评课低年级小组又听了毕xx老师的《一面五星红旗》听评课教学。毕老师讲得激情高昂,热血沸腾:整堂课紧紧围绕着一面五星红旗,时时对学生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
课前放国歌配红旗飘扬的视频,学生跟唱,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爱国情绪调动起来了。
其次是朗读的形式不仅多样,而且这次教学还让学生加上动作去朗读,更是朗读的升华,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更容易地体会出文中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的热爱五星红旗、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毕老师并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体会外国老板前后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变化,更易于学生理解。教法重点突出,指导到位。
再是朗读评价及时到位,而且充分,并能几次适时利用教室里黑板上面的国旗进行课文的讲解与朗读提示,爱国教育,自然而真切。
最后的感受画面,播放飘扬在世界各地的五星红旗的视频,并配乐歌唱《五星红旗》一首歌,让课堂气氛得到了升华,教学效果更加振奋人心,达到了教学的最高潮。这种强烈的爱国课堂氛围,不仅鼓舞了学生,也深深打动了听课的我。
毕老师确实是一位讲课水平很高的老师,我以后会多多向她学习请教。只是这节课在课件操作上再熟练一点就更完美了。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十四
我非常有幸聆听了霍**老师执教的《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课文,写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旅游遇到危险,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和帮助。霍飞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在导入时播放歌曲《五星红旗》,让学生体会五星红旗有着非凡意义。即“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又播放了有关五星红旗的图片,让学生领悟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并引导同学思索看到五星红旗你想到了什么?为下文中国留学生拒换五星红旗做铺垫。在导入中,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很长。霍老师没有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抓住了文中的三次描写鲜艳的五星红旗的重点句进行品析,并适时地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感受到文中“我”把五星红旗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
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学中,霍飞老师鼓励同学们,用最短的时间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记忆,并告诉同学们记住生字的字型,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我觉得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有个别地方ppt的背景和文字对比不是太明显,但瑕不掩瑜。
霍老师在执教中,妙语连珠,语言精炼,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非常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这堂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十五
导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第二课时。
一、激趣定标。
1、播放天安让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20xx年奥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录像。
2、师:看完了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各抒已见。
4、出示导学目标(学生齐读。)。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互动一: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轮流读课文。
互动二: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的?(五星红旗)。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互动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选择你最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互解决问题。
作者去河漂流,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手举五星红旗?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的老板提出用面包换五星红旗?
“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些什么?
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三、测评训练。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面包店一()小河一()巨石。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们体会国旗在人们心目中的意义。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十六
听了尚老师执教的《一面五星红旗》后,那亲切自然的教态,那激情鼓湃的导语,那课堂上精彩的瞬间都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感受颇多。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讲述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旅行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和帮助。
上课时,尚老师首先以《红旗飘飘》这首歌引入,在洪亮的歌声中,引出课文的题目,让人耳目一新。在本节课中,尚老师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尚老师在上课时一直用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师生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共创优秀教学课堂。课堂的最后,师生共唱《红旗飘飘》,共同感受对国旗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
总体上,这节课的教学思路设计十分清晰。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十七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的第二课时。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全民族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的特殊时刻,特殊背景下,学习这样一篇文章,是很具有时代意义的!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谈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从三方面讲述了事件的经过,第一部分写“我”在一次漂流中失事,处境非常艰难;第二部分写“我”与面包店老板打交道的过程,“我”拒绝了他提出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第三部分写“我”的行为感动了面包店老思路板,“我”也得到了帮助。虽然本篇文章被安排在有关国际友谊的主题中,但我觉得这篇文章最打动人的就是我对国旗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另外,课文思路清晰,在表达上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心理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想象,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感受国际朋友的友好。
三、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想象,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外在的动作、表情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写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时我采用了引导法,从学生了解的国旗知识入手,然后组织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事件大致经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问题让学生思考,理解重点词句,从而体会感悟人物内心的情感,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尊重和爱护国旗。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设计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六、说教学过程
1、 了解国旗知识,激发爱国情感。
文章本不是无情物。有人曾说过:“语文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化的,语文失去了生命的底蕴。”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明白五星红旗所蕴涵的意义,对学生理解文本中“我”的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在课堂导入时,我通过播放歌曲《五星红旗》,再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国旗知识简单交流,从而初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了情感的铺垫。
2、 抓住关键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本课要抓住两个点进行教学,一是“我”的爱国情意,一是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转变体现出来的友谊。这两个点是相互依存的,我的爱国情意促成了老板态度的转变,而老板态度的转变又衬托了“我”的爱国情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以面包店老板的态度为主线的同时让学生从重点词句、段落中真切体会我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点,对于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缘由,就迎刃而解了。
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事件大致经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在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请大家找找文中描写面包店老板对我前后态度的句子,再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看出老板前后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为什么老板的前后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为了解答这一疑问,我安排学生到文中找找在老板提出用面包换国旗时,描写我的反应的句子,进行学习。在学习重点句:“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这时,“我”的处境怎样?“我”可能会想些什么?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理解“我”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3、 读中体会情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有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人物情感受的变化。在学生学习重点句:“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时,在朗读时先让学生读出理解,说出感受,再由老师引读体验情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摇摇头、吃力、趔趔趄趄”等重点词中所蕴含“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拓展延伸:
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一次次走进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感受那一幕幕令人激动的场面,从中感受到我们祖国在不断强大,我们中国了不起,我们中国人了不起。以多维性角度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以情激情,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受到震撼,激发起他们对国旗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十八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与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4)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感受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并懂得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引导学生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难点是感受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并懂得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教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体会法,课件演示法。
学法:采用听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等朗读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诵读《红旗飘飘》
2、引入:喜欢刚才诗吗?能说说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这种引入即让学生掌握怎样诵读,避免了单纯的技术性的指导。又让学生感受到国旗的神圣和尊严。)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国旗的感人故事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自由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讲的什么故事。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理解课文里人物的基础。)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想有更深的感受,还要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注意把带“五星红旗”“国旗”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画出留学生神情动作的词,体会一下他的想法,并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听清老师的要求了吗?下面开始吧。
(这样要求比让他们画感受深的句子要降低了难度,更易让学生接受,这样的要求也相对明确,有利于学生的自学。)
学生读书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交流预设:
1、展示: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当初我带上国旗实行漂流计划,是表明自己是中国人。结合全课“我”对国旗深沉而真挚的感情来体会,“我”在漂流出发前带上国旗,就是表明自己是中国人,也希望国旗能陪伴自己度过困难;在漂流遇到危险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把国旗系在脖子上,表明我怕国旗丢失,这是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对亲人的思念。)
2、当老板问那是什么时,我怎么做的?
展示: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为什么说“经过河水的清洗”?
展示: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
有什么感受?(非常困难,急需帮助)猜一猜背包里会有什么?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吧。
联系上文讲“我”遇到的危险和下文讲“我”遇到的困顿境地,说明五星红旗依然保持着她的尊严,表达了“我”对国旗热爱的一片赤子之心。
板书:鲜艳 依然鲜艳
3、当老板提出用红旗交换时,
展示: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我为什么愣了一下呢?(换不换呢?)久久地凝视着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我的心里会想起什么呢?现在你就是那个留学生,你想到的也许就是留学生想到的,你能把他的话叙述出来吗?(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根本不会答应面包店老板的要求。)
学生交流。 (这绝对不行,五星红旗是国家的象征,代表着民族尊严,我不会这样做,红旗是无价的,就是更多的面包也不能换。红旗能鼓舞我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再指名读这一句话。
他会想到许多许多……下面让我们欣赏几幅画片。
展示画片:1、天an门庄严的升旗仪式 。2、奥运赛场上, 刘翔夺冠后身披国旗庆祝胜利。 3、登山队全体队员不畏艰险、 让五星红旗在世界最高峰上迎风飘扬 。4、四川大地震时飘扬在废墟上的五星红旗。 5、神舟七号宇航员在太空挥动国旗。这一次挥动国旗,是中国人对自己的超越; 这一次挥动国旗,是中国人对梦想的执着; 这一次挥动国旗,是中国人与宇宙的第一次直接握手; 这一次挥动国旗,整个人类都在眺望。在出现险情时,宇航员坚定地说:“即使我们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留下永远的瞬间!”
看到这里,你还想说什么呢?齐读。
4、“我”怎么做的?
配《我的中国心》音乐读。
展示:我摇摇头,吃力的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趔趔趄趄的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趔趔趄趄”这个词体会到“我”当时非常虚弱,走路都很吃力,可我也不愿用红旗换面包。从“摇摇头,吃力”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他拒绝得很坚决。)
如果老板拿出再多的面包,换不换?读;
就是自己饿晕了,换不换?读;
就是自己丢了性命,换不换?读!
看着留学生趔趔趄趄的身影,你想对那个留学生说些什么?
这个面包店老板会想什么呢?
展示: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样,费用由我来付。”
对比读一读,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老板的态度有这么大的转变呢?
(被留学生的爱国情感感动了,深深的理解了这位留学生的行为,从而给了“我”更多的帮助。只有维护国家尊严的人,具有民族气节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把心里想说的告诉那个面包店老板吧。(
再齐读。
4、面对着老板无私的援助。
展示: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五星红旗。
板书:心爱
齐读。
配《红旗飘飘》音乐总结:红旗从来没像现在这样美丽,心中装着五星红旗,无论在国外、抑或是在国内,你都不会孤独,你都会浑身充满力量。
四、作业布置:收集关于国旗的故事和资料,或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生活的资料,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板书:
26、一面五星红旗
鲜艳
依然鲜艳
心爱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篇十九
听了徐老师执教的《一面五星红旗》这一课,那亲切自然的教态,那激情鼓湃的导语,那课堂上精彩的瞬间都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下面我简单谈谈听课后的看法:
一、在教学中,注意渲染一种与文本相一致的氛围,小心地拨动孩子心灵的情弦,是十分必要的。
二、自主读文,品味语言,体验“爱国情”。语文课堂教学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徐老师关注学生的这一学习行为,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如在学习课文4——10自然段时,她问学生: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我”的爱国精神?然后引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语句。理解这些重点句子时,徐老师让学生体会,说说自己对句中哪些词有特别的感受?交流中,她又相机引导,让学生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也领悟到“我”的.爱国情与学生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三、善于引导学生想象,将语言训练落实在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本节课中,徐老师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如:你想对中国留学生说些什么?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想象,还能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进而又训练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如果说这节课有不足的话,那就是整节课还有点前紧后松,而且在学生的激情被激发后,如果能带着感情再读一遍课文就更好了,会使学生把课文领会得更加深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22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