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支撑,它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案的编写要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案的编写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这些范文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和启示。
包饺子教案篇一
动作建议:
1、音乐结构为aba:a段音乐表现擀饺皮和饺子沸腾,b段音乐表现包饺子。
2、擀饺皮动作:a段音乐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的前一小节在小圆圈队形上做擀面的动作,后一小节双臂自然打开,小碎步向后表示面皮变小,反复四次。
3、包饺子动作:b段音乐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的前6拍,手臂自然打开表示等着装馅,原地做小碎步,最后2拍双手胸前拍一次手表示捏饺子,反复四次。在幼儿动作熟练后,教师可以扮演发饺子馅的人,增加游戏气氛,提高幼儿的兴趣。
4、游戏玩法:在幼儿表现饺子沸腾时,教师扮演大厨师,手持大漏勺捞饺子。幼儿扮演饺子,凡被大漏勺碰到的幼儿,要安安静静地呆在教师事先贴示的“大盘子”里。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基本合拍地做擀饺皮、包饺子的动作,并学习从小圆到大圆的队形。
2、创编饺子沸腾的动作,表现音乐欢快的情绪。
3、在表现饺子沸腾的过程中找空的地方,不与别人碰撞。
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准备:熟悉包饺子的过程,注意观察饺子沸腾时的样子或观看包饺子的录像。
2、教具准备:
(1)在场地上贴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椭圆形(轮廊线)表示“大盘子”。
(2)游戏时用的“大漏勺”一个。
(3)录音机、音乐磁带、教学挂图(饺子在锅里“跳舞”情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你们吃过饺子吗?”“饺子怎么包?”(引导幼儿说出包饺子的过程。)“饺子包好,怎么样才能吃?”
2、创编饺子沸腾部分。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创编小饺子在锅里跳舞的样子。
(2)幼儿创编饺子跳舞的动作。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并结合图片创编出“自转”、“四处游动”、“向上跳”及“自由舞蹈”等动作。
(3)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学习小饺子跳舞。
(4)幼儿听音乐自由表现。
3、学习擀饺皮部分。(见动作建议2)
(1)创编擀饺皮的基本动作:单手擀饺皮、双手擀饺皮。
(2)动作迁移:幼儿在自己身体上做擀饺皮的动作,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3)学习由小圆到大圆队形上的擀饺皮。
幼儿站成小圆圈,像一个“小面团”,教师边哼唱音乐旋律,边带领幼儿擀饺皮向后退,共重复四次,逐渐变成大圆圈,即“小面团”变成“大饺皮”。
4、学习包饺子部分。(见动作建议3)
(1)学习包小饺子。
(2)学习两个结伴包饺子。
(3)听音乐包饺子。
5、将动作连起来,完整练习一遍。
6、完整地做“煮、捞饺子”游戏一遍。
教师出示大漏勺,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见动作建议4),听音乐与幼儿一起游戏。
包饺子教案篇二
1、发展宝宝的平衡能力。
2、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介绍游戏的玩法。
1、家长与教师有语气的齐说儿歌。
2、家长的动作应轻柔。
3、游戏反复进行。
小胖猪,肉乎乎,
背在背上去卖猪,
走一走,跳一跳,
翻过小山卖掉了。
包饺子教案篇三
1、随音乐基本合拍做剁馅、擀饺皮、包饺子的动作,学习从小圆到大圆的队形。
2、创编饺子在锅里沸腾的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
1、物质准备:饺子沸腾的视频、地面的圆圈贴图。
2、经验准备:熟悉包饺子的过程,知道饺子沸腾时的样子。
1、活动导入:
以音乐形式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听之前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一听儿歌里唱了什么?老师随音乐做动作。
(引导幼儿说出包饺子的过程:剁馅――擀皮――包饺子――煮饺子)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饺子的舞蹈。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剁馅和擀饺皮部分(a段)
(2)教师引导幼儿做出擀饺皮的基本动作:单手擀饺皮(左手作拳头状表示面团,右手表示拿擀棒)。(包饺子,包饺子,擀擀擀)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做馅,第三个乐句擀饺皮,第四个乐句双手自然摊开弯腰向后退(小面团变成大饺皮)。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包饺子部分(b段)
(1)幼儿先创编包饺子的动作(师:小朋友想一想包饺子该怎么包?)
(2)教师示范动作:先一只手摊开表示面皮,另一只手"抓饺子馅",然后两只手包饺子。(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
(3)师幼跟着音乐共同学习。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饺子在锅里沸腾的部分:
(1)教师出示饺子沸腾的视频,幼儿观察饺子在锅里"跳舞"。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看看饺子是怎们跳舞的?
(2)幼儿创编饺子饺子跳舞的动作师:小朋友们,刚才的视频里面饺子是怎么跳舞的啊?我们一起来学学饺子跳舞的动作吧。
(3)师幼共同归纳总结,创编舞蹈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们的表演都很棒!饺子自转的动作是这样的,四处游动是这样的,向上跳的动作是这样的。
(运用已有经验并结合图片创编出"自转"、"四处游动"、"向上跳"等动作。)
(4)师:饺子是放进锅就会沸腾的吗?(引导幼儿说出饺子在锅里是先沉在锅底,再慢慢浮上来,最后才"跳舞"。)
(5)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a段)学习小饺子跳舞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将饺子跳舞的样子表演出来。
5、将动作连起来,完整练习。
师:现在我们把刚才学过的动作都连起来完整地表演一遍。
6、圆圈队形上跳舞:
(1)幼儿面向圆心手牵手围成一个圈,向中间靠拢
(2)调整到适当位置做做馅的动作,擀面时面向圆上做动作,逆时针走动。
(3)后退时双手摊开弯腰小碎步向后退。
(4)饺子煮时的动作是沉在锅底(蹲在地上),慢慢浮上来(幼儿慢慢起来),饺子沸腾(自转,向上跳,四处游动)。
7、自然结束活动:在饺子沸腾后老师扮演厨师,捞出熟的饺子。
师:(音乐a段快结束时)饺子熟了,吃饺子喽―
1、由于喜洋洋这首音乐节奏比较快,幼儿很难把握节奏,可以没有用到音乐时当做背景音乐,不干扰教师讲解情况下帮助幼儿熟悉音乐。
2、我的情绪表达不够,包饺子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配上喜洋洋的音乐,应该是很欢快的,需要适当加上一些辅助的语言(如"我要给谁包饺子啊,我该怎么报啊?""饺子皮要捏紧,别破皮罗!"等等。)
3、在饺子沸腾环节,开煤气―关煤气在幼儿熟悉后可以改成开煤气―煤气关小―煤气开大―关煤气,让活动更有趣。
4、饺子煮好后,幼儿有的说粘锅了,有的黏在一起了,我应该抓住时机解决这一问题,在饺子沸腾中充当铲子,铲一铲粘锅的饺子,把粘一起的饺子分开,闻一闻饺子的香气,"这只饺子真香啊!"等。
包饺子教案篇四
幼儿泥工活动是一种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培养幼儿空间想像能力的活动,也是一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休闲游戏活动。其操作性、创造性很强,幼儿在泥工活动中可以随意地团一团、捏一捏、搓一搓就能改变它的形状,使孩子们感到满足,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所以小朋友们对橡皮泥都很感兴趣。泥工活动对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要实现泥工活动的教育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设法调动起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幼儿在泥工活动中获得创造的快乐,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为他们设计了《包饺子》这一泥工活动。
1.引导幼儿学习用团圆、压扁和捏等方法做饺子。
2.通过活动,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愿意与同伴分享饺子,体验做泥工的乐趣。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用团圆、压扁和捏等方法做饺子。
2、难点:体验泥工的乐趣
备:
橡皮泥及工具,盘子、u盘(图片、音乐)、玩具小熊、教师范例作品
1. 谈话:今天有位小朋友到我们中(二)班来做客(教师出示玩具熊),打招呼:小熊你好,小朋友们好(小声),小熊声音小,没劲,肚子饿了,那我们请他们吃什么呢?老师问问小熊,哦……,原来她昨天在电视上看到熊妈妈一家做了一种美味的食物,她很想尝一尝,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吧?播放u盘,幼儿仔细看一遍后,教师提问:
(1)小熊想吃的美味食物是什么啊?(饺子)
(2)饺子是用什么做成的?(面粉)
(3)饺子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
2、播放各种形状的饺子图片,请幼儿观察。
3、展示范例作品,示范做饺子的方法。
师:“看看老师包的饺子,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老师一步一步示范包饺子的方法。
4、师:“小熊的肚子可饿了,我们快来当大厨帮他准备一些好吃的饺子吧。”让幼儿分成几组,自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放轻音乐。
5、展示幼儿作品(每组的用小盘子装起来)送给小熊和教室里的其他客人,尝试让幼儿介绍自己包的饺子,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鼓励。
6、师:饺子已经包好了,我们要来煮饺子了,可是我刚听小熊说,以前每次妈妈都是做的汤饺,它想试试别的吃法,今天老师就来给你们介绍几种饺子的吃法,好吗?播放图片。
7、游戏:包饺子。播放音乐,教师好人幼儿自由做动作,巩固包饺子的过程。
8、除了饺子,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小手为小熊准备些什么食物(如:面条、汤圆),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
9、小结:小熊告诉我他今天可开心了,谢谢大家给他做的美味食物,他要回家了,我们和他说再见吧。
经过第一次的上课和评课,让我对自己的这节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因此有设计了本次的活动。由于第一次在别的班级上课,由于对幼儿的了解不够充分,我之前预计的幼儿“包饺子”的操作环节时间为最多五分钟,因为之前在我班上时,孩子很快就完成了。可是这次花了快十分钟,有部分孩子还没做好,所以在展示环节就是匆匆而过。另外由于之前的环节浪费的时间太多,在最后环节我就是一带而过,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但是总的而言,我认为孩子们在这节课堂上感受到了快乐,这也是我希望达到的,也让我感到欣慰。
包饺子教案篇五
1、发展宝宝的平衡能力。
2、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介绍游戏的玩法。
1、家长与教师有语气的.齐说儿歌。
2、家长的动作应轻柔。
3、游戏反复进行。
小胖猪,肉乎乎,
背在背上去卖猪,
走一走,跳一跳,
翻过小山卖掉了。
包饺子教案篇六
1、能随音乐,基本合拍地做擀饺子皮、包饺子的动作,并学习从小圆到大圆的队形。
2、创编饺子沸腾的动作,表现音乐欢快的情绪。
3、在表现饺子沸腾的过程中找空的地方,不与别人碰撞。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重点:学习随音乐有节奏进行律动表演。
难点:创编包饺子、煮饺子动作并进行表演
1、熟悉包饺子的过程,注意观察饺子沸腾时的样子。
2、游戏时用的“大漏勺”一个。
3、录音机、音乐磁带、饺子在锅里“跳舞”情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初步熟悉音乐结构。
2、创编饺子沸腾部分。
(1)引导幼儿说出包饺子的过程。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创编小饺子在锅里跳舞的样子。
(3)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学习小饺子跳舞。
(4)幼儿听音乐自由表现。
3、学习擀饺皮部分。
(1)创编擀饺皮的动作。
(2)学习由小圆到大圆队形上的擀饺皮。
4、学习包饺子部分。
(1)学习包小饺子。
(2)学习两人结伴包饺子。
(3)听音乐包饺子。
5、将动作连起来,完整练习一遍。
6、完整地做“煮、捞饺子”游戏一遍。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让每一位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高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幼儿园大班孩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包饺子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选择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使孩子对此活动更易于感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因为音乐韵律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韵律活动教学方法单一:使用示范教学,只注重幼儿机械的模仿,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幼儿情感教育和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如何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对美好生活内容的感受力,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愿望并帮助提高他们的技能,我在这次活动中做了以下尝试:
1、生活经验的重温
(1)在一日生活中营造过年氛围。我利用晨间接待、进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动时间为幼儿播放喜庆乐曲,如:《好日子》、《大拜年》等,让过年喜庆的音乐时时萦绕在孩子身边。
(2)活动前引导幼儿认真看幼儿用书《包饺子》内容,为此活动做好充分的铺垫。
2、不用图谱
传统的韵律活动中,老师通常用标记把相应节奏的动作图谱画好,让幼儿跟着老师反复地练习。本次活动中我使用孩子自由创编,共选定动作,运用游戏活动突破难点。动作来自孩子本身创编,更具有趣味性,让幼儿在玩不知不觉中掌握韵律动作。
3、调动幼儿各种感官感受节奏
启发幼儿用双手在身体各部位擀面皮,如:在肚子上、腿上、胸上等来帮助幼儿感受韵律动作及乐曲节奏特点,并愿意参加韵律活动。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人的感情在许多时候往往是即兴的,无论用什么方法,在这次活动中最主要的是为了幼儿快乐的学会、学好此律动,并且能愉快的做身体造型及动作,从而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体验。此次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兴趣极浓,个个跃跃欲试。虽然,有些幼儿的动作做得并不到位,舞姿也并不优美,但我觉得让幼儿大胆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开朗的性格更为重要。
包饺子教案篇七
"饺子开口笑"亲子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让他们体验妈妈及家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特开次活动。
1、通过开展包饺子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文化,产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营造节日的热闹、快乐气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20xx年12月21日周五上午10:40
肉馅、汤匙、盛放饺子托盘、一次性桌布、
中一班教室
1、早上10:40---11:00家长签到(播放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2、班主任讲话,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这次的活动。
3、向幼儿介绍说明今天特色活动的内容:包饺子。
4、活动流程:
先欣赏包饺子的过程,请将饺子馅放入皮中央,如果你是第一次包的话,记住千万别放太多馅,不然肉会撑出来的,然后先捏中央,再捏两边,最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技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的时候就不会漏了,最后将饺子整齐的放在上面。希望小朋友和家长都能齐心协力一起做出完美的饺子,(出示不同造型的饺子供参考)
1、请家长带幼儿去洗手,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家长的座位。
3、家长幼儿教师随着音乐一起包饺子
4、场地整理(自由洗手)
餐前准备消毒桌面,摆放碗
就餐离园准备
包饺子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搓皮、包馅、下锅等情节,富有创造性地表现热闹、喜庆的音乐氛围。
2.与同伴共享空间,尽情表演,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观察过包饺子的过程。
2、幼儿具有一定的肢体表现能力。
3、录有《喜洋洋》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进行热身运,跟着音乐做揉面团动作。(教师带领)
“今天,幼儿园里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一起来包饺子给他们吃,好吗?”
“那我们先来揉面团吧。”(师生听音乐做揉面团的动作)
“老师来把大面团切成小面团,小面团们放到盆子里吧。”(幼儿回座位)
“面团揉好了,那我们怎么做饺子呢?”
引导幼儿回答:搓饺子皮——包饺子——下饺子。
二、完整听音乐。
“接下来,我们来仔细听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出做饺子这一过程呢?”(幼儿边听边做动作)
三、分段听音乐表演。
包饺子教案篇九
人人都有第一次,我也不例外。比如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游泳、第一次骑自行车但是我最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因为那种乐趣我至今无法形容。
开始了。首先,我拿出一张饺子皮,放在左手上,把手掌张开来,稳稳地托好这张包子皮。然后,我用右手拿起一个小勺子给饺子皮上肉。准备剜肉的时刻,给犹豫了一下,心想,我喜欢吃肉多一点的饺子,为何不给饺子多放点肉呢?我就用勺子挖了一大勺肉,放在饺子皮上,接着把饺子皮对折一下,准备包起来。可是,肉却露出来了,我想把它们拢到一起,结果忙得手忙脚乱,也没有达到目的。我想可能是肉放多了。我就把露出的肉用勺子一点点揩出。等到差不多了,我把饺子皮再用力对折一次,准备捏紧它。结果皮还是合不上,滑开了。我十分着急,心想要怎样才能把饺子皮合上呢?我忽然灵机一动,原来是刚才肉露出的时候,油粘在饺子皮的边缘了,饺子皮才显得很滑,只要用水重新抹一下,饺子的边缘就可以合上。我试着这样做了,终于把饺子皮合上了,一个胖嘟嘟的饺子就做成了。我很高兴。可是,当我把这个饺子放在盘子里的时候,我却发现我做的饺子立不起来,像一个无精打采的士兵,而妈妈包的饺子,却像一个个将军,威武地立着,仿佛在在卖弄它们肥大的将军肚。看到这里,我并没有放弃,认真总结和吸取了刚才的经验,开始包第二个、第三个最后,我终于包出了威武的大将军。我感到十分快乐。
这就是我第一次。通过第一次,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做什么事情,你可能会遭遇失败,但只要你认真吸取经验,你一定会成功,享受到说不出来的乐趣和喜悦!
包饺子教案篇十
我最喜欢吃饺子了。可是我不会,于是我下决心跟妈妈学。看似简单做起来很难。我捏好这边,那边的馅就冒出来了。我急用双手捏没想到,两边没漏馅,可饺子的“肚子”却破了。我气的哭笑不得,脸上也不知不觉地抹上了面粉。再看妈妈包的饺子像一只只“白天鹅”,而我的.饺子横七竖八的躺着,像一群“丑小鸭”。于是我仔细观察妈妈的动作,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包。虽然这次包的饺子长了,但是总算成功了。
包饺子教案篇十一
大年三十,我帮妈妈。
妈妈活好面,醒了醒面就准备好了。剁成小块,再揉成像长蛇的面,切成一个个小块块揉成像硬币那么大的小面球。我帮妈妈擀皮,一开始我干的不怎么样后来熟练了干得越来越好,妈妈还夸我呢!
晚上,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联欢晚会心里很高兴。
包饺子教案篇十二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全家聚集在一起。
妈妈准备了饺子皮和馅,我迫不及待地叫着要学,妈妈答应了,并在一边做示范,只见妈妈左手拿着饺子皮,用手指沾了一下水在饺子的边上涂上一圈,并用勺子将馅放到饺子皮中央,同时两边一捏,一个漂亮的小饺子就在妈妈手中诞生了。原来做饺子是这么简单啊!
可当我大展身手时,我捏住饺子的这边,那边的馅冒了出来,捏住饺子的那边,这边的肚子破了,真是麻烦!看看妈妈包的.饺子,活象一个个挺着大肚子正在打仗的将军,而我的,还没有上战场就已经先趴下了,但我并不灰心,我又学着妈妈的样做起来,不一会儿,我终于掌握了做饺子的技巧,一个个漂亮的饺子,在我手中诞生了。
品尝自己做的劳动成果时,我感到格外香,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是最甜美的,从这件事我知道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包饺子教案篇十三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食堂来,有人会问:“你们为什么要?”答案很简单,因为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重阳节,也就是敬老节,在这一天里我们要尊敬长辈,我们每一天都要尊敬长辈。
首先,我们分成两大组比赛,哪一组饺子包的最好,哪一组就能带着饺子送给我们的老教师。,我们个个心都打起精神来争做第一。
做饺子当然第一步是洗手,我马上跑来,水龙头前已挤满了人,我心想:这么多人,我得快点洗手,不然就不能做第一了。我洗的不太干净,囫囵吞枣,还是不管那么多了。
到了食堂,老师先让我们拌好馅儿,拌完后,老师就教我们如何。首先拿一块饺子皮,不要放太多馅,然后在四周蘸点水,最后稍稍对折,折出花边,一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就包好了。我一做饺子,手就紧张,包的一个不如一个。还漏了陷,我赶紧想办法补救。我在包最后一个饺子的时候,摸着这饺子皮:咦?这饺子皮咋这么厚?没关系,不就是厚了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包完后,我才发现这个饺子我包了两层皮!我真是太粗心。太马虎了!结果老师一检查,我们这组与那组最大的差别就是没摆放整齐。结果我们输了!哎!
真的!有句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一次体验中,我学到的不只是的技巧,还有做事要有秩序、有条理,做事不能太马虎。我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
包饺子教案篇十四
一早,爷爷就在厨房忙开了,他在干嘛呀?我进去一看,原来是在呢!呀,饺子,我最喜欢吃了,可是饺子是怎么包出来的呢?我得好好学学。
只见爷爷拿了一张饺子皮摊在左手手心,然后夹了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上,再用手指蘸了点水涂在饺子皮四周,然后手指一转一捏,一个饺子就出来了。我也拿了一张饺子皮摊在手心,夹了些肉馅放上去,两手一捏,咦?怎么粘不住呀?爷爷笑了:“面皮是干的,不蘸点水怎么粘得住呢?”哦,原来如此!我涂了点水上去,果然粘住了。可是,咋那么难看呢,就像半个馅饼。爷爷做的每个都像小元宝,还长着花边。我再仔细地看爷爷做了一个,原来,花边是要捏出来的,这下我会了。
我又拿了一张饺皮,夹了一大坨肉馅放上去。饺子好吃的就是馅,这回我要包得好好的,留给自己吃。我蘸水、捏花边、再封口,完了,馅放太多了,口封不上了。我急了,用手使劲一捏,终于封上了,可是,肚子又“炸”了。我赶紧拿了一张饺子皮裹在外面,刚裹住,上面又露出了一只眼睛,还神气活现地瞪着我。无奈之下,我只好再拿一张饺皮裹在上面。爷爷看了哈哈大笑:“孙子,你是在包包子吗?”失败了两次之后,第三次我吸取了教训,按部就班,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饺子。放在饺子堆里,还真分不出来哪个是我包的,哪个是爷爷包的。
中午的这顿饺子大餐,我吃得特别多。当然,那个“假包子”也进了我的肚皮,特别香,特别好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19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