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过去,还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创意思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思考方式之一,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看看这些学生的作品吧,他们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美术课的文案篇一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早就盼望这堂美术课了。因为这次要捏橡皮泥。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神奇的恐龙王国”几个字。同学们瞪大眼睛看着老师示范。示范完,老师说了声“开始”,同学们立刻大显身手起来。
我准备捏一条剑龙。我拿起深绿色的橡皮泥,把它揉成胡萝卜状,再用刀刻出一道道横纹,这样尾巴就做好了。然后,我把橡皮泥搓成椭圆形当作身子,再搓出细长的脖子和四条粗壮的腿,又搓出圆脑袋,并刻上鼻子和嘴巴。最后,我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拼接起来。就这样,我的剑龙做好了。可是,我左看右看,它都没精神。怎么回事?啊!原来忘记安上眼睛了。我赶忙团了两个小黑球安在脸上,我的剑龙立刻精神焕发。只见它昂着头,像是对着蓝天高声鸣叫。我在心里“呜……呜……”地叫着,为剑龙配音。
这时,同学们的恐龙都做好了。仔细看同学们做的恐龙,有的撒开四蹄在奔跑,有的正在低头吃草,有的昂头在鸣叫,还有的凑在一起,似乎在开会呢。
不知不觉间,下课铃响了。这堂课过得好快,这是多么有趣的.一堂美术课啊!
美术课的文案篇二
今天的美术课真是一个开心又难忘的美术课,因为同学们都喜欢我的剪纸,他们都争先恐后的让我给他们做,我心里暗暗的告诉自己:“不要太骄傲噢!”
我们这节美术课讲的是怎样剪窗花,我们的美术老师可真厉害呀!她就像魔术师一样,几下子就能把一张普通的纸剪得形态各异,有的像山羊,有的像白兔,还有的像猴子,别提多漂亮了,我们被老师的作品吸引住了,浓厚的兴趣也上来了,我们兴奋地剪了起来。
剪着剪着,我发现男生们真的是笨手笨脚,我们女生个个心灵手巧,老师看到我们这样聚精会神,就笑眯眯的走下来,挨个指导。当走到我这里时,老师停了下来,拿起我的剪纸说:“同学们看这位同学剪得多棒!”话音刚落同学们都聚拢过来争先恐后的看我的剪纸,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给我也剪一个吧!”“给我也剪一个吧!”看到大家这么相信我,那一刻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名小老师,那种感觉真的好自豪啊!
这真是一节难忘的美术课呀!它让我感受到了受人敬仰的幸福感,这种感觉真好!我想我不仅要在美术课上做到最好,我要争取把其他的课程都学好,做一个让同学们尊敬、老师信任,爸爸妈妈喜欢的好孩子,为我加油吧!
美术课的文案篇三
一、课题:
《泥塑》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泥塑浮雕的基本知识。并学会用泥塑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捏泥的基本技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
泥塑的制作方法,泥塑浮雕手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难点
表达意图的准确性与独创性,泥塑浮雕手法的多样性。
五、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泥塑雕塑工具、挂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民间小泥人,引起大家的兴趣,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这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二)合作探究,讲授新知
(1)作品欣赏:
讨论《老渔翁》泥塑浮雕的特点,所用的技法。
(2)基本技法:(教师和学生共同动手)
1)手捏法。
2)泥条法。
3)泥板法。
4)挖空法。
5)借助它物法。
(3)制作过程:运用合作的方式制作
1)准备材料
2)组织骨架:
思考:扎骨架都有哪些材料、做法。
大型、小型雕塑分别用什么材料扎骨架。
3)捏出各个部位,在粘结起来。然后细部雕塑
4)修整、上色,完成作品。
(三)艺术创作,巩固提高
制作一个泥塑作品。
要求:作品新颖、独特、制作手法多样。
注意:生动、合理、速度、纪律
(四)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展示部分学生优秀作品,学生之间利用超市购买法进行点评。
2.布置下节课所带学习用品。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美术课的文案篇四
一、彩虹桥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欣赏彩虹七种色彩搭配。
2.了解彩虹的色彩,尝试按照彩虹的色彩画出彩虹桥,并添加相关的背景。
3.能大胆通过想象力表现绚丽的彩虹桥。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你们喜欢彩虹吗?它是怎样的?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欣赏ppt“彩虹”。
师:引导幼儿认识组成彩虹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师: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有哪些颜色?
师:今天我们就来画彩虹桥,把彩虹画成桥,在桥上面,桥下面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它装饰成一幅完整的画。
2.出示水彩笔,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彩虹桥的绘画方法。
师: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顺序涂画,先画一种颜色接着画另一种颜色。注意每种颜色之间要靠近一些。
师:每一种颜色都要相连,一种颜色跟着一个颜色后面。
3.引导幼儿欣赏彩虹的图片。
师:你知道彩虹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还能想象彩虹桥上有什么?
三、幼儿创作
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师:我们来一起来画一画彩虹桥,并添画上你喜欢的人物,装饰和背景。
2.提醒幼儿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水彩笔放回原位,使用时保持桌面和画面的整洁。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价
1.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彩虹桥”。
2.教师从幼儿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两方面作出评价,同时鼓励和表扬绘画常规好的幼儿。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二、脸谱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大胆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2、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林的美,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3、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二、活动准备
ppt、京剧视频、纸、蜡笔。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欣赏脸谱,京剧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特别的东西,想不想知道呢?”(出示脸谱)“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录像,你仔细看就能想到答案。(出现视频),“刚才我们看了录像,你有没有发现唱戏的人脸上就像我们刚才看的图片一样?表演戏剧的人脸上才要化这样的妆,你知道他表演的这种戏剧叫什么吗?(京剧)”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戏剧,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就像大熊猫一样,是我们的国宝,京剧就是我们的国粹,表演京剧的演员脸上用油彩化的了很浓的妆,像面具一样,在京剧里有一个名字叫“脸谱”。
二、欣赏四种脸谱了解脸谱的特征师:“京剧脸谱有很多,今天老师带来了四种脸谱,我想请小朋友用颜色来为脸谱取个名字吗?看一看,这几张脸谱你最喜欢哪一张,你觉得这个人怎样?”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在京剧里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红脸的人非常勇敢,黑脸的人就像包青天一样特别聪明,正直。黄脸的人在非常,别人都害怕他,白脸的人非常狡猾,像狐狸一样。
师:“我们来看这张脸谱除了红颜色外还用了哪些颜色?(幼儿观察)为了让脸谱更好看,我们要用到几种颜色让脸谱更生动。”师:“这些脸谱除了颜色很漂亮外还用了很多图案、花纹。(出示一张脸谱)这是什么形状?找找看脸谱上有没有和它一样的图形。”小结:这两个图案形状一样,大小一样,颜色一样,以鼻子为中心,在脸的左右两侧位置也一样,这就叫左右对称。
三、欣赏脸谱
师:京剧脸谱除了刚才我们看的这些,还有很多颜色多样,图案对称的脸谱,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四、幼儿作画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脸谱,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空白的脸谱,请小朋友先用记号笔在脸谱上设计左右对称的花纹,然后用水粉涂上好看的颜色。”注意:1、颜色,花纹要对称。2、设计的图案要大一些。3、注意卫生,不要弄到衣服桌子上。
五、展示脸谱,互相欣赏,结束活动。
三、美丽的花边
活动目标:
1、能有选择的将各种线条和简单纹样进行有规律的排列,设计出美丽的花边;
2、运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交替排序经验,大胆选择色彩、线条和纹样进行表现;
3、在不断重复中能较细致的完成自己的设计。
活动准备:
1、两条运用简单线条和图案绘成的美丽花边;2、幼儿用书《美丽的花边》(每人一本);3、各种颜色的水彩笔若干;4、彩色粉笔。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画一条美丽的花边?
师:今天啊,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自己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二、如何绘成美丽的花边
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
2、引导幼儿回忆以前学过的线条和图案师: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对,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美丽的花边?(幼儿说教师板画)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好多图案来画美丽的花边,除了这些老师还想到了其他的图案(教师补充)师:现在,我们用小朋友们喜欢的图案来画一条美丽的花边。(教师一边询问幼儿,一边示范绘画)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怎么画了?待会儿,小朋友就自己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三、讲明绘画规则,发幼儿用书和水彩笔师:
1、待会儿,小朋友们在用水彩笔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笔戳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不要抢…..
2、小朋友们在画的时候,不能把图案画到花边外面去了,那样一点也不好看,我们要把图案画到花边里。
现在,老师把书发给小朋友们,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页,然后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大家相互欣赏。
师:小朋友们都画好了美丽的花边,现在把你们画好的花边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一看,看看谁画的最漂亮。
六、延伸活动师: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美丽的花边,回家以后画出美丽的花边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美术课的文案篇五
各位老师,领导:
大家好!
刚刚三位教师,为我们作了《会变的线条》和《有趣的造型》三节美术课堂教学,让我们领略了她们的不同教学风彩。
三节课共同的亮点:
一、巧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三节课都采用情景导入
二、注重观察生活,发现线条(事物)特点。
《会变的线条》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桥、路、动物、事物等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美感,《有趣的造型》是将生活照与工艺品比较发现造型变化的特点的。
三、加强课堂示范,化解教学难点。
汪老师当堂示范了太阳,并出示了不同手法表现的太阳。
吴老师当堂示范了如何美化花瓶,让学生明白了不同线的装饰运用。
卢老师:当堂制作了红太狼,让学生学会了蛋壳造型的方法。
四、沿伸教学空间,再激艺术学趣。
三位老师都巧设了课后拓展,如欣赏中外大师的名作等,给了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堂教学永远是一件不完美的事,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说一下,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会变的线条》教学建议:
1.本课不仅要认识线,还要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条,这些线条其实变来变去都出不了如来佛的手心呀——全是直线、曲线和折线的变种。本课要将这三种线以及它们的变种稍些提一下。
2.怎么用不同的线条以及线条的粗细、密、长来表现美感?
可以进行比较教学,进一步教学当堂示范。
3.怎样让学生思维更开扩,作业效果更好?
作业可以上抽象一点的,强调线条美感的表现。展示时可以应用老师做好的不同物品框来评选作业。
《有趣的造型》教学建议:
1.课堂示范时方法还可以拓展一些,如画、贴等,材料可以结合橡皮泥。
2.运动会参加的角色说一下是怎样抓特点的?怎样大胆夸张的?怎样巧妙设计的?
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心准备、用心设计,给我们带来了精彩教学以及他们的深入反思
感谢各位老师的深刻思考、精要点评以及毫不保留的教学建议。
美术课的文案篇六
在一次美术课上,老师教我们做“风滚球”。认真听完老师的讲解,我们立刻开始饶有兴趣的做起来。
按照老师的方法,我小心翼翼地把沙子倒入鸡蛋顶端开的小孔里,轻轻摇晃,直到沙子沉入蛋壳底部。然后点燃蜡烛,让蜡油通过小孔滴进去,用沙子溶解固化。最后我把蛋壳竖起来放在桌子上,但是它却歪向一边,好像在生我的头的气,怪我没做好。
有什么问题?仔细观察,发现壳里的蜡烛滴得不均匀。我毫不气馁,开始再加工。我又点燃了蜡烛,小心翼翼地把蜡烛放进去,均匀地摇晃着。当我再次松开手的时候,哇,你完了!蛋壳稳稳的站在桌子上!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但当我静下心来,看着光秃秃的蛋壳,总觉得少了什么。是的,画一张漂亮的脸。于是,我画了两个笑眼,两个粉唇,最后用彩纸剪了一条红领巾。嘿,有个漂亮的女孩!我轻轻一推,它立刻左右摇摆,一直对我微笑,好像在感谢我把它打扮得这么漂亮!
我抬头环顾四周。我的同学很忙。有的在一丝不苟地灌蜡油,有的在认真地为“风滚球”画脸,有的在欣喜地欣赏着他们的杰作……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
美术课的文案篇七
听美术说课有感许昌实验小学杨立杰
有幸两次和参与招教考试的老师交流,对于美术说课似乎多了一些感悟和体会,让我忍不住想记录下来,作为自己学习的资料。
一、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其重要性不需敷述,在招教考试中更加重要。试想,一位胆怯到不敢和人进行眼神交流的人,你能对其产生信任么?无须对评委产生恐惧心理,而要用尊重,礼貌的眼神进行交流,进场做自我介绍时候,可面带微笑,同每一位评委进行目光接触,稳定情绪。
二、教学目标的`设置。
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能力,情感三大目标,根据抽到的题目,找出该课的目标,把其和自己的课堂进行结合,教学目标的设置决定了课堂内容的体现,所以,要根据美术课堂的四大领域,对教学目标进行归类总结。
三、课堂的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意味着说课堂教学方面成功了三分之一,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疑,或基本功展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点,把自己的优点优势在导入方面进行充分展示。()例如,《贺卡制作》一课,导入可以采用悬疑,老师收到一张神秘的卡片,这张卡片你猜猜画了什么?写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想象的同时,回忆贺卡设计的要素。为下一步教学开启良好的开端。
四、板书设计。
美术课上一般板书不多,但是板书能直接反应一位老师的基本功,假如书法欠佳,也要一笔一划写端正字体,不能潦草应付,更不能出现笔顺,笔画的错误。课题书写完毕之后,要分类进行关键词的板书,板书要有具体的意义,可以是这节课的重点,也可以是作画或制作的过程,是需要学生重视和识记的内容。
以上是我对说课的点滴感受,希望对未来的老师有所帮助,尽快走入到我们教师队伍当中来。
美术课的文案篇八
今年,我们要穿上自己画的t恤过节。听到这个令我们兴奋的消息,同学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个星期五的美术课我们要画t恤,为六一节做准备。开始上美术课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害怕在衣服上画错了,又不能改掉,心里紧张得很。这时,老师把颜料和衣服发了下来,指导了一下,让我们按照上节课的草稿图画画。开始画画了,我紧张得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生怕画得不好被同学嘲笑。不过,我还是拿起画笔颤颤抖抖地在t恤上画起构图。过了一会儿,我就把构图画完了。这时,我心里慢慢地不紧张了,也慢慢地有把握了。我便马上换了一支画笔准备给t恤上色。我拿起水粉笔,在t恤画了一道五彩斑斓的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美丽极了。我又在彩虹的旁边画了一朵天蓝色的云彩和一个紫色的气球。可我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还少了些什么。突然,我灵机一动,拿起画笔在洁白的t恤上,用橘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画了我校的太阳花标志。今天,我的画笔没出过一点差错,对我百依百顺。最后,经过我的努力,一件色彩鲜艳的t恤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想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一定比往年更加有意思,因为我们会穿上自己画的t恤。
美术课的文案篇九
陈星屹
美术课调到了倒数第二节课,哼!倒数第二节课!怎么让我们收颜料、倒水、洗水粉刷,还有画我的作业,第二节课的休息时间很短,无法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我快崩溃了!哦,对啦!画水粉我并不是很专业,而且我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尽管这样,作为好学生的我也要做好画画前的准备,把袖子腕起来,拿出颜料、笔刷和纸。
上美术课了,我带着我盛满水的水杯回到了教室,看着其他同学带来的水桶,我突然想起美术课要用调色盘,后悔没有把调色盘带上。美术王老师说:“这节课大家画上节课老师讲的内容”。我看见了陈君的调色盘,颜料和图画纸,好像差了笔刷。我和他交换了东西,哈哈!我换到了!我拿出另外一个笔刷开始画画。我要画夕阳落日,先拿出颜料中的橘色,咦!怎么挤也挤不出来?用尽全身的力量,颜料涌出许多,沾满了我整个手。“什么鬼,我好幸运啊!居然遇到了这种事。”这种东西好恶心,手上感觉粘粘的啊,好像“大便”。前面的同学看了说想吐,我心理想:“你们这些吃瓜群众别只光看热闹,帮个忙,给点纸了。”陈君的手也被颜料污染了,他叫了一声,我们都没有纸,真痛苦,王老师过来了见到这一切,让我们去把颜料清洁干净。我们把手清洁干净了,然后叹了口轻松的气。
颜料画出的画是那么的美丽,但是它捣乱的话就讨厌了。
【颜料大战】
徐乙可
美术课上,同学们都学会了调色和明度色彩的知识,每一位同学都拿出颜料、画笔和水。同学们就跟以前绘画过这种调色画一般,飞快地开工了,一看就是颇具灵感的绘画天才。
激动无比的我打开了美术袋翻来翻去,只有炫彩棒,a4纸、记号笔……咦?我的颜料去哪了?我始终找不到我的颜料,遭了,我没带!会不会被美术王老师扣分呢?不过我是美术组长,期末可以加10分,想到这,我暗自窃喜不用担心扣分的问题了。不过我还是我还是要解决颜料问题,我只好厚着脸皮去借颜料了。我从陈君那借到了颜料,想挤到容器上,结果用力过猛,一道“流星”飞溅到我的桌上。一转头,周君的桌上也染上了“毒液”。我勒个去,这鬼东西是山寨货吗?还喷了我一手黑颜料……我和周君都赶紧去洗手,清理桌子了。一会儿功夫,桌上的黑色“毒液”被我清理的干干净净了,而卫生间的水池里的水成了一片“沼泽”。
“颜料大战”终于结束了,下次还是记得老老实实地带美术工具吧。
美术课的文案篇十
10月9日星期一雨
今天又到了我们班上美术课的时间了,老师让我们接着画上次那张画,其实上次老师就让我们自己照着自己带的图片来画,内容是一朵花。今天呢接着在那张画上画一只鸟。
上次老师说我的笔带错了,我观察到我上次带错的'笔是粗的,而这次买对的笔是细的,那我用粗笔画出来的画会不会不及格呢?还有,我觉得主体物太小了。我就跟老师说了一下,让她再给我一张纸,我重新画。我拿到纸,就低头画了起来,在我前头的那一位同学看了一下我的画说:“我给你这幅画打个零分。”我特别不高兴,但我同桌却觉得我画得非常好。我得意极了。嘻嘻。我这次的画比上次的主体物大,颜色鲜艳,背景还画的特别好!我前头那桌再回过头来看时,发现我画得越来越好看了。老师也觉得我画得挺好的。老师给我的意见是:在上面可以加一些点,但要给一个物体来点,不能单独乱点。我试着在背景的叶子上点了好多点,觉得更加好看了。
我觉得我的画画一次比一次好!
美术课的文案篇十一
昨天,妈妈爸爸送我去爱菲特少年宫去上美术课,离我们家很近,就在枫叶南区,我看见了小朋友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具盒,里面有橡皮铅笔和彩铅,老师说,明天我一来才给我发文具盒,我们要画的是:一条大金鱼和一条小金鱼。
我发现老师总在小黑板上画c,我觉得很有趣,今天,我发到了以紫色漂亮的文具盒,我就拿来用,我要要画的是:一只骄傲自大的公鸡,公鸡脖子上挂着一条项链,真有意思,我喜欢上美术课。
美术课的文案篇十二
“叮铃铃……”上课了,教我们美术的马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和蔼可亲的对我们说:同学们,这一节我们用橡皮泥做小动物吧!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得好?我们大家听了就异口同声的说:“好!”
马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纷纷行动起来,个个争先恐后的从书包里拿出橡皮泥,剪刀等工具,开始认真做了起来。我想做一头彩色的牛。就用一点黑色的橡皮泥做了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用一点黄色的橡皮泥做了两只牛角,又用四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做了牛的四条腿,我把剩下的橡皮泥和在一起,然后把一小部分拿来做头,一大部分用来做身子,最后我把做好的各个部分组合到一起,一头栩栩如生的大花牛便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但我总觉得好像缺少了些什么,仔细一看原来这头牛没有眼睛,我急忙向同位要了一点黑色的橡皮泥来做牛的眼睛,这一回全做好了,它像真的一样。同学们不住地赞叹,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多么有趣的美术课呀!
美术课的文案篇十三
今天,我在少年宫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美术课。
首先,老师让画我们看动画片,记住里面的人物,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图画。
这一次,我看的动画片《再见萤火虫》。里面讲了一个小男孩,爸爸、妈妈都被炸死了,他只有一个妹妹,可是,过了不久,妹妹因为营养不良也饿死了。
看完动画片,我非常感动。因此,我画了一个金色头发的小男孩,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中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想念着自己的妹妹。
这堂课真有意义,我多么想再上一会儿啊!可是下课铃声响了,我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
美术课的文案篇十四
今天的美术课是数学王老师给我们上的,侯老师没来,不知道怎么了。
王老师让我们打开书先看画汽车,又翻到剪纸的彩纸小汽车制作,看完了就让我们自己制作。我先画好小汽车的外形,我画的是个长方形的公共汽车,然后剪下来,把它贴到另一张彩纸上,我只贴好了车厢部分,就下课了。剩下的老师让我们回家做完。
这届美术课挺好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美术课的文案篇十五
今天的最后一节美术课,我们开始了画国画——菊花。
上课时我才想起来我的刷笔筒没有带,可我今天用的又是才买的新毛笔。只好叫同桌江至芸帮个忙找一个泡好的同学的水泡,而我赶快照老师说的挤颜料。当老师说:“挤三滴墨。”我翻了翻袋子,惊了一下:不好,墨水没有带,哎,我这丢三落四的毛病可什么时候才能改掉啊?只能向其他同学借了。于是找了隔壁的朱如琴借了一大盘。
这时笔也泡好了,等我的准备工作就续,老师都开始画了,我得抓紧时间了,再不画老师就要画完了,我还不知道咋画那可不得了。我画了几笔,才发现忙中出乱,笔又用错了,换了中号的笔,画起来好多了。
开始画花瓣了,这一个简单些,可是,我前面的三个人在,我完全画不了,他们晃来晃去的,我说:“如果不想沾着墨就别再晃来晃去。”他们听了,就不动了。手忙脚乱中我的菊花终于画好了,不过这看起来像太阳花啊!算了,不管是啥,我总算画好了啊!
大家说说看,这节课我是不是很忙啊?哎,总结一句还是因为粗心惹的祸!
美术课的文案篇十六
课时:4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二)新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学生在课上都能认真观察,仔细写生,因为初次接触素描绘画,所以有的学生还不太能绘制线条,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型掌握得还算可以。
课题:寻找美的踪迹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2、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
教学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
课件内容:
1、不同数量花的欣赏
2、长城远近照片的欣赏
3、树林、沙漠以及树叶、沙粒的欣赏图片
4、肌理图片的欣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
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
我们的学校很美丽,……也美丽。
4、欣赏肌理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
自然界的肌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
在欣赏照片肌理现象中,提问学生:你觉得它们象什么?
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提问学生: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
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
学生讨论
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设计:
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业评价:
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五、拓展:
(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演化等。
(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得好。
教学反思: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节课就是用相机来记录我们身边的美,如何用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来寻找美的踪迹。
课题:泥浮雕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具学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欣赏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师: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2、揭示“浮雕”的概念
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二)新授:
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
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
2、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
(3)割边
(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
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
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6)塑造形象局部: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评析作业:小组互评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
六、拓展:
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
2、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
教学反思: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在课上积极动手,动脑,能小组合作的完成作品。
[小学美术课课件]
美术课的文案篇十七
今天星期四上午第一节是美术课,麦老师让我们模拟一张自行车写生画。
老师打开了一张自行车图片。这是一辆黑红色的山地越野车。我拿起铅笔,在纸上轻轻勾出了自行车的位置,使构图更加饱满。
然后,我又画出了自行车的框架、车把手还有车轮的圆形。就这样,一辆自行车的大致轮廓就完成了。下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添加细节。我仔细地用铅笔慢慢勾勒出齿轮、链条以及车轴等细节。我还在车架上画出了火焰图案,还写上了“david”等字样,一辆自行车就画好了。
然后,就得上色了。我先在车架外围用黑笔小心翼翼的涂色,注意不要涂出界,再用红笔在火焰里面上色,外围则用黄笔涂颜色。而其中“david”、“blue”等单词用浅蓝色笔填上色。最难的就是车轮了。别小看这两个图形,要突出立体效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先用灰色涂好轮胎,再用黑色覆盖外圈。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又用黑笔涂上带有阴影效果的条纹到内圈,效果非常不错。一幅自行车写生画终于大功告成了!
评分时间到了,麦老师用红笔给我们评分。第一组的同学中,除了黄冠城以外,其他同学的成绩都不理想。麦老师走到了我身边,我紧张极了。最后,麦老师打上了个“a”,我看见了,开心极了,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啊,今天又有我最爱的美术课了,我好开心呀,我们来到了书城,爸爸妈妈一起把我带进了教室,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在看动画片,我也过去看,可是,我看了一会儿,就要上课了。
这节课我们是给上节课画的孔雀涂上颜色,我先拿了一个削笔刀,这个削笔刀的样子很好玩,我觉得像一只小兔子。老师说:我们可以把背景的颜色涂成黑白的颜色,孔雀就用彩色铅笔来涂,因为孔雀是主要的,背景是次要,这样美丽的孔雀就能突出来。我就是这样涂的,我在背景上画了桃花、太阳、草,我都把这些涂成黑白黑白的了。接着我开始上色了,先来涂孔雀的身子,我在上面涂了几种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等颜色,我涂完了身体,就开始涂翅膀了,我的'翅膀也很漂亮,有红色、黄色和粉色,一听,都是艳的颜色,你们是不是觉得很漂亮呢?最后,我就要涂尾巴了,呀,我的孔雀尾巴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你们一定也会觉得我画的很漂亮,上完色后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就在我眼前,美丽极了。咦,我怎么总觉得时间就像光阴似箭一样快呀,马上就要下课了,妈妈进来了,她看了看我的画,说:呀,这只孔雀可真漂亮呀,我听了开心的笑了,我高兴的跟老师打完招呼,我们就出去了,爸爸在外面等我们呢,我去吃了肯德基我们就回家喽。
我觉得今天过得真快呀,我觉得今天好高兴,因为,有爸爸妈妈一起陪我去画画。
美术课的文案篇十八
下午我们最后一节课是美术课,老师提前通知我们要带好美术课上要用的材料有:白纸,双面胶、蜡笔、和一双一次性筷子。
上课时,看见老师手里拿着一面用蜡笔画着星星,一面用蜡笔画着像四周发着光的图片。中间用一根小木棒撑起来的小旗。老师拿着小旗轻轻一搓。我们很奇怪看到星星在发光。老师告诉我们做法,先把白纸对折,在对折的白纸中间画一个大大的星星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翻过来画上发着光的线条,颜色可以自己搭配。画好以后把纸打开,用双面胶粘在一次性筷子上固定,再用胶水把两面合起来。正反两面的图片要对准位置。这样会闪光的星星就做好了。
老师告诉我们这叫视觉暂留。还告诉我们动画片就是叔叔、阿姨们费了很多精力,用很多张图片叠放在一起,再快速的打开,才有我们以为本来就能动的动画片。
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一面是大树,一面是苹果,这样快速的转动就让我们看到树上长了许多的苹果。让我们展开想象,还有什么样的两张图放在一起就变成另一张新图。我做了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快速的行驶。有的是小鱼在鱼缸里游泳,有蝴蝶在花丛中起舞。小猫正在吃小鱼。看着一张张生动的图片,每个同学兴趣都特别高。做的很认真,不知不觉就到了下课的时间了。
美术课的文案篇十九
【教案图片】
装饰肚兜
【教案意图】
中国的民间服饰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都是农业文明下的民间创造。在我园进行的民间美术主题活动中,民间服饰一直都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和喜爱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这些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的布艺品非常感兴趣。但是孩子们对民间服饰的了解甚少,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肚兜作为我们陕西民间服饰的代表之一,具有它独特的美,无论它的色彩、图案、花纹都具有丰富的含义,象征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结合本单元主题《我的生活我做主》,为了培养孩子表达爱,运用多种美术手法,表达自己对亲人、朋友美好的祝愿,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教案目的'】
1、感受肚兜的造型及色彩,尝试大胆运用各种色彩,线条和花纹等进行装饰。
2、了解传统装饰图案的使用,尝试用美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愿望。
【教案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肚兜。
2、剪刀,水彩笔,胶水,毛线,泡泡泥,彩纸
3、音乐
【教案流程】
1、导入部分
让幼儿讲讲自己带来的肚兜来历及肚兜上的图案
2、幼儿欣赏格式肚兜,进一步感受肚兜的色彩,图案美,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示范讲解,激发幼儿创造欲望,鼓励幼儿大胆地根据自己美好愿望装饰肚兜。
4、交流分享
让幼儿在音乐中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动】
1、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更多不同材质的民间服饰的实物及图片,投入区角活动中,了解、认识更多的中国传统特色,弘扬民族文化。
2、收集各种肚兜放在美工区,幼儿可以自由欣赏,制作。
美术课的文案篇二十
用心上好美术课——教学反思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服装》这一课里,教具收集大量图片,准备几件节日的服装。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播放了一段音乐欣赏,在学生自主表现的时我准备了典雅和温柔的歌,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而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11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