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总结的事情。总结要简练明了,突出重点,不要过多废话。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一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二
2.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培养爱分享的品质。
活动准备。
提前通知幼儿每人带一两件平时不用的东西来,如看完的画册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暑时节“晒伏”的习俗。
虽然小暑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但天气已经开始炎热,经过春雨,梅雨的潮湿,家里往往会弥漫着一股雾味。人们实在受不了家中那股霉味了。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相传龙宫也会在这些日子里晒龙袍。
2.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经过刚刚的介绍,我们知道小暑时节要干什么呀?(晒伏)。
——真棒!今天啊我们也要来晒晒伏。老师请大家从家里带来几件平时不用的东西,小朋友们带来了吗?教师任意请几个小朋友来展示他们带来的东西。
3.晒晒雾味儿。
(1)请幼儿将带来的物品摊开放在阳光下晒。
(2)鼓励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物品,说一说它有什么故事,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将物品借给对方。
(3)教师请几位幼儿讲一讲他印象最深的是谁的什么东西,有什么故事。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到了小暑时节有“晒伏”的习俗,我们也举办了一场小小的“晒伏大会”,这场大会不仅让我们的东西见见阳光,防霉防蛀,还能在大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好东西,也看到了别人的宝贝,是不是收获很多呀?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懂得分享,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三
规划方案是规划结果的体现。它通常以文字或图片为载体。规划方案源于提议者的初始想法,并以方案实施者的参考结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篇一】学生节气立冬活动策划方案
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2、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冷的精神。
准备:绳子若干
过程:
1、开始部分
兔宝宝,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们出去做操吧。
在《健康歌》的伴奏下,做热身运动。
2、基本部分
(1)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呀,兔宝宝,你们冷吗?
不过,妈妈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穿上它,就一点也不冷了。
你们想不想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
你只要照妈妈说的话去做,你就会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的。
(2)看,这里有一个大大的方形,我们一起在方形里跑步吧。
你们会跑步吗?跑给妈妈看看。
对了,跑步的时候两只小手摆起来,这样真神气。
今天的跑步有两条规则:一是要不停地跑,一是不能碰到别人。
等听到妈妈一吹哨子,你们才停下来,记住了吗?
在音乐的伴奏下,跑两——三分钟。
(对能不碰撞的幼儿给予身体抚摸等奖励)
(3)你们还想跑吗?
(把场地分成两份)
这一次,我们就在这块场地里跑,还是这两个规则:一是要不停地跑,一是不能碰到别人。
在音乐的伴奏下,跑两——三分钟。
我有点热了,我要脱一件衣服了。
为什么热了马上要脱衣服?
(4)你们还想跑吗?
(把场地分成四份)
这一次,我们在这一块场地里跑,还是这两个规则,记住了吗?
在音乐的伴奏下,跑两——三分钟。
注意不断地鼓励幼儿,如:你真了不起!你真棒!……
三、结束部分
现在你们还觉得冷吗?
你们现在已经有了这件不怕冷的大衣了。
想一想,我们刚才做了什么事,才得到这件不怕冷的大衣的?
延伸活动:
1、现在还热吗?应该怎么办?
2、欣赏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篇二】学生节气立冬活动策划方案
11月7日,农历年十月初五,立冬。立,建始也;冬是终了的意思,中国传统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天是传统的养生滋补好时节。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意思就是说经过冬天的滋补调养,身体会更好更健康,到了来年春天也不容易得病。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xxxx现场售楼处
活动嘉宾:
xxx女士xx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著名养生专家
活动对象:
已签约老业主/别墅意向客户等,约30人。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为每天都在忙碌中的客户朋友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养生科普和冬季养生的指导;同时也通过这样的小活动,为云澜湾项目现场做暖场,让近期意向客户有聚拢的机会。
1、活动流程:入口处2名礼仪迎宾
e、16:00活动结束,分发礼品
2、嘉宾主讲议题:《冬季养生保健讲座》
(1)、冬季养生保健的必要性
(2)、冬季养生保健的方法:精神养生、食物养生和起居养生
精神养生:
食物养生:养生餐、养生食物
起居养生:运动、睡眠,生活习惯等在上述传统养生的基础上,单独讲一下温泉养生对人身心保健的作用!
(3)、如何进行“冬令进补”
食补:结合养生餐、百花宴
药补:根据时间及现场需要随意发挥。
【篇三】学生节气立冬活动策划方案
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我们平时都忙于工作,加上缺乏锻炼,对自身健康的忽视,这便给我们每个员工及客户的健康埋下了隐患。为了让每个客户及员工都有个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工作及生活中,我们联合xxx健身俱乐部,开展一场冬季健康养生的专题讲座,以帮助各位尊敬的客户、亲好的员工更好的了解并掌握冬季养生的科学方法。
2021年11月下旬(具体时间待定)
xxx路xx广场xxx健身俱乐部
xxx内部员工及银行vip客户
1.参会人员以现场签到
2.主持人致辞,活动开始
3.健身及养生知识讲座
4.集体《动感单车》专场课
5.专业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训练指导
6.理疗排毒spa(汗蒸)
1.健身及养生知识讲座备课(力美教练团队完成)
2.《动感单车》专题课备课(力美教练团队完成)
3.专业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训练指导(力美教练团队完成)
4.理疗排毒spa(汗蒸)(力美运营团队完成)
5.客户及员工接送交通工具(光大银行完成)
6.活动现场饮料及点心(光大银行完成)
7.运动时所需运动服运动鞋(客户及员工自带)
8.汗蒸时所需汗蒸服(力美提供)
9.运动出汗后换洗衣物(客户及员工自带)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四
1.了解小暑三候之一“蟋蟀居宇”
2.了解关于蟋蟀的知识。
3.对声音的产生有初步了解,锻炼幼儿听觉。
活动准备。
蟋蟀叫声的音频、蟋蟀图片,有条件可以准备几只、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暑三候”的知识。
我国古代将小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摩始蛰”“温风至”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蟋蟀居宇”指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鹰始莺”指,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2.声音导入。
(1)教师播放蟋蟀叫声的音频。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
(4)——真棒!蟋蟀主要的活动时间是在夏秋两季,在夏日的夜晚常常能听到蟋蟀的鸣叫。平时蟋蟀都是在田野里玩耍的,但是到了小暑时节天气太热了,小蟋蟀要来我们的房檐下避暑了,小朋友们欢迎它!
3.教师介绍蟋蟀的相关知识。
(1)教师展示蟋蟀图片或将蟋蟀给小朋友,分组观察。
(2)——小蟋蟀长什么样子呀?(圆筒状、六条腿、后腿强壮、有触角)。
(4)——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蟋蟀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呀?它是用嘴发出声音的吗?
已细视我1现技为由的部位育然界在胡膀!原来在继蝉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刀一样的翅膜,在左边的翅膀上,长有硬刺状的翅膜。振动翅膀时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翅膜相互摩擦,产生震动,就可以发出声音啦。
4.声音的来源。
(1)——蟋蟀通过摩擦翅膀上的硬刺发出声音,我们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2)请幼儿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感受声带震动。
(3)——其实声音都是由震动产生的,老师今天带来了几样乐器,小朋友们来感受一下它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吧。
(4)在教室看护指导下让幼儿体验乐器,感受发声时的震动,如果把琴弦之类按住,不让他震动,声音也就会小很多。
(5)体验结束后请幼儿全体转身,面朝后方,教师使用不同乐器,如打击乐器、弹拨乐器、管弦乐器等,请幼儿分辨。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小暑时节小蟋蟀会到我们的屋檐下避暑,了解了蟋蟀发声的小知识,还体验了几种不同的'乐器,小朋友们可以留心身边的声音,都是通过什么发出来的。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五
包饺子,连情谊。
二、活动意义
包饺子是家庭生活中最为传统的活动,尤其在节日来临的时候更能增加温馨的气氛,通过包饺子比赛,丰富社区居民业余生活,促进邻里间沟通与交流,并借此活动宣传文明城创建知识。
三、活动时间地点
1、时间:12月22日,上午九点半。
2、地点:__社区__小区
四、活动内容
1、社区居民自由报名,每队两人。计算10分钟内做出的水饺数量,分别决出三对“最快饺子手”。参与有奖,获胜重奖!
2、各小组选派一名选手参加“最美饺子”比赛,计算5分钟内做出的“最美饺子”的数量,要求水饺外形美观,馅料饱满,由组委会现场监督产生“最美饺子手”。
3、现场产生幸运观众三名。
4、中午社区居民聚餐,吃团圆水饺。
五、活动规则
1、参加者准时到场。
2、材料准备充足,办事处提供水饺馅,要求参赛队员自备的工具有:面团、擀面杖、面板、匙子、水饺垫。
3、水饺必须是面皮封好的,没有馅料外溢的情况。
4、制作过程中杜绝浪费,每浪费30g馅料减去1个饺子成绩,每浪费2个面皮减去一个饺子成绩。对浪费量大于200g的小队采取取消比赛资格的惩罚。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六
2.了解茉莉花的样子、传说、代表的寓意。
3.试着唱歌,锻炼幼儿自信心。
活动准备。
茉莉花歌曲视频,扎好的茉莉花。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暑时节簪茉莉花的习俗。
茉莉,性喜烈日,于炎夏盛开。花香浓郁,能祛秽浊之气,很受人们喜欢。在江苏和上海等地,夏天的头篮里,沿街叫卖,称之为戴花,妇女们一般都会购买、寒戴。《晋书》载“都人簪奈花”、奈花,就是现在的茉莉。取井水半杯,把花架在杯上,使花离水一二分纸教案密封。第二天花可答戴,水用来点杂,清香扑鼻,尤其绝妙。
2.实物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觉得今天教室里有一股香味啊?这是因为老师把茉莉花小朋友带到教室来了。教师请几位幼儿上台闻一闻,摸一摸,请幼儿观察。
——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呀?(小,白色,很香等)。
——茉莉花不光是好看、好闻,还可以泡茶喝。茉莉花经过特殊处理后所泡的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具有安神、解抑郁、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关于茉莉花还有一个传说。有一位叫做拉刚家林的热血志士,参加爱国行动,和女友李婉婉话别时说“亲爱的,如果我不幸血流大地,希望你不要难过,也不要忘记我,请时时为我祷告!”“我会的!我发誓一生一世深爱著你!”李婉婉也表明自己的心意。
不幸的是,拉刚家林在战斗中为国捐驱了,李婉婉悲病不已,每天以泪洗面自休因此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终于香消玉碍朋友把她安葬以后、没想到募地意长出一朵从沿见过清香动人的白色花朵,那就是茉莉花。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在民间,茉莉花也因此根深蒂固地活在人们心中。
——茉莉花代表着忠贞、纯洁、质朴,很受人们喜爱。
3.唱一唱。
(1)——人们喜欢茉莉花,所以还为它写了一首歌,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吧。
(2)教师播放茉莉花歌曲的视频。
(3)请全体幼儿跟着视频试着唱两遍。
(4)鼓励幼儿上台演唱,将茉莉花奖励给愿意上台演唱的幼儿。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到了小暑时节有簪戴茉莉花的习俗,看到了茉莉花的样子,闻到了茉莉花的香味,知道了茉莉花的传说,还学习了茉莉花的歌曲。小朋友们回家可以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七
一、活动意图: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我们这里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中国传统的冬至文化中包含着感恩、祈福、新的开始、平安、喜乐。“冬至阳生春又来”,在一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先人们用智慧传递的生机与希望,感受因季节变化而带来的心灵悸动,引导幼儿认识、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学园将围绕民俗传统节日——冬至,开展“回忆传统,喜迎冬至”主题系列活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初步了解冬至是传统民俗节日,又称为“冬节”“贺冬”。
2、通过活动,了解冬至各地区不同的'民间传统习俗。
3、愿意动手搓汤圆、包饺子。
4、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品尝汤圆、饺子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教师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并做好不同活动的材料准备。
四、活动时间:
12月21日
五、活动内容:
(一)各班利用早谈,围绕冬至进行谈话,营造活动氛围。
(二)各年段各班级开展搓汤圆、包饺子、吃汤圆、集中活动等相关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由来和民间习俗,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动手制作和分享的快乐。
(三)通过学园微信公众平台,及时转发学园、各班级针对冬至开展的相关特色活动。
(四)家园共育:
1、请家长结合冬至,跟孩子说说、看看相关的信息,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经验。
2、请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动手搓汤圆、品汤圆。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八
活动目标:
1.了解立夏是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有其特定的风俗习惯。
2.感受立夏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熟鸡蛋。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今天是什么节日?
2.你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
3.在这一天,人们是怎么庆祝的呢?
二、幼儿拼蛋比赛。
1.讲解比赛规则:听到“开始”才能去碰别人的蛋,碎了就输了,最后一个没有碎的为胜利。
2.幼儿为自己的蛋取名字。
3.幼儿分组进行比赛。
4.选出蛋王,颁奖。
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对立夏这个节气不是很了解,在谈话活动中,幼儿都以摇头或者乱猜为主,最后我只能自己来讲解。这让我发现活动的准备不仅仅是物质的准备,更要是知识的准备,若小朋友在事先已经询问过家长,那么在谈话的时候就会有话可说,活动就不会是老师的舞台了。
在接下来的拼蛋比赛中,氛围比较好,孩子们纷纷为自己的鸡蛋取了响亮的名字:“开心”“蛋王”……孩子们还为自己的朋友大声地喊“加油”,教室里一片沸腾。最后,我们选出了杨希月和毛江昊两个蛋王。
最后,孩子们开始品尝鸡蛋,并一起开心地聊着。整个活动的氛围有紧张、有刺激、有宽松,孩子们也通过亲自操作,更好地了解了立夏这个有浓浓民族气息的节日。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九
俗话说“春分至,蛋儿俏”,时在三月,节气春分。老师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孩子们对“春”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呢?可是对二十四节气是陌生的。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和情趣。
竖蛋大比拼“春分到,蛋儿俏”,自古民间就有春分竖蛋的习俗。春分这一天最好玩的莫过于“竖鸡蛋”:选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鸡蛋,轻手轻脚在桌上把它竖起来。
为什么要在春分这一天竖鸡蛋呢?
据说,这一天最容易把鸡蛋竖起来,其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据专家介绍,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
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也易于竖蛋成功。
最后,春暖大地,万物生长,“立蛋”除有立住鸡蛋的本意,亦有“马上”、“添丁”之意,意味着人们祈祷人丁兴旺,代代传承之意。
打扮蛋宝宝“竖蛋”游戏后,可以教孩子为蛋宝宝穿上新衣服啦!
用彩色画笔在鸡蛋上画出的美丽的图案,寄托着孩子们心中对美好春天的希望。
护蛋行动蛋宝宝穿上新衣服之后,小朋友们就好守护好这个鸡蛋。全天内鸡蛋不离身,孩子们必须时时刻刻把鸡蛋携带在身边,尽心尽力地保护这个鸡蛋,不让它破损。
护蛋行动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贴心呵护和辛勤付出。感悟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恩父母,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制作风筝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通过放风筝来避邪,如今大家更是借放风筝表达对新春的祈盼。
老师可以教父母在家做亲子手工,和孩子一起制作风筝,制作完成后可以挑个好的天气去空旷的户外放风筝,记得出门戴好口罩哦,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节气儿歌古人为了更好地进行农事耕作,运用很多的方式记忆和传播二十四节气,童谣儿歌就是其中方便又具有很大传播力的一种方式。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春分。
(一)。
到了春分忙备耕,马拉大车去送粪。
果农剪枝勤浇水,家家户户无闲人。
(二)。
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
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二十四节气民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幼儿园老师可以“春分”节气为契机,帮助孩子们了解春分习俗,体验时令节气的趣味性,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十
让幼儿知道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了解关于春分的诗词和春分的相关知识。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一、课题导入。
关于日出和日落时间提问,引出春分。
二、了解春分的由来。
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三、了解春分趣事。
春分趣话:
每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了解春分汉字的由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四、诗词欣赏。
《村居》、《渭城曲》、《春夜洛城闻笛》、《踏莎行》、《清平乐春晚》、《蝶恋花》。
五、活动小结,布置作业。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十一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该节日里开展活动的方案如何策划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节气活动。
策划方案。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活动时间:20xx年5月6日上午大课间时间、中午饭后。
活动地点:各教室及学校天井。
活动内容:立夏节的历史追溯、立夏习俗了解、称体重、编织蛋套、拄蛋擂台。
活动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立夏节活动,丰富队员们的学习生活,并享受节日的乐趣。同时让队员们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队员们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前一天布置收集立夏农谚。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
2、向家长学习蛋套的编织方法。上学时随带编织丝带若干。
3、活动当天,每位队员准备茶叶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立夏”渊源(通过广播向队员们传送)。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我们江南地区,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都会明显增多。
留下了很多有关立夏节的诗篇。宋范成大《村居即事》诗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二、“立夏”习俗(通过广播向队员们传送)。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民间还有称体重的习俗,这个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在我们宁波,立夏节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
三、编织蛋套(提前布置)。
在大人的指导下用五彩丝线织个蛋套,将茶叶蛋挂在孩子胸前。材料:8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四、拄蛋擂台(大课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
茶叶蛋还可以用来作为立夏的一个娱乐项目。吃蛋前可在家人、邻里、同学间开展拄蛋比赛。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注意适度用力。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可以先在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五、称体重(中午饭后)。
地点在“彩虹小舞台”,由大队部统一组织。
一.活动背景。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习俗。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习俗,我园特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立夏活动,让孩子感受立夏、感受民俗。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三.物质材料的的准备:
茶叶蛋、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
四.幼儿经验准备。
先带领幼儿去参观各班的区域角,再让幼儿观看有关立夏的一些图片,说一说有关立夏的知识及立夏的习俗。
活动形式:中班段集体举行拼蛋比赛。
五.活动流程:
主题渗透阶段——经验积累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展示分享阶段——。
活动总结。
阶段。
(一)主题渗透阶段:
1.向家长和孩子传达本次我们中班段的大主题为“立夏拼蛋”。
2.通过图片和多媒体。
课件。
及区域角的展示,让孩子知道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及立夏的食俗。
3.请家长配合渗透一些有关拼蛋的知识。
(二).经验积累阶段。
1.了解什么时候是立夏节。
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了解立夏的来历。
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
(三).活动实施阶段。
1.教师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习俗。(附内容)。
(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
谚语。
“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谷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花、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延的贡物,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鲥鱼、鲚鱼、咸蛋、海狮、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各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备了果品饼饵,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
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
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
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米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鼻。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茶叶蛋:鸭蛋1000克,拣青壳蛋,壳无破损的,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红茶末25克,旺火烧沸持续5分钟,小火再煮15分钟—20分钟即可。茶叶蛋还是立夏的一个娱乐项目。食前可在家人、邻里、同学间开展拄蛋比赛。年轻母亲还可用五彩丝线织个蛋套,将茶叶蛋挂在孩子胸前。
“脚骨”笋:取大拇指粗的乌笋或野山笋1000克(雷笋也可),剥壳削泥洗净,在砧板上用菜刀平面轻轻将笋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一段。“脚骨”笋重在形状,其制作过程与油焖笋煮法相同。立夏吃“脚骨”笋有“脚骨健健过”之意,也是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罗汉豆:拣淡绿色(深绿色次之)、没有浸过水的罗汉豆50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和半食匙盐,在旺火上急煮10来分钟,待豆颜色转黄时即成。
蚕豆糯米饭:糯米500克,鲜蚕豆肉150克(也可用罗汉豆肉),去皮咸肉或火腿肉25克,毛笋肉25克。糯米洗净,鲜蚕豆挖掉芽口,咸肉和笋肉切成黄豆大的丁,将糯米、鲜蚕豆、咸肉和笋丁放入电饭煲内,放水量可比平常煮饭减少20%,煮熟后,再用饭勺把糯米饭舀松,加少量味精后搅拌一下即成香气四溢的蚕豆糯米饭。
2.斗蛋比赛(附照片)。
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最后叶科文同学的大鸡蛋获胜,叶科文同学成为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活动展示阶段。
视频播放斗蛋的全过程供幼儿欣赏。
(五).活动总结阶段。
快乐立夏主题班队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孩子们心中回荡,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二、活动准备:
茶叶蛋、各色线、剪刀、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大家说立夏(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
1、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习俗。(附内容)。
(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谷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花、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延的贡物,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鲥鱼、鲚鱼、咸蛋、海狮、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各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备了果品饼饵,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
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
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
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米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鼻。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茶叶蛋:鸭蛋1000克,拣青壳蛋,壳无破损的,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红茶末25克,旺火烧沸持续5分钟,小火再煮15分钟—20分钟即可。茶叶蛋还是立夏的一个娱乐项目。食前可在家人、邻里、同学间开展拄蛋比赛。年轻母亲还可用五彩丝线织个蛋套,将茶叶蛋挂在孩子胸前。
“脚骨”笋:取大拇指粗的乌笋或野山笋1000克(雷笋也可),剥壳削泥洗净,在砧板上用菜刀平面轻轻将笋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一段。“脚骨”笋重在形状,其制作过程与油焖笋煮法相同。立夏吃“脚骨”笋有“脚骨健健过”之意,也是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菜羹:菜叶200克,洗净切成半厘米宽的细段;鲜毛笋肉50克,切成约1厘米见方的薄笋片,在沸水中煮3分钟—5分钟后沥掉水;山粉2食匙,加入100毫升水。在锅内放2食匙食油,起火待冒烟时倒入菜和笋片,缓翻至脱水,颜色转深绿,即加入水600毫升,至煮沸时按自己口味加入适量盐和味精,再将山粉搅拌后缓缓倒入锅中,用铲缓翻几下,待锅内汁转浓即可装盆。菜性凉,宁波人传说立夏吃了,一个夏季可保持皮肤光滑,不生疮疖。
罗汉豆:拣淡绿色(深绿色次之)、没有浸过水的罗汉豆50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和半食匙盐,在旺火上急煮10来分钟,待豆颜色转黄时即成。
蚕豆糯米饭:糯米500克,鲜蚕豆肉150克(也可用罗汉豆肉),去皮咸肉或火腿肉25克,毛笋肉25克。糯米洗净,鲜蚕豆挖掉芽口,咸肉和笋肉切成黄豆大的丁,将糯米、鲜蚕豆、咸肉和笋丁放入电饭煲内,放水量可比平常煮饭减少20%,煮熟后,再用饭勺把糯米饭舀松,加少量味精后搅拌一下即成香气四溢的蚕豆糯米饭。
(二)编织蛋套(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编织蛋套,把茶叶蛋装里面挂在脖子上是立夏小孩过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漂亮的蛋套,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编织蛋套,看谁的手最巧,编织的蛋套最漂亮。
1、材料:8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
2、做法:一名学生和老师合作示范,同桌合作完成,一名学生拉稍长的线,另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织。
把茶叶蛋装在编好的蛋套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三)斗蛋比赛(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最后周婧同学的大鹅蛋获胜,周婧同学成为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回味无穷(附后)。
快乐立夏主题班队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孩子们心中回荡,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稚嫩的笔写下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五)班主任活动总结并宣布活动结束。
“斗蛋”比赛。
陈凡儿。
上午的第一节课,我们班举行了班级斗蛋比赛。因为大家都知道5月5日是立夏节要吃茶叶蛋。
斗蛋比赛开始了,教室里充满了热情。一开始我们先是同桌比赛。我感觉有点紧张和担心,因为我的蛋破了怎么办?比赛开始了,经过一番较量,我赢了,我眉开眼笑的看着他,他用会说的目光瞅着我,好象在说:“你的蛋真能干。”
最后,周婧成了我班的斗蛋大王,我用羡慕的目光看着她,希望她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进步。
今天,教室里一片欢呼。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十二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二、活动准备:
茶叶蛋、各色线、剪刀、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大家说立夏(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
1、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习俗。(附内容)
(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谷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花、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延的贡物,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鲥鱼、鲚鱼、咸蛋、海狮、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各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备了果品饼饵,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
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
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
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米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鼻。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茶叶蛋:鸭蛋1000克,拣青壳蛋,壳无破损的,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红茶末25克,旺火烧沸持续5分钟,小火再煮15分钟—20分钟即可。茶叶蛋还是立夏的一个娱乐项目。食前可在家人、邻里、同学间开展拄蛋比赛。年轻母亲还可用五彩丝线织个蛋套,将茶叶蛋挂在孩子胸前。
“脚骨”笋:取大拇指粗的乌笋或野山笋1000克(雷笋也可),剥壳削泥洗净,在砧板上用菜刀平面轻轻将笋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一段。“脚骨”笋重在形状,其制作过程与油焖笋煮法相同。立夏吃“脚骨”笋有“脚骨健健过”之意,也是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菜羹:菜叶200克,洗净切成半厘米宽的细段;鲜毛笋肉50克,切成约1厘米见方的薄笋片,在沸水中煮3分钟—5分钟后沥掉水;山粉2食匙,加入100毫升水。在锅内放2食匙食油,起火待冒烟时倒入菜和笋片,缓翻至脱水,颜色转深绿,即加入水600毫升,至煮沸时按自己口味加入适量盐和味精,再将山粉搅拌后缓缓倒入锅中,用铲缓翻几下,待锅内汁转浓即可装盆。菜性凉,宁波人传说立夏吃了,一个夏季可保持皮肤光滑,不生疮疖。
罗汉豆:拣淡绿色(深绿色次之)、没有浸过水的罗汉豆50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和半食匙盐,在旺火上急煮10来分钟,待豆颜色转黄时即成。
蚕豆糯米饭:糯米500克,鲜蚕豆肉150克(也可用罗汉豆肉),去皮咸肉或火腿肉25克,毛笋肉25克。糯米洗净,鲜蚕豆挖掉芽口,咸肉和笋肉切成黄豆大的丁,将糯米、鲜蚕豆、咸肉和笋丁放入电饭煲内,放水量可比平常煮饭减少20%,煮熟后,再用饭勺把糯米饭舀松,加少量味精后搅拌一下即成香气四溢的蚕豆糯米饭。
(二)编织蛋套(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编织蛋套,把茶叶蛋装里面挂在脖子上是立夏小孩过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漂亮的蛋套,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编织蛋套,看谁的手最巧,编织的蛋套最漂亮。
1、材料:8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
2、做法:一名学生和老师合作示范,同桌合作完成,一名学生拉稍长的线,另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织。
把茶叶蛋装在编好的蛋套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三)斗蛋比赛(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最后周婧同学的大鹅蛋获胜,周婧同学成为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回味无穷(附后)
快乐立夏主题班队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孩子们心中回荡,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稚嫩的笔写下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五)班主任活动总结并宣布活动结束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十三
活动地点:各教室及学校天井。
活动内容:立夏节的历史追溯、立夏习俗了解、称体重、编织蛋套、拄蛋擂台。
活动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立夏节活动,丰富队员们的学习生活,并享受节日的乐趣。同时让队员们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队员们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前一天布置收集立夏农谚。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
2、向家长学习蛋套的编织方法。上学时随带编织丝带若干。
3、活动当天,每位队员准备茶叶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立夏”渊源(通过广播向队员们传送)。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我们江南地区,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都会明显增多。
留下了很多有关立夏节的诗篇。宋范成大《村居即事》诗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二、“立夏”习俗(通过广播向队员们传送)。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民间还有称体重的习俗,这个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在我们宁波,立夏节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
三、编织蛋套(提前布置)。
在大人的指导下用五彩丝线织个蛋套,将茶叶蛋挂在孩子胸前。材料:8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四、拄蛋擂台(大课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
茶叶蛋还可以用来作为立夏的一个娱乐项目。吃蛋前可在家人、邻里、同学间开展拄蛋比赛。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注意适度用力。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可以先在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五、称体重(中午饭后)。
地点在“彩虹小舞台”,由大队部统一组织。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十四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节气。桶柄指向西北,太阳黄子午线达到225度,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公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举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篇一】节气立冬活动策划方案
11月7日,农历年十月初五,立冬。立,建始也;冬是终了的意思,中国传统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天是传统的养生滋补好时节。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意思就是说经过冬天的滋补调养,身体会更好更健康,到了来年春天也不容易得病。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xxxx现场售楼处
活动嘉宾:
xxx女士xx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著名养生专家
活动对象:
已签约老业主/别墅意向客户等,约30人。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为每天都在忙碌中的客户朋友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养生科普和冬季养生的指导;同时也通过这样的小活动,为云澜湾项目现场做暖场,让近期意向客户有聚拢的机会。
1、活动流程:入口处2名礼仪迎宾
e、16:00活动结束,分发礼品
2、嘉宾主讲议题:《冬季养生保健讲座》
(1)、冬季养生保健的必要性
(2)、冬季养生保健的方法:精神养生、食物养生和起居养生
精神养生:
食物养生:养生餐、养生食物
起居养生:运动、睡眠,生活习惯等在上述传统养生的基础上,单独讲一下温泉养生对人身心保健的作用!
(3)、如何进行“冬令进补”
食补:结合养生餐、百花宴
药补:根据时间及现场需要随意发挥
【篇二】节气立冬活动策划方案
立冬将至,在北方,都有这样的习俗,吃饺子。同学们离开父母家人,独立生活时,为让同学们在学校中也体会到家的温馨,和进一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我们特此举办冬至包饺子活动。
一、活动内容活动期间组织各班同学在学校餐厅包饺子并品
尝自己包的饺子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11月7日17:00~~20:00
学校餐厅2楼
三、主办单位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学生会宣传部
四、协办单位学校餐厅社会实践部记者团
五、活动对象现代手工艺术学院2017级2018级全体同学
六、活动前期宣传
1、制作手绘海报2张,分别张贴于十字路口、餐厅门口。
2、在校园刊物上宣传
主办: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团总支
承办:学生会宣传部
活动期间,餐厅的厨师们一直在指导同学们包饺子的方法。同学们的动作也开始慢慢地变熟练。辅导员李清华老师、周茂同老师到达餐厅二楼,与同学们一起包饺子并且品尝了同学们包的饺子。从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大学生身上所具备的蓬勃朝气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同学们也在学校中体会到家的温馨,提高了独立生活得能力。在给予他们肯定的同时,更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努力,更诚恳,更实干,更得体,把我们的活动越办越好,使同学们都能够从中获益,度过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时代。
【篇三】节气立冬活动策划方案
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2、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冷的精神。
准备:绳子若干
过程:
1、开始部分
兔宝宝,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们出去做操吧。
在《健康歌》的伴奏下,做热身运动。
2、基本部分
(1)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呀,兔宝宝,你们冷吗?
不过,妈妈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穿上它,就一点也不冷了。
你们想不想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
你只要照妈妈说的话去做,你就会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的。
(2)看,这里有一个大大的方形,我们一起在方形里跑步吧。
你们会跑步吗?跑给妈妈看看。
对了,跑步的时候两只小手摆起来,这样真神气。
今天的跑步有两条规则:一是要不停地跑,一是不能碰到别人。
等听到妈妈一吹哨子,你们才停下来,记住了吗?
在音乐的伴奏下,跑两——三分钟。
(对能不碰撞的幼儿给予身体抚摸等奖励)
(3)你们还想跑吗?
(把场地分成两份)
这一次,我们就在这块场地里跑,还是这两个规则:一是要不停地跑,一是不能碰到别人。
在音乐的伴奏下,跑两——三分钟。
我有点热了,我要脱一件衣服了。
为什么热了马上要脱衣服?
(4)你们还想跑吗?
(把场地分成四份)
这一次,我们在这一块场地里跑,还是这两个规则,记住了吗?
在音乐的伴奏下,跑两——三分钟。
注意不断地鼓励幼儿,如:你真了不起!你真棒!……
三、结束部分
现在你们还觉得冷吗?
你们现在已经有了这件不怕冷的大衣了。
想一想,我们刚才做了什么事,才得到这件不怕冷的大衣的?
延伸活动:
1、现在还热吗?应该怎么办?
2、欣赏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篇四】节气立冬活动策划方案
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我们平时都忙于工作,加上缺乏锻炼,对自身健康的忽视,这便给我们每个员工及客户的健康埋下了隐患。为了让每个客户及员工都有个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工作及生活中,我们联合xxx健身俱乐部,开展一场冬季健康养生的专题讲座,以帮助各位尊敬的客户、亲好的员工更好的了解并掌握冬季养生的科学方法。
2021年11月下旬(具体时间待定)
xxx路xx广场xxx健身俱乐部
xxx内部员工及银行vip客户
1.参会人员以现场签到
2.主持人致辞,活动开始
3.健身及养生知识讲座
4.集体《动感单车》专场课
5.专业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训练指导
6.理疗排毒spa(汗蒸)
1.健身及养生知识讲座备课(力美教练团队完成)
2.《动感单车》专题课备课(力美教练团队完成)
3.专业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训练指导(力美教练团队完成)
4.理疗排毒spa(汗蒸)(力美运营团队完成)
5.客户及员工接送交通工具(光大银行完成)
6.活动现场饮料及点心(光大银行完成)
7.运动时所需运动服运动鞋(客户及员工自带)
8.汗蒸时所需汗蒸服(力美提供)
9.运动出汗后换洗衣物(客户及员工自带)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十五
2015年立夏节气时间:5月6日03:52:35,农历2015年三月(小)十八。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
立夏时,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立夏三侯
蝼蝈鸣:可听到蜊蜊在田间的呜叫声。
蚯蚓出:看到蚯蚓掘土。
王瓜生: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十六
活动地点:各教室及学校天井。
活动内容:立夏节的历史追溯、立夏习俗了解、称体重、编织蛋套、拄蛋擂台。
活动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立夏节活动,丰富队员们的学习生活,并享受节日的乐趣。同时让队员们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队员们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前一天布置收集立夏农谚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
2、向家长学习蛋套的'编织方法。上学时随带编织丝带若干。
3、活动当天,每位队员准备茶叶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立夏”渊源(通过广播向队员们传送)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我们江南地区,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都会明显增多。
留下了很多有关立夏节的诗篇。宋范成大《村居即事》诗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二、“立夏”习俗(通过广播向队员们传送)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民间还有称体重的习俗,这个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在我们宁波,立夏节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
三、编织蛋套(提前布置)
在大人的指导下用五彩丝线织个蛋套,将茶叶蛋挂在孩子胸前。材料:8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四、拄蛋擂台(大课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
茶叶蛋还可以用来作为立夏的一个娱乐项目。吃蛋前可在家人、邻里、同学间开展拄蛋比赛。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注意适度用力。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可以先在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五、称体重(中午饭后)
地点在“彩虹小舞台”,由大队部统一组织。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十七
1、了解小暑的由来,收集小暑有关的诗句、习俗等。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小暑所包含的文化含义。
3、激发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小暑有关的诗歌、习俗。
教学难点: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ppt。
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是什么吗?
生:小暑!
师:没错,就是小暑,看来大家都有认真的预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二十四节气中小暑。(板书:小暑)。
课堂新授。
师: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雷暴频繁,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生:是!
生:吃饺子,吃炒面。
师:看来大家课下做的功夫可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小暑的习俗,希望大家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食新”习俗。
在过去,我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饺子长期以来都是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最爱的吃食。俗语:“好吃不过饺子“。
师:关于小暑的习俗,大家都了解了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呢,最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两首诗词,希望大家通过理解这两首诗,来进一步的理解小暑并且感受一下中华诗词的魅力。
《小暑戒节南巡》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师:小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十分重要,老师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激发自己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同学们在课下把小暑的习俗与家长分享。
节气活动策划书篇十八
民间立夏有吃鸡蛋、挂蛋的习俗。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人们向女娲娘娘求助,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这一天,下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蛋,就可以免除病灾。因此,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人们将煮好的“立夏蛋”放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挂在孩子的胸前:孩子们则爱玩斗蛋的游戏,两人各拿一个鸡蛋,以蛋尖为头,头击头,尾撞尾,蛋壳坚而不碎的获胜。
课程目标:通过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学习激发儿童认识自然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让儿童得到认知和体能上的锻炼。
材料准备:各色颜料、白纸、星星卡片数个、胶带纸、彩笔
课程环节:(可以调整课程顺序,以调动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部分)
1、亲子时间——认识穴位,互动按摩,促进亲子关系(适合0-6岁)(5分钟)
站位带领宝宝和家长认识立夏时节相关按摩穴位,通过立夏儿歌表演做按摩活动。
0-1岁的宝宝由家长给宝宝做被动按摩,可以卧位或坐位。
1-3岁的宝宝,家长引导宝宝主被动结合进行,站位。
3岁以上宝宝跟着老师学做。
2、科普时间——讲解立夏的意思,突出夏季开始、万物长大的特点(适合3-6岁)(5分钟)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每年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3.思考时间——通过思维游戏促进宝宝概念认知和观察判断能力的发展(适合2.5-6岁)(5分钟)
出示图片,通过有趣生动的讲解或故事引导宝宝来仔细观察比对每组图片,找出不同之处,同时让宝宝观察夏天的景象。
4.学习时间——通过对节气三侯的讲解和互动让宝宝们进一步了解节气特点和相关信息,促进宝宝认知发展(适合1-3,3-6岁,6岁以上)(5分钟)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1-3岁认知不同的事物,看图片做简单认知。如“这是蚯蚓”“蚯蚓在哪”“这是什么”“什么样子”等。
3-6岁识别现象,如图中的蝼蛄在做什么?蚯蚓是怎么生活的?
6岁以上认因果和本质:激发儿童探索出现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如为什么蚯蚓出来了?
指导师要根据参与宝宝的不同年龄段选择适合的方式引导教学。注意激发宝宝对自然的兴趣,在学习时间完成后请给家长布置课后作业:根据学习内容带领宝宝去日常生活中发现节气事物和现象。
5.创意时间——创作手指画,认知夏季特点,锻炼宝宝想象力。(适合2-6岁)(10分钟)
6.烹调时间——做养身菜肴相关儿歌表演,促进宝宝表达和记忆同时帮助家长学习使用(适合2岁以上)(8分)
7.运动时间——在愉快的运动游戏中加深宝宝对夏季的认知,促进宝宝肢体运动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适合0-3,3-6岁,6岁以上)(5分钟)介绍夏季美丽的夜空,将纸做的星星挂在宝宝踮起脚尖或跳起来能够到的地方,带领宝宝一起玩摘星星送家长的游戏。根据年龄段不同设置难度,如4个月-1岁可以由家长抱着做手眼协调够物;1-2岁可以做站立点脚够取;2岁以上按颜色、大小摘;3岁以上按表情摘(在星星上画上不同的表情,让家长做出表情,宝宝去找相应表情的行星)等;3-6岁按数量、规律摘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92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