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教案设计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9 13:40:44
最新初中语文教案设计优质
时间:2022-12-19 13:40:44     小编:zdfb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篇一

1、 了解《春望》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学习《春望》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习名句赏析方法。

4.通过归纳这首诗歌的中心,学习归纳中心的方法。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1课时

另外简单介绍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使学生加深对诗歌体裁的认识。

让学生在听朗读感受诗文的同时解决一些字词的读音问题。

抵(dǐ)搔(sāo)浑(hún)簪(zān)胜(shēng)

让学生在朗读同时感受诗歌声韵美。

国:国都

破:沦陷

城:长安城

感时:感伤时局

恨:遗憾、不满意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战乱。

抵:相当于。

浑:简直。

胜:能承受。

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

让学生说说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小组讨论)

教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并说说自己的意见。

课文题目是春望,作者望的是什么事物呢?

引导学生说出每联描写的事物。

答案:国破、城春、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白头。(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说为主,在说的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诗文内容和感情)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全诗感情,并让学生发现本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一)引导学生找出本诗中的名句

(二)向学生介绍名句赏析小方法

(三)让学生赏析名句

向学生介绍通过__表达__这个概括中心思想的句式,并让学生用此句式概括本诗的思想感情

首联 国破 城春 草木↘

感时 忧国

颔联 花 鸟 ↗

颈联 烽火 家书 ↘

念家 悲己

尾联 白头 ↗

通过___表达___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篇二

1、学习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掌握一些重点字词

3、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课时安排:2

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一、介绍有关的文学常识。

二、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解决学生的质疑。

三、处理字词

四、布置预习题

1、为复述文中的七个小故事作准备。

2、为辩论准备材料,男同学持“思考和练习”中的第一个观点,女同学持第二个观点。

≮≯

1、女同学的代表复述前三个故事:

①“鸡肋”的故事;②“改修花园”;③“一盒酥”。

2、男同学的代表复述后四个故事:

①“梦中杀人”;②“簏中物”;③“斩吏出门”;④“代作答教”。

1、(男)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鸡肋()②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③数犯曹操三忌()

2、(女)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竟取匙与众食qí()②操因疑修zèn()害曹丕。③延弃弓cao()刀。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抢答后教师明确答案:“身死因才误”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2、叙事的方式有:①顺序、②倒叙、③插叙、④补叙。本文属哪一种方式?

明确:本文的回忆部分是补叙,若放回《水浒传》中,本文则是插叙。

3、请找出本文的三个通假字,并指出各与哪个字通假。

明确:“当”通“挡”、“分”通“吩”、“付”通“咐”。

男女同学各选出四个同学分别任主辩、第一副辩、第二副辩、第三副辩。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说明对方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男)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女)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男)总结杨修的性格特征。

(女)总结曹操的性格特征。

(然后教师明确答案并板书)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虚伪残诈、老谋深算

1、分出胜负方。

2、明确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两点: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两者缺一不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说:前者,即男同学所持观点是内因;后者,即女同学所持观点是外因,两者导致了杨修之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807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