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一
我要说的这个人,她不是道德标兵,也不是道德模范,但当你走进下塘中学的住宿区,一提起陈芳这个名字,无论老幼,没人不翘起大拇指夸赞。说她最美,其实她并不漂亮,1米5的身高,大约130斤的体重,咋一看一个标准的农村妇女,尽管她在城里打过几年工。有段时间还在和丈夫闹离婚,(据说丈夫实在托不起,有点不争气。)因而虽然住在一个院子,我对她没什么印象,至少没好印象。
也就在她和丈夫闹离婚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她的婆婆突发脑溢血,昏迷了好几天,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总算捡了条性命,但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不能开口说话。从医院刚一回来的一段时间,家人照顾不周,有人说身上都生了瘥疮,难受的整日整夜在家大喊大叫,搅得整栋楼都不得安宁。那时从他家的门前经过,时时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家里人一直想找个保姆,但是人家一听说这个情况,就是给高价,无一不是一口拒绝,公公一夜间苍老了很多。就在这时大媳妇陈芳回来了,她说:“就让我来照顾婆婆吧,这个时候我不能离婚,婆婆一天不好起来,我就一天不会离开这个家。”但谁都知道,她的婆婆是不会好起来的,听到这话的时候,她的公公,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逢人便说:“我老傅家祖上积德,娶了这么个好媳妇啊!”
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要一做就是五年多,那更是难上加难!陈芳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高薪工作,来到了婆婆身边,为婆婆擦身子,喂饭、喂药,婆婆大小便失禁,一直睡在床上拉大便解小便,一天无数次的换垫单、洗垫单。在她回来之前,家人疏于照顾,婆婆一直躺在床上,连个身都没翻过,陈方惠为了治好婆婆身上的痤疮,每天坚持为婆婆多次翻动身体,清洗身子。刚开始的时候陈芳也很不适应,闻到婆婆身上的那一股股恶臭味,她就止不住地吐。她说,她也记不清吐过多少次了,但她慢慢地适应了。从擦身子、翻身子,到扶婆婆慢慢的做起,有时为了让婆婆多靠一会儿,她就用自己的身子支着。她说:就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她和婆婆练了无数遍,病人身子软弱无力,婆婆身子还懒,不愿多动,有时还要苦口婆心的劝说。在她的努力下,渐渐地婆婆能下床挪两步了,别小看这一两步,对陈芳的婆婆来说是天大的进步。
婆婆的饮食是最大的问题,婆婆的嘴比较贪,控制不住自己,尤喜吃肉,但吃过容易拉肚子,有时拉得满床都是,连老伴都讨厌他,骂她是讨债鬼。可陈芳不声不响地吃力地挪动着婆婆,擦洗,换掉床单,然后默默的去洗,那么的坦然、熟练,从无怨言。据说有段时间公公实在看不过去,就尽量不让老伴喝水,也少给她吃肉,结果婆婆的大便解不出来,便秘了,婆婆难受的大喊大叫,陈芳实在不忍心看着婆婆的痛苦,就用手一点点的往外抠。
考虑到住在楼上婆婆常年照不到阳光,而且不方便推下去活动。为了让婆婆能够较快的恢复,陈芳又做了个决定:搬出学校,到街上租平房住。陈芳说:这样能把婆婆推出来晒晒太阳,也方便把婆婆搀着出来活动活动。后来,在早晨、傍晚,经常能看到陈芳推着婆婆来到学校的操场上,收起轮椅,搀着婆婆慢慢地挪动着,嘴里还不住地跟婆婆讲着什么,尽管婆婆面无任何表情,她还是不厌其烦的给婆婆指着、讲着什么。有不知道情况的人说,还是丫头好啊!儿子做不到,媳妇更做不到。也有长舌妇说,何苦呢,得不到任何好处。我自己不过日子啦?又不是我一个媳妇,要服侍,那也要两个媳妇轮流照顾啊!每每听到这样的话,陈芳总是淡淡的一笑说:“婆婆把我的孩子带大了,现在生病了,我总不能看着不管啊,换句话说,要是我自己的母亲,我能扔下不管不问吗?人心都是肉长的,我要凭良心做事啊!”
多么朴实的话啊!一句“我要凭良心啊”,发自肺腑,不加雕饰,真诚自然,这就是人间大美!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二
齐耳短发,又黑又瘦的脸庞,因常年劳作而略显疲惫的神情。初见李xx,和普通农家妇女毫无区别。就是眼前这个外形普通的妇女,从xx年开始,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照顾婆婆和公公两位先后瘫痪在床的病人,书写了一首“百事孝为先”的人间大爱之歌。
1987年,正值23岁青春妙龄、善良温柔的李xx带着女孩的纯真梦想走进了丈夫德xx的家庭。在那个年代,同一般普通农村家庭一样,丈夫家境并不殷实,几乎是一穷二白。但好强的李xx和丈夫却不气馁,他们决定用勤劳的双手,白手起家。李xx白天上地和家人共同劳动,晚上回家还要预备第二天的伙食、纳鞋底、做针线,负责一家的洗洗涮涮。很快,村里人发现德家变得干净、有生机了。
结婚两年后,女儿德xx出生了,小家伙的问世让这个家庭平添了许多快乐。当时农村还没兴起农业产业调整,农民大多都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都比较清苦。就在女儿两岁时,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李xx带着女儿到北京去打工。丈夫德xx会开车,就跟人跑运输,李xx则一边照顾女儿一边打点零工。
虽然身在北京,但李xx的心却无时不在惦记家中的两位老人,每月发工资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公婆寄回去家中的开销,逢年过节,无论多忙,她都会和丈夫回家去和公婆团聚。公婆在家种田理地,他们夫妇二人在北京打工挣钱,李xx家的日子过得幸福殷实。1995年,儿子德宗辉北京出生,为这个幸福的家庭更增了一丝喜气。
天有不测风云。xx年末一天,原本身体硬朗的婆婆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后经诊断患上了脑瘤。为了让家人安心,李xx带着一双儿女回了家。她一边照顾公婆一边耕种自家十多亩承包地,丈夫凭着驾驶技术给别人跑长途运输。xx年婆婆做了脑瘤切除手术,却留下了后遗症――身不能动,口不能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刚开始婆婆要么赌气不吃饭,要么口齿不清地嘟囔。李xx知道好强的婆婆那是接受不了瘫痪的现实,就一边给她洗脸,梳头,洗脚,按摩,一边给她讲在北京的生活和趣闻趣事。慢慢的,老人心中的郁闷化解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逐渐地会自己吃饭、自己翻身、会自己坐起、有人扶着会下地挪几步,虽然每一个动作完成都很费力,但婆婆病情的好转让她的心里装满了希望。
见惯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突然窝在家中伺候瘫痪病人,她的心一时无法平静。再加上她性子急,又缺乏护理病人常识,常常是到婆婆拉尿到床上还不知道,孩子放学回家后才发现饭没做好。那段时间,丈夫天天长吁短叹,两个孩子异常安静,公公天天抽闷烟,婆婆每日以泪洗面。她意识到,必须调整心态,做好家中的主心骨。
从护理婆婆开始做起,她专门跑到医院去咨询,依照医生的吩咐,从生活保养到药物调理方面仔细的护理老人。看到老人一天天好起来,丈夫笑了,公公眉头舒展了,孩子又有欢声笑语了,一种久违的快乐又重新回到这个家。
“我能伺候好他们两个,你们放心吧。”面对家人痛苦的眼神,她知道自己是家中的主心骨,绝不能垮。
白天干农活,回家就伺候一双瘫痪在床的公婆。不论再忙再累,给公公婆婆喂饭、擦身子总放在第一位。做完家务,再给公公婆婆按摩,每次都累得手软胳膊疼,但看到公公婆婆舒心的笑容,她觉得值了。
年复一年,李xx每天重复着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只要是公公婆婆爱吃的饭菜、只要是有利于老人健康的食品,她都是尽最大的可能来满足,从不计较花钱的多少,而她自己却从不和同龄的媳妇们比穿戴,朴素地过着平凡的日子。在她的熏陶下,两个孩子也十分尊重孝敬爷爷奶奶。他们主动帮李xx给老人喂饭、洗脸、接大小便、陪爷爷奶奶聊天、扶爷爷出去晒太阳,节假日里还和妈妈一起干农活。更令她欣慰的是,懂事的儿子考上了哈尔滨体育学院。
真心终于换来开心。公公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啊。”邻居说他有福气,公公却说,“都是媳妇照顾得好,让我多在世上活了几年。”
左邻右舍也说:“没有李xx的孝敬之心,她的公公婆婆活不到今天呀。”
也曾有人问她:“你这样累死累活的干,值吗?”她淡淡地一笑,“没有什么值不值的。说实话,在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照顾公公婆婆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源头。如今,生活还在继续,面对一双半瘫的老人,面对一双懂事的儿女,面对因劳累身体大不如从前的丈夫,李xx坚信: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值得珍惜,再苦再累都值得!因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三
大牟家镇岗家庄村有这样的一个家庭,只要一提起xxx,全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家人的精神支柱,几十年来她无微不至、毫无怨言的照顾着年迈的公公,用孝心抒写了一曲生命赞歌,她是全村人孝敬老人的榜样,更是全村人的骄傲。
日前,笔者来到了大牟家镇岗家庄村,见到了xxx,她很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屋坐。xxx家位于官厅社区集中居住区内,二层小楼,因公公腿脚不便,xxx把原先自己住的一楼卧室收拾出来让公公住,一楼家电等设施齐全,屋里打理得整洁干净,没有一点异味。xxx今年50岁,家里有个女儿已出嫁,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家中照顾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老人看到我们的到来很激动,但由于脑血栓后遗症,不能清楚表达,只能用手指指儿媳妇,肯定得竖起了大拇指,可以看得出老人对儿媳妇的满意。
听了公公的夸赞,xxx憨厚得笑了笑,她觉得这都没什么,不值得夸赞,作为子女照顾老人是应该的,“养儿防老”,丈夫因忙着赚钱养家,她就理应承担起照顾公公的责任和义务。她说,公公三十多年前得了脑血栓,腿脚不便,起初还能自己照顾自己,随着年龄大了,生活不能自理,现在离不了人,自己照顾公公已有二十余年,做子女的就得将心比心,想想父母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们拉扯大,我们没有理由在他们晚年时不尽一份孝心,理应好好伺候好他们。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xxx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唱茂腔,她曾获得过山东省票友大赛三等奖,潍坊市戏曲大赛三等奖,平度市地方戏曲、曲艺大赛金奖,她的事迹和她所在的山东省第一庄户剧团曾被人民日报报道过。她经常要随她所在的高密油坊庄户剧团到本市以及昌邑去演出,通常她不管夜场散得多晚,她都要赶回家悉心照顾老人;有时丈夫因工作忙请不了假,又不能耽误演出,她就将老人带在身边一起外出参演。这样既不耽误演出,又能照顾老人,老人还可以现场看戏,解闷、图个乐子。为了让老人不感到孤独、无聊,xxx给公公买来唱戏机,并让女儿给下载了老人喜欢听的戏曲,有时候在家自己也会唱戏给老人听,这时候老人会乐得合不拢嘴,还时不时给儿媳妇竖个大拇指。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xxx对公公的照顾却能一直坚持,而且细致入微。xxx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患有脑血栓后遗症、身体基本瘫痪的公公,无怨无悔。生活方面她周到细心,饭菜多样,讲究营养搭配、科学调理、选择利于消化吸收的食材;饭前端水洗手、戴饭兜、擦嘴、试凉热等一系列动作,是几十年练就的功夫。给老人剪指甲、掏耳朵、揉肩、捶背、逗老人乐是她的基本功;老人大小便失禁,她要随时为老人换尿不湿,老人大便后还要为老人洗屁股、洗腿、擦干屁股;夏季每天还要为老人洗澡。由于老人身体较胖,身材瘦小的她,每次搬动老人都要使出浑身的力气,十多年前有一次将腰扭伤了,到现在还落下腰痛的毛病。老人怕闷,只要天气好,她都要将老人推到街上,见见光景,看看行人,放松放松心情,解解闷。在他家厨房的小饭桌上电饭煲保温的灯一直亮着,xxx说,这样保温的目的就是让老人每餐都能吃上热饭。每天做饭时她都顺便在锅里放上几个红薯一起煮,他说,老人因长年缺少运动肠胃不好,每餐吃饭都吃些红薯有利于肠胃的吸收和消化。每次做饭她都是先给公公做饭,她总是选一些老人爱吃的且对肠胃好的菜轮换煮给她吃,在给公公喂饭时,吃一口要等上好一阵子才吃第二口,但她从来没催促过老人要吃快点,都是等老人慢慢吃饱后,再给老人垫好尿不湿一切安顿好之后才自己随便吃几口。对于公公的饭菜,xxx特别用心,总是变着花样的做合老人胃口的饭菜,而自己就随便吃点应付一下。她说,自己还年轻,吃得糙点,受点委屈没事,只要老人能吃好开心就行。为了照顾好人,xxx晚上睡觉从来不敢睡沉,因为老人每晚十二点后都要起来两三次,只要听到公公呼唤,她就起来去照看,由于常年休息不好她看上去已略显消瘦。
xxx的`邻居们经常问她:你照顾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公公,还要照顾他上厕所,你没有不好意思吗?xxx笑着说,他这么大年龄了,就像一个老小孩,而且生着病,我没有想太多,只觉得这些是我应该做的。日复一日,xxx就像一只陀螺似的,不停地转啊转啊,几乎没有停歇下来的时间,可是对xxx来说,自己忙一点,累一点不要紧,因为自己还算年轻,吃点苦算不了什么,她最怕的就是自己病倒,家里的老人无人照顾。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像她这样贤惠、有德行的儿媳妇,几十年来老人能否过得这样好,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并不难,难得的是天天如此,如今公公已经八十四高龄,虽说身体不利索,但由于xxx悉心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井井有条,心情也特别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位朴实无华的农村女子身上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四
最美儿媳孙延花今年也60岁了,2008年在下班的路上,她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车祸后婆婆细心的护理让孙延花特殊感动,那时她就想,伤好后一定好好孝敬婆婆。
车祸让孙延花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只靠丈夫在外打工挣钱。为了减轻家庭的生活压力,孙延花主动承担起照顾婆婆和打理家庭的责任。每次做饭收拾庭院,孙延花都要穿上15公斤重的假肢。从房间到厨房短短的十几步,她的腿都会被假肢磨出血来。为了让年近九旬的婆婆每顿都吃上新奇的饭菜,孙延花每次都要比寻常人花一倍的时间做饭。
孙延花坚毅面对生活的艰难身体的不便,仍然尽心竭力地照顾好婆婆,她的这份孝心也获得了大家的夸奖!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五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xx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儿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特别仔细,有时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平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平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六
__,女,现年37岁,曹家镇栗新村人,祖籍江西省赣州市,1999年与大她11岁的栗新村吴雄初结婚。婚后育有一男二女,两个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一个幸福的好家庭。
丈夫吴雄楚在一栋高楼贴外墙砖时,不慎失足从23楼坠落到11楼,还好被一个障碍物拦在了11楼,否则不可想象了。但是丈夫被摔成重伤,多处骨折,颈椎五六节脱落,脊髓严重受损,腰椎盘变形,最终导致上下肢瘫痪,无法行走,酿成了终身残疾,真是一失足成千古“痛”。
一个30多岁的女子,面对晴天霹雳般地打击,换作一般女子,是无法接受的,也无法支撑的。也许是爱情的鼓舞,也许是母爱的驱动,也许是孝心的萌动,__女士用顽强的意志,耐心,诚心,爱心,坚持了下来。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和所有的重任,都别无选择地落在了她柔弱的双手上和肩膀上。闭上眼睛都能想象,等待她的会是多么艰难的情景,会是多么严峻的考验和煎熬。为丈夫端屎端尿,洗澡,擦背,半夜三更要翻身,造成她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还要喂丈夫的饭。五年来,天天如此。由于要照顾丈夫,五年才回了两次娘家。但娘家的父母亲很理解支持她,也很有家教,从小对她一直要求严格,教育有方,父母亲的支持使她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了下来。
有一股暖流叫感动,总有一个故事叫奇迹,总有一种事业叫传承,总有一种感叹叫做孝心无价。?孝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古往今来都流传着一句话百德孝为先,几千年来,一个又一个故事带给我们不断的感动,我们在体会亲情接受感动的时候,也会由衷地感叹,爱!__爱的故事,感动天地,响彻山河!
__家是贫困户,由于要照顾全家,无法外出打工,家徒四壁,无任何经济来源,丈夫天天要吃药,一个月要2000多元,全家的一切开支,纯粹就是靠政府救济的低保金,一个季度仅3100元。被迫无奈,只好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放弃上大学的美好愿望,去长沙打点零工,解决点零星开支,但这对于家里庞大的开支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在问到她是否对政府的政策满意时,她说:“感谢政府对我的帮扶,幸好有低保金,否则我家就雪上加霜了,但致富还得靠自己,靠自己自力更生,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虽然家庭遭遇不幸,但我不灰心丧气,不向困难低头,愿与丈夫白头偕老,共度难关,愿永远与家人不离不弃……”
当今社会,年轻人都乐于贪玩,乐于享福,乐于牌桌,乐于灯红酒绿的逍遥。一个37岁芳龄的女子,特别是跨省籍的女子,换作少数别人,遇到这样的灾难和长久的困难,肯定会选择退缩,选择新的生活,甚至选择抛夫弃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从江西嫁过来的__,没有选择离开丈夫和孩子,而是主动担当,主动承担责任,用自己的良心挑起了一切不幸。
据村干部和群众反应,__不但是最美媳妇,最美贫困户,而且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多年来,没与任何人吵过嘴,受到全村群众的称赞。
她丈夫吴雄楚欣慰地说:“我这辈子遇到了不幸,但是遇到了一个好妻子,如果没有她,我无法坚持下去,全家不可想象会是什么情景。现在虽然没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有了她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辈子心满意足了,我真是三生有幸,天赐良缘啊。希望全社会多出现我妻子式的好媳妇……”。
是的,__的事迹,品德,精神,会永远感动,激励和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她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七
____,一位名字简单,生活简单,热爱教育的普通乡村教师,土生土长的开封人。2013年毕业以后,就走上了我们____县神圣的三尺讲台,是____县____镇一名普通的教师。她出生在开封市杞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五个,她排行老四,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是家里的宠儿,有爸妈的疼爱,兄弟姐妹的关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父母从小就教育她:百善孝为先。
2010年9月——2013年7月在____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毕业之后因为热爱____这个城市,所以选择留在这里,经过努力顺利的通过特岗招聘考试,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农村教师。2016年6月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为人正派、有担当的男孩,品行端庄的两个年轻人在一起谈理想、谈追求,谈如何孝敬父母,一呼一应,心心相印,从相识、相恋到相爱,终成眷属,幸福的结合在一起。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2016年11月她与丈夫结婚,公公婆婆有两个儿子,没有闺女,她对公公婆婆说,“你们以前没闺女,现在我来了,我就是你们的闺女”。因为她的老公是老大,弟弟还在上学,所以为了相互有个照应,一直与公公婆婆一直生活在一起,相处这么长时间,一家人其乐融融,从未发生过矛盾和摩擦,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可是好景不长,2018年大年凌晨四点,她的婆婆突患脑梗塞,公公和老公都没在家,听到婆婆的喊声,她一下从梦中惊醒了,立马跑到婆婆房间,看到婆婆靠在床边上,胳膊和腿都没有了力气,她自己试图将婆婆从地上拉到床上,可是她拉不动,就赶忙喊醒了还在熟睡的弟弟,他们两人一起把婆婆抬到了床上,她让弟弟准备去医院的东西,自己赶紧去开车。冬天的凌晨四点天还未亮,一向胆小的她此刻忘记了害怕,心里只想着要赶快开车送婆婆去医院接受治疗,送到____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医生检查之后,确诊脑梗,血压190多,她的头轰轰的,但是在心里她告诫自己,要挺住,要对婆婆有信心。在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每天她都陪在病房,为婆婆按摩,喂婆婆吃饭,给她换洗衣物,协助她上厕所,同病房的就问公公,这是你们家闺女吗?公公笑了,他说不是,这是我儿媳妇,病友就说:真是太好了,很少见到这么好的儿媳妇,真羡慕。但是____她并未觉得自己有多好,她觉得只是做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公公婆婆对她一直都特别好,把她当自己亲孩子看待,她只是人心换人心,做了她分内的事情。
老公说:她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____夫妇,结婚几年一直互敬互爱,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一起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和打闹,老公在消防队工作,不能经常回家,她就很理解老公,让他安心工作,家里有她在,免了老公的后顾之忧。对邻居,对长辈尊敬、孝顺,真诚善良、平等待人、礼貌待客、互帮互助,从未与邻居发生任何矛盾纠纷,受到众乡邻的敬重。
____夫妇几年如一日,一家生活俭朴,洁身自爱,勤劳致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品位,做到老少不欺。她严厉教育两个儿子,让他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礼让别人、勤俭节约。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他们均视如己出,积极帮助村里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们艰苦节约,不会因为追求时尚而乱花钱。
领导说:“她干工作一个顶俩”,她从事教师工作已经五年了,五年来,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耕耘,以校为家,甘于奉献。宿舍是她幸福的小家,学校是她温暖的大家。在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同事说“她待我们情同手足”,她说“能在一起共事是缘分”,她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忙。
好儿媳事迹材料
点击下载文档好儿媳事迹材料篇八
xxxx,村家他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思想进步,邻里互助,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扬。
1991xx年,刚结婚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为了改善生活,她到处“取经”,学习技术和经验,经过多方的考察和筛选,她做起了网绳、草编生意,每天起早贪黑跑走街串巷、跑集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付出,家里的条件改善了。同时,她鼓励弟弟也做网绳、草编生意,为弟弟以后成家创业打下了基础。
1994xx年放下“地区优秀教师”的荣誉,放弃教师稳定的收入和转正机会,顶着家人的`反对和村民的质疑,接手了当年谁都不愿意管20的“黑三角”村。上任多年,开展打井、调整土地、宅基规划等工作困难重重,但是她不退缩,勇往直前。为了村的长远发展,得罪人的事儿走在前头,吃苦受累的活自己先带头干,终于得到了村民的xx认可和支持,现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全乡、甚至全县农村的标杆。
xxxx年春,的公公因癌症生命垂危,夫妇两人把婆婆及公公一起接到自己家中,并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夫妻俩陪伴xx公公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把婆婆当做自己最亲的人,生活用xx品、零食、包括换季的衣服都是她想着买。在她的影响下,村婆媳关系处的都非常好,成为周围村的楷模。她把侄子视做自己的儿子、把弟媳当做自己的妹妹,只要家中有什么事情弟弟、弟媳总找她商量,她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她们夫妇结婚至今,从没有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夫妻两相xx互扶持。从当村支部书记以来,丈夫孙佃东积极支持妻子的工xx作,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所以丈夫的教师工作干得十分出xx色,年提拔为勃李中学校长。她对老小更是体贴入微,自己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抢着做家务,在婆婆心里她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
xx这个家庭是人们向往的和谐家庭,也是今天具备时代特色的最美家庭,这样的家庭多了,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才会更加兴旺发达,更加暖意融融。
好儿媳事迹材料篇九
杨xx,女,现年37岁,曹家镇栗新村人,祖籍江西省赣州市,与大她11岁的栗新村吴雄初结婚。婚后育有一男二女,两个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一个幸福的好家庭。
丈夫吴xx在一栋高楼贴外墙砖时,不慎失足从23楼坠落到11楼,还好被一个障碍物拦在了11楼,否则不可想象了。但是丈夫被摔成重伤,多处骨折,颈椎五六节脱落,脊髓严重受损,腰椎盘变形,最终导致上下肢瘫痪,无法行走,酿成了终身残疾,真是一失足成千古“痛”。
一个30多岁的女子,面对晴天霹雳般地打击,换作一般女子,是无法接受的,也无法支撑的。也许是爱情的鼓舞,也许是母爱的驱动,也许是孝心的萌动,杨xx女士用顽强的意志,耐心,诚心,爱心,坚持了下来。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和所有的重任,都别无选择地落在了她柔弱的双手上和肩膀上。闭上眼睛都能想象,等待她的会是多么艰难的情景,会是多么严峻的考验和煎熬。为丈夫端屎端尿,洗澡,擦背,半夜三更要翻身,造成她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还要喂丈夫的饭。五年来,天天如此。由于要照顾丈夫,五年才回了两次娘家。但娘家的父母亲很理解支持她,也很有家教,从小对她一直要求严格,教育有方,父母亲的支持使她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了下来。
有一股暖流叫感动,总有一个故事叫奇迹,总有一种事业叫传承,总有一种感叹叫做孝心无价。?孝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古往今来都流传着一句话百德孝为先,几千年来,一个又一个故事带给我们不断的感动,我们在体会亲情接受感动的时候,也会由衷地感叹,爱!杨xx爱的故事,感动天地,响彻山河!杨xx家是贫困户,由于要照顾全家,无法外出打工,家徒四壁,无任何经济来源,丈夫天天要吃药,一个月要20xx多元,全家的一切开支,纯粹就是靠政府救济的低保金,一个季度仅3100元。被迫无奈,只好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放弃上大学的美好愿望,去长沙打点零工,解决点零星开支,但这对于家里庞大的开支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在问到她是否对政府的政策满意时,她说:“感谢政府对我的帮扶,幸好有低保金,否则我家就雪上加霜了,但致富还得靠自己,靠自己自力更生,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虽然家庭遭遇不幸,但我不灰心丧气,不向困难低头,愿与丈夫白头偕老,共度难关,愿永远与家人不离不弃……”
当今社会,年轻人都乐于贪玩,乐于享福,乐于牌桌,乐于灯红酒绿的逍遥。一个37岁芳龄的女子,特别是跨省籍的女子,换作少数别人,遇到这样的灾难和长久的困难,肯定会选择退缩,选择新的生活,甚至选择抛夫弃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从江西嫁过来的杨xx,没有选择离开丈夫和孩子,而是主动担当,主动承担责任,用自己的良心挑起了一切不幸。
据村干部和群众反应,杨xx不但是最美媳妇,最美贫困户,而且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多年来,没与任何人吵过嘴,受到全村群众的称赞。
她丈夫吴xx欣慰地说:“我这辈子遇到了不幸,但是遇到了一个好妻子,如果没有她,我无法坚持下去,全家不可想象会是什么情景。现在虽然没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有了她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辈子心满意足了,我真是三生有幸,天赐良缘啊。希望全社会多出现我妻子式的好媳妇……”
是的,杨xx的事迹,品德,精神,会永远感动,激励和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她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79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