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思考是写作的灵感来源,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身边的事物和思考其中的道理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如何提高理解能力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总结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案例。
辩论会的体会篇一
今天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这一天,天空格外晴朗,春天的脚步真地来到了。在我们实验小学六楼的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名为《内在美还是外在美哪个重要》的主题辩论会。
当大家都坐好了的时候,音乐也停止了。只见我们学校有名的“金话筒”穿戴帅气地走上主席台,声音清脆悦耳地宣布了辩论规则,然后宣布辩论会开始。
首先发言的是我们班的张诗瑞同学,只见她手持话筒,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说:“我方认为一个人的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个人修养的体现。霍金虽然身体高度残疾,但是他却给我们人类创造了那么多的价值,他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是美!‘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这说的就是内在美。内在美美得朴实,坦荡,犹如松柏长青,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话音刚落,反方的同学立刻站起来说:“我们认为外在美更重要!它犹如花之芬芳。那些种类繁多的各式化妆品,变化多样的发型,各式各样的服装,会让一个人变得更美。那些在舞台上风光无限的明星,模特的外在美不都是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吗?所以,我们认为外在美才是最重要的。”
这次的辩论会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既要注重自己的外在美,更要加强自己内在美的修养,正所谓修身,养性!这样才是真正的美!
辩论会的体会篇二
这次辩论赛非常的精彩,比我想象中要更加的激动人心一些。很感谢老师愿意为我们组织这样的一场活动,让我们可以在这样的一次活动中感受到辩论的有趣,也大大提升了我对语言的兴趣。一个人有良好的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真的可以为一个人的形象加分不少。这次我也参与了这一次辩论,但是我认为有一些遗憾的是,我自己并没有表现的很好,反而觉得自己实力不足,对自己有一些失望,所以在这里,我也想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还记得老师刚刚开始组织这场比赛的时候,我是不太愿意去参加的,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语言能力不是很好,辩证思想也不是很强,我很怕拖累我们这个集体,所以我一开始确实特别的犹豫,但时候后来老师您点了我的名字,说希望我可以去尝试一下,我才鼓起勇气去做这样的一番尝试。
在辩论赛开始之前,其实我做了很多的功课,我甚至分析过对方的一些心理,推出了他们观点的几大要素。但是到了辩论赛的时候,我却紧张的不知所以然了。所以在比赛过程当中,我的表现确实不是很出色,也没有帮助到整个小组很多。对于这一点,我仍然是想表达歉意的,也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吧。
虽然自己在这次辩论当中表现不算是很突出,但是我觉得自己至少突破了原来的我了,以前我总是很胆小,很自卑,不敢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这次我鼓起了勇气,在这次辩论中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也反驳了对方的观点,这确实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也提高了我的胆量,让我对这种活动越来越感兴趣了。
辩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鄂一中思维,我们能不能赢,往往那个不在于自己语言多犀利或者说有多能讲,不管我们要表达什么观点,首先我们的逻辑是要对的,如若逻辑都不正确,那么我们说再说也会被对方反驳,甚至让我们处于劣势了。因此辩论赛,首先要明白该怎么用一种思维去表达观点,要快很准,也要抓住人心。这样的辩论才是最精彩,最值得让人回味的。
辩论赛虽然结束了,但是辩论的那一股热血仍然在我的内心涌动,这次辩论赛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些更多的了解。往后如若老师再组织什么活动,我也一定会积极的参与,努力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辩论会的体会篇三
有一天,几种图书聚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要开一个重要的大会,选出真正的图书大王。
一阵沉默之后,文学书说话了:“我最有资格配做图书大王,你们这些毛娃子都太嫩了。我有几千年的历史,有那么多名著,就像闪光的宝石。你们才几岁,还是回家修炼几年吧!”
看着文学书这么嚣张,大家群起而攻之。
科技书说:“应该让我当大王。你们没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我是国家发展的功臣。图书大王,我当之无愧。”
漫画书嘲笑道:“科技书啊,科技书,你真是大言不惭。你肚子里的东西,有几个喜欢,那么难懂。而我才是人们最喜欢的。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栋梁,我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我不应该做图书大王吗?”
故事书、童话书反驳道:“漫画书,你算什么东西!你只会让孩子们不学无术,而我们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知识,让他们能说会道。”
各种课本终于忍不住了,说:“大家都别吵了!你们都不配,只有我们才是真正的图书大王。天下有几亿孩子在学我们,整天和我们泡在一起。是我们让孩子们更加成熟,知识更加丰富。”
大家争来吵去,分不出胜负。过去了很多年,它们一直为能当上图书大王而努力充实自己,它们吵累了,吵烦了,决定熄火停战,和睦相处。于是,它们成了一家人,图书馆、书店是它们共同的家。它们一起为了人类的发展做着各自的贡献。
辩论会的体会篇四
电脑到底是不是21世纪儿童的宠儿呢?为了这个话题,爸妈争论了一天也不肯罢休,弄得很严肃,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战斗终于打响了,吃过晚饭后,爸妈开启了辩论会,主题就是“该不该买电脑”,哦,好雷人的中心句哦。老爸披挂上阵,自当支持正方,支持我的观点——买,老妈坚持原则,支持反方,当我们的去路——不买。而我呢,自当脱开个人恩怨,大公无私的当上了“主席”的角色,“我宣布,辩论会现在开始”
“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你看人家那栋梁之才,哪个不是‘资深的老网虫啊’?老妈不禁张口结舌,她张着空虚的大嘴,半天无语,yeah,我快活的与老爸击掌!
“电脑还是坏处大,你敢说,那个人对娱乐的东西丁点不碰,没有吧,恩,尤其是初中的孩子,争持在青春叛逆期,一不留神就误入歧途,到了不可自拔的时候,再救孩子,可就晚了呀。‘一失足成千古恨’。”唉呀妈呀,这太惊悚了,我的鸡皮疙瘩落了一地。
“你说的也太邪乎了,哪有这么可怕呀,再说了,适当的娱乐和休闲,可以使大脑的到调节,劳逸结合,符合文武之道,玩也是孩子的天性。卖了算了,玩也是孩子的天性吗。”老爸言之有理,趁火打劫,又来了,“电脑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去了解他,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中学生应努力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网络的重要性!”
“好,说的太好了,我崇拜你,老爸!”我带头可进的鼓掌呢。老爸却咧着嘴说:“不要崇拜爸,爸只是个传说!”我们一家人欢乐的笑了起来。
老妈的脸上虽然挂着笑容,但到底买不买?这很难说,我想老爸老妈都是观世音菩萨转世,怀揣仁慈之心,应该会买吧!
辩论会的体会篇五
一、活动主题:
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大学生辩论会
二、活动背景:
为了促进班级与班级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形成一种勤于思考、敢于思辨、善于思辨的积极探索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演讲、视听、和其他能力,团队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为了响应学校第十一届校辩论赛的号召,为我院选拔出优秀的辩论人才,在校辩论赛上为我院争光。
三、活动目的与意义:
加强各班之间的交流,培养大一新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精神,为我院选拔优秀的辩论方面的人才。
四、活动展开:
1、活动对象:所有化生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大一新生
2、活动流程策划:
(1)正方一辩开篇立论,时间为2分钟;
(2)反方四辩针对正方一辩进行盘问,时间为1分钟;
(3)反方一辩开篇立论,时间为2分钟;
(4)正方四辩针对反方一辩进行盘问,时间为1分钟;
(5)正、反方二辩申论,时间各90秒;
(6)正、反方二辩进行对话,时间2分钟;
(7)正、反方三辩将进行盘问环节,时间各2分钟;
(8)正,反方三辩须针对盘问环节进行小结,时间各1分钟;
(9)自由辩论,时间各3分钟;
(10)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3分钟;
(11)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3分钟;
3、活动细则:
(1)、首先在9月28日晚上由校辩队,对于院级辩论赛进行宣传,并进行对手以及辩题的抽签。每班四人,组成一支辩论队伍,然后学社部部长对各班名单进行汇总。
(2)、本次辩论赛第一轮十个班级都将参与,所以会分为两个教室同时进行。
五、辩论赛赛制:
本次辩论赛计划一共进行4轮,分别是10进6,6进4,4进2和决赛。而时间初步定在10月的10号、15号、19号、22号。
(1)第一轮,十个班级组成十支队伍,分成两两进行比赛,其中将会有五支队伍胜出。再由校辩队的评委从失败队伍中,协商,选出一只队伍,进行下一场的比拼。
(2)第二轮,由六支队伍,分成两两进行比拼,胜出两支队伍,再由校辩队的评委从失败队伍中挑出四人重新组成新队伍,进行下场比赛。
(3)第三轮,四只队伍进行比拼,胜出两队,进入决赛。
(4)第四轮,两支队伍,评出第一二三名,以及最佳辩手。
六、活动预期:
(1)、本次辩论赛可以充分的促进班级之间的友谊与交流,同时也有助促进我院形成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我院的学风建设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2)、同时,通过这次辩论赛,可以培养大一新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并且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感情。
(3)、这次的辩论赛给了我院大一新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比赛中发觉自己的潜力。
(4)、在此次辩论赛结束后,我院的辩论赛主要负责人将会在此次的辩论赛后选拔出我院在辩论方面优秀的人才,为我院在校辩赛争得荣誉。
(5)、本次活动力图将我们化生材学院的辩论赛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能够在今后继续延续与传承。
七、活动主办方:
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学社部
活动协办方:xx学院校辩论队
辩论会的体会篇六
主持人:
比赛限时:1小时左右
分组方式:
辩论组:分成正,反两方,正方支持辩题中的“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问题”这个方面,反方支持辩题中“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问题”这个方面。每组人数初定为4人,由班级成员预先自由报名。每组报名人数过多或不足时,经班委讨论决定。正,反两方成员既定之后,由各方成员自行分工,辩论职能分工分别为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评论委员会:成员由本班委、同学和邀请的各位嘉宾组成。
观众席:参与本次活动而无角色定位的成员,组成观众,分成三个部分。支持正方的观众组成正方支持团,支持反方的'观众组成反方支持团,余下的观众组成观众席,在旁观看。
比赛规则:
一、现场以主持人为主导,任何参与本次比赛的人员都有义务配合好主持人,共同维护现场秩序。
二、本次比赛采用计分制,评委会按评分表内容进行评分,以评委会最后得出的分数总和为最终分数,活动参与人员不得有任何异议。
三、本次比赛设优胜团队奖1份,最佳辩手奖1名,优秀辩论者3名,最佳观众奖2名(由评委会从观众支持团中选出)。
四、在辩论的任何一个阶段,辩手想要发言,都必须举手申请,并经得主持人同意。其余辩手在对方或者同组成员发言时都不得打断或者插嘴。
五、辩论组成员应以比赛规则和比赛程序作为自己的在比赛期间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比赛的时间限制,不得违反。如辩论组有违规行为,评委会有权酌情处以扣分的处罚。
一、开幕阶段
1主持人致开幕词
2主持人宣读两组成员和评委名单
3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
4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
二、立论阶段
1正方一辩发言5分钟
2反方一辩发言5分钟
三、自由辩论阶段
1自由辩论(正方先开始)25分钟每组成员都可参与,每次发言不超过2分钟
四、观众提问阶段
1观众向反方提问一个问题回答时间不超过2分钟除四辩外任意辩手回答
2观众向正方提问一个问题同上同上
3观众向反方提问一个问题同上同上
4观众向正方提问一个问题同上同上
五、总结陈词阶段
5反方四辩总结陈词5分钟
6正方四辩总结陈词5分钟
六、总结评分阶段
1主持人做总结
2主持人请评委公布分数
3主持人请评委点评
4主持人致闭幕词
社区06团支部
20xx年9月10日
辩论会的体会篇七
虽然我在辩论赛中以一个计时员的身份参加了此次辩论赛,但是我在此次活动中也受益匪浅,学习到了许多许多关于辩论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知识面。心得有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了辩论赛的整个过程与步骤,每个环节的规则,为以后可能参加辩论赛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辩论赛的辩题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双方辩手对本方观点的支持与论证,判定辩题正确与否的关键是在与双方辩手所提出的理论依据与观点见解,并且是否能的到观众的认同。
3、正如篮球比赛一样,辩论赛并不是一个人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的表演,它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核心。是四位辩手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结晶。
4、对辩论赛充满了期望与向往。辩论赛是对一个问题不同的见解主张,是辩论双方学问的一种比试,是双方智慧的交锋,是双方才华的检阅,是双方综合素质的抗衡,通过辩论赛能反映出双方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是辩论双方张扬个性的过程。
5、作为一个计时员,这一点也是我最大的体会,辩论赛是智慧的交锋,同时也是争取时间的战场,如兵法所云:时间可以决定战争的结果。我觉得在辩论赛中也是一样,只有把握好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才能取得辩论的胜利。在此次辩论赛中,双方对时间问题不是很注意,相信在下一次辩论思赛上回有所改善。总之,虽然此次辩论赛没有正式辩论赛的正规与精彩,但是我相信职业辩手也是有业余辩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们会一次比一次好。在此次辩论赛中我受益匪浅,感悟波多。
辩论会的体会篇八
就在今天中午,在五年级六班教室里,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当班主任宣布正式开始时:首先,由正方的一辩提出他方观点“开卷有益”,而我是反方的一位成员,也是反方一辩,反方的观点则是:“开卷未必有益”。(小学生作文)
辩论会的体会篇九
随着“叮呤呤……”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我们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说:“辩论会现在开始!”正方的辩手是李敏烨。黎兆玮。吕乐然。彭晴。反方的辩手是范丽玲。黎瀚锋。梁乐怡。冯嘉诚。双方的实力真是旗鼓相当啊!教室里充满了火药味,一场“舌战”将要开始了。
首先,是正方的一辩李敏烨同学镇定自若地站了起来,响亮地说:“俗语说得好:开卷有益。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方认为,开卷有益。”啊!一开始就先制于人,这招果然厉害。我方的一辩范丽玲站起来说:“现在的同学可能会看书,是那些武侠。言情小说,如果看了,就会走火入魔,让自己走上绝路。”我听了,立刻鼓起掌来,哼,看看对方怎样回答。对方二辩黎兆玮站了起来,掷地有声地说:“高尔基原来是一个在店里打工的.小伙计,如果他不看书,他会成为文学家吗?我方二辩黎瀚锋很不服气,站起说:“开卷未必有益,只是从某种方式上来说的,看了不健康的书才有没益……”糟了!肯定是黎瀚锋太紧张,又没有准备,居然差点说了正方的观点,我真为他捏了一把汗。
大家你一言,我一言,都各抒已见,真是难分难解啊,但是,正方的资料比我们充分了一点。我们输了。
辩论会的体会篇十
星期四晚上,我们班举行了一次辩论会。
全班分成两大组,罗老师当裁判。辩论的主题是“爱迪生的天才是来自勤奋,还是来自灵感”。我们是反方:天才来自勤奋。夜幕降临,罗老师走进教室,宣布:“辩论会开始。”话音刚落,正方的金秋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举着一本书朗声说道:“这本书上写着,爱迪生因为家里穷,只上过三个月的学,他若不是靠灵感怎么能发明一千多件东西呢?”罗老师微笑着,觉得有理,给他们加了一分。对于正方的观点,我“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反驳道:“我举一个例子:爱迪生小时候在火车上卖报,卖完后立即到图书馆看书,因此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如果他的天才来源于灵感,那他何必再去看书学习?像这样勤奋好学的例子,数也数不清。所以,我觉得他的天才必定是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结果。”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就辩论开了。每当对方刚刚表述完,另一方的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要求发言。放眼望去,那举起的手就像一片小树林。辩论场上,同学们毫不示弱,针锋相对,有的从正面反驳对方,有的专拣对方语言不当之处,摆事实,讲道理,场面热烈极了。似乎很快,辩论会结束了。
在这次辩论会中,我不仅掌握了一些辩论的技巧,也懂得了一些道理,正如罗老师在总结发言中所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辩论会的体会篇十一
辩论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自逻辑学诞生之初,辩论就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随着逻辑学的形式化倾向,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看完辩论会的总结,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我们学校的英语艺术节已经举办了五届,每一届都有亮点,而这一届的亮点就是我们的英语辩论赛。一开始马主任有这个大胆设想的时候,大家的热情并不高,都觉得这件事有难度。我们觉得即使是用中文组织一场辩论赛都很难,更何况是用英文呢?!但是马主任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让我们相信学生,更要相信自己。于是我们抱着非常忐忑的心情开始了这项具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活动。从选题开始,大家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题目的设置不能太难但又要有思维含量。
经过反复的争论我们确定了符合学生实际又有讨论意义的话题,如:网络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否有利?学生未来的求学趋势是在国内更普遍还是去国外更普遍?等等。选题确定以后,各班老师就开始和孩子们一起为选题搜集资料,在班内进行小规模的辩论赛。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活动都是在课活时间进行。学生放学以后,老师们还要在办公室内继续看材料,查单词,整理、修改学生使用的材料,汇报讨论各班的进展情况。谈论到自己班学生的优秀表现时,大家都又自豪又兴奋,渐渐地越来越有信心做好这件事。
万事具备,只欠主持人。这对老师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老师们都或谦虚或没自信地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马主任说那就选个年轻人历练历练。于是就选了办公室年纪最小的我。起初接到任务的我既害怕又激动。害怕是因为对自己的口语没有自信,激动是因为觉得这实在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好机会。并且和孩子们在一起感受他们的青春飞扬让我对这次活动又充满了憧憬。于是我就接受了这项任务。
可是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起。于是我开始看视频,学习模仿作为一名主持人的仪表仪态。辩论赛马上就要进行了,语言是关键啊!如何使用地道的英语主持这场比赛,如何组织宣布比赛流程,如何衔接各个环节的比赛,如何现场和选手们互动,如何处理比赛过程当中的突发事件,这都需要我翻阅大量的有关英语辩论赛的书籍,找到跟我们选题相关的内容,认真学习,记忆,思考。
最终我们的比赛成功举行。回看自己的视频,还是有些许的遗憾,比如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能完全脱稿就更好了!和学生的互动再多一些就更好了!时间卡得再准确一些就更好了!经历这次的活动真是觉得身为老师,真的很想把自己变成一个超人!也许这是一个梦想,或者说是一种幻想,但是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下,我们一定会让自己的教学乃至人生越来越丰富!
最重要的心得确实能冷翻一片,因为它是——选手是人,评委,也是人。
也许你很无语,但是如果你有智商,再细细咀嚼,你发现如果这不是心得那就没天理了。。。。。。
辩论赛的目的姑且不论,当然能赢最好,那么决定赢家的评委自然是重中之重。但问题是,他们只是人。不管是老师也好,学生也罢,是人,就有自己的偏好。
做了很多场评委,和许多其他评委也交流过,发现有些评委很在乎礼仪,比如说发言的时候椅子拖地又或者是发言的时候手里拿着笔,摇摇晃晃肯定是不行的,甚至发言人眼神是否看评委对某些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还有些评委很注重团队配合。特别是在自由辩的时候,如果某个人发言次数太多或太少,在配合上会被减很多分。
一般来说,3个评委投票多数决定赢者。分数什么的其实不重要,因为评委几乎不可能一边听着内容一边看着表现一边心理分析还要顾及到分数。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评委由于多重事物需要注意,所以很可能评判的时候角度是比较狭小的,那么选手在比赛时就需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
评委除了关注角度不一样,想法更是常常不一样。比如对某个选手,我觉得反应很快,不错,但是也有评委觉得她太独,又或者是没答到点上觉得不行。又比如某个观点某个评委点评如何如何,但我和另一个觉得他说的完全不对,因为他忽略了另一种可能,但说却说的头头是道。
评委的个性化差异使得大学生的一般层面的辩论赛胜负有相当的偶然性,所以输了也别气馁,重在参与。我觉得那种思辨的氛围感觉到智力的延伸非常爽。但是无论如何,事后找评委要说法是绝对不行的。我是有遇到过的,我觉得我们三个首先没有偏袒的问题,就好像足球,哪怕球进了裁判说没进,那也是没进。我自己还好,别的评委当时就开始bs人品了。
大学辩论赛水平不够的话,常见的两种可能:一种是很羞涩,很沉闷,另一种是慷慨激昂,但是评委仍然觉得索然无味。索然无味的原因就是双方一直自说自话,全然不顾对方。
我对辩论的理解就是道理与形式。形式是指礼仪与技巧,道理则是如攻城拔寨一般,每一个立论点都是一个攻防据点,双方应该围绕这个据点进行激烈交锋。当然,有些据点是没战略价值的,而有一些则是兵家必争。
攻防也有区别,大多数人是浅尝辄止,哪怕是己方有道理,敌方已经退却了,却缺乏追击的能力,只能鸣金收兵。一方面是自己缺乏思辨的能力,对某一论点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是不够坚持,很容易被对方牵入另外一个话题甚至最后不败而败。
除了据点,还有基地,一辩稿就是基地。很多评委只要在一辩稿中没写而攻辩自由辩出现的其他的观点,一概一撸到底。一辩稿应该是整个团队整场比赛核心中的核心,应该是整个团队思想的结晶。
我觉得深层分析能力是辩论的灵魂。比如大学生成才是外部机遇更多还是自身努力更多?一个说是成才是指符合职位,给社会做贡献,另一个是说成才是指人才加机遇。我的看法是,我原来是个平庸的人,然后我逐渐的提高了我的能力,哪怕我没有给社会做贡献,或者是没有遇到机遇,但我仍然算是成才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双方思考都出现了方向性的偏差,但人才加机遇那方更大一些。
我看到这个辩题,首先我不会去管什么外部机遇还是自身努力,这些全部都是次要的,因为重点在于:成才的标准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具有能力,但为社会做贡献也算是成才,因为从古至今,中国评价人才的标准便是才能和道德。
然后是怎样才能成才?内部自己如何,外部机遇、或者说环境如何。换句话说,就是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人的成才。有这么一个例子,比如我很懒,我觉得我克服不了我的惰性,于是我找了一个相对严苛的环境,通过这个环境反过来来改变我,提高我,使我成才。不过这很难说,因为如果说是重点大学之类的更好的环境,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是同样的,要进去除了自己的努力,还需要一定的机遇,具体就看双方怎么辩论了,这就是中立据点需要双方各自争夺。如果提到机遇,这里会有个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我个人看法是用环境这个词来规避它,因为机遇的某种特性便是往往不可求,求之而不可得。但是要说既然不知道,那就完全无法获得,那又是不对的。可以肯定的,机遇是不可控的,努力是可控的,在概率上来说我个人认为努力更普遍些,但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缺乏数据、事实佐证。这种想当然是在辩论中需要克服的。
我发现那个辩题有点忘,究竟重点是概率上数量上谁更多还是程度上谁更重要。不过这不要紧,因为我觉得首先不要狭隘的抱着某一观点,最好能对辩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分析,正反两方都思考一下,然后再归类。
对个人来说,思维流畅和逻辑严谨是金科玉律。但是辩论是团体合作,特别是怎样群策群力完善一辩稿并使一辩稿深入人心将是每个辩论队的重中之重。至于临场反应什么的,我觉得这个不是靠教,更多的是自己的一种天赋也好,经验也好。从这个角度看,内部因素除了努力,还有天赋之类的,但是也可以说成是机遇。不过这种思维跳跃体现了两种能力:一种是建立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的关联能力,一种是时刻反思的变态关注。
今天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党校辩论赛,总体给我的感受是:慷慨激昂又斗智斗勇、争锋相对又充满欢乐。每组成员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你来我往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辩论赛。
我们作为第一组首先上场,之前做的准备就在这时有了用武之地,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我们开始了辩论。作为反方,我们的辩题是“网络使我们更疏远”,我是三辩,主要负责攻辩和自由辩论环节。在接受攻辩的时候,由于是第一个,我以为不能对着资料读,所以回答的时候一直脱稿,有点磕磕绊绊的。不过在之后的自由辩论中,我一直踊跃地发言,积极向对方提问,感觉这个环节表现还不错。
辩论结束后,回想过去一周的准备,有欢笑有汗水,有彻夜准备资料的辛劳,也有和其他事情冲突时的无奈,这些经历注定将成为我们珍藏的记忆。在党校辩论赛中,我们学到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变得更团结,有了更加坚定的立场,总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的改变,我们从中成长,也在此收获友谊。
之后又听了其他组的辩论,也思考了其他组的辩题,在正反方激烈的交锋中,我们看到了逻辑的魅力,目睹了思想的碰撞,也领略了口才的对决。我觉得辩论赛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思考一些身边的现象和问题,给了我们一个关注生活,共同探讨的平台。同时不同于讨论的是,辩论赛中我们坚定着自己的立场,和同伴共同努力,这种团队协作也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在场上,我觉得我们不是四个人,我们就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四分之一,而每个四分之一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大的一。每个人在其中都有牺牲,都有补充,哪里需要自己,哪里就是自己应该往上冲的地方,最后共同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就是这个大大的一。
总结一下吧,我觉得辩论赛让我们学到了心系天下,学到了关注时事,学到了共同探讨,学到了坚定观点,学到了团结协作,也学到了自我奉献。人们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确如此,漫长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一刻的璀璨,曾今的汗水都是为了这一刻能够无憾,我会永远记住和我一起辩论共同努力的同伴,也会永远记住今天我在这里学到的一切。
辩论会的体会篇十二
作为一名学生,参加辩论会比赛,是我最近最深刻的体验之一。辩论会比赛是学习能力的极致体验,不管是在为辩论会主题做准备的过程中,还是在比赛中,都可以收获很多的体验。在这次比赛中,我得到了很多有关于辩论、合作和团队的启示。
第二段:准备
在辩论会比赛之前,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为比赛做准备。首先,我知道了我的队友和我自己要做哪方面的辩论题目,这样我就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和目的。在这个准备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团队的重要性。不同的组员有不同的长处和优点,我们在选取支持证据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各自长处,并且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第三段:参赛
在比赛中,面对着一支又一支对手,我们的队伍遇到了很多挑战。有时候,我们的概念不够清晰,不够明白对手的观点和论据。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不断改进和探索更加精细的辩论技巧。我了解到,在比赛中的表现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切实有效地表现并且改进优点和缺点。
第四段:团队和合作
在从辩论会比赛中走出来的时候,我认识到了一个有力的团队所能够做的工作,和团队成员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尽管我们不能完美地协作,但是我们通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和互相尊重赢得了比赛。这个过程给我启示,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需要相信和尊重自己的队友,并好好倾听己方和对方的论点。
第五段:总结
总的来说,辩论会比赛不仅仅是一个比赛,更重要的是生活中的一个经验。在比赛中我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如何辩论,还有如何团队合作,如何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做出最好的选择等等经验启示。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比赛,它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更加自信和胜任,为我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辩论会的体会篇十三
今天,我们班举办了一次精彩的辩论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辩论会的五年级
作文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今天,我们班级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会。
反方辩友yjq同学首先发言:“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看一些不健康的书或者影响我们学习的书反而对我们有害,像漫画书等看了就对我们的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看了只能是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她的话音未落,反方辩友fw同学又补充道:“我也认为开卷未必有益,有一些鬼故事之类的书反而会对我们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正反两方的一番唇枪舌战,各辩各的理,也没辩出个结果来,但我还是认为开卷有益。因为书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除了能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外,只能从课外书中能了解更多地知识,开卷有没有益也是看你能不能辨别书的是非,如果能够明辨是非,合理的选择适合我们年龄的好书,那么开卷肯定是有益的。我真希望班级以后能多找些像这样的话题在班级里辩论,因为辩论会既能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近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所以我喜欢像这样辩论会。
今天,我们班开展了一次辩论会,辩论主题是:“看电视到底好不好?”听了这一个名字,你们一定很熟悉吗?全班分为两方,正方和反方,正方观点是:看电视好。反方观点:看电视不好。我是反方。 首先由正方发起攻击。正方说:“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一些有意义的,有知识的节目。
我方说:“多看电视会得近视眼。”我方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正方不急不慢地说:“我们可以安排看电视的时间,这样就不会得近视眼了。”
我方没有能改变他们的方法,就改变了话题说:“看电视,有人会看一些对儿童不宜的电视。”
正方鼓起勇气说:“我们可以合理地选择内容。”
反方又说:“应该以学习为主。”
正方又说:“我们可以安排时间看一会儿电视、。”
经过几十回合的“口战”,双方都已口干舌噪,老师宣布:正方获胜!
今天,我们五班班队课举行了“开卷有益”辩论会。
下午班队课前,黑板被同学们精心打扮了一番,给教室增添了几分辩论会的气息。
辩论会开始了,由吴怡琪同学担任了辩论会主持人。辩论会正,反方辩手先由同学们自己举手报名,再由主持人确定。由于当时我没有仔细听,误以为是选裁判就没有举手报名,错过了当辩手的机会。确定好辩手后主持人宣布辩论开始。首先发言的是正方1号辩手梁俊缘,他的观点是:书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多读书可以学到前人经验总结的知识,所以说:“开卷有益”。接着反方1号辩手杜彦发言她的观点是:好多同学迷上武侠或言情小说,导致学习下降。所以说:“开卷未必有益”。……各辩手轮流发言完后,由观众自由举手参加辩论,我支持“开卷未必有益”的反方观点,所以我举手发言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时说古代有一个想学屠龙术的人,用了一生的时间终于学会了屠龙术,可是满世界却找不到一条龙,学会的知识派不上用场,所以读书应有所选择。可是当反方有人说读书多了脑子会炸掉,我又不赞成了。我支持正方说:“经科学家的证实,人一辈子每天读书不止,脑子也不会不够用,其实脑子越用越灵活,越用越聪明。最后,正反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其实,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想读书也不例外,我相信“开卷有益”不加选择地乱开卷未必有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43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