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产后出血护理心得(案例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13:45:05
热门产后出血护理心得(案例15篇)
时间:2023-10-30 13:45:05     小编:念青松

国际关系是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交往与合作。总结要具备启发性和激励性,让读者有所收获和反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出色的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一

第一段:引言(150字)

鼻出血在平日的生活中是一件很常见的问题,不少人都会遭遇到鼻出血的问题,包括小孩子、老年人及运动员等人群。相信在遇到鼻出血问题时,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鼻出血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下面笔者将就如何护理鼻出血问题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鼻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250字)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比如鼻腔疾病、过敏、损伤、鼻孔长时间干燥等。最常见的原因是鼻子内壁因干燥、受擦伤或受强烈刺激造成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当出现鼻出血时,要先保持镇定,用双手捏住鼻孔,弯腰低头,嘴巴呼吸,等到出血停止约5分钟后再慢慢抬起头,避免让血再次流出。室内环境要保持适度的湿度,同时要避免头部受到强烈的颠簸或碰撞。

第三段:日常预防鼻出血(250字)

避免鼻孔受到干燥刺激是预防鼻出血的重要方法。夏天要多喝水,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水果和蔬菜,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平衡,保护鼻子。湿润的环境可以有效地保护鼻腔,可以选用空气加湿器或者在屋内放置植物、湿毛巾、湿海绵等,增加空气湿度,让居住环境变得舒适。此外,要避免用力抠鼻子,不要用硬物揉擦鼻孔,做到轻轻擤鼻涕,切勿采用揉擦等伤害治疗。

第四段:治疗鼻出血的药物(250字)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治疗鼻出血问题。如使用凝血剂,这些药物能够减缓血液的凝固时间,以便血止住出血。还有一些药水可以涂抹在鼻腔壁上,以防止鼻腔的干燥并保持湿润。但是,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遵医嘱,也要注意发挥药物的最大效益,避免偏方、饮食改变等错误治疗方式。

第五段:结语(300字)

总的来说,鼻出血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要得到正确的治疗,以避免不良后果。预防鼻出血,审慎合理使用药物都是有效的措施。日常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安排工作与休息,以及保持身体健康等方面也很重要。最后要再次强调,在遇到鼻出血时一定要保持镇静,压迫鼻腔及时抬头等操作,以避免让问题进一步扩大,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二

鼻出血是常见的情况,因为鼻子里的血管很小、很脆弱,很容易出现破裂的情况。而在平时的生活中,出现鼻出血的概率也是很高的,特别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气候干燥的时候、突然受到打击或者异常运动的时候等等。因此,掌握鼻出血的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段:缓解鼻出血的方法

鼻出血的时候,人们要采取及时的缓解和处理方法。对于轻微出血的情况,可以采用坐直、头往前、捏鼻子的方法,让血液流进嘴巴,不用直接流出。对于鼻出血较为频繁的人群,需要在鼻腔内进行一些润滑,或者使用一些鼻部抗菌剂。同时,还可以通过口腔的清洗、鼻子的温热敷,来帮助缓解鼻出血的情况。

第三段:注意饮食和内部治疗

平时生活中,我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的内部情况,也对鼻出血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在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注意补充必要的营养素。通过一些特定的饮食结构和食物种类的选择,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鼻出血的风险。

第四段:注意鼻腔保护

鼻腔是鼻出血的关键部位,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注意为鼻腔做好保护措施。在鼻腔里面只使用纯净的水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并且不能使用鼻药水、鼻炎药等药物,来防止刺激过多导致鼻腔过敏和出血。同时,需要注意避免一些过于激烈的运动和劳累,避免在干燥的环境下待得过久,以防止鼻腔过于干裂。

第五段:预防与调理

鼻出血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和调理。首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休息和作息习惯,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其次,要注意充足的水分补给,以及润滑鼻腔内部,预防鼻腔过于干燥和缺失水分;最后,要注意身体健康的管理,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鼻出血问题,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三

在医学领域,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或者脑腔内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出血性脑出血的诱因有许多,例如高血压、动脉瘤、脑胶质瘤、颅内感染等。由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有专业的护理来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缓解其痛苦。本文将重点讨论出血性脑出血的护理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护理前阶段

在进入护理状态之前,我们应该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评估,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病因。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体温、脑神经功能、肢体活动度、排尿和排便情况等。对于出血性脑出血的患者,我们需要保持他们的身体处于平稳状态,避免进行进一步的影响。

第三段:护理过程

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两个重要的原则:重视预防和重视康复。对于预防来说,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和保持血糖控制。对于康复来说,我们应该尽早开展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和语言训练等。吸氧和静脉补液等措施也可以作为护理手段使用。

第四段:护理技巧

护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护理技巧。在出血性脑出血中,我们需要注重患者的营养和饮食。患者需要高蛋白、低脂肪、低钠、低胆固醇的饮食。在给予口腔护理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如漱口、擦拭牙齿和润喉等。此外,对于需要同时进行氧疗的患者,我们应该定期检查血氧饱和度,以确保血氧正常。

第五段:总结

出血性脑出血的护理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精心照顾患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掌握科学的护理技巧,以及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总之,出血性脑出血护理属于高难度的护理活动,不仅需要护士本人的职业素养,还需要更高的专业技能和人性服务。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四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日,我在妇产科科室接触到了一位产后出血的个案,并深受触动。通过近两个月的陪护和观察,我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这里,我将分享这个个案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产后出血是指妇女在分娩后,无论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我注意到,哺乳期长、高产次以及多胎分娩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子宫疾病、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分娩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等也是可能引发产后出血的因素。了解这些危险因素,为预防产后出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第二段: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性

预防产后出血是保护产妇生命安全的关键一环。我从这个个案中认识到,提前预防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手术前提前评估产妇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建议多产次的产妇选择剖宫产,以减少分娩过程中的不良后果。

第三段:观察和监测

观察和监测是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环节。在这个个案中,我密切关注了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以及出血情况。特别是对产后出血的病情评估,可以采用量化的方法评估出血量,如称重出血含量或通过量杯收集出血液体积。通过这些观察和监测,我能够及时发现产妇的异常情况,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第四段:处理产后出血的措施

当出现产后出血时,我学到了一些有效的处理措施。首先,我会迅速通知医生,并准备好一切必要的设备和药物。其次,我积极协助医生采取措施,如进行子宫按摩以促进子宫收缩、使用药物控制出血等。同时,我会安慰产妇,让她保持镇定,并保持母婴安全。最后,在处理产后出血后,我会继续观察产妇的情况,确保她的稳定。

第五段: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个个案让我切实认识到,处理产后出血需要医护人员的紧密合作。无论是产妇、护士还是医生,我们都要形成一个高效的团队,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协同工作,才能更好地处理产后出血。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与家属的沟通,让他们了解产后出血的危害,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总结:通过这个个案的观察和陪护,我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预防产后出血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也是保护产妇生命安全的关键。透过观察和监测,我们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处理产后出血需要团队合作和地的努力。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为每一位产妇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五

出血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急性脑血管病,其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等,在现代医学技术的保障下,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然而,除了医院治疗,患者的家庭及其照护者的日常生活和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我的长期护理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关于出血性脑出血的护理心得体会,现在与大家分享。

一、认识疾病,提高危机意识

对于出血性脑出血的疾病认识越全面,患者及其照护者的危机意识也就越高。在我曾经的一次家庭护理经历中,因为照护者家庭对于出血性脑出血的认识严重不足,患者突发一次高烧,让人不知所措。最终,我联系了医院的护士进行沟通,才稳定了患者的体温和病情。因此,提高认识水平,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具体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时,与患者及其家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使得工作更为顺畅和高效。在和患者沟通时,我们要注意倾听,尊重患者的感受和意见,并及时反馈和解答问题。在和家庭沟通时,我们可以通知家庭成员患者的病情动态,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照顾患者,而且可以减轻家庭的紧张情绪,让家庭成员放心。

三、关注护理细节,注意肢体护理

出血性脑出血的病情非常复杂,但是,我们在日常护理中,可以关注一些护理细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经常帮患者转身、翻身,平衡好体位,防止压疮和肢体畸形等,这些都是平时生活中既简单又重要的肢体护理。

四、注意口腔护理,降低感染风险

由于出血性脑出血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处于半昏迷状态,患者的口腔清洁往往会被忽略。但其实,口腔卫生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一些小的口腔感染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因此,要定期清洁口腔,防止口腔感染和引起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五、提高心理护理水平,关注患者家庭成员

出血性脑出血除了对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打击,同时也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也要了解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状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及心理护理,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关爱和安全。

总之,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们除了要了解疾病本身,还要认真对待病人的家庭、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因为身体健康的背后还有家庭和社会幸福。为了提高出血性脑出血的护理质量,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并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和配合医师的指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六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出血性脑出血的发病率愈来愈高。出血性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所引起的血液在脑内的聚集,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在此背景下,对出血性脑出血患者的科学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旨在分享我的护理心得体会,希望对护理工作者以及出血性脑出血患者及家属有所帮助。

一、严密监测,及时处理出血情况

对于出血性脑出血患者而言,病情的变化每分每秒都可能发生。因此,首要护理措施是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神经症状的变化,如出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或眼底出血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同时,护理工作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医生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如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等。

二、维持良好的卫生和营养状况

出血性脑出血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这就容易引起体内各种代谢异常。因此,护理工作者要保证入住者的卫生和营养状况,特别是口腔清洁和皮肤保健方面。此外,建议给予适当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来维持营养状况,也会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三、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出血性脑出血患者和家属都经历了严峻的精神压力,这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悲伤和抑郁等情况。因此,护理工作者需要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健康,通过多方位的支持、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恢复自信和信心。

四、尽量避免并发症

出血性脑出血患者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颅内感染、肺炎和静脉血栓等。因此,护理工作者要尽量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切实为患者建立相应的预防计划,包括定时翻身、口腔护理、通风、按摩等。

五、制造适合出血性脑出血患者的生活环境

出血性脑出血患者后期需要长时间进行康复训练,护理工作者需要制造一个适合患者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包括舒适的卧床环境、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支持和鼓励以及熟悉环境等方面。这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而且能够降低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总之,出血性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作为护理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专业和耐心,尽可能帮助患者和家属摆脱精神和身体上的困境,从而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七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创面未能完全愈合,导致大量出血的情况。作为一名产科护士,我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关于产后出血护理的心得体会。在此我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相关医护人员和准妈妈们有所帮助。

首先,如何防范产后出血是非常重要的。产后出血往往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所致,因此及时促进子宫收缩是十分必要的。我在日常工作中,会指导产妇多活动,如乘坐产球、行走等,以促进子宫收缩,并加强产妇的日常锻炼。同时,对于有子宫肌瘤或多胞胎孕妇,我会在妊娠期提前进行指导,使她们更加重视产后收缩,以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其次,科学合理地应用药物也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重要手段。例如,常用的催产素可以强化子宫收缩,帮助子宫减小,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几率。但是,我们在应用药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握剂量,因为过量使用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剧烈子宫痉挛导致产后血块堵塞。所以,合理使用药物、精确掌握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发现及时有效地监测病情变化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干预也是至关重要的。产妇在产后很容易出现体力透支、虚弱等症状,这些都是产后出血的危险信号。因此,在我工作中,我会经常观察产妇的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同时,对于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我会加强观察,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和干预。

最后,为了做好产后出血护理工作,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任职的医院,我们有一个高度协调、专业的产科团队。医生、护士、助产士等各岗位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做好产后出血预防和护理工作。我们会定期开展培训、讨论并制定相应的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为孕妇和婴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体会到了护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如何防范、科学应用药物、监测病情变化和团队合作,这些经验都是相互关联、互相支持的。我相信,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为准妈妈们提供更好的产后护理服务,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产妇和婴儿的健康。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八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作为产科护士,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起产后出血的个案,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出血处理的重要性以及护理团队的配合和专业知识的必要性。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产后出血的严重性,对于处理这类状况时应采取的措施以及警惕不可忽视的细节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在这个案例中,产妇的出血情况十分严重,失血量已经超过1000毫升。而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妇的子宫收缩不良,无法有效止血。在处理这个状况时,我们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首先,我们加强了产妇的监测,密切观察她的血压、脉搏和体温的变化。同时,我们立即向医生汇报情况,并要求其尽快到场。这实际上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因为只有护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整个护理团队的密切配合和协作,才能做好这个病人的护理工作。

其次,对于处理产后出血时需要特别关注的细节,我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个个案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产妇的体温和尿量。出血过多可能导致体温的突然下降,因此我们不仅监测了她的体温,还确保给予足够的保温措施。此外,我们也密切关注她的尿量,因为出血过多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尿量不足。所以我们每小时测量一次尿量,并及时记录和汇报。这些看似细小的事情,却可能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的作用,确保了产妇的安全。

再次,产后出血的处理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止血。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实施了多种止血措施。首先,我们给予了产妇药物来助力子宫收缩,以便实现有效的止血。同时,我们也给予了输血和输液的治疗,以保证产妇体内的血液容量。此外,我们还通过按压子宫和保持平卧位来减少出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产妇的反应和出血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这个个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反思。在处理产后出血这类状况时,护理团队的默契和专业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密切合作,及时汇报和讨论,共同决策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不可忽视的细节,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而是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病人的情况。这种综合性的护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不断培养和提高的。

总之,通过这个产后出血的个案经历,我对于处理这类状况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护理团队的配合、专业知识的运用以及关注细节的重要性是我学到的最宝贵的教训。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和满意的护理服务。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九

鼻出血是常见症状之一,很多人都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对于鼻出血的护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在平时的生活中曾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也积累了不少的护理心得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我对于鼻出血护理的心得和体会。

一、了解原因

鼻出血前,我们要首先了解鼻出血的原因。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比如鼻腔受到碰撞、鼻腔干燥、气候干燥、高血压、血液病等等。对于不同原因的鼻出血,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鼻腔干燥可以使用润滑剂、避免过度使用鼻子刺激性物品;高血压应该调整饮食和避免过度劳累;外伤性鼻出血应该及时处理伤口以免感染。只有了解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避免鼻出血的再次发生。

二、正确姿势

当出现鼻出血时,我们应该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姿势。首先是坐在椅子上,身体保持轻松。然后用毛巾或纸巾堵住前鼻孔,用力呼吸,保持口唇轻微张开。坚持5-10分钟后,如果鼻出血仍未停止,重复上述步骤,或轻轻按压鼻翼,以促进止血的效果。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控制鼻出血的时间和程度,保持身体健康。

三、注意日常护理

为预防鼻出血,我们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首先是保持鼻腔湿润,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使用鼻贴或鼻喷剂来达到目的。其次是避免容易引起鼻出血的刺激物,如冷热食物、香烟和咖啡等。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锻炼。只有注意日常护理,才能有效地预防鼻出血的发生。

四、避免过度焦虑

遇到鼻出血,很多人会感到恐慌和焦虑。但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焦虑。当止血措施采取没有效果时,可以选择就近就医,寻求医生的支持和指导。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给予我们最有效的帮助。

五、保持平常心态

最后,我们需要保持平常心态,对鼻出血保持正常的态度。不要过分紧张或恐慌,并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调整心态,控制情绪波动。只有保持平常心态,才能更好地护理鼻出血,避免病情的恶化。

总之,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现象,但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其发生和恶化。了解鼻出血的原因、采取正确的姿势、注意日常护理、避免过度焦虑和保持平常心态,这些都是有效的鼻出血护理心得和体会。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帮助大家应对鼻出血这种情况,保持身体健康。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十

准备材料:人参15克,黄芪30克,粳米60克。

制作方法:将人参、黄芪加水放入锅中煮,先用大火煮开,然后用小火熬40分钟,将药汁放入洗净的粳米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粥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人参、黄芪可益气养血,健脾摄血,对产后气虚所致的出血有一定的疗效。

桃仁粳米粥

准备材料:桃仁30克,粳米100克,红糖30克。

制作方法:将桃仁去皮尖、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后加水放入锅中煮至米烂汁稠的时候,在粥中加入红糖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化瘀止血,养血益胃,对于血淤引起的产后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当归肉桂粥

准备材料:当归20克,肉桂10克,粳米100克,红糖30克。

制作方法:先将当归、肉桂加水放入锅中煮,先用大火煮开,然后用小火熬40分钟,将药汁放入洗净的粳米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粥,在粥中加入红糖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温经散寒,化淤止血,益气养血,适用于产后寒凝、淤血所致的产后出血。

对于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人,如多次行人工流产的产妇、高龄初产妇以及曾经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产妇、在生殖器发育不全或发育畸形的产妇、妊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的产妇,应在产后特别注意产后出血的发生,以便及时、及早地进行处理。

此外,产后早期哺乳可以刺激子宫的收缩,减少阴道的出血量。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十一

※自然产伤口

所以,有时候为了避免产妇发生较大范围且不易处理的会阴撕裂伤,产科医师或助产士通常会以会阴切开的方式来帮助胎儿顺利生出来;因为会阴及阴道的血管丰富,所以切开处的伤口大约在3~4个礼拜即可完全愈合。

※剖腹伤口

虽然怀孕、生产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但仍有一些原因使妇女无法以自然的方式生下婴儿,这时就需要以剖腹生产方式,经由腹壁及子宫切口将胎儿取出,可以帮助无法顺产的妇女能够安全的迎接新生儿的到来。

由于手术伤口范围较大,表皮的.伤口在手术后5~7日即可拆线或取除皮肤夹,但是,完全恢复的时间大约需要4--6个礼拜。

促进伤口复原8原则

无论是会阴切开伤口或剖腹伤口的照顾原则大致相同,但因部位的不同,所以在促进伤口复原时就必须运用不同的技巧。

资料

其次,为了促进伤口愈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温水坐浴

3.避免疤痕产生

4.注重营养摄取

5.适度运动

6.身体清洁

7.勿提重物

8.性生活勿急躁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十二

胎儿娩出后,胎盘自宫壁剥离及排出,母体宫壁血窦开放致出血。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产后宫腔容积缩小,肌纤维收缩加强,使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内血管被压迫止血,与此同时血窦关闭,出血停止。同时由于孕产妇的血液呈高凝状态,粘在胎盘剥离后损伤血管的内皮胶原纤维上的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纤维蛋白沉积在血小板栓上,形成更大的血凝块,有效地堵塞子宫血管,使肌纤维收缩后放松时也不再出血。若胎儿娩出后宫缩乏力使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胎盘若未剥离、血窦未开放时尚不致发生出血,若胎盘有部分剥离或剥离排出后,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血窦而致流血过多,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十三

产后出血量500~1000ml者56例;1000~1500ml25例;1500ml9例。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目前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良好的围术期护理也患者康复的关键。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目前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本文对本院2003年6月至2008年1月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110例患者的出血原因及护理进行了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年龄22~39岁;初产妇48例,经产妇42例;孕周34~42周。

1.2抢救措施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按摩子宫的同时应用宫缩剂,肌注缩宫素10u,或将缩宫素10~30u加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应用无菌纱布条填塞宫腔以止血,结扎盆腔血管止血,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及时修补缝合裂伤可有效止血;及时将胎盘取出,并做好刮宫的准备,胎盘植入者应及时做好子宫切除的准备;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处理[1]。

2结果

本组产后出血均发生于产后2h以内;其中宫缩乏力62例,胎盘因素20例,软产道损伤6例,疑血功能障碍2例。产后出血量500~1000ml者56例;1000~1500ml25例;1500ml9例。

3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

3.1产后出血的因素产妇过度疲劳、精神过度紧张,造成宫缩由强变弱、产程延长、滞产,导致产后出血率增高;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滞留、粘连、残留导致宫缩乏力而大出血;急产、胎头吸引器、产钳助产、臀位牵引常伴有软产道损伤导致出血;多孕、多产及曾有多次宫腔手术者,由于子宫恢复不良都可影响宫缩,导致产后出血;巨大胎儿、畸胎及巨大胎盘、羊水过多都会因子宫过度扩张、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高龄产妇、妊娠综合征或,产前、产时镇痛药应用过多、麻醉过深;胎位不正、胎儿头盆不称,可使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率增高[2]。

3.2产后出血的预防要从孕前开始,如指导正确的避孕措施、计划怀孕、减少孕产次;怀孕后要进行定期检查,提高孕期的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防治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对存在引起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孕妇,应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提前入院。医务人员应全面掌握产妇身体情况,细致分析每位产妇是否存在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产后出血。

3.3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的变化,及时了解宫口扩张情况和胎先露下降的位置,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使用催产素要有专人守护,认真观察滴速、胎心和宫缩情况。第二产程要加强胎心的监护,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特别要注意保护会阴,认真掌握会阴切开的指征、时机,防止软产道裂伤,胎头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宫缩剂,注意监测并正确计算阴道出血量。

第三产程要注意识别胎盘剥离的征象,观察有否阻碍胎盘下降的因素。避免过早粗暴地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做好缝合工作。产后2h内继续留在产房认真观察有无产后出血倾向[3]。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十四

盖厚荣

摘要:总结1例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经过护理人员对该患者的迅速执休克抢救、积极术前准备、及时手术止血,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最终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关键词:产后

失血性休克

护理

产后失血性休克是因分娩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是产科的急症,能否进行有效的急救,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工作,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我院于2008年01月23日至02月04日成功救治1例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现将护理经过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现病史:患者,刘衬衬,女,23岁,已婚,农民,沛县人,病案号:473066.住院号:1375.因“产后大出血6h”入院于2008-01-23 12:00,患者一般情况欠佳,精神萎靡,遂收入院治疗。

(2)专科检查:t37.0

p109次/分

bp90/60mmhg,患者神志淡漠,精神差,重度贫血貌,脉细数。妇检:外阴已婚式,血染阴道,阴道缝合良好,无明显渗血,宫颈光滑,未及明显裂伤及出血。宫体:子宫轮廓不清,附件未及异常。

(3)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2.9x10(9)/l、红细胞计数:0.96*10《12》/l、血小板计数:174*10《9》/l、血红蛋白:28g/l,凝血酶原时间:17.4秒,提示凝血功能障碍。二.护理: 1术前护理:

(1)体位:安置患者头抬高15°,下肢抬高20°的中凹体位。(2)吸氧:立即高流量吸氧(4~6l/min)

(3)快速扩容: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便输液、输血同时进行,扩容、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预防感染,尽可能缩短低血压时间,以免肾功能受损,同时要注意保暖。

(4)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心电监护监测bprp、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面色、口唇、指端颜色、温度、腹痛及阴道流血的情况,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留置导尿,正确记录尿量、观察尿量的颜色。正确记录休克改善的程度,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5)术前准备:立即要做好备皮、备血、术前血化验等术前准备力争尽快手术止血。

(6)心理护理:由于病情急、发展快,患者及家属担心是否危及生命而产生恐慌、焦虑,护理人员要给予安慰,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感,消除其思想顾虑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及治疗。

2、术后护理:

(1)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6h后病情平稳,可协助患者翻身,鼓励患者早期运动。(2)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15~30分钟观察一次,至生命体征平稳。

(3)伤口的护理:伤口给予腹带加压包扎,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4)管道的护理:术后留置尿管24~48小时,以免膀胱充盈影响手术切口愈合,观察尿管是否通畅,防止受压或扭曲,会阴护理2次/日,每天更换引流袋。拔管后,指导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感在,防止感染。

(6)出院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腹部伤口清洁干燥,可淋浴,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休息,免提重物,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盆浴,出院后休息一个月,注意适当运动,一个月后复查。

三:护理体会:该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因为我们护理人员具有强烈的急救意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从入院时我们争分夺秒的救治过程,迅速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输液、输血,防止休克,迅速完成术前准备及术后止血,我们的护理及时准确,有条不紊,为患者及时手术探查止血,赢得时机,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术后治疗护理,预防并发症,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增强患者治疗,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由于我们取得了积极地急救措施,精心的护理干预,患者13天后康复出院。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篇十五

有的妈妈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孕期似乎头发更浓密更健康,但是一生完孩子就开始大量脱发,而且头发也没有以往有光泽,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雌激素水平的变化。

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体内的雌激素分泌旺盛,导致头发的更新速度变慢,本该正常脱落的头发服役时间变长,再加上孕期饮食丰富营养全面,头发也会生长得更健康。可是分娩之后,体内雌激素开始减少,头发的脱落开始增多,看起来似乎是大量脱发。

原因2:精神焦虑

都说“聪明绝顶”,用脑过度或精神焦虑也会导致大量脱发。新妈妈产后虽然有迎接新宝宝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照顾新生儿的措手不及和劳心劳力,哺乳的困难,宝宝日夜颠倒的作息,担心宝宝生病的思绪,加上产后身体虚弱,就会形成巨大的身体压力,造成产后大量脱发。

原因3:产后营养不均衡

新妈妈产后往往会陷入两种饮食误区:一种是为了哺乳拼命进补,尤其很多地方的习俗是产后不能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只吃各种肉类蛋类和汤。另一种是为了产后迅速瘦身会采取节食的方法,支持蔬菜水果,不吃主食和肉类。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不健康,都可能会由于营养不均衡而导致大量脱发。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原因,产后不洗头、护理手法不当等也可能会造成产后脱发,但是缺钙跟产后脱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目前也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补钙能够预防产后脱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29892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