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06:12:03
实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汇总16篇)
时间:2023-10-30 06:12:03     小编:书香墨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问题与挑战的一面,也能发现机遇与希望的另一面。在总结时,可以用单词、短语或图表来梳理思路。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让你更好地掌握总结的技巧。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一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是在xx的联合书城。当时和好朋友一齐去买书,为了凑够买300元钱的书就能够办一张会员卡,我就毫不犹豫的听了书店工作人员的介绍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书是师大附小的老师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我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我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我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潜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齐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思考的。

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此刻谈谈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以前我总是说自我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齐读书,这一点和我校的亲子共读是一致的。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但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从我儿子的身上我就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以前的儿子从来不读课外书,是一本校园文学书《淘气包马小跳》让他爱上了校园文学。那次我和他一齐去书店买学习用品,儿子自我挑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回到家后,我陪儿子一齐看,儿子一看就上瘾了,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看完后,又央求我给他买另一本。

看到儿子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我没有吝啬钱,在网上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共20本。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当儿子读完这一套之后,又读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全套16册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系列。此刻每当我和儿子去吉林或者长春的时候,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不是游乐园,而是书店。我们母子都喜欢在书海中漫步,畅游。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已经有几十本了。这中间包括校园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样“词穷”了。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觉前都会看到我和儿子各持一本书在床头品读,虽然是个读个的,但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

二、爱在自由里。孩子不是机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仅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做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绩方面和别人攀比,在孩子小学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他把各方面基础都打扎实了,正如厚积而勃发。在给孩子学习时间的同时更就应给孩子玩的时间,有的时候,玩中也是一种学习。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相信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声。

读完此书,收获还不仅仅仅是这些,我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念不单用在自我孩子的身上,也会用在我的学生身上,让我的学生们也在陪伴与自由中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二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刘称莲老师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学习。

其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这一部分的第二篇: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文中说道,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让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交往,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几块孩子上学的“吸铁石”,让孩子期盼和老师见面,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每一位老师,从内心崇敬老师,孩子才会爱上老师的课程,并努力学习。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护,“副科”同样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爱上学习。让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不断的夸奖和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础。作者的实践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作为老师,我从中可借鉴的非常多,如何能将自己的课上的生动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师去吸引我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爱上学校、喜欢上学;这是我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可能会影响他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作为孩子的小学教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引领,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的创新,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同家长朋友一起为孩子引航,静静等待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三

作者刘称莲是一个平凡而优秀的妈妈,18年的实践,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2011年高考,同时被x大学和x大学录取。在此分享一件书中写道的,使我颇受触动的一件事:作者女儿上高中的时候,数学考了全班倒数第一,于是去补习数学。作者经常给辅导老师发消息,不是聊女儿的弱点,而是告诉老师女儿写的作文被当作优秀范文、托福考试得高分这些好事。反观我们自己,大部分家长遇到这种情况要不就威逼利诱,要不就忧心忡忡,这些心理体现在行动上,就会影响到孩子。但在作者心里,她只是觉得女儿的数学学习遇到了困难,不代表她不好,因此作者想把这样的想法也传递给女儿的老师。

自我思考。平时发现儿子很多题都是马虎导致的错误,而不是不会,甚至有些难题他都能做对,说明他对课程的内容还是有所把握的,马虎是主要原因。其次,儿子平时除了学校作业之外,在家就不太愿意做额外的练习题。几次考试下来,儿子都考得不太好,我有点失去耐心,发了几次火。有一回接孩子放学的记忆尤为深刻,他见到我的时候眼里有犹豫和害怕,第一句话就说:“妈妈我有个事情要告诉你,你不要发火。”我一听就想到肯定是考试考砸了。我说:“我不发火”。但是一路上还是控制不住的阴着脸。好在到家后及时调整好了心态,跟儿子重新梳理了错题。晚上临睡前,儿子和我说:“妈妈我最怕考试考得不好你发火了”。我听到了后暗自叹了口气。我的儿子也只是一个小学生,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的态度就给他造成了些许的心理阴影。跟作者比,我的格局差的太多。我引导他说:“好孩子,妈妈以后不会发火了。错的题我们分析原因,然后多练几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黑暗中能感觉到孩子的如释重负。

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不是在于作者把女儿培养的有多么优秀,说实话,这样的学霸故事看得也不少了。而我最欣赏的是刘称莲她不是一个“虎妈”。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女儿提供了她能提供的最佳教育方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一样。虽然她没送孩子去学奥数,学音乐,但每个周末户外运动的陪伴,给独生子女的女儿找小伙伴,帮女儿饲养宠物……无不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关怀。刘称莲夫妇的育儿还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缺点、和孩子一起发展进步的过程。刘称莲和丈夫都不是完美家长,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经历的遗憾,这些也都被坦诚地写了下来。比如说,孩子从小偏科,是因为父母在早期教育中没有能够做到均衡发展。再比如,孩子从小时候没有坚持学会一样乐器,这和父母主观的犹豫也有关系。

这也给了我很多启示:育儿先育己,想要改变孩子,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这也使我坚定了教育方向:那就是跟孩子一起学习,做成长型父母。教育孩子养成阅读、热爱集体、与人为善等好习惯,而不是因为我们家长的虚荣心而在成绩方面迫使孩子与别人攀比。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延续,会拓展,伴随孩子一生。

没有超能的孩子,也没有超能的父母。希望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作为妈妈的我,成长速度也能跟得上,做到用心陪伴,尊重孩子,静待花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四

自从当了妈妈后对有关孩子方面的书籍格外的关注。不经意间在我们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当时看到作者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女儿,出于好奇心借了这本书。但是借回来之后它就被我“雪藏”了。昨天听到好姐妹聊到胎教的事情后我从把它翻了出来。

打开电暖,倚靠在床头,轻轻地翻开这本书读了起来。语言简洁朴实大方,读起来不会拗口难懂,但景物的描写又不乏优美。每一篇都是作者一家人亲身经历的故事,而每个故事当中也都蕴含着不同的教育理念。由于精力有限昨天看了两篇,第一篇是关于孩子课余时间是否报补习班的问题。第二篇是关于自然教育孩子的问题。关于第一篇报补习班的事情,我之前在同事那里有了解过一丁点,她们的孩子周末比平时还要忙。当看到那孩子疲惫忙碌的生活状态让人很心疼。但同事很无奈地说:“现在哪个孩子没有几个补习班?不报班不行的,等你当了妈妈就知道了。”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提倡让孩子自由发展,不建议给孩子报很多个补习班,而且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位清华大学高材生。有关这个问题我开始跟老公讨论了起来。当我一字一句认真地读的时候,老公在一边打趣。

“老婆,咱们的孩子才怀上五十天,你就开始为他计划小学的事情了吗?是不是太早了点呢?我有预感你以后肯定是那种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的妈妈。”听到老公开玩笑的话我没有回答,但我开始了迷茫和不知所措。“我以后该以何种方式教育孩子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五

最近看了《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学生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学生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着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考虑的。

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现在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学生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但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二、爱在自由里。孩子不是机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做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声。

读完此书,收获还不仅仅是这些,我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念用在我的学生身上,让我的学生们也在陪伴与自由中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六

在申请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从很多优秀的家长那里得到了许多关于这本书推荐,所以自己对刘称莲老师的这本书很是向往,感谢感谢喆妈公益阅读使我有幸阅读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这本书共分生活篇,阅读篇、学习篇、品格篇、心理篇、沟通篇六大部分。刘老师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让我这也陪女儿马上就要度过六年小学生活的妈妈感触颇多。

生活篇。刘老师说玩物不一定丧志,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地学到了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尤其是说到家庭日,说到孩子要去亲近大自然。对此我想我们努力也给了洋洋精彩的户外活动,只要洋爸在家,他总会在周末带上洋洋去郊外、植物园游玩。每个假期我们都会选择到外地旅游,我们也跟刘老师一家一样,在青岛欣赏到海上日出,那喷薄的日出不只让孩子感到心灵的震撼,就是我们这些大人也为些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刘老师说在周日不给孩子学习任何东西,这一点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有点小遗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怕孩子伤不起。不过好在孩子并没有因此埋怨过我们,毕竟她在这种学习中找到过好的朋友,结识了好的老师,也提高了学习的成绩,自己认为还是利大于弊的!

刘老师说要带着孩子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我们也曾带着洋洋来观察动植物。因为过敏,我们喜欢动物,但只养过小鱼;我们喜欢植物,家里却只有吊兰。小鱼我们家养了一缸又一缸,送朋友,送亲戚。每一次小小鱼儿的诞生都是被洋洋发现,但真正伺候“月子”却要靠我们两位“高级月嫂”了。

阅读篇。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阅读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阅读。要让孩子有书读,读到书。刘老师提倡经常带着孩子去书店,这些我们肯定能够做到。洋洋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阅读,还没有真正认字时,每晚睡前都能自己翻书近半小时,但是在读报这方面我起得模范作用不好,因为我不太关注时事新闻。洋爸带着孩子看新闻时,还总被我以各种借口调台了。今年还是洋洋当上了晚报小记者,我们才开始订晚报。不过我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每天中午我们都听新闻广播,让孩子尽量接触时事,追踪新闻热点。

学习篇。刘老师说孩子喜欢学习的前提是必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这一点洋洋并没有让我费多少心思来引导她,她的学习兴趣一直很深厚。

刘老师说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可能我们没有像老师这么用心。洋洋的很多习惯并不好,现在我们努力调整,真得很困难。比如早睡早起,比如专时专用,还有每天的预习和复习,阶段性的小结、这些学习习惯都是在老师的强制下洋洋才会做,很少形成自己的自主学习习惯。看来我们还要努力引导洋洋在这方面努力形成自己的主动学习习惯。

品格篇刘老师提醒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必须是尊重和孝顺长辈,维护和爱惜班集体荣誉的小学生,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刘老师还提醒我们要做一个不随便丢弃东西的小女孩,这一点洋洋要格外关注呀。因为她是一个典型的丢三落四的小马虎。对于钱,首先可能我们也不是很宽松的家庭,再次我们让洋洋自己管理她的稿费,所以这样洋洋也知道不能乱花钱!

心理篇。让天使自己飞翔。刘老师提倡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量,他们完全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这一点可能我们做得不可以,因为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陪伴洋洋上下学,很多时候都是她自己去努力。这一点她的能力可能比很多同学要好得多。刘老师说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这一点我们也努力做到了,六年级虽然很关键,但我们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没有让她再上作文与阅读班。

沟通篇刘老师家用邮筒和“bbs”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重视和爱,这样孩子也会重视和爱自己。我们家里是通过小纸条来进行爱的沟通。这个篇章里我很欣赏那个“契约约束”,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学会规则,还让孩子真正体会了家庭平等。很值得我们借鉴。

整个读书的过程,我不停地在对照自己的行为,与刘老师比我觉得自己真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妈妈,应当努力改进的地方还很多,非常感谢刘老师把自己如此宝贵的经验与我们大家分享,让我们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还有机会努力,为初中,乃至高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七

假期选书,看到了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大致翻阅了内容发现作者讲的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她和孩子的点滴成长故事。于是确定借阅此书,希望也能为今后我和孩子的小学六年生活做出指导。

本书共有六大主题,分别是生活,阅读,学习,品格,心理和沟通。每一部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是极其重要的,缺一不可。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很实用很精彩。通过一个暑假的细细品味,说一说我感受最深的一章,那就是关于阅读。

作为一个小学老师,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孩子入学后出现表达差,读书难,理解力差,成绩不稳定,这都和阅读有关,没有阅读的积累,何来表达力、理解力?现在小升初考试改革,阅读能力的好坏成为考察孩子优秀与否的主要手段,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家长要问了:老师,我家孩子虽语文不好,但数学还行,算术还可以,每次只有后面的解决问题出错多,没仔细读题!但事实是:目前一年级,数学信息少,计算方法又非常简单,瞎蒙也许都能做对,家长认为没仔细读题的孩子也许根本就不会读题(不会阅读提取信息)。而随着孩子年级升高,题目数学信息量增大,会阅读就能让孩子会自主提取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

可见阅读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想让学习后进生进步,要先从阅读下手。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当然第一点就是需要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读书氛围和良好的安静的环境。家长要自己喜欢读书才行,当你捧着一本书坐在那静静阅读的时候,孩子肯定会好奇,大人在看什么书呢?书真的有这么好奇和神奇吗?为什么大人会这么喜欢看书呢?孩子们有了这些想法,估计也会不自主地拿起一本书来看呢。只要孩子能拿起书来,相信会有一本书是他喜欢的,是他感兴趣的。当然这个就需要家长仔细观察,看看孩子到底喜欢哪种类型的书。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适合他的,并且他喜欢的书来读。此外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阅读的平台,比如在客厅里设置一个大大的书架,方便孩子随时取来阅读。正如书中说的,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要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对于书的选择,除了书本还有课外阅读内容,这点毋庸置疑,其次报纸杂志等也必不可少,它可以成为阅读餐桌上的小菜,对于孩子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且不失经济实惠,因为较容易获取因此能随时随地进行,让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种习惯。其次工具书作为尚未广泛接触网络的小学生来说也是孩子获取知识,感受浓郁文化气息的一种重要书籍。

阅读是为了丰富视野,是为了提升自我认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本书让家长对孩子们的阅读有了指导和借鉴,也为我自己的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孩子的成长成材不可复制,但好的教育方法可以借鉴、模仿,希望和孩子们一起进步,快乐的陪他们走过充实的小学六年。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八

首先非常感谢相约群,感谢乐爸,感谢群里的管理员,给我一个试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机会!

周六下午,南方的天气也开始微微转凉了,彼时我正喝着龙井茶,随便翻看着《知道点。中国文学》。突然接到快递电话,要下楼取件。当我牵着女儿的小手一起下去时,还以为又是孩子的样刊。谁知一打开包裹,竟是我的试读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我马上放下正在看的《知道点。中国文学》,捧着新书读起来。书的封面非常清晰。一条郁郁葱葱的道路上,一个母亲和自己的孩子正在前行中,透过背影,似乎看到了那浓浓的母爱和听到了一路亲切的呢喃。

我已经很多年看书就纯粹看书,都不爱拿支笔画重点了,但是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和这无比温馨的封面图画,我竟不由自主的拿起铅笔,准备好好来做阅读记号。这种感觉久违了,从大学毕业后似乎都忘记这么做了。

翻开封面,看到目录,这个不一样的目录。出书共分为六个篇章。

首先是生活篇:刘老师(此书作者刘称莲,我简称刘老师)说玩物不一定丧志,尤其是说到家庭日,说到孩子要去亲近大自然,我一一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刘老师说在周日不给孩子学习任何东西,就是要出去亲近大自然,和同伴一起玩,我自己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但是我看到老师说的“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我不禁脸红了,我一直批评孩子没有耐心,做一件事都是坚持一下就放弃了,可是孩子从小到现在,我基本没有陪着孩子认真拼过图,更不用说拼一个月了。孩子他爸更是小孩经常弄彩泥,弄得地板脏,于是他几乎禁止孩子玩彩泥,更不用说大人陪着孩子一起做手工,做拼图,玩彩泥。我深感惭愧!感谢此书让我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需要改进。

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阅读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阅读。要让孩子有书读,读到书。刘老师提倡经常带着孩子去书店,这一点我觉得我做得还可以,但是在反复阅读工具书上,我需要继续鼓励孩子。我旁边有朋友在笑自己的孩子为何反复看同一本书,并觉得奇怪时,我都有跟朋友解释这是正常现象。

刘老师说学习是一颗糖,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比喻,觉得非常新鲜,也非常准确。的'确要想孩子热爱学习,首先孩子必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老师。家长要去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还有刘老师独特的方法,去应对错题,我觉得这非常有启发性。平时我也喜欢把孩子的错题集中记录在一个本子里,这样需要复习时,先把平时出错的题先巩固。

刘老师提醒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必须是尊重和孝顺长辈,维护和爱惜班集体荣誉的小学生,我觉得这点很重要。有些家长往往忽视了,只在乎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品德素质的培养,那么得不偿失。从小就要教给孩子一定的技能,以防孩子将来变成“啃老族”和“白眼狼”。

让天使自己飞翔。刘老师提倡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量,他们完全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和孩子做有效的交流,有效的交流必须注意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

刘老师家用邮筒和“bbs”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重视和爱,这样孩子也会重视和爱自己,唯有这样孩子才能找到自信,而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首先的必要的前提。

读到这本书,我好像找到了一本做个合格的小学生妈妈的教材,于是一口气就把整本书读完了,并且计划反复看。非常感谢刘老师把自己如此宝贵的经验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有准备,有计划,一路走下去,会轻松不少!

刘老师整本书都是用质朴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故事,让人感受到陪伴也是爱,让人感受到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耐力,并且需要阳光和开放的心态。孩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一味地要求孩子和别人攀比。做家长的必须要有耐心,让孩子在各个方面把基础打扎实了,慢慢等待孩子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九

今年孩子读一年级了,我也有幸在新建小学进入了家长学校,读了教育专家刘称莲《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仔细拜读,获益很多。整本书作者从生活、阅读、学习、品格、心理及沟通六个方面来详细讲述了她的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成长过程。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父母和孩子相互长大的点点滴滴的记载和那份幸福的感觉。书中的实际案例,非常有借鉴价值和学习价值。

1、生活篇:越玩越出色。给孩子自由,让他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体验和发现,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增加自信、培养友谊。兴趣班并不是越多越好,还是要根据孩子实际的情况,给他更多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最重要的。

2、阅读篇:泡在书海里。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的习惯也是孩子一辈子的习惯。想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要努力给孩子营造阅读的环境,家里要有适合孩子读的书,并且通过家长的潜移默化让孩子接触到书。

3、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因此,我们家长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孩子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从而爱上学习。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一个好习惯,对后面的学习乃至工作生活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4、品格篇:我们要彼此听话。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榜样力量非常大,我们孝敬父母,孩子才会孝敬我们,要想让孩子将来成长为一个孝顺的人,家长只需自己做到孝顺就可以了。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珍惜东西,勤俭节约,从小养成孩子珍惜物品的习惯,长大了孩子就会更懂得珍惜。

5、心理篇:让天使自己飞翔。家长应该做一个陪伴者和引导者,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家长如果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便会很好的回报家长。

6、沟通篇:换个方式表达爱。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最终的效果。要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除了每天提供给孩子足够的吃、穿、用的东西之外,有时候确实需要一点小小的创新或仪式感,给平淡的生活加点作料。对孩子来说,感受到父母的重视和爱,才能学会重视并爱惜自己,这样才会有足够的自信。书中作者家的“邮筒”、“bbs”、独特的爱的表达方式、“家庭手册”、“偷懒的”父母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深切的感受到作者“有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以及作者对孩子的爱。

我作为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孩子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中,孩子的学习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品格、认知也是同等重要的。通过阅读本书,我发现将孩子养育成人,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很漫长,容易让人筋疲力尽,需要家长保持一颗阳光乐观的心,运用家长的智慧与耐心,与孩子共成长。教育孩子并非一日之功,身教重于言传,我们家庭要营造合适的环境影响孩子,生活之中要处处用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陪伴中倾听孩子、理解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武断的替孩子做很多的决定,要有尊重孩子的意愿,争取与孩子共同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家庭教育之路还远,需要我们做家长的不断摸索,耐心陪伴,静待花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十

刚一开学,我就动员办公室的几个老师一起买了好几本关于教育的书籍。给自己规定的是每月至少读一本书,现在细细想来,自己还算超额完成计划。其中刘称莲老师写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刘老师对孩子的精心照顾、睿智用心深深打动了我。读的过程,细细地与我的教育观作了比较,哪些我也是这样做的,哪些是我可以借鉴的。读完之后,随即又买了几本,让它真实有效的在家长的人群中传读开来,毕竟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大家的陪伴。这本书的封面特别雅致,一个可爱的孩子在一位母亲的陪伴下,悠然的漫步在郁郁葱葱的路上。虽然是两位远去的背影,但是温馨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和无比的幸福。《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刘老师分别从生活、阅读、学习、品格、心理、沟通六个方面,通过具体事例讲述了自己陪女儿的成长历程。我就以下两个方面来对照自己是如何陪学生一起成长的。

刘老师讲到“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想想我们班的学生阅读从一年级入学就开始渗透了,后来学过拼音之后,许多孩子从撕不烂的小图画,小漫画到精美的小故事,从优秀的童话故事到《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从《儿童百科全书》到《中华五千年》,读书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由刚开始的我读他们听到现在很多孩子都可以向大家说出自己最近读书的收获。很多次看到班级的书在旁边凌乱的放着,心里虽然叹息这群孩子怎么还没有整理的习惯,但是心底却是欣喜的,假如每天书柜都是整整齐齐,无人理睬,那不就傻眼了么?想到这些,安排两个学生再次整理一下,顺势在引导下次我们擦亮眼睛看谁能把书放得整齐,随着借书秩序越来越规范,书柜也越来越来整齐了,丢书的现象也消失了。相信越来越多的知识和好的习惯也在他们的脑海里积累着。

刘老师讲到“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的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学习上花太多心思,而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对待这一届的孩子,说真的宽容了许多许多:

1、原来书不会背的不许回家,现在变成了不会背的鼓励他多读几遍再加上还要复习就行了。

2、原来作业交不齐影响第一节上课情绪,现在第一节上课之前不问交作业情况。下课后没完成的补一补就可以了。

3、原来孩子写字不认真的有撕掉重写现象,现在写不好的,放学后我会找出与他写字水平相当的进行书写比赛,结果一个比一个写得认真,看着自己书写的作品,脸上不禁露出了既羞涩又甜蜜的笑容,当然也得到了大家对他们的肯定,随后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贴在自己的家的书桌上,警示自己以后要照着这样的字体去完成功课。每次比赛活动都有效果,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唉,慢慢来吧。

是啊!只有让孩子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才会和你合作,才会快乐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尤其是低年级,我们不能给孩子太多的负担和压力,只希望能在我们的帮助下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惯即可。

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某些教育思路有了坚定的认识,感受到了陪伴也是一种爱,我们做父母的做老师的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温暖、智慧的守候,静下心来陪伴孩子,全身心的爱护孩子,耐心陪伴,静待花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十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普通的妈妈,她心中有爱,尽家庭所能给孩子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尊重孩子的个性,满足她在每个成长阶段的需求,养育了一个自信阳光独立的女孩。妈妈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看到她的特点和需求,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观察,觉察反思教育方式,这是我们作为家长需要学习和反思的。

在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我们作为父母中的一员,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努力提升自我,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和策略,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就像一颗小树苗,当它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时候,如果得不到就会枯萎。我们就是给予孩子阳光和雨露的那个人。

爱在自由里。

什么是爱?父母总是把对孩子的'控制和操纵,甚至体罚和殴打,说成是爱孩子。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却是情感的疏离。爱在自由里,爱就是给孩子创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空间,而不是把孩子紧紧攥在手里,让他窒息。

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节。

人从出生到终老,经历了风风雨雨。反思一下,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没有了快乐有趣的童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优班。生活中除了学习,成绩,似乎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看着孩子垂头丧气的脸,老气横秋的面容,家长却视而不见,完全忘记了自己小时候灿烂天真的脸。我们要笑对人生,做喜欢的事情,珍惜每一天。当生命最后一刻来临时,当体验了在生死边缘走过的时刻,人好像一下子顿悟了。生命也会变得与众不同。

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却被人为地压缩成了单调的色彩。

孩子的成长,家长能做的是陪伴倾听,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长之路。古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的家长会为了择校出国舍弃很多牺牲很多,如果孩子按照家长的期待成才成器,家长心里会暗自高兴和欣慰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不枉此生的努力。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付出都会有同样的回报,到那时就会陷入无法排解的低落。其实不必过于担忧和焦虑,尽自己所能就好,根据孩子的节奏去调整就好,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谁都不是完美的,家长总是期待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化身。期望过大,失望跌重。客观地看待,积极去面对。不期待完美,但求他能认识自我,找到适合的方向,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十二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育儿方面的书也看过不少,但我最喜欢的是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我前天又看了一次,真是屡看不厌。书中以刘老师的亲身经历,从生活、学习、阅读、品格、心理、沟通6个方面详细列举了很多育儿的方法和故事,真实又实用,读后让人收获颇丰。这次我就从学习、阅读、沟通三个方面聊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在学习篇里,刘老师提出“兴趣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这点我特别赞同并深有体会。我是在女儿四年级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四年级之前我给她报过四个兴趣班,先后是舞蹈、美术、游泳和电子琴,与其说“兴趣班”不如说“课外班”恰当些,因为这些班除了“美术”是她喜欢的,其它三个兴趣班都是我为了不让她输在起跑线上强加给她的,特别是电子琴,钱花了不少也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最后她痛苦的对我说“妈妈,我压根就不喜欢电子琴,我也没这天赋,就别再折磨我了,放过我吧”!最后我果断放弃了。

而她喜欢的“美术”到现在还坚持着,每次去上课都很高兴,因为喜欢,所以进步也快,尤其儿童画方面,已经画得特别好了!

所以对于兴趣班的选择,我很赞同刘老师说的两个原则:

第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天分。二者缺一都很难学好。

在阅读篇里,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这句话我感同身受。从二宝4个月,我就开始给他读各种绘本,一直坚持到现在。所以他的语言发育的比较早,一岁半的时候,所有的话都会说了,现在两岁八个月,经常会恰如其分的用些成语。

从二宝会走路开始,我就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放上书,好让他能随时拿到书,看到书,所以现在他每天都会静静地看上几本书,每次都能坚持一个小时左右。有一次我有急事,就把他暂时放在了邻居艳艳家,忙完去接他的时候,艳艳开门就说:“你儿子懂的可真多呀,会讲那么多故事,说话还会用成语,你怎么教的?我儿子每天净吵着看电视,不让他看就闹。”我说我家8年都没电视了,客厅里放的最多的就是书,每晚都坚持给他读绘本。她说“天哪,不看电视,那怎么受得了,我给他也读过绘本,可就是坚持不下去!”我知道我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然后谢过,接上孩子回家了。是啊,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自己的标杆,大人都不能自我管制和约束,谈何要求孩子呢!在沟通篇里,有一节是讲关于学生给老师送礼物的。有孩子读书的父母都知道,每逢过年过节,尤其是“教师节”,孩子们都会送些小礼物给老师,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很多家长也支持孩子们这么做。

我的女儿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她送给老师的有时是一个苹果,有时是一束鲜花,去年教师节的时候,女儿自己做了一只呆萌的小兔子送给了老师,结果晚上老师在朋友圈里还晒了她的礼物,评论里加了一句“我喜欢这个小呆萌,谢谢宝贝儿”,女儿看到后兴奋了好久。

可是第二天女儿放学回到家却对我说:“妈妈,妈妈,告诉你个秘密,今天我去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她正在打电话,我听她说“回头我把票给你的儿子,让他给你带回去,以后不要再送这种礼物了,你的心意我领了,即使你不送礼物我也会好好教育他的!”然后把电话就挂了,看着挺生气的。妈妈,你说是不是有人送了太贵的礼物给老师呀?”我说:“也许吧,不过你不能在班里说这件事哦!”女儿答应着回房了。

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至于该怎样给老师送礼物,我比较赞同刘称莲老师的观点:“作为学生和家长,尊敬老师是应该的。不过家长应该本着尊敬老师、感谢老师、爱戴老师的宗旨去准备礼物,应该传达出父母和孩子真正的心声,而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目的,也不应该以贵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孩子就会懂得,对老师真正的感恩并不体现在教师节礼物的贵重上,而应体现在每一个对老师充满感情的日子里,而教师节,则只是一个表达感恩之心的好机会罢了!”

我个人认为:不管是教师节,还是其它节日,给老师送礼物时,都应该遵循这个宗旨。礼物是轻的,但孩子们对老师的情义是重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十三

作者刘称莲是一个平凡而优秀的妈妈,18年的实践,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2011年高考,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在此分享一件书中写道的,使我颇受触动的一件事:作者女儿上高中的时候,数学考了全班倒数第一,于是去补习数学。作者经常给辅导老师发消息,不是聊女儿的弱点,而是告诉老师女儿写的作文被当作优秀范文、托福考试得高分这些好事。反观我们自己,大部分家长遇到这种情况要不就威逼利诱,要不就忧心忡忡,这些心理体现在行动上,就会影响到孩子。但在作者心里,她只是觉得女儿的数学学习遇到了困难,不代表她不好,因此作者想把这样的想法也传递给女儿的老师。

自我思考。平时发现儿子很多题都是马虎导致的错误,而不是不会,甚至有些难题他都能做对,说明他对课程的内容还是有所把握的,马虎是主要原因。其次,儿子平时除了学校作业之外,在家就不太愿意做额外的练习题。几次考试下来,儿子都考得不太好,我有点失去耐心,发了几次火。有一回接孩子放学的记忆尤为深刻,他见到我的时候眼里有犹豫和害怕,第一句话就说:“妈妈我有个事情要告诉你,你不要发火。”我一听就想到肯定是考试考砸了。我说:“我不发火”。但是一路上还是控制不住的阴着脸。好在到家后及时调整好了心态,跟儿子重新梳理了错题。晚上临睡前,儿子和我说:“妈妈我最怕考试考得不好你发火了”。我听到了后暗自叹了口气。我的儿子也只是一个小学生,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的态度就给他造成了些许的心理阴影。跟作者比,我的格局差的太多。我引导他说:“好孩子,妈妈以后不会发火了。错的题我们分析原因,然后多练几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黑暗中能感觉到孩子的如释重负。

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不是在于作者把女儿培养的有多么优秀,说实话,这样的学霸故事看得也不少了。而我最欣赏的是刘称莲她不是一个“虎妈”。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女儿提供了她能提供的最佳教育方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一样。虽然她没送孩子去学奥数,学音乐,但每个周末户外运动的陪伴,给独生子女的女儿找小伙伴,帮女儿饲养宠物……无不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关怀。刘称莲夫妇的育儿还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缺点、和孩子一起发展进步的过程。刘称莲和丈夫都不是完美家长,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经历的遗憾,这些也都被坦诚地写了下来。比如说,孩子从小偏科,是因为父母在早期教育中没有能够做到均衡发展。再比如,孩子从小时候没有坚持学会一样乐器,这和父母主观的犹豫也有关系。

这也给了我很多启示:育儿先育己,想要改变孩子,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这也使我坚定了教育方向:那就是跟孩子一起学习,做成长型父母。教育孩子养成阅读、热爱集体、与人为善等好习惯,而不是因为我们家长的虚荣心而在成绩方面迫使孩子与别人攀比。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延续,会拓展,伴随孩子一生。

没有超能的孩子,也没有超能的父母。希望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作为妈妈的我,成长速度也能跟得上,做到用心陪伴,尊重孩子,静待花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十四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考虑的。

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现在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一点和我校的亲子共读是一致的。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但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

二、爱在自由里。孩子不是机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做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绩方面和别人攀比,在孩子小学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他把各方面基础都打扎实了,正如厚积而勃发。在给孩子学习时间的同时更应该给孩子玩的时间,有的时候,玩中也是一种学习。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相信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声。读完此书,收获还不仅仅是这些,我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念不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会用在我的学生身上,让我的学生们也在陪伴与自由中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十五

自从有了孩子以来,特别是孩子上小学以来,陆陆续续读了一些关于孩子教育与成长的书,说实话受益良多。就像有人说过,我们购买了一个新产品会有一个说明书,而我们生了一个孩子,作为新手上路的父母,我们没有惯例可循,我们在摸索中前进,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其实有了孩子,特别是孩子上小学以来,我发觉做父母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孩子大了有他独立的思想和想法,他的想法越来越与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如何在这中间引导他的想法符合我们自己的想法,其实我自己都有点困惑。关于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有时我觉得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自己在面对孩子的成绩时一样会紧张,会觉得有压力。特别是二年级开始,我觉得应该让孩子自己学习,养成不需要妈妈的习惯,可是他的成绩就会起起伏伏,很多知识掌握得不牢。在这中间是一种纠结与担心的心情,特别是当孩子成绩不好,表现不好的'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所以读了这本书,我还是有一些触动的,我希望用一些适合孩子也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培养孩子。让我自己陪着孩子慢慢的成长,而不是我去代替孩子成长。很可能现在孩子一时表现会不到位,希望在以后的时间让孩子能够自由快乐的成长。我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他所发生的一切,然后陪着孩子一起面对,一起成长。

然后,在孩子的成长中离不开学校和老师,我很庆幸给孩子选择了一个开放而拥有良好校风的学校,很庆幸孩子遇到了有爱心而且认真负责的老师,在这方面我要做的就是经常跟老师沟通,发现孩子的问题,与孩子一起共同面对,并解决问题。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老师,爱上学习,让他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篇十六

今天读完了全部内容,最深的感受就是感动。全书的内容浅显易懂,就是一个个生活细节的真实写照,可是被如此用心的妈妈记录并感受了下来。被妈妈如此用心的爱包围着、环绕着,本书作者的女儿想不成才都很难吧,哈哈。

本书的作者教育孩子的理念就是:全部的爱和包容,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成长轨迹,总结下来,有三点值得读者们学习效仿:

三、作为孩子的妈妈,在书中也是无意地透漏了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阅读了很多育儿和教育方面的书籍,即:作者对教育孩子的这些理念建立在阅读大量的书籍之后,就是说,作为孩子父母本身的个体,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的。只有先照顾好了自己,这种照顾既包括身体的照顾,也包括精神的照顾,才能在一定量的知识体系里,带着获得的智慧和理性,充满信心地去引导孩子。所以,自我成长,永远是每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事项之一。

读完此书后,更深地体会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困惑、不解、矛盾和不知所措,在对应的书中都能找到答案,关键是愿不愿意去找,去发现。一旦找到了,这个解决办法必定是受益匪浅和长久的。

再次感谢本书的作者,帮助我解决了面对上小学一年级女儿的许多不知所措,不仅解决了,而且现在非常地确定自己要怎么做,如何做,希望更多的人能读一读这本书,谢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14562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