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02:06:13
热门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通用17篇)
时间:2023-10-30 02:06:13     小编:QJ墨客

教案的编写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教案设计应注意时间分配,避免内容过多或过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一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2.引入课题:,课文的小作者给老师送的是什么样的礼物呢?

2.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后告诉老师

学习新课

1、抽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正音,自主学习课文生字。

3.课堂组词(开火车形式进行),说结构、偏旁教师简要板书。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巩固。

5.再读课文思考然而一词的意思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的预习情况。(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读错,如:平翘舌、鼻音、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可以组什么词;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2.小组内交流生字学习情况,抽学生教读、教学生书空,互相指导,

3.学生自由书空学习生字

4.认真观察,仔细阅读

5.倾听思考

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

2.给课文生字组词

3.熟读课文记录作业

火红的枫叶 (第2课时)

知识技能:

1. 指导朗读

2. 赏析诵读

3. 分析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新课

1.数一数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2.这一段为我们讲了些什么?

时间 地点 谁 干什么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懂了些什么?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作者的心情怎样?谁来读出这种心情。

5.这一段除了写枫叶的颜色“红”以外,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这种……像……的写法,我们叫它比喻,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比喻句。指导学生读、背喜欢的句子。

6.作者找来这火红的枫叶干什么呢?课文哪些段告诉了我们?抽生回答。

比一比:作者的礼物和你送给老师的礼物,谁的更好?说出理由。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枫叶很红,一片比一片红)(朗读时注意快慢、轻重)

把写枫叶红的句子用“——”划出来,读一读。

仿照课文“比……还……,比……还……”说一句话。

请用“~~~~~~~”把它划出来,读一读。枫叶的形状像什么?仿说比喻句。

讨论:作者为什么给老师送枫叶而不送其它礼物呢?

拓展升华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海、洋、样、妹、两、粗、提。

3、感受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下完雨你喜欢做什么啊?我们来看看别的小朋友在雨后做什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2、指名读。

3、出示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大声读一读。

4、小组内学习生字。

5、老师检查。

6、全班交流扩充词语。

三、理解课文

1、自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做记号。

2、读课文,自己读明白了哪些?

3、小组交流读懂的地方。

4、指名说。

5、感情朗读。

四、拓展延伸

雨给你带来过开心吗?把你开心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卡片出示生字,开火车检查。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会写的字,指名读。

2、小组内识记生字。

3、全班汇报。

4、给生字组词。

5、观察田字格里字的位置,想想怎么写好看。

6、描红,试写。

7、小组内互评,谁写得好,好在哪儿。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杨树虽然默默无闻,但却为人类奉献出欢乐与关爱。

2.通过学习课文,发散学生思维。

3.认识课文中的七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

教学重点:

1.字词教学。

2.想象大叶杨会唱些什么?你会对大叶杨说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春天到了,许多树木都生长发芽,请你看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显示课件)

在我们北京街头,可以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杨树,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叶杨。大叶杨不仅能为我们带来凉爽,还会唱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优美的杨树之歌。

板书:杨树之歌

二、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这节课,就让大叶杨的歌声伴随我们一道快乐地学习。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小诗,请你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字。

指名小组朗读课文,思考:大叶杨是怎么歌唱的?

显示:刮风时唱得欢快,

下雨时唱得响亮。

没有风雨来帮忙,

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

你觉得大叶杨唱歌时是什么心情?你能把大叶杨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就读这段话。

三、学习课文

1、大叶杨这些优美的歌,都唱给谁听呢?你从哪小节知道的?读读。

板书:小宝宝老奶奶老爷爷

(出示课件,图)

看,在杨树下,小宝宝高兴地和蝴蝶捉迷藏,老奶奶在树下聊着家常,老爷爷悠闲地下着象棋,大叶杨会对他们唱些什么呢?请你再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想一想。

课件:大叶杨对小宝宝唱:“。”

大叶杨对老奶奶唱:“。”

大叶杨对老爷爷唱:“。”

大叶杨对唱:“。”

2、大叶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的歌,他们还边唱边拉起手(课件显示课文内容),学生齐读。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大叶杨,让我们起立,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读这段话。

4、样子,同学们对大叶杨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遍,读出你们对大叶杨的感情来。

5、你们的读书声,大叶杨可高兴了。他也想参与你们的学习,你们愿意吗?

请同学们把书上识字表里的字读读。看,大叶杨的叶子上写着什么?(学生读,老师贴)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生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交流交流。

现在,我们一起读读,如果哪个字你觉得记起来有困难请你举手,我们一起来解决。

教师指读。

6、字学会了,现在我们来个读词比赛好吗?

(课件)看,这有四列火车,分别是“春、夏、秋、冬”号,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任选一组词读,读的正确的,就能获得读词小能手的奖章。

7、比赛完了,大叶杨还送给我们一首歌呢!看,是什么?(学生读)

指读、齐读。

这几个字你觉得哪个字难些,举手。教师指导写。

剩下的几个字,你最想写哪个就写哪个。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四

是森林送给我的。

那是一片碧绿的树叶。

森林祝愿我,

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每一片叶子,

都是欢乐的歌……

白色的贺年片,

是蓝天送给我的。

那是一片洁白的云朵。

蓝天呼唤我,

把白云当做翅膀,

变成一只飞翔的白鸽……

蓝色的贺年片,

是大海送给我的。

那是一枚蓝色的贝壳。

大海嘱咐我,

把贝壳变成小船,

迎着风浪,把宝藏收获……

红色的贺年片,

是太阳送给我的。

那是红霞闪闪烁烁。

太阳希望我,

在阳光下长大成人,

把智慧献给我们

亲爱的祖国!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五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八个生字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

2、初步了解句子的意思,教育学生学习王冕刻苦学习的精神。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结合生字注音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学习词语:

“王冕”做姓名理解,指认图中的小男孩。该字是上下结构的字。

“父亲”即爸爸。

“湖”指图理解,字典里的注释:陆地上聚集的大水。

乌云密布:黑色的云布满了天空。联系生活经验领会。

滴滴:一滴一滴的意思,可以用演示来使学生理解。

看得出了神:课文中指荷花的景色太美丽了,王冕看得发了呆。

节省:节约的意思,文中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和颜料。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领会。

3、读写词语,要读准字音。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尝试停顿。

四、小结

作业:读写词语

板书设计:

4王冕学画

王冕父亲湖节省

乌云密布清水滴滴看得出了神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六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字15个,写字8个。

3、利用信息卡学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出示实物地球仪)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的祖国,我们的首都、家乡在哪,谁能指出来吗?(学生动手指出)

有一位和你们一样眼睛尖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倾听他的叙述《祖国在我心间》。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像,浮现画面。

2、通过听,你了解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会说出:

我好像看到一位小朋友站在地球仪旁,聚精会神地找中国、找北京、找福建。

我知道中国位于太平洋边上。

我了解到中国地图的形状像一只金鸡。

我发现福建与台湾一海相隔……

三、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你们听得可真仔细,请同学打开书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想办法读准字音(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或请教同学、老师)。

2、哪些同学有信心把课文读正确?请同学读。

(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学生自学生字

你们课文读得很正确,接下来,我们一起步入“识字王国”,这里有15个生字朋友,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认识它们,记住他们,了解他们。(学生用自己最熟悉的识字、记字方式来学习)

2、小组交流同学补充

四人一小组:每位同学把你记得最好的字,讲给同学听。每位同学讲时要读字音、说记法、再扩词,最后说写时应注意什么。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你觉得他说的对,或比以前有进步就为他竖大拇指鼓励他。如果有错请你帮他改正。

3、小组汇报教师指导

·哪位同学,把你们组记得最好的字,讲给大家听?(学生讲字,其他组可以补充、教师做适当的指导。)

祖:(课件演示这个字,左边示补旁用红笔突出出来。)这个偏旁是“示补旁”。

夸:(电脑提问:“夸”这个字最后一笔是什么?竖折折钩。)

建:(电脑演示建字的书写顺序,这个字的偏旁是“建之旁”。出现“建”“道”两个字,让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

第:(电脑演示笔画顺序,请学生一起书空。)

·你们可真棒!我们做一个扩词游戏吧!

(填词参考:平台平原平地平日平常平坦平面建树建立建国东京南京京城个人人口)

四、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在识字王国里,同学们结识了这些新朋友,让我们与这些朋友手牵手,一起走进课文殿堂。

1、请读一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或者感兴趣的词句,我们可以求助信息博士赠送的信息卡和小地球仪。

(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体现了对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尊重;并且,大胆地为学生提供“信息卡”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读书

谁能把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根据学生读书情况,教师适当引导。

——第一眼就找到了中国,像只金鸡昂首在太平洋边。

·请学生看多媒体演示(在地球仪上,一个突出的红笔沿中国海岸线走动,最后形成金鸡的外形,给人昂首的气势。)

·在这句中,你最喜欢哪个词?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昂首”,昂首——是高高的仰着头。根据课文内容,可以说祖国的版图像一只高高仰着头的金鸡,同时,也指出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在世界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示一种大国的自豪感。)

·请同学再读句子,其他同学评议:哪读得好?说说为什么?

——第二眼就找到了北京,辽阔的版图上那红色的星点。

·理解——辽阔。你想像中的辽阔的版图会有多大?

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说出:(比我们所看的天空还有大。我去过大草原,一定是漫无边际。我觉得大海宽阔无比,还有比大海大。要是让我们步行走遍大江南北,一生也走不完。)

·教师课件演示突出“辽阔”:

点击中国地图北方城市哈尔滨,出现雪花纷飞,有人在滑雪;点击南方城市昆明,这时却百花盛开。

老师请同学看地图:我国周围有大大小小的15个国家,如日本、韩国、印度,它们都是我们的近邻。

·请同学说一个词,把祖国版图辽阔的意思表达出来。(如一眼望不到边、广阔、漫无边际、海阔天空、地大物博、幅员辽阔……)

小结:同学借助信息卡,很好地理解了课文的语句,也有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这里有很多平凡的人,你们的父母,你们身边的叔叔阿姨,数以亿计的人默默地建设着她。我们不仅要建设她,还要保护她,赞美她!

3、配乐、配画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听着音乐,想着画面,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阅读作品,积累语言

老师被你们读课文的声音吸引了,也被这篇课文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其实古今有很多名篇佳作,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这里就有两篇,我们尝试着读一读、一同去欣赏它们——《我们的祖国真大》、《望庐山瀑布》。

六、语文实践,课外延伸

如果有一名外国记者,想采访你,让你介绍一下你的祖国,你会说什么?

课下我们可以收集一些信息,比如:名胜古迹的图片,中国的世界之最,中国的与众不同的饮食,中国的珍禽异兽,中国传说故事等。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整理好之后,下次课,让我们介绍可爱的祖国。

教学反思及点评:

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在于很好地考虑教学的内容、过程和学生的个体需要,而且也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有意识地对“教什么”和“怎样教”做出选择,并且,对于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此次课较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其最大的特点是:允许选择,自主决定。让学生去选择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汇报方式,表现了对学生极大的信任。信任,就是最好的尊重。

二、关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收集处理信息时,难点在于收集完信息之后,不会进行选择和整理,另外有些与课文内容联系不紧密的信息始终充斥着课堂,浪费了课堂的大量时间,本节课为了避免这两个问题的发生。老师先来收集相关信息,并分成若干信息卡片,暗示学生信息分类,同时要求学生甄别与课文关系紧密的信息,这就做到信息为理解课文内容服务。

三、关于学生对语言积累。

我们常说,厚积薄发,没有深厚的语言及文化积累,薄发就勉为其难了,于是本节课着重语言积累,如理解“辽阔”这一个词,并不是让学生查词典,把它的意思生搬硬拉的让学生理解,而是使词语润物细无声地扎根于让学生的心。先让学生猜,再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资料悟,进而让学生想,最后让学生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学用结合,达到学以致用。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七

1、复习、巩固万以内的加、减及混合运算。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

对话平台

玩中学

观察导游图。

通过学生仔细观察,读懂导游图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1、出示植物园导游图和三个问题。

2、字读三个问题,翻开教材85页,找一找,看一看,你最喜欢哪条路线,请你算一算。

3、三名同学选择不同的路线板书。

4、全班交流讨论一下,哪条路最近?至少要走多少米?

学中做

1、走进科技馆。

(1)出示科技馆全貌。我们首先到达科技馆,一起参观一下。看看笑笑看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估测,并说己的理由。

(3)讨论:你同意哪一种结果?为什么?

(4)出示淘气和身边模型,并配音:从图中能看到那些角?

(5)学生独立在书上画一画。

(6)集体交流。

2、游览植物园区。

通过观察植物类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1)学生自由提问并在练习本上尝试解决。

(2)解决书上问题。

(3)全班交流。

3、读一读。阅读“你知道吗”,扩大学生知识面。

(1)独立阅读“你知道吗”。

(2)说说阅读后的感想。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八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办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

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576334

+243+646+569

208712893

2)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

3)独立计算。

4)汇报。

4.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

2)你是怎样验算的?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九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办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

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576334

+243+646+569

208712893

2)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

3)独立计算。

4)汇报。

4.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

2)你是怎样验算的?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十

教材第39页例2及相关内容。

1.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将下面口诀补充完整。

四( )三十六( )九六十三八九(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24÷8= 28÷4=

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出示课件例2。

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3行气球,每行9个)

2.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3x9=27或9x3=27。

5.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27÷3=9或27÷9=3

6.小组探究算法,说说你们各自的想法。

总结: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四、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方式,合作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2题,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3.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3题,看谁先采到蘑菇,并指名回答用到了哪句口诀。

4.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直接用除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拓展提升

1.( 2 )x9=( 18 )(答案不唯一)

2.( 27 )÷( 3 )=9(答案不唯一)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知道了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八第8、9题。

板书设计: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3x9=27

27÷3=9 27÷9=3想:三九二十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新知。

不足之处:这节课因为有上节课的基础,要把充分的探究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

教学建议:多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十一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橘子”,课本第3页

1、经历分橘子的实际操作过程,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实际操作,经历用竖试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试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课件

课件出示14个橘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果每盘放4个橘子,14个可以放几盘?(教师板书)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师:从题目中你们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生:每盘放4个橘子,总共有14个橘子。

师:题目要求我们要怎么分?

生:每盘放4个(平均每盘放4个)

师:那题目要我们求什么?

生:14个可以放几盘

师:根据这些信息,谁知道该怎么列式呢?

生1:从14里减去3个4等于2,所以可以放3盘;(14-4-4-4=2)

生2: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还剩2个。

生3:可以用除法运算列算式:14÷4=3(盘)……2(个) ,说明可以放三盘,还剩2个。

3、教师与学生合作摆一摆,验证以上结论是否正确。

4、介绍用竖式解决以上问题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14÷4=3(盘)……2(个)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每一步的含义:

先写“厂”,表示除号,把要分的14个橘子,也就是被除数写在“厂”的里面。把每盘的橘子数4,也就是除数写在“厂”的左边。写好后,按下面的步骤用竖式计算。

一试商:14除以4,商是几,写在哪?根据乘法口诀求商,商是3,相同数位对齐,即商与被除数14的个位对齐。

二相乘:商与除数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14的下面,相同数位对齐。三相减:从总数14里减去分走的12,还剩2个,14-12=2,画上横线对着个位写2。

四检查:看看余下来的数是不是比除数小,并说说竖式上的每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课本第4页的第3题。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十二

第16页和第17页例1,练习三第1~4题。不退位减

1、由实际情境引出计算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的笔算算理,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并能够正确计算。

3、体现计算方法多样化。

4、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5、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的问题。

磁板、圆片。生:数位板,圆片。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境与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有4个城市提出了申请,经过国际奥委会成员投票,你看,这些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北京赢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相信到了那一天,我们国家将会更加强盛。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进行爱国主义和好好学习的教育)

三、新授

1、提出问题

根据4个城市的不同票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56-9=47

(5)多伦多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22-9=13

(6)巴黎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18-9=9

……此外还有一些加法题。

2、教学例1

可以怎样计算?

(2)可以笔算

用竖式怎样算?先用圆片摆一摆。

a: 拿出数位板,用圆片表示56,再从去掉22,观察还剩多少?

一生到前面摆,边摆边说。

b:试着列出竖式来。说一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可以从个位减起,也可以从十位减起)

5 6 5 6 5 6

— 2 2 — 2 2 — 2 2

43 4

四、练习

1、练习三第1题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列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第2题

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3、第4题

说说图意。

树上有32个桃,摘了11个,还剩多少个? 口头列式。

五、课堂

在写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六、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3、4题。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十三

p24--25练习四

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物投影仪、相对应的'图片。

一、复习

回顾: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会了什么?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

第(1)小题

先让学生观察这副情景图,可以先小组讨论,然后独立完成。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这副图充分交流,说出图书馆在小军家的东南方,在商场的北面,在电影院的西北方,在公园的东北方……对于某一建筑物的具体位置,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坚信叙述。

第(2)小题

指导练习时,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交叉路口,怎样找交叉路口才能找到邮局所在的位置。

第(3)小题

这题的答案不惟一,有很多条路线可以到达。练习时引导学生可以先讨论一下怎样走最近。

第(4)小题

这是道开放题,应该让学生自己确定起点和重点,说一说在小组中交流。

第2题。

通过设计希望小区各建筑物的位置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组织这一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将书后附页中的图片剪下来,然后按所给的信息将医院、健身房和商店贴在希望小区中,最后鼓励学生将剩余的图按自己的设计贴在希望小区中,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小区图。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各建筑物的位置。如1号楼的东南、东北等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谁在商店的东、西、西北方向等等。

三、

1.自我及同学的表现。

2.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四、反思: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十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来介绍水的不同变化。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云、雨、雹子、雪的形成。

了解运用拟人从不同方面介绍水的变化的写法。

两课时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读得正确。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级汇报。

5、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晒、害、灾、黑”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教师范读:学生质疑。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指名读课文:说说“我”是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具体说说“我”是什么。

3、读好课文:应该怎样读出感情?

讨论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平静的池水、缓缓流淌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范读、学生品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水的变化的连环画。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十五

1、认识13个生字,做到会认、读熟,鼓励学生看上下文随文识字。

2、掌握10个生字的音、形、义,能自主分析字形,并能在田字格内规范书写。

3、熟读课文,通过讨论问题“为什么大家说马莎长大了?”懂得长大的标志不在外表“像”,而是要“懂事”——关心他人,承担责任。

录音机,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

一、导课:师生齐背《我长大了一岁》。教师:长大了一岁,多高兴呀!有一个叫马莎的小朋友也想快快长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马莎长大了》(板题。齐读。“莎”字注上拼音)“莎”是一个新的生字朋友。大家一起拼拼音节,认认字。

二、识字,初读课文:自己试着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听读识字。师:大家听着录音,用心记你不认识的生字的名字(放录音)

你打败了哪几只“生字拦路虎”?请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

(将扫描的课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学生交流:我认识了第几段第几行的什么字)谁还有不认识的字?大胆找出来。

(学生反馈不认识的字)

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就由他来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教他,

(课堂营造生生互动的氛围。如果遇到未在生字表内的生字,如:卷、像、鞋等,教师可发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名字的?如有学生提出是根据上下文猜出来的,可对这种方法表扬鼓励)

3、出示词语

(课件显示。从课文中将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摘出来,生字设置成红色,带拼音,两个多音字“发”“觉”设置成蓝色,如下:穿上头发有一次扫地干净回家倒水懂事但是全家觉得)

全班齐读,遇到穿彩色衣服的生字,用心记一记

(当学生读到两个多音字时,教师提醒一下,这两个字另外的名字叫什么。)

(词语接龙:男、女生轮流读。)

4、出示13个生字

(课件显示。将每个生字放在一粒种子中,学生每读对一个字,种子就破土而出,长成小芽芽。)

师:这几个生字非常调皮,它们钻到了小种子里,小朋友读对了,种子就会变成小芽芽。你觉得哪个生字最难记,就勇敢地站起来读。

(全班活动)

(游戏:生字卡片开火车。)导语:小司机,快坐好,生字卡片开火车,呜——(火车头到哪一行,哪一行开火车读。)

三、读通课文,读熟课文。

1、谁想读第一自然段?怎样才能长大呢?马莎想了好多办法。咱们赶紧看看吧!(将第一幅图板画在黑板上)

2、图文结合,学习第二、三自然段。马莎想了哪些方法?

(学生交流图意。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她穿上妈妈的高跟鞋,又学姑姑的样子,把头发卷成卷儿……”引导学生读这句话,教师重点指导好“卷成卷儿”这个词。)

看到这样打扮的马莎,大人们是怎么说的?

(指导朗读时,考虑到学生不能模仿大人的语气,因此教师有必要做一下示范并加上动作)。随之请1~2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继续范读,然后再个别读,全班读。)

(交流体会:咱班小朋友对马莎说点什么?在讨论中使学生感悟,成长的关键不是外表“像”)

马莎又去干什么了?(同时出示第二、三幅图)

3、图文结合,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交流图意)谁能看图说一说?

(随着学生交流的次序,引导学生自己小声读读找出相应的段,然后组织汇报展示。将两段活动分别打在投影仪上,根据学生读书的次序,相机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指导学生读好“就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地扫干净了。”做到通顺、不漏字、不添字。另外,还要指导朗读妈妈的话,教师可这样引导:“哪个小朋友能像妈妈那样,读读妈妈的话?”读完后,请学生评一评,发挥以评促读的作用。第四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学生容易加上“好像是”。在读之前,教师提醒学生看准每个字去读,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组织男女生比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女生或男生想读谁说的话,就读一读。将妈妈的话和爸爸的话,分别出示在屏幕上。引导学生注意:爸爸、妈妈夸小马莎的话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为什么他们说的话不一样呢?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成长的关键是要懂事——关心他人,承担责任。)

爸爸说马莎长大了,大人们也是这么想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组织交流:为什么大家说马莎长大了?

四、拓展活动:马莎以后自己会怎么做?(采取多种形式可以说,可以演……)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十六

第一课时:

除法(一)认识竖式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投影仪,学生准备小圆片。

一、问题引入

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b.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20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20÷5=4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20÷5=4

北师版二年级教案语文篇十七

1、学会认读“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汉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生字卡

1、讲故事《乌鸦反哺》

2、可爱的小乌鸦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3、板题《乌鸦喝水》,读题,认识“乌鸦”两字。

1、了解同学能讲清故事的原因,并请他交流读书方法

你是怎么学会这个故事的?你读书时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2、同学们讨论读书方法:

识字——多读——边读边想

借助拼音小组讨论请教亲友

1.自由读书,圈画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小组内交流识字情况,组长负责综合整理

4、成果汇报:我认识了哪些字。是这样记住它的。

5、小老师教读生字

6、小组赛认生字

7、用生字卡片作贴苹果识字游戏

8、练习初读全文

1、找到本课需要书写的汉字

2、你认识它们吗?请读出来。

3、组内识字过关

4、你会写它们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06366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