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大雁塔读后感(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01:27:09
最优大雁塔读后感(通用18篇)
时间:2023-10-30 01:27:09     小编:XY字客

读后感是一种学习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文学元素,使文章富有感染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启发和提升。

大雁塔读后感篇一

大雁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经历过岁月风霜,不减昔日古典的美丽,笼罩这一层迷人、神秘的面纱!吸引着世人探寻佛教文化和古代东方文明。导游词100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本景区由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500亩。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现在,大家来到大雁塔脚下,大雁塔原称慈恩寺浮图。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和佛舍利,于公元652年附图表上奏,经朝廷批准,在本寺西院,建造5层佛塔。每层皆存舍利,共一万余粒。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劳动,搬运砖石,历时两年才建成。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

大雁塔自唐朝以来,由玄奘法师修建,用来存放经书的佛塔。它建在大慈恩寺内,从古至今,保存完好,现在供游人参观、游览,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更是著名的古城西安的象征。西安市的市徽中央就印着大雁塔,由此可见,大雁塔是当之无愧的西安的标志。

大雁塔最早因财力不足,只是一座五层的建筑,后来因武则天信奉佛教,将它修建到了十层。可不幸的是,五代战乱又降至七层,才有今天的七层青砖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个门洞,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的不可多得的杰作。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现在寺院的范围东西阔160米左右,南北长318米左右,共计93亩,该寺院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法堂藏经楼,大雁塔及玄奘三藏院。东西两侧分别为方丈院、僧院、寺管院、文管院等。

大雁塔读后感篇二

三亚是位于海南岛上一个海边城市。那里风光优美,物产丰富,是个旅游胜地。而西岛就是三亚的明珠。西岛正像一只玳瑁,在海中畅游,它也因此得名为西瑁洲岛。20xx年1月,我和妈妈就去了那里旅游。

从海岸坐船出发,大约10分钟就可以到西岛。刚到西岛,我就被它的美丽所震撼了,从西岛向大海看去,辽阔的海面一眼望不头,蓝蓝的海和蓝蓝的天交接的是那样融洽,那湛蓝的海水,在浅蓝色的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海天一色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海面不时拥来一阵阵白白的浪花,轻轻地扑打着海岸,发出沙沙的细响,时而海浪退去,那海水像害羞的姑娘,露出微微的笑容,慢慢退去,偶尔还留下一颗颗小贝壳。在海滩上还可以捡到各种各样的珊瑚枝,有的像树枝,有的像鹿角,还有的像木棍,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漂亮极了。站立在海滩上,一阵阵海风拂过我的脸庞,使我感到一丝丝凉意。

而岛上到处都是成片的椰子树,椰子树的树干笔直向上,高的有三、四层楼那么高,矮的也有六七米。小叶子对称地长在叶柄上,像一把把宝剑。这些小叶子组成一片片大叶子,就像一片片绿色的鹅毛。十几片又宽又长的椰叶从高高的树干顶端垂下来,远远望去,就像一把把绿绒大伞,给西岛戴上了一顶翠绿的帽子。

大雁塔读后感篇三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西安大雁塔观光旅游!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今天的游玩就到此结束了,大家可以带上家人朋友再来此地畅玩一番,期待下次再见。

大雁塔读后感篇四

寒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大雁塔广场,这是中国科技含量最高,投资最大的广场。

我们晚上去参观了广场。还没到前门,他就远远地看到广场上有一盏明亮的灯。整个广场呈梯形,落差近20米。走近正门,可以看到广场大门是由四根石制的方柱组成,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笼,非常漂亮。大门正前方有一本大理石雕刻的书,因为光线太暗,我看不清上面写的是什么。广场两旁是一排仿古建筑,屋檐下挂着写着“唐”二字的'红灯笼。因为广场刚开,所有房间都是空的。我想这一定是一家为游客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房子前面是游客的木板路,路面很宽。人们走在木板路上,听着优美的唐音乐,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多么惬意啊!广场中央有一个大喷泉。每当喷泉打开,喷泉喷出的水就随着音乐上下舞动,就像一个在彩灯下翩翩起舞的少女。水射流落下聚集在广场上,从高处顺着楼梯流下,像山和流水形成的瀑布。广场的另一个特色是各种各样的灯,有的埋在地下,有的藏在梯子下,有的挂在路边的灯柱上,有的装在刻有唐诗的灯箱里。有些灯会不停的变色,真的是令人眼花缭乱。大雁塔也装饰了彩灯。它矗立在广场的顶端,更加耀眼,突出了广场的主题,做了画龙点睛之笔。

徘徊在大雁塔广场,怀旧。这次访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在大雁塔广场太美了。

大雁塔读后感篇五

我的家乡在古城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是家乡最美丽的风景。

大雁塔音乐喷泉广场位于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北面,它是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周围绿荫环抱,景色迷人。广场上的人挨挨挤挤,热闹非凡。

远远望去,喷泉高高低低,迷迷蒙蒙一片;走近一看,喷泉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在翩翩起舞。随着音乐响起,它们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旋转,一会儿跳跃。当优美的舞曲响起时,喷泉就像珍珠泉的泉水,一嘟噜一嘟噜从喷泉里冒出来,开始很小,逐渐越升越高。当音乐欢快时,喷泉随着音乐的高低不断变化,这边摆一下,那边扭一下。当音乐非常有力时,喷泉的水柱直飞冲天,足有大雁塔高,水柱在空中一飞一飞的,喷泉也跟着跳动。当音乐停止时,在空中绽开了,在扑哧一声中像晶莹的珍珠散落下来。

大雁塔音乐喷泉真美啊!我爱你西安!

大雁塔读后感篇六

进塔后,底拱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两块非常显眼的石碑。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分别写的'序言和题词,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经典。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写的,请石匠镌刻。在石碑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拥有玄奘大师的人也是修行的领袖”这几个字。

石碑的两侧,有两幅刻有阴纹的石雕人像。一个是《玄奘法师释经》,一个是《玄奘法师负图》。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出,唐僧从西天归来,背了一个高高的背篓,里面装着经书;还可以看到唐僧在塔中苦读译经的场景。

大雁塔读后感篇七

今天天气真晴朗,阳光明媚。于是,我和爸爸决定去大雁塔北广场逛一逛。

由于正逢“五一”黄金周,所以这里人潮涌动,格外热闹。一到这里,放眼望去,似乎到处都是浮雕和雕塑,规模最大的当属大唐盛世浮雕和丝路风情浮雕,气势浩大,站在这些浮雕前,你就会由心底产生出一股豪气,博大、宽广。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唐诗书画印雕塑小品”及“唐市井生活雕塑小品”。你看,广场上还竖立着八位在唐朝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这就是引的游客频频驻足的“大唐精英人物雕塑”。他们的名字是李白、杜甫、陆羽、王维、韩愈、怀素、僧一行、孙思邈。虽然有些人物我还不太了解,可是李白、杜甫我可是知道得很清楚,因为我学过他们的诗呀。

在大雁塔北广场走路,一不小心你就会踩到一脚的字。这就是有名的“大唐书法地景浮雕”。据介绍,地景浮雕共四组,十六块,分别将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著名书帖雕刻到一种紫砂岩上,然后铺在地面。所以,在大雁塔北广场上走路时一定要小心,否则,不留神脚下踩着的就是真正的艺术。

来到大雁塔北广场,当然要看看那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了。北广场的'音乐喷泉由1420多个喷头组成的八组矩形水阵,气势宏伟。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正逢音乐喷泉开放,在一首首优美的旋律声中,水柱时高、时低,水花时大、时小,微风吹过,细微的水珠会迎风吹到你脸上、身上、头发上。站在这里看喷泉,心情是那么开朗!

今天我是第一次到大雁塔北广场游览,有很多地方都没来得及看,下次我会看得更细致,到时候再讲给你们听。

大雁塔读后感篇八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音乐喷泉广场。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是目前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夜晚马上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共同去大饱眼福吧!

跑去,像一朵朵欢快的浪花一样,东跑西跑。保安也拦不住他们,保安往哪追,他们就往反方向跑。他们共同演了一出“猫捉老鼠”的戏。周围的人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音乐响起来了,霓虹灯亮起来,大雁塔音乐喷泉开始啦!大雁塔音乐喷泉可真是变化莫测啊!有时像只飞翔雄鹰,在天空自由的飞翔;有时像一张张蜘蛛织得网,仿佛要把这一刻的美好时刻永远的包囊住。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芬芳吐蕊;有的像一缕激光,直插苍穹;还有的像两只背对背的天鹅,仿佛在互相嬉戏。音乐喷泉时而像一朵正在开放的'莲花,时而又像开屏的孔雀,美丽极了!突然,一根水柱腾空而起,远远望去,像一条白龙直冲云霄,刹那间,已经60米高了,引来一阵观众的呐喊声!

音乐停了,大雁塔音乐喷泉也停了。那一段时间的美好印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爱你,大雁塔音乐喷泉广场。我更爱你,我的第二故乡———西安!

大雁塔读后感篇九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

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

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

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

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

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

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

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

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

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

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

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

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

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

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

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

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

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

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

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

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

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

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

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

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

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

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

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大雁塔。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

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

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

”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

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

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

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

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

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蕴。

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

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

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应该说《西游记》

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

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

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

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

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

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

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原刻,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

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岑参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

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那么,我们今天的参观游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城西安,我是今天的导游祁敏,祁连山的祁,敏捷的敏,大家叫我小祁就可以了。

大家这几天的行程由我和司机小黄师傅来负责。

如果有什么问题请随便提出,我将尽我所知为大家解答。

忠心的.希望各位能够玩的愉快。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

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

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

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

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

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

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

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

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

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

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大雁塔。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

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

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

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

”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

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

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

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

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

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

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

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

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

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

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原刻,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

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岑参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

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俗话说:“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

在此刻要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我真的还舍不得说那两个字,说真的这次旅程的成功离不开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合作,几天里我们大家从相识到相知最后成为了朋友。

我知道我有的地方还做的不够好,希望大家在最后的几分钟里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的努力和学习。

最后,祝大家在以后日子里,生活好工作好样样都好。

谢谢大家!再见!

大雁塔读后感篇十

在桥上

作者:韩东

你将我领到一座桥上

我们看见架在同一条河流上的另一座桥

当我们沿着河岸来到它的上面

看见我们刚才俯身其上的拱桥

和我们在那里的时候完全不同

有两个完全不同于我们的身影

伏在栏杆上,一个在看粼粼的水波

一个在闷热中点燃了一支烟

与我们神秘地交换位置

当你俯身于河水的镜子

我划着火柴,作为回答

我们是陌生人的补语

亲密者的多义词

只有河上的两座桥在构造上

完全相同

爸爸在天上看我

作者:韩东

九五年夏至那天爸爸在天上看我

老方说他在为我担心

爸爸,我无法看见你的目光

但能回想起你的预言

现在已经是九七年了,爸爸

夏至已经过去,天气也已转凉

你担心的灾难已经来过了,起了作用

我因为爱而不能回避,爸爸,就像你

为了爱我从死亡的沉默中苏醒,并借助于通灵的老方

我因为爱被杀身死,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再也回不到九五年的夏至了--那充满希望的日子

爸爸,只有你知道,我希望的不过一场灾难

这会儿我仿佛看见了你的目光,像冻结的雨

爸爸,你在哀悼我吗?

(1997.9.12)

沉默者

作者:韩东

我在沉闷的生活里不说话

我在欢快的生活里不说话

我有沉重的上腭和巨大的下腭

象荒芜的高地上原始的石缝

即便是家的季节里,唇齿间

也不生长绿叶的言辞

我嘴部顽固的石锁,圆石上泛着青光

或许就是两片石磨间的相互消磨

象反刍动物从母亲那里带来

我就象马的石象咀嚼沉默

白墙的阴影是我寂寞难咽的草料

那蒙面哭泣的妇人是沉默者年迈的母亲--

她把他从唠叨中诞生出来--自觉受了伤害

好吧,就让房间里充斥我口哨般的喝汤声

(1993.3.27)

沉默--歌词

作者:韩东

有人沉默着,说着我听不见的话

将一种空缺的东西继续着

当一个声音中断,持续着它失真的尾音

越拉越长,越细,越尖锐

象山丘的轮廓终于平伏

你身体的线条也不再弯曲

象一条抽象的直线越出了这张纸

在别处持续着

分割着空气,分割着我

象刀刃一样,失去了金属

象精微的伤口,使两半的我吻合

有人沉默着,就象一把椅子

象这里除我以外的一切

一只杯子,一盏持续亮着的灯

一个一望而知的窗口

但它并不是这些物质

它是静物,在画面上,沉默着

有着沉默充足的想法

和长久的注视对应

它看着你,静物看着你

而椅子已被撤走

留下物质的痕迹,也是物质

这里,是她的沉默和目光

沉默是她的替身

而喧闹已经远行

沉默是她的面具

可爱的灵魂已经逃遁

沉默是她的馈赠

以替换致命的空虚

也就是说沉默并不是空虚

并不是无声

沉默是她响亮的名字

也是风暴仅有的歌词

大雁塔读后感篇十一

大家好!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4公里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笔亲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去西安的'必游之地。

大雁塔北广场设有号称亚洲第一大的音乐喷泉,表演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2:00、21:00(周二中午无表演),周六、周日:12:00、14:00、16:00、18:00、21:00.每场的表演时间为20分钟,冬季晚上比夏季提前30分钟表演。

它耸立千年,南北广场布满巨大的仿唐建筑。并且有着号称亚洲第一大的北广场音乐喷泉,有许多民众在喷泉区玩耍嬉闹。南广场有玄奘雕像和大唐不夜城。西边有是咖啡酒吧饭馆的聚集地,同样热闹不已。

大雁塔读后感篇十二

大家好,我是导游小卓。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著名的大雁塔。

大雁塔修筑在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原名无漏寺,它修建于隋朝,到了唐朝,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死去的长孙皇后的大恩,重新修建无漏寺并改名大慈恩寺,它北面正对着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的佛教寺院。走进山门就看到了三座门,分别是无相门、无作门、和空门。古人叫三解脱之门。寺院门前威武的石狮子奇怪独特。狮子有护法辟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有护法狮子。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为钟楼,里面挂着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重15吨的铁钟。西为鼓楼楼里存着一面大鼓。寺里的和尚早上早上敲钟,傍晚击鼓。成语晨钟暮鼓也是由此而来。继续走就来到了寺中心的大雄宝殿。大殿里有三尊释迦牟塑像,大雄宝殿后面是藏经楼。走出藏经楼就看到了大雁塔,它是玄奘为了安置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修建大雁塔。

塔是由玄奘法师亲自设计和督建的,塔高约65米。共有七层,人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由此而来。塔看起来非常高,非常壮观。塔内的平面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有扶梯可盘旋而上。

走完大雁塔就看到被誉为“盛唐天下第一园”的大雁塔广场。它有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步行街等组成。是我国最高的唐文化休闲广场。

西安大雁塔真是个好地方,欢迎下次再来游览。

大雁塔读后感篇十三

游客朋友们,你们第一次到西安吗?西安是一座美丽的古城。来西安旅游,一定不要忘记去曲江走走,在那片绿树环抱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古塔,自古以来流传着很多的故事,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今天我重点带大家去游览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因仿印度塔样式的修建故起名雁塔。

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有七层,底部是正方形,用青砖彻成,下大上小,进入大雁塔底部,你会看到墙上有许多的壁画,会让人目不暇接。沿着塔内的木梯盘旋而上,越往上走,你会发现楼梯越来越窄,楼梯越来越陡,塔内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每层塔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形门洞,可以凭栏远眺,你们可以将美丽的长安城尽收眼底。

如果大家游玩累了,那么塔底去休息一会,大雁塔的脚下种满了郁金香,红的,黄的,五颜六色非常的迷人。塔下绿树成阴,鲜花盛开衬托着雄伟壮观的大雁塔,使它格外引人注目。这时你的疲倦也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游客朋友们,听了我的讲述,相信你一定也会被它的文化底蕴和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快跟我一起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大雁塔读后感篇十四

大家好!我是导游xxx。

在中国的西北部,瑰丽的西安市是闻名的十三朝古都。有符号性构筑物钟楼、明长城遗址、华清池等等。可最宏伟、最有盛名的还要数大雁塔。

大雁塔自唐朝以来,由玄奘法师建筑,用来存放经书的佛塔。它建在大慈恩寺内,从古至今,生涯齐备,此刻供游人旅行、游览,是我国闻名的旅游景点,更是闻名的古城西安的象征。西安市的市徽中央就印着大雁塔,由此可见,大雁塔是当之无愧的西安的符号。

雁塔的由来神奇玄秘。相传,在印度摩伽陀国,一个寺庙内的'僧人信仰小乘释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僧人见到群雁,信口说:“本日各人都没有对象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僧人眼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以为这是如来佛在修养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谨慎的典礼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玄奘便以这个典故,建筑了大雁塔。

大雁塔最早因财力不敷,只是一座五层的构筑,其后因武则天信仰释教,将它建筑到了十层。可不幸的是,五代战乱又降至七层,才有本日的七层青砖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个门洞,造型简捷、气魄宏伟,是我国释教构筑艺术中的不行多得的精品。

从远处望去,你会发明大雁塔略有倾斜,这然则有来头的。已往,西安有过数次的地动,将塔震得像一边微有倾斜,其后,塔下身部门为土质,地下水不匀称,使大雁塔加快了沉降倾斜,此刻逐渐收回地下水,使大雁塔“痛改前非”。

大雁塔是第一批世界重点掩护文物,颠末一次次整修,这个七层的青砖塔变得健壮坚贞,大雁塔在日后的文物掩护、社会建树中,不减旧日古典的瑰丽,覆盖这一层迷人、隐秘的面纱!吸引着众人探寻释教文化和古代东方文明。

大雁塔读后感篇十五

游客们:

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岑参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那么,我们今天的参观游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雁塔读后感篇十六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之是大雁塔景区和曲江旅游区,首先我们来到之是大雁塔景区。大雁塔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由前面之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广场和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五百亩。

《西游记》里之唐僧可谓家喻户晓,他之原型就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与大慈恩寺以及大雁塔有着十分密切之联系。今天参观完这里,大家就可以有一个十分清晰之了解了。

现在我们所处之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广场,广场中央矗立之就是玄奘法师之高大铜像。你看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仗,步伐坚定,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经之路途上。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之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他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

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贞观三年,为解决佛教中之疑难问题前去佛教之发源地天竺,即今印度取经,著《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取经者中成就最卓著之人。公元645年在被授予佛教界最高称号“三藏法师”后,返回长安,潜心翻译佛教经典19年。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在玄奘铜像之身后,就是大慈恩寺,即玄奘开创之慈恩宗之祖庭。慈恩寺,又名无漏寺,是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之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之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之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之门口,大家看,门匾上“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之大字是江同志亲自题写之。寺院之正门又称为山门,也叫三门。中间之是空门,东边之是无相门,西边之是无作门,象征入门三解脱。所以人们常将出家作各尚叫作坠入空门。我们现在就从这里进入寺院吧,而是继续我们之参观。

大家可以看到左右各有一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一口铁钟,铸于公元1548年,重15吨,钟上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大字。钟自铸成一直沿用至今。每天寺院僧人闻钟而起,闻鼓而眠。晨钟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登。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由此而来。西边是鼓楼,楼里悬挂一面大鼓。钟鼓皆为寺院大型法器。

众所周知,大雄宝殿是寺院之中心建筑。大家面前高台上之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殿前香火兴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卢舍那佛,东为应身佛祖佛。佛像两侧是佛之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塑像,均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和庆友在内之18尊罗汉像。

好了,我们现在穿过大雄宝殿,可以看到后面之这个藏经楼,在这里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系明代铜铸鎏金佛像。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之佛座一件,还有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

继续往北面走,我们可以看到坐落于寺院内之大雁塔。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之楼阁式砖塔,被视为古都西安之象征。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建为七层,人们常说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由此而来。

大雁塔高64.7米,呈方锥形。塔底层边长25米,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整座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之杰作。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站在塔上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等一会儿,有兴趣之朋友可以登塔游览。

“雁塔题名”也是大雁塔独有之一道风景。自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登塔题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相沿成习。唐代士子考取进士后,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用墨笔题留于雁塔墙壁之上。日后升为卿相之还要用朱笔改写。“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在考中进士、登上雁塔时就作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反映了他少年得志之喜悦心情。

游客朋友,绕过大雁塔向北,我们前往玄奘三藏院门。大门前修了一座长20多米,高2米多之汉白玉照壁,照壁南面是集褚遂良字刻之“法门领袖”四个字,北面是赵朴初题写之“民族脊梁”四个字。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之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东院堂、西院桃明堂三部分组成,其中大遍觉堂供奉之玄奘法师之顶骨舍利是本寺之镇馆之宝。玄奘之其它灵骨舍利已广布世界各地,象征和传播着玄奘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好了,各位朋友。大慈恩寺和大雁塔之参观就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大雁塔北广场吧。大雁塔北广场位于著名之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由近2万平方米之音乐喷泉广场和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旅游商贸等设施组成。

这里之音乐喷泉是亚洲最大之喷泉广场,每天中午12:30都会准时开放,到时大家可以前来观赏。广场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每个踏步为5级,意蕴“九五之尊”。由北向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之膜拜,将古都风韵与现代风采之完美结合。2003年12月31日建成开放,它是全中国唯一之一座唐文化广场,目前已成为西安之“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大家如果喜欢这里,就可以经常来我们西安之客厅里来坐一坐。

大雁塔景区之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下午我们将去参观大唐芙蓉园和曲江海洋馆等景点.大唐芙蓉园是在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修建之,完全仿照了唐代皇家园林之建筑形式,于2005年建成并对游人开放,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内有紫云楼、凤鸣九天歌剧院、陆羽茶社、仕女馆等等许多之仿唐建筑群,拥有全球最大之水幕电影,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与风貌之主题公园,被誉为“盛唐主题天下第一园”。

曲江海洋馆,是西部最大之海洋馆,占地90亩,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海豚表演馆、海洋科普馆、热带雨林馆、海底隧道和水下大观园等部分组成。

在曲江旅游区,我们还可以参观到传说中薛平贵与王宝川爱情故事之发生地寒窑以及以平民身份埋葬之秦二世胡亥墓。

好,现在大家自由参观,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

大雁塔读后感篇十七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在中国之西北部,美丽之西安市是著名之十三朝古都。有标志性建筑物钟楼、明大雁塔城遗址、华清池等等。可最雄伟、最有盛名之还要数大雁塔。

大雁塔自唐朝以来,由玄奘法师修建,用来存放经书之佛塔。它建在大慈恩寺内,从古至今,保存完好,现在供游人参观、游览,是我国著名之旅游景点,更是著名之古城西安之象征。西安市之市徽中央就印着大雁塔,由此可见,大雁塔是当之无愧之西安之标志。

雁塔之由来神奇玄秘。相传,在印度摩伽陀国,一个寺庙内之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之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玄奘便以这个典故,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最早因财力不足,只是一座五层之建筑,后来因武则天信奉佛教,将它修建到了十层。可不幸之是,五代战乱又降至七层,才有今天之七层青砖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个门洞,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之不可多得之杰作。

从远处望去,你会发现大雁塔略有倾斜,这可是有来头之。过去,西安有过数次之地震,将塔震得像一边微有倾斜,后来,塔下身部分为土质,地下水不均匀,使大雁塔加速了沉降倾斜,现在逐渐收回地下水,使大雁塔“改邪归正”。

大雁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经过一次次整修,这个七层之青砖塔变得坚固结实,大雁塔在日后之文物保护、社会建设中,不减昔日古典之美丽,笼罩这一层迷人、神秘之面纱!吸引着世人探寻佛教文化和古代东方文明。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之,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之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

亲爱之朋友,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南部伊金霍洛旗之甘德尔草原上。成吉思汗陵作为一座民族之丰碑,记载着蒙古民族沧桑之历史和灿烂之文化。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五霸之晋文公名臣介子推。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之一条支脉。

中国之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居多,北面临海之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之海上景观。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烟台之海。

大雁塔读后感篇十八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俗话说,透过一个城市的沧桑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理,在中国古都西安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了解我们民族历史的城市,而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大雁塔及曲江风景区,它更是一个浓缩了古代大唐盛世的文化艺术之地。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前往大雁塔及曲江风景区游览参观。大雁塔及曲江风景区是曲江新区的文化坐标,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设,他像一座丰碑见证了佛教在中国走上辉煌的历史,大雁塔景区包括:大雁塔,大慈恩寺东西两院,大雁塔南北广场。大雁塔北广场有全亚洲规模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被形象的称作是西安的客厅和西安的名片,大慈恩寺西院以雕塑的形式再现了乡土气息浓郁,地域色鲜明的陕西民俗风气。大慈恩寺东院为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古树参天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原刻,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岑参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那么,我们今天的参观游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0494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