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经典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舞蹈毯技教案篇一
1、能安静地倾听音乐,听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响效果,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时不与他人相撞,并喜欢向别人学习。
活动准备:音乐素材、太阳牌,乌云牌,雨滴牌。
一、 热身活动――《小雨滴》
“宝宝们好,我是雨滴姐姐,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二、 导入
1、 出示“太阳牌”:这是谁啊?太阳公公挂在天空中,天气好不好?忽然,一阵风吹过来,呼……哎呀,谁来啦?(出示乌云牌)大乌云飘来了,天要怎样了?天空下起雨来了。(出示雨滴牌)
2、 那雨滴是怎样落到地上来的?听,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下小雨的声音)听,哗啦啦,哗啦啦,这是什么声音?(下大雨的声音)
3、 雨滴姐姐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听听到底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大雨的声音,小雨的声音)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次放录音,进行分段欣赏)
4、 那雨滴是怎样跳着舞落下来的呢?(请幼儿自由跳)这个宝宝跳地真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多请几名幼儿上来表演)
三、 音乐表演
宝宝们,现在,我们来听着雨声来跳舞喽!听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声音就做轻轻下雨的动作,听到哗啦啦下大雨的声音就做大雨点哗啦啦落下来的动作。
四、结束活动
舞蹈毯技教案篇二
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十分钟)
1、分别欣赏三段舞蹈动作片段和音乐片段,请同学们找出相匹配的舞蹈动作和音乐。并从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和舞蹈律动和动作特点来分析作品。
《胡桃夹子》舞蹈动作片段 《踏歌》音乐片段
《踏歌》舞蹈动作片段 《黄河》音乐片段
《黄河》舞蹈动作片段 《胡桃夹子》音乐片段
(学生欣赏,分析、讨论)
舞蹈动作的抑扬顿挫;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无一不是在音乐节奏中体现的。但没有音乐旋律的衬托,舞蹈是难以表当然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示的,这样他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
2、体验:让学生对《黄河》中的一至两个舞蹈动作进行体验。
预设一:个别有基础的同学进行舞蹈动作模仿。
预设二:没有学生主动模仿时,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进行舞蹈动作体验。
师:舞蹈的表现需要表演者有很好的基本功,才能充分的体现作品的内涵。因此,基本功的训练是很重要的。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站姿训练开始。
三、体验实践:芭蕾手位组合 (二十分钟)
1、正确的站资:
使颈、臀、腿在一条直线上。
2、手的形态: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大拇指不必碰中指,而是朝向手心既可。
(学生做动作,老师进行纠正)
3、芭蕾基本手位动作要领讲解。
(一位手) (二位手) (三位手)
(四位手)
(五位手)
4、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舞蹈毯技教案篇三
1学习民间传统舞蹈的表演形式,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舞谱”教学,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自学能力。
3通过筷子发出的有节奏的悦耳声响,训练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使幼儿动作整齐,协调优美。
4让幼儿自己设计出新的舞蹈动作,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音乐创造性。
1为幼儿准备每人两束“筷子”,筷子尾部系上小彩带。
2舞谱
3磁带,录音机。
1组织幼儿以歌曲“幸福拍手歌”进入活动室。
谈话:感到幸福的时候,你还想干什么?
你们从电视上或其他地方见到小朋友跳舞手里拿什么东西。(幼儿充分回答)
2谈话引出舞蹈“筷子舞”,欣赏教师表演的筷子舞,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3引导幼儿观看舞谱,学习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
4按照音乐节奏教幼儿练习每个动作,掌握动作要领,集体练习。
5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设计更美的舞蹈动作,按音乐节拍,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发展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6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向老师们表演舞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小朋友真棒,舞蹈表演的真好!欢迎老师们六一儿童节那天到我们小朋友在舞台上演出好吗?跟老师们再见吧!
舞蹈毯技教案篇四
1.尝试用手指点、拖的方法进行绘画。
2.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绘画卫生。
3.感受在音乐中进行美术活动的乐趣。
节奏较快的音乐、水粉颜料、调色盘、素描纸、擦手湿巾、花球花图片、教师范画。
一、游戏导入
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预示活动的开始
二、欣赏图片
出示花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花球花的基本特征
三、引领创作
1.出示范画,讲解绘画步骤,使幼儿对手指点、拖画有初步的了解。
2.重点讲述点画技能,注意花朵之间的位置关系。
四、播放音乐,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快慢,让手指跳起来。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克服胆怯心理。
3.提醒幼儿用湿巾擦手,注意卫生。
4.适当指导能力较弱的孩子。
五、展示作品
把画好的作品放在黑板上展示,并请幼儿相互交流。
舞蹈毯技教案篇五
1.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体验手的灵活性。
2.倾听并熟悉音乐 乐意随着音乐自由表演小鱼游的情景。活动准备:两段音乐、录音机、宝宝袜20双。
1.老师:小朋友,我的小手会变魔术哦,看我变了什么呀?(小鸡)再看看这次变什么呢(蝴蝶)
2. 那你们的小手会变什么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合着音乐的节奏,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来表现手部舞蹈。
老师:原来你们的小手能跳这么好看的小动物舞蹈呀。
教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在这音乐里是谁在跳舞。
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幼儿自由发挥相像。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是谁在跳舞呢?
2.教师出示袜子小鱼:这是小鱼在跳舞。
3.小鱼是怎么跳舞的呢?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问:小鱼怎么跳舞的呀?
1. 小朋友徒手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2. 小朋友戴上袜子,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1.请个别幼儿尝试。
2.倾听音乐单手表演小鱼游两遍。
3.倾听音乐尝试两只手表演小鱼游一遍。
舞蹈毯技教案篇六
扶把组合练习
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
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
1、擦地2、小踢腿3、吸弹撩腿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
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脚硼脚面
4——4左脚成旁吸腿
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1、学习华尔滋前、旁、后的运动
2、复习动作
3、结合音乐整体练习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舞蹈毯技教案篇七
演唱歌曲《音阶歌》。
1、认识目标:让学生认识音阶,培养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 歌曲《音阶歌》。
2、能力目标: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提高学生的想象、创作和表演力。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下学会演唱歌曲《音阶歌》。
掌握并唱准音阶中的七个唱名。
钢琴、多媒体、卡片(音符卡片)。
2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歌曲《哆来咪》,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我姓张,大家叫我张老师吧,很高兴来到我们班上音乐课,大家欢迎我吗?(鼓掌)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 听一听,看老师的手,和老师一起来做动作。
师:恩,孩子们真会模仿老师的动作。
2、师:认识老师做的这些手势吗?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是? (ppt,师教认一遍科尔文手势)
3、师:和老师一起跟着琴声唱一唱,一边唱一边做手势。
(钢琴弹奏唱音阶,上行和下行,纠正手势,琴声跟着)
4、师:你们能自己来唱一遍吗?
师:轻声的特别好听的唱出来。 师:真好听。
师:恩,真好听。
三、新授
1、用做游戏揭示课题,进一步熟悉音符。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看到了吗?我是谁呀?
(展示小矮人音符2)
师:呵呵,还有我,还有我,我是谁呀?
(展示小矮人音符3)
师:还有我,还有我,哇这么多的小矮人谁想要呀?
(发小矮人音符给学生)
生:我来。
师:小矮人们,你能听着老师的音乐从小房子下经过吗?
生:能。
生:是re
师:恩,夹住的小矮人被解救了。
1、 (老师继续用啦哼唱音阶歌)
师:它是谁?手势怎么做呢?
师:谁能替代张老师扮演房子呢?
师:小房子你们能在听到老师音乐停了之后再网住小矮人吗?
生:能。
2、师:孩子们你能听着音乐跟着老师脚步走一走吗?我们来试一试。 (教师师范怎么走,教师带头走第一个)
3、师:小矮人们你能听着音乐像刚才一样跟着音乐节奏来走吗?
生:能。
师:试一下,准备。
师:孩子们跟着老师唱一唱。(唱被网住的小矮人)
师:在所有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小矮人都被解救了,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生:能。
师:这个小矮人它住在音阶王国的第几层?你能把它送回家去吗?
师:看看他们是不是把小矮人安全的送到家啦?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
叫音阶,从低到高就叫上行,从高到低就叫下行。
4、师:你们可以带着手势唱一遍吗?准备。
师:轻轻的唱。
(老师钢琴伴奏学生唱音阶上下行,要做手势)
5、谁能向老师一样带着全班同学做一遍,来当小老师,谁勇敢,谁来 ,真勇敢。(纠正手势,跟老师做一做)
(奖励小矮人)
三.新授
2.听一听
师:小矮人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听,他们好开心呀,他们高兴的唱起了歌,什
么歌呢?我们来看一下
(展示课题)
师:什么歌呢? 生:音阶歌。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3、做一做
师:老师发现呀,小矮人好淘气哦,他们又藏到了这首歌里,你能找到它吗? 生:能。
(播放慢音乐,老师和孩子一起做手势)
师:你来找。
师:真不错。
师:老师发现这个手势,有的小朋友没有打对,这是什么?小朋友真聪明,你们
把小矮人都找到了,他们藏不起来了,现在我们掌声欢迎小矮人出场。
4、拍一拍
师:小矮人怎么没有出来呢?像老师一样拍手看看,看老师怎么拍。
(老师边唱音阶歌边拍手,孩子模仿老师拍手)
师:最后一句话我们来做一个欢迎小矮人出场的动作,你欢迎别人的时候都是什 么动作,啊,然后我们看一看小矮人是不是能出来,好不好,准备。(播放音阶歌,孩子自己拍一拍,没有跟上节奏可以再来一遍)
师:最后一句想一个动作来欢迎它,随便什么动作都可以,保持住,老师看谁最 可爱。
师:好,我们看小矮人是不是出来了,你们的掌声是不是能够欢迎它出来呢?(展示小矮人动画)
5、唱一唱
(钢琴伴奏音阶歌,先做口型,再唱)
2)、师:孩子们,《音阶歌》的旋律好听吗?那么给它加上歌词你能唱吗?恩,太棒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先做歌词口型,再唱,纠正唱的不好的地方)
3)、师:恩,孩子们能一边唱一边划拍子吗?
(教师先示范划,钢琴弹奏)
4)、师:孩子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小矮人唱的歌曲,这样,我们和小矮人 来比一比,谁的歌声最好听。
(放伴奏)
(放伴奏,老师唱词,学生唱音符)
(纠正最后一句小矮人)
6)、师:你们做了这么久的小矮人了,张老师也想来当小矮人,可以吗?张老师来唱小矮人那一句,你们来唱张老师刚才唱的那一句。
(放伴奏)
7)、师:谁会唱?恩,举手的'小朋友请起立,会唱的同学请你帮助坐着的同学一
起来唱。
(放伴奏)
(抽生上台演唱,放伴奏)
(奖励小矮人)
9)、师:可不可以男女生交换唱?
生:可以。
师:男同学唱第一句,女同学唱第二句,比比谁唱得好听。
(放伴奏)
10)、师:孩子们唱的真热闹,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合唱团呢,可以吗?恩,我们
一起来唱。
师:轻轻的唱。
(做手势唱)
(放伴奏)
3、演一演
a、师:孩子们,小矮人这么可爱,你们想扮演小矮人吗?
师:好的,看谁坐姿最端正。
(把八个小矮人头像发给每组的一个小朋友)
师:拿到头饰的同学可以戴在头上。
师:请小矮人到前面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小矮人可是多才多艺的呢,他们不仅会唱歌,还会模 仿动物,像小兔子,大猩猩,小猴子,有的小矮人还会跳好看的舞蹈动作呢。 师:你们可以吗?我们来试一试。
(老师唱第一句,学生模仿)
师: 啊,当你遇见小矮人的时候就像刚才一样做动作来和他们打招呼,可以吗?
全班同学为他们来唱歌,我们比一比是你们唱的好听,还是他们跳得好看。
师:老师觉得你们不仅唱得好听,而且跳得也好看。掌声送给自己。
四、总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他们开心极了,你们开心吗?他们都是谁呢?(唱一遍音阶)小矮人们很高兴认识了你们,还邀请你们下一节课再和 他们一起玩,好吗?恩那今天就先到这里,孩子们再见。
舞蹈毯技教案篇八
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蓝精灵卡片,光盘
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1、动作一:双手五指张开,手心向外,放在脸边,左脚脚尖翘起,向左做一次,向右做一次。面部表情——高兴,动作——欢快。
2、动作二:双手呈拳状,左胳膊伸直,又胳膊弯曲在胸前,左脚向做侧高高抬起,反方向做一次。做一个八拍。
3、动作三:游戏式动作,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拉着手跑跳步转圈,左侧同学不动,又侧同学转向坐侧同学那一边,然后拉手转圈跟节奏进行跑跳步练习。小朋友跳着玩,向玩游戏一样。反复做四圈。让小朋友快乐的做动作。
4、老师把三个动作连起来示范一遍,小朋友跟着连起来做一遍。老师仔细纠正动作,找表现好的小朋友示范动作,个别辅导,鼓励做的好的小朋友。
要注重跳舞的情绪,动作连接的自然熟悉。
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幼儿教育网()
舞蹈毯技教案篇九
1、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两课时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生:能!
8、生作画。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舞蹈毯技教案篇十
1、感受《雨中曲》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体验踢踏舞带来的乐趣。
2、尝试用脚尖、脚、脚掌等部位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
3、初步了解踢踏舞轻松活泼、节奏感十足的基本特点,感受《雨中曲》音乐与舞蹈的配合。
1、材料准备:音乐《雨中曲》,剪辑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在雨中玩耍的经验。
1、玩游戏“脚的律动”,感受用脚舞蹈的趣味性。
2、欣赏“雨中曲”视频,初步感受踢踏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
3、再次完整欣赏《雨中曲》视频,了解新的舞蹈形式。
4、分段欣赏《雨中曲》片段,尝试模仿几个典型的动作。
5、尝试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进一步了解踢踏舞的特点。
(1)玩“带头人”游戏,在集体舞蹈中自由探索、创造快乐。
(2)合作表演踢踏舞。
舞蹈毯技教案篇十一
1.通过一年学习,应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严格vi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地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
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够部:横叉、竖又、压又
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小涮腰、横拧组合
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前后摆动并环动
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
2.带点地小踢腿
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
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
1.前、旁、后、带勾脚
2.单腿带端掖腿
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
4.与单腿变身组合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疗腰、大技步、卧点
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辗转
5.风火轮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后腿
1.前穷、后大踢腿
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
3.旁腿接拔腿
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片蹁、盖腿
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
2.慢、快涮腰
3.卧云
4.风火轮
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
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
2.大射燕、探海
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
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
2.小射燕跳
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1.一、二、五位跳
2.变位跳、交叉跳
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
4.变身跳
舞蹈毯技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过程: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教案频道 /jiaoan/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生:能!
8、生作画。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教案频道 /jiaoan/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舞蹈毯技教案篇十三
1、培养学生对运动中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1、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2、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3、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4、(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5、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6、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7、师在黑板上示范。
9、生作画。
2、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1、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快乐的舞蹈》一课旨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形色知识和方法进行感性表现,充分宣泄他们的快乐情绪。能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舞蹈声中画一副快乐舞蹈的图画,并在绘画中感受舞蹈的快乐。
舞蹈毯技教案篇十四
舞蹈艺术课
本教学设计以“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舞蹈知识技能以及舞蹈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使学生的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的舞蹈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1、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给学生丰富直观的舞蹈片段欣赏,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
2、对儿童“好动、善于模仿”的身心特点,在播放小人拼图和舞蹈片段的同时,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来进行模仿。
3、随着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求知欲的逐渐增强,在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能通过看无声舞蹈片段配上相应的音乐及听着音乐即兴创编舞蹈动作。
1、通过观察小人拼图,知道小人是用不同的图形和线拼出来的,(七个小人拼图是七个手位的小人动作)由舞蹈中的七个基本手位引出舞蹈,并让学生随着小人拼图中的不同手位来模仿其动作。
2、通过几个舞蹈片段的欣赏,让学生逐渐了解舞蹈是与动作、服装、道具、音乐有关系的。
3、舞蹈与动作的关系。采用蒙族的舞蹈来进行教学活动。从而了解一些蒙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4、舞蹈与服装的关系。通过观看几个舞蹈片段从服装上知道是什么民族,并看各族服装图片猜出不同民族,简单讲解各民族的服装特点。
5、舞蹈与道具的关系。进行了多做运动、多参加体育项目是对自己身体素质有所提高的思想教育。
6、舞蹈与音乐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情境的亲身感受,自己总结出舞蹈是和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能给无声舞蹈片段配上相应的音乐和听音乐能即兴创编出舞蹈动作。
7、通过一系列关于舞蹈的教学活动,知道舞蹈是编舞者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而积累创编出来的;了解到舞蹈是来源于生活,来自我们身边的艺术。
1、能知道小人拼图都是用不同的图形和线组合而成的;
2、学生对舞蹈能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几种与舞蹈有关的内容;
3、简单了解一些蒙族的基本动作以及服装、音乐;
4、给无声舞蹈片段配音乐及听音乐自由创编出简单的舞蹈动作。
多媒体课件
师生旋律问好!
1、师: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模仿能力呢?好,那我就先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很厉害。播小人拼图,问:都由什么拼出的小人?(圆、三角、线)
2、师:用图形和线又拼出几个不用动作的小人,你们能观看小人模仿出他的动作吗?(学生模仿小人图形的动作,是七个舞蹈手位的小人)由舞蹈的七个基本手位引出舞蹈。
1、师做几个舞蹈动作(蒙族动作),问是什么民族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由此了解到舞蹈离不开动作,舞蹈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
2、谁还知道蒙族的一些基本动作?教师带领学生集体做蒙族的特点动作,如:硬肩、耸肩、屈臂、甩手等。
1、大家跳的真好,下面老师播放几段舞蹈片段,你除了从动作上能知道是什么民族外还能在哪能看出来?播放汉、维、傣族等片段。看后学生答说在服装上能看出民族,并自己归纳出舞蹈又和服装有着联系。
2、师播几种各民族服装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民族,然后教师对藏族、朝鲜族以及蒙族的服装做简单介绍。
3、同学们对服装了解了很多吧,每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服装而且都好漂亮都有自己的特点。
1、师:老师编创了一个舞蹈,可是还没有取名字,请同学们帮老师给舞蹈取个好听的名字好不好?(播放《小小乒乓球》舞蹈片段)
2、取名展示,并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取?为什么和乒乓球有关系?
生:因为跳舞的小朋友手里拿着乒乓球拍。师总结:他们拿的球拍是为了辅助舞蹈要表现的内容,在舞蹈里一些使用的器具或是物品就叫做道具。由此我们了解到,有一些舞蹈为了辅助舞蹈的内容所以是离不开道具的。
3、拓展教育:由这些小朋友使用的道具我们知道他们是在打乒乓球,乒乓球是我们国家的国球,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这些小朋友很喜欢锻炼身体,而她们所喜欢的运动项目就是打乒乓球;那同学们喜欢锻炼身体吗?那你喜欢什么运动项目?(学生自由答)师总结,运动能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所以我们应该多做运动,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1、师:有一群小鸭子就很喜欢游泳,它们正在小河边举行游泳比赛呢,你们想去看看吗?(播放《群鸭戏水》舞蹈片段)
2、“小鸭子”是谁扮演的?(生:小朋友)他们表演的象不象?那我们也来一起跳一跳吧。师生共同参与表演,师对白:在小河里,它们争先恐后的往前游。哎?跳了半天,你们觉得少点什么吗?(生:缺少音乐)噢,原来少了音乐。学生很自然地亲身体会到与舞蹈关系最密切的就是音乐了。
3、师给大家播放一段无声舞蹈片段(蒙族),然后再播放两段不同的蒙族音乐,让学生通过观察其动作的频率或根据其他的不同内容,给无声舞蹈片段配上相应的音乐。
4、用另一段音乐让学生即兴创编舞蹈动作。最后教师总结: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1、师小结:其实舞蹈就是编舞者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而积累创编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老师在课下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创编了一个舞蹈,你们想欣赏吗?看完要说出这个舞蹈是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出现过的?学生跳《算盘交响曲》。学生自由答。(是在用算盘做题时出现的,第一次算错了不气馁,又经过努力终于算出来了。)
2、师问:这段舞蹈都与什么相联系了?(动作、服装、道具、音乐)[注:道具是算盘。]你们觉得老师对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吗?老师其实是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事,由此我们知道了,舞蹈就是来源于生活,来自我们身边。
在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都了解到舞蹈的基本知识内容。而通过舞蹈片段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舞蹈艺术中的美感和其中的乐趣;并了解到舞蹈是来源于生活、来自我们的身边,是现实生活中以舞蹈艺术形式的一种呈现。每个环节都渗透着舞蹈基本知识的内容。注重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把舞蹈艺术的活动作为一件轻松、快乐、自由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并在“不经意间”同时得到舞蹈知识、技能的积累。
通过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我采用了与图画相结合的导入形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学生对图画中小人拼图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致来模仿出拼图的动作,也就是舞蹈中的七个基本手位来引出本课的中心内容――舞蹈。我感觉这个环节的设计和现实效果是较好的,在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了一种兴趣和想去知道并了解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较成功的达到了教学目的和导入的效果。
本节课并没有分出大框进行教学,只是想在一整节课的多种教学活动中,从头到尾潜移默化的进行舞蹈基本知识的简单渗透和了解。在教案设计中体现出了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以及环节题目。我的设计想法是:一个是学生较小,另一个是课程标准不提倡理论化的教学,所以我并没有把每个环节的名称制作到课件中去。而我是在课堂的每个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或是模仿、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活动中,简单了解到关于舞蹈的一些基本内容。而我的目的是在多种艺术活动形式下,潜移默化的和在不经意间让学生体验到舞蹈的美和了解到舞蹈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在最后的环节,我是通过我在课下给几个学生创编的一个舞蹈,在课上的时候以展示并做我本节课的总结环节,因为这个舞蹈包括了我本节课的四个大内容,也就是舞蹈与动作、与服装、与道具、与音乐的联系。而这个舞蹈是10个学生表演的,那天一个是在外校上的课,还有就是表演的学生不是一个班级的,所以在我上课的班只有4个学生参与表演,本来我认为少了大部分的学生表演,在学生欣赏后会觉得舞蹈的内容表现的很模糊或是根本看不明白舞蹈的内容,我正要给学生们再讲述一下舞蹈的内容,可好多的学生都经过认真的欣赏并且出乎我意料的说出了舞蹈要表现的大概内容,这说明我有点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其实课后我又反想,每一个学生都存有艺术潜力,而艺术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其魅力在于能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小学生的想象是多姿多彩的,用舞蹈、音乐、表演等一些艺术活动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挖掘出每位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潜力,这就是我们做为一名艺术教师所要面对更要做到的重要职责。我会努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积极投身在艺术课教学工作中,尽所能地将综合艺术的优势更好地体验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实践中探索,伴着新课程、新理念共同成长,进步!
舞蹈毯技教案篇十五
舞蹈基本体位:正步位、叉腰位、托掌位、山膀位、按掌位。
正步位:双手放在身后左右髋关节处。手指朝斜下方。
叉腰位:双手叉在身前左右髋关节处。手指朝斜下方。
托掌位:手臂向上。手掌成掌状!手心向斜前方。
山膀位:型为兰花指,两臂与身仲成90度,小臂内腕成弧形。
按掌位:手型成兰花指,手的{位置与胃想平行,手心向下形成半圆状。 舞蹈基本体位
4-5岁舞蹈教案:《脚的基本步伐》
幼儿园舞蹈课程4-5岁
脚的基本步伐:小八字步、大八字步、丁字步、弓箭步
小八字步:两脚靠紧。脚尖向两侧45度斜前方,重心在两脚上。(见上图)
大八字步:在小八字步的基础上,两脚之间距离为一步半。(见下图)
丁字步:u—脚的脚跟靠在另一脚的脚心处.形成丁字形,脚尖斜前方。(见下图)
弓箭步:前腿成90度,前脚向前方,后腿伸直承担重心。(见下图)
脚的基本步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947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