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14:07:04
最优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汇总15篇)
时间:2023-10-29 14:07:04     小编:笔尘

教案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合理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内容而制定的一种计划性文稿,它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案的编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下是一些学生对教案的评价和建议,供大家参考改进教学实践。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一

学唱歌曲《茉莉花》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指导学生熟练演唱,并能背唱

3、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同学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走一走,共同学习并演绎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唱歌谱

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把歌谱唱一唱(出示歌谱)学生分三组唱,第一组先慢唱,然后恢复原速。

5、歌曲教唱

师:这么动听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词一定更好听

a) 放录象(学生听)

b)学生跟唱(多唱几遍)

划拍唱-----难点纠正: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6、放开声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1)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

(2)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3)学生把每一句都试唱出来,说出为什么这样处理,全体在试唱,教师指导。

(4)按照同学们处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录音)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二

今天,天气很好,太阳露出了笑脸。我说:“外婆,今天我们一起去东湖找春天好吗?”外婆说:“当然可以了!”

我们两个就向东湖出发了。一路上,我一边走一边背《柳树醒了》的诗歌,走着走着,背着背着就来到了东湖。我看到假山边上有几棵树,树上开满可红红的花,我以为这是桃花开了,外婆告诉我说:“这不是桃花,是梅花。”我又问:“为什么不是呢?它是红色的!”外婆说:“这里的春天还没到,桃花还没开。开红花的不只桃花这一种花,梅花也有红色的,它叫红梅,开黄色的叫腊梅,开白色的叫白梅!”

后来,我们在湖边找到了一棵桃树,我在树枝上发现一粒粒很小的花苞,我就跳起来说:“小桃树醒了!小桃树醒了!春天找到了!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三

1、 插旗子

2、 拾贝壳

3、 放风筝

4、 选一选、打一打

1、 了解学生对本学期欣赏曲的熟悉程度。

2、 了解学生对×-、×、×节奏的掌握及运用。

3、 测试学生在本学期熟记并背唱其中两首歌曲。

4、 测试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及伴奏的能力。

1、插旗子

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观察几面旗子上写的歌(乐)曲的名称,回忆并试着唱出歌(乐)曲的片段或主题。听教师播放歌(乐)曲,学生在自己课本的小旗子上涂上颜色,后出示答案,学生互相查对,给予成绩评定。

2、拾贝壳

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编创节奏,要求编创的节奏有结束感,然后学生自由练习(每个学生都自编一条节奏,力争与他人不同,采用一人编创,小组同学齐模仿的形式进行),最后小组评定每个人编创的节奏,找出优点与不足。

3、《我喜欢》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说一说 唱一唱:

我喜欢一个人唱的歌( )( )( );

我喜欢和一二个好朋友一起唱的歌( )

( ) ( )( )

我喜欢和大家一起唱的歌( )( )

( ) ( )( )

我喜欢演奏的乐器( ) ( )

( ) ( ) ( )

我喜欢表演的曲目( )( )

( )( )

我喜欢听的音乐( )( )

( )( )

我最拿手的节目是( )

( )( )( )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说一说 唱一唱

(1)齐唱

1.

2. 表演者:( )小组

(2) 独唱

1.

2. 表演者:( )

(3) 对唱

1. 表演者:( )

(4) 表演唱

1.

2. 表演者:( )

(5) 轮唱

1.

2. 表演者:全班同学

(6) 谁的耳朵最敏锐?

听辨三个为一组的节奏型,其中有二个是相同的。

指出相同节奏型的排序(每组拍打三次)

例:x xx .xx x .x xx(答案:一.三相同。)

(7) 谁的反应最快?

例: x x = x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四

通过划拍的方法,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

理解6/8拍的强弱规律,能跟着老师击拍,要击出“强、弱、弱、次强、弱、弱”的强弱规律来。

歌曲《啊,高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八六拍,音乐具有叙述性,优美而平静。第二部分为两个乐段,四四拍。第 二乐段在两句“啊,高山”富有想象的音调后,节奏突变,大量使用附点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型,表现了青少年向科学高峰进军的顽强意志。第二乐段歌词的名言,音乐变得宽广起来,表现了青少年宽广的视野和心胸。第一、二部分虽然节拍不同,但在音调上仍有紧密的联系。

一、新课导入

介绍爱因斯坦的名言诗词中的警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引出歌曲内容。

二、欣赏《啊,高山》

1.初次聆听《啊,高山》感受节拍特点。

教学要求:学生听赏歌曲时,在强拍的时候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2.学习八六拍。

教学要求:请同学跟着老师击拍,要击出“强、弱、弱、次强、弱、弱”的音响来。学会八六拍指挥图式。

3.聆听《啊,高山》第一段。

教学要求:

(1)学生随《啊,高山》的录音作八六拍指挥练习。

(2)学生随歌曲录音晃动身体,用律动的方法感受八六拍悠荡、抒情的节奏特点。

4.聆听《啊,高山》第二段。

教学要求:感受八六拍的节奏特点。第二乐段节拍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

生:随歌曲的节拍区分八六拍节奏和四四拍节奏特点。

5.感受节拍特点。

师:歌曲中有很多的附点音符出现,对歌曲情绪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生:附点音符的使用使音乐充满动感,表现了青少年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顽强意志。

6.再听歌曲体会、感受歌曲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歌曲《啊,高山》的歌词是根据诗词中的警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而创作的,让我们记住它并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找一些励志警句我们交流一下。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五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参与音乐活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3、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去体验、感受和表达“去同学家”的愉快心情是重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是难点。

三角铁、木鱼、课件。

两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音的长短,游戏《考考小耳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感受音的长短。

1、认识三角铁、木鱼。

说一说(外形特点)

听一听(音色特点)

敲一敲(摸索多种演奏方法)

2、对比敲击三角铁、木鱼的声音的长短。

讨论用哪件乐器敲合适?

讨论用哪件乐器敲(波浪线)合适?

3、生活中哪些动物的叫声长哪些短?(课件)

模仿并讨论

4、你能用嘴发出长和短的音吗?

自由模仿,同桌讨论。

三、游戏《考考小耳朵》。

聆听乐曲听到像。的音响时,做敲门的动作。

当听到音乐中有像(波浪线)的音响时,与一位同学握手。

四、律动《去同学家》

1、讨论:去同学家的路上会怎么表演?

到同学家时要敲门,见到同学很高兴怎么表演?

2、创设情境,全班同学随音乐的情绪自由律动。

3、师生合作律动。

4、鼓励自信的孩子上台表演。

5、评议。

五、结束。听曲出室。

教学内容:

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1、导入。

故事:放学后,同学小明、小瑛高高兴兴的去马璇璇家玩。

聆听音乐片段1、2、3,辨别哪段音乐表现场景、敲门、问好。

2、请三名同学示范。

3、自由组合,设计动作。

4、听音乐自由表演。

5、变换形式再游戏。

全班围成圈,请几位同学扮小主人。当《场景音乐》起,有节奏的自由慢跑到圈上,各自请出两位同学做搭档。《问候音乐》可自己创作。如:你好、请坐、请进等等。

6、音乐剧反复进行。

7、集体评议,选出表现出色的孩子及配合默契的小组。

三、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四、结束。在歌声中出教室。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六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一课时

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

(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

(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

(生:对唱)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2)、跟伴奏唱歌词

(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

(2)、学生参与表现。

(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七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

1.导入新课

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她就是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聆听《我的祖国》

师: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首唱者——郭兰英

师: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2)歌曲创作的背景

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x的全面胜利。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

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学习《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师: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2.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x》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4.学一学

(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x的样子,跟读歌词。)

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学生领读歌词

(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

(4)介绍田汉

三、学习《国歌》旋律

1.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

学生观看电影。

2.认识三连音

(1)聆听全曲

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

(2)拍一拍

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

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

(4)唱一唱

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1)唱一唱

学生视唱乐句:5 1. 1 3. 3 5-

(2)说一说

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

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

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四、演唱《国歌》

1.齐唱《国歌》

师:《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齐声演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

师:2008年的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的是世界、迎战的是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

(课件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

3.演唱《国歌》

师: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

(学生起立演唱《国歌》)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八

1.唱歌:《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2.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手拉手》《巴塞罗那》。

3.音乐活动:“奔向2008”。

1.通过欣赏乐曲《奥林匹克号角》,了解乐曲结构,为乐曲划分段落,培养分析乐曲结构的能力。感受奥运赛场上运动员奋勇争先的激情。

2.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通过对比法聆听歌曲,感受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以及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力度变化。通过有感情地演唱,表现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面貌和拼搏锻炼的坚定信念。

3.欣赏歌曲《手拉手》《巴塞罗那》,向学生介绍奥运会主题歌曲。感受各国的风土人情,了解异国文化。

4.通过“奔向2008”这一综合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奥运知识的渴求,使学生增进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了解,让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点点滴滴都留在孩子的心中。同时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1.欣赏乐曲《奥林匹克号角》。

2.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活动“奔向2008”。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1:讲解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时,切分音强弱拍学生会掌握不好。

措施:练习时老师先引导学生读出切分音的节奏,强调重音位置把握好节奏韵律。

问题2: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情绪与力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措施:练习演唱时,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气息的方法把握歌曲力度、情绪的变化。

听唱法、对比法聆听、讲授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演示等方法。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九

1、能够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2、能够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的参与表演。

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大家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他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

(课件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片)

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

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

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

4、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

第一段寒夜卖火柴 《悲歌》

第二段五次点火柴 《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

第三段冻死在街头 《梦幻曲》或《悲歌》

分组上台展示

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

2、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十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哩哩哩》

1、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

2、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3、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

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力度记号的'表现、声音的颗粒感。

一、导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朝鲜民歌《哩哩哩》。

二、学习歌曲(总-分—总)

(一)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2、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图式,给予肯定)

(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难点

1、节奏难点及图示,师范奏。

2、学唱主旋律:

(1)在学唱旋律前先练习音阶

(2)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找a、b、c、d四位同学分别唱。

(3)教师范唱后学生随琴轻唱并发现难点,及时指导。

3、填入歌词,加二声部合唱。

三、演唱全曲

(1)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2)演唱的基础上可适当做游戏,游戏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请男女两个同学分别演唱二声部。

(3)全班同学进行演唱,同时邀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碰铃、响板、三角铁等)为同学们伴奏。

四、小结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十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旋律连接。

2、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一声部学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亲切、热情的演唱《党的关怀亲亲的哩》,抒发他们对党的真挚情感。

2、通过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对旋律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一声部部分。

教学难点: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书第40页综合训练1)

注意: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注意声音要连贯,音阶要清晰,口形要正确。

二、综合训练

1、两人为一组,念熟第一条乐句谱子,再跟琴唱一唱。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乐句旋律特点。)

学生讨论:这条乐句旋律上有什么特点?(注意观察每一个音符)

结论:骨干音是“do”、“mi”、“sol”,第一乐句落在属音sol上,有半终止感,这条乐句结尾应该落在do上。

3、两人一组,讨论创作旋律。

跟教师的琴声唱一唱,看谁连接的流畅、通顺。

4、(第二乐句处理办法同第一乐句。)

第二乐句骨干音是“la”、“do”、“mi”,该句为五声羽调式,结束音应该落在la上。

三、学唱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1、教师介绍党带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不易。

(讲一些革命、改革开放的事情给学生听一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跟着用la来哼哼。

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特点,听后感受?

3、学唱曲谱:

两人为一组,将歌曲的歌谱读熟。教师带领复读。

跟琴视唱曲谱。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跟琴视唱歌词。

反复练唱。

四、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稍快热情民歌风格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学唱。

2、歌曲处理。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亲切、热情的.演唱《党的关怀亲亲的哩》,抒发他们对党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学唱。

教学难点:运用各种力度记号来唱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学唱。

1、以独唱、齐唱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第一声部的掌握情况,抽查5人次。

2、全体学生唱一遍歌曲。

教学生第二声部,掌握节奏。

3、师弹琴,让第一声部用“u”,第二声部用“mi”唱。

4、把歌曲加入进去,让学生体会歌曲与词的结合。

把学生分成两个声部,以亲切、热情的情绪唱好歌曲。

三、歌曲处理:

1、集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请同学观察:书中出现了哪些力度记号?

把它们找出来,分别唱一唱。

3、这首歌曲与以往我们学过的不同,出现了很多间奏?

提问:有间奏就代表休止吗?

我们应该怎样演唱这一部分?

练唱。

4、找出这首歌中出现的一些衬词和叠词。

“嗨”、“的哩”、“高高”、“长长”……

着重练一练这几个词的演唱。

5、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四、党对我们的关怀真的是亲亲的。下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北京喜讯到边寨》。大家自己来体会。

板书设计: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力度变化:

强―中弱―中强―强―中弱―很弱―中弱

课后小记: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十二

唱歌《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1、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2、了解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含义。

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决心。

处理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唱出歌曲的乐段情绪对比。

一、复习歌曲

1、学生跟范唱录音带复习歌词,教师纠正。

2、学生分小组练习旋律。

3、学生跟伴奏带练习歌曲旋律。

二、处理歌曲。

1、第一乐段用进行曲的风格演唱歌曲,激昂向上。

2、第二乐段抒情,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

3、唱出学生立志从小锻炼,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决心。

4、用教师处理和学生理解完整跟伴奏带练习歌词。

三、竖笛练习。

1、自己练习歌曲旋律,教师指导。

2、集体分乐段练习歌曲旋律。

3、用竖笛完整地演奏歌曲。

4、教师小结。

教师按“北京欢迎你”把学生分为五组搜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十三

)音准的小问题后,歌曲很快就学会了,还唱得很有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教学目标:

1.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林匹克知识。

学生汇报完后,师总结。

导入欣赏内容《奥林匹克号角》。

2.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师简介作品。

(3)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节奏有何变化?与第一主题有何不同?

听赏第三主题。

这段旋律与第一、二主题又有何不同?

(4)总结曲式结构。

(5)完整欣赏。

(6)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体现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的资料。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学习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课后反思: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1、同一首歌“我的祖国”2、“草原牧歌”3、“多彩的美洲”4、“芬芳茉莉”5、“神奇的童话”6、“劳动的歌”7、“乡情乡音”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重音符号,真的怎么去唱,注重感情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第一单元《奥林匹克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了解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含义。

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师:有谁知道奥林匹克五环旗的含义?

生答,师作补充。

2.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提出问题:歌曲内容唱的是什么?分为几段?

(2)分段学习歌谱。

(3)解决难点。

(4)学唱歌词。

(5)设计演唱形式。

3.总结。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能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课后反思

此曲虽然篇幅较长,但是很多乐句是重复出现的,尤其是b段,几乎所有的乐句都是有规律地出现了两次。而a段更是节奏欢快,曲调朗朗上口。通过前两个环节的情绪的感受、节奏的分析和曲调的熟悉,学唱这首歌曲就是轻而易举了。通过琴的带唱,纠正一些(转载于::

六年级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篇十五

1、充分感受、体验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声与微笑》。培养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声与微笑》,表达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

感受歌曲中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意识,体验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有感情的复习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

初听歌曲《歌声与微笑》引入新课。

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灵巧。

认识变音记号“xx”。

练习二声部,要唱得和谐、统一。

有感情地唱歌曲。

边唱边律动。

小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81975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