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书中内容、主题、人物形象等进行感受和思考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读后感是触动内心,引发共鸣的过程,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吸收书中的观点和思想。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希望将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如何写出一个有深度和观点的读后感?以下是一些读者对于作品的感受和评价的读后感,每篇都有不同的观点和体会。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一
民间故事妙趣横生,又能给人思考。读完此书,读者们的感受是什么呢?往下看。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民间故事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这一周,我继续读完了“人文第一课·最美的民间故事”的《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民间故事》中的故事是按照印度的各个邦来分别介绍的,每个邦的故事都充满着精灵和神奇的冒险,而每个故事都会告诉我一个道理,充满着智慧。有的故事还特别的好玩,比如:发生在安得拉邦的《牛车上的五个男人》,大师和他那四个门徒的故事逗得我不停的哈哈大笑,大师太可怜了,他的四个门徒又实在是太笨了!妈妈说他们是做事不动脑子。
这本书的颜色非常鲜艳,就像印度的纱丽一样美丽。虽然我还没有去过印度,不过,妈妈告诉我,今年寒假去泰国的时候也可以骑大象,我很期待。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民间故事100篇》这本故事书,书中故事富有神奇色彩,历来是人们所喜欢的,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此民间传统故事,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王小二卧冰求鲤》讲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很穷,母亲靠帮人缝补衣服,儿子王二小帮人放牛、打鱼、捉虾为生。有一年冬天,一连下了十多天的雪,王小二的母亲生病了,郎中面带难色说:“一定要用一斤重的鲜活鲤鱼做药引才能治好病。”于是,王小二在冰封雪地里,不能凿掉冰块,怕把鱼吓跑,只有脱掉衣服躺在冰面上要用体温把冰焐化,寒冰刺骨,王小二冻得不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他的行为感动了上天,感动了神仙,神仙帮他捉到了一条鲤鱼,王小儿感过神仙后,马上回家治好了母亲的病。
王小二的爱母亲,为母亲所做的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要像王小二一样,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好孩子,好好学习,勤奋努力,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和老师。
我从小就喜欢听爸爸妈妈讲故事,等我长大后,妈妈就给我买故事书,让我自己读书。最近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中外民间故事》,我刚一打开这本书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它。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吉恩的明天”。故事是说美国有一位不爱读书的少年,还老偷东西,最后被学校开除了。他的父母也很不喜欢这个儿子,于是吉恩就成了流浪儿。有一次,他看到一家饭店上门上挂着这样一块牌子“明天吃饭不要钱”,可是第二天他来到这家饭店,没有免费吃上饭,而这家饭店仍然挂着那块“明天吃饭不要钱”的牌子,他反复读着牌子上写的这句话,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从此他努力向上,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孩子。这个道理是:虽然明天看着美好,但却是虚幻的,只有眼前的今天才是最美好的。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一到周末留的家庭作业,就总是希望明天在写,然后幻想着明天的美好,最终,这写家庭作业都堆到了周日的晚上,拼命的赶完了所有的作业你会发现,“明天”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只有珍惜今天,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努力,才能收获到真正美好的明天。
这本书里还有其他的很多故事,都非常有意义,我知道这些故事来源于民间,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洁、善良的心灵,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思索。
总之,《中外民间故事》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人生道理,教我学会了坚强、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我真的太喜欢这本书了!
石景山区实验小学四年级:林轩琪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二
俺亳州人特别喜爱芍药,不单因为它的根能入药,花儿好看,还因为有一段优美的传说。
唐朝武后当皇帝时,亳州城东住着一位姓白的花匠。白花匠年轻英俊、勤劳善良,二十多岁还没说上媳妇。爹娘替他着急,他却不焦不躁,一天到晚,一年四季,除了下地干活儿,就是侍弄花草。春天他给花草施肥,夏天他给花草浇水,秋天他给花草剪枝,冬天他给花草培土。他的房前屋后也都是花儿,春有春兰,秋有秋菊,夏有荷花,冬有腊梅。庄户人虽说日子苦点,可有花花朵朵作伴,有蜜蜂蝴蝶起舞,倒也得到不少乐趣。
在所有的花草中,白花匠最喜爱一种花:春二三月,紫红紫红的花芽儿破土而出,它长得又粗又壮,很快长成一蓬蓬,像一丛透明的红珊瑚:“红珊瑚”越长越旺,又很快地变成一丛绿玛瑙。不久花儿含苞了,花儿咧嘴了,花儿又开放了,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心,色彩十分明丽。花儿叫什么名字?不知道,那是他从涡河湾里寻来的野花。他去请教私塾老先生,那位老先生就给花儿起了个名字叫“灼花”,后来又把火字旁的“灼”改为草字头的“芍”,芍花算有了名儿。
再说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胃口越来越大。御花园虽有数不清的花儿朵儿,却不知足,非要把天下的奇花异草都搜进皇宫,以供享乐,还要把天下的花师花匠弄进皇宫,专为自己种花儿。
这一天,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来到亳州,他听说白花匠种了许多花儿,又是个侍弄花儿的把式,就骑着高头大马去了。他到那地方一看,呀,眼都直了:花儿真多,味儿真香,开得真好!特别是那一株芍花,他见都没见过。他心想若是带回皇宫,老姑娘准喜欢。她老人家一喜欢,我武三思更抖了!于是,他对花匠说:“种花的,算你小子走运,明天随我进京献花儿,便可在宫中谋个差事。”知府一听,也跟着和:“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还不赶快谢过大人?”白花匠说:“俺不去,这花儿俺留着看哩。”
武三思一听,脸一下子拉长了:“种花的,这是皇上的意思,你敢抗旨不遵吗?”他拿出圣旨抖了抖,对白花匠说:“限你明天一早,带上花儿到州衙聚集。”
这下,白花匠吓得没神了!哭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一早来到州衙,后来又进了皇宫,当了御花园的花师,他那棵心爱的芍花也种在御花园里。
御花园里的花儿真多,天南海北的名花都有,白花匠一见就爱上了这些花儿。清早他给花儿除虫,晚上他给花儿浇水,晌午顶着日头给花儿锄草,夜晚他披着月光在花间散步。他一天到晚不愿闲着,因为他一闲着就想家;二老爹娘谁照顾呀?宅前屋后的花草谁侍弄呀?地里的五谷杂粮靠谁种呀?为这他愿一天到晚干活,干活可以暂时忘掉许多烦恼。
功夫不负苦心人,那满园的花木也长得特别喜人,远远望去,像一尺云锦,花儿水灵灵的,叶子支撒撒的,别提多好看了。
可是那棵芍花呢?却长得干巴巴的,白花匠一见就难受。他知道那是起的时候动了根儿,走在路上伤了枝儿,再加上不服水土――唉,花儿也和人一样恋着亳州的水土哩。
白花匠难受,对芍花格外爱护。天天挑水浇,一边浇一边唱:
芍花芍花,快快长大,
叶儿返青,别再想家。
他浇下一瓢水,那花儿咕咕喝完了,小叶儿支撒撒地泛绿了。
他又给芍花追肥,一边追一边唱:
芍花芍花,快快长大,
赶紧发棵,别再想家。
他追上几遍肥,又松松土,芍花舒舒服服地挺挺腰,真地发棵了。
他又给芍花除虫,一边捉一边唱:
芍花芍花,快快开花,
有我作伴,别再想家。
他一遍遍捉虫,汗珠叭嗒叭嗒掉在花枝上,花枝上很快抱满了花骨朵。
眼看花儿要开了,白花匠却累病了。这天夜里,他躺在床上朦胧入睡。他梦见芍花开了,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芯,从花芯里走出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长得比九天仙女还俊。她手托绫帕,冉冉地走到床前,白花匠连忙问:“姑娘,你是谁?”
“我是芍花仙子,是花王的小女儿。”
“你来做什么?”
芍花仙子说:“你为俺操心劳碌,累病了,俺拧下一支花根为你治病。”说着,眼里闪出泪花。
只见芍花仙子拧下一条根,白花匠一见,一哆嗦,心想十指连心,那该多痛啊!他感激地看着芍花仙子,见她那月白软缎花鞋上渗出一点殷红的血迹,他正想起身道谢,芍花仙子双手递上绣花绫帕,转身走了。白花匠望了一眼绣花绫帕包着的花根儿,连忙起身追去。
他追呀追呀,一直追到芍花跟前,那女子忽然不见了。他轻轻地抚摸着花朵,又轻轻地扒开花根,果然花根上有拧掉的痕迹,那受伤的地方还湿漉漉地往外冒水呢!
白花匠哭着回到屋里,哭着煎药熬药,哭着把药服下。这药真灵验,第二天病就好了,为了记着芍花仙子的恩情,他把芍花改名芍药花。从此,他对芍药花更加看重了,有什么心事总爱给她说。他真希望能和芍花仙子天长地久呆在一块儿,一辈子侍弄芍药花,他心里也高兴。
暑往寒来,花开花落,转眼冬天到了,御花园里百花凋零,一片肃杀景象。偏巧武则天又动了游兴,带着文武百官、宫娥彩女来御花园赏花看景。她一进御花园,立即来了气儿,叫过白花匠问道:“白花匠,这花儿怎么都败了?”
白花匠小心回禀:“万岁,天有四时,月有圆缺,眼下已到十冬腊月,花早该谢了。”
武则天说:“不行。朕要看花,传我的口喻园中百花,都要连夜开放,抗旨不遵者,一律治罪!”
第二天一早,武则天赏花来了,那腊梅花迎合圣意,冒雪而开,被封为花魁,杏花开得慢了一步被贬到民间,牡丹花才冒出芽儿,被贬到洛。芍药花和白花匠却不见了。
白花匠和芍药花哪儿去了呢?他们连夜逃出皇宫,走了九九八十一天才回到亳州。白花匠又把那棵芍药花栽在自家宅前,说来也怪,芍药花回到了故土,长得真快,转眼间发芽了,长叶了,开花了。花儿一开从里面走出年轻美貌的芍药仙子,她对白花匠笑了,白花匠对她也笑笑,他两口儿成了亲。他俩一块种地,一块儿养花,一块儿抚养子女,他们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白芍”。为了逃避官府追捕,也为了让儿孙不再被选进皇宫,每逢花开时节,他们将花掐去,光长根儿好给百姓治病。老百姓爱芍药花,把掐掉的花泡在瓶子里,也有种在家前屋后让她开花的。后来越种越多,亳州的芍药天下闻名,成了亳州一大特产。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三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本《西湖民间故事》。这是一本讲述有关我们的家乡杭州美丽西湖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它由许多的小故事汇集而成,其中的最喜欢的是《明珠》这个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雪白闪亮的玉龙和色彩绚丽的凤凰,它们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金凤和玉龙出去玩,在一座山上发现了一颗色泽明亮的石头。金凤说:“我一定要把这块石头磨成一颗明珠。”玉龙听了也跟着说:“我跟你一起磨吧。”于是,金凤用嘴磨,玉龙用龙爪磨。金凤用嘴装露水,一滴滴的滴在石头上。玉龙把水吸在嘴里往石头上碰,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磨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玉龙和金凤都非常喜欢这颗明珠,日日夜夜的看守着。可是有一天,珠子的光芒被天上的王母发现了,王母就趁它们睡觉时被明珠偷走了。金龙和玉凤发现珠子不见了,就四处寻找。最后找到了天上,但是王母步肯把明珠还给它们,就在它们争夺的时候,一不小心,明珠掉了下去,地上变成了一滩水,就是现在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为了守护这颗明珠就变成了两座上,就是现在的玉龙山和凤凰山。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西湖是这样来的呀,我们换药学习玉龙和金凤,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的精神。
《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还让我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家乡风情,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书啊!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四
民间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讲故事是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普通的变化娱乐活动。许多优美的故事伴随着人的一生,给人以各种启迪。
当你走进民间故事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你可以进入鸟语花香的仙境,同美丽的仙女共舞;也可以进入阴森恐怖的地狱,与恶魔交战;在这里,动物是你忠实的朋友,他们会说,重友情,帮你出主意、想办法,为你分忧解难;在这里,神奇的宝物随处可见,他们帮助善良的弱者战胜恶魔、获得幸福……这些故事中的主角多姿多彩,有忠于爱情、有知恩图报的田螺姑娘,还有巾帼英雄花木兰……这些人物演绎了一个个动人曲折的故事。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鲁班学艺》了,鲁班勇敢、坚强的精神,令我佩服,鲁班为了学业,每天都在练习很晚才睡觉,他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快过了一条又一条大河,历尽千辛万苦,见到了老木匠。鲁班这种精神值得被我们当成学习,他的执着,忍耐和不知都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我最喜欢的。
这本民间故事,不仅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且让我了解了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会拒了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这本书的许多故事的人物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是我们成长的动力。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滋养着我的心田,希望大家也能够读读这本好书,他能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五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金乌鸦》,这篇故事主要讲的内容就是:从前,一个村子里住着穷寡妇和她的女儿,她们虽然很穷,但是很善良。一天,小女孩正在帮他妈妈晒米,飞来了一只金色羽毛的鸟,金乌鸦把米都吃光了。乌鸦说会给她一定的补偿的。过了一会儿,金乌鸦便把小女孩带到一棵大树下,问她是要金、银、铜哪个梯子上去,小女孩选了铜的,但乌鸦却给了她金的。后面乌鸦依旧这么问着,小女孩也一直回答最普通的那个。可是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村子里还住着一对贪婪的母女,她们也按照这样的过程做了一遍,只是她每次选的都是最华丽的那个,但最终却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得到了她们应得的报应。
这则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以两个小女孩的经历为主线,两人性格不同,所受到的待遇也天差地别,对比非常的鲜明。两个小女孩的不同结局阐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民间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从神话、传说到动物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其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幻想性依次减弱,现实性依次增强。每个人要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之后的经典!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六
中国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他有20个民族故事组成,每一篇故事都各有不同,独立的民间文学,从中可以了解见识不同民族的不同历史和文化风貌。
在《中国民间故事》里,这一令我感到和受的故事是幸福鸟的故事与天眼重开的故事。幸福鸟的故事讲述了小男孩儿汪嘉处于西藏一个暗无天日的环境里,为了给人们带来幸福和解脱苦难而跋山涉水寻找象征幸福的幸福鸟。他告诉我们幸福来之不易,好好珍惜,只有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
天眼重开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一阵狂风吹过,吹来了许多又黑又厚的乌云。很快,整个世界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一名叫勇仔,年轻人决定为民除害,他的决心感动了山神的女儿妮囡,帮助他一起劈开了黑沉沉的乌云。于是大地上又重见光明。这个故事赞扬了勇仔和妮囡雄心坚定。据说这两位英雄一直留在天上看守着天眼。
每一个简单的小故事,都能引起我们的深深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检验自己,完善自己。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一定要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检验自己。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七
读了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后,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民间故事。
我最喜欢的是阿凡提的。因为他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权贵的智者,他智斗愚蠢的学者、捉弄贪婪的国王、整治狡猾巴依,然而最让我称道的是阿凡提的那种机趣、幽默、诙谐的品格。这也是阿凡提的故事深受我喜爱的原因。我喜欢的不止这一个,还有一个呢,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仓颉造字。他访遍了山川脉络的样子,寻遍了鸟兽鱼虫的踪迹,通过描摹绘写,创造出种种代表不同意义的文字。仓颉造字的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杰出不凡的创造力。可以说没有仓颉,就没有现在的文字仓颉使中华民族明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里包含了许多丰富的历史知识,我很喜欢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爱上了读书。(李雨泽)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八
儿时,幼稚的我只知道西湖有断桥,可以坐电瓶船,以为走完了苏堤就游遍了西湖!每每大人们讲到西湖是那么的神奇,多么的美丽,我总是不理解,西湖在我的眼里变得十分的神秘,西湖成了我心底的一个问号!
直到在上小学二年级的那天,父亲送给了我一本《西湖民间故事》,埋藏在心底的问号终于解开了!
哦,我们家乡的西湖也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呀!拿到书,我欣喜若狂,急忙打开,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哇!书里的故事精彩极了,看得我爱不释手。一篇篇生动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回荡:《明珠》、《金牛湖》、《凤凰山》、《玉泉》……漫步在西湖边,走上断桥,登上孤山,西湖处处给人以遐想。想着书本上西湖的老照片,我不禁感叹:“西湖的变化真大呀!”瞧,如今的苏堤,两旁稀稀疏疏树木已经换成了密密层层的垂柳;偌大的曲院风荷里盛开着千姿百态的荷花。西湖边清新的空气更引来了许许多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以及到湖边来锻炼的老人。听,小玉龙正在悄悄地告诉我:小朋友,我和金凤经过千辛万苦造就西湖这颗璀璨的明珠,你们可得好好珍惜哟,在游玩时别忘了保持环境的整洁呀!
我来到柳浪闻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在微风的轻抚下,碧绿的垂柳飘荡着自己的秀发。走在林中的小道上,更有一种大自然的气息,法国梧桐成排地站着,最高的“长者”们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清澈的湖水里还有一条条黑白交错的可爱的小鱼!望着这清澈的湖水,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济颠和尚的话语:小朋友,正因为杭州的市民积极保护,才有了今天山清水秀的西湖啊!步入吴山天峰,走在上山的小石阶,左右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望着周围的一片青绿,怎能不让人神清气爽?吴山以景秀、石奇、泉清、洞美而著称西湖,山上林茂泉丰,山道旁,有一组形态各异的岩石,因其酷似十二生肖而被称为“十二生肖石”。看,小朋友们在那儿玩得多开心呀!我眼前忽然出现了瑞石那爽朗的笑声:保护好大自然,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换来这和谐的美呀!
中国有好多西湖,如扬州的瘦西湖、福州的西湖、惠州的西湖等等,可五湖四海的游客为什么偏偏要来杭州西湖?杭州西湖美呀!大部分市民都会这么回答。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杭州西湖以保护大自然为重,在修复旅游景点的同时又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这样一来,树木多了,花草多了,杭州西湖的空气自然清新了。
住在美丽的天堂,享受着和谐的幸福生活,我定要好好保护大自然,让人们与自然相处更和谐,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九
从前有一个姑娘,名叫艾米西。她蓝蓝的眼睛,棕色的辫子,长得非常美丽。她十七岁的那一年,一群强盗闯进了她的家,杀死了她的父母,把她家洗劫一空。
艾米西为了生活下去,只好到一家铺子里去当佣人。
严寒的冬天,她还是光着脚在村子里跑来跑去。主人根本不让她吃饱,每天只给她一块面包和一碗稀汤。
阿铁塔是一位长工,爱上了艾米西,艾米西也爱上了阿铁塔。他们虽然埋下了爱情的种子,可是却没有钱结婚。
有一天,艾米西刚刚给主人做好了午饭,忽然,一个老太婆走了进来。她又矮又胖,象一个线团,身上穿一件手工织的白色的裙子,细声细气地说:
“富有的老板呀,请让我吃一顿饭吧,我离你不算近,也不算远,我就是织毛衣的老奶奶。”
“滚开!”主人粗野地喊道。“我养不起你们!”
老太婆摇了摇头就走了。艾米西非常同情她,就追了上去,把主人给她吃一天的一块干面包塞到了老人的手里。
老太婆笑了。她从口袋里拿出一团毛线,拿出几根毛衣针插在上面,说:
“艾米西呀,你给了我一块干面包,我送给你一团永远织不完的毛线和几根神奇的毛衣针。你想织什么,只要说一句,每根针都会变成七根针,而且能自动地织起毛线来。只要你喜欢,这几根针可以跳到任何人的手里。你不叫它停,它就会一直不停地织下去,而且织的人还会对你说真话呢!”
艾米西高高兴兴地接受了这个礼物。她刚想谢谢老奶奶,老奶奶已经不见了。
晚上,艾米西爬上自己的小阁楼,叫每一根神奇的毛衣针都变成七根针,给她织一条红头巾、一副带花边的手套、一双带条子的袜子、一件蓝色的坎肩和一条黄色的裙子。
真奇怪,艾米西刚刚说完,一眨眼,每一根针就都变成了七根针,立即开始织起来。到了早上,这几件东西就统统织好了。
从此以后,在这个冰冷的店铺里,艾米西就再也不受冻了。
神奇的毛衣针每天夜里都织个不停,它给艾米西织了出嫁的衣裳,给阿铁塔织了短袜,还给光着脚的邻居的孩子们织了袜子。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十
你可见过白娘子与小青和法海打斗的情形?你可想过太平军一下子射出两万个肉馒头的情景?《西湖民间故事》能满足你所有的欲望。这是一本充满中国古典气息的民间故事书,其中收录了四十九个经典传神的故事,包括我们平时鲜为人知的《白娘子》,《金牛湖》,《虎跑泉》,《鲁妹造伞》等等 。每一个故事都十分精彩,让人啧啧叫好,回味无穷。
看着这本书,我仿佛久久迷失在了故事之中,一直不能自拨。白娘子的身影似乎还在我眼前晃动着,那东坡肉的香味依然挥之不去。它让我认知了许多,也看到了许多,真是让我大饱眼福了!不过,在这么多精彩的故事当中,我最喜欢的非《馒头战》了,这个故事不仅风趣幽默,而且不乏智者的思考,是个十分好玩的故事,就让我来说说吧!
《馒头战》,一听名字就十分特别,讲得是太平军花了两万个葱花猪肉馒头就“攻”下了一座杭州城。这是咋一回事儿呢?原来,是当地的官兵一直欺压着清兵们,清兵连一口饭想吃到都十分艰难,太平军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弓箭插上一个葱花猪肉馒头,射到清兵阵地里,清军吃了馒头后发现官员们给自己的待遇还没敌人给的好。就一下子造了反,杀死了贪心官污吏,并让太平军平定了天下。
这个故事对我的感触很深,它让我知道了一下道理:真正的智者是不废一兵一卒就能让敌人输得心服口服的人。
瞧瞧,这么一个小故事就可以告诉我们这么一个大道理,真是让人赞不绝口!而《西湖民间故事》还有许多令人受益无穷的故事,这本书真的是十分让人觉得传神,好看不好看,我相信,看了你就会明白。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民间故事是我们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它,爱上它吧!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十一
从前,有个瞎子名叫胡安,是个吝啬鬼。他整天脑子里总想着如何攒钱,街坊四邻都讨厌他。只有一个穷苦的农民因为可怜他,才和他交了朋友。这个农民忠厚老实,人虽然很穷,但生活过得很幸福。他常到胡安家做客,并不是想占胡安的便宜,只是为了解除瞎子胡安的寂寞和孤独。可是,有一次,这个农民的妻子病得很厉害,他只好求瞎子胡安帮忙。
“胡安,我有一件事求你。”这个农民不好意思地说,“我遭到了不幸……”
“要说不幸,我才不幸呢!”吝啬鬼立即回答道,据说这是他的习惯说法,“我认为无论是你还是别的任何人,都不敢说比我的遭遇还要不幸。”
“是的,我不能这样说,”衣民解释道,“担我也是很不幸的。”
“过去你总对我说,尽管你家一贫如洗,但却很幸福。”
“是的,因为媳妇并不在于钱多。只要生活能过得去,有钱无钱则无所谓。”
听了农民的这番话,瞎子胡安好象吃了一粒定心丸,因为他想农民不是来向他借钱的,于是也就敢说大话了。
“你知道我是你的好朋友,”瞎子胡安说,“如果我能帮你点什么,我将感到很幸福。请你告诉我你需要什么?”
“我想向你借点钱。”
“借点钱?”
“是的,你有钱,现在我比你更需要钱,因为我的妻子病得很厉害,她需要营养和治疗。”
“这我可帮不上忙,”瞎子回答说,“难道你不知道我连自己养活自己都做不到,我怎么能把我需要的东西借给你呢?我既没有家,又没有儿女,再说我自己又是个瞎子。你怎么不去向布拉斯借?他能挣钱,他没有理由不帮助你。”
听了这席话,可怜的农民心里凉了半截。他告别了胡安,拖着沉重的步伐走了。他到哪儿去求援呢?布拉斯不是他的朋友,其他的人不是与他素不相识的老爷,就是象他一样穷的人。他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无可奈何,就一屁股坐在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祈祷,请求天主保佑他。
“主啊,我只能求你了,请你指点我,我上哪儿去借钱啊?我急等着用啊!”
然而,他还是什么办法也没有想出来。他沮丧地站起身来,准备回家去。
当他路过布拉斯家门口,他抱着一线希望上前去叫门。
“布拉斯在家吗?”他敲门问。
“不在家,他出去旅行了,还得过几天才能回来。”里面有人回答。
农民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继续往回走。在此之前,他还曾去请求另一个朋友帮忙,可这个朋友太穷,爱莫能助。
“显然,天主想试一下我的耐性,要不就是在惩罚我的过失,”他心想。
农民径直往家走去。到了家,他看到妻子的病完全好了,十分惊奇。
“刚才我还病得很重。”他的妻子喜形于色,几乎是喊着说:“可是,突然,我感到身体比以住任何时候都好,于是我就起身下床了,你看我这不是很好吗?”
“让我们感谢主吧!”
他们俩进了屋,祷告了好久好久。
第二天,穷苦的农民不但没有忌恨瞎子,还到他家把这一奇迹般的喜讯告诉了他。
“我在家门口看到她完全康复了,”农民满脸笑容,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天主创造的奇迹!”
“的确,这是一个奇迹,”胡安惊异不止地说。他知道农民不会再有求于他了,就自我辨解地说,“你听我说,我本来打算帮你点小忙,可事情是……”
“你不要过意不去,”农民毫不在意地说,“你现在最要紧的是马上祈求天主,求他让你恢复视力,重见光明。我相信他会倾听你的祈祷的,但你必须十分虔诚地祈祷。”
“好,我去祈祷。”瞎子胡安说.
“越早越好。”
“对,对,今天就祈祷。再见吧,我这就祈祷去。”
“好,明天见。”
“等一等,我不在这儿祷告,我要去教堂祈祷。并把这个金锁链献给天主。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很好。”
那么就这么办,我现在就上路。虽然这个金锁链很值钱,破费了也值得。你看,这是用纯金做的。”
“你的眼睛要紧。”
“你说的不错。”
农民走了之后,瞎子胡安就着手准备去向天主祈祷。
几天以后,所有的人都在惊奇地议论着:“铁石心肠的瞎子胡安竟然重见光明了,这真是天主创造的奇迹啊!”
人们纷纷来到这个吝杳鬼的家,想亲眼看一看这个奇迹。
“是怎么回事?”人们都惊奇地问胡安。
胡安喜形于色,滔滔不绝地向人们讲述这一奇迹发生的过程。
“开始,我在天主的脚下祈祷,真心实意地请他治好我的跟病。我许诺奉献给他一根金锁链,就在我祈祷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了微弱的亮光。我很惊讶,于是继续祈祷。这样过了很长时间,可我还是什么也看不到,我担心情况不会再好转了。后来,光亮越来越强,又过了好几个钟点,当我可以看清主的形象时,我惊异得喊出声来:‘我看见啦!我看见啦!’我把金锁链往他的脚边一扔,就疯了似地跑了出来。当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不用说,你们可以想象,我是怎徉不停地向主道谢的。”
“这是应该做的事。”人们对他说。
“如果我有一秒钟忘了感谢天主,那就是忘恩负义。”
“假如你忘了,天主是不会饶恕你的。”人们说。
正当胡安聊得兴致勃勃的时侯,那位贫苦的农民来了,他一本正经地对吝啬鬼说:“我和我的妻子都虔诚地为你祷告。”
“你别相信我的眼睛重见光明只是对天主祷告的结果。”
“自然了,”农民回答说,“谁也不可能知道感动天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实际上,”吝啬鬼接着说,“我不仅做了祷告,还破费了一根金锁链,这样主才显了灵。”
胡安的话音刚落,当他把手伸向眼睛时,突然大叫起来:
“我看不见了!我看不见了!我又成了瞎子啦!”
一根金锁链--谁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哗啦”一声重重地落在瞎子胡安的脚旁。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十二
古时候,在苏门达腊岛的多巴湖附近有一个巴塔克王国。巴塔克国王有两个孩子,他们的年龄只差一岁。王子长得英俊,公主生得美丽,国王十分疼爱这对兄妹,尤其对王子,更是宠爱有加,从来舍不得让他出门远行。
王子长到,15岁时已经十分高大英武。他生性好动,怎能甘心作井底之蛙呢?他一心想
出国
旅行,于是向父王苦苦相求,国王无奈只得应允。王子出行前,国王专门为他营造一艘华丽无比的大船。王子乘着这艘大船,告别了父王,母后和妹妹,远离故土,开始了云游生活。
儿子离去后,国王和王后望穿秋水,盼子归来。可王子偏偏一去多年,杳无音信。二老渐渐上了年纪,先后离开人世。不料大权旁落被奸臣篡夺,新国王还逼迫无依无靠的公主立即嫁人。幸亏一位好心的寡妇冒死相救,将公主藏到附近的一个小岛上。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王子终于在出游15年后回归故里。
如今他所乘的大船比当年父王造的那艘更为华丽,船上载回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可当年欢送他的热闹场面却永远见不到了,迎接他的是父母双亡的噩耗,亲爱的妹妹也不知去向。这些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令王子悲痛欲绝。待情绪稍稍平静下来,王子雇来当地的能工巧匠,在多巴湖畔重新建造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昔日王宫内合家欢乐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可王宫中的亲人们却都已不在身边。
每天傍晚,王子都来到湖畔,望着平静优美的湖水出神,可惜那失去的快乐永远无法追回了。
一天晚上,王子照例来到湖边,正在他呆望湖水时,忽然发现有位美女在湖上泛舟。天哟,如此美丽的姑娘,简直像位天仙!王子划起一只小船迅速挨近了她,姑娘见王子英俊潇洒,气度非凡,爱慕之心油然而生。
王子按捺不住春心的撩动,当即向姑娘求婚。那女子求之不得便毫不迟疑地点头相许。
不久,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对新人啊,参加婚礼的宾客无不啧啧称赞。可就在新婚之夜,姑娘做了个奇怪的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对她说:“好孩子,妈告诉你,你的丈夫就是你的亲哥哥。不信你看看他左肩上那个黑痣。”说完,老妇人便飘然而逝,新娘从梦中惊醒,立即细细打量身边的丈夫,果然发现他左肩上的黑痣。啊!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平,竟让我有眼不识我日夜想念的哥哥!从今以后,让我如何面对我的亲哥哥呀!
夜深人静,她悄然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裳,戴上最心爱的首饰到湖上划起船来。船越划越远,从湖心传来阵阵哀婉幽怨的歌声。突然,扑通,一声,平静的湖水溅起了浪花,歌声停止了。美丽的公主永远离开了人间。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十三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西湖,有关西湖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有许许多多。
寒假里,我到新华书店特意买了一本由杭州文化局编写的《西湖民间故事》,它有49个小故事汇集而成,每个故事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风景优美,让我每天都情不自禁地回想每一个故事。
《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它记载了杭州美丽的西湖故事,如有《明珠》、《玉泉》、《白娘子》、《东坡肉》等,对于我这个小吃客来说,我最喜欢的当然是《东坡肉》的故事。“东坡肉”是在苏东坡的杭州做太守的时候,当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组织民工铲除葑草,疏通湖巷,筑堤建桥,使西湖恢复了容貌,并增加了景点。杭州城里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听说他平时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不少人不约而同地上门送猪肉。他收到许多猪肉后,便让家人将肉切成方块,加调味和酒,用他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后,称赞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于是人们便以他的名字将肉命名为“东坡肉”。所以此菜流传开来,并成为中外闻名的传统佳肴,一直盛名不衰。
现在我们在家里吃红烧肉就会想到杭州名菜东坡肉,味道鲜美极了。苏东坡为我们所做的贡献,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疏通西湖,这么多年下来有这么美丽的西湖,让世界人民赞不绝口,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让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优美、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我们要永远记住他和崇拜它,学习他那无微不至的精神。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杭州建设地更加美丽,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我们杭州西湖风俗人情和每一个普通的地方不普通的故事。这本书真是太吸引人了,我一定要多读几遍。
外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十四
西湖民间故事是早先住在西湖边上的人,因为不知道怎么叫,通过神化和想象编造出来的神话故事,它们在作者的笔下被描写得活灵活现,有的可爱,有的凶狠,有的聪明,还有的很笨呐。
这本书最有名要算《白娘子》了。故事中,一条白蛇和一只乌龟在西湖底下修炼了一千年,白蛇因为脖子长而吃到了吕洞宾的汤圆,加了一千年的功力,成了一个漂亮的姑娘。路上她救了青蛇,并和她做了姐妹。后来白蛇和许仙结婚了,好景不长,法海用雷峰塔压住了白娘子。青蛇逃去山中修炼,最后打败了法海,救出了白蛇,我觉的这个故事里是没有好和坏的,法海他觉得人跟妖是不能在一起的,所以把白蛇压在了雷峰塔里,许仙是一个凡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管神仙所以他相信了法海,白蛇是在帮助许仙,小青是要报答白蛇的救命之恩才去打败法海,所以我觉得都是可以原谅的。
有些时候爸,妈去饭店会点一盘葱包桧的点心。我一直觉得这名字怪,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次我看到关于它的传说了,传说奸臣秦桧杀死了岳飞,百姓都很恨他。有天晚上,开油条店的人开大饼店的人讲到秦桧都非常恨他。开大饼店的人灵机一动拿了一点面,做成了一个面男人,是秦桧,又拿了一点面,做了一个面女人,是秦桧的老婆。他把两个面人卷进大饼里炸,成了葱包桧。后来,人们觉得吃了即解恨,味道也不差,就流传开去,成了杭州的一道名点心。
这个故事让我觉得好人人们一定会记住,坏人老百姓也会有自己的方式去恨他们。
这样有意思的故事有很多,如《石香炉》、《金牛湖》,还有《玉泉》、《飞来峰》等等,去看看,去走走去了解更多美丽西湖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70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