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感悟和体验的总结。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描写,以丰富和充实文章的内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写心得体会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一
起初,我对幸福课程的理念以及实施途径是比较模糊的,通过听叶平枝教授的讲解和指导,让我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且学且思,我将积极吸取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进一步在后续课程实践的各个环节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科学施策,让幼儿幸福成长,同时也实现自我幸福成长。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幼儿幸福课程力求培养孩子拥有七大能力,即健康力、学习力、坚韧力、审美力、交往力、创造力、自信力,实现幼儿全面发展。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为园本课程莫定扎实基础。它从理念、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体现时代特征,适应学前教育的`最新发展。它找到了儿童中心和教师中心之间的平衡点,促进深度学习。形成围绕课程,促进教师发展、家长成长的课程共同体。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生活中带领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探究、一起发现,获得成就感、幸福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通过学习不仅使我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幸福的感受也逐渐沉淀、累积和蜕变,这就是正能量的幸福传递。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二
时间是相对的,疫情让时间变得很慢长,网课却让时间变得匆忙。
寒假的悠闲生活让人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我就有一个睡懒觉的习惯。每天早上,我都是在妈妈的河东狮吼下,从昏昏欲睡中痛苦地起床,而且总是在八九点钟。一直到了网课后,我依然改不掉睡懒觉的毛病,总是八点多才起来,刚刚洗漱并吃完饭后就上课了,没一点儿时间写作业,只能在课间写。而且有时还弄不清顺序,把其它的写了,打卡的不写,总之就一个字—乱。
不过在我的努力下,今天就靠着巨大的'毅力,比平时早起了些许,无疑是给了我大大的鼓舞。
人有不足,勤来补。上网课没有老师监督,考验的就是毅力和自律性。网课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之处,从中不断磨练着我的.自律性和自我学习能力,相信我一定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得越来越棒。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三
我如一只小小的毛毛虫,我常对自己说:“我要变得更坚强,更漂亮。”然而这个过程却是漫长的,怎么样破茧而出,成了我不断努力的目标。于是,我终于找到了破茧而出的突破口——空中课堂,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中,我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在没认识空中课堂时,我们上的是传统的课,那里有老师、有同学,都是坐在教室里;可认识了空中课堂以后,我们的学习变得更生动了,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配上一个耳麦,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大家一起围坐在电脑前,无论你身在何方,我们随时能建立一个课堂,这里一样有老师,有同学,一样能上课,一样可发言。我从此爱上了网络课。
课堂上,老师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手段,调动我们的上课积极性,经常会和我们互动、交流,时常给予我们鼓励和支持。我们也比往常更用心地听,随着信息栏里的文字越来越多,终于上完了一节课。我知道,要上这一节课,老师是最辛苦的,他们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老师是用心在爱我们,他们怕停掉一节课,影响我们的上课进度和热情。我深深得感动了,也从此永远记下了这些瞬间。
我这只毛毛虫,在空中课堂与老师的`努力下渐渐成长,我要不断积攒能量,准备破茧而出,最终成为一只最美丽的蝴蝶,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飞翔。同时也愿更多的老师加入到这个课堂中来,使更多的孩子可以像我一样受益。真诚的说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四
的新学期因为一场席卷全国的疫情而改变了它通常的打开方式。作为一线的'教师,在“停课不停学”的大潮推动下,我也开始了陌生又新奇的网络直播授课。
由于疫情原因,网课开始期初学生课本不到位,所以我在网上查找电子课本,向学生推荐“中小学同步英语”微信链接,手写单词,亲自录音,为如期开课做好准备。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理,要想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备课是关键。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重点、疑点、难点的落实,精心考虑,通盘安排好问题的设计,教法的选择,我们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因人施教)。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中之“习”便是属于作业范畴。若“学”而不“时习”之,学生就可能“学而忘之”。这就需要教师注重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或让学生记忆词句篇,或让学生完成一定的书面练习,亦或只是跟读、学唱,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作业批改应及时、细致,唯其如此,才能从中得到有益于教和学的反馈信息,纠正教和学中的错误,从而不断改进教和学。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五
这个寒假过的是那么的不一样,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打扰了大家的正常生活,就连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都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不得不让工人们停工,学生们停学,大人们停止了工作,街上的店铺、商场全部都关了门。
尽管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也不能阻止我们学习的脚步,我们马上就要上六年级了,老师为了让我们的成绩有所提高,就开启了上网课之旅。网课可跟平时的上课不一样,平时上课有老师们监督,而网课需要自己的自律,按时上课、做作业…可是很多同学他们不自律,每天九点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上课了,这时还有同学在床上,在自己的被窝里睡懒觉,该上课的时候,他们不上课,该写作业的时候,他们还不写作业,这让老师们很是头痛。老师们不止一次的催促我们交作业,可是还是有的同学不交作业,可能那些同学会觉得反正我不交作业老师也不知道,但是并非这样,谁交作业了?谁没交作业?谁作业认真写的?谁的作业没有认真写?老师都一清二楚,自以为耍小聪明的那些同学,其实是耍了自己!
数学老师每天按时给我们直播,给我们讲题,可是有些同学还辜负了老师的这片心意,不去上课。语文老师和科学老师每天备课到很晚,还要催促我们大家交作业,英语老师家里还有一个孩子,也要上网课,她不仅要给我们备课,给我们纠正读音,还要督促自己家的孩子上网课,这四位老师,每一位老师,每一天过的都很累,可还是有同学不听话,不交作业,不按时上课,不按时打卡……其实这样只是害了我们自己,老师们费尽心思,只为了让我们好好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可我们白白辜负了老师的一片心意,在这里我想告诉同学们:虽然网课不像平时上课那样有老师监督,但是我们可以自己监督自己,按时上课,按时写作业,还可以让爸爸妈妈们来帮忙监督自己。
这个非常时期也是我们提升自己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在这个时期悄悄拔尖,等到开学的时候惊艳全班,网课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监督自己,所以我想对同学们说:"网课一样可以上好!"在这个非常时期,让我们大家在家里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六
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都不得不待在家里进行自学,那么教育部应对这个问题,较为迅速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一定程度下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毕竟面对问题我们也只能多尽人事,把伤害降低。
至于孩子在家里学习没有在学校里有状态,态度消极诸如此类,这是自身的问题,不能把它加在网课上。仅仅因为无法适应这种学习方法而抨击,不太合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对于上网课并不抱排斥的态度。
我对于网课题出以下几点建议:
1、真正的融入到学生当中去
首先,教师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形成心灵上的融合,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虽然上网课是辛苦的,但是我的收获还是蛮多的。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七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我们关在家中。居家学习,无非是一场对我们的考验。
在我看来,居家学习和线下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线上学习有老师监督,居家学习全靠自己的自觉性。居家学习一个月,我总结了一些居家学习的好方法:
抓紧时间。居家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时间,有人用来“内卷”;有人用来劳动;还有人用来玩手机。在课余时间,我会抓紧时间写完作业,然后与家人一起做些运动或看些自己感兴趣的散文。当然,我不可能一直学习或锻炼,我偶尔会听听音乐,聊聊天。
控制自己。手机确实好玩,在家里玩也没人管,但是我们应该弄清楚什么时候玩才是最合适的。周末不用上课,想玩两局游戏固然可以,但如果上课时间玩手机,老师骂你别不服气。我的.手机一直都在我身边,平时基本不用,同学或老师找我有事时才会关注消息,双休日我会看看自己喜欢的漫画,追追综艺。
认真听讲。上课的时间是最宝贵的,上课必须全神贯注,跟紧老师的思路;积极举手发言;认真记笔记。下课也要做好知识点的梳理,不会的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如果我有不会的知识点,我会问问班级公认的学霸,弄清楚了基础的知识点,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完成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看起是一个非常基础任务。但在认真完成的同时,也要拍摄清楚。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模糊、太暗都是拍作业的通病,我建议可以后期处理一下,将阴影部分去掉。
最后,要处理好亲子关系。居家学习一个月来,我从未跟妈妈吵过架,这其中的秘诀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多跟妈妈聊聊天,有事没事去她面前找找存在感,但不能过量,妈妈被惹恼了会开启“唠唠叨叨骂骂咧咧”模式。
我的方法就是这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记住的是:自律者出众,懒散着出局。该认真听讲的时候坚决不干别的事。保护好视力,多做眼保健操,多看看远方。认真对待每一个科目。
希望我们都能在顶峰相见。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八
2020年的寒假过得非常不同寻常,一场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导致我们只能在家里不能出门。
开学的日期一天天接近,本来应该热热闹闹、高高兴兴上学的日子,如今却不能出门,也不敢出门,就像今年的属相——老鼠一样藏在洞里了。所以教育局规定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网上教学,也成为今年的主流。
于是,学习的地点从学校教室变成了家里和互联网,从开始无从下手,手忙脚乱,到现在两周多的时间逐渐适应。网课给我感觉有非常新鲜感,从前上学需要早起,现在不用早早起床,时间地点上更加灵活,不会因为疫情耽误学习。不过网课也有缺点,感觉不如课堂上效果好,因为老师不能立马看到我们的反应。
期待疫情赶紧结束,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们能够早日上学。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九
起初,我对幸福课程的理念以及实施途径是比较模糊的,通过听叶平枝教授的讲解和指导,让我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且学且思,我将积极吸取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进一步在后续课程实践的各个环节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科学施策,让幼儿幸福成长,同时也实现自我幸福成长。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幼儿幸福课程力求培养孩子拥有七大能力,即健康力、学习力、坚韧力、审美力、交往力、创造力、自信力,实现幼儿全面发展。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为园本课程莫定扎实基础。它从理念、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体现时代特征,适应学前教育的最新发展。它找到了儿童中心和教师中心之间的平衡点,促进深度学习。形成围绕课程,促进教师发展、家长成长的课程共同体。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生活中带领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探究、一起发现,获得成就感、幸福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通过学习不仅使我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幸福的感受也逐渐沉淀、累积和蜕变,这就是正能量的幸福传递。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十
这个冬天似乎格外漫长,未曾想过我们真的如孩童时提笔写下的畅想未来的作文一般——在家里实现远程学习。无需“三点一线”的日常,笔记本电脑上的一方小小屏幕便成为我几周获取知识的“天窗”。在线课程突破了空间的限制,给我以充分自由的同时,也同样给予我极大的自律空间。
防疫期间,作为一名学生我能做好的便是尽责务,利用学校提供的线上平台,紧跟学习延期不延学脚步,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等待着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那天。到那时,我南理的二月兰也应是一番盛景,期待着回到南理,期待“若得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的那一天!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又是一年寒假,我们开开心心的.迎来了新年,可是,突然之间武汉“生病”了,湖北“生病”了,我们全国都“生病”了。为此,国家延迟了假期,于是,我们为了遵循“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就开始了网上学习。
在网上学习,如在学校一样,老师们照样认真地备课,课上仔细传授着知识,课下还为我们解决难题,并抽出时间为我们批改作业,写评语。因此,在这个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的学业并没有落下,我们依然像在学校一样紧张有序地学习着,每节课还是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任务,不会辜负老师们和家长们对我们的期望。
虽然不知道这种生活还会持续多久,我们一定要坚持,保证在网上的学习效率,因为我们的岁月静好,是那些在一线工作的英雄们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武汉会赢、中国会赢!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宅”在家中虽然无聊,但是还有网课来消磨时光。平时周末,我会格外兴奋。这一次却因为不能出门而穷极无聊。
这一周的网课效率十分明显,也让我们上得开心,尝到了甜头。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流程也像行云流水般顺利,只不过偶尔会出现小插曲---因为网卡。
不过也有好处,不出门,意味着我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博览群书与奋斗努力。我上学期平均分太低,被妈妈训斥之后,我决定收起那颗贪玩的心。
我的第一周,是为了迎接新学期,并与假期做道别的`,我深知这一段过渡很是煎熬,却是不可避免的,提醒下以后的我:在疯玩的时候不要忘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面对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我们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居家上网课,虽然之前在五年级经历过一次,但还是感觉到这次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体验。一夜之间,课堂里空无一人,操场上寂静无声,至今再也没见过真人版的同学了。
说到网课,我总体认为优点胜于缺点。一方面,我们的任课老师每次精心的备课和上课,并结合空中课堂的内容,给我们做针对性的讲解和补充,让我吸收到了很多知识。classin的软件相比之前的晓黑板,互动性更前,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老师们及时批改我们的作业,有语音和圈划,对我的.错误进行修正,让我很好地巩固了知识点和深化了个性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因为课间没有了那些调皮爱讲话的同学的干扰,我完成作业的速度更快了,我还可以和我的同学在午间谈谈心、请教题目。
网络卡顿问题还是存在的,对听课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当然,网课最大的挑战就是我有时候的不自觉,会在空余时候刷抖音、玩游戏。多亏了老师和妈妈的提醒和监督,我会努力克服这个缺点,应该拓展阅读,多复习功课。
说到居家隔离生活,我总体是比较适应的。我会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搬东西、倒垃圾,还会陪读幼儿园的弟弟玩。因为我大多数时候住在乡下,我经常在乡间小路骑车,在家门口的空地打羽毛球,踢足球,锻炼身体,释放压力。
我坚信中国医生永远值得相信,疫情就是责任,防控就是命令,中国必胜!作为学生,我们不仅做好自己,还要配合做核酸、抗原检测,不抱怨,不添乱,憧憬我们美好的未来。
学生线上上课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这一年的网课下来,相信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已经被折磨得不轻了,更不消说音乐专业的网课大家最多的反应就是一地鸡毛,但是不管怎样,有课上总比没有课上强,有老师授课总比没有的强,从凌乱的网课中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些有益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活动让网课更有趣一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一些,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今天有兴致想大致总结一下我最近关于上好网课的一点心得体会,并且希望自己坚持一段时间。本文也不是基于论证方法写就的,纯属个人思考和一家之言。
首先明确一点,我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初一a,一个是6年纪b。两个孩子都和我学了五六年的钢琴,有一定的基础,两年多前由于我出国留学,钢琴课就被迫只能远程视频,一段时间她们也曾找过其他老师,我作为辅助作用,但后来因为学校课业繁忙,孩子表示只保留我这个钢琴老师就可以了(内心甚是高兴哈哈)。
因此这两个学生对我的教学习惯和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彼此比较熟悉和默契,我认为这是一个能给低年级学生上好网课的前提条件。
11-12岁的孩子毕竟年龄小,有些之前培养起来的习惯会变形走样,所以我要时常提醒,比如坐姿,手型等等。(手型的概念不是静态的,更多是手在动起来以后手腕、手掌、手指的联动状态)
第一点:建立学生自测的习惯。具体地说,弹琴之前,我会提醒她们检查一下自己的坐姿,包括坐琴凳的位置、与钢琴的距离这些最基本的但也非常重要的事情。隔着屏幕,我没有办法时刻看到学生从头到脚,各个角度和每个侧面,所以我要时刻保持一种警觉,从一丝蛛丝马迹来判断学生的坐姿是否有问题。
例如有时a的膝盖会露头出现在屏幕上,我立刻就会想到,一定是她图舒服踩了小板凳(家里的老二也在学钢琴需要脚踩小板凳),以她的身高和腿长是不再需要这样做的,并且这么做弊大于利,我就立刻让她自己检查一下坐姿问题。
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只要有过一次,经这么一提醒,学生就立刻纠正自己的问题了,并且这样做是比较尊重孩子,建立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再比如说手型的自测,在一次给b上课时,我讲解了关于琶音的练习曲,连续地弹奏琶音应该运用到手腕的小幅度转动,首先要做的就是手腕的放松,只有放松的手腕才能供给手指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且保证声音的弹性和整体的流动感。
这样抽象的联动行为是小孩子不容易理解的,我想到用我在一位老师那里学到的自测方法来检查手腕是否放松,那就是用另一只手的某一根手指去压在正在弹奏的手的手腕上,例如右手弹奏g大三和弦g-b-d-g,然后接下去b-d-g-b...在原位、第一转位、第二转位交替上行,此时左手的食指可以抵在右手手腕上方,稍加向下用力去感知右手的手腕在行进过程中是否给左手指阻力,阻力很大说明右手腕不放松,阻力小动作流畅说明右手腕放松情况好。
在学生确定找到这个放松的感觉之后,可以加上这个动作--右手腕逆时针轻微转动,手腕的带动作用可以让声音更连绵legato,并持续提供手指动力让音色更为饱满。同样的道理,左手在弹奏时右手指也可以检查手腕的放松情况。有时孩子往往右手手腕放松情况差一些,可能是因为太过于关注使用频繁的手了,而左手腕反而相对放松。
不只是网课,这个自测方法适合每个学生,因为在任何授课模式之外的练习过程,都是建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得到提高的过程。
第二点:培养复述的能力。在网络平台上给学生上课的一个最大缺陷就是不能时常与学生保持互动,在线下面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来判断学生的听课状态,是否精力集中、是否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指导等等。
因此为了达到更高的上课效率,我在上网课的时候,会经常让学生在听我讲解的一段故事、一个动作要求、作曲家的创作手法之类的知识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再讲述一遍。这样做的好处一来保证了传授内容的有效性,因为首先学生要理解我说的一番话,然后还需要大脑对他们这个年纪已掌握的语言技巧进行重组,再将所理解的话从这他们的口中讲出,才算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正如费曼学习法主张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能听懂,并且要能够给别人讲明白。学生如果只理解了老师的一番话是不够的,也不能保证应用到实际情况。例如我展示作曲家怎样将几个骨干音发展成为复杂的一串音符,用到了什么技巧(例如经过音、延留音、先现音等),我会在键盘上弹出这些骨干音,先演奏这个大致的框架,然后再弹那些填充血肉的音符使其华丽完整。
二来,学生不仅要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要厘清我讲的一系列逻辑关系、再通过他们在键盘上的实际操作和复述,也就是边讲边弹把这个音乐从简到繁的过程再现出来,这一体验不仅是新鲜的并且是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是可以真实体会到的。我认为学这样的知识是有趣的,长期坚持这样的实践操作会让学生的参与感得到增强。我个人非常排斥单向和一味的灌输式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和我们保持互动地平等地沟通,是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力。
第三点:提开放式问题。开放式的问题指的是一些不能简单用“是”或“否”解答的问题,而要陈述个人观点的问题。如前文所述,如果想和学生保持平等的沟通,提问的方式需要改进,不能只问一些“对不对?”“是这样吗?”之类的不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这等于替学生回答过了,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质疑老师的权威性,老师说什么是对的就是对的,问题也是指向他们去回答某一种答案,无论是或否,都是迎合老师的回答。这种交流不是平等的,更不是互动的,启迪的作用很低。我们总是提倡创新,那就要从思维的教育培养起,从教师提的问题这一个出发点开始有所改变。
孩子是这么回答的,首先她讲了相同的是都由主旋律的部分加上一种伴奏型(这便是主调音乐的特征之一);不同的是在玛祖卡中,我们能够“解密”——这是我在课上用的词,解释了一段过渡片段所使用的音型,相同的音型由多个声部同时半音下行,组成模进的片段——也就是多声部音乐的有趣的部分,经得起仔细地研究和琢磨,但是这首流行歌只是简单的两个声部,没有更多解读的空间。我写在这里的文字稍加复杂化了,孩子的语言是更加直白,但意思很明确,还引用了我课上的语言,说明这个概念给她留下了印象,并且她认为有道理,更重要的是她理解了。另外我还补充了几点关于奏法和音量对比的异同。
找异同是一个很好的开放式提问方式,孩子们小时候都会玩“找不同”之类的看图说话游戏,那音乐里的'“找不同”就是从音乐的声学要素出发,从音量、音色、节奏、和声、织体等发面去考察两首作品的相同与不用。对比式的聆听音乐是很好的音乐教学法之一,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听力的敏锐度,一方面可以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事情。
第四点:录制视频创建作品集。疫情期间,孩子的出行和社交活动大幅减少,尤其是一些比赛、考级、开音乐会之类的横向交流琴技琴艺的机会非常有限,加之近年来网络钢琴比赛也大行其道,我想学生得已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也不妨从线下转移至线上。
从很早以前,网络视频平台上就有大量的琴童弹奏视频,但水平参差不齐,我认为网络视频平台不能成为低质量教学成果的避难所,因为艺术作品的展示无论难度水准几何,形式也无论是线上或线下,首先要做到完整和准确,这是最最基本的底线。而且我认为分享的初衷首先是作品要说得过去,对得起后来人点击的时候花上几分钟观看。
钢琴是一门表演的艺术,也属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范畴,既然在台下和幕后经历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琴童们自然地流露对表演的渴望是不能被忽视的,老师也应该多促进学生表演的习惯,提供公开演奏的机会。但既因疫情的缘故,展示一段时间来的习练成果也可以以录制视频的方式,放到网络平台上供虚拟观众们欣赏,让学生可以略体验一下演出状态。
在录制视频前,我会指导学生弹奏某一首作品一段时间,对于是否正确表现了节奏、音准、奏法、音量变化、指法、速度等等,有个综合的考察。然后进行相应的润色,完整地弹奏数次等相应的练习,着装相宜,为了保护学生隐私,不考虑露脸。每一次录视频的弹奏就像在录音棚或在舞台上有摄影师全程拍摄,学生的心情和弹奏的状态和普通练琴时的不同,他们会额外集中精力的照顾好每个细节,镜头前自己的动作等,我相信这一过程便是演奏的意义。
除了上传到视频网站上,制作成视频合集,这些视频文件也可以保存在她们的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里,像相册集锦一样收藏起来,整理成为年度作品集,作为一段又一段学琴旅程的纪念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523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