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一
每个人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多少会不一样,而我们又需要对这些进行标注?请看下面哦!
word中标注参考文献的步骤如下:【1】
步骤五:在左下角选择格式——字体,效果选择上标这样数字标注就会出现在文字右上方
在wps下如何给论文生成参考文献标注【2】
工具/原料
w.p.s.5113.19.203
方法/步骤
1:打开你的论文
2:点击"引用”——”插入尾注“
3:你会发现出现的不是你想要的[1],别担心,跟我做
5:你会发现一切正如你想要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二
论文少不了参考文献,尾注、脚注都要严谨标注,还要按顺序对应文章末尾的参考文献,自然要花费不少功夫。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标注wps【1】
前言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很多,有直接输入的,有利用其它软件来插入的,下面介绍在wps中用尾注的方法来标注参考文献,及其格式的调整。
材料
关键词:wps;参考文献;尾注;格式
方法
1插入参考文献,要首先设置编号的格式,一般论文的参考文献都是用方括号加序号来编号的,如下图进行设置就可以了(进入这个窗口的方法是引用--点击脚注/尾注分隔线下方的小方框)。
2在论文中需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插入尾注,如图(编号是符合要求的)。按照顺序插入后生成的尾注如下图。
注:如果一个参考文献有中英文的,则其中分段必须用软回车(shift+enter),而不能直接按enter,如下图。
4设置尾注的文字格式,使它满足参考文献的要求
逐一选中文末尾注的编号,应用正文样式,编号的位置就不会偏上了(试了全选来设置,不能改变编号的位置)。再选中所有的尾注(包括),设置字体、字号,行距,如图所示。
5最后设置悬挂缩进,设置完成的参考文献如图所示。
6小结:
插入尾注比较简单,但要满足参考文献格式的要求,就需要从细节着手,一步一步调整。
文献格式【2】
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
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
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专著m;报纸n;期刊j;专利文献p;汇编g;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检索工具w;档案b;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注: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在引用文献类型代码标准时,其附录列表中将m解释为普通图书,这要么是列表是出了错要么是引用中的改变。
如果是错误,则我们要清除这个错误;即使是有意的改变也因这种改变容易引起混乱,需要我们探索改进的办法。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三
首先画图,经图形设为文字“环绕”型。如图1:
启动公式编辑器,输入标注文字:如图
退出编辑器,如图
wps认为此公式文字为“图片”,并且默认为“嵌入”型,只需将它改成“环绕”型,这样可以方便移动和组合,这是整个操作的关键,如图:
移动标注文字到合适的位置,如图:
以此方法制作其它的标注文字,如图:
最后把他们组合起来,
看一看效果吧: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四
每个人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多少会不一样,而我们又需要对这些进行标注?请看下面哦!
word中标注参考文献的步骤如下:【1】
步骤五:在左下角选择格式——字体,效果选择上标这样数字标注就会出现在文字右上方
在wps下如何给论文生成参考文献标注【2】
工具/原料
w.p.s.5113.19.203
方法/步骤
1:打开你的论文
2:点击"引用”——”插入尾注“
3:你会发现出现的不是你想要的[1],别担心,跟我做
5:你会发现一切正如你想要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五
一般是在引用文字的末尾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选择尾注就可以了 如:
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格式: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六
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
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
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
guinier a,施士元译,1959. 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
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
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
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al.,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摘自 《环境化学》,原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七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标注方法,常用材料标注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图样和产品明细表材料栏的标注。2黑色金属图样中材料标注规定2.1碳素钢及合金钢材料标注应符合表1规定表1碳素钢及合金钢2.2钢板材料标注应符合表2规定表2钢板材料注:1)冷轧钢板标注应注明“冷轧板”;2)热轧钢板标注不注明“热轧”可直接写钢板。2.3钢带材料标注应符合表3规定表3钢带2.4钢管材料标注应符合表4规定表4钢管2.5型钢材料标注应符合表5规定表5型钢2.6钢丝及钢丝绳材料标注应符合表6规定表6钢丝及钢丝绳2.7铸钢、铸铁材料标注应符合表7规定表7铸钢、铸铁3有色金属图样中材料标注规定3.1有色金属材料标注应符合表8规定表8有色金属材料4非金属图样中材料标注规定4.1橡胶材料标注应符合表9规定表9橡胶材料4.2塑料材料标注应符合表10规定表10塑料材料4.3杂类材料标注应符合表11规定表11杂类材料看图过程中新增的内容。碳素弹簧钢3。2-12-gb342/70-c-gb4357内花键int30zx1.5mx30rx6h-gb/t3478.1-1995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八
使用word中尾注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普通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怎么做?)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在写
毕业论文
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真爽!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3。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加粗者为首选)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 f9 键。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九
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普通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怎么做?)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3。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加粗者为首选)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f9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f9键。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十
强控制练习需要一点声乐练习知识,在这里不好介绍。大家可以回想:《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喝酒唱歌那一段,最后结尾有个“啊——哈,哈,哈,哈哈哈……”基本的感觉就是这样。要体会隔肌和腹肌的作用,发声的时候气息是应该下沉的。
参考练习诗词:
岳飞《满江红》,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陈然《我的“自白”书》
新闻联播播音员在播报简讯的时候,一般都用强控制。
弱控制练习
1、吸气深呼气匀。缓慢持续地发出aiuaiuangiang四个音。
2、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息。
花红柳绿h--uah—ongl—iul—v(发音时,声母和韵母之间气息拉长,要均匀、不断气)
3、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
参考练习诗词:
李白《静夜思》,孟浩然《春晓》等。
气息控制训练可以把握“深、通、匀、活”四字方针,注意气息和内容的结合。
单纯的语音、气息训练效果并不好,需要大家在实际朗读过程中不断体会、运用。
如果大家能熟练地运动强弱音去演讲,我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十一
但如果是按插入顺序排序(国内的`绝大部分杂志和国外的许多杂志都是这样的),则文章如有改动,参考文献的增删和重新排序 的工作就会变得很烦琐,而且容易出错。
所以,参考文献是我们写论文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方法如下(以word2003为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十二
根据排列顺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按插入顺序排序,二是按作者的姓名排序。
如果是按作者姓名排序,文章内容如果要改动(包括移动、插入或删除),对参考文献在最后的排序影响不大,编号也好改。
但如果是按插入顺序排序(国内的`绝大部分杂志和国外的许多杂志都是这样的),则文章如有改动,参考文献的增删和重新排序的工作就会变得很烦琐,而且容易出错。
有的编辑对这方面的要求很严格,把参考文献的格式作为笔者是否认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所以,参考文献是我们写论文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方法如下(以word2003为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参考文献的标注!(引用)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参考文献的标注!(引用)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参考文献的标注!(引用)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
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参考文献的标注!(引用)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
论文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篇十三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
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具爽!
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
存在一个小问题: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
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
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
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 f9 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36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