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3 12:21:51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9篇)
时间:2022-12-13 12:21:51     小编:zdfb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篇一

近年来,我县业余文艺队数量明显增加,演员人数不断增长,文艺演出质量不断提高,这些业余文艺队在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春节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文化惠民的方针政策,精心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了第五届农村文艺进城大展演。在县文化广场共举行7天(正月初四到初十),从上午11点演到下午2点才结束,共上演10多台节目,演出节目150多个,演出人次800多人次,观众达5万余人次。通过节目的演出,增加了农村业余文艺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现了各文艺队的组织能力,使文艺队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艺术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体现了草根文艺进城闹新春的虎年气息。

2.大型广场卡拉ok大赛—想唱你就来。

为继续巩固提升创建国家公共文体体系示范区工作,全面推进免费开放服务,县文化馆把免费开放服务搬出户外,为全县人民群众搭建展示歌喉的平台,让来往的人民群众自由发挥,免费点唱,让全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惠民政策。

3.迎新春农民工卡拉ok大赛。

为进一步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年初八,县文化馆在广场举办了一场迎新春农民工卡拉ok大赛。参赛选手嘹亮的歌喉吸引了1000多名观众观看,体现了我县人民群众多才多艺、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经过精彩角逐后,最终评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

4.文化广场游园活动。

县文化馆在县文化广场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迎新春游园活动,游园活动的现场火爆非凡,吸引了大批群众踊跃参加。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有传统的文化娱乐项目猜灯谜、游戏分别有投篮、双人夹气排球往返走、抛圈、飞镖等,此次游园活动达到了以文体活动为载体,融娱乐性、协作性、趣味性和强身锻炼于一体的目的。

5.迎新春美术书画展。

由县文化馆承办的20x年“迎新春美术书画展”于正月初四在县文化馆一楼展厅开展,为期一个星期的书画展汇集了多位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的70余幅作品,此次参展作品风格多样,诠释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虎年的憧憬,展现了我县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浓厚的艺术氛围。此次书法展,在群众的满腔热忱中,向观众展示了我县书画创作的最新成果,并以此为契机,鼓励人们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人们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6.舞狮表演拜年活动。

在正月初四,县文体局干部从“狮王争霸赛”中挑选出8支最优秀的狮队为全县人民送上精彩绝伦地表演,其中罗秀镇大乌来村舞狮队表演的狮子上刀山绝技,让现场观众更是看得目瞪口呆,纷纷拍手称赞,并要求舞狮表演应继续传承下去。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篇二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和质量,丰富和活跃节日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印发〈麒麟区春节文体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安排和要求,我镇对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了认真的策划和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群众节日文体活动,使全镇的节日氛围充满了欢乐的歌舞和喜庆的气氛。现将我镇春节文体系列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及早部署,精心组织活动。

春节前夕,为让全镇广大群众过上一个喜庆、祥和、欢乐的新春佳节,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结合“两办”通知,镇党委、政府及时制定并下发了《三宝镇组织开展春节文体活动方案》,确定了组织机构,列出了活动内容,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对整个活动提出了安全措施和要求,确保了全镇文体系列活动的顺利进行,让广大群众欢度春节。

二、活动开展情况

1、做好春节文化户演出活动。在全镇12个村(居)委会社区从初二到初六开展文化户文艺演出43场次,现场观众达2.2万人。

2、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爱、参与面较广的健身活动,做到了处处有活动,村村有亮点,如:雷家庄社区组织开展了社区“第一届春节体育运动会”,其它各村、社区都开展了拔河、篮球、乒乓球、扑克等项目的比赛共33场次,对推动全镇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也活跃了节日气氛。

3、在张家营、兴龙、黄旗村从正月初二至正月二十日坚持每天放映公益电影,开展送数字电影下乡服务活动,共播放影片12部23场次,观看群众达3600余人次,极大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4、大年初四,区文体局、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各村居委会慰问,与民共乐,共度佳节,并向文艺演出户发放了慰问金。

5、大年初七镇机关职工收假,组织兴龙文艺演出队给机关干部职工表演了其在区春节文艺活动中受奖的舞龙节目,并开展向各单位拜年活动,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健身热情和文艺演出参与性。

6、2月12日,区歌舞团演职人员到我镇的温泉社区开展了送戏下乡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而且为农村文化户提供了学习的舞台。

三、活动开展成效

全镇春节文体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体现了全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彰显出文化建设存在的巨大潜力。活动的开展,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送到了群众中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不仅为群众送去了温暖而且凝聚了人心,发挥了文化向心力,提高了群众的精神面貌,鼓舞了士气,对我镇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篇三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围绕“温暖、祥和、欢乐、喜庆”的节日主题,兰州市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现将开展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丰富春节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为了开展好本次活动,兰州市下发了《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春节期间文化活动方案的通知》,市文明委制定了《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的的通知》,以“我们的节日春节”为主题,以舞台艺术、书画艺术为表现形式,以举办晚会、书画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为内容,紧贴群众生活,弘扬时代主旋律,让广大群众过上一个美好幸福的春节。

二、加强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传统大节,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市属新闻媒体对春节期间的活动安排和节庆文化活动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各县区、各部门依托社区文体队伍,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宣传标语,积极开展春节文化宣传,弘扬春节民俗传统,倡导文明过节、勤俭过节。各学校也利用开学典礼等时机开展了春节传统习俗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春节文化内涵宣传,增进了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全民参与,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全市各县区、各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迎庆新春主题文化活动,在各大小广场开展了“迎新春大拜年”文艺演出、威风锣鼓表演、舞龙耍师活动、广场电影晚会、焰火晚会、灯会等活动。充分展示了民间艺术和群众文化的水平,为市民搭建了一个节日联欢的舞台,让居民群众感受了春节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在春节期间举办了兰州市第八届春节文化庙会,文化庙会由100多场次各类文艺演出及社火表演、秦腔、武术、杂技、灯谜有奖竞猜、少儿游艺等内容组成。本届文化庙会将弘扬民族民间的优秀文化,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享有,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花了香河、健康文明、和谐和睦得人节日氛围,使广大市民在喜庆、热烈的气氛中欢度节日,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2月6日城关区举行了“春节灯饰亮化工程”开灯仪式,据悉累计150万人次观看灯展。2月28日城关区20__年元宵节音乐焰火晚会在水车博览园举行,省、市、区领导和各界群众代表一起观看了焰火晚会。西固区2月份号召全区广大干部和市民开展“祭祖尽孝、关爱老人、邻里互拜、我爱我家”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并在春节期间向全区发放主题明信片20__份,发送手机短信10000条,同时制作大型公益广告牌6快,拍摄专题片2部,向全区进行了宣传。安宁区组织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和谐之春”社区文艺汇演,同时举办大型谜语精彩活动。七里河区在西湖公园举办了秦腔和兰州鼓子系列展演活动,广大爱好者积极参与,展现了浓厚的文化艺术。

四、丰富载体,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

春节前夕,为进一步满足村(居)民增长知识、崇尚文明的需求,市、县(区)两级宣传文化部门牵头,在全市部分乡镇和社区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及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为城乡群众送去了科技、文化、健康知识和致富信息,开展了免费健康检查、法律宣传和真假药品识别、咨询活动。红古区在“三下乡”活动中共书写赠送春联1万余幅,咨询、义诊3000多人次,发放科普法律法规、医务及卫生、计生等有关宣传资料5万多份,为群众赠送图书3500余册。永登县组织“文化下乡”在中川镇西槽村进行了演出和送春联活动,到场观众3000多人,送春联和字画约1000多幅。永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高高跷、皮影戏、木偶戏和铁芯子参加了兰州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得到了市民的好评。皋兰县组织了“国学3000条”灯谜竞猜活动,榆中县开展了春节社火调演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在春节期间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的群众累计近200万人次。

五、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春节期间,各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以扶老助残、社会治安、文化服务、环境卫生为重点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各社区结合实际,组织志愿者为残疾困难户、贫困户及敬老院、福利院提供帮助、进行慰问;参加社区治安巡逻、禁赌禁毒和防范违法犯罪行为等工作,完善群防群治网络,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春节“扫尘”习俗,组织居民整治卫生死角,维护社区公共环境;组织民间艺人义务开展旱船、秧歌等表演,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为了对全市各县区“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进行宣传,市文明办协调省广播电视总台拍摄制作了以各县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电视专题片《兰州市“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即将在甘肃省电视台和兰州市电视台进行播放,同时还要通过中国兰州网与中国文明网进行链接,扩大宣传的影响面。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篇四

根据市区的安排部署,在春节来临之际,我街道领导成员及各科室干部认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1、制定方案,周密安排

我街道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家门、访民困、送温暖”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街道新春期间走访慰问方案》,进行了周密安排。

2、细化任务,强化保障

我街道辖区所有的困难家庭都实现了“一帮一”帮扶。首先通过建立台账,实现了数量准确,分类管理;其次是了解诉求和困难问题,重点对优抚对象(含涉军人员)、低保低收入人员和残疾逐一落实帮扶,努力实现“四扶”,即生活上扶贫、经济上扶业、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使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子女有书读、患病可就医、居住能安心;再次是密切跟进,动态掌握困难群体的诉求和新问题,争取早掌握,早化解,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3、领导带头,全面覆盖

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同志带头,亲自结对帮扶涉军人员,其他街道处级干部及科级干部也分别与涉军人员结对帮扶;其他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或者人员,由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挂点结对帮扶,把惠民政策落在实处,做到了责任明确,百分百覆盖。

4、沟通顺畅,效果良好

我街道结对帮扶人员在走访帮扶活动本着“对合理诉求逐步解决”的基调,通过与困难群体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积极宣讲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当事人正确对待、不盲目攀比,对各类问题妥善予以解决。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篇五

为活跃节日期间未成年人文化氛围,我校结合自身实际,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读书活动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开展本次寒假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放假当天组织各班认真学习本次主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意义和具体活动内容。并结合“寒假生活倡议书”,让家长和学生一起明确活动的意义,增强对此项活动的重视。告知家长们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和感恩励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家长的支持力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举行了一次国旗下讲话。以“我们的节日--春节”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讲话,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号召同学们扎扎实实搞好活动。

2、体验民俗,热爱传统。我校围绕“除夕春节元宵”这些节日,要求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学生们在假期中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我校还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在春节期间开展“我为家里写春联”活动,并在开学第一节班会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书写春联。

3、以“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为主题,学校进行了关于春节的作文、手抄报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们对于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4、开展“学会感恩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全校同学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如记录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为辛劳的父母洗一次脚,敲一次背,擦一次皮鞋,道一声“新年快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粒米,合理使用我们的压岁钱,不乱花零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做些些家务,主动帮助老人做些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此次活动意义显著,它丰富了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激励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今后我们要继续做好这项活动,不断掀起活动的高潮。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篇六

春节将至,为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掘客传统文化内涵,使传统节日转化为涵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代价看的紧张资源,推动精神文明创建运动赓续深化,富厚学生寒假生活,匆匆进学生康健发展、全面成长。我校在寒假特举行“我们的节日—春节”社会实践运动。

一、运动要求

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扶植的教导,施展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功能,调动学生积极介入到运动中,使传统节日成为一个传统文化与今世文明相结合的内涵富厚的教导形式。运动内容要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安全的主题,突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日氛围,营造家庭和蔼、安定连合、欢畅祥和的喜庆气氛,充分掘客节日文化的教导意义。

二、运动内容

学生及家长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运动的精选相片作品集,可选贴春联、包饺子、做元宵、猜灯谜、逛花灯等突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日氛围,营造家庭和蔼、安定连合、欢畅祥和的喜庆气氛,充分掘客节日文化的教导意义;可选参看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获取知识的拓展运动;也可选进社区关切关爱空巢家庭、孤寡白叟、残疾人、艰苦户的志愿办事运动,普遍传递正能量做。

三、介入方法

家长将孩子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运动的照片制作整理后发送给班主任。班主任进行评选,将相符标准的优秀作品上交学校参加小学“我们的节日—春节”实践运动展览。

四、上报光阴

开学后第二周周五前上交给班主任,班主任进行低级评选,第三周班主任将班内相符标准的优秀作品上交学校,第四周学校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及表彰。

五、作品要求

1、春节、元宵节期间运动的4-6张相片制作而成。

2、要不合视角、多种运动内容。

3、制作精致、像素清晰,a4相纸能清晰打印。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篇七

为了大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健康发展,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我局根据县文明委统一部署,积极组织人员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暨春节“文化十个一”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暨春节“文化十个一”活动在文广新局葛云局长、刘建华书记带领下在元月中旬就春节期间的群众活动开展进行了全面的工作安排,号召全局上下“同心同德”做好春节文化宣传工作,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有文化的开心年、和谐年、幸福年,确定了“文化十个一活动方案《通知》,并下发乡镇机关(科室)贯彻执行。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按照局党委《通知》精神要求,全局上下以“十二五”开局之年为契机,打造好文广新20_年的文化“开门红”。各乡镇文广站、下属科室及下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春节期间的“文化十个一”活动。

“文化十个一”活动也就是各乡镇组织一支宣传小分队深入村组演出;组织一场大型文艺演出;乡镇组织一支放映队送电影;组织一次义务赠春联;组织一次“建党90年”美展;组织剧团每乡送戏一场;组织电视台每天播放一部大片;组织一次农民“读书学法”活动;组织一次全县民俗民间文艺大展演;组织一次文体竞技赛事。

三、措施有力,反响热烈

一、以马坝为首的东片乡镇及河桥山区乡镇、管镇河西乡镇均能按照《通知》要求,组织一支宣传小分队,进村入户,深入到敬老院,到老革命、老干部、老党员家中慰问演出,部分乡镇专门组建了“龙灯、旱船、驴灯、兔灯、河蚌灯”等民间表演在街道、广场、机关等场所进行无偿演出;县文广新局三送办、电影公司、乡镇文广站还组织了专门的电影放映员深入村头、晒场开展送专场电影活动,有的乡镇还将电影送到“农家大院”;乡镇“农家书屋”开展了专门的读书学法活动。

二、在年初二,由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主办、苏果超市、艺术科、文化馆、美协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双年展隆重开幕、历时七天,观众络绎不绝,反响盛好。腊月二十五由县文广新局工会主办,艺术、美协、书协、文化馆协办的“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在县万润发、苏果超市、图书馆阅览室、电视台等处举行,发春联数万条,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年前腊月二十七由县公安局、文广新局举办的“春节文艺晚会”在县影剧院隆重举行,观众一千三百多人,节目精、效果好。

县黄梅戏剧团春节前到山区片部分乡镇进行了送戏下乡活动,大年初二赴浙江宁波慰问演出,春节内将继续送戏到全县各乡镇。县电视台严格落实《通知》要求每天组织一部大片及一场文艺节目对外播出。县图书馆专门组织了回乡打工人员及当地农民“读书学法”活动,督促全县各乡镇的“农家书屋”在节日期间正常开放,深受广大农民兄弟喜欢。春节期间文广新局将继续抓好民俗民间文化大展演活动和文体竞技活动,该项工作循序进行。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篇八

为弘扬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文化,根据上级文件通知以及校团委要求,我校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感受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中培养和梳理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现将我校组织的“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我校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各团总支会议对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下发了主题系列活动的文件,精心组织,把节日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精心策划,丰富内容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现不同的特色。我校围绕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等主题,主要策划了以下五项工作:

1、寻找经典活动。利用寒假期间,让学生寻找关于开平文化的优秀历史典籍,围绕春节文化内涵,通过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风俗习惯、春联的起源和意义、家乡举行的风俗活动”等,开展“红色经典赏析”等活动,让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深刻领会,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2、开展公益活动。各班在团支部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到蚬冈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为老人家打扫卫生、和老人家聊聊天、给老人家唱歌跳舞带来欢乐;学校还组织学生打扫蚬冈镇街道,以干净、整洁的镇容镇貌迎接新年;学校老师带头行动,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献爱心慈善捐款活动,倡议学生捐出一周零用钱,为有需要的人在春节期间献上一份爱心。

3、各班开展“弘扬春节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宣传独特魅力、极具地方特色的浓郁的节日文化,培养学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思想观念。

4、开展节日手抄报活动。通过学生感受春节气氛,收集春节传统习俗譬如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春节文化自作手抄报,并结合寒假作业,引导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进行一次“爱我中华,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资料收集和学习,把春节期间所感、所见、所闻通过作文把“爱我中华,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表达出来。寒假结束后全校进行一次评比。

6、开展“我的春节最有意义”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春节期间做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做好事、做家务、读好书等,并将其所作的事件简单记录下来,寒假结束后上交班主任,让学生看看谁的春节过得最有意义。

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共收到手抄报88份,“爱我中华,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征文132份,其余活动心得体会、春节纪事记录卡若干份。通过这次主题实践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过上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总结篇九

为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根据上级工会的统一部署,我们扎实开展了春节送温暖活动。现就20__年春节期间关爱困难教职工送温暖活动作如下总结: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校工会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出发,从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送温暖活动作为工会春节前的工作重点,真正把党和国家及组织的关心与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切实把关怀与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家中,雪中送炭,帮助他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2、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一是深入到困难教职工家中,全面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到“四清”,即摸清家庭情况、摸清思想状况、摸清困难原因、摸清生活需求。二对困难教职工家庭进行一次普遍的走访慰问,积极帮助病残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解决生活中的急难问题。三是把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医疗支出过大影响基本生活等有突出困难的教职工家庭作为走访慰问送温暖的重点,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本年度学校对重病人员逐一进行了慰问,并均给予500元慰问金。与此同时,学校工会还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筹措送温暖资金,资助要严格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到运作安全、专款专用、发放有序、监督有力。2月5日学校召开了离退休老同志茶话会,对老同志进行慰问,对困难老同志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并每人发了一份价值300元的春节贺礼。2月8日学校春节送温暖工作小组一行6人,登门逐户慰问了共18户困难职工,共送去慰问金计4700元。

3、加强宣传,造浓氛围

学校工会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广播、《楼中简报》等舆论阵地和工具,及时宣传学校党组织、行政和工会组织对困难教职工的关心,宣传扶贫帮困各项政策措施,宣传广大教职工互爱互助、增强信心、勇于克服各种困难的生动事例,扩大送温暖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营造教职工广泛参与、人人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继续把关心困难职工作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并一如既往地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使困难职工感受到党、国家及单位的温暖,为构建和谐盐都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271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