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泉水教案设计(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05:59:03
最新泉水教案设计(大全8篇)
时间:2023-10-28 05:59:03     小编:琴心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泉水教案设计篇一

提起水,就会让人想到潺潺的小溪,想到美丽的大海。散文诗《浣熊和小溪》让幼儿知道“泉水叮叮咚咚流向小溪,小溪水又哗啦哗啦流向大河,大河水空通空通流向大江,大江水哗哗哗哗流向大海……”,散文诗还能让幼儿倾听、发现、了解水的声音,寻找替代“乐器”表现不同的水声,感受其中的乐趣。

在区角游戏时,幼儿用“银筷敲小碗”表现泉水的声音,用“银筷敲玻璃瓶”表现小溪流水的声音,在铁罐内装入花生米、米或豆子摇动发出声音表现大河、大江的声音,用鼓棒拨动“洗衣板”发出大海的海浪声……这些替代物成为幼儿表现水声的乐器,幼儿的创意让我们惊喜不已,也拓展了我们的教学思路,由此,我想到了设计此次活动。

大班的节奏活动应该更关注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表现能力的培养。怎样为歌曲伴奏?我思考着不能再停留在教师的“教”,而是要在活动中激发幼儿自主尝试的愿望,让幼儿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寻找有效的表现方式,提供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对节奏有新的感受。

我将本次活动的任务设计成:让幼儿为歌曲《泉水叮咚》伴奏,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索学习。当幼儿依据已有经验敲打“乐器”伴奏时,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合奏产生问题时,我便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这样合奏好听吗”“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合奏更动听”等,鼓励幼儿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感受理解歌曲《泉水叮咚》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制的乐器和不同的合奏方法为歌曲伴奏,体验合奏成功的快乐。

1.幼儿收集可以表现不同水声的替代乐器(碗,筷,玻璃瓶,鼓棒,装着沙、米、豆的铁罐,洗衣板等),并学会表现。

2.歌曲《泉水叮咚》的录音。

3.乐句图示及操作卡。

一、交流各自收集的“节奏乐器”,说说它们分别能表现什么水声

(最近我们听了许多水的声音,还用生活用品制作了许多节奏乐器来表现听到的水声,请大家来介绍一下。)

1.你带来了什么?它能表现什么水声?

2.它敲击出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声音(泉水声、小溪声、大江声、大海声)?

3.怎样才能使这些物品发出的声音更好听?

二、使用“乐器”为歌曲《泉水叮咚》伴奏

1.复习歌曲《泉水叮咚》

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这首歌唱得更动听?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及情感设计演唱方法,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

2.尝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1)提问:要为歌曲伴奏,需要做哪些准备?

(2)小结:需要有节奏,才能表现得更好。

(3)出示幼儿所选节奏的卡片:

××|××|××|×—|

×—| ×— | ×— | ×— |

××| ××| ××|××—|

3.幼儿尝试一起为歌曲伴奏。

(1)伴奏前提问:一起伴奏需要注意什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伴奏后提问:你们觉得自己的伴奏好听吗?有问题需要解决吗?

4.师生互动解决伴奏的问题。

(1)提问:这么多乐器一起演奏,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它们表现得都很好听呢?

(鼓励幼儿运用轮奏、合奏等方法合作表现。)

(2)小结:这么多乐器共同表现时,要根据歌曲的内容与特点,用不同的办法合奏,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合作表现体现成功的快乐

1.教师指挥,引导幼儿合奏,为歌曲伴奏。

2.请幼儿做指挥,集体为歌曲伴奏。

3.小结:其实为这首歌曲伴奏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其他的方法,比一比哪种方法更动听。

泉水教案设计篇二

教材分析: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复习8个要求认读的生词,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奉献精神.

2,学生展开想象,思考泉水还会遇到谁,完成仿写.

教学难点:

1,了解天然水塔指什么

2,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快乐.

一,复习.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认读:

石缝 天然水塔 瓦罐 歌声

2.课件出示下列词语认读:

冲出石缝 一股泉水 一座天然水塔 提着瓦罐 清脆的歌声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回答:泉水是从哪里来的 他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 你感受到了它怎样的心情

二,学习二到五自然段.

1,读二到五自然段,找出泉水来到什么地方,遇到谁在干什么 说了什么

板书:山腰的水池 山间的平地 山坡的果园 静静的山谷

姐姐 杜鹃花 果树 画眉鸟

来吧来吧 照吧照吧 喝吧喝吧 唱吧唱吧

很多很多 很清很清 很甜很甜 很美很美

二,学习朗读课文第二段,解决"天然水塔"这个难点.

1,指名读课文第二小节.

2,比较"来吧!来吧!很多很多"与"来吧!很多"之间的区别.感受泉水多和热情.

3,引读泉水的话,体会泉水的热情.

4,画图理解"天然水塔"

二,学习3—5段

1,朗读3,4,5小节.

(1)感情读第3小节

1,教师引读.

3,女生齐读第三小节.

(2)感情读第4小节

1,女生读课文.

2,说话练习:果树喝了水会怎么说 还有谁也在喝水 他们又怎么说

3,教师引读感受泉水帮助别人的快乐和热情.

(3)感情读第4,5小节

1,男生读课文.

2,想象说话.

3,教师引读感受泉水帮助别人的快乐和热情.

4,结合单元导语,感悟主旨

(1)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股( )的泉水

大方,可爱,乐于助人,热情……

(2)在课文前面的导读语中,找找表现泉水特点的词.(读导读语,找词语)

三,练习背诵

1,练习背诵喜欢的段落.

2,指名背诵.

能背的独立背,不能背的可看板书提示

3,逐步减去板书内容,直至完全背诵.

四,比较品味,积累语言

1,比较"流进,流到,流过,穿过",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运用课件出示:)

流进 水池

流到 果园

流过 平地

穿过 山谷

课文中写泉水到了哪些地方,用了哪些词 你发现了什么

同是"水的流动",作者用这些近义词既不重复又非常准确,水池前面用了"流进",不用"流过";山谷是用"穿过",而不用"流进",我们说话,写文章的时注意这样用词,就会显得格外生动.

2,学习词语的运用

课文中有四处写了"泉水说",想一想:"泉水( )说"请你填上四个合适的词语,注意用词不重复.

四,学习6,7小节

1,泉水共同的家在哪里 他们遇到好多伙伴,快快问候打招呼,快快互相约定在哪里见.

2,齐读第六段.

3,拓展延伸.

出示第七小节:"丁冬,丁冬……"这六个小点叫什么

在省略号后面藏着什么

想象一下这清清的泉水还会流到哪,他看见了什么,会说些什么

(出示课件:泉水流到 ,他遇到了 ,泉水说:" .")

4,思考后交流,学生练写.

泉水教案设计篇三

1、会认“哦、股”等八个字,会写“互、泉”等九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懂得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资源的思想感情。

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技术,创设课文所表现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朗读,激发学习兴趣。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1、放课件:泉水从山间流下的情景。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泉水》(板书)

1、教师美读第一段,读完后启发:瞧!多美的景色呀!你想读吗?赶快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正音、齐读。

2、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提着瓦罐到水池边打水的情景。

(1)、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2)、想象泉水会说些什么?

(3)、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认读。

(4)、质疑:“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

(5)、自由读、指名读,有感情朗读。

3、课件出示:美丽的杜鹃花在水中照自己的影子的情景。

(1)、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2)、想象泉水会说什么?

(3)、出示第三自然段,继续朗读。

4、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5、课件出示第六、七自然段,学生朗读感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连读全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自读、同桌读、对话读)

(2)、齐读

2、课件领读生字、新词两遍

3、小组合作学字、词。

4、检查自学情况。

1、小朋友们字词全学会了,咱们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

2、师生对读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3、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事,收集泉水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1、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导书写。

出示课后“我会读”练习。同桌互读、指名读。

(1)、除了文中所提到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泉水的用途。

(2)、学生讨论发言。

(1)、把你所说的内容编成像课文这样的句子,先自编,再小组交流。

(2)、每组推荐一位,准备全班汇报。

泉水教案设计篇四

1、创设情境,朗读课文,能够背诵部分课文。

2、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朗读课文,能背诵部分课文。体会助人的快乐。

课件

一、复习生词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泉水》这篇课文。你们还记得文中的生字朋友吗?

课件出示:石缝、瓦罐、天然水塔、杜鹃、清脆、一股清泉

二、分析课文

2、学生回答。(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师随机板书。

(二)指导学习2自然段

1、泉水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遇到一个朋友,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思考:泉水说了什么?用~~~画出来。

指名读泉水的话。

思考:读完泉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2)通过泉水的话,你知道泉水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很多)山里的姐姐来打水,泉水的心情会怎样?(高兴快乐)

谁能带着这种高兴快乐的心情,读读泉水的话?

出示:来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对比原文的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指生读。教师指导读。(两个“来吧,来吧”突出了泉水的热情。读第二个“来吧”时声音要提高一些。)

现在同学们就是这热情的泉水,我就是这大山里的姐姐我们一起来配合读一读泉水的话。

师:哎,泉水,你们好!我要打些水回家做饭吃!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沏茶喝!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洗衣服!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谢谢,谢谢!真是热情的泉水!从你们的笑脸上,从你们的话语里,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帮助了山里姐姐,心里是多么的开心。再读一读吧。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可真棒,老师相信大家的记忆力也很棒。我把课文中许多字都丢掉了,你还能读下来吗?(课件出示2自然段填空题)

2、泉水还流经了平地、果园、山谷。选出你最喜欢的地方,把那个自然段仔细的读一读。然后按自学提示自己学习。

课件出示:泉水说了什么?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一、杜鹃花从水中照见了美丽的身影,高不高兴?泉水给杜鹃花带来了快乐,它高兴么?

如果你就是泉水,看到火红的杜鹃花来照镜子,你会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蓝蓝的天空来照镜子,你会说-----

洁白的云朵开照镜子,你会说-----

可爱的小鸟来照镜子,你会说-----

女孩子来照镜子,你会说-----

男孩子来照镜子,你会说-----

(三)学习第1自然段

泉水一路流经水池、平地、果园、山谷,那么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重点指导“冲”的读法:泉水从黑暗的地下呆了那么久,一下子看到这么美的世界,那么灿烂的阳光,泉水心情怎样?(高兴、兴奋)用这种心情读一读。

(四)学习6-7自然段

1、快乐的泉水一路走来,一路奉献,为能帮助别人而快乐着、幸福着、自豪着。那么泉水最终流向哪里呢?请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课件出示6、7自然段)

指名读。

泉水最终要流到哪?是不是只有这一股清泉?你是怎么知道的?

2、它们一路跑下山去,遇到了好多伙伴,心情怎样?用这种心情试着读读打招呼的句子。

(五)语言训练

课件提示:泉水流到-----,遇到了-----,泉水说:----。

你们真像是一群小作家,说得这么精彩。希望你能在课下把它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三、总结全文

孩子们,今天我们随泉水去了好多的地方,希望这清清的'泉水能流进每一位同学的心田,我们都能像泉水那样助人为乐。

四、拓展延伸

你们知道吗,古人也非常喜欢泉水。许多诗人都爱以泉水为内容作诗。请欣赏:课件出示《山居秋暝》。

人教版二年级泉水课文原文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丁冬,丁冬,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同伴。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丁冬,丁冬……

泉水教案设计篇五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5、泉水

课时

2课时

设计人教学目标设计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教学方法设计1   观察想象,口头交流,认真倾听别人的交流。正 确目视,学会临摹。敢于放手,留下拓展思维的空间。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一、导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3、出示生词认读。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范写,重点指导:出示骨、鹃、股、脆: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师:丁冬、丁冬……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是谁在唱歌,泉水流动的声音……

师:同学样的想像真丰富。请同学打开书,从书中找到作案好吗?

生:丁冬,丁冬,是一股清泉石缝里冲出来

师:噢,的确是泉水姑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位泉水姑娘。板书课题:泉水

二、整体感知师:泉水姑娘从哪里来?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泉水姑娘从石缝里来,她去过水池地、果园、山坡、山谷。

三、熟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已喜欢的词语。

生:齐读“丁冬,丁冬,”并放在句子里读。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泉: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四、快速读第一自然段

1、谁能先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

学生讨论得出: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

2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轻声读第二——五自然段,把答案画在书上。

学生边读边画。

3自由读六、七自然段,练习填空:

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

五、总结:

1读完了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像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下来

3把你喜欢的段落读或背给你得好朋友听。很可贵的。教师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这个生成的资源,让孩子们对天然有更完整,更具体,更清晰的理解。3、再如读到果园那一部分,让孩子们想象果树喝了泉水后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再让学生读书,学生作为泉水的那种自豪,那种付出的快乐自然表达得淋漓尽致。4、读到为画眉鸟伴奏一部分,教师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感受泉水很美,再读出来。学生听后纷纷回答老师,很美。这个设计是好的,能帮助学生进入课文,体验情感。可是由于现场音乐声开得过大,放出来的声音不仅谈不上美,反而很刺耳,学生却异口同声附和很美,让人感觉是这堂课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急切心情。我要用动作来表达个词语。(学生边读边用手比画)生:我喜欢“阳光灿烂”这个词。看到这个词我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景色。2、教师引导学生想,读一读,再读一读。

生:我体会到泉水姑娘是高高兴兴来到这个世界上。

生:因为泉水想快点看到美丽的世界……

3、学习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

读一读描写泉水姑娘流过的地方的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生:都写了泉水流进什么地方,泉水流进不同的地方都在帮助别人。生:小组交流:学生反复朗读并体会。抓住重点词语。4、整体感悟。生:全班齐读课文。

四、拓展练习

泉水流到__________________,她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泉水说:“___________”的格式来完成。

师: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去自由创作吧!

生:小组交流:这节课不仅感受到泉水姑娘的美丽,更深深的体会到泉水美好的心灵。

板书设计

泉水

山腰姐姐多平地杜鹃花 清

果园果树甜

山谷画眉鸟 美

课后反思一、读中品味,理解感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提高了审美的情趣。二、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互动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能适时地给予点拨、引导、调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愈加高涨。三、重视积累,灵活运用。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

泉水教案设计篇六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字,会写3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识字

缶字旁,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字义。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一、激趣引入,学习第一段的三个生字

出示课文第一段,自由读,贴出生字:哦、股缝

1.读准字音

2.用多种办法识记生字:

哦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这个词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该怎样读呢?个别读。师生对读。

怎样记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体有关,股指的是大腿,在这句话中指什么呢?读一读,用一股说话。指导书写。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缝,缝,就是物体间的空隙,谁还能用这个字组词?贴卡片:石缝。

过渡语:泉水就是从岩石的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泉水》。齐读课题。泉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怎样写呢?教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

画出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对照屏幕画出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读音节,纠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节去掉,找朋友。

(3)齐读生字

三、随文识字

1.请大家借助小组内的.生字卡片,用多种办法记住字形,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2.小组汇报生字

塔我们用三种办法记住了塔字,(换一换)(加一加)(想象记字),指导书写。看看图片,发现塔有什么特点了吗?谁能用这个字组几个词?指导书写。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泉水从山上源源不断的流淌下来,整个样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见,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样读出泉水的多呢?指导读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着瓦罐来打水了。出示瓦罐的图片,怎样记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知道缶是一种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带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关。

泉水从山腰流向平地,他又看见了谁呢?指读第三段。

出示杜鹃花的图片,由鹃字的鸟字边,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可见,鹃字也是形声字。师生对读第三段。

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这些字跑到别的地方,认识吗?游戏,点击花朵,读出句子或词语。

2.配乐读全文。

泉水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罐”等8个生字,会写“股”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好全文,品词赏句、积累语言。

3.感受泉水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泉水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创设情景:

师: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校园,也吹绿了山野,请大家闭上眼睛,让老师带你们去春游吧!现在我们走出教室,走出了校园,来到了我们不曾来过的山谷。(播放课件)现在快睁开你的双眼,看看眼前的美景。

2. 交流感受:

师:春游结束了。在这次春游你看到了什么?

4. 出示课题:

师:对,是叫泉水。来让我们一齐和泉水姑娘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刚才我们看到的景色很美,可泉水的品质要比景色美上很多倍呢,不信就和老师一起来了解泉水吧。

二、配乐范读课文,感知朗读语气

师:首先老师来读课文,在老师读的过程中大家认真听,老师是用什么语气读的?

生交流:欢快。

师:对,泉水不停的流淌,是那样的快乐与幸福,所以要用欢快的语气来读。下面你们也来用欢快的语气美美读一读这篇课文,认识一下泉水姑娘。同时这篇课文中有几个生字宝宝要认识大家,去找到他们想办法记住他们。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课文读完了,找到那些生字宝宝了吗?来认识一下。

1.带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

3.同桌间互相指读。

学生交流识字办法。

四、深入读文,感悟精神

1.自由读课文。

师:大家认识了生字宝宝们,它们现在已经又回到了课文中去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好吗?这回在读的过程中大家要找一找泉水姑娘从哪里来?最后又要流到哪里去了?(生答)

师: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泉水是从哪来的了吗?最后又流到哪儿去了呢?(生答)

2.指名读课文。

师:对,水流千遭归大海。泉水会汇成潺潺的小溪,小溪会流入滔滔的江河,江河最后都会奔入大浩瀚的大海。我们文中的泉水姑娘她从石缝中冲出来到最后她流入大海这个过程中,她都流到了哪?遇到了谁?都说了些什么?找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开火车读,其他学生思考并回答。)

3.指导读泉水说的四句话。(课件出示)

师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学生练习。

师引导集体读:你们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师:泉水冲出了石缝,来到山腰的水池,看到了打水的小姑娘她说……

当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看到大口喝水的果树她又说……

她穿过静静的山谷,看到画眉在尽情的歌唱,她最后说……

师:通过泉水的四句,孩子们你们知道泉水有什么特点了吗?

生:多,清,甜,声音美。(师板书)

生:无么奉献,乐于助人。(师板书)

4.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延伸

1.师:泉水无私的滋润着她所流过的每一寸土地,在她的滋润下花儿更红了,树儿更绿了,果儿更甜了。而因为她的无私我们也更喜欢她了。听!丁冬,丁冬……可爱的泉水还在流淌,她还会流到哪呢?还会遇到谁呢?想一想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口头补充句子。(课件出示)

泉水流到(     ),他看见了(    ),泉水说:“(      )”

六、总结

泉水从冲出石缝的那一刻起就这样不停的流着,不停奉献着,一直到她流入大海。让我们记住她,向她学习,学习她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吧!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导书写。

三、我会读。

出示课后“我会读”练习。同桌互读、指名读。

四、自编韵文,延伸拓展。

1.启发拓展。

(1)除了文中所提到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泉水的用途。

(2)学生讨论发言。

2.自编韵文。

(1)把你所说的内容编成像课文这样的句子,先自编,再小组交流。

(2)每组推荐一位,准备全班汇报。

3.小组推荐者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计 多

清    

泉水      甜        乐于助人

泉水教案设计篇八

学习目标:

1、会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知道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认识泉水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课前准备:

预: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会给课后的生字组词语。

教学过程:

检:

1、课件出示生字词,同桌互读互听,检查生字是否读准。

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阅:

一、谈话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泉水吗?在哪儿见过的,什么样子?

2、出示泉水图片欣赏。

了解:泉水是从岩石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地下水,根据温度可分

为:温泉、冷泉和普通泉。

二、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1、丁丁冬冬的泉水唱着歌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那温暖的阳光照射着它,那芬芳扑鼻的花香抚摸着她,她高兴极了欢快地向前跑去,她都去了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3、4、5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来。

(1)指名汇报:板书(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汇报)板书:姐姐、多(出示课件)

(2)“天然水塔”指什么?(没有污染的水源,在这里指泉水。)

(3)你觉得泉水应该用什么语气说话呢?(自豪)谁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读泉水说的话?(指名比赛读)

(4)如果你是山里的姐姐你会对泉水说什呢?(指名说)

师:看来泉水是个热心肠啊!为山里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那就让我们

美美地读读这段话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泉水姑娘帮助了山里的姐姐后,又来到了山间的平地,这下又会遇到谁呢?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汇报:板书:杜鹃花

师:火红的杜鹃花在干什么呢?这说明了泉水怎么样?板书:清

(2)谁来读读泉水的话?指名读。

(3)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你还能用“……像……”说句子吗?指名说比喻句。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从泉水的话可以看出泉水又帮助了火红的杜鹃花。让我们替杜鹃花说声:谢谢吧!

过渡:泉水继续流着,它流到了果园,也穿过了山谷,她又会遇到谁呢?

4、同桌合作学习4、5自然段:

(1)同桌互相读一读并说一说:

汇报:遇到了果树,板书: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

a.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拟人)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果树非常渴。)

b.泉水说了什么?你从泉水的话中知道了什么?(甜、帮助人后快乐)c.她还遇到了谁?指名回答。板书:画眉鸟它在尽情地歌唱,可以看出它非常的高兴,是因为泉水在帮它伴奏呢!板书:美。很美很美的琴声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谁来美美地朗读泉水的话。

小结:泉水姑娘好不好?是啊!它用那清甜的水滋润着成长的果树,

用它那优美的琴声为画眉鸟伴奏,真是每到一处都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图。

(2)你喜欢她吗?你觉得泉水怎么样?

板书: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5、齐读课文6、7自然段:

理解:“好多同伴”(小溪、江河)约定大海里见。

师:说得真好,作者用这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大自然的知识告诉了我们,无数的河流,小溪最终都会流入大海。

6、想不想去欣赏那欢快的泉水呢?(想)请同学们说说。

四、回顾全文,整体感悟。

1、读完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

板书:关心别人,乐于助人

2、我们应该怎样向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五、指导写字。

拓:

1、泉水美不美?这么美的泉水姑娘你们舍得它停下吗?

齐读第7自然段。丁冬,丁冬……

2、这里的省略号你怎样理解?(泉水还会去很多地方)

好,那就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泉水姑娘还会流到哪里去?还会

做什么好事?

3、我们应该学习泉水什么品质呢?(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怎么做呢?(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写:

1、在拼音生字本上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

板书设计:

山腰姐姐多

平地杜鹃花清

果园果树甜

山谷画眉鸟美

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1656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