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做树叶书签的心得(通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04:07:10
精选做树叶书签的心得(通用19篇)
时间:2023-10-28 04:07:10     小编:灵魂曲

对待人际关系要懂得尊重和理解,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注意总结的时态,一般使用过去时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一

1.第一步就是选择叶片,我们在选择叶片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常绿的植物的叶片,同时如果是粗壮的树叶的话会更好。常常被我们制作成书签的树叶有:桂花叶、石楠叶、茶树叶等。大家可以在这几个中间选择一个。一般选叶的最好的时间是秋季。

2.当我们选好叶片之后,就可以对叶片进行处理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就是用碱液煮叶片。如果是没有碱液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使用石灰水代替。煮的时候要让叶片均匀受热,一般在煮5分钟之后,也就是叶片变黑了之后就可以了。捞出来放到干净的水中清洗一下。

3.经过煮叶片之后,我们就可以去掉叶肉了。具体的做法是:把煮好的叶片放在手掌或者玻璃板上,然后使用旧牙刷柄的光滑处在页面上面轻轻地擦拭。如果是腐蚀了的叶肉的话,就会被擦掉了。擦掉之后需要用清水洗一下叶片。注意,我们需要将所有的叶肉都去掉。

4.叶肉处理好了之后,就需要对叶脉进行处理了。首先我们需要将洗干净后的'叶脉放在漂白粉里,这样做的目的是漂白叶脉。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夹在不需要的报纸或者杂志中。最后吸干水分就可以把叶脉取出来当做书签使用了。

5.如果大家觉得不美观的话,还可以在叶脉上面写字、绘画和染色。这个就得看个人的喜好啦。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二

1、将树叶放锅里煮(时间可能会比较长),煮树叶的`同时可加入一点食用碱一起放在锅里。

2、煮一段时间后,用筷子取出一片叶子,放在容器的水中冷却一下并取出,之后试着用牙刷轻轻地刷,检查一下能不能刷去叶肉,如果不能一直煮到叶肉能刷下为止。

3、等到煮透之后,取出叶子,放在容器用清水冲洗,用牙刷小心刷去叶肉,正反面都要刷,刷一片取一片,如果有叶肉不能刷净,就再煮一会。

4、叶肉都刷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报纸或面巾纸小心包好,放在厚重的书里夹着,过几天即可拿出作为书签。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三

树叶书签的做法如下:

锅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树叶放锅里,加入适量食用碱。

煮一段时间后,试着用牙刷轻轻地刷,检查能不能刷去叶肉,如果不能,则需一直煮到叶肉能刷下为止。

煮透后,取出叶子,放在容器用水冲洗,用牙刷刷去叶肉。

叶肉刷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报纸或面巾纸小心包好,放在厚重的书里夹着,过几天拿出即可。

首先选择合适的树叶(不要太老也不要太嫩)、一个旧牙刷(准备的旧牙刷最好是软毛的)、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一袋食用碱、一口锅、一双筷子作为材料。等到煮透之后,取出叶子,放在容器用清水冲洗,用牙刷小心刷去叶肉,正反面都要刷,刷一片取一片,如果有叶肉不能刷净,就再煮一会。叶肉都刷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报纸或面巾纸小心包好,放在厚重的书里夹着,过几天即可拿出作为书签。

如果喜欢好看一点的书签,可再书签干燥后用红、蓝墨水或其它染色剂染成所喜爱的颜色,再在叶柄上系一根彩色丝绸带,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片叶脉清晰、美观又实用的叶脉书签。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四

工具与材料: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天平、旧牙刷、镊子、水彩颜料、彩色丝线、氢氧化钠、3%双氧水、桂花植物叶。

制作过程:

1.把约100毫升水倒入烧杯,在水中加入4克氢氧化钠,把烧杯搁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煮沸溶液。

2.把植物叶浸没在溶液中,继续加热15分钟左右,用镊子轻轻搅动,使叶肉分离,腐蚀均匀。

3.当叶片变色、叶肉酥烂时,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4.从清水里取出叶片,放在玻璃上,用旧牙刷在流水中轻轻地刷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刷去叶片的柔软部分,露出白色的叶脉。把叶脉片浸入3%的双氧水中24小时,使它们变成纯白色,再取出叶片,用清水洗净,沥去水滴。

5.叶脉片放在旧书或旧报纸里压干。

6.取出压平的叶脉片,待叶脉干透后,用毛笔在叶脉两面涂上水彩颜料,稍干后再压平。

7.取出涂上颜料的叶脉片,在它的叶柄上系一条彩色丝线,就得到了一张精致美丽的叶脉书签了。

树叶书签、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说明与延伸:

1、制作叶脉书签除了可用桂花植物叶外,还可用珊瑚植物叶等。

2、加热时,烧杯必然搁在石棉网上,如直接加热,烧杯由于受热不匀会引起破碎。

3、用过的药液可保存在空容器中,以便下次再用,一般药液可循环使用4~5次。

4、如加工处理的叶子过多,可换大烧杯,水和氢氧化钠应按100:8进行配液。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五

1、初步了解树叶书签的制作过程。

2、亲自动手制作书签,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对探索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树叶、彩纸、剪刀、胶水、书

师:我们平时看书的时候,如果还没看完,那要怎么样才能记得看到哪一页呢?

(幼儿通过平时观察爸爸妈妈看书的样子,想到可以用书签。)

师:那小朋友们平时见到的书签都是用什么做的呢?长什么样?

(幼儿通过生生讨论和回忆平时所接触到的书签得出答案。)

师:那小朋友见过树叶书签吗?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

师:请小朋友观察下这两片树叶,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那你们觉得做书签要用哪一片树叶呢?

(幼儿通过生生讨论,研究出做书签要用比较硬的树叶,这样做起来更有型。)

师:那要怎么样才能让这软软的树叶变得干干的硬硬的呢?而且还不能弄皱弄破,不然书签就不漂亮啦!

(幼儿通过思考,想到把树叶夹在书里,压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变得干干的'硬硬的了。)

师:树叶已经准备好要做书签啦,但是就这么光光的一片树叶,做了书签能好看吗?

(幼儿通过思考以及借鉴生活中所见过的书签,想到要对树叶进行装饰,才能成为一片真正的树叶书签。)

师:那你们平时见过的书签都有什么样的装饰呢?

(幼儿通过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你准备怎么样来设计装饰你的书签呢?

(幼儿通过自主思考和生生讨论,确定自己装饰书签的样式和方法。)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动手来装饰自己的书签吧。

(幼儿边做边思考,通过自己努力以及与小伙伴们合作,做出了自己满意的书签。)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书签都做好了吗?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六

1、下锅,锅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树叶放锅里,加入适量食用碱。

2、分离,煮一段时间后,试着用牙刷轻轻地刷,检查能不能刷去叶肉,如果不能,则需一直煮到叶肉能刷下为止。

3、冲洗,煮透后,取出叶子,放在容器用水冲洗,用牙刷刷去叶肉。

4、成型,叶肉刷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报纸或面巾纸小心包好,放在厚重的书里夹着,过几天拿出即可。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七

书签,随处可见,有自己用纸做的,有买来的。今天,我就来做一种你们从来没见过的树叶书签吧。

我先准备好镊子、剪刀、彩线、夹子、洗衣粉、一张白纸、牙刷。这些材料和工具准备就绪,就可以制作了。

我先拿起塑料杯,又往里面放了几勺洗衣粉,打开窗户在花盆摘了四片不老不嫩的叶子,放入杯中,加了点开水。由于家里没有碱水,就只好用洗衣粉水代替,由于爸爸不让我用锅子煮,就只好用塑料杯。

过了三分钟后,水的颜色慢慢地变成淡绿色。

过了十分钟后,我将叶子用镊子夹出来,只见叶面像许多个小婴儿嘟着小嘴巴,叶面鼓鼓的。

我用牙刷将残留的叶肉和叶汁刷掉,再把叶子夹在了白纸中,用夹子夹上,由于天气不是晴天,没太阳,爸爸就叫我放在火柜上,可他偏偏又要我把火开到最大档。

过了五分钟,我拿出来一看,真惨,因为火开得太大,烤糊了,脆脆的,用手一按就会碎。

无奈,我只好重做。前面的步骤一模一样,但在烘烤的时候,我吸取了上一次失败了的教训,就用了一个厚本子,把叶子夹在里面,还把火开到了最小档。

过了十五分钟,我将树叶取出来,真是一片美丽的树叶书签。

一片普普通通的树叶,竟可以变成精美的书签。在制作过程中既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两全其美。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八

制作方法:

1、选择叶片。选择叶脉粗壮而密的树叶。一般以常绿木本植物为好。如桂花叶、石楠叶、木瓜叶、桉枝叶、茶树叶等。在叶片充分成熟并开始老化的夏末或秋季选叶制作。

2、用碱液煮叶片。碱液的配置:按1升水计算,碳酸钠(大苏打)70克,氢氧化钠50克(以上两种药品化学品商店有售),也可用石灰水代替碱液,在搪瓷杯或沙锅内将配好的碱液煮沸后放入洗净的叶子适量,煮沸,并用筷子轻轻拨动叶子,防止叶片叠压,使其均匀受热。煮沸5分钟左右,待叶子变黑后,捞取一片叶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检查叶肉受腐蚀和易剥离情况,如易分离即可将叶片全部捞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再逐片进行叶肉与叶脉的分离。

3、去掉叶肉。将煮后的叶子放在手掌上或玻璃板上,用旧牙刷柄光滑处在叶面上轻轻擦试,受腐蚀的叶肉即可被擦掉,然后在水龙头下面冲洗,继续擦试,直到叶肉全部去掉。

4、漂白叶脉。将刷洗净的叶脉放在漂白粉溶液中漂白后捞出,用清水冲冼后夹在旧书报纸中,吸干水分后取出,即可成为叶脉书签使用。

5、染色、绘图、写字。用红、蓝墨水或其它染色剂染成你所喜爱的颜色,亦可在上面作画、写字,最后系上丝线即成。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九

挑选叶质坚硬,含水量低且叶脉明显的叶子,如石楠,女贞等。具有的叉狀叶脉(如银杏)不要选用。

需要挑选老叶,新叶叶质柔嫩不易制作。摘取时应以纸条深处的为好。但是不要捡取干枯的老叶。

挑选无虫眼,病斑的叶子。挑选叶面平整光洁的叶子。可以挑选天然红色的老叶。

用清水冲洗至表面无杂物

使用硬毛刷对叶子进行预处理。将叶子背面朝上,将刷子置于其上,用力按压多次至叶面出现深绿色瘀斑,以此破坏叶片的表皮细胞。注意不要将叶片弄破。

准备锅,倒入约两匙洗衣粉,加水至刚好溶解。将叶子加入后上不加锅盖的沸煮30分钟左右,直至叶子变为深黄色或棕绿色停火,水温降低至30摄氏度以下方可取出。

取出叶子,冲洗掉表面的洗衣粉液,直至不再有滑腻手感。

一手按住叶柄,另一只手使用硬毛刷对叶子进行垂直敲砸,需要稍稍用力,但注意不要使叶子移动使其破裂。

观察到叶脉出现,叶肉掉落大部分后停止敲砸叶,此时叶子为半透明状态。

用水冲洗,同时用手或者软毛刷将其上粘附的残余叶肉轻抚去。注意不要损伤叶子。

在有少量水的平台上,将叶片平展,使用软毛刷将细小的叶肉刷去。

部分叶子会出现叶脉分离的情况,只需将较为软的那层叶脉小心剥离即可。

再次冲洗后平展于盘子上,用卫生纸或手帕吸干水。

(可选)使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当然,也可以事先选择深红色的叶子,这样做出来的书签也会带上淡淡的红色(如图)

晾至半干后平摊在硬纸板或废旧书籍上,用卫生纸吸干多余水分,置于又风处自然阴干。

干燥后轻轻揭下,在阳光下暴晒进行脱水,再绑上彩带,一枚漂亮的叶脉书签就完成啦!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十

1、做书签最好用完整的杨树叶。

2、把树叶放水里泡两天,使叶片初步腐烂,然后用碱水煮。

3、煮后平放到玻璃板上(注意,热碱水会破坏桌面上的油漆,不能在桌面上操作),用牙刷或其它硬毛刷轻轻戳打,不能刷,否则会把叶脉弄断,同时一边用清水冲洗叶面,直到露出完整的叶脉为止。

4、为增加美观,还可以用水彩颜料把书签染上不同的颜色。最后,在叶柄上系上一根灯笼穗,一支精美的树叶书签就做好了。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十一

同学们一定想有自己的树叶书签吧!如果你要做,首先要把材料、工具准备好。材料要树叶(如桂花树叶、白杨树叶……),树叶还要完整无缺的。做树叶标签,还要准备玻璃板、筷子(镊子)、剪刀、彩笔和彩带。这些工具准备好了,就可以做我们美丽的书签了!

做书签最好按下面的方法做:第一,用筷子把自己喜欢的'叶子放进有大碱的水里,在火上加热,直到叶肉脱落后,再用筷子把叶肉完全脱落的叶子夹上来。第二,把叶子放在桌子上,用玻璃板把叶子压平,放在有阳光处。第三,将压平的叶子取出来,用彩笔在上面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在用剪刀把图案减下来,在长叶柄的地方系上彩带,这样,我们的树叶书签就做好了。

同学们,我们用一片不美观的小树叶做成了精美的小书签,这说明:生活中,你看不起的废纸、塑料瓶,可以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制作出对学习有用的、好看的装饰品。这丰富了我们的课后生活!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十二

昨天早晨,我和外公到楼下晨练的'时候,意外地发现院子的角落里躲藏着一颗树。这棵树的树叶非常奇怪,一面是红色的,一面是绿色的!这令我非常吃惊。于是,我就产生了新的念头:既然这书也这么漂亮,那就捡几片,把它做成“树叶书签”吧!

我的想法得到了外公的支持。于是晨练完以后,我们精心挑选了5片我们认为最漂亮的带回家。一到家,我们可就忙开了,外公先去打完一盆热水,让我把树叶烫一下,我就摊开铺在报纸上,让它晾干。我等啊等,等了好久,这5片树叶终于晾干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现在,就要进行最后一个步骤了。我先抱来一本厚厚的《成语字典》来,把它翻开,然后,把树叶夹进去,再翻开另一页;再把一片树叶加进去。就这样,我把树叶夹完了。

今天早上,我小心翼翼的翻开那本字典把树叶取了出来。我发现,这些树叶都变成了红色。一边的深一点,一边的浅一点。而且,它们都薄的跟薄纸一样,叶脉凸出来了,这是漂亮极了!我还在叶柄上系了一条漂亮的红线。这样,“树叶书签就大功告成了”!我高兴极了!

通过制作“树叶书签”这件小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有失败的时候,如果失败了也没关系,可以再试一次,直到成功。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十三

星期五,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制作叶脉书签。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很奇怪,我经常看到的叶脉树叶都是经过自然腐烂的,才形成精美的叶脉叶子。后来,我上网一查,才知道制作叶脉书签的方法.然后,我开始制作叶脉书签。

第一步,采摘白玉兰的叶子。但是妈妈却给我在花园里摘了各种各样的叶子:有白玉兰树叶、芙蓉花树叶、大红花树叶和另一种叶子。她说:“试试看哪种也可以和白玉兰叶一起成功。”第二步,煮叶子。我向锅里加水、加洗衣粉下去搅拌,再放叶子下去中火煮。但就在煮的时候发生了小意外。煮叶子时,我在房间里写作业,写完一个就跑去看看叶子的情况,但当时我并没注意到灶里的火,掀开锅盖一看,叶子全部跑边上去了。我叫来妈妈,妈妈立刻把按钮扭上去,并说:“这水把灶里的火浇灭啦!你也不注意点。”“我怎么知道嘛,我又不是万事通!”我说。时间过了1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我想:“时间应该到了,应该把叶子捞起来了。”将叶子捞起来后,我把它们放在灯光下照看,玉兰叶子的叶子纹路密集;红花叶子的纹路不明显;另一种叶子变的`很绿;芙蓉花树叶就没什么大变化,只是透了一点而已。第三步,刷掉叶肉。我和妈妈拿着废牙刷,站在盆前个玉兰树叶使劲刷了半天,也不见一个完整的叶脉(一定是洗衣粉放少了,就一中茶匙的份量)。于是我们拿其它叶子刷,结果,其他叶子一刷就烂,就剩下玉兰叶子在“顽强抵抗”。

我和妈妈站得背痛,腿也痛,我们在经过大约一两个小时后,终于成功制造出3个叶脉书签。把它们放在耀眼的灯光下,一片绿的,一片黄的,还有一片棕的,十分好看。虽然这次制作得很粗糙,不太好,但对第一次制作来说,已经很不错啦!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十四

书签与书总有着脱不开的干系,但自制的书签自己用,这还是第一次。

今天的语文课,就同昨日的化学课一样,是出乎意料的。从今早,谢老师就给我们打了预防针,让我们准备好叶子,下午的语文课将用我们准备的叶子来做书签,这个消息可谓是惊动整个七班、八班。这一上午,但凡是看见有人在低头从花坛里翻找,不用担心,那不是捡破烂的,而是七八班的人在找树叶,当然,好做小书签的我自然也是打了鸡血似的兴奋,下了课就被朋友拉着一起捡叶子去了,中午更是在叶片上精心刻了镂空,还画了个小人儿在上面,小人本是想画在叶片背面,结果反过来一看,在叶片的正面也有了一个小像,线条颜色有深有浅,若隐若现,不曾想,却是多了一番韵味,有种线条与叶脉混为一体的感觉,在叶片之中既不夺目也不隐蔽,算是意外的惊喜吧!

语文课如期而至,虽说来得早了一节课,但早点来早点开心,同学们也是十分积极的,有好多同学都带了满满一大包树叶来,这么多的叶片自然也免不了一些交易。总而言之,每个人都做了自己满意的原创书签,一张张叶子被封入塑胶之中,就如同永远封存了秋天金黄色的回忆,带着淡淡的叶子的气息,金与红与绿相交错,相信不论何时,一旦翻开那充满纸香的树叶,看见这金黄色的叶堆积成的书签,都一定会回忆起那美好的秋与冬吧!

我也做出了自己的原创书签,虽然有些口并未封严,但我还是很满意于这份由这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带给的礼物,也希望这些美好的回忆能一同被封入这书签之中,伴着书香与淡雅,成为永久的回忆与感动。

这节特殊的语文课也将被存储入我的心中,伴随着我,夹在书本之中,也夹在心窝里。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十五

星期三的间操课结束后,安老师带领我们回到班级。等我们坐到座位上的时候,老师拿出一片就像巴掌一样的枫叶说:“同学们即使用树叶也是可以做书签的,老师在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只要用盐水泡一段时间,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就可以做成树叶书签啦,可是我从来没有成功过。于是我开始对树叶书签很好奇。

星期六的上午,我在小区里玩耍的时候我看见了树地上有许多落叶。我想起了树叶书签,于是我挑着比较完整的树叶捡了一大把。我跑回家去叫妈妈和我一起去做树叶书签,于是我问了问小度做树叶书签的步骤。首先把一片叶子放入一锅清水中,然后用100克食用碱,树叶放在里面煮二十分钟左右后将它捞出,再用牙刷刷轻轻的掉叶肉,接着用清水冲洗干净。把树叶夹在一本书里,目的是为了把叶子上的水分吸干。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把它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后,我发现它已经变得非常透明。最后,我涂上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看着漂亮的书签,我想,为什么树叶会变得像薄纱那样透明呢?于是我又用无所不能的小度查了一下,原来是叶肉,在碱性条件下是可以水解的呀。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十六

中午,太阳当空照,天气可真好啊!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样小实验,做树叶书签。听着就有趣极了,二话不说,我们一家人马上行动起来。

妈妈中午回家时就“命令”爸爸去楼下捡几片树叶,我一听,不乐意了,连忙插嘴道:“我去!我去!我去捡!”妈妈同意了之后,我便到楼下捡了几片绿油油的叶子带回家了。我一片片仔细地洗完后,妈妈打开了锅盖,放入水,再挑了几片叶子放入锅中,就开始煮了。“要煮多久?”我忍不住问道。“我也不知道,”妈妈说,“估计二三十分钟应该就够了。”树叶会不会煮成烂泥呢?会不会煮坏呢?会不会煮熟呢?那么久,总该把叶子煮的稀巴烂了吧,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锅里的叶子,哇,可真像一条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我站在厨房里不知等了多久,忐忑不安。

我正想着,妈妈突然说:“可以关火了!”她打开锅盖,我用筷子把叶子夹了出来,用手捏了一下就捞出来,准备好牙刷就开始刷了。我兴奋极了,用牙刷在叶子上刷了几下,一下子没控制住力道,树叶破了!我懊丧着又捏起一片叶子,这次我小心翼翼地刷着,像在为刚出生的婴儿洗澡。刷了好几十分钟,一片叶子终于刷成了。我兴奋地跳了起来,等晾晒好叶子之后,我用马克笔给它们涂上了鲜艳的颜色,一片树叶做的书签就大功告成了!你瞧,这是一张薄如婵翼的叶子,密密麻麻的叶脉经络分明,美丽极了!

多么薄透的树叶!多么精致的树叶书签!从此,我对这几枚亲手制作的树叶书签爱不释手。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十七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借鉴本组课文,学习状物文章的基本写法,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作文,写出秋天树叶形状、颜色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告别了绿树成阴的夏天,我们迎来了如诗如画的秋天。瞧,秋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姗姗而来,她变魔术似的,只轻轻一吹,漫山遍野的树叶被染得绚丽多彩,又轻轻一吹,落叶像花蝴蝶一样吹着口哨,打着旋儿从树上飘落下来。落叶缤纷,似蝴蝶飞舞,似黄莺展翅,似天女散花,又似舞蹈演员在翩翩起舞!(多媒体)

2、看着这满世界的叶子,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赞美的话想说说吗?比一比谁说的句子最诗情画意。

1、俗话说“一叶知秋”,秋天,许多树的叶子都换上了新的色彩,课前,老师请同学到野外去,到山上去,到公园去,观察并采集植物的叶子。请把你的搜集到的树叶拿出来在小组中展示一下。告诉同学们你搜集的树叶叫什么名字!(老师看到有的同学把树叶做成精美的书签,有的同学把树叶做成树叶册,真是心灵手巧啊!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收藏的吗?)(多媒体)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作文。(板书)

3、哇,教室简直成了树叶的海洋了。教师在学生的树叶中随便拿一片树叶,指导观察。

4、教师口述作文。

5、看着大家的眼神,老师看出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一显身手,来介绍你最喜欢的树叶了。那么,请大家行动起来吧,把你最喜欢的树叶介绍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介绍时如果有的困难的话可以看看老师这里的友情提醒。(多媒体)其他同学要仔细倾听,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6、大堂交流(1-2)

7、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介绍方法。(老师昨天在五(5)班同学那看来一篇作文,大家想一睹为快吗?(多媒体动画)

1、(你觉得他写得好吗?)听说这个片段已经给杂志社录用了呢!你们也想把刚才口述的片段变成文字去投稿吗?那就赶快拿出笔来一气呵成吧!写一种你喜欢的树叶。(多媒体配乐)

2、大堂交流。(2——3)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发现你们都不止喜欢一种树叶,有的甚至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的,那么如果把两三种树叶都写下来,还应该注意什么呢?2、那么如果把介绍的这几种树叶都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吗?还应该写些什么呢?(开头结尾)你认为开头结尾可以写什么呢?(是啊,就像本单元学过的11课《莫高窟》一样,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秋天的树叶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最后写对秋天的树叶的赞美,秋天的树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增长的见识等。(板书总——分——总)(多媒体亲情推荐)当然这只是老师的一孔之见,相信大家都能赛过老师,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文来。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十八

昨天晚上,我挑选出几片已经压平的树叶,把大大的照片纸剪成书签大小的长方形,开始自制书签了。

设计好叶片的'摆放位置后,在洁白的照片纸上涂抹固体胶,然后用叶子小心地粘贴造型。今天中午和妈妈一起把树叶书签过塑,然后自己用打孔机打孔,最后穿上鲜艳的红绳子,美丽的书签就做好了。

这枚书签上的叶子形态各异:有奇形怪状的构树叶、扇子形的银杏叶、五角形的槭树叶和每小枝三片叶子的迎春花叶,上面镶嵌一朵紫色的勿忘我,这个书签就叫“勿忘我”,因为它们的形状很有特点,让人过目难忘。

自制树叶书签时,看到一片片叶子在自己的手中变成美丽的形状,心情快乐无比!

做树叶书签的心得篇十九

昨天早晨,我和外公到楼下晨练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在院子的小角落里躲藏着一棵树,这棵树的树叶非常奇怪,一面是绿色的,而另一面呢?另一面是红色的!这令我非常惊奇,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既然这树叶这么漂亮,那就摘几片,把它拿来做成“树叶书签”吧。

我的想法得到了外公的支持。于是,晨练完以后,我们就精心挑选了5片我们认为最美丽的树叶带回家。一到家,我就忙活开了。外公先去打来一盆热水,让我把树叶烫一下。烫完了,就摊开铺在报纸上,让它晾干。我等啊等,等了好久,这5片树叶终于晾干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现在,就要开始做最后一个步骤了。我先抱来了一本厚厚的《词语词典》来,把它翻开,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一片树叶夹进去。然后,再翻开另一页,再把一片树叶夹进去……就这样,我把树叶夹完了。我高兴地大喊:“我终于完成制作‘树叶书签’啦!我终于完成制作‘树叶书签’啦!”

今天早上,我小心地翻开了那本词典,把树叶取了出来。我发现,这些树叶两面都成了红色。一边的深一点,一边的浅一些。而且,它们都薄的跟白纸一个样儿,叶脉突出来,真是漂亮极了!我还在叶柄上系上了一条漂亮的红线。这样,“树叶书签”就大功告成了。

通过制作“树叶书签”这件小事,我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试一试,就有可能会成功的。如果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可以再试,直到成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1284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